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食品安全
共找到
406
筆 文章
-
-
2024-11-29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成立權促會/健保署長:已爭取公務預算20億,9罕藥明年納健保
立法院厚生會昨天成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遭受醫界建議健保總額罕藥專款編列零元的弱勢病患,要求全面盤點罕病病患未被滿足的需求、提升罕藥可近性、深化防治策略、全人照顧等。對於病患殷切期盼,健保署長石崇良允諾,已爭取公務預算廿億元,預計明年將審核中的罕藥全數納入健保給付。厚生會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由立委王正旭擔任召集人,陽明交通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教授康照洲擔任主任委員,立委蘇巧慧、陳菁徽、林月琴出席致詞,並邀集罕病基金會董事長蔡輔仁、創辦人陳莉茵、共同創辦人曾敏傑、專家簡穎秀、楊銘欽、蒲若芳、顧雲崧等擔任委員。12類病友 等待唯一用藥王正旭指出,他長年照顧癌症病人,發現癌症病人與罕病病友同樣面臨治療帶來的「財務毒性」,即新藥價格太高,在健保無法給付時,病友財務狀況恐將崩潰。罕病篩檢進步,病人被診斷的同時,政府應提升病人用藥權益,集社會之力幫助病友與家庭,落實賴清德總統所說,「照顧罕病病友是國家政策,政府對罕病病友的照顧也已達國際水準。期盼未來共同努力,讓弱勢族群在台灣能自在的生活。」康照洲指出,罕見疾病新藥收載數量明顯減少、給付時程卻拉長。目前等待健保給付的罕藥共有20種,有12類疾病患者在等待唯一的用藥。罕見疾病患者與家庭等待藥物艱辛、生活照顧不易,成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期待共同探討並幫助罕病患者爭取權益。罕病用藥 面臨三大困境罕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指出,罕見疾病用藥面臨三大困境:等待罕藥給付時程漫長、罕藥專款未充分執行、罕藥專款「歸零」雪上加霜。對於罕藥納入健保給付時程,陳冠如分析,在一代健保時期,健保罕藥給付率百分之86.79%,到了二代健保,下降至61%;等待時間變長,一代健保為5.2個月,二代健保則達到30個月,罕病病患、病患家庭在等待給付過程中,心理壓力、負擔沉重。健保罕藥專款執行率,從2017年到2023年,未執行金額達41億元,費用進入健保安全準備金,沒有用在罕病病患身上。近六千病患 在等待新藥今年罕藥專款占健保總額1.23%,在討論明年健保總額時,部分醫界代表竟建議罕藥專款「歸零」,現在有8400多名罕病病患正在用藥,還有5,943人等待新藥,若健保不再給付,對罕病患者、家庭是很大的挫折,也是殘酷的折磨。石崇良分析,通過罕病認定的疾病有246個,罕病藥物有110種,健保已給付84個,尚未給付的26個藥物中,有10個審查中,其中一個通過審查,明年1月1日起生效給付,有9個藥物廠商未申請給付,另一個藥物未獲健保共擬會通過,還有5個藥物廠商撤案,不申請給付。石崇良承諾,目前正在爭取公務預算廿億元,可用於目前排隊納入健保的九個罕藥,在順序上,針對尚無藥物的病人為優先。在罕藥專款執行率,石崇良指出,去年執行率達99%,今年執行率一定逾百分之百,將建置登錄系統,蒐集藥品臨床使用的真實世界證據(RWE),據以調整給付,將資源用在最有效益的治療。陳莉茵表示,健保照顧罕病病患責無旁貸,應確保健保總額編列不排擠罕病病人需求,充分維護罕藥專款獨立性;合理增加健保罕藥專款;提升罕藥專款執行率。
-
2024-11-29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權促會/康照洲:罕藥定義、價值、審核流程,皆須溝通、討論
罕見疾病用藥又稱「孤兒藥」,近年來,罕藥的財源與相關法條的落實,引發關注。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陽明交通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教授康照洲指出,對於罕病患者、家庭來說,罕藥可能是救命之源,藥物全面給付更是當務之急,不過因為健保框架、經費受限,加上各方對藥物「價值」的認定,有不少歧見, 導致許多罕病病患、家庭雖然有藥,卻苦苦等不到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期待賴清德總統也可以把罕病病患的治療、照護也列入健康台灣願景當中,攜手為弱勢罕病病患、家庭尋求更多生路。對於這次立法院厚生會/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成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康照洲表示,罕見疾病定義、罕藥的健保給付、審核流程等環節,尚有許多立法、流程上的細節需優化,這次成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就是希望可以針對這些議題、立法、流程進行討論,以凝聚共識。針對罕見疾病定義部分,目前衛生福利部訂有「罕見疾病審議認定原則」,當「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會」審議認定時,可為參考,而根據「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簡稱罕病法)的認定原則,罕病須包括盛行率在萬分之一以下,且具有罕見性、遺傳性與診治困難性等特性 對此,康照洲認為,像美國對於罕見疾病的認定,以發生率為主,不一定要與基因遺傳連結,若罕見疾病定義以發生率為主,國外一些有罕見疾病適應症的藥物便有機會引進台灣,台灣的罕病患者、家庭,便有更多治療選項,也有更多獲得救治的機會。罕病核藥流程繁瑣,患者生命與時間賽跑目前國外罕藥引進台灣、取得藥物,並獲得健保給付,需要約30個月以上時間。康照洲分析,這樣的結果,主要有兩個原因造成:第一,由於罕病法主管機關為國健署,而審核藥證機關為食藥署,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的決策單位為健保署,當罕藥引進台灣,需要經過較多單位核可,且比一般藥物需要更多流程,因此自然比一般藥物需要更多的時間。第二,過去,在第一代健保時代,只要食藥署通過藥證,很快就能納入健保,但進入二代健保時期,罕藥要納入健保,需要經共擬會決議,共擬會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只要稍微一拖延,四個月、六個月時間很快就流逝過去,而罕病患者多數在與時間賽跑,病情不斷演進,這樣的等待,無異帶來許多煎熬、折磨。此外,由於共擬會的成員來自不同單位、團體,彼此對於藥物「價值」認定,常有許多歧見。由於罕病的病患人數很稀少,用藥需求多半也很急迫,因此臨床研究在執行上很不容易,這讓審核程序增添許多變數。舉例來說,有些團體可能認為,病患用藥後,症狀、病情要進步到某一程度,才算「有效」,但對於病患、病患家庭來說,即使只是一點點進步,可能就會對家庭、病患生活帶來許多正向改變,而這樣的「價值」,並非傳統ICER等評估方式可測得,因此需要進一步討論、溝通,才能有共識。康照洲另舉例,假設有一種罕病藥物從注射改為口服,可減去病患往返醫院時間、頻率,病患的生活品質,自然也有所不同,而這樣的「價值」,很難運用傳統方式進行統計、估算,若能將這類考量納入評估,或許較符合罕病患者、家庭需求。過去,罕藥的健保專款執行率並沒有到100%,剩下的經費便流入健保安全準備金大水庫,但同時,卻有不少罕藥的健保給付條件受到限制,並非所有罕病患者都能順利用藥,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落差,康照洲認為,這也是各方對罕藥「價值」的認定不同而導致。康照洲直言,照顧罕病病患用藥權益,是政府的責任,而罕病藥物財源包含健保制度下的罕病專款給付,以及菸捐等公費的支持,當健保罕病專款不足,政府就要想方設法補足這塊缺口,期盼罕病患者用藥,皆能全面給付,也希望所有罕病患者因盡快用藥,生活、人生可以有所不同、大幅翻轉。
-
2024-11-20 焦點.食安拉警報
陸「三無」網紅食品霉豆腐恐入台 衛福部籲別買!霉豆腐是什麼?
