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0 科別.皮膚
搜尋
乳霜
共找到
39
筆 文章
-
-
2020-08-22 科別.皮膚
太妍如何養出雞蛋肌?保養第一步不擦化妝水 醫師認證
31歲的韓星太妍,常常在IG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但讓許多粉絲更羨慕的是,她幾乎沒有瑕疵的雞蛋肌膚,讓人好奇太妍到底如何養出好膚質呢?日前她接受雜誌訪問,就談到自己的保養步驟,很多人清潔後的保養第一步,都是先擦化妝水,但太妍卻省略化妝水,這樣保養真的有用嗎?太妍指出,自己早晚保養時,第一步驟不會用化妝水,反而是直接塗精華液,因為她認為,這樣可以讓精華液中的美容成分,直接濃縮讓肌膚吸收,特別是晚上保養時,有時候也不會使用精華液,而是直接用比較清爽的乳液,但她保養的最後一個步驟,則是會擦上具有保濕效果的乳液或乳霜,而且一定要在肌膚還在吸收上一階段保養品,還略為濕濕的時候,就擦上乳霜或乳液才有用。少了化妝水的保養步驟,其實皮膚科醫師也認為沒關係,醫師就指出,剛清潔完,肌膚的吸收力最好,如果直接上精華液,確實容易讓肌膚迅速吸收,而且保養步驟不一定要多,才代表有用,而是要適合自己的膚質。至於保養的最後一步,是擦上保濕乳液或面霜,醫師也認為有用,因為可以封存保養品中的營養,讓肌膚持續吸收。
-
2020-08-02 養生.聰明飲食
自製冰淇淋 解夏天的渴
熱到受不了的炎炎夏日,有什麼比在家就能吃到真材實料的冰品更療癒呢?以下四道不需要機器也能完成的冰淇淋和冰棒,完成後可以隨意撒上自己喜愛的堅果、巧克力片或是稍微敲碎的餅乾,發揮創意怎麼做都好吃,一起來清涼一夏吧!檸檬冰淇淋材料:蛋黃1個、蛋1個、細砂糖100g、檸檬汁120ml、無鹽奶油35g、鮮奶油200ml、牛奶50ml作法:1.在鍋中放入蛋黃、蛋、糖,用打蛋器混合攪拌。2.用弱火燉煮,用木匙從鍋底抹過到鍋緣的方式慢慢混合,鍋底會容易焦,若覺得火太大時可以稍微移開,混合後再放回爐火。3.煮到黏稠狀,木匙滑過會有紋路時,加入檸檬汁,再持續攪拌直到呈現濃稠的乳霜狀,從爐火上移開。4.加入奶油用餘溫融化,再過濾。5.削入檸檬皮(我是用黃檸檬,香氣和台灣的綠檸檬其實不盡相同,看自己喜好),注意不要刮到白色的部分,會苦。用橡皮刮刀不斷攪拌直到冷卻後,加入鮮奶油和牛奶。6.放入冷凍,直到容器的邊緣開始凍結成霜時拿出來攪拌,重複此步驟大概3~4次,整鍋有奶昔感覺的時候就完成了。可以再進冷凍到自己喜歡的硬度。藍莓優格冰棒材料A:藍莓100g、蜂蜜20g、原味優格30g材料B:原味優格200g、牛奶50ml、蜂蜜30g作法:1.先做(A)藍莓的部分。將藍莓和蜂蜜放入耐熱容器中稍微攪拌,微波約1分30秒,放涼後再加入優格攪拌均勻。2.接著做(B)優格的部分。將所有材料一起拌勻,直到蜂蜜溶解。3.將已完成的(A)和(B)交錯倒入模具,不需攪拌,才能做出層次,放入冷凍庫直到結冰即可。奶油乳酪草莓冰淇淋材料:奶油乳酪200g、砂糖4大匙、牛奶2大匙、鮮奶油200ml、草莓果醬130g預備:將奶油乳酪放在室溫中回溫作法:1.奶油乳酪加入砂糖,用打蛋器打至光滑,最後加入牛奶,混合均勻。2.鮮奶油在使用前都放在冰箱,在攪拌盆底下墊冰水,用手持電動打蛋器打發,直到鮮奶油前端呈現挺立的程度。3.將一半份量的草莓果醬加入2中,用打蛋器攪拌均勻,倒入容器中。 4.分散倒入剩餘的草莓果醬,隨意攪拌成自己喜歡的波紋,冰入冷凍庫3小時以上即可。芒果雪酪材料:糖半杯、水半杯、熟成芒果2顆、萊姆汁1小顆的量、萊姆皮適量、鹽1小撮作法:1.在小鍋中放入糖和水,大火煮沸成為有點濃稠感的糖漿,從爐上移開,靜置到完全冷卻。