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乾洗手
共找到
128
筆 文章
-
-
2021-05-21 新聞.元氣新聞
比SARS更嚴峻! 全台大缺血20年最慘 5天短少1.5萬袋血
疫情警戒標準提升至三級,全民自發性的減少外出,避免群聚的感染風險,連帶全國捐血人數急遽下降,血液庫存近五日短少1.5萬袋。血液基金會指出,堪稱是20年來最慘,甚至比SARS疫情發生時更嚴峻。據血液基金會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5月17日的庫存6.7天,滑落至21日的4.4天,五天內短少了1萬5354袋。但每日用血需求約6500袋,缺血情形非常嚴重。課長劉俊宏指出,目前全台缺血情形是20年最為嚴重的一次,今年疫情又比去年來得又快又急,目前疫情熱區如萬華的捐血站也都暫停營業,捐血車如峨嵋號、土城號也都停止捐血作業,加上民眾在家防疫,使捐血量告急。「疫情發生後捐血量變少,但醫院用血量還在增加,目前病人缺血都需要等待。」以台北來說,醫療量能滿載,缺血問題首當其衝,除了B型血量偏低,其他A、O、AB型皆十分吃緊,低於7日用血量。目前全台疫情警戒升至三級,全國血液庫存量普遍慘淡,甚至比SARS疫情發生時更慘。劉俊宏指出,這次疫情時程非常長,全國血液僅剩4.4天用量,各縣市包含高雄剩3.8天、台南5.3天、台中4.5天、新竹4.9天、台北3.9天。血液基金會也呼籲,在目前疫情嚴峻的狀態下,已加強各捐血點防疫措施,除原本就有的TOCC健保卡雲端查詢、加強消毒,內外均提供乾洗手、舖設消毒毯、所有設備均在每次使用後以酒精消毒。同時加強問診,以維護捐血場域內的安全外,分離術捐血採預約制以調控室內人數,並已全面實施實聯制(1922實聯制),舉凡參與捐血活動的志工、單位、捐血人親友等,只要進入捐血場域,均應先登錄實聯。現場也由各捐血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管控進入人數,若本身為隔離者、自主健康管理者請勿前往捐血。若有餘力之民眾也能做好自身防護,挽袖捐血。
-
2021-05-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通勤族怎自保? 美女醫分享「出門前」與「回家後」防疫9步驟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如今本土確診個案連日新增破百例,各縣市政府陸續擬定防疫因應措施,為抗疫做好準備。對此,知名小兒科醫師歐淑娟就在臉書分享「在疫情之下,通勤族該怎麼自保?」的9種方式,不論「出門前」或「回家後」都需要遵守防疫步驟,以達最佳防疫效果。歐淑娟醫師在臉書粉專PO文分享「上班上課,通勤族怎麼自保?」文章,她建議出門前有6步驟要確實做到,包含「出門前先量體溫,萬一發燒就要請假在家休息」、「在家用完早餐,提前半小時出門以避開人潮」、「除了備用口罩、手機、錢包及鑰匙之外,再攜帶一瓶小酒精或乾洗手」、「出門前先把口罩戴好,電梯內、路途中全程戴口罩,也不飲食」、「在大眾運輸工具上,手碰過把手、拉環、下車鈴、開門鍵、門把及安全扣環後,用隨手攜帶的乾洗手清潔手部」、「到達公司或學校時,再次清潔手部,手機表面也用酒精清潔一次」。結束一天工作回到家後,歐淑娟醫師也呼籲3點步驟要特別注意,「在玄關脫鞋、消毒鑰匙,沒有當天洗的外套噴酒精消毒」、「脫口罩(妥善丟棄)、消毒手機(酒精)、立刻洗手(洗手乳、內外夾攻大立腕),換掉外出衣物,或是直接洗澡+洗頭」、「每天更換口罩」。歐淑娟醫師直言,「以上包含打過2劑疫苗的朋友都建議這麼做,因為疫苗的防護力再高,都不是100%喔!假日盡可能待在家,我們一起努力,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團結度過疫情最艱困的時刻」。
-
2021-05-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台新冠肺炎疫情拉警報!跟著做6大措施避免染疫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認為,要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風險,就要著手於最基本的「非藥物介入處方」相關防疫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s),預估目前社區達成率僅60%,建議提升至90~95%以上,才能有效避免社區隱形感染者傳播。1.勤洗手勤洗手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最重要的公共衛生習慣之一,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雙手於不知不覺中會接觸、沾染,不經意觸碰口鼻就容易將病菌帶入口中。陳秀熙指出,勤洗手也能夠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透過接觸眼口鼻而導致感染新冠肺炎,建議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後,一定要徹底清潔雙手。如果使用肥皂濕洗手應持續40~60秒,使用酒精乾洗手至少20~30秒,並配合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標準洗手動作。2.戴口罩陳秀熙表示,戴口罩能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其他經由飛沫、空氣傳播的傳播風險,研究發現,戴口罩的比例與社區傳播率呈現負相關,也就是戴口罩能夠有效降低新冠肺炎人對人傳染的病例基本再生數(R0值),尤其是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的公共場所,更應該戴口罩。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民眾於8大類場域活動時,應強制配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醫院、診所、護理之家、長期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公車、捷運、台鐵、高鐵、輕軌、客運、計程車)、生活消費(傳統市場、超級市場、百貨商場、社區藥局、藥妝店、旅館)、教育學習(學校、圖書館、K書中心)、觀展觀賽(游泳池、遊樂園、戲院、電影院、體育館、活動中心、博物館、美術館)、休閒娛樂(電影院、MTV、KTV、健身房、理容院、酒吧、酒店、按摩)、宗教祭祀(寺院、宮廟、教堂)、洽公機關(郵局、銀行、農會、證券、保險、電信、各級政府機關)。3.維持社交距離根據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肋針》最新實證研究發現,維持社交距離可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中國文革式封城下感染率下降97%、非中國的國家則下降57%。陳秀熙說明,社交距離是指人與人肢體接觸的距離,應儘可能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距離,最好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若是進入擁擠、密閉場所,例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電梯、展覽會、體育競賽、演唱會等近距離接觸的社交活動,則應全程配戴口罩。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建議以「總量管制」、「分時分眾」及「單向導引」等方式,有效維持社交距離及避免人流交錯,必要時建議暫時停辦活動,。另外,家人或朋友間的聚餐,餐桌上進食時仍應避免交談,吃完要交談時,也先配戴口罩。陳秀熙表示,1公尺的社交距離,約是成人平舉單側手臂,指尖不碰觸其他人的情況下;1.5公尺的社交距離,則是成人平舉兩側手臂,兩側指尖不能碰觸其他人。4.有症狀者須採檢因應萬華茶藝館群聚感染嚴重,台北市及新北市新冠肺炎疫情急劇惡化,爆發百例以上社區感染,目前台北市萬華區設置5處社區快篩站檢測,包括: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及和平院區、剝皮寮、西園醫院、青草廣場(仁濟醫院舊址),而新北市於新北市聯合醫院板橋院區設置1處社區快篩站。陳秀熙指出,根據台北市萬華區的社區快篩站檢測,篩檢陽性機率為10%,顯示社區確實存在新冠肺炎隱形感染者,但考量醫療院所量能的問題,建議有症狀者才須自行主動採檢。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目前已知罹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臨床表現,包含:發燒、乾咳、倦怠、呼吸急促,其他症狀有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味覺喪失或異常。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官方資料則指出,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發冷、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疲勞、全身無力、頭痛、嗅覺喪失、味覺喪失、喉嚨疼痛、流鼻涕、鼻塞、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肌肉痠痛。5.公費對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目前國際間緊急授權使用的新冠疫苗,包括:牛津疫苗(AZ疫苗)、莫德納疫苗、輝瑞疫苗(BNT疫苗)、嬌生疫苗,在完整接種1劑或2劑後,對預防新冠肺炎感染,保護力約有6至9成,且能夠降低症狀及嚴重併發症風險。陳秀熙舉例,目前國內提供的AZ疫苗,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有效降低67%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發生,以及預防100%住院;但要注意的是,AZ疫苗接種後超過8周以上,才能有較好的保護力,第2劑施打間隔超過12周,其效益顯著高於少於6周疫苗效益。