2025-06-21 退休力.理財準備
搜尋
交通問題
共找到
10
筆 文章
-
-
2025-03-25 醫聲.癌症防治
局部晚期肺癌新希望/陳崇裕:協助患者返職場貢獻所長
「近年來,肺癌有年輕化趨勢。」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醫學中心主任陳崇裕指出,過去患者以六十多歲為主,現在愈來愈多四、五十歲的中壯年,這群還有勞動生產力的患者,康復後若能重返職場,對社會幫助很大,尤其是局部晚期肺癌,在化放療後若能以免疫藥物作為鞏固性治療,可以降低復發率,甚至有機會治癒,希望健保補足治療缺口,幫助患者延長存活。彈性調整化放療搭配時程,增加治療意願除了健保給付問題,偏鄉交通困境也讓許多病患放棄完整治療。陳崇裕強調,偏鄉地區交通不便,化療、放療病患必須頻繁到醫院接受治療,像放療,需每天就醫,且連續五至七周不間斷,但許多患者家住偏遠地區,舟車勞頓讓經濟狀況、體能不佳者,更容易放棄治療,以家住雲林麥寮的患者為例,「每天騎機車到醫院要花兩小時,接受短時間放射治療,結束後還得再騎兩小時回家。」此外,高齡患者常有多種慢性病,長途奔波,易加重身體負擔,影響治療效果。以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病患為例,相較於台北台大醫院的患者,平均年齡高出10歲,且因健康意識較低,七至八成確診時已是第三、四期,病況較複雜。因此,在治療上就須要視病人狀況而定,彈性調整化放療搭配時程,增加病人治療意願。免疫鞏固治療是關鍵 局部晚期仍有機會治癒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療相對複雜,醫師在治療上會嘗試許多方法,因此常建議病患於治療前進行「次世代基因檢測」(NGS),再根據結果安排後續治療,有驅動基因者以標靶治療為主,無驅動基因者則以免疫藥物為治療重點。陳崇裕表示,根據臨床經驗,局部晚期肺癌的患者若能接受多種治療,對預後的維持會更好。若在化療、放療後,接續免疫鞏固治療,是阻止病情惡化至第四期的最後一道防線,但是目前尚未健保給付,必須自費,形成一大治療缺口。肺癌的治療日新月異,不少研究認為,透過多種治療組合,局部晚期肺癌病患越來越有機會痊癒,陳崇裕認為,從基因檢測到全面治療資源,若都可以補足健保缺口,並為偏鄉患者挹注資源、改善就醫交通問題,將能幫助更多人重獲新生。延伸閱讀:局部晚期肺癌標準療法 燃治癒希望
-
2022-11-22 焦點.元氣新聞
不知道自己老了! 王國材:剛滿65歲的初老族交通事故多
高齡者佔全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4成,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天說,尤其初老民眾,還不知道自己老了,導致交通事故案件也很多,因此「路老師」短期宣導就很重要。交通部舉辦「111年度路老師頒獎授證典禮」,會中頒發路老師年度貢獻獎、年度金質獎、年度銀質獎、偏鄉服務獎等36個獎項,並授證合格路老師176名。交通部指出,今年度路老師已經宣講2258場次,6萬4612人次,希望共同建構零死亡、零重傷的交通安全環境。根據交通部統計,110年高齡人口數較109年度上升10.53%,每10萬高齡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5.51人,降幅15.9%,111年1到8月每10萬高齡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有一半的縣市呈現下降,已有初步成效。交通部指出,但高齡者仍占全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4成,其中,高齡者騎機車死亡約占高齡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5成8,而行人死亡約有6成5是高齡者。王國材致詞時表示,謝謝路老師用多元管道宣導交通安全,尤其剛剛滿65歲的初老族,因為不知道自己老了,所以駕車還是開很快,導致發生交通事故,甚至比80歲的高齡者發生率還要多。