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0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NOW������������������������������������������������������������������������������������������������������������������������������������������������������������������������������������������������������������������������������������������������������������������������������������������������������������������������������������������������������������������������������������������������������������������������������������������������������������������������������������������������������
共找到
683
筆 文章
-
-
2019-08-14 新聞.健康知識+
服用睪固酮抗老化?研究發現可能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對於老年男性來說,服用睾固酮或許聽起來是好主意,可以對抗老化產生的不適,但是1項新的研究聲明,以睾固酮治療可能會對心臟造成不好的影響,研究發現,服用睪固酮的男性,在最初2年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機率都略有增加,此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雜誌》(JAMA: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加拿大蒙特婁麥吉爾大學(McGill)神經病學和神經外科博士Christel Renoux表示,根據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睾固酮來治療男性,與中風或俗稱小中風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臟驟停等有關係,尤其是在使用的前2年。Christel Renoux博士指出睾固酮治療的長期臨床益處,的確證明有效治療男性因睾固酮減少而出現的老化症狀,但仍強烈建議臨床醫生們,在運用睾固酮治療時得謹慎行事,並首先考量患者的潛在益處和風險。團隊分析了大約15,400名45歲及以上英國男性的數據,這些男性的睾固酮濃度比較低,使用睾固酮療法後,這些患者發生心臟病、中風或小中風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比沒有接受睾固酮治療的患者高出21%。Christel Renoux博士建議,應該執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以證實這項研究的結果。★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8-13 新聞.健康知識+
肥胖可能會使大腦至少提早10年衰老?研究這麼說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1項新的研究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過重的體重和太粗的腰圍,對大腦不具任何好處,根據研究顯示,肥胖可能會使大腦至少提早10年衰老,研究刊登在《神經學雜誌》(journal Neurology)。研究中由美國邁阿密Miller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主任研究員Michelle Caunca及其團隊,為約1,300名平均年齡64歲的受試者測量BMI和腰圍。大約6年之後,讓受試者再進行MRI腦部斷層掃描,以得知大腦皮質的厚度和腦容量等項目;大腦皮質在記憶和語言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約有4分之1的受試者屬於肥胖(BMI值為30或以上);其中約有一半的人過重(BMI在25到30之間);剩下4分之1的人體重正常(BMI低於25)。研究人員發現,BMI顯示過重的人若多超重1個單位,大腦皮質厚度就減少0.1毫米;而BMI顯示肥胖的人,則是減少0.2毫米;即使在研究人員調整了高血壓、飲酒、吸菸和其他可能對皮質造成影響的因素後,高BMI值仍與皮質層厚度有關。高級研究員Tatjana Rundek博士表示,在正常老化過程中,約每10年皮質層就會變薄0.01到0.10毫米。邁阿密大學Evelyn F. McKnight腦研究所的科學主任Rundek總結研究,認為超重或肥胖可能會加速大腦衰老至少10年。★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8-07 新聞.健康知識+
改善性功能和性高潮 研究建議每天攝取這一樣食物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勃起功能障礙是指無法勃起,或因無法維持勃起時間使性行為不愉快,比起年輕男性,這些問題更困擾老年男性。而且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之一的糖尿病和消化與腎臟疾病研究所的調查指出,勃起功能障礙很常見,約3,000萬的男性受此影響。最近1項研究發現,每天吃大約60克的堅果可以改善性功能,研究刊登在《營養雜誌》(Nutrients)。研究一共花費14周進行這項實驗,比較2組同樣飲食內容的男性,其中1組每天攝取60克的堅果,相當於約2把杏仁、榛果和核桃,結果與沒有攝取堅果的組別比起來,飲食中搭配堅果在勃起和性功能方面都有顯著的改善。過去有研究顯示,日常飲食中攝取堅果可以提高精子質量,最近使用相同的數據進行再分析,但著重於性功能和勃起的影響。研究也確實表明了,在飲食中加入堅果可以改善性高潮和性慾。至於為什麼吃堅果有助改善性功能呢?主要是因為勃起取決於神經細胞和血管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需要一氧化氮(NO)幫助陰莖的肌肉組織產生並能夠放鬆而勃起。堅果中含有抗氧化劑和精氨酸,精胺酸能促進一氧化氮的製造、放鬆血管,是1種能增加血管擴張的化合物。★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8-05 新聞.健康知識+
