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新陳代謝
搜尋
3D������������������������������������������������������
共找到
521
筆 文章
-
-
2014-09-23 癌症防治.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 下刀更準確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諮詢對象/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歐宴泉、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吳勝堂】開刀房裡,傳統畫面大多是穿著綠色手術服的醫師、護士,圍在手術台周圍,全神貫注地為躺在手術台上病人開刀。3D遙控 靈感來自達文西但近年的開攝護腺癌、心臟外科手術房有點不一樣,在病人傷口忙碌進出的,是4支架設在手術台車的機械手臂,一旁一台有如行控中心的手術控制台,主治醫師埋首注視3D畫面,映入眼簾是如同在手術台看到立體組織,雙手使用主控制器給予機械手臂手術指令。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達文西,一張膾炙人口的「維特魯人」手稿,人體站在正方形和圓形裡張開手臂,被譽為黃金比例;500多年後,醫界發明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系統,替代人手開刀。第一、二期 可選擇手術國人一年約2300例攝護腺癌病例,其中1/3屬第一、二期可開刀的病例,可選擇傳統開放性手術、腹腔鏡或最新的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1/3為第三期病例,較建議進行放射線治療,加2年荷爾蒙療法;1/3病例,為癌細胞轉移至其他部位的第四期,則建議進行荷爾蒙治療。切除攝護腺癌組織的傳統開放性手術,泌尿外科醫師已用它20多年,它開的傷口較大,約10到15公分,但好處是健保有給付;問世已10年的腹腔鏡手術,透過5個小傷口進入切除癌細胞,對術中出血少、術後疼痛、尿失禁、性功能保留,都較傳統開放性手術佳。操作精密 費用約20萬 2002年在美國問世,2004年引進台灣的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系統,較腹腔鏡更進一步,在小便控制、性功能保留,又優於腹腔鏡,前者約5萬元,後者約20萬元。機械手臂手術提供主刀醫師立體視野,更精確進行器械操作,機械手臂的7個自由度,模擬人的手指靈活度,消除主刀者不必要的顫抖,並操作人手不能觸及的狹小空間和精細手術動作,醫生在縫合膀胱及尿道時,更為順利,有別於傳統開放性手術和腹腔鏡手術。主開攝護腺 也用於心臟它的4支手臂,一支負責拿內視鏡;另外兩支隻手臂,配合主刀醫師在主控制器,拿燒灼器、夾子和縫針等;另一支為備用手臂,隨時遞上手術時需要的器械。機械手臂手術在國內主要做攝護腺癌手術,有些醫院做心臟冠狀動脈繞道術、心中膈缺損、二尖瓣膜修補術、膀胱切除術和胃繞道手術等,也會用到它。目前國內醫院具有該設備者有:三總、林口長庚、振興醫院、台中榮總、台北市立忠孝醫院。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已完成約400例達文西機械手臂攝護腺根除術。術後回診 需測PSA指數做了攝護腺癌手術後,病患都關心癌症能否獲得控制,醫師會建議病患回診抽血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如指數大於0.2,較可能有復發跡象,或許是癌細胞殘存或潛藏,必要時需回診做放射線或荷爾蒙治療。「醫師,我不想做切片,聽說這樣癌細胞會擴散?」門診中,醫師常聽攝護腺病患憂慮地詢問,醫師要澄清,取得攝護腺癌組織,是不會造成癌細胞擴散,有切片,才有助於對病患做出較好的治療判斷。病患心聲》55歲 靠「手臂」保住性功能「我只是幾個月排尿不順,哪知道是攝護腺癌找上門!」蔡先生才55歲,拖了幾個月去看醫師,抽了血、驗PSA值,數值飆到4,做了肛門指診和組織切片,發現是攝護腺癌第一期,因為還年輕,他向主治醫師歐宴泉要求,希望手術不要破壞他的性功能,也不要讓他「包尿布」(尿失禁)太久,於是他忍痛自費20萬元,做了機械手臂手術,現在每3個月回診一次,控制情形良好。延伸閱讀太風流 攝護腺癌易上身攝護腺癌》宜多吃番茄 少吃紅肉排尿不順就醫 才知攝護腺癌【2009/03/29 元氣周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3D印表機 正在列印肝臟……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輯譯】科學家全副武裝,防塵衣、髮帽、手套,只是準備一項「列印」程序,「印表機」內裝的不是墨水而是一種乳白色的黏稠液體,這些黏稠液體號稱是一種「生化墨水」,裡頭是活的細胞。40分鐘後,任務完成,大約4公分長的肺部組織,裡頭包含數以萬計的肺部細胞,就這麼被「列印」出來。這種稱為生化列印(bioprinting)的技術,最早發軔於2007年;取決於生化墨水與印刷圖案的不同,最後印出來的可能是不同的3D生物結構。