2.將芒果放入鑄鐵鍋中,用手持攪拌器打至滑順,過程中慢慢加入冷卻的糖漿,幫助打成泥。刨入萊姆皮增添風味,用萊姆汁和鹽稍微調味,放入容器中冷凍。3.當容器的邊緣開始結凍,拿出來再攪拌一次,然後冰入冷凍,重複此步驟,直到雪酪成型但還不會太硬,可以用湯匙挖出的程度。4.如果冰隔夜,雪酪會變成一大塊芒果冰塊,可以稍微回溫,等到可以攪拌的程度,再重新「喇一喇」就可以享用啦。今日主廚/設計師、喜歡做菜和烘焙、七歲鵝子的媽媽。一天不開烤箱就很難過,夢想是有一天可以住在有大廚房的房子裡,吃再多麵包和冰淇淋也不胖。
-
2020-07-13 新聞.用藥停看聽
類固醇分7等級,擦錯沒效還更嚴重!你知道你用的是哪一種嗎?過敏專科醫生一次解析
編按:閔雅琳是一位過敏專科醫生,也是3個過敏兒的媽媽,遇到小孩搔癢、紅腫不堪的皮膚問題時,竟然也曾感到困感與手足無措,醫生媽媽自身抗敏實踐經驗,以專業醫學為基礎,告訴大家如何有效控制小孩過敏!皮膚問題沒有特效藥,但是絕對可以好起來!正確了解過敏我們的身體具有防禦從外部流入之不良物質的能力。當不良物質進入體內,身體會將其視為敵人攻擊。 在攻擊敵人的過程會出現如發燒、咳嗽、流鼻水、化膿等症狀。為了澈底地攻擊進入體內的物質,必須區分到底是敵人還是隊友。有些敵人的情報是在媽媽肚子裡學習的,有些則是透過母乳得到,這稱為「新生兒免疫」。 出生後3個月,就必須開始自己區分敵人與隊友。從一開始就要清楚分辨敵人並不容易,所以會在敵人進入體內時,分不清楚是敵是友,錯過了攻擊時機,導致患病。預先告訴身體,進入體內的是敵人的東西,正是預防接種。透過預防接種,我們的身體可以預先學習到敵人的樣貌,所以當敵人出現,準備在我們體內壯大之前,身體就能立刻攻擊。 但是,偶爾也會有把隊友誤認為敵人的情況。舉例來說像是雞蛋,當第一次進入體內時,身體就會開始警戒,不確定是什麼東西。大部分人的身體會將其判斷為沒有問題,所以可以吃雞蛋。但是有些人的身體,會將雞蛋標上敵人的記號。一旦被標上敵人記號,只要雞蛋一進入體內,身體就會開始攻擊。大部分不會在第一次吃某樣食物的那天出現過敏症狀,而是在吃過幾次後,才開始出現過敏反應,因為我們的身體需要時間來判斷是敵是友。當然,也有某些情況是在第一次吃下時,身體誤判為其他東西而立刻發動攻擊。這種時候,身體會馬上出現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不只是皮膚起疹子,還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藥物過敏、昆蟲過敏、食物過敏、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等形式。聽說類固醇不好,但小孩癢到睡不著,到底該不該擦藥?案例CASE秀赫在小時候皮膚很好,長大成人之後,在小腿出現了牛皮癬。雖然有擦藥,但效果都只是一時的,只有在很嚴重的時候塗抹一些類固醇藥膏。然而在不久前,他幫兒子洗澡時,發現兒子的手肘與膝蓋附近摸起來有些粗糙。 秀赫開始擔心,是不是把牛皮癬遺傳給孩子了。帶兒子去醫院檢查後,情況不算嚴重,醫生開了低劑量的類固醇藥膏。把類固醇擦在自己身上時毫不猶豫,但要擦在小孩子身上,卻猶豫而遲遲無法下手。真的沒關係嗎?孩子是不是也是只有抹時有效果,不抹又馬上會復發呢?從小就開始抹類固醇沒關係嗎?秀赫為此十分擔心。 一般來說,針對異位性皮膚炎,醫生最先處方的藥是類固醇。類固醇可以使發炎情況減緩,抑制免疫作用,並使微血管收縮。因為類固醇的藥效很卓越,強效的類固醇藥膏,只要擦1、2次,紅腫的皮膚很快就會恢復。然而若草率地使用,則要注意會出現副作用。 類固醇分為塗抹型與口服型。