王國材認為,交通事故不只是交通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除了透過5階段教材長期教導之外,路老師的短期宣導也是很重要的角色,讓民眾負起交通上的責任,包含駕車、行人穿越馬路等。王國材說,這2年COVID-19疫情肆虐,路老師在疫情期間,仍持續秉持服務熱忱宣講,發揮路老師永續的精神,協助政府達成降低高齡交通事故死傷的目標。交通部表示,今年路老師宣講重點為「駕駛在非號誌路口的優先權宣導」、「行人應走行人穿越設施」,同時針對造成高齡用路人交通事故高風險行為,如「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直接左轉彎」、「違規穿越道路」、「穿越道路未注意來車」、「未正確使用電動代步器」,以教學影片輔助宣講,同時提醒長輩們身心功能退化影響駕駛能力的觀念,提高高齡用路人對於道路交通的應變能力。
-
2022-06-28 醫療.心臟血管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白天工作到一半,突然瞌睡蟲上身,這種情況大家多少都有經驗吧?如果偶爾發生倒是還好,但若是常常如此,可能就要小心了!過度的日間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和某些疾病有著意想不到的關聯性。日間嗜睡的定義與盛行率根據國外文獻[1]的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美國成人有「日間嗜睡」的情形,這個情況在青少年身上更為嚴重,將近有42%的青少年都認為他們白天時常常會想睡覺,日間嗜睡的盛行率之高,讓公衛學家也開始研究這個議題。儘管「白天想睡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有過經驗。不過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一個精準的定義是必要的,我們會需要一個標準工具來量化一個人白天的嗜睡程度,而大多數研究日間嗜睡的文獻會以「Epworth嗜睡量表(ESS)」來判定受試者有多嗜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不妨看看以下問題,你會得到幾分。每個問題的答案分成:從未發生過(0分)、偶爾發生(1分)、常發生(一半以上的時間,2分),一直發生為(3分)。請盡量圈選出以下不同情況下打瞌睡(不只是覺得累)的頻率:坐著閱讀書報時、看電視時、 在公共場所安靜地坐著,沒有活動(戲院或會議)、坐車連續超過一個小時(不是自己開車)、 下午躺下來休息時、坐著與人交談時、沒有喝酒的情況下在午餐後安靜地坐著時、 開車中遇到交通問題而停下來數分鐘時。如果你的累積分數超過十分,便極有可能符合過度日間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的定義,本文就更建議繼續看下去!造成日間嗜睡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果做完嗜睡量表得到了異常的高分,你可能會好奇是什麼原因導致白天會想睡覺。很直觀的,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晚上睡眠不足所造成的[2],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的建議[3],18到60歲的成年人,一天最少要睡七個小時以上,檢視一下自己的睡眠時間,也許睡眠不足就是你白天打瞌睡的元兇!如果你的睡眠時間充足,但白天還是昏昏沈沈,這時候可能是你的睡眠效率出了問題,例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這是一個常見影響睡眠的疾病,常見的表現是睡覺時會有打鼾聲,而且時常會出現鼾聲突然中斷的情形。其他會影響睡眠效率的生理因素,像是氣喘或胃食道逆流,這些病人在經過醫師診斷和治療,可重新改善睡眠效率,新的一天或許可再恢復神采奕奕。其他像是憂鬱症、嗜睡症…等,都有可能是日間嗜睡的原因。日間嗜睡會怎麼樣嗎?首先最理所當然的是,白天打瞌睡會造成許多交通事故[4],新聞媒體也常常報導。但讓人想不到的是,白天想睡覺竟然也是其他許多疾病的風險因子。