位於美國的Organovo這間公司,目前正在實驗這種列印技術,列印的範圍包含肺臟、腎臟與心肌;事實上,科學家已經在今年一月,成功列印出部分人類肝臟組織,並計畫開始對外銷售。這個肝組織列印出來的大小,約有3平方毫米,厚度達0.5毫米,大約要價兩千美金;許多人可能會質疑,這種列印技術可以做什麼?事實上,這種技術可以替藥廠省下可觀的臨床試驗費用。過去藥廠一推出新藥,人體臨床試驗是上市前不可避免的程序,現在Organovo的這套生化列印技術,讓藥廠可以直接在「列印出來的肝」上面作實驗,之後再評估是否要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3D列印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開發出來,現在這項技術應用在工程上更加成熟,尤其是3D生化列印更雄心壯志,目標是創造出活生生的人體組織,提供新藥開發或實驗,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器官移植。理論上,這種列印技術的生化墨水可以來自於病患的細胞,如此複製出來的組織,大大降低移植後免疫系統排斥的問題。根據估計全世界大約有80個研究機構團隊,目前正在嘗試列印出一些比較簡單的組織,包含皮膚、軟骨、血管等;當然,要列印出肝臟細胞的難度遠比皮膚複雜。儘管這項技術仍處於萌芽階段,但所有的科技都是從小處開始累積,隨著Organovo對外銷售那個列印肝臟後,會吸引越來越多人才投入生化列印領域,有朝一日或許可以達成器官移植的終極目標。
-
2014-09-23 健康百科.心臟血管
冷天洗頭 她腦中風昏迷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寒流來襲,天氣冷颼颼,不少民眾愛洗熱水澡,不過小心洗澡洗到一半腦中風!醫師表示,洗澡時脫掉衣服所造成的溫差,有可能讓血管收縮加劇,血壓瞬間增高,導致腦出血、中風、腦腫瘤破裂,建議民眾洗澡前,可先放熱水,讓熱水蒸氣提高浴室溫度,避免溫差過大。47歲的侯小姐,平時身體健康、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平日還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日前午睡起來洗頭時,突然間覺得頭痛欲裂,隨後即昏迷。經家人緊急送醫急救後,發現為典型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再進行3D血管攝影術檢查,證實為腦內動脈瘤破裂出血。侯小姐表示,發病前兩天,才剛做過健檢,沒想到發生這樣的意外。萬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國興表示,最近氣候寒冷,不少民眾出門在外都記得要保暖,但忽略在室內的保暖工作。許多民眾都像侯小姐一樣,在脫衣沐浴時,因浴室溫度較低,相差過大的溫差,會讓腦部血管劇烈收縮,產生病變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廖國興強調,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以及有抽煙喝酒習慣的民眾,原本就是腦血管病變的高風險群,更容易出問題。廖國興指出,像侯小姐罹患的腦內動脈瘤,常見於4、50歲的中年人,約10萬人中有4至1人罹患腦內動脈瘤。病患在出血前的2至3周會出現劇烈頭痛,就像是有人拿刀在刺、或是整個頭像要炸開來那麼痛,若不及掌握急救時間,有27%的病患會在發病30天內死亡。 【2009/12/19 聯合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心臟血管
亞東達文西手臂 完成心臟手術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板橋亞東醫院昨天發表以醫療器械「達文西機器手臂」,成功為心臟病友完成全內視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這項心臟手術的突破,是台灣首例。亞東醫院表示,丁姓病患有心臟疾病,必須實施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經心臟外科主任邱冠明以達文西機器手臂施術,患者5天就出院,術後痊癒良好。院方昨天舉行發表會,表示醫師操作達文西機器手臂,透過3D高清晰度的立體視野,更精確操作4支類似人手腕的多關節機器手臂,靈巧移動就像操作自己的手一樣。院方說,機器手臂模擬人的手指靈活度,消除主刀者不必要的顫抖,可操作人手不能觸及的病人體內狹小空間、角度,不但手術開口狹小,更大幅突破外科手術,尤其是傳統心臟手術的侷限。此外,機器手臂手術能降低感染的風險、減少失血及輸血的需求,及減短住院天數、減少疼痛及傷痕,並提供較佳的手術效果。不過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費用較高,例如心臟手術約要15萬至25萬元,傳統手術約3萬元。亞東迄今完成多項高難度達文西全內視鏡手術,包括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肝臟切除、胰臟暨十二指腸腫瘤切除、遠端胰臟腫瘤切除。