悲痛欲絕「心碎症候群」 研究:可能引發癌症相關病變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先前曾有研究表示,類似喪親之痛的極端型壓力和心臟病有關,也就是傷心過度可能會引發心臟病,但最新研究發現,俗稱「心碎症候群」的壓力性心肌病變也與癌症發生有關,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急性心臟病護理主任,同時也是研究資深作者的Christian Templin博士表示,所謂的TAKOTSUBO症候群(章魚壺心肌症)和惡性腫瘤之間有強烈的關聯性,因此他建議患有章魚壺心肌症的患者,應該要定期檢查,以提高存活率,而癌症患者如果出現胸痛、呼吸短促,也應考量是否罹患章魚壺心肌症。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的說法,章魚壺心肌症會導致突然劇烈的胸痛和呼吸急促,容易被誤認為心臟病發作,但這些症狀是由於壓力荷爾蒙突然激增的反應,在巨大情緒起伏之後都可能發生,包括親人死亡、和伴侶分手或離婚、經濟問題、甚至是贏得彩券,或是身體創傷或手術、呼吸衰竭等也都可能發作。參與這項研究的對象是來自9個不同國家26個醫療中心的1,600多名心臟病患者,被確診癌症的性別中,女性高達88%,平均年齡為70歲。Christian Templin博士認為,癌症發病率遠遠高於預期,且對於所有性別和年齡都一樣。Christian Templin博士也提到,研究中並不清楚究竟這些症狀是如何串聯起來的,原因可能是由壓力引起心碎症候群,或是因癌症引起的代謝或荷爾蒙變化,進而導致心碎症候群的發生。★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8-01 新聞.健康知識+
醒腦護心又可減緩大腦衰老!研究發現這項運動好處多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2項不同的研究均提到,跳舞不僅有趣,還可以保持頭腦清醒,讓心臟更健康,研究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研究人員彙整了11項調查結果,共49,000人。比較步行和跳舞對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中等強度的舞蹈與降低心臟病致命機率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是中等強度的活動才能達到這樣的結果,如果是步伐較慢的舞步,需要加快才有用。跳舞對心臟健康的好處,來自於有如間歇式訓練般的高強度運動,同時也是幫助生活減輕壓力的方式。某些美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另1項研究,發現學習跳舞的人對於認知能力和身體上機能都有好處。研究發表於《衰老神經科學前沿雜誌》(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and conducted)。研究指出,學習鄉村舞可以刺激大腦某個關鍵區域,而使大腦減緩衰老。這2項研究皆重申了跳舞對健康的正面影響。★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7-31 新聞.健康知識+
咖啡因是提神好物 但可能為這些人帶來壞處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1天照3餐喝咖啡真的好嗎?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Julie Radico博士說明,對某些人來說,咖啡因可能有助提升注意力及精神,但卻可能為患有焦慮症的人帶來麻煩。Julie Radico博士在新聞稿中提到,在50至200毫克(mg)之內屬低劑量的咖啡因,但如果單次攝取超過400毫克,可能會導致過度刺激和焦慮,並引起心臟病、噁心或腹痛等症狀。賓州州立大學家庭醫學部臨床研究副總監Matthew Silvis博士表示,焦慮是常見的問題,但很多患者和醫生並不認為咖啡因是潛在的因素;希望人們可以思考咖啡因攝取量與焦慮之間的關聯。咖啡因除了可能成為焦慮症患者的潛在影響外,還可能對癲癇症、肝病、慢性腎病,以及某些心臟病或甲狀腺疾病藥物產生干擾,使疾病更難以控制。通常在咖啡、茶飲和可樂裡會攝取到咖啡因,Matthew Silvis博士補充說明,許多維生素或運動營養補充劑的成分中也含有咖啡因,但容易被人忽略。★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7-24 新聞.健康知識+
走路時手臂該如何擺動?研究:伸直或彎曲影響效能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走路的時候是否曾注意過手臂是伸直還是彎曲的呢?1項新的小型研究發現,若在行走時保持手臂垂直,比呈現彎曲狀態更加省力,但是如果是在跑步的情況下就沒有太大的差別,研究刊登在《生物實驗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這項研究對象是8名大學生,從一般跑者到馬拉松運動員都有,並拍攝他們在跑步機上走路和跑步的狀態。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Andrew Yegian表示,最困難的事情是跑步時保持手臂垂直,所有參與者也都認為這個動作很奇怪。2周後,要求參與者再次進行跑步和走路的測試,但這次透過面罩呼吸,去測量他們的氧氣消耗量。作者從研究中發現,在行走時手臂保持彎曲,能量消耗會增加11%,同時也證明,保持手臂垂直是最輕鬆的選擇;若處於跑步狀態,不管是手臂伸直或彎曲,能量消耗幾乎沒有差別。Andrew Yegian揣測,跑步時手臂呈現彎曲可能會更有效率,而且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得到。★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7-18 新聞.健康知識+