「霉豆腐」透過抖音等平台在大陸走紅,已成網紅食品,近日在台灣社群網站也出現販售蹤跡。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這類食品為「三無」食品,跟先陣子流行的蠟瓶糖一樣,食品製造到販售的流程都沒人把關,呼籲民眾不要食用。林靜儀表示,「三無」食品是指沒有製造商、沒有核准標準、沒有經過檢驗。這些食品從源頭到食品安全,都沒有人知道過程,例如霉豆腐的黃豆如何儲存製造、調味劑跟色素都沒有經過檢驗,跟很多先前抖音等社群平台看到不明來歷的食物一樣。至於目前是否有霉豆腐進入台灣販售,還需要調查。林靜儀呼籲,台灣本身就有很多優良食品,衛生局跟食品業者對食安都有保障跟控管,民眾不要透過社群平台購買食物,更不要公開販售這些來路不明食品,否則恐面臨刑責。她提醒,有些罐頭類食品若沒有經過適當消毒,恐怕還有肉毒桿菌致命的危險。什麼是霉豆腐?根據百度百科介紹,毛豆腐也叫黴豆腐,徽州地區傳統名菜,是一種表面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的黴製品。主要做法是將豆腐切成塊狀,進行發酵的過程,使之長出寸許白毛,然後用油煎成兩面略焦,再紅燒。
-
2024-11-17 養生.生活智慧王
避免鋁箔紙烤焦滲出鋁金屬 科學家建議烹飪2類食物時別使用
不少人會使用鋁箔紙烹調食物或烘焙糕點,但可能會擔心其安全性,恐怕使用不當容易烤焦,讓鋁箔紙的鋁金屬釋出來,而鋁有增加失智風險的疑慮。食品專家認為,的確是存在風險,因為常用的鋁箔紙只可在華氏400度(攝氏204度)內安全使用,若超過這個溫度可能出現問題。全國環境健康協會(National Environ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的食品安全項目主任杜維拉(Darin Detwiler)指出,高溫,加上酸性食物如番茄、柑橘或醋等,可能會導致鋁滲入食物內。他說,儘管在大多數情況下,釋出的鋁劑量很少,但若一段時間內吸收過量的鋁時,仍有可能出現潛在的健康風險,例如神經退化疾病。獲得認證的食品及烹飪科學家加文(Jessica Gavin)對此解釋,在高溫烹調酸性食物時,滲出鋁的風險確實會有所增加,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風險仍然很低,基本上,只要食物不太鹹或太酸,就沒有問題。她也建議,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吸收鋁,避免長時間用鋁箔紙烹飪或儲存酸性或鹹味食物。目前的情況是,即使努力避免使用鋁箔紙,但大多數人仍會在沒意識下吸納了它。其實用鋁箔紙烹飪的風險很低,即使加上餐具、烤盤等物品,也只佔一般人攝入鋁的大約4% 。反而日常用品裡,化妝品、藥物、止汗劑也含有鋁。根據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的數據,美國人平均每天透過食物攝取7至9毫克鋁,看似很多,但通常會透過排尿及排便很快將鋁排出體外,所以也毋須擔心。若真的擔心鋁箔紙中的鋁在烹飪時會滲入食物,在烹調酸性或鹹味食物時改用其他替代品,玻璃烤盤是其中一種選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筷子「1清洗習慣」恐害細菌狂生,不少人都這樣做!專家提醒5情況就該換
「筷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餐具,有著琳琅滿目的材質與種類。然而,不同材質的筷子有何特性?應如何避免筷子滋生黴菌或細菌危害身體健康? 了解材質特性 選擇合適筷子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傅偉光主任表示,市面上常見的筷子種類多樣,包括:木筷、竹筷、塑膠筷、不鏽鋼筷、玻璃纖維筷和鈦金屬筷等。木筷環保且有質感、竹筷輕巧耐用、塑膠筷耐用且易清潔、不鏽鋼筷具有高溫耐受性、玻璃纖維筷輕盈且不易變形、鈦金屬筷則輕量堅固。每種材質都有其獨特性,可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和喜好。 不過,不同材質的筷子各有優缺點,像是木筷環保天然,質感良好,但易受潮變形,需定期保養;竹筷輕巧耐用,價格適中,但易生黴變質,需保持乾燥清潔;塑膠筷便宜且易清洗,但不耐高溫,易變形且不環保,不推薦長期使用;不鏽鋼筷具高溫耐受性強,適合多種烹飪方式,以及吃火鍋等狀況下使用;玻璃纖維筷輕盈且不易變形,但價格較高且易破碎,不適合有兒童的家庭使用。 正確清洗筷子 這些細節要注意 筷子的清潔與保養是確保食品安全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步驟。傅偉光提醒,每次使用後,應將筷子用清水沖洗,再用食品用洗潔劑清潔,後續使用沸水煮沸1分鐘,可以有效殺滅筷子表面的細菌。最後再瀝乾或用乾淨的毛巾擦乾,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以免筷子變形或滋生細菌。 定期檢查筷子外觀 這些情況別再使用 另外,定期檢查筷子是否有裂痕或磨損,如有,應立即停止使用以防止意外發生。為了保持筷子的品質,不建議長時間將其暴露在陽光下或高溫環境中。存放時應保持乾燥通風,最好放置在筷子架或筷子筒,避免與其他餐具接觸。至於筷子出現明顯的裂痕、變形或磨損,或者清潔後仍有異味或污漬難以清除時,就應該汰舊換新。此外,如果使用的塑膠筷子出現變色或表面出現刮痕,也應該考慮更換。綜合考慮使用情況和衛生安全,建議大家每隔一段時間更換筷子,才能安心、放心的享用美食。延伸閱讀: ·不鏽鋼餐具數字越大越好?專家解答...常與食物接觸要挑這1種 出現3情況快換掉 ·洗碗機很方便,但1物質沒洗乾淨留在碗盤上,吃進肚恐會損害腸道健康
-
2024-10-31 養生.聰明飲食
冷掉的別碰?專家揭賣場烤雞的溫度該保持在幾度才能安全下肚
食品安全專家建議,家禽肉類要加熱至華氏165度(約攝氏73度)以上再食用才安全。健康文摘(Health Digest)雜誌報導,賣場的烤雞是很健康的飲食選擇。農業部(USDA)數據顯示,不含皮的單塊雞胸肉含有33.6克蛋白質、341毫克鉀和295毫克磷,以及其他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營養。食品安全顧問內爾肯(Jeff Nelken)告訴「福斯洛杉磯第11台」(Fox 11 Los Angeles),消費者不會想選購冷掉的烤雞,「觸碰表面時,必須感覺溫熱」。究竟要多熱,才夠熱呢?農業部規定,可安全食用的家禽肉,必須加熱至華氏165度以上。農業部將華氏40度到140度(約攝氏4度到60度)之間的食品溫度,定義為「危險區」;這是細菌滋生速度最快的溫度區間,微生物的數量在20分鐘內增加一倍。福斯報導,若烤雞的溫度降至140度以下,煮熟的烤雞可能在四小時內對食用者構成健康威脅,進而讓食用者出現胃腸道不適、嘔吐、腹瀉、發燒和頭痛等食物中毒的症狀。除了用手觸摸測試溫度的方法外,消費者還可透過商店的標籤來放心選購雞肉,這種標籤可顯示該雞肉已經放置多長時間,此舉使好市多(Costco)獲得高度肯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消費者樂見零售商不會讓雞肉在外置放逾兩小時,這跟食物壞掉的風險關係較小,而是為了保持食物的最佳風味。另據農業部的肉類和家禽熱線(Meat and Poultry Hotline)專家表示,消費者買好烤雞返家後,也不該把雞肉放在桌面上超過兩小時。在氣溫超過華氏90度(約攝氏32度)的日子,必須在買好烤雞後一小時內,把雞肉放進冰箱。此外,先分拆烤雞肉之後,再將碎肉冰進華氏40度的冰箱中,可確保快速冷卻的最佳效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3 焦點.食安拉警報
吃美國麥當勞牛肉堡竟死亡!大腸桿菌感染可大可小, 「這1型」致死風險高
吃麥當勞牛肉漢堡竟死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昨天發布警告,10個州分有至少49人進食麥當勞「四盎司牛肉堡」(Quarter Pounders)後,感染大腸桿菌不適,其中科羅拉多州1名長者死亡,10人需要住院,包括1名兒童腎臟出現嚴重併發症。美麥當勞「四盎司牛肉堡」出事 是洋蔥還是牛肉有問題?美國CDC指出,49例病例由9月27日至10月11日期間發生,多達27例來自科羅拉多州,其餘包括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猶他州等。當局正展開調查,目前尚未確定成因,但食品藥物監管局初步調查顯示可能是「洋蔥」受汙染,農業部就正調查牛肉有無問題。麥當勞發聲明表示,初步調查顯示,部分個案涉及來自同一供應商的洋蔥,目前已停用相關洋蔥圈,受影響的10個州和另外4個州的部分地區已停售「四盎司牛肉堡」,強調極度重視食品安全。我食藥署做二件事把關食安對此,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食藥署目前決定會做二件事:第一、食品組將檢視相關產品、原料有無進口國內,因漢堡是熟食,研判不是進口食品,進而公布食品消費紅綠燈,目前評估應是綠燈;第二、經食品組或台灣麥當勞所轄的地方衛生局通知業者,對於相關產品的食安問題嚴格把關,不希望國內發生一樣的事情。至於,美國CDC研判,可能是洋蔥遭到汙染。林金富說,這起事件目前仍在調查中,因此,還無法判斷實際汙染情形,其實國外發生食安事件,不只是肉排、洋蔥,可能有沙拉、乳酪等食物,而國內規範漢堡所使用的肉品,依規定必須加熱、煮熟,且必須與生食做好分隔,避免交叉汙染,如是在家烹煮食物,應是熟食、生食分開有兩套不同刀具、砧板,降低食物交叉汙染問題。大腸桿菌感染看型別 出血型致死風險高林金富說,美國這次出現死亡病為感染大腸桿菌所致,大腸桿菌是環境常見細菌,並是衛生指標菌,進行食安檢測時,常檢驗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如果驗出代表衛生環境不佳,將依食安法要求業者改進,一旦感染到腸道出血型的大腸桿菌型別,將有很高的致死風險。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受感染者會出現嚴重腹絞痛、血狀腹瀉等,沒有發燒症狀,多數健康成人可在一週內恢復,僅有少數患者會併發溶血性尿毒症,主要是因為該菌所產生的毒素,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導致溶血性貧血、少尿、水腫、抽筋、出血,甚至轉成急性腎衰竭,嚴重時會喪命。(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署)美國CDC指出,感染大腸桿菌症狀,包括極度胃痙攣、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通常在攝入細菌後3至4天出現,大多數人可在5至7天內康復,但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嚴重腎臟問題並需住院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22 焦點.元氣新聞
