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搜尋
中年婦女
共找到
42
筆 文章
-
-
2020-10-30 養生.樂活人生
陳文茜:女人過了50恐慌,到了60像夕陽...為什麼「夕陽型女人」的愛情這麼難?
女人‧夕陽情再撕幾天日曆,新的一年就到了。這年頭,撕日曆的人已不多,我難得搭個老派作風,為自己留份日曆在桌上。我怕一整年的行事月曆,全列印一張紙上,好像人生一年就只值如此薄薄一張爛紙。女子,活到我這把年紀,到底是五十五、 六十、還是六十二歲,其實已經毫無差別。女人過了五十會恐慌,到了六十,就像夕陽緩緩下降。過了六十,已西沉,連最後一點夕陽之美也沒了。我性子急,等不及催促黃昏歲月,尤其中年女子的寂寞,日子已盤據到人受不了。每天老想撕日曆紙,歲數也盡量多推個一兩歲,不讓自己有年輕的期待,以致覺得落寞。這是中年女子的愛情之苦。有夢是苦,沒夢也是苦;我這幾年已到了無夢境界。我身邊有很多中年女子,無論她們的人生如何充滿自我詮釋的能力,常常找不到她們的愛。愛這個字,年輕女子渴望追尋,中年女子想愛往往說不出口,只能在永恆的匱乏與愛情的失落感中,叨叨絮絮、欲說還休。無形中,彷彿有種生命的最後渴望,催促我們全力投入失樂園中。中年女子多半覺得繁華如夢,往事如煙,對於流逝不再的過去,只有放在記憶的百寶盒子中;有時打開,照照裡頭的菱花小鏡,把往事憶個咯噹亂響;但就那麼一下下,才剛復活的過去,就得死了,趕快重新擱下,再蓋起來。大概沒幾個中年女子,願意像我這樣坦白,因為中年女子其實是害怕碰觸愛情事故的。中年女子過慣了自我清理的生活模式,突然要把自己交給一段愛情關係,與一名生命裡闖入的陌生客起起落落,實在太難。中年女子過起愛情日子,常常是遲來型的。往往千萬人中遇見妳所遇見的,時間無涯,荒野千年,但就是沒早到一步,沒趕上一步,遲了,已經遲了。中年再婚的女人,下場尤其慘。像張愛玲,二十四歲愛上胡蘭成,和他結婚苦了一輩子。到老赴美,總算遇到新任丈夫賴亞,結婚的時候三十六歲,四十七歲丈夫就死了,不到十一年,守寡終老至死。夕陽情的女人,其實比二十幾歲女人,愛得既怕又痴情。我小時候很難體會這一點,總想中年女子歷盡滄桑,還會把愛情當一回事嗎?可是觀察我身邊的女性朋友,如果失戀起來,想要死或真的會去死的,大概都是中年女子。年輕的少男少女,愛情對他們來說,好像剛吹出來的泡沫,漂漂亮亮,一下就破了,破了又接一個,每個破碎的後面,都接了個新的,再美也隨風飄走了,連記都來不及記。真正的中年女子,愛情觀表面冷靜,心頭裡卻已七上八下。碰上一位心動的男人,往往內心不同的盤算、害羞、掩飾,同時開唱,各吼各的,各吹各調,打成一片凌亂。中年女子的愛情像靜止的戲劇。它不是沒有劇,只是佯裝沒有戲。她有一種姿態,像櫥窗裡的模特兒,木人小小傾斜的臉,眼睛只看一方,卻期待四方的眼睛全望她。女人到了中年時期,往往比年輕女子更渴望尋找一種深刻愛情。像《失樂園》裡的女子,一個有丈夫的妻子,每天坐電車採買,下午和情人約會。她從情慾搜索到最後殉情,有點痴到一般人間男女難以理解的境界。過了六十,我多半時刻會告訴自己,愛情人生到此為止。回顧這一生,我的年輕歲月幾乎都埋葬在愛情中,起起伏伏,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人生太苦了,有幾次我抱著陪伴我十幾年的老狗,毛茸茸的身體,暖暖地抱在懷中,我心想幾十年來,在我生命裡過客這麼多,只有牠始終沒有離開。中年女子和年輕女孩不一樣,有人表面上大剌剌,「幫我找個男人吧!」可男人真推到她眼前,她比一般女孩還害羞。她就是怕,怕真愛起來怎麼辦?她已經忘記扮演小女孩角色太久了。在女人的愛情扮演中,除了當婆娘,罵老不死的丈夫之外,唯一會的,就是躺在男人懷裡裝嬌柔小女生。中年女子的愛情觀,像疊影(double vision)。疊了一層女人的世故精幹,又疊了一層女孩的無救痴情;疊了一道中年女人才練出的耐性,又疊了一道中年才發慌的寂寞。怕傷到了,又怕老來人生太冷,就這麼疊影下去,雙重分裂的人生,表面沉靜,日曆一頁一頁撕去,心不免亂。尤其到了一定年齡,通常漫無目的地活著。平時工作忙著,到了假日,往往看看市景,聽聽人聲,望一眼花草,再瞧一下池魚。要不小心聽得側鄰情侶夫妻吵架,就更加會心一笑。中年女子的週末,多半看電視上網打發,悄然睏去,醒來只覺得人生色調有點灰藍了,像電影散場獨留座位的觀眾。寂寞地過了一段時間,一看錶,發現才過了半個時辰。有一場中年婦女聚會,六個女子兩個說:「那些男人太糟了,看不上。」其中一個則誠實說,她有自知之明,她是個痴情的人,只要跟了男人就完了,她的人生寧可殘缺也不要破滅。我的一位好朋友,是這群女子中最樂觀的。她把一切解釋為文化問題。她認為亞洲男人都不夠格,像我們這種女子就要找個西方男子,他們有足夠尊重女人的修養,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教養,不像台灣男子粗魯霸道又沒水準。她不改獅子座本性,相信人生到了一個段落飛去國外,幾天之內肯定找得到理想男人。女朋友陳玉慧,還真是這樣一個例子。她活到三十幾歲悶慌了,決定嫁人。哪裡嫁呢,她說好難呀,於是在報上刊登徵婚啟事。陳玉慧後來果真嫁了,徵婚啟事雖見了上百個男人,卻沒想過竟在德國戲院門口,一眼見到某人,直覺倆人上輩子鐵定認識,七天之後,就與德國人結婚了。我特別喜歡張愛玲《金鎖記》裡的七巧,嫁給一個行屍走肉般的二爺,忍受婆婆虐待、妯娌小姑乃至丫鬟們的譏諷,丟掉了當姑娘時代追求的情人,只為了等哪天二爺死了,大家庭分了家,提高她的社會地位。小叔三爺向她調情,她也只敢把愛壓在心裡。為了圓她的黃金夢,「多少日子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拚得全身筋骨與牙根都酸處了。」終於等到丈夫死了,大家庭分了家,分家那一幕中,七巧既耍賴、大哭兼潑婦罵街,不惜得罪族中長輩,終於讓二房家產全落入自己手中。有了錢後,她以為開始可以有愛有情有夢,又撞見了小叔。小叔與她敘舊情時,她的情慾再度復活,那時七巧從女人突又回少女時期,低著頭沐浴在光輝裡,細細地聽音樂,細細地喜悅……。這些年了,她說,她恨她迷藏似地近不得身,原來還有今天。等小叔多說話了,她才發現原來小叔現在對她示情,只為了哄她的錢。七巧氣瘋了,心想出賣一生換來的幾文錢,還得給眼前這負心漢騙走嗎?僅僅這一念間,七巧又爆怒了,又從女孩變回女人,她動手打了小叔,小叔夾著尾巴,衣衫不整地逃走了。當小叔真的走出大門,七巧匆匆忙忙跑上樓,跌跌絆絆不小心撞上了牆,只為了在窗戶中,再看小叔一眼。夕陽型的女人,可能就是這樣,太精明,又太脆弱了。她的愛情給的太快,但收的也快。拉拉扯扯中,這些夕陽型女子,日曆一天撕過一天,一年老過一年,日子過得安靜又騷動,直至匆匆人生,夕陽西沉時。