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名列10大類對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包括: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之人或其受照顧者、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65歲以上長者、50~64歲成人。但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截至5月11日,國人新冠疫苗接種率,僅占總人口數0.55%,而醫事人員比例為48.5%,其餘9類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則占25%,而自費接種對象為26.2%,建議接種率達6至7成,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成效,陳秀熙建議,公費對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6.遵守感染風險追蹤管理機制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具有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分為確定病例接觸者的居家隔離、具國外旅遊史者的居家檢疫、專案申請獲准縮短居家檢疫者的加強自主健康管理、5類對象的自主健康管理、與確診者足跡的自我健康監測。居家隔離:居家隔離14天,由衛生主管機關每日追蹤2次健康狀況,隔離期間留在家中或指定地點不外出,也不得出境或出國、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症狀者由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隔離期滿應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居家檢疫:居家檢疫14天,由里長或里幹事進行健康關懷14天,撥打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並記錄健康關懷紀錄表,檢疫期間留在家中或指定地點不外出,也不得出境或出國、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症狀者由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檢疫期滿應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期滿後至入境滿14天,僅能從事固定且有限度商務活動,禁止至人潮擁擠場所,例如賣場、夜店、夜市、百貨公司、餐館、觀光景點等,須記錄每日活動及接觸人員,不可接觸不特定人士,且應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並配合衛生主管機關每日回復雙向簡訊回報健康狀況。自主健康管理:5類對象分別為、通報個案經檢驗陰性者、居家檢疫或隔離期滿者、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期滿者、台帛旅遊泡泡專案返台者、經地方衛生主管認定有必要。對象1、4、5須自主健康管理14天;對象2、3則須自主健康管理7天。無症狀者可正常生活,但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落實配戴口罩的公共場所等場域,禁止與他人從事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延後非急迫需求之醫療或檢查,如需外出應全程配戴醫用口罩;勤洗手,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有發燒或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身體不適者,確實配戴醫用口罩,主動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1922,依指示儘速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返家後也應配戴口罩,並禁止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對象4應於入境後5~7天至指定醫療院所自費採檢,如就醫後經醫院安排採檢,返家後於接獲檢驗結果前,應留在住居所不可外出。自我健康監測:與確診者足跡相同時,須進行自我健康監測14天,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可正常生活、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仍應落實勤洗手、外出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若出現發燒、上呼吸道、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則要回報衛生局評估是否採檢,若須採檢應配戴醫用口罩,盡速至就近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居住史、職業別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症狀,切記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延伸閱讀: 。防疫時期出現發燒、咳嗽? 就醫時「這件事」一定得做 。新冠肺炎大爆發!全台進入警戒狀態,跟著這樣做就沒錯
-
2021-05-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賣場清潔用品搶購一空 清潔用品大廠老董籲民眾莫恐慌
疫情升溫,傳出許多賣場酒精、洗手乳、乾洗手等各式清潔用品被搶購一空。清潔用品大廠無患子生技這兩天都接到大批訂單,員工加班忙著打包出貨。董事長王高榮表示,目前原料準備還算足夠,相信各大廠商有去年疫情剛發生時嚴重缺貨的經驗,都有一定的備料庫存,消費者實在不必因擔心而搶貨,因應各大通路客戶需求,只能調整產線趕工。台南安定無患子生技主要生產清潔及美妝用品,主打原料天然純度高、品質穩定可以朔源;生產的消毒酒精、洗手乳、乾洗手等都有固定的客戶群,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銷路暴增,好不容易銷量穩定一陣子,這兩天又因為疫情升溫、消費者到各大賣場搶購清潔用品,業者紛紛加大產能應付客戶需求。王高榮說,銷售業者連日下單大量採購消毒酒精、洗手乳、乾洗手等清潔用品,各家訂單數都破萬,更有私人企業下訂上千罐的消毒酒精,因需求不斷增加,已調整產線,員工配合加班趕忙生產。王高榮表示,去年疫情剛爆發時,曾發生酒精等原料供應不及無法生產,造成大缺貨,瓶子、紙箱等也都出現搶貨情況,因此公司數月前就增加原料及相關配備的庫存量,目前原料與瓶子、紙箱等存貨還可以滿足這波客戶下訂的需求,如果訂單持續增加,未來交貨期可能就要延長,只希望能順利度過這波疫情。
-
2021-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市醫院長照禁探病 6月8日前停辦跨縣市學生集會活動
因應國內疫情警戒至第二級「出現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連開兩場防疫會議,宣布高雄市防疫全面升級,宣布23家專責醫院啟動入口健保卡勾稽實聯制管制等十大加嚴措施;6月8日前停止辦理跨縣市學生相關集會活動,包含畢業旅行、校外教學等,各級學校停辦畢業晚會。陳其邁表示,有關社區大型活動,原則上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的集會活動,主辦單位事前提報防疫計畫經審核後同意辦理。在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入內民眾強制佩戴口罩,並採取實聯制、量體溫、手部酒精消毒,並普設乾洗手消毒設備。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高稽查佩戴口罩情形,經勸導仍不佩戴者依法裁處。禁止試吃,熟食區需有遮蔽。行經高雄市12家COVID-19指定隔離醫院公車、巴士、排班計程車等,應備有酒精乾洗手,上車乘客應配合手部消毒。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全面強制佩戴口罩,衛生局提高稽查頻次。有關學校活動、畢業典禮,陳其邁說,將取消或延後非必要、非特定對象、活動形式有密切接觸的集會活動。6月8日前停止辦理跨縣市學生相關集會活動,包含畢業旅行、校外教學,各級學校停辦畢業晚會。高雄市衛生局提高為每周進行防疫旅館稽查,防疫旅館要落實專人、專責、專用。「防疫最重要的是打疫苗、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和落實醫院感控。」陳其邁說,因應國內本土疫情升溫,社區疫病傳播風險也隨之提高,接種COVID-19疫苗是現階段中止傳播鏈最有效的措施,希望提高接種率。高雄市醫院及長照機構防疫加嚴十大措施,包括:23家專責醫院啟動入口健保卡勾稽實聯制管制;每名住院病人限1位陪病者,採預約登記制;醫院及長照機構禁止訪客探視,除例外情形;醫院美食街禁止內用;醫院公共空間不主動提供飲水、文具等可造成接觸感染的用品;暫停據點間的交流參訪、聚餐性、人潮多等的群聚性活動;鼓勵醫院啟動藥來速或戶外慢性處方簽領藥窗口;各級醫療院所加強TOCC(針對北北基桃宜主動詢問)及轉介通報;醫院盤點防護裝備,儲備量高於安全儲備量。行經12家指定隔離醫院之公車、巴士、排班計程車,應備有酒精乾洗手,上車乘客應配合手部消毒。
-