研究登國際期刊!13歲少女:烘手機可能損害兒童聽力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許多公共廁所都可以找到烘手機,在洗完手溼答答又沒擦手紙巾時非常需要,而且適用於所有人,但現在有研究發現,兒童不適合用烘手機,因為烘手機發出的噪音可能會損害兒童的聽力,研究發表在《兒科和兒童健康雜誌》(Journal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此發現來自加拿大卡加利1名13歲女孩多年來的努力,Nora Keegan於2015年開始研究烘手機,並用專業的分貝計測量各種高度和距離的烘手機所發出的音量,2017年從艾伯塔省40多個公共廁所收集到許多數據。Nora Keegan告訴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自己在使用烘手機時耳朵會響起嗡嗡聲,另外,他注意到許多孩子也不想要使用烘手機,或是當他們使用時,會把耳朵遮起來。尤其因為烘手機出風口的高度跟孩子身高差不多,且孩子的耳朵比成年人更敏感,因此,在她9歲的時候,決定測試烘手機是否會對兒童的聽力有害,而研究證實了她的假設。Nora Keegan發現,Xlerator、Airblade這2款烘手機對孩子的聽力構成最大的威脅,根據這項研究統計,這幾個類型的烘手機的聲音都超過100分貝,這個音量可能會導致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耳鼓破裂。★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7-17 新聞.健康知識+
研究:尿道感染 可能讓缺血性中風發生機率增加3倍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夏天氣溫悶熱,容易有尿道感染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現在有研究發現,尿道感染可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研究發表在《中風期刊》(Stroke)。調查數據來自紐約地方醫院2006年至2013年間,紐約州住院病人與急診科蒐集並加以分析。研究人員主要關注於3種中風類型和各種感染間的關聯,包括皮膚、泌尿道感染、敗血症、腹部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研究結果發現,每種類型的感染都可能增加缺血性中風的機率,但其中以尿道感染連結性最強。研究人員表示,尿道感染的患者在感染後30天內發生缺血性中風的機率增加了3倍之多。患有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敗血症的患者,出現腦出血的風險更高;而呼吸道感染,則會導致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風險。所謂的腦出血是因為大腦血管破裂引起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則是由大腦內層出血所引發的中風。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作者暨神經病學副教授Mandip Dhamoon在1份聲明中提到,「醫護人員需要意識到中風可能是由感染所引發的。」去了解患者在中風的前幾周或幾個月的情況,有時候可以進一步了解中風的原因。另1位專家Dhamoon補充說明,這項結果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以便了解感染是如何導致不同類型中風的發生,可能有助於未來預防疾病。★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7-09 新聞.健康知識+
長期接觸空汙影響代謝功能 研究發現住這裡的人風險高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過去有研究提到,空氣汙染會對肺部有害,但現在新的研究指出,長期接觸空氣汙染,還會提升罹患高血壓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包括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研究刊登在《公共衛生雜誌》(Public Health Journal)。考納斯是立陶宛第2大城市,居住人口有28萬人,研究員針對居住在別墅與公寓大樓的市民進行數據分析,調查目的為了解長期暴露於空汙環境是否與高血壓及代謝症候群有關,例如導致高膽固醇、高血糖和肥胖等。調查人員發現,此情況只對住在公寓大樓的人產生影響,多數的公寓地處交通要道,較容易有空氣汙染,建築周遭環境、高居住密度、交通等因素,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另外,研究中也觀察到,居住環境的綠地、空間大小都會影響評估結果,因此提倡多增加綠地面積,來降低心血管風險。★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7-04 科別.骨科.復健
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 醫師教你自我檢查腕隧道症候群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常有手麻問題的民眾,會懷疑自己是否得了腕隧道症候群?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信賢教授簡單的自我檢查方法,同時指出,多數病人經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時會視病況治療,不一定要手術治療,只要正確配戴副木,有6成病人3個月內會痊癒。李信賢表示,自行檢測腕隧道症候群可運用法倫氏檢查(Phalen test)理學方法,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互靠並持續1分鐘,如手指出現麻木或刺痛,就可能罹患此症。通常病人手部會感覺變遲鈍,尤其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嚴重時手部肌肉會出現魚際肌萎縮,導致握力變差;而神經傳導檢查也可偵測出正中神經通過腕隧道時傳遞速度變慢。臨床上,有1位50歲陳女士為了家中經濟,從早到晚洗鍋盤,又迷上手機追劇,某日騎機車回家,發覺催油門時右手手指麻木,睡覺時也會因手麻而醒來,拿東西時又常抓不住而掉落,雖然知道不對勁,卻害怕要手術不敢就醫,直到左手也出現相同症狀才到診求助。