快過年了,我問自己這樣好嗎?答案還是老套的精明,總好過挨在窗邊看小叔的七巧。乾脆斷念吧,從窗戶看人,還不如看好朋友國外尋愛的故事。期待她們,翻愛情日曆的那一天。書籍介紹書名:終於,還是愛了作者:陳文茜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0/06/05作者簡介/陳文茜曾經年輕,不認老去。曾經從政,瀟灑告別權力。曾經文藝,不躭溺文藝。她的書寫包含世界財經、國際政治、小品散文、女性與愛情、生活感悟及哲學思辯。人生橫跨學術、電視主持人、廣播主持人、作家、藝術策展人。曾授課台灣大學財經系教授「小人物的國際政治」,在政治大學文學院擔任講座教授,在東海美術研究所教授「儀式美學」,在亞洲大學擔任講座教授至今。李敖曾經笑她,除了沒唱歌仔戲什麼皆包辦。她回李敖:至少擔任過EMI唱片公司台灣總經理,而且主持一檔「文茜的音樂故事」。問文茜為什麼轉折如此多的人生,她的答案:我只有一生。問她為何活得和許多女人不同?她説:女人的責任就是悦己。成為公眾人物的她,只為自己打扮,不為他人眼光穿衣。文茜的座右銘:亂世中,老去時也要當佳人。延伸閱讀: 感覺輕飄飄的暈眩...別以為只是太累了!日本醫學博士:當心「腦中風」4個最前兆
-
2020-09-19 科別.感染科
被寵物咬傷小腿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有這些症狀應先就醫
1名中年婦女,日前被寵物貓咬傷小腿肚,造成皮膚有傷口,起初不以為意,但過幾日發現傷口周圍出現紅、腫、熱、痛等情形,並逐漸蔓延至整個小腿,且越來越嚴重。由家人陪同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求診,經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給予抗生素治療並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膿瘍產生,緊急照會外科協助開刀清創處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邊建榮醫師表示,一般常見的皮膚感染如「蜂窩性組織炎」,是細菌侵入真皮及皮下組織,較常侵犯的部位為下肢及臉部。最初的症狀通常先以感染部位發紅表現,再漸漸開始腫脹、發熱、疼痛,形成界線不明顯的皮膚病灶。部分病人會伴隨發燒、畏寒等症狀;若細菌穿過皮膚表層,深入皮膚深層的軟組織及筋膜,並沿著筋膜及皮下脂肪層間隙向周圍快速擴展,就會進展成「壞死性筋膜炎」,有皮膚變紫、出現出血性水泡,短時間內有可能發展成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的危險因子有許多,包括外傷傷口、手術術後、下肢循環不良、肥胖、香港腳或其他黴菌感染、免疫缺損病人、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癌症等。而動物咬傷可能感染多種混合的病源菌,包括:巴斯德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鏈球菌等。蜂窩性組織炎的治療以抗生素為主,若病況變嚴重、紅腫擴大或疼痛增加,可安排影像檢查確認筋膜骨頭是否受到感染。若傷口出現化膿、壞死,則需由外科手術介入進行清創等治療。邊建榮醫師呼籲,若不幸被動物咬傷,千萬別輕忽,傷口要小心照顧,並且徹底消毒,若出現傷口周圍紅、腫、熱、痛情形,建議立即前往醫院就醫治療。★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8-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日喝八瓶感冒糖漿治偏頭痛 沒改善還成癮
偏頭痛痛起來生不如死,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尤其慢性偏頭痛每月有15天都在頭痛,痛起來動輒四小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根本無法好好工作。醫師表示,許多民眾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若是疼痛狀況嚴重且持續多日,長期使用小心藥物成癮,可使用口服預防性用藥或肉毒桿菌素預防偏頭痛發生。一名中年婦女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偏頭痛,過去20年都自行買成藥或以感冒糖漿中的止痛成分(乙醯氨酚)來止痛。然而隨著頭痛頻率升高,用量也持續上升,甚至一天喝到八瓶才能控制頭痛。但長期服用感冒糖漿導致她不喝感冒糖漿就全身不對勁,明顯藥物成癮,且頭痛無法好好控制,經常因此請假耽誤工作。收治這名婦女的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偏頭痛病因主要來自三叉神經敏感化,以及腦血管的神經發炎,多源於遺傳和荷爾蒙變化,甚至經常輪班、作息不正常以及氣溫大幅度變化都可能造成偏頭痛發作。偏頭痛可用「54321」口訣作為診斷參考,頭痛超過五次以上、頭痛持續四小時以上、三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兩項特徵,包括中重度頭痛、單側發作、搏動性疼痛、日常工作或走路會使頭痛加劇,以及合併其中一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林高章說,根據調查,全台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尤其以20至5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而偏頭痛若不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偏頭痛」。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每月有15天以上頭痛症狀且其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每天4小時以上並持續三個月。王署君說,慢性偏頭痛的急性治療以各式止痛藥先治標,包括乙醯氨酚、阿斯匹靈等,但一周不可使用超過兩天。另需搭配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長期服用,一般療程為三至四周。另外,今年二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治療,每三個月一劑,藉由阻斷大腦發出疼痛訊號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王署君表示,有偏頭痛症狀者最好先撰寫「頭痛日記」,記錄每月頭痛次數、維持時間、合併症狀、經期以及頭痛前的飲食,以便讓醫師了解導致頭痛發作的原因,對症下藥。除此之外,還要搭配生活調適,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並減少壓力、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才有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