2021-05-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市防疫加嚴!有4月雙北桃園活動史者要自我健康監測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主持防疫會議,特別邀請高雄市駐港埠單位也列席。他表示,在諾富特事件影響下,台灣疫情有升溫現象,防疫應有加嚴措施,疫苗是最有效的防疫策略,也是終結疫情的最後一哩路,鼓勵醫護、防疫人員及港埠工作者及其同住家人,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今日參加防疫會議的除了市府各局處,還有高雄市駐港埠23單位列席,包含兩國籍航空公司代表。因應當前社區疫情風險,市府防疫團隊建議加嚴措施,針對高風險接觸族群,包括「加強防疫旅館防疫稽查」、「加強港埠防疫稽查」、「加強宣導鼓勵醫護、防疫人員及港埠工作者接種疫苗」及「落實查核高雄市轄內飛航機組員自主健康管理」。針對一般民眾防疫的加嚴措施,則應落實公共運具戴口罩;百貨賣場、賣場及遊樂場落實戴口罩、量體溫、普設乾洗手液、飲食部(含醫院餐飲街)強化防疫;一般旅館落實戴口罩、量體溫、設乾洗手液。醫療院所看診時留意健保註記,落實TOCC,還有四月份雙北、桃園活動史的市民,要自我健康監測,就醫時確實告知四月以來有涉足風險地區者,進行自我健康監測。AZ疫苗即日起已開放第一至第三類公費接種對象的同住者接種,民生醫院副院長林俊祐說明,接種AZ疫苗是多一層無形防護。根據英國數據,疫苗有效率達8成以上,針對COVID-19重症更有百分百的防護。接種疫苗、提高疫苗覆蓋率,拉開無形的社交距離,建構最堅實的防疫防線。
-
2021-04-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今起台中、苗栗供五停二 疾管署籲限水仍要洗手
全台水情嚴峻,苗栗、台中(含北彰化)從今天起啟動分區供水的「紅燈」,實施供水5天、停水2天,總計106萬戶受影響。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近期因清明連假關係門診休診,急診腹瀉人次增加,限水期間洗手動作仍千萬不能少,以防疫病發生。郭宏偉說,近期腹瀉通報仍多,以諾羅為主,上週門診10萬6千例,較前一周下降主要是因為門診休診;預期連假過後腹瀉就診人次會微幅上升。腸病毒疫情則在相對穩定低點,上週就診人次持平兩千多人次,國際間腸病毒非流行期,只有泰國呈現上升。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則公佈監測資料,桃竹苗及中彰投地區的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近兩週呈現緩降。但防疫醫師林詠青則表示,限水期間仍應留意下列事項:一、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二、為預防腸病毒及各種腸道傳染病,缺水期間,洗手動作千萬不能少,為維持手部衛生,請落實下列措施:(一)在限水期間,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仍請依「五步驟(濕、搓、沖、捧、擦)」的方式洗手,但須注意勿將水龍頭的水量轉到最大,勿長開洗手,避免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抹濕、沖洗時,將水量儘量轉小。(二)沒有自來水,但仍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可泡製3至5 ppm含氯漂白水置於附有水龍頭之儲水桶,先打開儲水桶水龍頭,用小水量含氯漂白水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以少量含氯漂白水沖洗雙手,最後另以清水洗掉殘留漂白水。(三)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使用酒精含量75%的酒精或乾洗手清潔雙手,並務必搓至完全乾燥為止;但由於酒精對諾羅病毒及腸病毒消毒效果有限,且無法取代正確洗手步驟,提醒民眾如未正確洗手,仍應避免用雙手接觸口鼻、眼睛或照顧嬰幼兒。三、民眾儲存用水時應將容器加蓋,且儲水時間勿超過3天,儲水容器應每週刷洗一次,避免污染及孳生細菌或病媒蚊。四、如使用地下水作為備用水源,應先進行地下水井與化糞池滲漏及其他可能污染源的檢查及維修,以確保用水衛生安全;未經消毒與水質檢驗合格的地下水,應僅提供沖廁或澆灌使用,不可作為餐廳、廚房、飲水機或洗手台等之用水。
-
2021-03-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缺水不忘勤洗手 疾管署傳授3種限水期手部清潔撇步
去年國內因為沒有颱風侵襲,西北部地區又連月降雨量少,導致部分縣市已實施減壓、減量供水或停止非急需或非必要用水。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提醒,很多傳染病透過手部摸到被污染物品,接觸口鼻造成病毒進入人體,疾管署傳授3種限水期手部清潔撇步。雖然國內流感及腸病毒疫情低緩,但腹瀉疫情仍處於相對高點,林詠青呼籲,民眾於水資源較為緊繃之際,仍應落實「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觀念,勿因節水而忽略手部衛生,同時也要注意儲水方式避免病媒蚊孳生,降低感染與傳播風險。林詠青表示,民眾在限水期間,可視下列3種狀況進行手部清潔,首先是轉開水龍頭還有水的情況,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洗手,但勿將水量轉到最大,搓揉手部時先關掉水龍頭,勿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再者是沒有自來水,但仍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可泡製3至5 ppm含氯漂白水置於附有水龍頭之儲水桶,先打開儲水桶水龍頭用小水量含氯漂白水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以少量含氯漂白水沖洗雙手,最後再另以清水洗掉殘留的漂白水。若已經嚴重缺水,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使用酒精含量75%的酒精或乾洗手清潔雙手,並務必搓至完全乾燥為止;但由於酒精對諾羅病毒及腸病毒消毒效果有限,且無法取代正確洗手步驟,提醒民眾如未正確洗手,仍應避免用雙手接觸口鼻、眼睛或照顧嬰幼兒。此外,林詠青也提到,民眾採取節水措施時,務必主動做好配套管理,貯存雨水或回收水再利用時,應將儲水容器加蓋,且每周澈底刷洗容器內壁一次,避免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熱發生的風險。
-
2021-03-03 醫療.消化系統
腹瀉單周急診破13萬人次!勤肥皂洗手,別只用酒精
春節連假剛過,國內腹瀉疫情攀升,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單周門急診就診累計達十三萬人次以上,其中以諾羅病毒群聚事件最多。最近學校開學,避免校園群聚增加,疾管署呼籲,病毒性腸胃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這些病毒無法單用酒精、乾洗手消毒,民眾應勤用肥皂洗手,疑似症狀應就醫並在家休息。近兩周腹瀉人次持續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全國近四周獲八十七起腹瀉群聚通報,多為十人左右,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多發生在餐飲旅宿業。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往年春節連假後腹瀉就診人次就會上升,今年已低於往年,顯示民眾勤洗手仍有效果,但近期腹瀉人數增加,可能部分民眾僅用酒精消毒,忽略洗手重要性。郭宏偉表示,清潔與消毒可有效減少感染源,消毒與病毒外套膜有關,諾羅病毒為無套膜病毒,對於酒精類消毒劑有抵抗能力,因此,對抗諾羅病毒,口罩、酒精都沒用,唯有勤用肥皂洗手才有用。林詠青再次提醒,平時應落實勤洗手,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處理食材,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症狀可持續一至十天,且在發病四十八小時後,傳染力才會停止。
-
2021-03-02 該看哪科.兒科
腹瀉變多…疾管署憂學童群聚危機 原來酒精、乾洗手沒效
國內近期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群聚事件檢出病原體以諾羅病毒為主,其中多是10人小規模群聚 ,發生在餐飲旅宿業。疾病管制署提醒,學校開學,校園群聚可能增加,呼籲腸胃型病毒單用酒精、乾洗手效果不好,民眾應勤洗手,如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全國近四周共接獲87起腹瀉群聚通報,其中86%案件有症狀人數為10人(含)以下;檢出病原體陽性案件計58起,以諾羅病毒為主(97%),以餐飲旅宿業為多(71%)。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國內上周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38462人次,近二周呈上升;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往年春節連假後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今年腹瀉門急診數量仍比往年更低,民眾勤洗手仍是有效果。但林詠青也提醒,腸胃型病毒單用酒精、乾洗手效果不好,近期腹瀉人數增加,有可能與民眾使用酒精消毒,就忽略洗手重要性。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吃到被污染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物品再碰觸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感染。林詠青說,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48小時傳染力才會停止。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餐飲旅宿業者應加強環境衛生,如有不適者應暫停工作,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為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如有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疾管署再次提醒,民眾平時應落實勤洗手,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處理食材,並儘速就醫及在家休息。旅宿及餐飲業者應落實廚房及廁所等環境的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衛生及健康情形,如有不適症狀請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以確保其他員工及顧客健康。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鄭文燦:防疫旅館高峰過 可說已通過考驗