國際上有許多科學家在研究日間嗜睡與各個疾病的關聯性,目前發現日間嗜睡與某些睡眠疾患、肥胖、精神疾患、心血管疾病…等都有關係。科學家發現日間嗜睡是失智症重要的預測因子[5],結果顯示日間嗜睡會增加三成左右的風險讓認知能力下降,要如何解釋這中間的關聯性呢?科學家推測這和睡眠的生理功能有關,因為睡眠可以代謝掉一些白天累積在腦袋中的廢物,若是因一些原因使得晚上的睡眠無法達到它應有的效率,就會讓白天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代謝腦中堆積的廢物,然而中間複雜的機轉還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知道。另外在心血管疾病方面[6],有日間嗜睡情況的老年人,比起沒有日間嗜睡的老年人,在心臟疾病相關死亡的風險竟然也增加了33%的比例!這要怎麼解釋呢?有論文研究提到這也許和人體的自律神經[7]有關,日間嗜睡或許在某些方面影響到支配心臟的自律神經,最後增加了心臟病死亡的風險。而日間嗜睡與精神疾病的關聯性,大多研究集中於憂鬱症上,我們知道憂鬱症是老年族群中重要的衛生議題,所以研究這方面的議題在自殺防治上是刻不容緩的。研究指出,日間嗜睡與憂鬱症有非常強烈的關聯性[8],而且他們的關聯是雙向的[9],日間嗜睡是憂鬱症的風險因子,同時憂鬱症也會增加日間嗜睡發生的機會。日間嗜睡和肥胖的關聯性也不可以忽視,有許多研究都證明了日間嗜睡和肥胖[10]有著高度相關,而肥胖會造成「三高」早已是老生常談,所以日間嗜睡造成的影嚮層面的確十分廣泛,如果你白天打瞌睡的狀況已經持續很久,而且無法透過調整睡眠來改善,建議趕緊到診間和醫師討論你的情形!別忘了,如果你有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慢性疾病,請記得一併告訴醫師讓他們更清楚你的身體狀況。日間嗜睡的治療說了這麼多,日間嗜睡在現在的醫療環境下要怎麼治療呢?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會造成白天想睡覺的原因,從根本下手,像是如果病史詢問後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也許會安排你到醫院的睡眠中心睡一晚,做一個完整檢查以確定診斷,之後透過陽壓呼吸器或牙套、手術等大多就可以改善。在日間嗜睡的症狀治療上,我們也可以分為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一般會先以非藥物治療為主,像是計畫性的小睡一會兒,運動、以及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等,如果可以確實執行,許多病患都會有顯著的改善。如效果有限,則依醫師專業,提供適度的藥物治療。參考資料:[1] Kolla BP, He J-P, Mansukhani MP, Frye MA, Merikangas K. Excessive sleepiness and associated symptoms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comorbidity. Sleep Health. 2020;6(1):79-87. [2] Meltzer LJ, Mindell JA. 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sychiatric Clin North Am. 2006;29(4):1059-1076 [3] Watson NF, Badr MS, Belenky G, et al.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a healthy adult: a joint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nd Sleep Research So- ciety. Sleep. 