2020-07-21 橘世代.健康橘
從玫瑰少女到鋼鐵戰士,媽媽心聲:「中年女人,不怕生病,但最怕的也是生病。」
被讀者稱為「中年婦女代言人」、「中年摯友,人間指南」,擁有百萬粉絲公眾號的「格十三」以獨到文風,犀利視角,為女性讀者引領一種嶄新的生活及思考方式,將陷入泥潭的中年婦女們拉出困境,一起情緒崩潰,一起哈哈哈哈。《了不起的中年婦女》講述了很多中年婦女才懂的各種瑣碎,從月下花前的「玫瑰少女」到結婚生子後的爺性迸發,每一個中年婦女,莫不是經歷了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成長,變成「鋼鐵戰士」。精彩書摘試閱:從小到大,我以「體格強壯」著稱,七大姑八大姨們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都拿我當榜樣:「你看人家,不挑食,長得圓滾滾的,多結實!」以前我覺得那是真誇我,而且我真的感覺自己的身體一直都挺好的。十幾歲的時候,我一度很不喜歡被這樣誇,因為開始「愛美」了。「結實」和「壯實」這種詞,哪個女孩子會喜歡?二十出頭的時候,為了漂亮,我努力模仿別人的穿著打扮、神態動作,有段時間覺得會芭蕾的女孩真優雅,從沒學過舞蹈的我竟然在家自己練壓腿,怎麼摧殘身體都不覺得過分。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逐年下降的身體狀況,開始讓我覺得,原來「結實」和「壯實」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優點啊!生完小孩之後,剖腹產留下的後背麻醉傷口,總是隱隱讓我覺得自己這老腰怕是好不了了,彎腰給孩子換個紙尿褲的工夫,就感覺直不起腰來,擔心自己殘了。以前晚睡熬夜,第二天早點睡就能補回來;現在熬個夜,一週都緩不過勁來。從前兩年開始,每年體檢都有一點小毛病;再後來,小毛病被醫生警告「不斷變大」,膽囊結晶成了膽結石,小腎結石變成大腎結石。去年,這些毛病在同一時間爆發了。我先是住院動了膽囊手術。手術後沒多久,腎結石攻擊了我幾次,痛不欲生,之後做了腎結石的治療,折磨了好一陣子。在這漫長的極其折磨人的一段日子裡,碰上了我媽的腰椎間盤大手術,打了十個鋼釘進入腰椎,住院兩週,我天天晚上陪她;還碰上了更難熬的──兒子小升中。我住院做「保膽取石」的時候,心裡在想:這幾天還有兩個客戶預約的文案要提交,於是給自己訂了一間單人病房,並找了充足的理由:「難得住院一次,不得對自己好一點嗎?」於是,那次住院反倒成了我難得的一次休養機會。手術的確很小,也沒有太大疼痛,手術完當天我就下床了,晚上就打開了電腦。第二天一早,遞交上去的文案要求修改,我又花了四十分鐘搞定。弄完後,看到兒子的班級通訊群組裡,老師發了兩張表格要填,我又打開電腦。每次護士進來,看到我都是坐著的狀態,我以為她會非常驚訝並且勸我快躺下不要動,但護士說:「現在的女病人都很厲害,上次住這兒的一個媽媽,有三胞胎兒子,兒子來看她的時候,她還起來給兒子默寫唐詩,還批改了三張數學卷子。」哦,那我真不算女強人了,我才一個兒子要忙,而且,還有人幫我帶著他。有時候看到其他媽媽三頭六臂,扛著大包小包,雙手還各拎著一個孩子,大的要教育,小的要哄,真心佩服得不行,大大小小裡裡外外,唯一顧不上的就是自己。家人對我這種行為很是憤怒。我爸媽嚴厲批評我:「躺在病床上怎麼還工作?!」我只想告訴他們,生這點小病,動個小手術,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中年婦女一點都不怕生病,什麼都阻擋不了我們繼續按部就班地照顧孩子、打理工作、穩穩地搞定生活裡的雜亂無章。兒子小升中那段時間,真的令我焦頭爛額。由於我的後知後覺,關於升學的政策啊步驟啊等等方案,我都沒有提前備妥,一時間被很多朋友洗腦說要趕緊準備起來。那幾個月,每天要留意各個學校公布的招生資訊、參觀通知、考試計劃等等。心裡總有一根弦緊繃著,特別累。偏偏那陣子,腎結石發作了,疼得打滾,不斷嘔吐,折騰幾天,甚至急診醫生也沒轍,只能給我一針配西汀(Pethidine),讓我晚上能好好休息。這時候我覺得我是真怕生病。之前那個生了病也活跳跳,在病床上還忙裡忙外的我,已經消失。現在我覺得我絕對不能倒下,手裡千頭萬緒的事還在等著處理,小升中的關鍵節點,滴水不漏才能進行下去。中年女人,不怕生病,但最怕的也是生病。愛惜身體,是為自己,更是為了家人。本文摘自《了不起的中年婦女》,寶瓶文化 2020/04/27出版|精選延伸閱讀。馬斯克的媽媽「我30歲很悲慘,但71歲棒呆了!」。方季惟演唱會「空兩位」,帶天上爸媽來聽唱歌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0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連滑手機都困難! 乾癬性關節炎5病徵別小看