塗抹型的類固醇,是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已充分地從洗澡、保溼等生活習慣上好好照顧、護理,情況仍沒有好轉時由醫生處方使用。因為有各種劑量,根據皮膚炎的部位、症狀、程度,使用的藥有所不同。就像保溼劑也有分乳液(Lotion)、乳霜(Cream)、乳膏(Balm), 塗抹型的類固醇也有各種產品型式。最方便使用的是洗劑型(Lotion),容易塗抹,適用於大範圍的部位,也可以用在皮膚有剝落、龜裂狀況,以及流組織液的地方。當然也可以用在結痂的地方。 在這樣的皮膚上抹軟膏(Ointment)或是乳膏(Cream)型的類固醇,可能會造成刺激而使症狀惡化,必須特別注意。在較小的部位,較常使用乳膏或軟膏型式的類固醇。此外,針對像頭皮脂漏類的頭皮皮膚炎,則會使用類固醇液。 隨著年紀與生活習慣,皮膚的狀態有所不同,因此每個人的處方不同。所以不能將個人的處方藥,給別人輪流塗抹。針對較厚皮膚的處方,不能塗在較薄的皮膚。類固醇特別需要在醫生正確地處方下使用。 在有異位性皮膚炎的部位塗抹類固醇藥膏,紅色溼疹、乾燥的部分、搔癢症狀都會好轉。雖然使用強度較強的類固醇,效果會明顯且快,然而若要預防出現過度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會盡量從可以看到效果的最低劑量之類固醇開始使用。為什麼要特別加上「可以看到效果的」理由在於,如果在較厚的皮膚上使用劑量過低的類固醇,則可能會完全沒有效果。 類固醇治療沒有效果的最大原因,在於沒有按照處方行事。在治療期間,要依照處方遵守塗抹的次數,規律且定量塗抹。若沒有正確地使用類固醇以致沒有效果,回診時醫生會開加強強度的藥。這樣一來,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對類固醇產生抗藥性,導致治療沒有效果。一般管狀的軟膏,約成人手指一指節的量,可以塗抹約成人2個手掌大小的範圍。乳液型的,約是5元硬幣大小的量,可以塗抹約成人2個手掌大小的範圍。 在過敏症狀加重的時候,迅速減緩發炎的情況,反而是減少使用類固醇的方法。因為消除皮膚發炎情形,恢復到正常皮膚後,透過適當地洗澡與保溼護理,可以讓皮膚持續地維持在健康狀態。猶豫、拖延,或是不照處方持續地塗抹類固醇,會讓皮膚的發炎情況無法緩解,皮膚角質層處於受損狀態,長久下來可能會更難恢復至原本健康的皮膚。 一般來說,若是較輕微的異位性皮膚炎,一天擦2次,2∼3天內皮膚多半就會恢復。然而若症狀嚴重,則要根據皮膚的狀態。嚴重的時候,一天塗抹2次強度較強的藥,有時即使皮膚尚未完全恢復,也要觀察皮膚狀態,改為1天1次、隔日擦、或是1周1次。一般的類固醇強度分級 ●等級1是強度最強的製劑,等級7是強度最弱的製劑。 ●而根據研究不同,分類可能會與上表有些許差異。 ●紅字表示為台灣目前沒進口且無正式中文譯名的藥品。 針對常常復發的部位,即使目前皮膚狀況良好,有些也需要持續地一周擦1、2次。若在主治醫生已訂下計畫、給予處方,在途中暫時斷藥的期間,去了其他醫院,在沒有其他資訊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在看到皮膚狀況後,立刻要求開始使用類固醇。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時間的治療,與其到不同的醫院看病,持續地在同一間醫院是比較好的。即使要轉往其他醫院,也應該在同一間醫院看診幾個月。不停地換醫院,也可能讓病患感到混亂、造成影響。書籍介紹我是過敏專科醫生,也是過敏兒媽媽:從醫療方案到居家照護,一位醫生媽媽的抗敏實踐作者:閔雅琳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0/04/30作者簡介/閔雅琳是育有三名子女的媽媽,也是一位治療過敏的醫生。