-
2014-09-23 健康百科.心臟血管
署花新儀器 心血管疾病3D看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署立花蓮醫院昨天引進64切多層次螺旋式電腦斷層儀器,對變病的診斷大有助益,副院長蔡興治強調,新儀器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一大福音。隨著台灣民眾生活快速變化,飲食精緻化,運動少量化,生活壓力遽增,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病變逐漸找上中壯年族群。蔡興治說,花蓮醫院引進新式的64切多層次螺旋式電腦斷層儀器,擁有多項優點,是病患對付疾病的利器。新式儀器採取全身非侵入性檢查,與傳統的單張電腦斷層掃描儀相比,具有掃描速度更快、切面更薄、範圍更大的優點,掃描一圈只需0.4秒就可提供64張0.0625公分超薄斷層影像,還可以馬上提供高解析度影像,讓體內病灶以多重角度清楚呈現。蔡興治說,新式儀器3D立體成像如體內地圖,引導醫師可迅速找到病灶,可早期診斷心臟冠狀動脈鈣化、狹窄等問題,利用數位化影像並輔以3D立體重建技術,清晰了解冠狀動脈的堵塞程度,進一步採取有效的治療與預防。這種檢查具有非侵入性、低風險、準確性高的特點,如果病患是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病變高風險族群,醫師建議不妨在年度體檢中,為自己安排虛擬冠狀動脈血管檢查。
-
2014-09-23 健康百科.心臟血管
管好你的「腰」 3D生活很重要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報導】調查發現,年滿20歲國人,約有4成腰圍超過標準,其中近7成男性與6成女性都有血壓異常現象。專家提醒,腰圍粗和血壓高是小中風重要危險因子,建議民眾應及早力行三低飲食和三D生活,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 成年男性腰圍應維持在90公分、女性則是80公分以內。根據國外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公分,小中風發生機率增加2%,步入中年後,腰圍如果增加3、4吋(約10公分),小中風機率就增加20%。避免「中廣」身材,除了力行低糖、低脂、低卡路里,三低飲食,也要做到三D生活,分別是:Do Control:定期控制腰圍、血壓、血糖與血脂。Do Healthy Diet:挑選低脂、高纖、多蔬果食物,把握少油、少鹽、少糖的烹調原則。Do Exercise:每天確實運動,合計滿30分鐘。
-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達文西手術 北榮分享百例成果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台北榮總引進最新式達文西機械手臂後,已累計101起手術經驗,透過3D立體高解析度與360度立體機械手臂,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可縮短復原時間,不過過去曾動過多次腹部手術,且出現腸沾黏的人,不建議使用。52歲的黃先生,9年前因左腎腫瘤接受傳統開腹手術,但前年又發現右腎有3公分腫瘤,由於熱射頻燒灼手術效果不好,黃先生去年7月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最新式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部分腎臟,目前追蹤並無復發與轉移。「我得了兩次癌症,非常不幸,但及早發現,其實也很幸運。」黃先生說,第一次手術留下16至17公分傷口,術後疼痛指數達9到10分,直到手術第三天,都只能躺在床上,術後兩周才洗澡。但接受達文西手術後,只有4個5公分不等小傷口,疼痛指數僅6至7分,術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床練習走路,第三天還能散步,復原相當快。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任林登龍表示,傳統開刀手術傷口大,患者復原時間長。腹腔鏡手術雖然傷口小,但器械較不靈活,操作平面、無法深入病灶,醫師開刀必須耗費較多時間。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強調三D立體圖像與高解析度,能深入病灶,集中內視鏡訊號,並放大影像,讓醫師有較佳手術視野。此外,達文西器械更擁有360度旋轉、抓取、捏夾等靈巧及大角度動作,比人類手腕更靈活。台北榮總泌尿外科醫師鍾孝仁指出,相較傳統開刀及腹腔鏡手術,達文西能大幅減少術中平均出血量、組織缺血時間及手術時間等,相當適合體力差、腫瘤較深部的患者,如腎臟癌、攝護腺癌等,目前北榮也運用在胃癌、肺癌等腫瘤切除手術。不過,達文西手術並不便宜,健保沒有給付,患者必須自費7至20萬元等耗材及機器使用費。