挨批「全美最差麥片」家樂氏穀物圈早餐麥片被指含多國禁用成分
知名食品安全專家批評家樂氏Kellogg's旗下的穀物圈早餐麥片Froot Loops麥片為全美「最差早餐麥片」,並指出該麥片中的人工色素與癌症風險相關,已經被歐洲多個國家禁用,但仍在美國市場售賣,引發不少名人和活動家的廣泛抗議。前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主管戴特威樂(Darin Detwiler)博士在接受每日郵報採訪時表示,Froot Loops麥片「高度加工,含有大量添加糖、人工色素和防腐劑,這些成分可能導致多種健康問題」。戴特威樂指出, 每份Froot Loops的糖含量達12.35克,相當於三茶匙,接近兒童每日糖攝取上限的一半,同時多數兒童的實際食用量遠超出建議的份量。他與多位活動家呼籲Kellogg's公司減少麥片中的人工添加物和高糖成分,並重新考慮配方。戴特威樂警告,高度加工的食品成分,特別是與癌症風險相關的人工色素,如紅色40號(Red 40),長期使用可能帶來健康隱患。該染料因與多動症及癌症風險相關,被多個歐洲國家禁止使用,但仍出現在美國版本的產品中。Kellogg's公司於近十年前承諾在2018年之前移除所有麥片中的人工色素和成分,但至今尚未完全兌現。戴特威樂建議,像Froot Loops和Lucky Charms等高糖、高人工色素的麥片應該僅限於偶爾享用,絕不應成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知名女演員曼德斯(Eva Mendes)近日在Instagram上也批評了Froot Loops等美國兒童麥片中的有害色素,並呼籲相關公司移除這些添加物。她指出,加拿大版的Froot Loops麥片已改用天然的藍莓、胡蘿蔔和西瓜汁作為色素來源,而美國版仍使用紅色40號等人工成分。曼德斯上周號召其660萬名追隨者參加位於密西根州的Kellogg's總部的和平抗議活動,並遞交了近40萬人簽署的請願書。她在Instagram上寫道,「我從小吃麥片長大,我依然喜歡麥片,但在了解這些成分在其他國家被禁止使用後,我不再選擇Kellogg's的產品,因為這些成分對孩子有害。」Kellogg's在聲明中表示,85%的麥片產品已不含人工色素。然而,針對未完全兌現承諾一事,該公司尚未給出具體說明。
-
2024-09-30 焦點.健康知識+
有747種細菌在微波爐高溫下殺不死 2招降低食物遭汙染風險
研究人員進行相關測試,尋找微波爐內的細菌,結果發現一個出乎意料的多樣化生態系統,能夠抵禦微波爐的高溫。羅格斯大學專家夏夫納(Donald Schaffner)表示,微波爐的運作原理是透過讓食物中的水分子震動產生摩擦熱,以此加熱食物並殺死可能含有的細菌。然而,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微生物學教授優瑟夫(Ahmed Yousef)指出,家用微波爐加熱食物不均,若有食物從加熱容器中飛濺出來,可能含有細菌,落在微波爐內壁、角落或內部上方,而這些地方在設計時就不是用來接收微波能量,所以微生物可以生存。濺出的食物隨著時間變乾,也愈難殺死裡頭的細菌。發表於「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期刊的研究中,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Valencia)研究員波卡(Manuel Porcar)和同事從30個微波爐中採集樣本,進行培養並分析他們發現的微生物DNA,三分之一的樣本來自家庭微波爐,三分之一來自共用的辦公室微波爐,其餘來自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微波爐,實驗室使用微波爐來加熱化學溶液。研究人員總共發現747種細菌。根據該研究,家用微波爐含有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通常存在於人體皮膚上,可能對健康造成風險;實驗室微波爐(啟用時間更長)聚集能抵抗輻射和極端高溫的細菌,與在太陽能板或核廢料附近發現的細菌相似。研究人員發現,廚房微波爐的微生物群體更大,而實驗室微波爐的微生物更多樣化。雖然微波爐內的細菌汙染食物的機率不高,但為減少抗熱細菌在微波爐潛伏,你可做幾件事。波卡表示,使用肥皂或稀釋的漂白劑即可清除微波爐內的細菌,「微波爐跟你家廚房餐桌的表面一樣髒,所以別忘了清理微波爐。」此外,加熱食物時儘可能減少食物飛濺。喬治華盛頓大學食品安全學會主管巴佛爾(Janet Buffer)表示,使用有透氣孔的罩子蓋住食物,可降低汙染的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27 養生.聰明飲食
鹹蛋出現「4情況」千萬別吃,快丟掉!專家示警 教你正確保存避免腐壞
 市面上的鹹蛋可分為生鹹蛋及熟鹹蛋,兩者到底有何差別? 鹹蛋分2種 兩者差異一次看 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潘敏雄特聘教授表示,鹹蛋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紅土醃製,步驟多,製作時間長,口感較佳、不死鹹;另一種為鹽水醃製,其醃製時間較短,味道則死鹹。此外,鹹蛋又分為生、熟兩類,生鹹蛋是鹹蛋醃製完成、沒有經過加熱的鹹蛋,蛋白仍是液態;熟鹹蛋是將生鹹蛋加熱,蛋白會凝固成白色固體狀。  觀察外觀、氣味 避免吃掉壞鹹蛋 選購鹹蛋時,潘敏雄建議,可先觀察外觀,蛋殼應完整無裂紋,表面潔淨無污漬。其次,聞一聞蛋的氣味,應該沒有異味,呈淡淡的蛋香。接著再觸摸蛋殼,應該感覺堅硬且光滑。最後,查看包裝產品上標示的有效日期,選擇在有效日期內的產品。  生鹹蛋、熟鹹蛋用途不一樣 常見作法一次看 一般來說,生鹹蛋的蛋黃部分已成固體狀,蛋白部分還呈液體,其鹹蛋黃可以切成薄片或切塊,搭配白粥或熱米飯,或者配合煎魚、燉肉等料理增添風味,甚至可以切碎加入到炒飯或麵食中,增添鹹味。至於熟鹹蛋,則可用來製作糕點、餡料或醬料,像是端午節粽子、金沙料理等,藉此增添豐富的味道。  鹹蛋這樣保存 避免食安問題 潘敏雄補充,如果有未立刻使用完的生鹹蛋,最好存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可以將生鹹蛋放入密封容器中或以保鮮膜包裹好,並冷藏保存,但仍建議儘速食用完畢;而熟鹹蛋經過煮沸處理,較不容易變質,可存放在常溫下、較乾燥的區域,例如廚櫃或餐具櫃,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即可。但建議無論生鹹蛋或熟鹹蛋都應儘速食用完畢,避免導致食品安全相關問題的產生。食藥署也提醒,使用鹹蛋前,若發現蛋黃變質、腐敗,或是蛋殼有破損、切開飄散臭味,都表示鹹蛋可能已腐壞,應丟棄避免食用。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皮蛋含重金屬吃多會中毒嗎? 食藥署解答了 ·鴨蛋黃、調味粉都可能摻入蘇丹紅! 營養師教「5招」避免吃下肚:顏色太鮮豔注意
-
2024-09-18 養生.聰明飲食
網傳喝生乳更營養、易消化?營養師揭殘酷真相:弊大於利
抖音瘋傳喝生乳的好處:更營養、更少化學成分、更容易消化等等,果真如此嗎? 營養師首先提醒,沒經過消毒的生牛奶,好處可能不敵風險。至於營養成分,Aqualab首席食品科學家卡特賴特(Zachary Cartwright)說,生乳含天然維生素和礦物質,某些研究指出,高溫消毒會減少怕熱的維生素如維他命C和B,「可是,牛奶本來就不是這些維他命的重要來源,因此,總體營養的影響微乎其微。」營養師米哈子克(Maggie Michalczyk )也說,生乳也許有更多胺基酸、抗微生物劑、維他命、礦物質和脂肪酸,但是否真如此,還須進一步研究。「喝生乳也許有其營養價值,但目前我不建議大家大費周章去買生乳來喝。」微菌實驗公司( Microbac Laboratories)食品安全專家、資深主任馬丁( Sam Martin)說,經過殺菌處理的牛奶,營養價值其實沒甚麼重大變化,「好幾項研究都證實,經過消毒的牛奶,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與生乳無差,礦物質含量也幾乎不變,因為礦物質在消毒的溫度仍很穩定。維生素C會稍微減少,可是,牛奶本來就不是維生素C的重要來源。」他又指出,有食物過敏、乳糖不耐症或無法消化乳品的人,喝生乳也沒什麼差別。最近,李斯特菌中毒的消息,時有所聞,如果你看了很擔心,那就更應該注意專家怎麼說的:喝生乳的危險,絕對不亞於吃臘肝腸等熟肉。馬丁說,生乳更易包藏危險的有機微生物如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 ,最常造成細菌性腸胃炎的病菌)、大腸桿菌(E. coli)、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造成食物中毒的病菌。生乳也可能藏有肺結核菌,是人類和牛隻結核病的病原。米哈子克強調,免疫力弱的人尤其要小心,生乳對這種人可能造成食物中毒,而且後果嚴重,即使不用住院,拉肚子或嘔吐可能一兩天不止。馬丁說,生乳可能含有O157:H7型大腸桿菌(E. coli O157:H7),萬一腸道中毒,可能演為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等嚴重症狀,目前無有效疫苗可供預防。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惡化,會變成腎衰竭,可能致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18 焦點.食安拉警報
陸蠟瓶糖流入台...林靜儀納悶「為何要吃蠟」!什麼是蠟瓶糖,吃了會怎樣?