2015;38(6):843-844. [4] Garbarino S, Durando P, Guglielmi O, et al. Sleep apnea, sleep debt and daytime sleepiness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road acci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truck drivers. PLoS One. 2016;11(11):e0166262. [5] JaussentI,BouyerJ,AncelinML,etal.Excessive sleepiness is predictive of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 Sleep. 2012;35(9):1201-1207.[6] Empana JP, Dauvilliers Y, Dartigues JF, Ritchie K, Gariepy J, Jouven X, et al.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indicator for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the three city study. Stroke 2009; 40(4): 1219-24. [7] Lombardi C, Parati G, Provini F, Vetrugno R, Plazzi G, Vignatelli L, et al. Daytime sleepiness and neural cardiac modulation in 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J Sleep Res 2008; 17(3): 263-70. [8] Chellappa SL, Araújo JF.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Rev Bras Psiquiatr. 2006; 28(2): 126-9. [9] Alvaro PK, Roberts RM, Harris JK. A systematic review assessing bidirectionality between sleep disturbanc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leep. 2013;36(7):1059-1068. [10] Vorona RD, Winn MP, Babineau TW, Eng BP, Feldman HR, Ware JC, et al. Overweight and obese patients in a primary care population report less sleep than patients with a normal body mass index. Arch Intern Med 2005; 165(1): 25-30. 【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白天常常想睡覺,竟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
2021-10-10 新聞.長期照護
復康巴士夯 身障盼與長照分流
「每天要上網搶訂七天後的車,錯過就搶不到」,四十歲陳小姐因行動不便,需復康巴士接送下班。她直言,復康巴士叫車不易,且不時「被共乘」,導致行程延遲,「搶車」情況超激烈。長照二點零近日擴大交通接送給付,讓更多輕度失能者可使用服務,不過陳小姐直言,長照及身心障礙使用者需求不同,盼能「分流」。陳小姐除了要上班外,同時也在在職專班進修,下班後常要趕上課,偏偏復康巴士上下班熱門時段超難訂,有次訂到五點半,要趕六點上課,沒想到司機又繞去小巷,接一位阿嬤「共乘」,又碰上塞車,陳小姐到校時已七點,老師也下課了。有十多年資歷的復康巴士駕駛蔣先生說,不少長輩有殘障手冊,可預定復康巴士與長照專車就醫,使用族群眾多,一天跑十幾趟算剛好,碰上尖峰時段運量大,若前一位民眾行程延遲,就可能導致下一位預約民眾遲到,也可能被投訴,司機壓力不可言喻。陳小姐認為,不論復康巴士、長照專車等或愛心計程車,都希望身障者或長輩外出更便利,隨著長照人口增加,使用復康巴士接送人數也愈來愈多,盼政府正視無障礙交通問題。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建議,現在各縣市與業者發展各自預約系統,調度系統可更完善,透過不同個案需求以及時間限制,讓服務更細緻。