桃園醫院發生武漢肺炎群聚案。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說,桃園醫院專案27日開始採檢,昨天視察動線順利;防疫旅館到達9成使用率,昨天是高峰期,可說已經通過考驗。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生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群聚案。鄭文燦上午舉行防疫專案會議,他表示,桃園醫院專案27日開始採檢,分兩個點一天可採檢600件,衛生局長王文彥昨天已經視察過動線,目前採檢順利。防疫會議前,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Super防護乾洗手1萬瓶,由鄭文燦代表受贈,物資將納入防疫關懷包。鄭文燦說,市府採取高強度對策抗疫,感謝各界捐贈物資協助防疫,民眾也都很配合,每個人的防疫意識提高,這場桃園醫院帶來的衝擊就能逐漸收斂、告一段落。
-
2021-0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春節搭大眾交通工具? 醫師:防疫仍開自家車為佳
公路總局鼓勵民眾在春節連假期間出遊、返鄉能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不僅有多項優惠措施,還是經濟實惠選擇。但醫師建議,目前防疫仍是優先,若桃園醫院疫情一周後仍未退燒,開自家車才是最佳方案,即使得搭大眾交通工具,仍必須做好萬全的防疫準備。耳鼻喉科醫師許慶芳指出,站在公路總局的立場,為避免春節交通壅塞,因此鼓勵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但是目前疫情仍嚴峻,如何做好防疫仍應是最優先該考慮的。例如美國總統拜登一上任就下令大家必須加強戴口罩,尤其是在大眾交通工具上。因為大眾交通工具若有病毒傳染,在尋找傳染源和進行匡列上都有更高的困難。他說,如果環境允許,目前出遊、返鄉仍以自己開車為佳,若必須搭大眾交通工具,則最好隨身攜帶酒精或乾洗手消毒,並嚴格遵守相關防疫規定。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急診專科醫師吳肇鑫指出,未來一周會是最關鍵的時刻,若桃園醫院疫情降下來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壓力就會小些,否則即使要搭乘,必須注意病毒的兩種傳播方式,一是飛沫,一是接觸,因此除了必須戴好口罩,車上的椅子、桌子、洗手檯都可能成為傳播媒介,因此應隨身攜帶酒精或乾洗手消毒,以避免被傳染。嚴姓家庭主婦指出,目前已規畫好春節從台中赴南投旅遊,但基於防疫考量,會自己開車,非必要不會搭大眾交通工具。連自家車上也都會準備好乾洗手和酒精溼巾,每個人上車後都得擦拭一番。台中區監理所運輸管理科長黃建興說,公路總局是基於民眾在春節期間仍有返家、出遊才會提供多項的優惠給民眾選擇,這些資訊也有助於民眾出遊時能解決行的問題,並十分便利。在防疫上,他們會嚴格要求和監督,務必做好防疫工具,才能讓民眾安心過年。
-
2021-01-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隔離前來不及與家人道別 部桃護理師曝催淚內幕「從不後悔」
近日衛福部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新冠肺炎,一名院內加護病房的護理師在臉書發文,因為要照顧重症患者,讓她了解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家人就在妳的面前,但卻抱不到也碰不到」,不過她還是決定堅守崗位,與大家繼續奮戰。尤姓護理師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她聽著學姊們回憶當年SARS時期的經歷,覺得很不可思議,當時的第一線醫護人員真的很辛苦、很偉大,也因為有了那時候的經驗,再加上很多醫護人員的犧牲,才有現在的SOP,也讓他們有一個正確的方向。畢業之後踏入臨床,她開始走急重症外科這條路,沒想到也有需要照顧COVID-19重症病患的那一天,「我永遠都記得醫院的第一個重症患者,當單位接到通知的時候,所有長官都來了,大家同心協力的將一切準備就緒,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檢查好幾遍,防護裝備齊不齊全,酒精、乾洗手、漂白水全部準備,就怕漏了哪一個重要的環節」。她表示過了快一年也陸陸續續照顧了好幾個病患,每一次穿完全套的防護裝備,怕的就是看不到的病毒,「關在負壓隔離病房裡面,缺了什麼東西,都要外面的人協助,畢竟穿脫隔離衣很耗時間,而且越快越容易出錯,怎麼可能髒了馬上就換一件」。且在進入負壓隔離病房前,她還會站在鏡子前面檢視自己,確定穿戴正確且齊全才會進去,在被通知要居家隔離的那一天,她照顧完重症患者,在醫院洗完澡,才跟著同事坐著醫院安排的車來到檢疫所,「根本來不及收行李,也來不及跟先生、女兒們說再見」。而她也PO出一張家人在遠處看望的照片,更訴說先生是這段期間最辛苦的人,除了要面對公司及學校給的壓力,還要照顧兩個小孩,且在天氣最冷的那一天,先生帶這小孩送行李給她,讓她了解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家人就在妳的面前,但妳卻抱不到也碰不到,因為害怕連累」。這段時間許多人的關心與陪伴都讓她十分感激,也強調檢疫所什麼都不缺,每天吃很飽,睡很暖,更感謝先生的支持,讓她可以堅守崗位,繼續和大家奮戰,「從來都不後悔選擇了這一條路,第一線醫護人員加油」。
-
2021-01-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一兩分鐘也可感染!防新冠上身 李秉穎不做一件事
桃園某醫院院內感染擴大至四人,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其中兩名醫護是在工作場所受到一名曾照顧過確診者的住院醫師感染。醫院是高度要求感染管控的環境,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到處都有酒精乾洗手,病毒從何處趁隙傳播?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早於廣播節目《周玉蔻嗆新聞》表示,後來調查他們都有戴口罩,所以就必須考慮接觸傳染,「重點就是所有醫護人員都不要摸眼睛鼻子嘴巴。」李秉穎表示,他看到有媒體報導要重視「環境傳媒」,他認為這是對的,因為這個傳播方式會是目前匡列接觸者的定義下會漏掉的。李秉穎指出,目前匡列密切接觸者的方式,是根據沒有適當防護裝備下近距離接觸15分鐘以上,這個定義有學理基礎,但不是絕對。「其實一兩分鐘也可以感染啊」李秉穎說,兩個人坐很近,飛沫跑過去不用兩分鐘,而且這個接觸者的定義也沒辦法考慮到「接觸傳染」,因為接觸傳染這是無法有定義的。當飛沫噴在物件上,人去摸到,又摸自己的眼口鼻黏膜,還是會感染,但這部分無法匡列接觸者的。「不摸眼鼻口,可能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事情。」他回憶SARS當年,和平醫院院內感染很厲害,確診的洗衣工就沒有直接接觸病患,「為何還會感染?很簡單,就是接觸感染。」當時院內感染有點失控,就是因為當時醫界還沒有建立防範環境傳媒的觀念。李秉穎表示,當時他在電視上說「病毒在物件表面可以存活好幾個小時」,隔天上班本來就看到台大醫院的電梯按鈕蓋了一個塑膠布,還在想院方真認真看節目,但在隔天塑膠布就被拿走了,顯然是大部分人都還沒有這種觀念,不認為接觸傳染是重要媒介,台大發生SARS院內感染後去檢討,也確認環境中很多地方都找到病毒存在的痕跡。「醫護人員洗手的頻率就要像潔癖一樣,」李秉穎強調,飛沫傳染很重要,接觸感染也不能忽略,尤其你是專責醫院,醫院牆上都有酒精,酒精可以很快殺死病毒,醫護人都要好像潔癖一樣。如果手上有髒污或是有酒精殺不死的病毒,就要濕洗手。不只是照顧確診病患,因為如果有病人在潛伏期,仍可能污染病房環境。李秉穎在節目上,還是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被節目單位提醒。李秉穎表示,自己有鼻過敏,但因為知道醫師是高危險群,除了每天在醫院接觸病人和環境前後,都要用酒精噴手噴個幾十次,連鼻子癢都要忍住不摸,「最後都鼻塞很厲害,但知道就是不可以去接觸鼻子粘膜。」李秉穎呼籲,這個病毒感染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可以發生「不是飛沫傳染的傳染」,不需要直接面對病人,如果摸過東西再摸眼口鼻,就可能感染,所以防範院內感染的一大重點就是「所有醫護人員都不要摸眼睛鼻子嘴巴。」同樣的風險也存在所有公共場所,他也同題時醒所有民眾,都要謹記在心,在公共場所接觸環境前後都用酒精洗手,不要摸眼口鼻。
-
2021-01-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個案去過大江購物中心 逛街民眾:現在反而安全
國內前天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個案,疫情指揮中心更新疫調足跡,確認案838男醫師於可傳染期間未到桃園市中壢區大江購物中心用餐,但其女友案839女護理師有去。大江購物中心今天仍照常營業,人潮未受影響。大江購物中心企畫部主任余欣怡表示,周四人潮本就偏少,今天來客數與往常差不多,將持續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民眾鄭先生表示仍「怕怕的」,刻意找座位區人少的地方用餐,王先生帶著一家四口來逛街,他認為,商場傳出染疫個案造訪後,這幾天全面消毒,反而比其他地方更安全衛生,兩個讀小學的女兒今天剛考完期末考,帶她們出來透透氣。余欣怡說,已加強商場內各店櫃消毒,出入顧客須量測體溫、消毒並要求戴口罩,入館內餐廳用餐還要二度量體溫消毒,公共區域設置酒精噴霧(乾洗手)隨時消毒,提供民眾安心的購物環境。
-
