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高齡照護
的結果:共找到 28 筆 約 0.083秒老後最適合住在什麼地方?80歲退休教師黃育清:搬到安養院當作住旅館
老後最適合住在什麼地方?是自己的家、回到鄉下、還是寄宿在兒女的孝親房?80歲的退休教師黃育清,在67歲時,就選擇和先生搬到「安養院」,一住10多年,日子還在持續累加當中。安養院就坐落在木柵山區裡,環...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退休後不想過得比現在差?中信銀專家有解
聯合報系退休力大調查引發全民熱潮自我檢視退休準備,趁年輕應全方位存本,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率先回響願景工程報導,針對各世代退休力不及格提出對策。台灣在二○一八年就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二○二五年進...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我從資深住院醫師時便開始探索高齡醫學,那時懵懵懂懂,只覺高齡病患真難處理,即使照著疾病照護指引也難達到治療效果,病人狀況常難如預期恢復,總是抓破頭想著怎麼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高齡醫治 需考慮複雜...
醫病平台/ 當高齡照護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醫療人員依然無助
【編者按】 這星期的主題是「醫者的內心世界」,搜集了三位醫師在不同的情境下寫出他們對病人或同事的遭遇所引起的感觸,使社會大眾有機會一窺醫師心裡在想什麼。「醫病平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有三篇病人或...
以「賦能」開創長照新模式 重拾被照顧者的生命意義
邁入暮年,失能、失智,真的是不可逆的選項嗎?如果我們讓失去能力的人,經過訓練,可以再次增能與復能,並且維持他們日常生活的獨立、延緩失能、強化健康自我維護,必定可以替社會減少照顧上成本的支出,也讓失能...
小鄉鎮大醫師 許國文獲頒台灣醫療貢獻獎
11月12日醫師節,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9日)舉辦醫師節慶祝大會,表揚資深醫師及台灣醫療典範,其中,羅東博愛醫院董事長許國文獲頒台灣醫療貢獻獎,今天以醫師身分出席,從衛福部長陳時中手中接...
照顧老人 高雄啟動社區醫療網
高雄市65歲以上人口達15.48%,已步入高齡社會,高雄市衛生局選定都會區左營、次都會區岡山及偏鄉區茂林,作為社區醫療照護網絡示範區,建立因地制宜的高齡照護網。高雄市衛生局長林立人說,因應高齡者照護...
超高齡社會倒數計時…智慧科技導入長照
2019年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AT life)日前落幕,這次大展吸引11萬8798參觀人次,較去年成長40%,今年展會出現兩個明顯變化,一是智慧科技(ICT、IoT、AI等)導入長照整體照顧模式...
中山大學與高榮共推音樂輔療 設計輔具助高齡長照
中山大學與高雄榮民總醫院今天舉辦「共學、共享及共樂演唱會」,設計各種復健動作讓失智失能長者一起唱唱跳跳。中山師生並發表四款高齡照護輔具提案,透過音樂治療與輔具設計,增進高齡失智者肢體感官、心理情緒、...
日台協與衛福部合作 邀長照人員赴日培訓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今天表示,日本與台灣同樣面臨高齡化問題,為促進日台看護及福祉領域交流,24日起邀請10名台灣長照相關人員赴日本培訓2個月,盼能成為日台合作的橋梁。日台協與衛福部合作推動看護及福祉專業...
當難相處的父母告別人世 高齡照護專家教你怎麼走出來
【文/選自橡實文化《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作者葛瑞絲・雷堡, 芭芭拉・肯恩】當令你受盡煎熬的父母告別人世失去父母,令人傷痛。若你對他們曾懷抱負面或矛盾情結,傷痛將更大。哀悼這樣的父母,比哀悼親近慈愛...
為何父母都抗拒改變?高齡照護專家用最簡單的方法讓你搞懂
【文/選自橡實文化《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作者葛瑞絲・雷堡, 芭芭拉・肯恩】為何老人家抗拒改變?多數人都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與自主生活為傲,老人家也是一樣。他們可能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子女不同,就像你有時...
黃揚名/人類該害怕人工智慧、機器人嗎?
上星期Google開發者大會上,他們展示了Google Duplex,一個具備人工智慧的語音助理。在發表會上,第一段影片展現了人工智慧可以幫忙預約剪頭髮,而且在對話中加入了一些語助詞,讓接電話的真人...
長者看診掛4科整合成1站 減重複用藥、少花錢看病
83歲郭姓老先生十幾年前有高血壓、攝護腺問題、腸胃問題,也放置腦積水引流管,要看4科門診,看病要一科科看,一周要跑醫院二到三次,每次都要花大半天,陪同的家屬疲於奔命,且餐前要吃十幾顆藥,多重用藥。老...
和年輕人當室友 青銀共居促長者健康
高齡社會來臨,少子化問題,愈來愈多長者面對獨居生活,因此「青銀共居」的社會福利慢慢出現,讓年輕人跟銀髮族住在一起,互相陪伴。新北市政府舉辦「跨世代居住創新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如何運用新的...
陳亮恭/對長輩付出關心 就是高齡友善社會嗎?
我住的社區有一個負責環境清潔的阿姨,我常在倒垃圾的時候遇到她,她每天總是爽朗的問候我,當我低落的時候,阿姨還會跟我說:「今天怎麼沒元氣啊!」這爽朗的陽光阿姨,雖然她的工作有點粗重,也總忙進忙出的。我...
陳亮恭/高齡照護的精準醫療
「老化」是簡單兩個字,但卻代表複雜的過程,社區一般的健康老人中約有五成具有身體活動能力的衰退,雖然並未進展為失能,卻是失能高風險的長者;此外,社區中也有三成以上長者自覺記憶衰退,雖然這些長者不見得演...
周傳久/感動人的失智復健
幫助鼓勵老人作運動延緩失能不是新聞,但失智的呢?怎麼幫助他們?因為失智所以不能得到幫助?事實並非如此,而且有很多希望。不久前在日本老人醫院失智區,有較長時間觀察他們怎麼引導長輩活動,減少持續長坐。從...
周傳久/我們需要更科學的方式發展長照服務
五年前,丹麥用「嚴肅玩樂高」方式,和荷蘭、芬蘭大學服務設計系與實務界人士,一起發展未來護理之家。後來「未來護理之家」成了一棟經典新機構。在社區中而非社區外,讓失能不再適合獨自住家的人有去處,也增加民...
深入你所不知道的日本長壽研究中心
清水模的建築在晴空藍天之下,襯得更為神清氣爽,這是位於日本名古屋的國立日本長壽醫療研究中心(NCGG),簡潔的設計,一天要吞吐700位高齡病患的門診量,很難想像,這裡也是日本高齡醫療政策的大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