目前任職於韓國「Min And Min幼兒青少年科」醫院,擔任副院長。同時,擔任育兒雜誌《ANGE》的專欄作家及諮詢醫生、主持網路醫學節目「下雨過後」、安養市育兒支援中心的父母教育講師。自漢陽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於漢陽大學附設大學醫院實習,家庭醫學科住院醫生結業,現為大韓民國家庭醫學會正式會員、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大韓民國泌乳醫學會正式會員。相關網站:drminarim.blog.me/www.youtube.com/c/arimminInstagram @drminarim延伸閱讀: 一個人身上有什麼毛病,看體型就知道!國寶女醫莊淑旂:「4大體型」對症養生法
-
2020-06-26 橘世代.時尚橘
50+更要防曬!如果防曬係數選錯,熟齡肌越曬越老
夏日豔陽天來臨,總曬得皮膚發痛,這時防曬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特別是50+以上的人,更要注意防曬。皮膚科醫師就提醒,年紀大的人更要注重防曬,不然容易出現黑斑、提早衰老、臉部皺紋增加,愈曬愈容易看起來比同年齡的人更老。但是50+與一般年輕人的防曬,更要注意什麼事情呢?有4件事情要特別注意。一、防曬係數的挑選原則通常防曬乳的挑選,會看SPF與PA等係數,建議50+的人挑選防曬,從SPF30~50以上為主,如果低於SPF30,其實效用不大,PA最好也選擇+++以上,這樣才能充足防曬。而且不管晴天、雨天,只要出門在外,就要記得擦防曬,如果會長時間在外面活動,也記得一定要補擦,才不會讓防曬乳的防曬時間失效。二、防曬乳成分的挑選50+以上多是熟齡肌膚,與一般年輕人挑選防曬乳時,要特別注意成分,譬如防曬乳是否含有酒精,熟齡肌不建議使用含有酒精的防曬乳,也要注意添加物中,不要有Parabens、oxybenzone等。通常熟齡肌膚的防曬,建議除了防曬係數高以外,還要注意是否保濕度夠高,不然肌膚容易缺水,雖然防曬了,但肌膚太乾也容易產生皺紋,可以選擇含有較高保濕成分的防曬乳。三、不只擦防曬乳除了擦防曬乳外,熟齡肌的人可以多使用衣物、帽子與雨傘等遮蔽,畢竟現在陽光過強,善用衣物、雨傘等遮蔽,更能減少傷害。但要記得,不是撐傘或穿長袖衣服,就不用擦防曬,還是得要擦足夠的防曬乳。四、曬後保養注意修護與保濕50+在曬後的保養上,清潔最為重要,建議還是要使用卸妝產品與洗面乳,即使產品說明只要洗臉即可,但熟齡肌更要清潔徹底,卸妝與洗臉並進。後續保養中,夏天要以保濕為主,加強使用保濕產品,減少乳霜類,避免肌膚負擔,冬天則是基礎保濕外,要加強使用抗老產品,讓臉部避免曬出斑來。【夏日精選延伸閱讀↘↘↘】。夏天烈陽逼近!「最划算的防曬」要先打破5迷思!。保養品準備換季了嗎?保濕、面膜兩大重點快筆記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21 橘世代.時尚橘
皮膚過敏兇手是它?保養品中看不見的危險因子