2021-01-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乾洗手酒精液驗出不純物 食藥署要求回收9萬5千瓶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藥用酒精、乾洗手成了人人必備的防疫用品之一。但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藥品回收訊息,國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克司博75%酒精液」,持續安定性試驗發現不純物含量超標,遭要求限期回收三批號、9萬5千瓶。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這款酒精液是由廠商主動通報,在第12個月持續安定性試驗發現不純物含量超出原核准規格。此款酒精液主成分為95%酒精(EQ TO ETHANOL 95%),但因任何化學品都可能隨時間放置而產生不純物質。廠商根據中華藥典經紫外線測試發現不純物含量超出原核准規格。洪國登說,這款酒精液的不純物含量僅超出一點,不至於對人體產生不良反應或使殺菌效果降低,但仍因超出規範而必須回收「401A0090」、「401A0220」、「402A0160」共三批號。洪國登表示,三批號共9萬5000瓶,為一年前生產,應該都已售出,但仍要求廠商應於1月24日前完成回收作業。國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午發表聲明稿指出,經調查三批不合格批號僅差在物料瓶蓋來源不同、品質不佳所造成,非原料或製程問題,後續再生產的克司博75%酒精液200ml產品為不同批號, 以及其他容量品項,經查驗均合格。此三批號產品均銷往醫療院所通路,非一般民眾通路。已清查所有銷售清單並主動通報客戶進行回收作業,並將於1月24日前完成回收作業。
-
2020-12-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英國變種病毒入侵 嘉義市跨年續辦高強度防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全台首例英國變異病毒感染者,各縣市明天跨年活動是否有變數?嘉義市文化局長盧怡君說,目前嘉市仍續辦跨年晚會,中央也未指示停辦,但已制定防疫應變計畫如場內禁止飲食、實名制、全程戴口罩等加強防疫,現場採總量管制最高3萬人次,並增紅外線儀器等,加強防疫。嘉義市「迎接2021全嘉藝起來」跨年晚會明天下午4時起周邊交通管制、晚間5時30分開放民眾進場,最後會由市長黃敏惠、藝人黃明志等人倒數迎接2021年。文化局表示,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集會活動管制規範,目前台灣仍處第一階段「出現境外移入導致之零星社區感染病例」,評估後續辦跨年晚會,並制定防疫應變計畫。嘉義市跨年防疫規定如下:一、室內室外全程佩戴口罩二、禁止在會場內飲食(補充水分除外);體育場外攤位不販售飲食三、參與民眾請攜帶手機並且開機四、實施實聯制(網路預填 https://reurl.cc/v1ZNbj 、現場登記),紅外線量測體溫;乾洗手與消毒五、採取總量管制,會場內總容留3萬人次(往年參加本市跨年為7萬人次)六、請民眾依照進場出場動線,統一由體育場正門進入、正北門與北側門為出口;進入就需實聯登錄;單一動線落實防疫七、市府也將加強公共空間(廁所)消毒頻率增加八、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發燒/呼吸道異常/腹瀉/嗅味覺異常者不得參加跨年活動九、另呼籲民眾,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31日恐有10度以下低溫,請民眾務必做好防疫與保暖工作十、本府將密切注意疫情狀況,隨時滾動檢討。
-
2020-12-30 養生.家庭婚姻
隋棠聖誕節讓三位孩子體恤聖誕老公公 笑稱:每人只可以許一個願望
最近南臺灣long stay告一段落的隋棠,出席「PG美人網x角落小夥伴」的秋冬童裝發表會,她表示,因為自己也有經營服飾品牌Suitangtang,因此對衣料的選擇非常講究,尤其是要接觸到寶貝孩子們的皮膚,更不能馬乎!Olie有自己的穿衣主張,媽媽隋棠任由他搭配當孩子到了一定年紀時,爸爸媽媽一定知道他們會開始對自己的「衣著」發表意見,一下會說我要穿這件衣服、一下又會認為要這樣搭配才好,若是搭配的合宜,父母通常也不太有意見,最怕遇到大冷天還要穿短衣短袖的要求。隋棠的孩子中,老么Olie比哥哥姊姊都還有自己的穿衣主張,隋棠說,每次出門時,Olie便會在鞋櫃前盯著自己「紅色」和「彩色」的兩雙鞋子猶豫很久,思考著今天要穿哪雙鞋子出門,而只要是暗色系、黑灰色系的衣服Olie通常都不會考慮,原來Olie是喜歡亮色系的孩子。聖誕節與往年一樣,與家人朋友相聚同樂這週即將迎來聖誕節,隋棠也說自己會與往常一樣,與親朋好友聚會並舉辦交換禮物,至於要準備什麼禮物給家中小寶貝們,她則說今年有請他們一人寫一封信給聖誕老公公許願,但她有強調聖誕老公公很忙,因此要體恤他的辛苦,每人只能寫一個願望,可以剛好用此機會,教育他們體貼別人的辛勞。也順便打探一下孩子希望收到怎樣的禮物,真是一石二鳥的好妙計。 入籍屏東再想想,愛上南台灣的純樸最近也是好友的藝人小嫻,因為太愛南台灣因此入籍屏東的事情,也讓隋棠表示太欣賞她的勇氣了!自己也在南台灣享受到跟北台灣完全不一樣的城市氛圍,相較於都市的快步調,南台灣的純樸與熱情都是她實在感受的溫暖,因此她完全明白小嫻的選擇。而因致力於兒童身體自主權宣導的隋棠,也許久未有作品,她也預告明年會有新作品跟大家見面,也請大家拭目以待。萌翻全場!今年讓角落小夥伴陪伴孩子暖暖過冬擁有超高人氣的「角落小夥伴」,以每個角落都喜歡窩在角落的安心感,療癒可愛的模樣走紅在小孩之間,PG美人網取得日本正版授權,一起與台灣團隊製造出MIT的多款秋冬童裝、各式包款、防疫最佳夥伴乾洗手噴霧、冬天必備護手霜和潤唇膏、驅蚊貼等豐富的商品,希望能陪伴孩子快樂成長、溫暖度過每一天。※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隋棠聖誕節讓三位孩子體恤聖誕老公公,笑稱:每人只可以許一個願望
-
2020-1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元旦升旗典禮照辦 同時提升防疫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下午5點半將與各縣市政府首長視訊,決定跨年活動如期舉行,新北市12月31日將在八里區舉辦煙火秀,並在元旦當天29區同時舉辦升旗典禮,新北市民政局表示,元旦升旗為新北市重要活動,依據新北衛生局專業判斷,目前大型戶外活動照辦,且會提升防疫措施。新北為了慶祝升格10周年,新北市高灘地管理處將在12月31日晚上8點21分施放10分鐘的煙火秀,這也是新北市首次舉辦跨年活動。高灘地管理處長謝俊隆表示,八里煙火照常舉行,也會提醒民眾全程戴口罩,並加強廁所清潔頻率,鼓勵民眾使用乾洗手保持手部清潔,八里煙火秀預估可吸引5萬人前來欣賞,同時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來,也可避免塞車。
-
2020-12-11 新聞.健康知識+
天氣變冷易生病,要如何避免病毒影響健康?醫師分析「新冠肺炎」與「流行性感冒」的相同與不同點
從今年年初開始,新型冠狀病毒(SARS COV-2)從中國大陸武漢開始出現,並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造成全球大流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目前全世界已經有超過四千萬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其中已經有一百多萬人因此死亡,為進入21世紀以來造成人類最重大傷亡的疾病。新型冠狀病毒剛開始流行時,有些人比較樂觀的認為此病毒的感染狀況可能會跟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一樣,在天氣較熱時或季節進入夏天之後會改善。但就目前全世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狀況來看,新冠病毒在全世界的感染狀況仍持續惡化中,並沒有因為氣溫上升而減少感染力。傳統的流行性感冒開始流行時節為每年的冬天到春天,2020年年初幾乎沒有出現太多流行性感冒的病人,也許能歸功於當時大眾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而非常遵守戴口罩,勤洗手及遵守社交距離的策略。但因為台灣政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得宜,近幾個月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案例都是境外移入,並沒有社區感染的跡象,因此大家好像慢慢鬆懈了戴口罩及勤洗手的保護措施,流感病毒就有可能因此開始流行。另外,新型冠狀病毒幾乎與流行性感冒無法由症狀區分,只能用由檢驗來分別兩者,更增加了診斷及後續治療的困難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與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有甚麼不同?症狀方面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是由SARS 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所造成,而流感(Influenza)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所造成。新型冠狀病毒的表現可能是無症狀,非常見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嗅味覺改變、腹瀉)、一般輕微感冒症狀(如輕微發燒、咳嗽、喉嚨痛、鼻塞或流鼻水)、類流感症狀(高燒、頭痛、肌肉痠痛)、或嚴重肺炎及心肌炎,嚴重程度相差很大。而流感的症狀為流鼻水、鼻塞、咳嗽及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通常合併高燒(大於38.5度)、頭痛、全身痠痛或嚴重倦怠,而且也會併發肺炎及心肌炎。大家可以發現,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的症狀幾乎是重疊的,幾乎不可能從症狀來區分兩者。治療方面分析目前只有兩種藥物有研究結果指出可以用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其中一種藥物是瑞德西韋(Remdesivir),此藥物可以縮短輕症病人的病程並減少肺炎發生率,但對重症病人效果並不理想。