紅遍中國大陸的蠟瓶糖,近期在國內網購平台流竄,引發食品來源及標示疑慮。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中國大陸非經濟部公告或專案准許輸入貨品不得輸入,已請衛福部食藥署進行了解,若民眾發現違法販售,也可向當地衛生局檢舉。林靜儀提出質疑,台灣好吃的當季食品很多,若是加工食品,也受到食品安全與生產履歷法規規範,種類既多又安心,「為何需要網購中國有食安疑慮的蠟和色素糖漿來吃?」先不論食品標示問題,近年蜂蜜產量銳減,業者何來大量、低廉的蜂蠟可作零食販售?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依食安法規定,要在國內販售食品,必須在邊境時進行報驗,否則可罰3萬至300萬元,如民眾以「跑單幫」方式購入食品,也只能每人攜帶6公斤回台,且僅能自用不得販售,食藥署會透過邊境報驗,防堵蠟瓶糖流入台灣,並關注其中含有的色素,是否為準用色素。至於已流入台灣的品項,林金富表示,近期食藥署與地方政府合作,查緝流竄於市面上,包括夜市等地的違規食品,若發現有異狀的產品,稽查人員會查看有無報驗紀錄,若無紀錄者就是違規產品,食藥署會在中秋節後,盤點國內蠟瓶糖違規販售情況,了解是否有邊境報驗紀錄,並向大眾公告。什麼是蠟瓶糖?根據維基百科說明,蠟瓶糖(英語:Wax bottle candy或Wax candy)是一種供用於咀嚼而不是吞食的糖果。該糖外殼用蜂蠟製成,內含糖漿、果醬等可食用流體,吃起來具有「爆漿」的口感。蠟瓶糖近期在中國大陸受到網紅吃播青睞,也風靡於中小學生群體;然而市場上銷售的蠟瓶糖大部分為「三無產品」,即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家、無生產地址,可能有高度食安風險。【延伸閱讀】.萬能蜂蠟 在生活用品無所不在 .維基百科:蠟瓶糖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1 養生.聰明飲食
柚子愈放愈好吃,放到「這種狀態」最可口多汁!選購文旦柚3秘訣
中秋節又快到了,又要準備吃烤肉、吃月餅了。不管是吃烤肉還是月餅,記得還要吃點水果,中秋節最應景的水果莫過於文旦柚。柚子一次最多吃半顆就好文旦屬於柚子的一種,根據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介紹,台灣常見柚子有四種,包括文旦、紅柚、白柚、西施柚。文旦柚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C及多種礦物質等,可幫助腸胃道蠕動、改善便祕,並具降膽固醇及血壓作用,可以去除食物的油膩、助代謝。不過,柚子含水量高,又是高鉀水果,一不小心就容易吃過量,營養師劉怡里曾受訪提醒,一定要控制食用量,一次最多吃半顆4至5瓣即可,建議與親友一起食用,但腎臟功能受損的病人不宜食用,小孩、容易腹瀉的人不要吃太多。吃藥可以吃柚子嗎?吃柚子後可以吃藥嗎?更要注意的是,如有每天固定在吃慢性病藥物者,一定要謹慎評估吃柚子。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周報曾訪問杏安診所黃農茵醫師指出,包含抗凝血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鎮靜安眠藥、性功能障礙藥物、抗癲癇藥物等都可能受柚子影響。有些人會想說,是不是柚子、藥物二者間隔吃就沒問題?安南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醫師許秉毅曾受訪指出,因柚子抑制藥物代謝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兩、三天,即使把「吃柚子」與「服藥」的時間錯開,也無法完全避免柚子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柚子放到「辭水」更多汁 選購文旦柚3秘訣文旦柚剛摘下來的時候,要放在陰涼通風處保存,放到辭水(水分自然蒸發)讓果皮由青綠色轉為黃綠色,此時果肉由硬變軟,感覺更多汁,口感也更為香甜可口。現在通常是在市場買,農糧署透露選購文旦柚小秘訣。而買回家同樣建議先放一陣子,柚子是耐放的水果,會愈放愈好吃。如果買回去是想要馬上吃的,記得挑選果皮呈淡黃色者;若要久放,則可挑選果皮呈淡綠色,置於通風陰涼處貯放,愈能顯現其風味。.果皮光滑、毛孔細緻.果實形狀勻稱不歪斜.重量400-600公克最佳也有人不愛買柚子,因為不會切。柚子雖然果皮厚,但其實並不難處理,農業部介紹最常見的切柚子方法:把柚子的頭部切下,直立放置柚子並五等分劃開外皮,再把柚子肉取下後就可以吃了。【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8-19 養生.生活智慧王
愈洗細菌愈多!醫示警「洗碗5動作」傷肝還可能致癌,碗筷不要疊放
「洗碗真的很衞生嗎?」你有想過這問題嗎?很多家庭在洗碗時都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看似無足輕重,但長期下來卻可能對家人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對此,重症醫師黃軒回答,只是方法正確,我們洗碗真的非常衞生的,但也不能自己亂洗一埸!因此,透過「5大誤區」提醒,以及專家建議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有效減少碗筷的細菌滋生,確保廚房衛生,保護家人的健康。 一、長時間,泡碗筷長時間將碗筷浸泡在水中再洗,雖然看似是一種徹底清潔的方法,但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1、終端滋生: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的碗筷會為細菌提供一個潮濕的環境,這有利於細菌繁殖。尤其是在溫暖的環境下,細菌的繁殖速度會更快的!2、清潔不佳:浸泡雖然可以軟化一些頑固的污垢,但如果時間過長,水中的油脂和食物殘渣可能會分解,產生更多細菌。此外,浸泡過久的碗筷表面可能會產生一層粘滑的細菌膜,增加清洗難度。3、殘留沈澱:長時間浸泡後,水中的食物殘渣可能會沈澱在碗筷的更深層次的表面,尤其木製的碗筷,這會使清洗過程變得更麻煩,也可能導致更多的細菌殘留。4、物理損傷:如果碗筷長期浸泡在水中,特別是木製或竹製的筷子,可能會吸水膨脹,導致開裂或變形,從而縮短使用壽命。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及時清洗:用餐後盡快清洗碗筷,避免長時間浸泡。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細菌滋生,也能更輕鬆地去除污漬。.適當浸泡:對於頑固污漬,可以將碗筷浸泡幾分鐘,但「不宜超過20分鐘」,以避免細菌繁殖。 二、洗碗時節約用水在洗碗時節約用水雖然是環保的好習慣,但如果因此導致洗潔精等化學物質沖洗不乾淨,反而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1、化學殘留:洗潔精等清潔劑中的化學物質如果未能徹底沖洗乾淨,可能會殘留在碗筷表面,長期攝入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對身體造成累積性傷害,尤其是對肝臟的負擔更大。2、過敏反應:一些人對洗潔精中的成分可能會過敏,殘留的化學物質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或消化系統不適。3、口腔問題:殘留的化學物質在進食時進入口腔,可能導致口腔潰瘍或其他口腔問題。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充分沖洗:洗碗時要確保使用足夠的水將洗潔精徹底沖洗乾淨。特別是對於有凹槽或細小縫隙的器具,更需要仔細沖洗。.合理用水:雖然節約用水重要,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有效減少用水量而不影響清潔效果。例如,使用節水噴嘴,先將碗筷上的大部分污漬刮掉再進行清洗。 三、碗筷未乾,就收起來將碗筷在未完全乾燥的情況下收起來,馬上洗,馬上收起來,雖然方便,但實際上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1、黴菌滋生:潮濕的環境是黴菌滋生的最佳場所。未晾乾的碗筷尤其是木製筷子,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產生麴菌,如黃麴黴等。2、黃麴毒素:黃麴毒素是一種強致癌物質,長期攝入可能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增加患肝癌的風險。3、食品安全:潮濕的碗筷表面容易積聚細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導致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問題。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充分晾乾:清洗完碗筷後,應將它們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乾,確保沒有水分殘留。可以使用碗架或晾乾網來加速乾燥過程。 四、碗筷疊著放洗完碗後將它們疊在一起放置,雖然可以節省空間,但實際上可能會導致細菌交叉污染和其他健康問題:1、交叉污染:將碗筷疊在一起,碗與碗之間的接觸面可能會積聚水分和細菌,導致細菌在不同餐具間傳播。2、困難乾燥:疊在一起的碗筷中間部分難以完全乾燥,潮濕環境會促進黴菌和細菌的滋生。3、食物殘留:碗筷疊在一起時,如果有殘留的食物碎屑或油污,容易被壓在碗底,增加細菌滋生的風險。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立著放置:將碗筷立著放在碗架或晾乾架上,有助於空氣流通,加速乾燥,減少細菌滋生的可能性。.烘乾一下:可以使用專門的烘碗機,可以將碗筷分開放置,確保每個碗和筷子都能接觸到空氣,迅速乾燥。通風乾燥:將碗筷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確保碗筷乾燥衛生。 五、用洗碗布洗碗布雖然可以清洗乾淨表面的污漬,但它實際上是細菌滋生的溫床:1、細菌滋生:洗碗布常常處於潮濕狀態,加上食物殘渣和油污的積聚,為細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2、交叉污染:如果不定期更換或消毒洗碗布,細菌會在廚房器具之間傳播,增加交叉污染的風險,對健康造成威脅。3、不完全清潔:即使表面看起來乾淨,洗碗布內部可能仍然藏有大量細菌,僅靠清洗無法徹底消除這些細菌。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每日清洗和消毒:每次使用後,將洗碗布徹底清洗乾淨,並進行消毒處理,確保細菌被有效殺滅。.保持乾燥:將洗碗布放置在通風乾燥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定期更換:養成每周更換洗碗布的習慣,使用新的洗碗布以確保衛生。 延伸閱讀: ·「這1種筷子」比馬桶蓋髒7倍!免洗筷也沒比較衛生 醫提醒:筷子用O個月就該換新 ·清潔御用神物!很多人都誤解的「科技海綿5用法」曝 使用完別只是放著