-
2021-10-10 新聞.長期照護
復康巴士搶破頭 提前訂車「被共乘」學生到校已下課
「每天要上網搶七天後的車,錯過就搶不到」,40歲陳小姐因行動不便需復康巴士接送下班,她直言,復康巴士叫車不易,且不時「被共乘」,導致她的行程延遲,「搶車」情況超激烈。長照2.0近日擴大交通接送給付,讓更多輕度失能者可使用服務,陳小姐指出,長照及身心障礙使用者的需求不同,盼能「分流」。陳小姐是上班族,也同步於在職專班進修,下班後常趕著到校上課,復康巴士每十五分鐘一班,上下班熱門時段超難搶,有次訂到五點半,要趕六點上課,沒想到司機又繞去小巷,接一位阿嬤共乘,又碰上塞車,陳小姐到校時已經七點,老師也下課了。陳小姐致電復康巴士,表明自己和阿嬤使用復康巴士的目的不同,不適合共乘,只換來一句「鼓勵共乘」,讓她氣憤又無奈。有十多年資歷的復康巴士駕駛蔣先生說,不少長輩有殘障手冊,可預定復康巴士與長照專車就醫,使用族群眾多,一天跑十幾趟算剛好,碰上尖峰時段運量大,若前一位民眾行程延遲,就會導致下一位預約民眾遲到,也可能被投訴,司機壓力不可言喻。陳小姐認為,不論復康巴士、長照專車等或愛心計程車,設置目的都希望身障或長輩外出更便利,隨著長照人口增加,使用復康巴士接送人數也變多,必須考慮交通運能,避免擠壓身心障礙者使用空間,盼政府正視無障礙交通問題,在2025年超高齡社會來臨前超前部署。
-
2021-05-06 活動.精彩回顧
輔具大展/全台最大規模輔具長照大展今開展!樂齡長照12問有解方
2021「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ATLife)」今天起至9日登場,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表示,這是一場「解決生活問題的展」,展會最大特點是發行全球首創「樂齡長照12大哉問」手冊,將提供許多長照相關衛教資訊,希望有長照需求的民眾前來參觀,可以找到他需要的東西,也可帶著問題來找答案。今年大展以「智慧樂齡、照護創新」為主軸,針對國人最需要的輔具及長照需求,規畫三大特色主題館及七大重點專區,包括智慧照顧專區、運動復健與樂活專區、行天下專區等,將展示輔具新科技的整合、智慧照護新觀念的運用及分享樂齡新趨勢。李淑貞指出,現場更有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參與,將提供有關長照或輔具的專業諮詢服務。「樂齡長照12大哉問」刊載了國人最常見的長照需求問題,也是輔具需求者必備收藏的全產品型錄,涵蓋全方位生活,精準解決長照問題。哪些是12大樂齡長照需求?有哪些解方?李淑貞說明如下:Q1樂活與運動復健很多人老了不想動、不敢動、不會動,走不久、站不穩,容易跌倒受傷,甚至導致臥床、失能。其實要遠離這些問題,平時可透過運動復健、肌力訓練獲得改善。Q2居家自立生活好幫手吃飯、上廁所、洗澡、起身坐下、吃藥等生活大小事,想要省力又有效率,適當運用生活輔具,能讓您在家自立生活。Q3智慧照顧現在是科技時代,要善用科技,已有不少智慧科技導入長照整體照顧模式,讓您輕鬆照顧,減輕照顧負擔。Q4看不清楚、聽不見隨著年紀增長,如果出現視茫茫、耳重聽狀況時,這就是初期的老化,可使用放大鏡、配製老花眼鏡、擴視機等,以及輔聽器、助聽器等與世界重新互動。Q5居家無障礙住宅裝修家裡障礙重重,在家中活動會很危險,必須著手居家無障礙空間改善,如此能減輕照顧負擔,也可避免跌倒受傷意外。Q6行動問題與如何坐的好?行動不便,拐杖、助行器、助步車、輪椅、電動代步車等行動與擺位輔具適配選,才能減輕照顧負擔。Q7照顧與轉移位好辛苦經常抬舉、抱或背家人,容易傷腰、身體痠痛,透過電動床、移轉位輔具的使用,可以更省力,照顧與移轉位更輕鬆。Q8皮膚壓傷問題皮膚壓傷問題大,易造成傷口感染,引起併發症,必須慎選、用對減壓產品,包括氣墊床、床墊、坐墊等,以遠離皮膚潰爛。Q9義肢矯具護具鞋墊年長者常有身體痠痛、膝關節退化變形、無法受力等問題,要適當使用護具、鞋墊、支架、義肢等輔具,才能坐得更直、站得更久、活動到位。Q10上下樓梯與交通問題許多長輩上下樓梯很困擾,失能者要出門更是困難重重,不妨可選擇增設爬梯機、樓梯昇降椅等輔具,解決爬樓梯難題及交通障礙。Q11居家呼吸照護出院後回家的呼吸照護問題,就是要做好「醫養結合」,出院前醫院專業人員教導居家生活如何正確照顧,才能讓居家呼吸照護很簡單。Q12兒童輔具如何找兒童輔具百百種,應適配評估與試用。「ATLife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於5月6日至9日在於南港展覽館舉行,歡迎前往參觀。