而另一種皮質類固醇藥物Dexamethasone可以降低重症病人降低死亡率,但對降低輕症病人死亡率的效果並不顯著。但針對流感,我們有許多武器,如瑞樂沙(Relenza,吸入)、克流感(Tamiflu,口服)、瑞貝塔(Rapiacta,針劑)、紓伏效(Xofluza,口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與流行性感冒(Influenza)如何傳染?一般感染疾病的傳染途徑有三種:1.接觸傳染 2.飛沫傳染 3.空氣傳染。◎接觸傳染:病毒或細菌可以在無生命物體上生存數日,若手因此接觸(Contact)到新冠病毒,再觸碰到身體的黏膜(如眼睛、鼻孔內黏膜、嘴巴)便可能因此遭受感染。◎飛沫傳染:病毒或細菌可以透過感染者咳嗽、打噴嚏甚至說話時所產生的飛沫(Droplet)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但飛沫飄行距離不長(小於1公尺),所以距離感染者越遠,感染機會越小。◎空氣傳染:咳嗽產生的氣融膠(Aerosol)顆粒非常小,可以在空氣中飄行較遠的距離(超過2公尺)而感染其他人。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途徑包括接觸傳染、飛沫傳染以及空氣傳染,但以接觸傳染及飛沫傳染最重要。新冠病毒可以在無生命物體上生存數日(如在紙板上可存活24小時、在塑膠上可存活72小時),再經由手把病毒帶到身體的黏膜而感染。另外,新型冠狀病毒也可以透飛沫傳染給其他人,但此種傳染方式以密切接觸者較容易感染。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所處的環境為密閉空間且空調不佳的狀況下,便可能經由咳嗽產生的氣融膠而感染較遠的人,但此傳染途徑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而流感主要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及飛沫傳染,幾乎沒有空氣傳染的疑慮。要避免接觸傳染,洗手是最重要的保護措施。使用肥皂的濕洗手或使用酒精的乾洗手至少搓揉雙手30秒鐘,可以殺死新冠病毒而減少感染機會。想避免飛沫傳染及空氣傳染,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都是有效的方法。要如何避免病毒影響我們的健康?◎維持手部清潔,盡量避免手部接觸眼睛、嘴巴、鼻子◎注意呼吸道衛生(如配戴口罩)及咳嗽禮節◎生病時在家休養◎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地方◎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機會◎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以維護身體健康◎按時接種流感疫苗來預防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目前仍在第三期大規模人體實驗中)結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流行性感冒是人人都可能感染而且常見的疾病,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減少病毒對生命的威脅。
-
2020-12-10 新聞.健康知識+
到底該不該挖鼻屎?對免疫系統而言其實是嚴肅的問題
【文、圖/選自奇光出版《免疫解碼》,作者麥特.瑞克托】你應該挖鼻屎嗎?不要笑,這是嚴肅的問題。你應該挖鼻屎嗎?你的小孩應該挖鼻屎嗎?「我不知道。這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的社會觀感。」一位流行病學家告訴我。她非常認真:挖鼻屎(並吃掉)的最大壞處可能是社會觀感。但它會不會真的對健康有好處?你的孩子應該吃髒東西嗎?也許。你應該使用抗菌肥皂或乾洗手液嗎?不用。我們吃了太多抗生素嗎?是的。要獲得更完整的答案,讓我們回到十九世紀的倫敦。一八七二年,《英國順勢療法雜誌》(The British Journal of Homeopathy)第二十九卷刊登了一篇文章,內容寫著關於花粉症的驚人預知:「據說花粉症是一種貴族病,這毫無疑問,就算它不完全局限在社會的上流階級,也很少、甚至從來沒有出現在沒有受過教育的人身上。」花粉症是季節性過敏的統稱,過敏源有花粉或其他飄散在空中的刺激物。順帶一提,這是十九世紀的論文,那時還很難區分花粉症、哮喘或風濕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是自體免疫疾病,而過敏是近親,是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隨著花粉症是貴族病的想法被提出後,吸引了英國科學家的注意而開始研究。又過了一個多世紀,到了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關於花粉症這個主題又刊出一篇極有影響力的論文。這篇論文很短,不到兩頁,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Journal,BMJ)上,標題為〈花粉症、衛生和家庭人數〉。作者研究了一九五八年三月出生的一七四一四名兒童患花粉症比率,整理出十六個變數,包括「患花粉症過敏的孩子」和「手足人數」,科學家描述兩者是可能情況中「最驚人」的關聯。它是反比的關係,這意謂著這個孩子的兄弟姐妹越多,得到過敏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僅如此,那些最不容易過敏的孩子是那些上有兄姊的孩子。(這些過敏也稱為異位性疾病〔atopicdiseases〕。)文章假設,「過敏性疾病的預防是透過感染,可能是年幼時因為與兄姊不衛生的碰觸;或在妊娠期間,因為母親和其他較大孩子的接觸,在胎中就被感染。文中提到,「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家庭規模縮小、家庭設施改善以及個人衛生水準提高,減少了年輕家庭交叉感染的機會。」「這可能導致異位性疾病在臨床上更廣泛地出現,似乎花粉症患者逐漸出現在較富裕的人當中。」這就是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的誕生。當人類開始面對現代世界的種種關係,衛生假說提供這項挑戰最具說服力和最生動的洞察。簡而言之,這個挑戰圍繞著一個想法:我們演化了數百萬年,目的就是在我們存在的環境中活下來。多數人存在的環境被歸類為極端挑戰,可能食物短缺或被污染、環境不衛生、水也不乾淨、天氣惡劣等。這個非常危險的環境,卻有太多太多的東西要活在這裡。防禦系統的核心是免疫系統,它們是千年演化的產物。就如石之形,乃川流沖刷而生;而川石滾動,乃順水而下隨意翻騰。一路走來,我們人類學會採取一些手段加強防禦。在發現藥物之前,我們養成各種俗成常規和習慣來支撐我們生存。而大腦是幫我們養成常規和習慣的器官,就這樣,大腦可視為另一層面的免疫系統。例如,我們用大腦集思廣益找出有效行為,我們開始洗手或避開可能有危險或會致命的食物。有些文化避免吃豬肉,豬肉非常容易有旋毛蟲病。還有一些人禁止吃肉,肉可能有大腸桿菌的毒性。〈出埃及記〉是《聖經》中最早的經卷之一,其中有「洗禮」的記載:「所以他們要洗手洗腳,所以他們不會死。」我們的思想演化了,但是在大多情況下,我們的免疫系統卻沒有。這並不是說我們的免疫系統沒有發生變化。免疫系統回應我們的環境並從中學習,這對免疫系統的一支、也就是適應性免疫系統(後天免疫系統)非常重要。我們的免疫系統會遇到各種威脅,發展出相應的免疫反應,未來才更能對付這個威脅,如此,我們就適應了環境。但是適應與演化不是同一回事。適應是受限於個人身體能力對環境做出的反應。隨便舉一個例子:如果你學到在黎明時打獵更有可能抓到鳥,那麼你就會起早打獵,這就是適應環境。相較之下,演化是歷經幾代時間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身體能力。以此情況,演化為了優化我們的捕鳥能力可能會演化出翅膀。而人類要成為有翼生物,就需要億萬年。這與免疫系統和過敏有什麼關係?關係大了。為了生存,我們的身體做了適應。我們洗手、清理地板、煮熟食物或乾脆不吃某些食物,我們一面學習一面適應。然後,基於過往的研發成果,我們學習與適應的能力開始增強。人類發展突飛猛進,開發出疫苗和抗生素等藥物。幾乎一夜之間,我們改變了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環境,提高了食用動物飼養與宰殺的衛生條件,改善了農作物和廚房的整潔。特別是在世上較富裕的地區,我們淨化了水,開發了供水系統、廢水及廢棄物處理廠,我們隔離細菌、殺死細菌和其他病原。但就大致情況而言,我們的免疫系統仍然與人類之前既有的一模一樣。它的發展和演變使我們能存活於某種特殊環境—一個充滿病原體的環境。從某方面看,我們為免疫系統提供了重要幫助,它的敵人名單減少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最後證明我們的免疫系統跟不上這種變化。根本的問題就是,我們造成免疫系統與這個環境無法對應;我們的免疫系統是世上存在時間最長、最精緻的平衡行為之一,它與環境已經不能配合了。多虧我們盡了物種該做的努力學習,我們的免疫系統已無法與細菌定期互動,而細菌能教導並磨練免疫系統,也就是「訓練」它。嬰兒時期的我們不會再遇到那麼多蟲子了,不只是家變得更整潔,也因為家庭成員變少,沒有那麼多哥哥姊姊把細菌帶進家裡,食物飲水都變乾淨,牛奶也消毒過,環境持續改進。如果免疫系統沒有經過適當訓練會怎麼樣?反應過度。只要塵蟎或花粉之類的東西就會足以干擾免疫系統,發展出我們稱為過敏的症狀,就是一種適得其反、令人煩躁、甚至危險的慢性免疫系統攻擊反應,也就是發炎。從此自體免疫疾病也開始增加。
-
2020-12-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商返台12天驗出陽性 感染醫師:確實可能是本土病例