國內正式解除社交限制,民眾生活解封,紛紛開始展開各項活動,但對於乾癬性關節炎患者而言,仍因關節腫脹變形而行動受封、生活受限。調查顯示,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中有半數停止社交生活、減少與人接觸,甚至影響工作。張先生是1位55歲上班族,在20歲時罹患乾癬,到35歲時,發現關節開始腫、痛、發熱,起初不以為意,後來才驚覺這就是之前接受衛教時,醫師曾說過的乾癬性關節炎,嚴重的疼痛遍及全身,從髖部、腰部、頸部關節到手腳關節都腫痛,痛到無法入睡,更無法翻身、難以起身,只能躺在床上掙扎。經歷各種治療方式的他,到如今使用針劑生物製劑治療,雖然已好轉許多,然而卻仍感受到關節的腫脹發熱,也期待有新的治療選擇。 財團法人風溼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溼病聯盟董事長蔡世滋醫師表示,全台乾癬患者約8至10萬人,其中約有3成的乾癬患者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再加上未經歷乾癬治療、直接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推估至少超過2萬人為乾癬性關節炎所苦;部分患者因受到乾癬皮膚病灶困擾,再加上關節疼痛問題,讓本身較為缺乏自信的病友,生活又再籠罩一層陰霾,關節復原遙遙無期。 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醫師表示,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數據發現,台灣的乾癬患者中,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10年來的比例倍增4倍,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乾癬性關節炎較常見的病徵如周邊關節疼痛,也容易有下背疼痛、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問題,患者可能會出現指甲凹陷脫落的狀況,若未及早發現治療,恐造成骨頭、關節腫脹疼痛甚至變形,導致不可逆的傷害,讓打電腦、滑手機、開瓶罐、扣鈕釦、綁鞋帶等生活中看似簡單的小動作都難以進行。蔡呈芳醫師提醒病友,若發現指甲病徵、下背或關節疼痛,需要特別提高警覺,以免耽誤黃金治療期。 此外,1項最新的跨國調查研究顯示,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中,逾7成病友表示疾病對其工作及社交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不只工作品質及效率下降,更有1成病友被迫離職。除了影響患者職涯發展,也對其家庭及社交造成諸多不便,高達5成以上的病友因疾病必須停止任何運動及社交活動、害怕與人接觸,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 國內目前已有最新的口服標靶藥,蔡長祐醫師說明,根據研究,患者在治療2周之後,即可明顯感到疾病緩解;50%的受試者,在治療3個月的時間後,關節腫脹疼痛的症狀明顯改善。這項口服標靶藥物今年6月已經通過健保給付,對患者來說更方便,成為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進階療法的新選擇。(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瓶蓋打不開別只想到肌少症! 「不死癌」中年婦女最危險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細數6大恐怖併發症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
2020-07-03 癌症.卵巢.子宮
中年發福、小腹變大不以為意? 當心「沉默殺手」找上門
中年婦女若發現自已的腰圍,忽然增大「發福」千萬別掉以輕心,小心可能是卵巢癌。一名60多歲陳太太(化名)是三期末的卵巢癌患者,剛開始只覺得腹脹、肚子變大,前往門診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竟是卵巢癌,手術開刀後又復發,所幸以口服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療法,成功延緩疾病進展,目前控制情況相當穩定。收治這名病患的大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任許鈞碩表示,卵巢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總覺得肚子脹、腹痛,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肴,到了後期,即使患者腹部突然變大,也會誤以為是發胖缺乏危機感,因此常在診斷後,已有50%的患者是晚期卵巢癌。許醫師說明,晚期卵巢癌以手術切除及化療為主,但困擾的是,第一線化療後仍有70%會在2、3年內復發,且復發時距一次比一次短,最終產生抗藥性,晚期治療成效相對不佳,病人甚至因一再復發,反覆受化療之苦,使疾病進展更快;所幸針對BRCA基因缺損的卵巢癌患者,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來消滅腫瘤細胞,效果明顯,更有助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在台灣,帶有BRCA基因缺損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約占15-20%左右。上皮性卵巢癌其中一種高度惡性的漿膜性卵巢癌約44%有BRCA基因缺損。許鈞碩醫師指出,人類DNA是雙股機制,當細胞遇到攻擊時,會透過酶去修復細胞的DNA。帶有BRCA基因缺陷的細胞,在修復的過程容易癌化。針對已經癌化的細胞,透過PARP抑制劑去壓抑修復腫瘤細胞DNA的酶(PARP),使腫瘤細胞無法修復DNA斷裂,癌細胞會自然凋零,即是標靶藥物治療的概念。 根據國外大型臨床研究發現,帶有BRCA基因晚期患者經手術及含鉑藥物化療後,使用PARP抑制劑做為一線維持治療2年,與安慰劑相比,死亡風險下降七成,無疾病存活期從11個月延長到29個月,追蹤3年後,6成無復發情形,到了第4年,約50%的病人沒有疾病進展。許醫師提及,一名56歲多次復發的李太太(化名),起初也是突然間腹部變胖,有腸胃不舒服等症狀,沒想到一經診斷後,就已是卵巢癌第三期且轉移至肝臟,透過手術切除及化療,過了4年竟又復發,接著再以化療治療延長半年,不幸再度復發。為免除化療後白血球下降、掉髮等副作用,去年11月使用PARP抑制劑,延緩復發機率,同時兼顧生活品質。 美國FDA核准的PARP抑制劑,用於復發的卵巢癌、輸卵管癌、腹膜癌,及對於含鉑化療藥物敏感病人,做為一線維持治療藥物,台灣也於2018年核准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每天早晚一顆,副作用相較輕微,僅有腸胃不適、噁心或肚子痛等狀況,許鈞碩醫師提醒,接受標靶治療仍須定期回診追蹤。許鈞碩醫師說明,口服PARP抑制劑突破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困境,提高病人存活希望,維持一線生機。同時他也提醒婦女朋友,每年除了子宮頸抺片檢查以外,也要進行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特別是卵巢癌高風險族群,包括初經早、停經晩的女性;以及有卵巢癌及乳癌家族病史的婦女、或是不孕症者,皆需謹慎留意。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年過30身材就開始走鐘? 關鍵原因藏在這! 叫媽媽不要再撿菜尾了! 當心變胖還會招惹婦癌頭號殺手上身