醫師發現陳女士經常甩手緩解症狀,李信賢說明,常甩手是腕隧道症候群病人共同特徵,手麻原因包括:腦部病灶、頸部脊髓病灶、頸椎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受壓迫、周邊神經受傷,腕隧道症候群屬於周邊神經受壓迫。陳女士腕隧道內部壓力壓迫正中神經造成手指麻木,甚至無力握住任何物品,此種好發於工人、家庭主婦和手機玩家,病人大多手腕活動量大、手需長期抓握東西,因手腕過度彎曲、屈背或用力抓握都會增加腕隧道壓力,時間一久神經就會受傷。李信賢依據陳女士手腕結構訂製1雙手腕副木,叮囑夜間配戴,2周後回診,患者自訴手已經不麻了,追問為何不用吃藥跟手術也會好?醫師解釋,夜間配戴副木是目前醫療文獻推薦的首選治療方式,原理是手腕副木將手腕固定在正中央,使正中神經承受壓力最小,就能讓神經自行修復,約有6成病人在3個月內會痊癒。李信賢提醒,腕隧道症候群病人要減少手腕使用量,避免長時間抓握東西,除配戴手腕副木,口服類固醇與局部類固醇注射皆能有效改善症狀,物理治療則可選用超音波與雷射,最新研究顯示,體外震波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醫師強調,腕隧道治療要趁早,若保守療法效果不彰,手術切開橫腕韌則是最終治療方法。★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07-03 新聞.健康知識+
牙膏、漱口水中用來殺死細菌的三氯生 可能是女性骨骼殺手?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1項新的研究指出,添加在牙膏、肥皂或漱口水中的三氯生,是用來殺死細菌的化學物質,但當三氯生在女性體內殘留的濃度太高時,可能對骨骼有害,研究發表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Metabolism)。中國杭州醫學院公共學院的首席研究員Yingjun Li表示,研究中發現,尿液中三氯生的濃度與股骨、腰椎骨的密度降低有關,並增加了女性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研究團隊收集了2005年至2010年期間,1900名女性曾參加美國國民健康與營養調查的數據。並發現尿液中三氯生含量比較高的女性,更容易出現骨骼脆弱的狀況。過去已證實三氯生會影響細胞和動物的骨質密度,這次是首度在人類身上獲得證實。不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這項研究並沒有證實因果關係,且僅從女性中抽取1份尿液樣進行研究,數據過於狹隘,作者也承認需要進一步驗證研究結果。不過,即使與三氯生有關的風險尚未得到證實,專家仍然認為應盡可能減少使用。★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8-12-06 新聞.科普好健康
台灣證明阿茲海默症能預防?「愛台心態」的過度解讀
讀者華華在2018-11-10用電郵詢問:林教授好,想跟您求證下述研究與結論的可信度,是一篇2018-11-7發表在INSIDE網站的文章,標題是:「專家:抗疱疹藥預防阿茲海默症 台灣實驗獲證明」。它有註明是獲得中央社授權轉載。它的第一段是:「研究發現,疱疹病毒是阿茲海默症病因之一。英國分子神經生物學家伊札基指出,台灣進行的大規模樣本實驗已證明,使用特定抗疱疹藥物能夠預防這種疾病」。它的第三段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分子神經生物學榮譽退休教授伊札基(Ruth Itzhaki)在學術討論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疱疹導致阿茲海默症:證據愈來愈充足」(Alzheimer’s disease: mounting evidence that herpes virus is a cause),內容提到,她的研究找到一種治療的方法」。所以,我就到The Conversation網站去看Ruth Itzhaki的文章(發表於2018-10-19),看到它的最後一段是:Excitingly, successful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by use of specific anti-herpes agents has now been demonstrated in a large-scale population study in Taiwan. Hopefully, information in other countries, if available, will yield similar results。可是,這段文章到了中央社卻變成「令人振奮的是,在台灣已進行大規模樣本實驗,證明使用特定抗疱疹藥物能夠預防阿茲海默症。希望其他國家若有這方面實驗,也會出現類似的結果」。這樣的解讀和翻譯是很不幸的,因為,它把真科學變成偽科學。請注意,原文裡的”demonstrated”是被中央社翻成「證明」。可是,事實上,它只不過是「發現」或「顯示」,絕非「證明」。還有,原文裡的”population study“被中央社說成是「樣本實驗」。可是,它真正的意思是「人口研究」,絕非「實驗」。這項在台灣做的「人口研究」的論文是在今年四月發表在醫學期刊Neurotherapeutics,標題是Anti-herpetic Medications and Reduced Risk of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s-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Taiwan(抗皰疹藥物和皰疹病患失憶風險的降低 – 一項在台灣的全國性人口研究)。事實上,這項研究唯一的”實驗”,就只是分析健保局的資料庫。首先,研究人員將資料庫裡的皰疹病患分成兩組:A組是曾經使用過抗皰疹藥物的,B組則是從未使用過抗皰疹藥物的。然後,他們發現A組發生失憶的風險比B組低約10倍。因此,抗皰疹藥物似乎能預防失憶。也就這樣,Ruth Itzhaki在The Conversation的文章裡有提到,也許可以用抗皰疹藥物來治療或預防阿茲海默症。可是,請注意,The Conversation是個社交網站,它裡面的文章是不需經過同僚評審的。也就是說,The Conversation的文章是不具備科學地位的(比較容易誇大)。事實上,Ruth Itzhaki在同一天(2018-10-19)有發表一篇綜述論文,標題是Corroboration of a Major Role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in Alzheimer’s Disease(確認皰疹病毒1型在阿爾茨海默症的重要角色)。