台商自大陸經由上海浦東機場返回台灣,入境後12天在居家檢疫期間發病,被驗出新冠肺炎陽性,到底是境外還是本土個案引發關注,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認為,從潛伏期來看,這起病例確實有可能是在台灣感染的。針對這起個案,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從入境到發病已經12天,一般的潛伏期是5-7天,但最長也有14天,雖然不能排除本土,但入境台灣旅館是一人一室,不會接觸到其他人,在台灣感染機率比較低,會再針對個案培養,比對是否是中國流行的病毒序列會比較清楚。但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有98%感染者潛伏期僅3-11天,所以案719浙江台商極有可能是本土個案。孔祥琪表示,疫情指揮中心認為在台灣都沒有接觸到其他人所以在台灣機率低,「這句話對了一半」,別忘記新冠病毒是可以間接接觸傳染的,病毒可以在無生物的環境上留存一段時間,例如電梯鈕、門把、手扶梯等。他不敢說台灣的環境中是100%沒有病毒的,特別是機場,有很多入境的旅客,也可能把病毒留在國內的機場,這也是為何大家一定要勤洗手的原因。他指出,上海浦東機場11月22日時因為從11月開始有數例與上海浦東機場關聯的本土確診,曾進行1萬6千人的大規模採檢,一度造成機場人群擁擠、場面混亂,此個案便是那天返台,有可能在大陸或者是台灣的機場受到感染,因為接觸病毒量不多,才會到12天才發病。他表示,不管此例到底是境外移入還是本土,就算是本土也不要恐慌,因為該做的事情是一樣的。秋冬專案大家要放在心上!口罩戴好戴滿,酒精乾洗手囤好囤滿,保持社交距離!孔祥琪臉書全文:#案719是中國境外移入還是台灣本土感染?#個人判斷在上海浦東機場得到的機率大#但無法排除本土感染的可能昨日公布的案 719,雖新聞稿打上境外移入,但祥祥承認在台灣感染也是可能的。這例值得繼續關注。1.案 719 為本國籍 50 多歲男性,今年9月中旬至中國浙江處理公事,11月22日經由上海浦東機場返臺,入境時無症狀,並持有登機前 3 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祥祥口頭有說抗體也是陰性)。個案於防疫旅館居家檢疫期間,12月4日出現發冷及發燒症狀,5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8日確診(Ct值 15)。個案發病前 2 日為檢疫期間,就醫接觸者均有適當防護裝備,因此無須匡列接觸者。2.由於上次10月發生過公布一例中國境外移入,但後來證實是採檢檢體錯置導致驗錯的烏龍事件,這次馬上在7日晚間二採由昆陽實驗室執行,仍是陽性,Ct值17,血清抗體陰性,研判剛發病不久。3.莊人祥表示,個案曾先後待過浙江及上海浦東機場,且11月22日在浦東機場時恰逢該機場有多例確診,連夜採檢1.6萬例,是不是跟上海有關,還是跟浙江有關係,會通報給陸方調查。4.莊人祥說, 從入境到發病已經12天,有可能是境外感染還在潛伏期內,也不能排除本土,但入境台灣旅館是一人一室,不會接觸到其他人,在台灣感染機率比較低,會再針對個案培養,比對是否是中國流行的病毒序列會比較清楚。5.黃立民老師表示,有98%感染者潛伏期僅3-11天,所以案719浙江台商極有可能是本土個案。6.邱政洵醫師表示,常見潛伏期為5-7天,但也有感染者逾14天才發病;該個案入境沒接觸他人,在台感染機率較低,應是潛伏期較長所致。04b解讀:1.此人診斷應該沒問題,明確有症狀,已採檢兩次病毒量都高,又沒有抗體,表示是一個新發生的新冠病毒感染。2.新冠潛伏期14天,在接觸病毒後14天內都可以發病。因此14天內任何接觸都有可能感染,從浙江,到上海浦東機場,飛機上,回到台灣在機場,從機場到防疫旅館的路上,在防疫旅館中。3.雖然新冠潛伏期可到14天,多半的人發病是落在5天左右,此人已經長達12天,學理上當然要小心會不會是在台灣得的。4.祥祥說在台灣都沒有接觸到其他人所以在台灣機率低,這句話對了一半。別忘記新冠病毒是可以 #間接接觸傳染 的,他可以在無生物的環境上留存一段時間。比方說電梯鈕,門把,手扶梯等等的。我不敢說台灣的環境中是100%沒有病毒的,相信任何人都不敢說(特別是機場)。這也是為何,我們這麼強調要勤洗手呀!戴口罩和勤洗手都很重要!5.上海浦東機場11月22日時因為從11月開始有數例與上海浦東機場關聯的本土確診,曾進行1萬6千人的大規模採檢,一度造成機場人群擁擠、場面混亂,此個案便是那天返台。個人判斷這天他在機場受到感染的機率可能較大,可能因為接觸病毒量不多,才會到12天才發病。6.總之,不管此例到底是境外移入還是本土,就算是本土也不要恐慌,因為我們該做的事情是一樣的。秋冬專案大家要放在心上!口罩戴好戴滿,酒精乾洗手囤好囤滿,保持社交距離!
-
2020-12-09 該看哪科.兒科
腸病毒疫情緩升 乾洗手無法預防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說,腸病毒疫情仍在低點,但近期疫情緩升,社區也有腸病毒71型活動。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乾洗手無法防腸病毒,建議以肥皂濕洗手。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下午在記者會表示,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1月29日到12月5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5956人次,較前一週(5516人次)上升,近期疫情呈緩升。郭宏偉表示,社區腸病毒檢出以克沙奇A群為多,但仍有腸病毒71型活動。今年累計5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都是感染腸病毒71型,近3年(公元2017年到2019年)同期分別為18例、35例與67例。林詠青表示,腸病毒傳染力強,除嬰幼兒,青少年甚至成人都有感染可能,只是症狀大多輕微,易與一般感冒混淆。酒精乾洗手等對腸病毒抑制較無效果,最有效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並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林詠青說,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應教導幼童出入安親班、托兒所與室內兒童樂園等人員互動頻繁場所、返家或進食前須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正確洗手;如果身體不適,應在家休息。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果發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到大醫院治療。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個種類還可分多種型別,共數十種以上,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已在台灣根除,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5歲以下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延伸推薦:不只新冠肺炎疫情嚴峻 還要小心染上這些疾病…共同點「發燒」病重致死!
-
2020-10-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研究:冠狀病毒可在皮膚活9小時 比流感病毒長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冠狀病毒可在人類皮膚上保持活性9小時,由此可知,要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 新冠肺炎),就得經常洗手。這份刊登在本月號「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指出,相較之下,造成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只會在人類皮膚停留約1.8小時。這份研究指出:「和IAV(A型流感病毒)相比,(造成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病毒株)SARS-CoV-2會存活在人類皮膚9小時,或許會增加接觸傳染風險,從而加速疫情擴散。」研究團隊從解剖樣本採集病患死亡約1天後的皮膚進行測試。噴灑乾洗手使用的乙醇後,冠狀病毒和感冒病毒都會在15秒內失去活性。研究指出:「SARS-CoV-2在皮膚上存活較長,增加了接觸傳染的風險,但手部清潔可降低這種風險。」這份研究為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建議經常且徹底洗手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的方針提供佐證。新冠肺炎去年底在中國爆發後,至今全球已有近4000萬人染疫。
-
2020-10-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月薪3萬與25萬煩惱引熱議 內政部幽默宣傳洗手日
網路上一篇文章指月薪3萬元與25萬元煩惱相同,引發熱議。內政部今天表示,10月15日是「國際洗手日」,不管是用金盆洗手或臉盆洗手,洗手防疫的心都是一樣,幽默發文已獲1.3萬名網友按讚。以「一件襯衫」頻道聞名的網紅黃山料,日前在臉書上發文,指月薪25萬元和月薪3萬元之間,「除了社會階層不同之外,煩惱卻是相同的」,這篇發文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近2000則留言、7500次分享。內政部臉書小編今天發文表示,10月15日是國際洗手日,不管金盆洗手、臉盆洗手,還是酒精乾洗手,洗手防疫的心都是一樣的。疫情當前,一定要顧好自身健康安全,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由於台灣面臨缺水危機,桃園、新竹、苗栗及台中供水區今天起將在離峰時段減壓供水。內政部也不忘提醒,請大家一起守護如常的台灣生活,洗好手記得關緊水龍頭、珍惜每一滴水資源。內政部發文中也附上2張圖片,指月薪3萬元的以臉盆洗手、月薪25萬元的以金盆洗手,但不管賺多賺少,洗手防疫的心都是一樣的。小編幽默的發文,在3小時內就獲得超過1.3萬名網友按讚,就連黃山料都被「釣」出來留言,他開玩笑地說「我寫文章前,都會先洗手」;民進黨立委賴品妤也留言表示,「有笑有推」;也有知名人力銀行留言好奇地問,「不知道月薪25萬的工作內容是甚麼呢?」
-
2020-09-15 養生.運動天地
哪些運動最難防疫?專家教你分辨染病風險和注意事項