-
2020-06-11 科別.骨科.復健
肩膀也會骨質疏鬆?醫師告訴你那些部位較易骨折
「肩膀也會骨質疏鬆?」相信是很多人的疑惑。你沒聽錯,肩膀也會骨鬆,只是比例比較少而已。肩膀雖然不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部位,卻是人們可能忽略的關鍵位置。一般而言,骨質會不會容易流失而疏鬆,通常取決於骨頭的結構和功能。骨頭結構分為兩層,外面硬的那層是皮質骨,又稱為緻密骨;比較深層的是髓質骨,也稱作海綿骨,由無數根的骨小樑所構成的。兩者比例影響著骨頭的強度。 如果說,你的皮質骨(緻密骨)比較厚,代表骨頭對抗壓力的能力比較好;反之,若是髓質骨(海綿骨)比例偏高,那麼就要特別留意骨質疏鬆的問題,就好比鴕鳥蛋和一般雞蛋,蛋殼越厚越細密,就越不容易敲破。身體各部位的骨頭,皮質骨和髓質骨構成比例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皮質骨比例高,有的地方髓質骨比例高。皮質骨越厚,越不易骨鬆?「唉唷,我的肩膀受傷了!」今年剛滿七十歲的王太太,因為不小心在廁所滑了一跤,來不及用手掌阻擋跌倒,使得肩膀直接撞擊地面,造成上臂肱骨粉碎性骨折。透過X光檢查之後,發現肩膀早有嚴重的骨質疏鬆,這次跌倒只是把問題凸顯出來而已。從結構上來看,是否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取決於骨頭的髓質骨比例,像是先天上髓質骨比例高的脊椎,外殼硬的皮質骨就比較薄弱,會大大提升骨折風險。再以功能上來看,儘管皮質骨和髓質骨的比例適中,某些骨頭也還是會因為跌倒後容易撞擊而受傷,就會把這些骨頭列入骨質疏鬆好發的位置。舉例來說,髖關節主要用來支撐身體的重量,當臀部跌坐在地板上時,就會造成髖骨的傷害;或是跌倒時直接用雙手撐地,也會造成手腕的骨折。髖關節、手腕等處的皮質骨比例高於脊椎,但為何仍容易發生骨折?主要因素就是跌倒後,這兩處的骨頭是容易受到撞擊的地方。因此,不妨思考一下,肩膀的髓質骨比例其實比手腕更高,理論上肩膀的抵抗力應該小於手腕,那麼為什麼手腕卻比較常發生骨折?就是因為手腕代替肩膀受罪。年輕人跌倒,通常會用手腕撐地,順勢跳起來就沒事了;但老人家就不同了,一旦跌倒時,手腕撐地,骨頭就會應聲斷裂。當然,若是老人家的肩膀直接撞擊地面,肩膀也會受傷骨折。只是就整體統計而言,手腕骨折比例還是高於肩膀,其中原因就是跟跌倒的姿勢有關。骨鬆引發骨折,排名前四名部位「石醫師,我爸爸平時都好好的,怎麼一摔倒,就爬不起來了?」究其原因,在於年紀越大,骨質流失越厲害,也就容易造成粉碎性或壓迫性骨折。隨著人口老化,加上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骨質疏鬆症與骨折發生率都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其中,骨折正是骨質疏鬆相伴而來的「隱形殺手」,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只要跌了一跤之後,即便接受手術治療,可能從此再也就站不起來了,甚至為此跌掉了性命。以下,就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因為骨質疏鬆症而導致身體好發骨折的地方。●骨折好發第一名──胸腰椎胸腰椎交界處的第十一胸椎到第二腰椎的地方,這四節最容易發生壓迫性骨折。除了骨頭組成有較高比例的髓質骨(結構問題)之外,也因容易跌倒時而受傷(意外撞擊),於是成為骨折好發率的第一名。●骨折好發第二名──髖關節髖關節是支撐身體的大關節,皮質骨與髓質骨的比例也很好,照理說來,應該不容易因骨質疏鬆症。然而,發生跌倒的當下,若是老人家手腕來不及反應撐地緩衝,造成臀部直接撞擊地面,可能就會使髖骨受傷骨折了。●骨折好發第三名──手腕五、六十歲的人發生跌倒的瞬間,大都會反射性的使用手腕用來撐地阻擋。肩關節、髖關節和腰椎,也就有了代罪羔羊的保護了。所以儘管手腕的骨頭組成比例不錯,可是當骨質開始流失、抵抗力下降的時候,一次強力的撞擊,仍會導致手腕骨折。●骨折好發第四名──肩膀肩膀的骨質結構類似脊椎,特別是皮質骨很薄、髓質骨比例又高,因此極其容易造成骨質疏鬆。但是因為肩膀比手腕較不易受傷,所以一般人不會留意到肩膀的骨鬆問題,尤其是跌倒時,手腕或是臀部已經先著地,吸收了大部分的能量,相對地保護到肩膀免其受傷。根據統計,手腕骨折大多好發在五、六十歲的中年婦女;而髖關節及脊椎的骨折則好發在七、八十歲。這就說明了,七、八十歲老年人的上肢反應力已經很差了,所以一滑跤時,通常已經跌坐在地上了。骨質疏鬆在於沒有明顯症狀,有時直到發生骨折才有所驚覺骨質疏鬆症並沒有明顯症狀,不像糖尿病會透過疲倦、口渴、多尿,或是體重減輕來示警,頂多感到些許的腰痠背痛。然而,腰痠背痛的原因很多,年輕人和老人家又不同。美國有份統計資料,高達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曾發生過腰痠背痛,因此很難用此評斷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除此之外,駝背、身高變矮等症狀,就相對有意義許多,可能是脊椎發生變化或受傷,骨質有所流失,導致哪一節的脊椎骨受到壓迫或是塌陷的情形。可怕的「隱形殺手」,不會告訴你,它已經悄悄來到你的身邊,骨質疏鬆在於沒有明顯症狀,有時候直到發生骨折才有所驚覺,原來自己已成骨鬆一族!(本文摘自博思智庫《超前部署!遠離「肩」苦人生,骨科醫師的肌肉反向拮抗術》) 書籍簡介 ➤首位合併兩療法完治冰凍肩的醫師-石頭醫師,結合「肩關節擴張術」以及「徒手關節鬆動術」兩種療法,告別硬肩膀,痠、痛、麻、僵、凍一次通通OUT!久坐族、家庭婦女、運動健將,各個年齡層都必備的保「肩」專書!