-
2024-08-18 養生.聰明飲食
洗選蛋和散裝蛋哪種保存期限比較久?注意2點不易讓雞蛋變質
雞蛋購買方便,營養價值高,是家中冰箱常見食材。市售雞蛋可分為洗選蛋及散裝蛋兩種,散裝蛋多在傳統市場、雜貨店販售,洗選蛋則是經過清洗後裝盒販售。農業部畜牧司家禽產業科代理科長陳志維說,兩者差異主要是洗選蛋經過清洗,把蛋殼上殘存的雞糞、羽毛等殘留物質洗去,經過風乾後裝盒,可以減少接觸到蛋殼上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的機率。洗選蛋會洗去保護膜,塗上礦物油可延長保存。雞蛋有「包銷制度」,因此會由蛋商跟蛋農購買雞蛋,約一至兩天去雞蛋場收蛋,並裝在塑膠蛋箱內,以公告價收購,一籃約有200顆雞蛋。陳志維說,若是塑膠蛋箱直接由民眾購買,就是散裝蛋;經過清洗再以盒裝販售者,即為洗選蛋。兩種甚至可能源自於同一個蛋場,僅取決於是否清洗,然而卻可以造成一顆蛋約4元的價差。陳志維說,母雞生產後的雞蛋,外殼會有一層保護膜,避免細菌入侵,經過清洗過程的洗選蛋,反而會把保護膜去除,因此部分蛋商會在蛋殼塗上礦物油,拉長保存期限。全程冷鏈、塗礦物油的蛋,可延長保存30至40天。另外,洗選蛋亦分成冷藏及非冷藏販售,有些業者選擇從出貨到量販全部走冷鏈儲存,也有的選擇室溫,冷鏈保存的蛋,保存期限較長。洗選蛋在全程冷鏈冷藏保存下,約可放10至20天,若有塗上礦物油者,保存可以延長到30至40多天。非洗選蛋若放置陰涼處,也可以保存10至20天,但在太陽下曝曬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保存期限。根據食藥署藥品食品安全周報指出,雞蛋有紅、白殼之分,主要是品種造成蛋殼顏色不同,市售較常見白殼蛋,價格較低,但是兩者的營養價值、主要營養成分並無明顯差異,微量元素可能受到飼料影響而有些微差異。一次採買以一周為限最佳,避免放在冰箱門上蛋盒。不論是洗選蛋或是散裝蛋,冷藏都有助於延長保存期限,陳志維表示,買回家的雞蛋第一動作可以放在冰箱保存,冷藏的溫度讓雞蛋不容易變質,延長保存期限。但仍不建議民眾一次購買太多雞蛋存放,一次購買的量建議以一周所需採買。食藥署則提醒,雞蛋在攝氏0℃到4℃的溫度冷藏保存最佳,可存放在原包裝盒中,避免放在門的儲藏架上,因其溫度變化較大。另外,雞蛋敲開後,最好立刻料理,以免細菌孳生;打蛋時建議多準備一個碗,先將蛋打進碗裡,第二顆蛋再打入第二個碗,確認沒壞再倒回第一個碗中,以免有壞蛋混入。吃熟蛋安全無菌,也能完整吸收蛋白質。食藥署指出,吃雞蛋要煮熟是重要的原則,應加熱至中心溫度攝氏70℃以上,且加熱時間也要夠長。國健署表示,生蛋白中含有白素(Avidin),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Biotin)的利用與吸收。把雞蛋煮熟,不僅可破壞白素也可消滅病菌,免除致病的危險,且加熱後雞蛋中的蛋白質才容易被人體吸收。陳志維指出,雞蛋放入冰箱前,是否沖洗清潔蛋殼,可依照個人習慣而定,但應該避免冷藏後又拿出來存放室溫,讓雞蛋品質下降。而觸碰雞蛋後應該洗手,同時打蛋之前也應該先清洗蛋殼,洗選蛋有噴礦物油,應該洗去外層,散裝蛋更要清洗,避免外殼殘留的雞糞羽毛導致傳染病。雞蛋若超過保存期限,可以先從外觀觀察,陳志維表示,蛋殼外觀上若有裂縫、有斑點,或是蛋液流出來,建議丟棄;若是變質更久更嚴重,明顯可以聞到臭味。另外,若雞蛋敲開後,蛋白顏色混濁不清澈,建議丟棄不要食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15 養生.營養食譜
秋燥養肺適合吃水梨!梨子真能止咳嗎?梨子的籽可以吃嗎?
雖然天氣還有點熱,其實轉眼已過立秋。秋天最令人期待的水果之一就是水梨,水梨清脆可口又多汁,又能潤肺止咳,最適合需要養肺的秋燥時節吃。「天然礦泉水」 水梨營養價值高有「天然礦泉水」之稱的梨子含水量達89%,是優質的天然飲料。且它算是高纖水果,膳食纖維含量相當豐富,每100公克就有2.5公克;口感較硬的粗梨,膳食纖維含量反倒略低一些,但也有2.1公克。梨子的維生素C雖無法與柑橘類相比,卻比蘋果略高一點。礦物質方面,梨子含鉀、鎂、磷、鈣等。許多人認為吃紫葡萄能補鐵,但事實上,梨子的鐵含量跟葡萄差不多,每100公克有0.2毫克,等於喝100公克的葡萄汁。梨子真的可以止咳嗎?臺灣水梨品種很多,主要有寶島甘露梨、新世紀梨、新興梨等,口感和產季略有不同。梨子除了當水果生吃,還能做成梨子派、紅酒燉梨等甜點,或燉冰榶、川貝等,相傳能治咳嗽。不管生吃或熟食,各有優點。不少人對水梨第一認知正是可以潤肺止咳,是治咳的天然食材。以中醫觀點而言,要止咳,除了冰糖燉梨,也可以梨子與川貝母、杏仁粉或百合同燉後服用。不過,並非對所有咳嗽都有效,燉梨只適用於肺熱型咳嗽,即乾咳、鼻涕及痰都呈黃稠狀;像痰多色白的濕咳就不宜吃。梨子的籽可以吃嗎?有些水果連皮帶籽吃最營養,但網路傳言梨子、蘋果的籽含氰化物所以不能吃,吃了會中毒?對此傳言,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曾採訪台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中興大學食品安全研究所助理教授林信堂、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和營養師夏子雯。求證,其中林信堂受訪指出,「含有核果的植物裡面都含有氰苷,也就是氰化物的一種,像是水梨、梨子、櫻桃等,都含有氰化物,無論是成人或孩童,至少都要吃到上百顆蘋果才可能會發生氰化物中毒,目前為止,並沒有人因為吃蘋果而中毒。」水梨怎麼挑?怎麼保存?梨子水分多又甜,夏天吃真的很爽口。但如果買到口感粗又不甜的梨子,吃起來就毫無口感可言。農業部教大家幾個小秘訣,快記起來,下次上市場挑水梨不踩雷。【挑選方式】1.外觀豐滿圓潤有光澤,色澤均勻且無外傷。2.果皮上的果點大、分布均勻。如果有斑點則越小越好,出現黑斑就代表梨子不新鮮。3.果皮要薄而光滑,果肉摸起來要硬實。4.果蒂附近如出現發酵味道代表果肉已經開始腐敗。【保存方式】買回家後放在冰箱冷藏,大約可保存1星期。可用報紙包,以單顆分別包好存放。【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易遊網》.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8-12 養生.聰明飲食
不想飯後狂跑廁所或生病 專家建議取用沙拉吧時避開這些食物
自助沙拉吧有滿滿的生菜和精瘦蛋白質(lean protein),可以拼湊出富含營養、低卡路里的餐點,唯一的問題是,沙拉吧如同自助餐,經常是細菌的孳生地,可能與食物中毒相關,但不需要過度擔憂,食品安全專家表示還是能經常取用沙拉吧食物而不生病,但應注意避免吃某些食物。Microbac Laboratorie食品檢測專家克雷格(Trevor Craig)指出,沙拉吧裡最需要注意的通常是高蛋白食物,如肉類、乳製品和蛋,「這類食物通常有非常中性的pH值和高水分,所以暴露時會迅速孳生細菌。」在非肉類食品方面,克雷格表示他總是避開芽菜類,因為芽菜類的理想生長環境非常溫暖,使其成為某些細菌的繁殖地,這些細菌可能導致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或大腸桿菌感染等食源性疾病。食品科學家夸克勒(Bryan Quoc Le)表示贊同,他指出,肉類、禽肉、乳製品和蛋製品更有可能帶有可導致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因為這些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更有可能接觸到病原體,與動物性產品接觸的食品也更有可能帶有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病原體。某些做法讓人更有可能吃到受汙染的食物,夸克勒指出,動物性產品,尤其是乳製品和肉類應該存放於低溫環境,確保在常溫下放置的時間不超過兩小時。動物性產品也應該明確與其他成分分開,尤其是蔬菜和生菜,員工應該戴一次性手套,確保食材不交叉污染。克雷格說:「即使很忙,餐廳也應該定期清掃,在補貨時,應該將較舊的食品放在新的食品上,拿起的每樣食品都應該有各自的器具,員工應該戴手套並定期更換。食物也應該分開,將肉類、蔬菜和乳製品分類。」他補充說,冷食應該是冷的,熱食應該是熱的,如果不是這樣,可能表示品質管控有問題。當然,只是用眼睛觀察並不能總是準確地瞭解自助沙拉吧和沙拉餐廳遵循的安全措施,所以若不確定可以詢問店家,如果有遵循適當的食品安全措施,員工也許會更樂意與你分享。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12 醫療.皮膚
含維他命C化妝品適度使用能保養皮膚!醫:變成「這種顏色」不建議繼續用
許多女性為保養皮膚,常使用含維他命C的化妝品,或是透過飲食補充,但民眾對此常有疑惑,如含有維他命C的精華液,隨著時間推移,產品會漸漸地變成黃褐色,到底是什麼原因,還能使用嗎?而透過飲食補充維他命C,真的能保養皮膚嗎,如此皮膚吸收率是多少?衛福部食藥署於藥物食品安全周報邀請皮膚科醫學會、皮膚科醫師蔡逸姍來為大家解惑。含有維他命C產品多數呈「透明」或「乳白色」含維他命C的化妝品在化粧品界非常受歡迎,廣泛應用於各種護膚產品中,一般含有維他命C的精華液多數呈「透明」或帶有複方的「乳白色」,隨著時間推移,產品會漸漸地變成黃褐色,這也讓不少消費者對產品產生疑問;是過期了嗎?變了色的維他命C化粧品還可以用嗎?蔡逸姍說,維他命C也稱為抗壞血酸,是一種對光線和溫度極為敏感的化合物。當暴露在光線下時,維他命C會迅速降解和氧化,這不僅會降低其功效,還可能導致產品變質。因此,市售含維他命C產品常使用深色包裝,能有效阻擋光線,從而減少維他命C的降解速度,保持其活性和功效。維他命C產品開始變色 效力可能已大大降低蔡逸姍指出,當維他命C產品開始改變其顏色時,通常表示產品已經開始氧化,其效力可能已大大降低,因此「不建議繼續使用」。由於維他命C容易氧化與降解,因此在化粧品中常使用維他命C的衍生物來取代,蔡逸姍說,如抗壞血酸磷酸鎂鹽(MAP)和抗壞血酸磷酸鈉(SAP),這些衍生物既能保留維他命C的功效,又不易被氧化,能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有效性,進而延長產品的保存期限。而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他命C,也很難在體內儲存,必須透過飲食或外用補充。蔡逸姍表示,通過食物攝取的維他命C,只有約7%能成功到達皮膚細胞作用。因此,可適度選用相關產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1 養生.聰明飲食
收到時已變冷還能安心吃嗎?外送食物的溫度不對時該怎麼辦?