籃球、棒球、網球都是國人喜愛的運動,你知道在奧委會分類中,這三項運動的疫情風險分屬種重不同等級,有不同的防處建議,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例如在健身房獨立進行訓練,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即可;但若在健身房上團體課,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戴上口罩。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最近舉行學術論壇,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整理國際權威單位及頂尖期刊的最新建議,歸納專業選手及一般運動愛好者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吳易澄指出,奧委會把不同運動項目的傳染風險分為三級,建議採取措施也不同。風險最高的第一級,主要是有密切接觸且缺乏保護性措施的運動,包括橄欖球、拳擊、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摔角、籃球、足球等。奧委會建議,比賽前隔離14天且沒有任何症狀,或是比賽前至少兩套檢驗陰性的結果。風險次高的第二級,是部分密切接觸、但可採取保護性措施或避免措施的運動,例如棒球、排球、游泳接力、羽毛球、自行車、鐵人三項、擊劍、體操。奧委會建議要調整比賽方式,採取降低傳染風險的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如果在休息室會接觸到其他人,也要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預防措施。風險較低的第三級,是大部分獨立進行的運動,例如高爾夫、游泳、個人划船、保齡球、網球、滑板、田徑。奧委會建議,在當地政府及衛生單位的允許下,可考慮開放競賽。不過以台灣常見的馬拉松賽事為例,起跑點附近會比較擁擠,可能還是會需要戴上口罩,等到拉開距離才能拿下來。一般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這個風險評估原則,吳易澄舉例,在健身房運動時,如果是獨立進行訓練,那只要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在健身房上團體課,班上同學都是不特定人,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吳易澄表示,N95口罩過濾率大於95%,有研究發現,過期11年的N95過濾率仍超過95%,尺寸不對的也有90%,但N95口罩令人呼吸困難,不適合運動時配戴。綁帶式外科口罩過濾率71.5%,低頭時過濾率略為下降,轉頭或抬頭時,過濾率增加。至於最常見的耳掛式外科口罩,過濾率也有38.1%,雖然頭部上下看或左右轉動時,過濾率會下降10到15%,但防疫價值不容磨滅。吳易澄提醒大家,運動時如果不能維持社交距離,一定要記得盡量戴起口罩。●安心運動需要注意的十件事:・運動前:要確認身體狀況,例如量體溫、注意有無咳嗽喉嚨痛等症狀。保持清潔,落實濕洗手和乾洗手。保持1.5到2公尺社交距離。・運動中:使用自己的毛巾水壺,勿使用別人的物品。練習場地最好是室外場,換場時要清潔場地器材。採取小組練習,建議選手教練工作人員小於十人。減少非訓練人員進出。落實實名制登記。・運動後:要均衡飲食,增加免疫力,避免焦慮。使用漂白水消毒環境,搭配紫外線殺菌輻射。訂定周期化課表,安排訓練負荷與恢復階段。
-
2020-09-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機場新冠肺炎採檢改用深喉唾液 減輕醫護人力
桃園國際機場設置的採檢站今天起改用深喉唾液採檢,政策上路第一天就受到旅客肯定,疾管署表示,隨著新方式上路,醫生也不用再到機場輪值,可讓醫護人力專注其他業務。桃園機場過去採檢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是在採檢站由醫護人員採咽喉拭子方式,須以棉棒深入喉嚨,並適度用力擦拭後咽喉部位以取得細胞。疾病管制署醫師張淑境表示,桃園機場從今天起改採深喉唾液,此法不需醫生進駐執行,旅客較無不舒適感,可在檢疫人員查看下自己執行,先前咽喉拭子採檢方式,2個航廈一天至少就要6名醫生24小時值班很辛苦,今天起醫生輪班制度就可退場,節省國家公帑。張淑境指出,旅客下機以後,若是聲明在14天內有發燒等相關症狀、經發燒篩檢站被攔檢體溫異常者,或自菲律賓入境者就會帶往採檢站,檢疫人員會先教導民眾如何自己採唾液,經深喉唾液採檢陰性旅客,在入境檢疫14天期間,若症狀未改善或持續,會依現行作業被通報及再次採檢。張淑境說,唾液檢體採檢有10步驟,受檢者先確認戴好口罩,且以酒精乾洗手洗淨雙手,打開檢體盒後,清喉嚨清出咽喉處唾液,並緊閉嘴唇使唾液停留在口腔中1分鐘,再拿下口罩將口水吐入檢體盒,之後以紙巾將檢體盒表面擦拭乾淨,將檢體盒交給採檢人員即完成。桃園機場國境單位表示,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菲律賓入境者在機場需全面採檢,因此每天的採檢量,會隨著是否有菲律賓班機抵台而有明顯起伏,不過可以確認的是,旅客們對於深喉唾液採檢都抱持著正面肯定的態度。一名接受採檢的旅客表示,本來很擔心咽喉拭子的方式會引起嘔吐的不舒服感,但發現台灣已改用深喉唾液採檢,在檢疫人員的講解後就可以自己作業,不但很簡單,也不會有「被監視感」的壓力,覺得這是個對旅客友善的好方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0日表示,台灣從7月2日起至8月24日間針對入境需採檢者,同時做咽喉拭子和唾液採檢,經分析統計兩者檢驗結果一致性高,經專家會議評估後,認為機場採檢用深喉唾液就足夠,在未降低檢驗準確性下,也能讓醫護人員更專注在其他業務。
-
2020-09-01 橘世代.健康橘
顧好熟齡健康!洗完手烘乾還是擦乾好?
手足指甲保養之道無他,保持手足清潔為最基本要求。但手足要如何清洗才算真正清潔?現在公共廁所大多會提供擦手紙,有些單位基於環保理念或經濟考量而設置烘手機,分為暖風式與強風式兩種,相信大家都親身體驗過。到底洗完手是烘乾好?還是擦乾好?先來看兩份英國的研究報告再說。英國布拉德大學 (University of Bradford) 研究者 Anna Snelling 做了一項實驗,測試者在洗手後隨機使用不同的烘手機,以及在測試使用烘手機時搓手或不搓手。對比各組結果時發現,使用烘手機後手部的細菌數減少,但如果烘手時兩手互搓,就會削弱細菌減少的效果。研究者 Snelling 解釋:使用烘乾機可以把洗手後手上殘留的細菌再吹走 37%,讓手更乾淨些;而在烘乾時搓手則會將毛孔中的細菌帶到皮膚表面,反而使手上的細菌增加。這些細菌是人身體上的常駐細菌,致病力較弱,但對於免疫力下降或有開放性傷口的患者是有較大的威脅。於是,這個研究對於醫院設計正確的洗手程序特別有意義。至於強風式烘手機、一般暖風式烘手機,以及擦手紙的病菌擴散研究報告,發現: 款式 洗手間內擴散距離 強風式烘手機 約300公分(3公尺) 一般烘手機 約75公分 擦手紙 約25公分 另一份由英國里茲大學所做的研究,烘手後 15 秒內周圍細菌量的變化,發現: 款式 烘手後15秒內周圍1公尺細菌量變化 強風式烘手機 增加原先的27倍 一般烘手機 增加原先的6倍 暴增的細菌數量大約經過 15 分鐘才會恢復正常,也就是說要等前一位使用者烘完手 15 分鐘後,待瞬間暴增的細菌量下降後下一位再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方針規定,只用水不適合清洗明顯弄髒的手,必須使用肥皂或洗滌劑,配合沖水。關於肥皂和其他藥劑在減少手上常駐和瞬時菌群的微生物數量方面的效果已經有很多研究。對文獻的研究和回顧得出結論是,影響手部細菌數量的主要因素是使用的洗手液或肥皂以及乾燥方法,乾燥不確實的手更容易傳遞微量微生物。於是看完這些研究報告,使用擦手紙應該是比較安全的選擇,而且紙張纖維虹吸現象可以確實吸乾指縫間的水分,堪稱零死角;擦完後再使用烘手機烘到乾爽程度,這樣更加乾淨。順帶一提,擦手紙盡量選擇螢光劑含量低的品牌會更理想。 手部清潔用乾淨的清水把雙手徹底打濕,洗手要抹上肥皂並且手心、手背、手指互相搓揉起泡至少 20 秒鐘,再打開水徹底沖洗乾淨。如果不是感應式水龍頭,洗完手請捧水將水龍頭沖乾淨再關,以免洗好的手再被汙染。所謂「乾淨」的標準,就是先洗「淨」再擦「乾」。洗「淨」很簡單,只要遵照「洗手正確 5 步驟」 濕、搓、沖、捧、擦,每一步都做到位,就能讓細菌病毒遠離你。液體皂好還是肥皂好? ( 乾洗手、消毒液、酒精等 )肥皂、液體皂、洗手乳,到底哪一種潔淨效果比較好?可依據殺菌、去汙與潔淨三種指標,再視個人職業種類挑選。例如:醫療護理從業人員可使用殺菌力強的產品;機械修理等雙手經常沾滿油汙者,以去汙力強者為首選;一般居家與公共場所則以潔淨力為主。提醒您,長期使用抗菌力、去汙力過強的洗手乳 ( 皂 ),可能會因為過度清潔洗去保護皮膚的油脂,使得指緣過於乾燥出現縫隙,造成皮膚完整性不佳,反而容易遭受黴菌感染,所以洗手皂最好根據自身需求挑選,過猶不及都不好,合適最重要 。本文摘自《指甲健康研究室》,墨刻出版 2019/11/02 出版【延伸閱讀】幫長輩剪指甲 出現變色、變形當心疾病警訊夏天「皮膚癢」原因多! 小心誤用藥越擦越癢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再升溫!專家提醒:身體這部位不乾淨,也容易成防疫破口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再次逐漸升溫,除了依照衛生福利部的「防疫新生活」建議,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觸摸眼耳口,進而降低病毒傳染的可能性,也應小心指甲藏污納垢,避免藏有病毒!大多數人為了避免指甲過長容易藏污納垢、躲有病毒,都會習慣將指甲修剪得短短的。手足保健教育協會理事長李安騏表示,反而會陷入另一種病毒入侵的風險!她進一步解釋,指甲如若留得太長,易藏匿細菌、病毒,的確不利於防疫;反之,若修剪太短,則會造成指甲下的脆弱皮膚露出,或產生傷口,讓細菌病毒有機可趁。提醒大家,千萬別為了防疫而矯枉過正,屆時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更是得不償失。李安騏指出,正確的指甲長度,是將指甲前緣切齊手指指腹,指甲呈現「方甲圓角」的狀態,才是最佳狀態。另外,長期臥病在床或是糖尿病患者,指甲修剪更需要注意。由於這類病患的恢復能力,以及抵抗力較差,更容易因為細菌病毒入侵產生健康的重大損傷,所以,手腳的指甲絕對不可修剪過短。她特別提醒,經過大半年的防疫期,民眾已經習慣使用酒精進行手部消毒,長期下來,容易造成手部肌膚過於乾燥,產生龜裂或細小傷口,不小心就讓細菌大舉入侵,不可不慎!因此,李安騏特別呼籲,手部清潔應用濕洗手替代乾洗手,平時也應注意手部肌膚的維護與保養,千萬別讓藏在手中的小細節,成為防疫上的大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