-
2020-05-27 橘世代.健康橘
中年人的表白-你對不起我了嗎?為何說我愛妳
假設在一生中,我們平均每個人用六十年去愛一個人,如果每天說一次「我愛你」,一生總共要說兩萬一千九百次。如果每週說一次,這個數字變成了三千一百二十次。如果每月說一次,這個數字是七百二十次。如果每三個月說一次,則變為兩百四十次。如果一年才說一次,一生就一共只有六十次。想一下,有多少含蓄的人,對一個和你共處一生的親密愛人,漫長的一生中可能連六十次「我愛你」都達不到。我們努力地尋找字眼,遣詞造句,堆砌華麗,就為了有個不一樣的表白來代替「我愛你」。小說《茶花女》裡,瑪格麗特說:「我在床上,飯在鍋裡。」張愛玲說:「你還不來,我怎敢老去。」而現在的中年人表達愛的最佳話術,也許是「這道題我來給娃講,你去休息吧」。「520」前幾天看到商家貼的大海報:愛她,要說出來。孩子他爸對著那張海報露出一個輕蔑的微笑,連我都跟著一起附上了不屑一顧的冷笑,「哼哼,你們是作業太少,還是家務不夠?」你看,曾經也是誇張地要玩浪漫,沒有浪漫也要製造浪漫的我,如今修成正果,絕對佛系。表白這種事情,一旦刻意來做,豈不是降格嘛。很難想像,一對中年夫妻正在商量週末的才藝班去掉哪一個,才能再塞進一堂又貴又難但也許會有用的數學課,在這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氛圍下,孩子的爸突然放下手中的計算機,深情凝望著對方,溫柔地來了一句「我愛你」……「嗯?你說啥?你做了什麼對不起我的事了?」神經病啊,我們不要面子的啊!畫風真的不和諧。真的,我們中年人的表白,一般人理解不了,但絕對不是這樣赤裸裸的。我們甚至含蓄到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方式,只為讓對方感受到「我愛你」。從「今晚月色真美」到「去散個步嗎」,每個中年人心裡都藏著一個文藝青年。不過大多數中年人,吵架的次數倒是遠遠高於表白次數。有時羨慕西方人的愛情,多直白啊,我愛你,我愛你,一天能說個百八十次,說得不愛都愛上了。可東方人呢,真可謂是「吵架的巨人,表白的侏儒」。剛結婚時,我老公說要一起去吳哥窟,因為看了那部《花樣年華》。他說:「吳哥窟就像是一個未完待續的愛情聖地。」當時我想也沒想,覺得比較浪漫,後來愈想愈不對勁,未完待續?愛情聖地?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但是凡事要往好處想─多麼優雅和文藝,帶上最愛的人,去尋找愛情裡的那一束光……你看,東方人極致的含蓄表白,比一句「我愛你」豐滿多了,西方人肯定是辦不到的。然而那一場旅行一點都不像未完待續的愛情之旅,倒像是一場拆散戀人之旅。行程安排的失誤,中途生病的焦灼,互相埋怨對方找的旅館不好,溝通不暢導致行李丟失……好好的一段愛情朝拜,成了一路吵架的鬧劇。這位直男也許本想來一段梁朝偉式的愛情表白,最後卻以冷戰兩週收尾。生完小孩後,我有將近兩年的時間身體不好,各種小毛病不斷,慢慢好轉之後,孩子的爸覺得是時候撫慰一下我這個新晉老母,便又打算安排一場旅行。說是重溫了《西雅圖夜未眠》,要帶我去美國尋找愛的足跡……你看,中年人的表白手法又是這麼深情──執子之手,帶你去玩──這不是比說一百句「我愛你」更管用嗎?我連續感動了好幾個禮拜。拋下兒子,二人世界,本來應該好好珍惜的,沒想到從第一天開始就狀況百出。再加上第一次離開孩子,心裡總是惦記,心情焦慮,草木皆兵。十天換四、五個地方,幾乎每天都要收拾行李,做行程攻略,本來是出來放鬆的,結果搞得一點不比在家裡輕鬆,愈想愈來氣。唉,不是我脾氣大,中年人「愛的表達」真的有點難。要想攜手玩浪漫,各種前提條件很重要,要輕鬆,要舒適,要不累,還要處處順心,無牽無掛。沒有這些前提,任何「行萬里路」的表白都是累贅。中年人的表白,含蓄到無法用言語表達。有時候,當你早上在廚房一言不發地準備早餐,一個轉身就能看到對方把你打算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牛奶遞到你手裡,這就是一種表白。表白,無非就是告訴對方:我們已經是彼此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非就是告訴對方:我最瞭解你,也最接受你;無非就是告訴對方:當我看過你最張牙舞爪、邋裡邋遢、笨拙、懶惰、不修邊幅的樣子之後,我依然還願意為你準備早餐,你還願意默契地為我遞上牛奶。●十三說說「我愛你」好像真的有點難,不過表達「我愛你」並不是很難,因為方法太多種多樣了,而且每一種方式其實都是在給孩子做示範。比如有一次,不善言詞的木訥兒子把一盤切好的水果端到我面前,然後用小勺子把西瓜上的籽一個個剝掉。這是他看到爸爸經常會做的一個小動作,爸爸幫媽媽把西瓜籽剝掉,這是愛的表達。孩子學會了,他也有了愛的表達。他們雖然沒有說「我愛你」,但這種只有我們三個人才懂的「我愛你」,不是比什麼都來得更幸福和可貴嗎?※作者介紹:格十三,本名張蓓,被讀者稱為「中年婦女代言人」、「中年摯友,人間指南」。文風獨到,視角犀利,為女性讀者引領一種嶄新的生活及思考方式,點燃只有同類才懂的生活情趣,也將陷入泥潭的中年婦女們拉出困境,一起情緒崩潰,一起哈哈哈哈。《了不起的中年婦女》電影籌拍中。本文摘自《了不起的中年婦女》,寶瓶文化 2020/04/27出版【愛情精選熟齡↘↘↘】。日本熟齡夫妻「愛情保鮮」秘訣大公開!。因為愛所以「休婚」 婚姻關係真的可以休假嗎?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22 養生.樂活旅遊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我們中年人的「表白」
假設在一生中,我們平均每個人用六十年去愛一個人,如果每天說一次「我愛你」,一生總共要說兩萬一千九百次。如果每週說一次,這個數字變成了三千一百二十次。如果每月說一次,這個數字是七百二十次。如果每三個月說一次,則變為兩百四十次。如果一年才說一次,一生就一共只有六十次。想一下,有多少含蓄的人,對一個和你共處一生的親密愛人,漫長的一生中可能連六十次「我愛你」都達不到。我們努力地尋找字眼,遣詞造句,堆砌華麗,就為了有個不一樣的表白來代替「我愛你」。小說《茶花女》裡,瑪格麗特說:「我在床上,飯在鍋裡。」張愛玲說:「你還不來,我怎敢老去。」而現在的中年人表達愛的最佳話術,也許是「這道題我來給娃講,你去休息吧」。「520」前幾天看到商家貼的大海報:愛她,要說出來。孩子他爸對著那張海報露出一個輕蔑的微笑,連我都跟著一起附上了不屑一顧的冷笑,「哼哼,你們是作業太少,還是家務不夠?」你看,曾經也是誇張地要玩浪漫,沒有浪漫也要製造浪漫的我,如今修成正果,絕對佛系。表白這種事情,一旦刻意來做,豈不是降格嘛。很難想像,一對中年夫妻正在商量週末的才藝班去掉哪一個,才能再塞進一堂又貴又難但也許會有用的數學課,在這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氛圍下,孩子的爸突然放下手中的計算機,深情凝望著對方,溫柔地來了一句「我愛你」……「嗯?