在這篇真正具備科學地位的論文裡,Ruth Itzhaki也有提到台灣的那項研究,也有提到也許可以用抗皰疹藥物來治療或預防阿茲海默症。可是,她自己卻也說“such treatment might be ethically dubious”(這樣的治療可能在道德上是可疑的)。想想看,如果台灣真的有找到預防或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方法,那是多麼了不起的科學成就。可是,為什麼世界上沒有任何主流媒體給予報導呢?所以,中央社所說的「抗疱疹藥預防阿茲海默症 台灣實驗獲證明」,只不過是「愛台心態」所造成的過度解讀。在我即將出版的新書的《前言》裡,我有說「當真科學被錯誤解讀時,就有可能會變成偽科學」。中央社的這篇文章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附註:即將出版的新書是《餐桌上的偽科學》。請看新書出爐)。原文:阿茲海默症,能預防?台灣實驗證明?
-
2018-08-20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農藥增產自閉兒風險 醫:洗淨蔬果
美國早餐穀片日前遭驗出除草劑的化學成分,引起各界對農藥使用的疑慮。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分析750名芬蘭自閉症胎兒的母親血液樣本發現,若母親血液中含有禁用農藥DDT的濃度超標,孕婦有32%的風險產下自閉兒,且比起正常母親的胎兒,胎兒同時患有智能障礙的風險增加2倍。研究領導者布朗博士提醒,懷孕婦女應確實清洗蔬果,避免農藥影響胎兒健康。「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說,鳥兒都到哪兒去了呢?」這是美國生物學家卡森所著的《寂靜的春天》一書描述DDT對環境影響的句子。DDT是合成農藥和殺蟲劑,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第2級致癌物,台灣在1973年禁止DDT使用於農藥,1989年依毒管法公告禁用,但偶爾於進口茶葉中檢出。過去研究顯示,長期大量接觸DDT,會誘發多種癌症,造成流產,胎兒發育不正常。根據《科技時報》報導,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分析近百萬名1975年至2005年生產的芬蘭婦女,涵蓋750名自閉兒,著重於檢測婦女血液中的DDT和其代謝副產物DDE的濃度。研究顯示,比起正常婦女,血液DDT濃度前25%高的婦女有32%機率產下自閉兒,且該自閉孩童伴隨智能障礙的風險增加2倍。「這項研究雖然證實DDT與自閉症胎兒間的關聯,但無法證明DDT直接導致自閉症。」布朗博士向《TIMES NOW》強調,雖然DDT會增加胎兒罹患自閉症的中度風險,但大部分胎兒即使大量暴露於DDT下,也很少會罹患自閉症,母親們不用過於緊張。但布朗博士仍提醒,孕婦食用蔬果前應確實清洗乾淨,避免農藥殘留影響胎兒健康。【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18-08-05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從英國歷史 談國民醫療權
「國家到底是什麼?哪些基本人權,是國家應該提供的?」醫療權是國家該負責的嗎?居住權呢?國家該提供人民最基本的住宿空間嗎?這些問題,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立國理念,而有不同做法。英國人在二戰期間,開始了醫療改革,決定國民的「醫療權」是國家應負擔的責任,他們在倫敦奧運中炫耀了這項成就,卻引起爭議。2012年的奧運開幕式中,英國人吹噓了他們在各個領域上光榮的歷史,其中一部分,是醫療。表演呈現了英國人在醫療上的成就,其中有南丁格爾領導的護理制度、有在發明心電圖的貢獻(心電圖機最後還是靠荷蘭的愛恩合分Willem Einthoven的臨門一腳),最後由接受了小飛俠彼得潘的全部版權、歐洲最大的兒童醫院GOSH(倫敦大奧蒙德街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作為轉接,帶出了下一段主題──兒童文學。而兒童文學的一開始,也是從小飛俠彼得潘故事中,孩子們躲在被窩用手電筒看書的梗帶出來。在這個全球矚目的奧運舞台,表演爭議最大的部分,就是國家健康服務體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它的功能褒貶互見,最諷刺的是,在奧運後沒幾年,英國就發生了全球矚目的醫師大罷工。當NHS被搬上2012年奧運的舞台時,美國的媒體大加撻伐,英國自己的媒體《Daily Mail》也有意見,它說「把那麼多病床搬到開幕式,時間還那麼長,明明就不是在歌頌勤勞辛苦的護士們,而是在表達政治上的意識形態,本質上就是『左派宣傳』」。導過「貧民百萬富翁」的奧運開幕式導演博伊爾,好像在跟楊志良前署長的「醫療還是左一點好」的言論相互唱和。二戰前,英國的醫療體系基本上有三塊:私人系統、市立系統、慈善系統。在戰後的1948年,英國創立了國家健康服務體系,它主要的理念,是把醫療看成跟「消防隊、警察局、學校」一樣,當成由國家來支付費用的系統,這種觀念在當年是非常激進的想法。二戰期間,共產主義思潮衝擊全球,也影響了英國政治人物。英國勞工黨副主席葛林伍得(Arthur Greenwood)規畫了戰後英國的重建,他成功說服內閣接受畢佛瑞吉報告(Beverage report),把醫療改革當做國家「從搖籃到墳墓」照顧計畫中的一部分。受命的衛生部部長貝凡Aneurin Bevin,戰後成功達成了這項艱難的任務,把原來的三大體系轉成了國家體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成功建立了家庭醫師制度,這個制度把所有英國人民,都指派給某一特定的家庭醫師,這個家庭醫師是病人進入醫療系統的窗口。簡單來講,就是每一位英國公民,經過家庭醫師的把關,才能享有基本的免費醫療權利。在推動這個新制度之初,遭到醫師們的強大反彈,貝凡使用了許多手段,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成立顧問醫師(Consultant)制度,當家庭醫師需要時,可以轉診給顧問醫師。貝凡化解阻力後得意的說「我把他們(指的是醫師們)的嘴都塞滿了黃金」(I stuffed their mouths with gold.),並且也在1948年曼徹斯特的公園醫院演講中表示「我們現在是全世界道德的領袖」。 (We now have the moral leadership of the world.)今天,台灣的醫療到了十字路口,如果想轉往家庭醫師制度的話,這些歷史,這些手段,都不能不知,不是說我們要照著做,而是要了解其中複雜的人性與反應。