-
2021-01-23 新冠肺炎.回首SARS
回首SARS/批指揮中心欠缺防疫邏輯! 邱淑媞:當年封院是中央和北市的共同決議
【編按】部立桃園醫醫院院內群聚感染事件持續,台北市衛生局前局長邱淑媞昨於臉書上批評指揮中心「嚴重欠缺防疫邏輯」,引各路網友批評,立委王定宇直接於臉書上痛批邱無能,引發引發和平醫院悲劇「臉皮多厚、心多黑,才好意思做這種事」。邱淑媞挺身反擊,有時間噴口水,卻不盡全力補破網,直呼「無言」。邱淑媞昨天(1/22)於臉書公開PO文,指出因應部桃院內群聚事件,指揮中心嚴重缺乏防疫邏輯,導致現在院內、轉院、社區的警報全面響起,這一連串的錯誤其實都可以預防的。不過,她提出的防疫建議,卻被網友拿過往著太空裝進和平醫院,以及封院導致和平醫護因防疫過世等事件批評。回首SARS/批指揮中心欠缺防疫邏輯! 邱淑媞:當年封院是中央和北市的共同決議「最殘忍的,不是病毒殺人,而是人凌虐人。」奪走73條寶貴人命的SARS風暴雖已過了五個年頭,當時擔任台北市衛生局局長的邱淑媞,至今回想起那場百年大疫,以及這些年來的紛紛擾擾,不禁感慨萬千。她說,有些人用仇恨凌虐自己,有些人則用貪婪凌虐別人!在初秋午后的陽明大學教師研究室裡,邱淑媞透過大片玻璃窗望著遠處的台北城,娓娓說出這些年來努力壓抑在內心深處的痛苦記憶。她一而再懇切地說著,雖然SARS已遠離近兩千個日子,但很多事實仍遭扭曲,很多人仍背負指責的汙名,若不說個清楚,勢將含冤莫白。因此幾經考慮後,她決定說出自己親歷的疫戰決策過程。至今仍很有爭議的是,當時到底是誰決定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封院的?邱淑媞表示,民國92年4月21日夜間接獲和平醫院通報一名員工疑似感染SARS。隔天一大早,衛生局第一科人員趕到該院了解狀況,到了當天傍晚,另查出七名有發燒、呼吸道症狀,甚至出現肺部變化的疑似個案。經和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張上淳討論後,不排除和平醫院有院內集體感染的可能性。邱淑媞於是向台北市長馬英九及副市長歐晉德一一報告,並獲指示積極處理此事。4月22日晚上,她陪同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許國雄等人進入和平醫院,會同該院院長吳康文、感染科主任林榮第等主管進一步會商,研判確有院內集體感染情形,且不排除有多個感染源的可能。為避免疫情擴大,當下決定擴大調查,將接觸者分級隔離,連夜進行全面消毒,同時暫停門急診服務及停收住院病人。到了4月23日上午,因顧及若全面暫停門診,對定期返院就診並領藥的慢性病患將造成太大衝擊,於是臨時決定只緊縮門診規模,而非斷然停診。至於急診部分則較單純,決定暫停服務,但這已是台灣醫療史上前所未見的緊急措施。由於情勢險峻,邱淑媞那天幾乎全天都在開會,早上先在衛生局開內部會議,下午又趕到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參加專家委員會議,並做成幾項決議,包括和平醫院A、B兩棟大樓收治病人原則;不需居家隔離醫護人員的住宿及往返交通問題;以及醫護人員每天需按時量測體溫等。北市府、政院開會 都決定封院4月24日上午,馬英九在市府召開早餐會報,聽完邱淑媞及吳康文的報告後,指示速就和平醫院封院決策及因應措施進行規畫,同時比照921大地震及納莉颱風規模,成立跨局處SARS災害緊急應變中心,由歐晉德擔任召集人,全面對抗這個未知的敵人。