你說啥?你做了什麼對不起我的事了?」神經病啊,我們不要面子的啊!畫風真的不和諧。真的,我們中年人的表白,一般人理解不了,但絕對不是這樣赤裸裸的。我們甚至含蓄到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方式,只為讓對方感受到「我愛你」。從「今晚月色真美」到「去散個步嗎」,每個中年人心裡都藏著一個文藝青年。不過大多數中年人,吵架的次數倒是遠遠高於表白次數。有時羨慕西方人的愛情,多直白啊,我愛你,我愛你,一天能說個百八十次,說得不愛都愛上了。可東方人呢,真可謂是「吵架的巨人,表白的侏儒」。剛結婚時,我老公說要一起去吳哥窟,因為看了那部《花樣年華》。他說:「吳哥窟就像是一個未完待續的愛情聖地。」當時我想也沒想,覺得比較浪漫,後來愈想愈不對勁,未完待續?愛情聖地?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但是凡事要往好處想─多麼優雅和文藝,帶上最愛的人,去尋找愛情裡的那一束光……你看,東方人極致的含蓄表白,比一句「我愛你」豐滿多了,西方人肯定是辦不到的。然而那一場旅行一點都不像未完待續的愛情之旅,倒像是一場拆散戀人之旅。行程安排的失誤,中途生病的焦灼,互相埋怨對方找的旅館不好,溝通不暢導致行李丟失……好好的一段愛情朝拜,成了一路吵架的鬧劇。這位直男也許本想來一段梁朝偉式的愛情表白,最後卻以冷戰兩週收尾。生完小孩後,我有將近兩年的時間身體不好,各種小毛病不斷,慢慢好轉之後,孩子的爸覺得是時候撫慰一下我這個新晉老母,便又打算安排一場旅行。說是重溫了《西雅圖夜未眠》,要帶我去美國尋找愛的足跡……你看,中年人的表白手法又是這麼深情──執子之手,帶你去玩──這不是比說一百句「我愛你」更管用嗎?我連續感動了好幾個禮拜。拋下兒子,二人世界,本來應該好好珍惜的,沒想到從第一天開始就狀況百出。再加上第一次離開孩子,心裡總是惦記,心情焦慮,草木皆兵。十天換四、五個地方,幾乎每天都要收拾行李,做行程攻略,本來是出來放鬆的,結果搞得一點不比在家裡輕鬆,愈想愈來氣。唉,不是我脾氣大,中年人「愛的表達」真的有點難。要想攜手玩浪漫,各種前提條件很重要,要輕鬆,要舒適,要不累,還要處處順心,無牽無掛。沒有這些前提,任何「行萬里路」的表白都是累贅。中年人的表白,含蓄到無法用言語表達。有時候,當你早上在廚房一言不發地準備早餐,一個轉身就能看到對方把你打算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牛奶遞到你手裡,這就是一種表白。表白,無非就是告訴對方:我們已經是彼此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非就是告訴對方:我最瞭解你,也最接受你;無非就是告訴對方:當我看過你最張牙舞爪、邋裡邋遢、笨拙、懶惰、不修邊幅的樣子之後,我依然還願意為你準備早餐,你還願意默契地為我遞上牛奶。●十三說說「我愛你」好像真的有點難,不過表達「我愛你」並不是很難,因為方法太多種多樣了,而且每一種方式其實都是在給孩子做示範。比如有一次,不善言詞的木訥兒子把一盤切好的水果端到我面前,然後用小勺子把西瓜上的籽一個個剝掉。這是他看到爸爸經常會做的一個小動作,爸爸幫媽媽把西瓜籽剝掉,這是愛的表達。孩子學會了,他也有了愛的表達。他們雖然沒有說「我愛你」,但這種只有我們三個人才懂的「我愛你」,不是比什麼都來得更幸福和可貴嗎?※作者介紹:格十三,本名張蓓,被讀者稱為「中年婦女代言人」、「中年摯友,人間指南」。文風獨到,視角犀利,為女性讀者引領一種嶄新的生活及思考方式,點燃只有同類才懂的生活情趣,也將陷入泥潭的中年婦女們拉出困境,一起情緒崩潰,一起哈哈哈哈。《了不起的中年婦女》電影籌拍中。【以上摘文選自:《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作者:格十三、圖文:寶瓶文化提供】
-
2020-05-22 科別.耳鼻喉
頭暈頻發作?當心是這飲食習慣埋下禍根
每年4、5月正逢春夏交替,日夜氣溫起伏本來就比較大,台灣屬海島型氣候偏潮溼,近來又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緣故,多數民眾都選擇待在家裡自己下廚,其中不乏進補的鍋物料理,驅逐寒氣同時強身健體。但日前卻有1名中年婦人,因頻繁食用而引發眩暈,險些在浴室摔倒,所幸家人即時發現並就醫治療,才免除憾事。主治鼻過敏、耳鳴、眩暈多年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是前庭平衡感覺系統出現異常才引發的症狀,與一般的頭暈大不相同。眩暈的感受是天旋地轉,偶爾會伴隨有噁心想吐的感覺,急性發作期會失去平衡,容易導致意外發生。至於頭暈則是頭部重重、沉沉的,不會有旋轉的感覺。 眩暈或頭暈症是人體生理功能失調或病變所引起,由發作部位可分為2大類,其一為中樞型,即腦部病變,包括腦瘤、後腦循環障礙等所引起;其二為周邊型,與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有關。不良飲食習慣會造成膽固醇、血脂肪沉澱,引發血管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極有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至於內耳病變造成的眩暈,以梅尼爾氏症最具代表性,主因為內耳之淋巴液積水所致,其他還包括內耳神經萎縮、耳石脫落等。 眩暈通常在無預警時突然發作,防不勝防,也因為來得快且急,讓人措手不及,特別是老年人容易因此摔倒或碰撞,造成其他傷害,因此大意不得。根據眩暈發作的成因,一般可大致分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藥物、壓力、偏頭痛性眩暈等。其中,如個案中的中年婦女,因不良飲食習慣(如:過度食用進補食材、辛辣刺激等食物)所引發的眩暈,多半屬於偏頭痛性眩暈,普遍好發於女性身上。 在治療眩暈的部分,李宏信指出,一般急性發作期多半會以降低內耳壓力為主,給予利尿劑排除體內水分與鹽分,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神經血管疾病會以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為主,提升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滋養神經。長期治療會加強患者神經營養活化、血管擴張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為主,幫助血液循環以增加氧氣及養分之輸送,防止細胞老化,促進內耳功能恢復正常,降低日後復發的頻率。 眩暈發作起來仍容易導致摔落、碰撞等為危害,因此,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若自身或家中長輩有出現眩暈症狀時,務必立即就醫診斷治療,並配合醫囑耐心服藥,同時調整生活型態,飲食上須減少攝取過於進補或刺激的食物,如:咖啡、酒精等都應盡量避免。也建議患者適度的釋放壓力並需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真正遠離眩暈。(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中風來得突然? 不管你幾歲這個觀念絕對要有! 季節交替易發作! 不同於一般頭暈,經常眩暈當心腦中風