-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陸客上午植牙 下午啖美食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高雄報導】近年各醫院集團都在爭取兩岸旅遊醫療的大餅,媚登峰集團也積極投入,該集團董事長莊雅清表示,她花了7年時間、投入數億元資金打造長春藤不老莊園,最大賣點在於可做最新的抗老療程,還可植牙,這是一般健檢中心、SPA中心做不到的,也是長春藤的優勢 。莊雅清表示,過去植牙,光是合齒模總需要一兩周,才可精準對位。但陸客來台觀光時間很有限,因此無法享受到台灣高超的植牙技術。但媚登峰集團自國外引進3D立體瓷雕儀器,利用3D攝影,搭配電腦原就存有各色人種的骨頭資料,可以精準為患者做出合適的齒模,半天即可完成,患者馬上就可以吃東西,繼續未完的行程。另外配合高壓氧、膠原蛋白、術後營養品等等先進的技術與設備,讓患者降低植牙過程的疼痛感與不適,增加植牙意願。媚登峰集團品牌行銷部副總經理雷桂美表示,過去國人可能流行到法國、瑞士或者日本做抗老療程,但如今不老莊園內提供同樣享受,有一系列精密檢查,包括肝臟解毒分析、腸道菌叢分析、重金屬、內分泌等,再搭配療程讓患者從體內開始徹底改變,真正鎖住青春。莊雅清也說,未來也將與旅行社、飯店業者合作,甚至可以結合高爾夫球團,讓陸客來台旅遊、打球時,順便全身保養,未來商機指日可待。
-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準媽咪拍立體超音波「噱頭」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花幾千元,就能為還沒出生的寶寶照下人生的第一張照片,不少準媽媽、準爸爸都樂得花這筆錢,接受4D立體超音波。但婦產科醫學會指出,號稱3D、4D的立體超音波根本就是噱頭,對產檢沒有任何幫助。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今天舉辦母親節聯合記者會,台大醫院婦產科教授徐明洸提出「立體超音波」無用論,強調這項技術只能讓父母提早看到胎兒容貌,其他毫無助益。「胎兒寫真集!解開胎兒神秘面紗!」許多醫院及婦產科診所打出宣傳口號,宣稱只要花幾千元,就能透過立體超音波,搶先看到胎兒的外貌,連胎兒在笑、打呵欠、手舞足蹈的可愛模樣,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徐明洸指出,台灣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也帶來更大商機,近年不少婦產科醫療院所就大力宣傳3D、4D立體超音波,但這項檢查是否真的需要,確實有討論的空間。「錢要花在刀口上!」徐明洸強調,目前婦產科醫學會並不建議產婦接受立體超音波,其實只要二度常規空間超音波就能篩檢出六至八成構造異常的胎兒。徐明洸解釋,立體超音波的原理,是用電腦快速處理平面波、音波擷取的影像,但經過多重處理程序後,準確度比傳統超音波差,很難篩檢出不易判斷的內臟疾病。唯一優點就是讓新生兒父母搶先一步看到寶寶的五官外型、生殖器官。此外,許多婦產科診所的影像資料都交由技術員來判讀,經驗不足,很難從立體超音波的簡單圖影中,發現胎兒生理發育是否異常。因此,徐明洸批評,立體超音波百分之百只是商業噱頭。而且傳統超音波、立體超音波等儀器都有侷限性,即使檢查報告沒有異狀,並不代表胎兒就是百分之百正常或沒有疾病。因為有些疾病會在胎兒較大週期時,甚至出生之後,才會被診斷出來。除非家長想娛樂自己,否則沒必要花錢做立體超音波。徐明洸強調,並不是越多「D」的超音波就越好,許多醫院早將立體超音波列為「非必要」的產檢項目,部分醫院為了避免引起醫療糾紛,更已不幫孕婦照立體超音波。
-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恩主公醫院 新醫療大樓啟用
【聯合報╱記者盧禮賓/三峽報導】創立13年的三峽恩主公醫院,兩年前斥資三億元在鄰近院區的中山路新建「中山醫療大樓」昨天啟用,除新成立中醫部,並擴充既有的牙科、早期療育中心和精神科日間照護中心。中山醫療大樓是為地上五層、地下二層建築,二樓中醫部是新成立的傳統醫學科別,設有四個科別、八間診間,包括內科、婦兒科、骨傷科及針灸科,提供三峽、鶯歌、土城、樹林和桃園地區民眾更多元的醫療服務。一樓牙科門診有分隔式診間8間、獨立的兒童牙科治療室1間與無菌手術室1間,配備數位3D電腦斷層及X光機、新型雷射旗艦機、超音波骨刀機等,可提供高品質的人工植牙、牙周病與根管治療等醫療照護。三樓兒童發展早療中心多次擔任新北市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也是新北市最早成立的早期療育團隊,四樓、五樓精神科暨日間照護中心,是以身心症狀穩定的患者為服務對象,讓病人白天到院接受治療及復健,學習基本生活技能,晚上和假日則重返家庭生活。啟用典禮昨天上午舉行,衛生署長邱文達、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衛生局長林雪蓉、恩主公醫院董事長黃忠臣、醫界、三峽、鶯歌地方人士參加。院長謝銘勳說,中山醫療大樓啟用是恩主公醫院開創13年來新的起點,因應服務區域內的病患對傳統醫學的需求,設置中醫門診,並擴大其他三科服務規模,讓恩主公醫院「不只是好鄰居,更是地區的健康諮詢守護者」。中山醫療大樓地址:三峽區中山路198號,電話:2672-3456(恩主公醫院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