早餐會報後,歐晉德和邱淑媞接獲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邀請,上午10點半前往行政院參加專案會報,與會的還有行政院秘書長劉世芳、衛生署長涂醒哲、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陳再晉及教育部、國防部、新聞局、退輔會等部會相關人員,最後做出幾項重大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台北市立和平醫院暫時關閉、全面管制。」換言之,就是和平封院。「封院是中央與地方共同的決議。」但邱淑媞不滿中央事後把所有事全推給地方,甚至對外表示是台北市政府自行決定立即封院的,還抬出美國聯邦政府疾病管制局專家的說法,指這種倉促決定的封院措施,無異是要讓隔離者「全體死亡」。邱淑媞反問,如果是台北市政府下令封和平,那麼高雄長庚醫院又是誰下令封院的?再者,如果和平封院並無必要,那仁濟、關渡、台大、高雄長庚及陽明等醫院,是不是也不必封院?她氣憤難消地說,中央這種只下令、卻不支援,還四處放話說「是要把所有人關到死」,進而製造仇恨與混亂的做法,放眼全球,只有台灣做得出來。和平醫院主管 一度要求集體撤出4月24日中午12點整,和平醫院鐵門一關,隔絕了院內和院外,被迫隔離在院內的醫護人員、住院病患及其家屬,驚恐、害怕乃至絕望的心情可想而知。就在那個節骨眼,邱淑媞最無法接受的是,吳康文竟率一群主管要求集體撤出,並要求衛生局找其他醫院的醫護人員進駐和平。乍聽這些要求,邱淑媞簡直氣瘋了,當場透過電話發飆。「哪有醫護人員連自己的病人都拋棄不顧的?」「當年披上白袍時,舉手宣誓的誓詞都到那裡去了?」她恨恨地再補上一句,「這根本就是陣前叛逃!」就在和平院內群龍無首、大家亂成一團之際,幸而還是有人自願進去盡一分心力。就像當時的仁愛醫院副院長璩大成、衛生局副局長許君強及第一科科長張朝卿等人。其中最讓邱淑媞感念的是葉金川。當時葉金川遠在花蓮慈濟醫學院教書,早不具公職身分,得知和平傳出院內集體感染的消息後,不時打電話加油打氣。邱淑媞說,和平封院後,她曾在第一時間請張上淳進和平指導防疫措施,但他不置可否。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原本同意入內駐守,後來因另有其他事而僅能進去看看,無法長期留駐。眼看再這樣下去絕對會出問題,邱淑媞一度打算親自進去和平坐鎮指揮,最後卻因長官反對而作罷。愁苦之餘,邱淑媞主動打電話向葉金川試探,結果他一口就答應了,隨即以一身T恤、牛仔褲的輕鬆裝扮,神情自若地穿越封鎖線,走進肅殺、恐慌的和平醫院,進而將場面控制下來。未親自坐鎮指揮 遭輿論砲轟相較於葉金川的自信與帥氣輕裝,4月26日進入和平醫院的邱淑媞卻被轟得體無完膚,相當狼狽。「怪只怪我太沒有政治敏感度了。」邱淑媞落寞地說,當時她只單純想說自己身負全市防疫重責,無法長駐院內,如果不穿上標準防護衣進去,出來後再把這些防護衣脫掉,她就必須在家隔離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哪能和馬市長和所有市民併肩作戰?」就這樣,她穿上中山區衛生所主任王維政好意提供廠商推薦的標準防護衣,戴上全罩式面罩,把全身包得密不通風地走進和平醫院。這個畫面經電子媒體不斷播出後,引來國人不少批評聲浪:「搞什麼鬼啊!進和平醫院有必要這副打扮嗎?」「這也未免太怕死了吧!」缺乏政治敏感度 默默承受責難「我真的太沒政治敏感度了。」邱淑媞再嘆了一口氣,當時她那一身穿著,只不過是比照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標準做法,至於揹在腰後那個大大的電池,也是配合麥克風的使用,方便與和平醫院醫護人員說話罷了。但再多的自責與懊惱,也無去洗去深深烙印在國人腦海的既定印象,那身裝束讓邱淑媞從此被打入地獄,永難翻身。對於病家、受難家屬排山倒海而來的責罵,她只能含淚默默承受,既不忍、也不能辯駁。邱淑媞表示,自從考上醫學院後,她就立志要遠離臨床醫療,走向公共衛生,因為臨床醫療再多也只能救幾個人,但做好公共衛生卻能造福無數人。而從宜蘭縣衛生局長轉任台北市衛生局長後,她更能發揮所長。但沒想到人生的際遇,一場千載難逢的災疫,卻讓她夢碎台北。97年總統大選期間,她默默地替老長官馬英九抬轎,馬英九選上後,她又消聲匿跡。難道沒有東山再起的雄心壯志?邱淑媞若有所思地望著窗外,「很難啊!」一場SARS風暴奪走了她最優秀的醫護同仁,更讓不少家庭為之破碎,她指著自己的胸口說,「他們一直都壓在我心上哪!」(本文摘錄自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2009年出版《回首SARS》)