-
2020-05-19 養生.心理學解密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每當生氣1分鐘 等於失去60秒快樂
【文、圖/選自發光體《走出一條不平凡的領導之路》,作者黑幼龍, 謝其濬】不只擁有好脾氣,還要有顆善良的心二○一○年,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在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中致詞,分享了自己年少時一段往事。貝佐斯小時候,夏天都是在祖父母的農場度過。因為祖父母參加一個房車俱樂部,經常結伴遍遊美國和加拿大。每隔幾個夏天,貝佐斯也會加入祖父母的隊伍,祖父開車,祖母坐在旁邊,他則坐在後座。祖母愛抽菸,但是貝佐斯很討厭菸味。他曾經看過一個廣告,大意是說,每吸一口香菸,大概會減少兩分鐘的壽命。於是,他開始估算祖母每天抽菸的時間,然後得到一個數字,於是,他拍了拍前座的祖母,很得意地宣告:「妳每天吸這麼多菸,就會少活九年。」貝佐斯本以為自己的算術技巧,會贏得祖母的掌聲,沒想到,過了一會兒,祖母反而哭了起來。此時,祖父把車子停下來,要貝佐斯跟著他下車。從來沒有對貝佐斯說過重話的祖父,注視著他,靜靜地說:「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寶貴得多。」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如果只是壓制自己的情緒,通常很難持久。然而,如果我們從善良的心出發,自然而然地,就會替他人著想,不會隨意出口傷人。我們總是很容易看見別人的失敗、錯誤和缺點,而且忍不住提出批評和建言,卻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就像貝佐斯忍不住提醒祖母,抽菸會導致壽命減損,反而傷了祖母的心。一個EQ高的領導人,不只脾氣好、少罵人,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善待「為你摺降落傘的人」這又讓我想起了「小鷹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美國海軍軍官,叫作卜朗姆少校,他曾經擔任「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飛行員。卜朗姆少校在越戰期間出過七十五次戰鬥任務,就在執行最後一次任務時,遭地面的飛彈擊中,他跳傘求生,落地後被越共抓住,吃盡了苦頭,才獲得釋放,當時整個人已經瘦到皮包骨,憔悴不已。回到美國後,有一天他帶著太太開車穿越中西部。天黑後,投宿在一個小鎮的旅館。完成登記後,他們到旁邊一家小餐廳吃飯,剛坐下不久,就有一位陌生人走過來搭訕:「你一定是卜朗姆少校吧?」卜朗姆少校很訝異,心想,在這麼冷清的小鎮上,怎麼會有人認識他。對方自我介紹,原來他也在「小鷹號」上工作過,不過是個在艙底下摺降落傘的小兵。對方臨走前,還特別拋下一句:「那天你的降落傘有發揮作用吧!」當天晚上,卜朗姆少校在旅館裡,輾轉難眠。他回想自己在航空母艦上,穿著飛行衣,戴著墨鏡,走路有風,無比神氣,而這個小兵,則是在悶熱的艙底,反覆做著摺降落傘的工作,兩個人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然而,小兵在摺降落傘時,只要有一點疏忽,某根拉繩擺錯方向,或是某個按鈕沒按緊,導致降落傘打不開,他的生命可能早就畫下句點了。想到這位摺降落傘的小兵,可能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卜朗姆少校心裡十分震撼。在我們的人生中,其實存在著很多這樣的「摺降落傘的人」,他們默默為你摺好可以救命的「降落傘」,即使你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存在。在職場上,位高權重的老闆、總經理,如果對待坐櫃台的總機、大樓管理員,或是地位比較低的基層人員,跟對待地位比較高的貴賓或客戶,有著相同的尊重、客氣與耐心,一定會獲得更多的追隨和信任。因為他們就是摺你的降落傘的人。用正向情緒面對工作最後,我想再分享《EQ》中的另一個故事,與你分享情緒的影響力。該書作者高爾曼當過《紐約時報》的記者。有一天,發生好幾起重大刑案,他忙著跑新聞,因此有點心浮氣躁。然而,當他搭上一輛巴士後,心情突然轉變了。原因在於那位司機,他在開公車途中有說有笑,相當樂在其中。遇到中年婦女上車,他就說:「這位女士的衣服好漂亮,能告訴我是在哪裡買的嗎?我想帶我太太去買。」經過博物館時,他會告訴大家,這裡最近有什麼新的展覽,歡迎大家去參觀。經過一家餐廳,司機興致又來了:「我跟我太太就是在這裡慶祝結婚二十五週年。」有小姐下車了,司機也不忘加上一句:「美麗的小姐,祝妳有美好的一天。」高爾曼發現,下車時,不知不覺間,原本焦躁的心情一掃而空。不難想像,同車的其他乘客,聽著司機一路談笑風生,大家的嘴角一定也是不自覺地上揚。巴士司機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有時候一開就是好幾個鐘頭,還可能面對糟糕的交通狀況。然而,這位司機以積極、愉快的心情來面對工作,不但工作變有趣,他的熱忱也感染了全車的乘客。如果領導人能夠像這位司機一樣,用正向的情緒來面對工作中的各種處境,不但他自己受惠,整個團隊也會因此充滿了熱忱。屬於「將軍型」的領導人,特別要在這方面留意。每當你生氣一分鐘,就等於失去了六十秒的快樂。──美國思想家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延伸思考□ 常常隨身帶一張卡片,正反兩面。每當發了脾氣、罵了人,就在正面做一符號;每當控制了自己的態度,就在反面做一符號。經過一段時期後,正反兩面比較一下,看看卡片反面的符號有沒有愈來愈多。□ 練習數顏色。下次當你發現自己快要發脾氣時,立刻數一下周圍有多少種顏色。例如:白色牆壁、灰色沙發、黃色窗簾、綠色盆栽……共五、六種。這時你就是在啟用主管邏輯的左腦,主管情緒的右腦就會較為平靜下來。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