石化成分是保養清潔品常見的成分,如礦物油、起泡劑等。洗完後沖到下水道,會形成環境賀爾蒙,影響水質與生態,除了對環境不友善,也可能經由食物鏈循環回到人體。1:非石化來源成分 從何而來非石油化學衍生的成分,主要有三個來源:(1) 礦物來源,如二氧化鈦是從礦物提煉而成。(2) 植物來源,如茶樹精油是由茶樹萃取而來。(3) 菌種來源,如有助於肌膚保濕的玻尿酸是透過菌種發酵培養而成。2:石化來源成分 對人體的潛在危害坊間保養品中常見的石化來源成分有起泡劑、乳化劑、介面活性劑、防腐劑、合成香精及色素等,除了容易引發過敏外,其中的化學成分,透過皮膚吸收,容易產生經皮毒、也可能有致癌的風險,長期以來,一直是威脅人體健康的潛在危險因子。3:石化來源成分 易造成環境汙染里仁保養品上架規範之所以要排除石化來源最主要理由,是因為石化是高耗能、高汙染、物質的分解性差,容易造成空氣、水、土壤等汙染的不環保產業。若能選擇非石化來源製造,對環境的衝擊減少一分,地球就能維持多一分的健康。4:乳化劑、介面活性劑也能從植物萃取提煉保養產品中大多是水和油的組合,但水和油不相容,所以要用乳化劑、介面活性劑來擔任融合的介質。市面上的乳化劑雖然常見石化來源,但其實也有從植物中萃取的乳化劑,像是橄欖油,常用於乳霜、乳液等有機保養品。常做為清潔產品發泡用的介面活性劑,同樣能從植物中提煉,例如椰子油。由於成本低廉,取得容易,石化來源成分介面活性劑、乳化劑被大量使用。長期下來,這些石化成分會累積人體內,造成傷害。流入海洋河川後,無法透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分解,成為傷害水中生物的兇手。里仁為了消費者健康以及永續環境的考量,堅持不使用石化來源成分。產品標示上的「化學式」未必是石化來源成份翻開產品背後的成份說明,常常是一長串艱深難懂、看似化學成分的名詞。很多人因此被嚇到,誤以為這就是石化成分來源。其實那只是每一種物質的化學式,即使植物來源成分也會有這樣的化學式。◎本文摘自《里仁為美》,更多精采內容請見《里仁為美季刊第55期》【關於肌膚保養大小事↘↘↘】。保養品準備換季了嗎?保濕、面膜兩大重點快筆記。黃心娣保養由內而外、穴道按摩藥膳調理不馬虎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06 橘世代.時尚橘
保養品準備換季了嗎?保濕、面膜兩大重點快筆記
最近天氣變化多端,但隨著夏日的腳步漸近,保養品也該準備換季。「保濕」是換季時節保養的重點,熟齡肌通常偏好質地較油的霜類或精華油,但在夏季可能會感到黏膩厚重,建議可換成比較清爽的水凝霜或凍膜;另外,每周敷面膜2~3次也是加強保濕的撇步。肌膚保濕的原則除了挑選適合的成分外,最重要的是在保養的最後步驟,透過乳液、乳霜或水凝霜來鎖住水分,所以即使夏天不喜歡太繁複的保養程序,這個動作還是不能少;尤其夏天待在冷氣房的機率增高,如果平時要使用保濕噴霧,也一定要將臉上的水分拍乾,最好能再補擦乳液或水凝霜。近期受防疫影響,外出都需要戴口罩,被口罩覆蓋的下半臉因不易透氣和頻繁地呼氣、吸氣,容易出現悶熱乾燥與不適,日常保養同樣要加強保濕。提提研甚至還推出專為臉頰與下巴部位設計的保濕舒緩防護貼,表面採用日本彈力不織布、不沾濕口罩,內層為保濕凝膠,利用戴口罩時做心機保養,也可在晚上單獨使用。片狀面膜可減低水分蒸發的速度,持續將精華成分滋潤肌膚,向來是懶人保養的首選,面膜的沁涼感在夏日使用也更舒爽,但選購時務必要留意是否有完整的成分標示並檢驗合格,敷面膜的時間與觀念更要正確,每次敷面膜的時間不宜過長,約10~15分鐘即可,敷完之後還是要用乳液或水凝霜完成最後的保濕步驟。如果肌膚容易敏感,選購面膜時除了留意成分之外,面膜布的纖維長短也可能是導致肌膚不適的原因之一,建議選擇通過貼敷測試的商品。【熟齡保養超easy↘↘↘】。眼周肌膚最容易提早「哀老」!靠4招養出完美眼周。41歲李蒨蓉極簡保養術 聰明選保養品:便宜又大碗!。健康膚質從正確保養開始 4個QA搞懂保養!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活動預告/打開你的「防疫包」,50項好禮等你拿!