-
2021-01-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潮州春節市集停辦 攤商:不只消費者怕業者也怕
受疫情影響,屏東縣有近30年歷史的潮州春節市集宣布停辦。攤商表示,儘管春節是生意旺季,期盼在市集替今年慘淡的生意扳回一城,但礙於疫情也只能接受。潮州鎮公所說,考量業者有備貨壓力,因此,提早20天宣布,呼籲業者勿在春節期間自行擺攤,造成交通問題。潮州春節市集長度達2公里,設有449個攤商,卻因近期國內疫情升溫,鎮公所考量,春節返鄉與旅遊人潮眾多,恐增加防疫壓力,雖然市集為戶外開放空間,難以實施人流管制,決議停辦。鎮公所指出,先前春節市集攤商競標時就有宣導,若因疫情停辦會全額退費。離過年仍有20天,劉姓攤商表示,所幸公所提早公布,才沒有因備貨導致虧損。業者說,疫情不僅消費者會怕,攤商也會怕。春節市集最高標的洪姓業者表示,市集停辦感到相當可惜,但也只能配合,再拉長時間消化囤貨。鎮公所表示,攤商可在本月25日到鎮公所建設課辦理退費申請,全額退費匯款費由公所吸收。本月27日原訂一般區的抽籤取消,改為當天辦理退費,提醒業者親自持身分證及收據正本辦理退費。另外,鎮公所提醒,市集停辦後,若有零星業者自行到場擺攤,可能會造成交通問題,也會影響居民安寧,因此,呼籲攤商不要因此違規,也可能邀請警方,針對違規情形加強取締。
-
2020-1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啟動旅遊泡泡 林佳龍:時間判斷涉及國際疫情
旅遊泡泡何時啟動,交通部長林佳龍今天說,與日、韓、越南等國雙邊觀光主管機關都有交流;新加坡積極與台灣接觸,「我們都要做超前部署,時間上的判斷涉及到國際疫情、疫苗的研發進展、各國的防疫能量」。林佳龍提出春節孝親專案等5項國旅措施,其中春節孝親專案部分,根據觀光局初步規劃,對象限定55歲以上,每房補助新台幣1500元,每人可使用3次補助。林佳龍今天出席台灣智庫舉辦的「人民眼中的李登輝」民調記者會之1-國際兩岸」後受訪,被問到春節孝親專案,他表示,紓困3.0第四季預算希望能夠讓整個觀光產業「有事做、有錢賺」,因此,將孝親與疏運結合。他說,春節期間很多人都往中南部走、會塞車,這波孝親專案希望在北部年輕人邀請在中南部的父母或長輩到台北過年,與原來南下返鄉車潮是逆向的,可以達到疏運的效果,孩子們也不用準備年夜飯,在飯店即可享用,很多觀光景點人潮也比較少,交通部也有觀巴、台灣好行等交通工具搭配旅館的行程,可讓長輩們到北部過年、孩子可以比較輕鬆,既可團圓又能出遊,創造雙贏。被詢及過年要拜拜北上過年並不方便且飯店業者要安排交通問題有些困擾,林佳龍說,不會,這項專案有搭配公共運輸工具,譬如說高鐵假期更優惠版、台鐵也會跟進;另外,搭乘國道客運也會有優惠措施的票價,整合非常多的觀光產業。林佳龍說,前陣子推動安心旅遊約有七倍的乘數效應,接下來,考量預算有限且要採用創新的方法,這一次推出的專案都不是花大錢但有創意,對想要旅遊的人是有吸引力。除了春節疏運安親方案外,林佳龍說,還有類出國2.0、團體旅遊的補助,旅行社可結合小鎮觀光、自行車等主題產品,提出更有吸引力的遊程,做異業結盟可達到紓困、疏運的雙重效應。至於旅遊泡泡何時啟動,林佳龍說,交通部一直在準備中,但必須配合防疫指揮中心對於疫情的掌握,與日本、韓國、越南,雙邊的觀光主管機關都有交流,先前暫停的觀光發展年會也在溝通中,看什麼時候由觀光旅遊業先進行交流。他進一步說,新加坡很主動與各國接觸,已與香港簽訂一些合作方案,對於台灣不只拜訪交通部、也拜訪了很多部會,「我們都要做超前部署,時間上的判斷涉及到國際疫情、疫苗的研發進展、各國的防疫能量」。他表示,大家都已經展開多國、多邊的討論。對於今年底是否與新加坡展開會談,林佳龍說,一直都在談,新加坡也表達希望能夠拜會交通部,他也很樂意,聽聽新加坡的主張。被詢及旅宿業者希望延長孝親方案的補助期限,林佳龍說,交通部也有團體旅遊的補助方案,讓旅行社可以出團,對於不適用春親疏運孝親方案者,可以採用團體旅遊另外申請,團體旅遊的補助是今年12月到明年1月,春節孝親方案只有6天是一個比較創新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