-
2017-04-02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治療失智症 除了吃藥還有妙招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現象,而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疾病之一,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且用藥也會引發諸多副作用,因此必須仰賴非藥物治療照護,維持失智症患者最佳功能狀態,減緩認知功能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不管在英國或美國,已被公認且建議為首要執行介入的方式,其涵蓋層面廣泛,在失智症的日常生活中營造適切人文環境、提供無障礙的支持性物理環境、各類照護活動與技巧等,皆是非藥物照護的重要理念。●以下介紹幾項常見的非藥物治療照護活動:一、現實導向療法:操作方便簡單、便宜且最廣為使用的治療照護活動,透過社交互動過程,持續反覆提示現實為基礎的人物、時間、地點等定向感,幫助患者調適周遭環境訊息,提升自信並適應日常生活。研究指出,每周三次,每次30至60分鐘,至少持續四周以上,可有效改善認知功能。二、懷舊治療:常是很好的切入方式,適用於輕度、中度失智症,透過分享正、負向生命經驗協助重新檢視,讓患者感受到「此時此刻(Here and Now)」的現實存在感,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滿足感與自我肯定。執行前須深入瞭解個案的背景,針對不同的懷舊主題,像是兒時童玩、讀書求學、工作、旅遊、結婚等經驗分享,並搭配相關引導物,例如舊相片、老歌、軍徽、童玩等,協助討論。研究指出,每周一次,每次40至50分鐘,連續六周的懷舊主題活動,可顯著改善憂鬱症狀,並維持認知功能。三、認知刺激治療:包含各種認知導向活動與討論的團體形式介入,要目的在提升認知與社交功能,共包含14項主題活動,目前國外已累積豐厚的研究實證,指出每周執行兩項主題活動,每次45分鐘,為期七周,可顯著改善認知功能與生活品質。四、光照治療:簡單、不昂貴的治療照護活動,執行方式有光照箱、光療室與自然光,在早晨、黃昏或晚上進行,照光時間約半小時到兩小時,可同時進行其他日常活動,光線照度為1000~10000勒克斯(lux),不低於600lux;在晨間接受自然光的照射下散步的方式最為建議。研究指出,能改善睡眠節律障礙、躁動行為與憂鬱情形。五、園藝治療:透過利用植物、園藝活動以及自然環境來促進身心健康與福祉,有手工藝活動,如插花、團體活動、遠足、栽植,包含播種、扦插、換盆等、戶外教學活動等。透過融入、體驗、共鳴與分享等活動歷程,在失智症個案的互動、行為以及反應上能看到效果。在執行非藥物治療照護時,須考量每位失智症個案是獨特個體,瞭解他們的「職能歷史」,也就是個人生命故事與經歷,包含過去是什麼樣的人、工作或專長、過去與現在的角色、興趣嗜好、重視的價值觀、過去的日常生活作息與習慣等等。同時找出目前實際仍能從事且對他有意義的職能活動,透過與專業照護團隊人員討論,適時安排搭配符合需求的非藥物治療照護活動,共同為打造有尊嚴、安心、微笑、快樂且有品質的非藥物治療照護。
-
2017-03-21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失智症照護 生活比吃藥重要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現象,而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疾病之一,然而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且服用藥物也會引發諸多副作用,因此必須仰賴有效的非藥物治療照護,維持失智症個案目前最佳功能狀態,減緩認知功能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非藥物治療照護不管是在英國或是美國,已被公認且建議為首要執行介入的方式,其涵蓋層面廣泛,在失智症個案的日常生活中營造適切人文環境、提供無障礙的支持性物理環境、各類照護活動與技巧等,皆是非藥物治療照護的重要理念且缺一不可。以下就幾項常見的非藥物治療照護活動,並彙整筆者的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經驗做簡單的整理與介紹:(一) 現實導向療法:是項操作方便簡單、便宜且最廣為使用的治療照護活動,透過社交互動過程,持續反覆提示現實為基礎的人物、時間、地點等定向感,幫助個案調適周遭環境訊息,提升自信並適應日常生活。研究指出,每週執行三次,每次30-60分鐘,至少持續四週以上,可有效改善認知功能。 (二) 懷舊治療:常是很好的切入方式,可適用於輕度、中度失智症個案,透過分享正、負向生命經驗協助重新檢視,讓個案感受到「此時此刻(Here and Now)」的現實存在感,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滿足感與自我肯定。執行前須深入瞭解個案的背景,針對不同的懷舊主題,像是兒時童玩、讀書求學、工作、旅遊、結婚等經驗分享,並搭配相關引導物(例如:舊相片、老歌、軍徽、童玩等)協助討論。研究指出,每週執行一次,每次40-50分鐘,連續六週的懷舊主題活動,可顯著改善憂鬱症狀,並維持認知功能。 (三) 認知刺激治療:為包含各種認知導向活動與討論的團體形式介入,主要目的在於提升認知與社交功能,共包含十四項主題活動,目前國外已累積豐厚的研究實證,指出每週執行兩項主題活動,每次45分鐘,為期七週,可顯著改善認知功能與生活品質。(四) 光照治療:是項簡單、不昂貴的治療照護活動,執行方式有光照箱、光療室與自然光,在早晨、黃昏或晚上進行,照光時間約半小時到兩小時,可同時進行其他日常活動,光線照度為1000~10000 勒克斯(lux),不低於600 lux;而在晨間接受自然光的照射下散步的方式最為建議。研究指出,能改善睡眠節律障礙、躁動行為與憂鬱情形。(五) 園藝治療:透過利用植物、園藝活動以及自然環境來促進身心健康與福祉,有手工藝活動(例如: 插花)、團體活動、遠足、栽植(包含播種、扦插、換盆等活動)、戶外教學活動等。透過融入、體驗、共鳴與分享等活動歷程,在失智症個案的互動、行為以及反應上能看到效果。 在執行非藥物治療照護時,須考量到每位失智症個案是獨特個體,瞭解他們的「職能歷史」(即個人生命故事與經歷),包含:過去是位什麼樣的人、工作或專長、過去與現在的角色、興趣嗜好、重視的價值觀、過去的日常生活作息與習慣等,同時找出目前實際仍能從事且對個案有意義的職能活動,透過與專業照護團隊人員討論,適時安排搭配符合需求的非藥物治療照護活動,共同為失智症個案打造有尊嚴、安心、微笑、快樂且有品質的非藥物治療照護。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訊息?請前往》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