哈芬登郵報(Huffpost)記者艾瑪紐利(Alexandra Emanuelli)表示,她點的外賣越來越常以不太美味的狀態送到門口,但因為已等了一個多小時,她只好屈就、把變冷的食物吃得一乾二淨。如果壽司送來時是溫的,不僅不好吃,可能會有危險。食品科學家黎國(音譯,Bryan Quoc Le)表示,當食物置於室溫或接近室溫時,污染的微生物會迅速繁殖;雖然速度取決於食物的鹹度、糖度、濕度與酸度,但大多數剛煮好的食物表面多少都會有孢子或細菌。食物放置在錯誤的溫度下會發生什麼?艾瑪紐利說,很多人都曾把買的菜放在悶熱的車裡載回家,或把剩菜剩飯忘在廚房檯面數小時的經驗;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多數食物在室溫下放置兩個小時左右就會對健康造成威脅。食品科學家史旺(Tiffany Swan)表示,由於不知道點的外賣食物在適當溫度下放了多長時間,所以送到時應盡快吃掉,或立即放入冰箱,在食用前加熱至華氏165度(約攝氏73度)。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食品安全專家舒梅克(Ellen Schumaker)表示,若天氣太熱(像最近的熱穹與最高溫頻頻破紀錄),兩小時可能縮短為一小時。她說,當室外溫度在華氏90度(約攝氏32度)或以上時,食物在冷藏前僅能放約一小時,以免細菌滋生。小心「危險區」「危險區」是指微生物開始生長的「甜蜜點」(sweet pot),通常是華氏90至140度(約攝氏32度至60度)間。黎國說,當食物冷卻或加熱至這些溫度時,會導致微生物在數小時內大量繁殖100至1000倍。黎國表示,如果肉類、乳製品、海鮮與家禽已經處於「危險區」,要特別小心,因為極有可能滋生病原。他提醒,食物中毒的來源並不一定會改變顏色或氣味,因此嗅覺不足以判斷食物是否安全。外賣送來時溫度不對,該怎麼辦?雖然不該浪費食物,但如果吃了會生病,最好還是把它扔掉。史旺表示,她相信自己的腸胃,如果食物聞起來、看起來有問題,或看來有點不對勁,而不僅是「不熱」而已,那就不要冒險,立刻扔掉它。她說,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是這道菜不是用最新鮮的食材製成,並在準備與配送過程中耗費太多時間。舒梅克指出,可向送餐平台提出申訴,或聯繫餐廳、說明發生的情況;每個州對食品外賣的運送都有不同的法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25 焦點.食安拉警報
熱帶魚好看別亂吃!「雪卡毒素」無色無味 當心吃下肚
這兩天颱風來襲,但颱風過後持續炎熱。每年的夏天都是此生最涼爽的夏天,全球暖化,熱帶海魚天然毒素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也增加。衛福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周報」中提醒,海洋溫度上升,有害藻類中雪卡毒素(Ciguatoxin)若經藻食性魚類食用、再被肉食性魚類攝食,人類有可能將雪卡毒素吃下肚。「藥物食品安全周報」提醒,台灣四周具有豐富的珊瑚礁藻類及魚種資源,與「雪卡毒素」中毒相關的珊瑚礁魚種,包括單斑笛鯛、雙斑笛鯛、星鱠及老虎斑等。,我國近10年來總共發生4起雪卡毒素中毒案例,分別在2013年1起、2014年2起以及2019年1起,共計13人受影響,其中3起中毒事件均與雙斑笛鯛有關。食藥署提醒,若食用魚類後,出現中毒不適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以接受專業的治療與照護。「藥物食品安全周報」指出,海洋溫度上升,促使有害藻類增生,如甘比亞藻(Gambierdiscus spp.)和福氏甲藻(Fukuyoa spp.),其產生的「雪卡毒素」經藻食性魚類食用、再被肉食性魚類攝食,最終,「雪卡毒素」會藉由食物鏈再被人攝入,因而導致中毒。「雪卡毒素」最常存在於魚類內臟中,尤其是肝臟,結構穩定性高、無色無味且耐高溫,故無法藉由烹煮去除,且食用前難以察覺此無法由魚的外觀或氣味判斷是否含有毒素。「雪卡毒素」中毒潛伏期較長,12小時內可能出現如惡心、嘔吐、腹瀉、低血壓、心搏過緩、感溫異常、頭痛及頭暈等症狀,少數病患甚至會出現癲癇,該症狀可能持續數周、數月至數年。預防「雪卡毒素」中毒4大撇步:1.避免食用不明來源、不知名的魚類及水產品。2.避免食用珊瑚礁魚種的頭、魚皮、內臟和卵。3.購買魚類及水產品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並避免購買重量超過3公斤的大型珊瑚礁魚種。4.食用後若舌頭感覺異味或有麻痺感,即停止食用。
-
2024-07-04 焦點.元氣新聞
出國必收藏!出入境採購、攜帶食品藥物有限制 7大QA解惑,踩1紅線最重恐罰百萬
暑假是國人出國旅遊旺季,不少民眾會從國外購入食品或非處方藥品,衛福部食藥署提醒,在總量、價格與重量上都有相關規範,生鮮蔬果或肉類產品,也要符合農業單位檢疫規定,聯合報元氣中心製作七大QA,一文看懂出國準備與入境食藥品注意事項。Q1:出國購買的錠狀或膠囊食品,可以買多少呢?A: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說,錠狀或膠囊食品僅能供個人使用,且每種至多12瓶(盒、罐、包、袋),合計不超過36瓶(盒、罐、包、袋,以原包裝為限),價值需在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2700元)以下,且總重量在6公斤以內,生鮮蔬果或肉類等產品,也應留意符合農業單位檢疫相關規定。Q2:國外買的食品吃不完,可以轉賣嗎?A:不可以。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國外採購回國的食品,僅能供個人自行食用,不得在國內販售,違規者,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14款,處新台幣3萬至300萬元罰鍰;此外,網路上購買的國外進口食品,自己吃不完時,也不能轉賣他人。鄭維智說,110至113年間違反相關規定有890件,其中678件已由地方衛生局裁處,總金額達1890萬元,單一事件被處罰最高20萬元,可能因為數量多,導致金額較大。Q3:國外藥妝店很好逛,攜帶藥品入境有哪些注意事項?A: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指出,返國旅客攜帶藥品入境,需注意「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限量規定,攜帶藥品屬於「非處方藥」者,每種至多12瓶(盒、罐、條、支),合計以不超過36瓶(盒、罐、條、支)為限。Q4:攜帶藥品可為處方藥嗎?A: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說,攜帶藥品屬於處方藥者,若未攜帶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攜帶藥量以2個月用量為限;有攜帶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者,藥量不得超過處方箋等文件開立的合理用量,且至多以6個月用量為限。Q5:針對慢性病用藥或管制藥品,是否有特殊規定?A:自身有在使用慢性病藥或管制藥品,且有隨身攜帶出國的需求,應記得攜帶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提醒,於國外購買當地藥品回國,要注意藥品是否含有我國管制藥品成分,且各國管制藥品規定不一,民眾出境時除需注意欲前往目的國相關規定外,也需留意回國時管制藥品攜帶入境的相關規定。Q6:入境觸犯藥品相關法規的罰則為何?A: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出國後攜帶藥品入境,僅能供自用,不得販賣,違者將可依藥事法第27條及第92條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也有可能涉及同法第83條刑責。Q7:出國可以準備哪些常備藥物?A: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說,可準備解熱鎮痛藥、抗組織胺藥、暈車藥、腸胃用藥和外用藥膏等5大類品項。(1)解熱鎮痛藥:如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包含阿斯匹靈(Aspirin)及布洛芬(Ibuprofen),能有效緩解頭痛、牙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並具退燒功能。(2)抗組織胺藥:可用於緩解過敏症狀,如流鼻水、皮膚過敏等,短效型和長效型抗組織胺的選擇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謹慎使用。