疫情當下,不用戴口罩上夜市,不需要在景點保持社交距離,宅在家裡就是對防疫最大貢獻。但宅在家裡不能和自己大眼瞪小眼,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你準備哪些東西陪自己抗疫?元氣網與元氣周報發起「元氣防疫包開箱」分享行動,邀請大家打開自己的防疫包,介紹防疫創意與準備,讓我們一起健康平安度過疫情考驗。參加活動請先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在「元氣防疫包開箱」貼文中,貼出自己的防疫物品(至少三項),分享自己的防疫開箱文即可參與抽獎。活動時間從四月廿三日到四月廿九日,相關訊息請密切注意元氣網、元氣周報及健康版。元氣防疫包開箱活動時間:四月廿三日到四月廿九日活動方式:參加活動請先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在「元氣防疫包開箱」貼文中,貼出自己的防疫物品(至少三項),分享自己的防疫開箱文即可參與抽獎。活動獎項:包括「皇嘉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100ml、「博世特Boost」發泡飲(葡萄、蘋果、草莓三種口味)、「福紅有機斯佩爾特麥脆片」及「傾城肌基底修護保濕面膜」、「Blackmores澳佳寶 維生素E乳」、「滴滴鮮 滴雞精禮盒(45ml /10包)」,「歐斯洛可舒能6入」、「布瓦宏金盞花舒敏修護乳霜」、「立可樂蜂膠牙膏」「這樣玩不失智桌遊」,還有多本暢銷書:「科學研究告訴你:這樣動,不失智」、「武漢封城日記」、「日本媽媽的超省時便當菜」、「LINE的好感對話術」;也有數位線上產品,如「讀創故事90點閱讀點數」、「一刻鯨選音頻」,獎品持續募集中。
-
2020-04-17 橘世代.時尚橘
眼周肌膚最容易提早「衰老」!靠4招養出完美眼周
隨著年紀增長,許多重視臉部肌膚的人,總會發現臉上開始出現皺紋,其中又以眼周附近的皺紋是最早出現,如眼尾的魚尾紋、較深的眼袋等,眼周皺紋變多,也讓整張臉看起來青春不在。眼周,是最會洩漏女人年齡的秘密,也是最該注意保養的部位。為什麼眼周肌膚會特別容易出現皺紋?根據美國大學研究指出,眼周皮膚的薄度,是臉部肌膚的1/3~1/5,也因此眼周會比其他部位的皮膚提早衰老8年。另一方面,許多人因為愛笑、眯眼,還有生活作息不正常,以及臉上膠原蛋白流失,也是眼周衰老的主要原因。該怎麼樣拯救眼周肌膚呢?有下面4招要跟著做起來。一、眼周也要防曬許多人會記得擦防曬,但可能會略過眼周,其實一般臉部適用的防曬乳,擦眼周也是沒問題,特別是眼瞼、眼角、下眼皮的部分,都記得要擦防曬。遇到太陽真的很大時,建議需要配戴太陽眼睛,避免眼睛一直瞇瞇眼,長期產生皺紋。不過擦完防曬後,記得要卸妝與清潔,也是很重要的步驟。二、養成良好的習慣生活作息要正常,是基本功,但其實多數人都做不到,那麼飲食要均衡,可以多吃抗氧化的食物。另外眼睛儘量避免瞇瞇眼,也不要常皺眉,都會導致皺紋持續產生。三、保濕與滋潤眼周肌膚許多品牌都會推出眼霜,號稱眼睛就要用專屬的保養品。這是因為眼周肌膚比臉部肌膚薄,眼霜的質地得要更滋潤,如果預算有餘,可以購買眼霜,或是一般的臉部乳霜也可以代替。40歲以上後,可以塗抹滋潤型的眼霜,選擇有延緩肌膚老化的成分,譬如維他命A⋯等,另外如果眼霜中有添加玻尿酸等保濕成分,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沒有,眼周肌膚也要特別注意保濕。四、眼周按摩的手法塗抹眼周保養品時,手法也要特別注意,基本上就是「由內向外」,塗抹眼霜時,要使用無名指沾取,點在上下眼皮、眼尾,然後輕柔按摩,不要過度拉磣,重點是按壓,增加血液循環,才能讓眼周保養做到確實。【熟齡保養精選QA大問答↘↘↘】。健康膚質從正確保養開始 4個QA搞懂保養!。追求美麗無年齡限制!熟齡肌保養一定要知道4大重點。熟齡保養沒效? 醫:3大常見迷思別再犯!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