-
2016-07-26 有.元氣.好食在
送這就對啦!10種非送不可的父親節禮物
爸爸節將至,還在想要送什麼禮物而傷腦筋嗎?我們幫你精選10種父親節人氣禮物,快準備一個適合爸爸的貼心驚喜,讓他開心一下!1.按摩商品辛苦的老爸,為了這個家上班打拼,腰痠背痛更是常有的事情,送個按摩椅、按摩枕幫老爸解除疲勞痠痛,如果想親自替爸爸按摩,當然也很棒! 馬上買→范冰冰代言 OSIM uLove白馬王子按摩椅 享分期優惠2.生活家電誰說爸爸不需要生活小家電,愛做家事、會幫忙做家事的爸爸更是愛家好男人,像是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空氣清淨機等,也是送禮好選擇。馬上買→Dyson Pure Cool Link 智慧空氣清淨氣流倍增器3.3C用品3C產品雖然價格高,但實用度也高,趁著節日,幫老爸添購相機、新手機或平板吧!一台相機,可以記錄生活點滴,記錄全家美好的記憶!馬上買→CASIO掀背式螢幕機4.刮鬍刀每年父親節幾乎就是刮鬍刀品牌的旺季,網路通路、各大百貨,無不推出最優惠的價格與組合,想要送老爸刮鬍刀,不趁現在更待何時?馬上買→★快速到貨★飛利浦PHILIPS君爵系列乾濕兩用三刀頭電鬍刀5.健康型穿戴式裝置 穿戴式裝置近年開始崛起,有手錶式、眼鏡式、配戴式等,可以記錄日常活動、健康自我管理等,讓自己更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功能多元,讓老爸照顧自己健康也要變得更潮。馬上買→EPSON心率有氧教練心率運動手錶6.保健品爸爸可是一家之主,家人的健康不可輕忽,幫老爸選擇適量且適當的保健品,照顧爸爸身體。馬上買→NOW健而婷行動鈣有力套組(加強鈣+葡萄糖胺+膠原蛋白)7.養生食補 送給老爸養生食補,像是十全大補雞湯、天然中藥材補湯等,補充體力,讓爸爸更有精神,也更有活力。馬上買→《天地合補》鯊魚軟骨飲8.服飾皮件 爸爸總是穿著相同幾件衣服嗎?衣櫃的衣服也是少少幾件,那就幫老爸選購新衣,幫他打扮一下,瞬間成為時尚老爸。馬上買→時尚領帶 老爸最愛9.父親節大餐 用一頓好料,滿足爸爸的胃,平常捨不得吃好的,這時候不妨帶爸爸去餐廳吃大餐,慰勞一下他,巧手的女兒或兒子親自下廚,也能討爸爸歡心。馬上買→帶爸爸吃大餐 多間餐廳任你選
-
2015-07-04 運動養生.有元氣
手部按壓7步驟 改善不孕症
有研究指出,台灣平均每6對夫妻,就有1對有不孕症,而有不孕症的人只是較不容易懷孕,並不代表一定不能自然懷孕,透過中醫的簡單7步驟自我按摩,有助疏通人體氣血、經絡,「通而不痛」進而改善夫妻間不孕的困擾。不孕症是指女性結婚後,夫婦正常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育機能正常,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仍不能懷孕者。女性不孕症的原因有子宮發育不全、子宮內膜炎、子宮後屈,以及卵巢機能不全等,如果是子宮炎症造成的不孕症,治療就比較容易;如果子宮發育不全,則雖經治療,仍無多大效果。按摩方法1用拇指點揉法點揉腎、腎上腺、生殖腺等反射區150∼200次。2拇指點揉脾反射區50∼60次。3拇指按揉胃反射區50∼60次。4拇指按輸尿管、膀胱反射區各150 ∼ 200次。5拇指按輸陰道和子宮反射區各150 ∼ 200次。6拇指點按腹股溝、腦垂體、甲狀旁腺、乳房、肝、膽囊等反射區各50∼60次。7用拇指推法順時針方向推甲狀腺、小腸、大腸、脊柱各反射區30∼60次。Tips益母草、醋灼艾、葉當歸、黃廣耆、炙甘草、焦白朮各3錢,兩碗水煎至七分。每次月經完後三付,每付早晚吃。如果是一邊輸卵管堵塞,有排卵,月經周期正常,量少而顏色黑,此方就有一定的作用。資料來源:書名/《自我按摩治百病:按出人體自癒力》作者:家庭書架編委會,賴鎮源/審出版社:台灣廣廈遠東生技螺旋藻鋅錠 男性體力魅力的來源NOW健而婷高效能鋅配方 男性不可或缺的營養
-
2014-09-23 運動養生.運動天地
堂娜勇敢瑜伽/入門前 2大心態
【摘自《越勇敢,越美麗!堂娜勇敢瑜伽(附DVD)》,堂娜著,時報出版】第一步、Say sorry and thanks to the body!寫到這裡,也是對身心再一次說對不起的時候!我沒做自己該做的事。1.我這幾年因為經營KPLUS髮廊、TANG YOGA等事業,常累得沒時間讓自己學練習瑜伽(對我來說上課教學並不算練習)。2. 當SLE再犯,身體更顯無力,我以沒力氣為藉口逃避學練習,結果自己害自己,導致狀況更嚴重。3. 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在測試:如果我不持續每日該有的自我學練習時間,身體是否會因為不練習YOGA,就真的無法保持住,我逐漸好轉的狀態? 4. 我笨到忘記自己的身體,不是一日最多只練個三十分鐘,就可以維護或調整到更好。So now,Everyday,I say sorry and thanks to my body before my yoga practice time.「對不起!謝謝你!」第二步、感恩、智慧、慈悲這是在我心中的六字大明咒。需要勇敢面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時,我不停的在心裡唱誦著它:「感恩、智慧、慈悲!」讓自己隨時保持感謝的心。這是讓你可以享受到芬芳的空氣、幸福的好味道來源! 隨時感恩時,我隨時都學練習的「感謝式」。 我就藉由它,獻給所有需要力量、勇敢的你!就讓我們從「感謝式」開始,進入這套「勇敢YOGA」。
-
2014-09-23 新聞話題.杏林.診間