(3)暈車藥:乘坐飛機、輪船、長途巴士或汽車時,動暈症狀如頭暈、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暈車藥可以有效緩解這一類症狀,可在出發前30分鐘服用,但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嗜睡副作用,尤其是與抗組織胺藥同時使用時,更需謹慎。(4)腸胃用藥:腹瀉、便秘等問題在旅途中並不少見,備上適量的腸胃用藥可以應對這些突發狀況。(5)外用藥膏:攜帶蚊蟲藥膏或外傷藥膏有助於減少紅熱腫痛的不適和感染風險。出國逛藥妝店狂採購攜入境 踩1紅線最重恐罰百萬暑假到了,不少民眾安排出國旅遊,日韓藥妝店更是民眾必逛行程,不過從國外購入醫材及化妝品得留意相關規定,隨化妝品不分類新制上路,針對防曬劑、染燙髮劑、止汗制臭劑和居家用牙齒美白劑等,不再有攜帶入境的數量上限,但違反自用原則,最重可處新台幣100萬元,入境時也要留意海關相關規定;符合規定品項且未超過數量上限的醫療器材,則可以便捷通關方式輸入。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妝品組簡任技正吳亭瑤表示,依據特定醫療器材專案核准製造及輸入辦法第6條第4項規定,攜帶或郵寄方式輸入專供個人自用的醫療器材,符合OK繃、液體OK繃、日拋隱形眼鏡和醫用口罩等8大類品項,且未超過數量上限者,得以便捷通關方式輸入,且以半年一次為限。吳亭瑤提醒,上述方式帶回國內或輸入的醫療器材,還是有一些規定要遵守,有些人會把多餘用不到的產品上網兜售,但這其實是違法的,針對以便捷通關方式輸入的個人自用醫療器材,「僅供個人使用」,如有販售、轉讓或轉供他用,則涉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第35條第2項,供售限制規定,依同法第70條第1項第10款,最重可處新台幣100萬元罰鍰。另外,自今年7月起,化妝品採「單一化管理」,過去被稱為「特定用途化妝品」的防曬劑、染髮劑等品項,7月起一律改稱化妝品,食藥署同日廢止「輸入特定用途化妝品供個人自用免申請查驗登記之限量」規定。吳亭瑤說,新制上路後,針對化妝品不再像過去,有每種至多12件,合計不超過36件為限,不過入境時仍要留意,海關對「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等相關規定。吳亭瑤表示,玻璃安瓿容易碎裂,不能作為化粧品容器,如需個人自用要經過申請,也可先確認要帶回的產品為化粧品,再提出申請。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國外旅行購買的個人自用化妝品,不得供應、販賣、公開陳列、提供消費者試用或轉供他用,違反規定者,依化妝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23條,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且國外購買的化妝品無中文標示,如果使用後導致刺激、過敏、紅腫等肌膚傷害,需自行向國外求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26 焦點.健康你我他
你家的食物如何保存?/玻璃罐放涼拌菜 保鮮味、增食欲
台灣夏季長達數月,高溫炎熱潮濕、食物保存不易,採買蔬果後,若能趁著食材新觧之際利用鹽、糖、醋製作涼菜,以玻璃瓶盛裝,既能保有食物鮮味,也能提振食欲、開胃消暑、增添餐食風味,啟動涼夏透心涼的安心吃模式。嫩薑、洋蔥、蘿蔔、蕪菁、豆薯、南瓜、土芒果、小番茄等,仔細清洗後瀝乾水分,視食材特性去皮筋膜、切薄片或刨絲,較易軟化入味,輕撒薄鹽略抓醃至出水,熱水稍微汆燙殺青去澀味,再依個人喜好拌砂糖、果醋,裝填至已殺菌乾燥的玻璃罐中,頂層以冰糖封填、瓶蓋旋緊倒扣,會自然呈現真空狀態,靜置常溫約半日,就可放入冰箱冷藏。約略一天後,冰糖融入食材即可開蓋佐餐食,心涼脾透開、化解夏日的溽暑窒悶,三日內為最佳賞味期,冷藏可保存約半個月。梅子、鳳梨、金桔、檸檬、蜂蜜、辣椒、百香果、紅酒、橄欖油、蒜茸、香油等,可依喜好取適量和食材一起裝罐,或食用時再酌量搭配,就能迸發新奇美好的鮮甜滋味,勾引出不同層次的酸香甜辣風采。繽紛涼菜不僅是食物保存良方,搭配大魚大肉的餐食也能去油解膩無負擔,以玻璃罐對酸、油、鹹耐受度較佳,放置冰箱時,內容物和份量一目了然,自己動手或許較為麻煩,只要熟悉要領訣竅,就能掌握食品安全,一舉數得。
-
2024-06-23 焦點.用藥停看聽
膠囊是葷的還素的?食藥署教如何判斷:謹記1原因不宜打開服用
膠囊是葷的還是素的?衛福部食藥署指出,膠囊大多為動物性,可能因為藥粉很苦,膠囊可以包裹藥品的苦澀味,或將有腐蝕性或刺激性的藥品做成膠囊,保護食道或消化道,避免灼傷。素食的民眾如有禁忌,可在服用膠囊前先檢視藥品仿單,也可與醫師、藥師討論成分或有無替代藥品,不建議民眾自行打開膠囊直接服用藥品,因為無法確定其崩解、溶離的情形,導致原始藥品的療效及安全性將無法確定。基於宗教因素、環保、道德或健康考量,茹素在現今社會越發盛行,因為素食者通常不食用任何動物類食品,也有些純素者是不吃乳製品和蛋類。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指出,膠囊大多為動物性,也不可自行打開服用。食藥署表示,常見的硬膠囊分為動物性及植物性膠囊,動物性膠囊的主成分是俗稱「吉利丁」(gelatin)的明膠,是從動物的結締組織,如牛骨、牛皮或豬皮等提煉而成;植物性膠囊的主成分是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作為原料的多醣體,由松木或是杉木中的纖維萃取而成。另外也有軟膠囊,多是使用明膠,仍屬於動物性膠囊。食藥署建議,素食者如有禁忌,可在服用膠囊前先檢視藥品仿單,藥品(膠囊殼)的成分資訊會詳細列在上面,也可以在使用前先向藥師諮詢,確認藥品中是否包含任何動物性的成分,或事先與醫師討論,是否有其他劑型的藥品可以做為替代。食藥署強調,不建議民眾自行打開膠囊直接服用其中的藥品,也不建議素食者自行將動物性膠囊中的藥品,改裝到植物性膠囊中,因為分裝後的膠囊無法確定其崩解、溶離的情形,進而無法保證其原始藥品的療效及安全性。藥品之所以做成膠囊劑型,主要有5大考量:一、味道因素:該藥粉很苦,製成膠囊可以包裹藥品的苦澀味。二、防止刺激性:有些藥品具有腐蝕性或刺激性,做成膠囊可用來保護食道或消化道,避免灼傷。三、避免藥粉飄散:將藥粉裝進膠囊,可以防止被吸入氣管。四、維持藥品安定性:如長效型高血壓藥用膠囊包裝,是為了緩慢、恆定地發揮藥效,若剝去膠囊再服用,會讓其釋放速度不穩定,恐導致血壓忽低忽高。五、延緩釋放時間:用膠囊包裝,可讓藥品延緩到腸道才釋放,若拆掉膠囊會導致藥品還沒進入腸道,就先被胃酸給溶解。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22 寵物.照顧指南
貓狗飼料怎麼挑選?獸醫授「挑選、餵食、保存方法」避食安風險,放冰箱保存竟是大忌
近期貓糧的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了大眾恐慌,飼主們對寵物食安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加。由於寵物飼料查驗難度大,飼主在挑選飼料時除了要確保飼料成份符合安全標準外,還需關注其營養配方和是否符合國際寵物食品標準。為了給毛孩提供最佳的日常營養照顧,維護牠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飼主需要從「飼料挑選」、「餵食觀念」到「保存方法」3大面向全面把關。寵物飼料挑選有訣竅 精準營養成趨勢選擇高品質的飼料、掌握正確的餵食觀念以及妥善保存飼料,不僅能確保寵物獲得所需的營養,更能有效避免食品安全問題,讓毛孩們享有健康快樂的生活。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飼主因為不知如何「正確」選擇而無所適從。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孝柏表示:「選擇適合寵物的飼料,不僅關乎牠們的健康,更關乎牠們的生活質量。獸醫師為生病的毛孩建議合適的營養配方,更是天職!因為沒有好的飲食,生病無法單靠藥物治好。一定要360度全方位管理,飲食醫療雙管齊下,寵物才可能健康」。關於購買飼料,致力毛孩健康與福祉的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鍾昇樺醫師也建議應仔細閱讀標籤上的成分表,了解主要成分是否適合自家貓犬,尤其是對有特殊過敏或食物敏感的毛孩。而貓犬年齡、體型和活動水平也是挑選飼料時需考量的重點之一,不同階段的貓犬對營養需求差異極大,如:幼寵需要蛋白質和熱量支援發育,老年貓犬則需特別照護以緩和生理機能退化。