白袍下的熱血 北醫團隊行醫紀錄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畫面中的孩子,幾乎近半都會不見。」這句話道出史瓦濟蘭面臨的困境,因缺乏醫療資源,很多孩子無法健康長大。台北醫學大學醫療志工團隊三年前進駐史瓦濟蘭,昨天發表行醫紀錄新書《白袍下的熱血》,希望呼籲更多醫護人員、志工加入。在台灣的史瓦濟蘭國際學生,昨天於《白袍下的熱血》新書發表會上獻唱自創歌曲「We are now family」(我們是一家),當他們不甚標準地唱出其中一段中文歌詞:「不論我們來自何方,我們相聚在這裡」,現場以掌聲回應兩國因醫療結緣的情誼。史瓦濟蘭是非洲第四貧窮國,也是台灣的邦交國。在台灣駐史大使趙麟催生下,陸續由彰基、北醫籌組醫療團,前往當地協助醫療。台北市萬芳醫院院長李飛鵬說,從台灣飛到史瓦濟蘭,時間就要超過一天,在當地5天內排了30多例耳鼻喉科手術,「開刀房就像戰場」。兩度到史瓦濟蘭的北醫骨科主治醫師石英傑說,他深刻體會,相較於台灣,醫療對史瓦濟蘭人是遙不可及的夢。一位僅是大腿骨折的病患,躺了三個月不得動彈,直到台灣醫療團抵達,才終於能走出醫院。有位母親花了2、3小時路程帶小女兒就醫,治療後母女倆還待在醫院,原來她們沒錢買車票、食物,得休息恢復體力,才能慢慢走回家。石英傑忍不住自掏腰包,那母親知道可以坐車回家後,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一輩子不會忘記那眼神」。「學好做人方做醫」,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李祖德說,這本書不僅是一份紀錄,也是最好的教材,讓更多醫學生學習醫療助人的意義。
-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召喚奇蹟的幸福說話書/祈求幸福魔法 跟著大聲唸出來
【文、圖/摘自《召喚奇蹟的幸福說話書》/佛羅倫斯.斯科維爾.希恩(Florence Scovel Shinn)著/柿子文化出版】透過完美掌控情緒化的天性來使用肯定語句才能贏得幸福。抱持著絕對的信心,才能產生安全感與幸福感。「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這部精采的冒險電影,告訴我們幸福是必須爭取贏得的!而幸福是必須透過完美掌控情緒化的天性,才能贏得。一個充滿了恐懼、焦慮或擔憂的地方,是不可能會有幸福存在的。當一個人知道有一股強大且無敵的力量保護著他和他所愛的一切,並且會滿足他心中每一個正當的渴望,他將放鬆每一根緊繃的神經,並且感到快樂和安全。這樣的人在面對逆境時是平穩寧靜的,因為他知道那無窮的智慧正保護著他關愛的一切,並且會利用每一個局勢,來讓屬於他的好事發生。「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盤桓腦中的憂慮會讓人眉頭緊鎖,憤怒、怨恨、敵意、嫉妒和報復心會奪去人們的幸福,並且在他們的生命航道上,帶來病痛、失敗和貧困。尤其是怨恨,它比酗酒毀掉更多家庭,比戰爭謀殺更多人命。有一位女士,她非常健康快樂,並且與自己所愛的男人結了婚。後來這個男人死了,還把他的部份財產留給了一個親戚。這讓這位女士心中充滿了怨恨,她體重直落,無法繼續工作,還得了膽結石,最後變得非常病苦虛弱。一天,一位玄學家來拜訪她,他說:「女士啊!看看憎恨和怨怒對你做了什麼?它們讓堅硬的石頭在你體內成形生長,現在唯有寬恕和善意能醫治你了。」這位女士看到了這些話語中的真意,於是轉變為和諧而寬容,並且重拾她往日的光彩健康。這裡有帶來幸福的神秘力量,現在請跟著大聲唸出來……我現在被洪水般洶湧的幸福包圍,而這幸福是從一開始就為我而計畫。我的庫房是滿滿的,我的杯中滿溢著喜樂。(每天唸1次)I am now deluged with the happiness that was planned for me in the Beginning.My barns are full, my cup flows over with joy.屬於我的數不盡的好事,現在正以數不盡方式來我身邊。(每天唸3次)My endless good now comes to me in endless ways.我以非常棒的方式擁有非常美妙的喜樂,而且這美妙的喜樂會停留在我身邊。(不快樂時唸5次)I have a wonderful joy in a wonderful way, and my wonderful joy has come to stay.每天都有快樂的驚喜發生在我身上。「我帶著驚喜的心,看著面前的一切。」(每天唸1次)Happy surprises come to me each day. "I look with wonder at that which is before me."我勇敢地走向盤踞道路中央的雄獅,然後發現它是一隻友善的愛爾得兒犬。(譯註:萬能梗;一種毛絨絨的大型梗犬)I walk boldly up to the lion on my pathway and find it is a friendly airedale.我是和諧、快樂並且容光煥發的,遠離一切恐懼造成的暴虐。(害怕時唸3次)I am harmonious, happy, radiant; detached from the tyranny of fear.我的幸福是建立在磐石之上,而且它從現在直到永遠都是屬於我的。My happiness is built upon a rock. It is mine now and for all eternity.我的好運現在如一條穩定的、不間斷的、越來越大的幸福河流,源源不絕地流到我這裡。(每天唸1次)My good now flows to me in a steady unbroken, ever-increasing stream of happiness.我獻上感恩,為了我永恆不變的幸福,為了我永恆不變的健康,為了我永恆不變的財富以及永恆不變的愛。(每天唸1次)I give thanks for my permanent happiness, my permanent health, my permanent wealth, my permanent love.我是和諧平穩、快樂以及充滿吸引力的,我現在從平靜的大海上,帶來屬於我的船隻。(不喜歡自己時唸1次)I am harmonious, happy and Divinely magnetic, and now draw to me my ships over a calm sea.我心所渴望的人事物,在上天旨意中是一個完美的計畫,是不會墮落也不能破壞的。現在,在恩典之下,它們都實現了。My heart's desire is a perfect idea in Divine Mind, incorruptible and indestructible, and now comes to pass, under grace in a magical way. ※延伸閱讀》‧召喚奇蹟的幸福說話書/你的話語就是你的魔杖‧召喚奇蹟的幸福說話書/祈求幸福魔法 跟著大聲唸出來‧召喚奇蹟的幸福說話書/祈求健康 身體透過話語得到更新【更多精采內容,請見UDN健康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