尋找具有優質蛋白質、適當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產品,才能提供精準營養並維持健康。除此之外,鍾昇樺醫師也建議,最基本的是確保這些飼料、濕糧、罐頭符合美國FDA規範、美國AAFCO營養標準或歐洲FEDIAF標準,所以選擇信譽良好的國際大廠是安全的做法。遵循正確飲食觀念 餵食毛孩定時定量餵食觀念除了關注食材、成分外,還需考慮到每日的飲水量、餵食方式等多個因素。韓國獸醫師兼寵物營養部落客王恬中表示:「貓犬的飲食管理直接關乎牠們的整體健康,正確的餵食觀念應該成為每位飼主的基本常識。」比起一餐大量的飲食,「少量多餐」(狗1日2餐以上,貓咪1日5餐以上)的餵食習慣,能幫助血糖的穩定、減少消化不良的風險。至於乾糧和濕糧各有利弊,應考量貓犬的個別需求,如肥胖、老年或過敏等特殊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專屬配方。無論選擇何種餵食方式,都應「定時定量」,除了可以避免寵物肥胖等問題產生之外,也利於觀察每日的糞便狀態與份量,了解寵物的消化系統是否正常運作。除了日常餵食,也要注意每日飲水量的搭配。一般而言,成犬每日飲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以50至100毫升(這數值包含食物中含有的水分),通常體重比較小的狗或幼犬每公斤會需要比較多的水分,反之體重比較大的成犬每公斤需要的水分比較少。至於貓咪,每日飲水量更是關鍵,建議成貓每日飲水量約每公斤體重乘以40至60毫升。貓咪天性對水分攝取較為挑剔,飼主一定要適量供水,保持水源乾淨,才能避免脫水與泌尿道疾病問題發生。從採購到儲存 飼料保存全攻略除了買好的寵物飼料,保存也相當重要。韓國獸醫師王恬中建議,最好從原廠直接經營或是合作的通路購買寵物飼料,以確保飼料的品質與安全。確認產品包裝上有清楚標示效期、保存方法與廠商的聯繫方式,並定期檢查飼料儲存狀況,同時選擇購買適合家裡毛孩的包裝大小。如果發現飼料有變質跡象也應立即丟棄,勿讓毛孩食用,同時也應注意家中飼料放置的位置與方式,確保毛孩能夠享用到營養均衡、新鮮可口的飼料,維護牠們的健康。再者,不購買店家自行分裝後的產品,並留意店家的保存環境應維持乾燥、整潔與衛生。飼料分裝的過程等於開封且無法確認內容物的狀態,購買後出現問題很難咎責!建議選購合適家中毛孩狀態的原廠包裝,若毛孩體型較小,以選擇原廠中比較小的包裝為優先,一旦開封後越早食用完畢越好。開封後保存注意事項:1.開封後可以選擇密封性良好的容器,如:密封罐或密封袋等,盡量把袋內空氣擠出,取用所需的份量餵食後,將原有包裝重新密封,放入有蓋、可密封的保存容器內,有效阻隔空氣和濕氣,避免飼料氧化和發霉。2.每次將1周內需食用的量儲存於真空保鮮盒中,以保持飼料新鮮。在添加新飼料前,確保盒底沒有殘餘飼料,並定期清潔。3.最後,將飼料放置於陰涼通風處,避免光線直射的位置,光照與高溫容易導致油脂氧化與飼料變質,出現油耗味。4.許多大廠牌的飼料不含抑制黴菌的防腐劑(而是利用低水分含量來預防發霉),所以切記不可放在潮濕的地方,以免滋生黴菌。5.無論飼料有沒有開封都不適合放在冰箱內,因為當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飼料時,會因冷凝而凝結在飼料上,導致飼料的含水量增加而增加發霉的風險。延伸閱讀:.追蹤六年研究發現:長期養寵物者「可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7 養生.聰明飲食
鮭魚下鍋前到底要不要洗?專家告訴你避免食安最好的處理方式
有個問題在許多家庭廚房裡爭論不休,那就是烹飪鮭魚片之前,要不要先清洗?現在美國農業部(USDA)食品安全檢查局公共事務專家卡羅色斯(Meredith Carothers)出面表示,為了避免感染因洗鮭魚而衍生的食安問題,最好方式就是「完全不要洗」。「Parade.com」報導,所謂清洗鮭魚片,便是在魚片上頭用水洗滌。卡羅色斯表示,如果你選擇烹飪鮭魚片之前一定要清洗,那麼洗之前要先確定完全洗淨水槽並消毒,洗完再做一次。即便照著做了,還是有散播病菌之虞。農業部2019年「食品安全消費者研究專案」(Food Safety Consumer Research Projec)報告說,洗滌禽肉的人當中,六成洗完或沖完,水槽中仍有細菌;更叫人擔心的是,就算他們仔細清洗或消毒水槽,14%仍有細菌。因為清洗及消毒很困難,實在沒辦法確定細菌已經除掉,所以最好就是完全別洗。編按: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肉類不用洗,美國就規定豬肉買回家不可以洗,以免水花四濺會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但有些人不習慣肉類不洗直接下鍋,她分享自己的清洗秘訣。1. 水盆裝一半水。2. 輕輕把肉倒進去,不要引起水花,稍微泡一下。3. 若為雞肉,可放進煮沸的水,把血沫過掉及殺死沙門氏菌。【延伸閱讀:市場採買回家,蔬果肉蛋怎麼洗,哪個該洗哪個不用洗?】洗鮭魚就跟洗雞肉一樣,可能汙染水槽、鄰近的碗盤甚至你自己;大概沒人願喝沾到鮭魚汁的水而生病,然後交叉給家人。你在烹飪鮭魚時想知道魚肉有沒妥當料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測溫;鮭魚肉內部最低來到華氏145度(約攝氏62度)就完全料理好了。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料理方式,要求要先洗鮭魚肉呢?卡羅色斯建議唯一的料理方式,便是你想除掉魚肉表面的水分,可以拍一拍。有些文化相信,洗肉類、魚類可以確保乾淨、純淨,例如很多加勒比海裔人家會用醋、萊姆或檸檬來沖洗要料理的肉類及魚類,除掉多餘的殘渣及軟化肉質。另一種原因是世代相傳。既然祖母都洗她的魚類、雞肉了,那麼後代也該照著做,「但很抱歉,祖母錯了。」過去洗滌肉類、魚類是想除掉任何肉眼可見的髒垢或血漬,但美國食品安全綱領已奉行很久,倒不是要大家都拋棄文化信仰,只是出於食安角度,專家說得很清楚,「肉類及魚類不必洗」。
-
2024-05-26 養生.聰明飲食
吃不完的飯隔日再吃?專家提醒加熱剩飯當心3原因易滋生病菌
許多人經常煮一鍋飯,吃剩的隔日加熱再吃。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剩飯加熱時需格外小心的原因有三。前兩個原因是米的pH值為中性,而且比其他食物含有更多水分,都有利於細菌生長;此外,米中還含有被稱為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的細菌孢子,在烹煮後仍能存活,並在室溫下繁殖。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Albuquerque)營養師蕾爾(Shelley Rael)表示,仙人掌桿菌會引起嘔吐與腹瀉,而煮過的飯未迅速冷藏、在冰箱中存放過久(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食品安全App,米飯最多能存放3-4天)、或未正確加熱米飯,都容易滋生細菌。營養師梅瑟(Jen Messer)也指出,剩飯加熱通常不會造成立即的危險,但操作不當也會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米飯在存放冰箱前可放置多久?除了避免將剩飯放在冰箱超過3-4天再食用外,煮好的飯不要放置太久再吃或冷藏也很重要。蕾爾說,米飯在烹煮後、食用前或冷藏前最長可放置2小時,但如果是在室外,時間應減半。例如在溫暖的夏季野餐時,室外溫度可達80°F或90°F(26℃或32℃),如果將飯與其他食物一起放在桌上,更容易滋生細菌。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將米飯冷卻,如放置時間超過一小時,就該扔進垃圾桶。如何加熱剩飯剩飯加熱有兩點需注意,一是要確保安全,二是保持米飯原有的風味與鬆軟口感。梅瑟說,讓剩飯保持鬆軟可口的最好方法是在加熱前加入少量水或高湯。有些人以微波爐將米飯加熱一兩分鐘時,會放顆冰塊和蓋上濕的廚房紙巾;或是在微波爐中同時放一杯水,沸水產生的蒸氣能讓米飯不致變乾硬。烤箱也可用來加熱剩飯,某個烹飪網站的建議比例是,每杯飯加2湯匙水,然後將飯鋪在烤箱專用的平底鍋內,用錫箔紙蓋好,加熱15-20分鐘即可。依同樣比例,也可在爐灶上直接將剩飯加熱。蕾爾說,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確保飯的內部溫度至少達到165°F(74℃)後才能食用。她說,她會用即時讀取的烹飪溫度計來測量。梅瑟也認為,165°F(74℃)是殺死任何細菌並使剩飯可安全食用的必要溫度。在加熱過程中最好不時攪拌,以確保受熱均勻。她建議,在達到所需溫度後,最好將飯放置一兩分鐘後再食用,「切記避免重複加熱」。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抱宇也曾指出,食材準備難免帶有微生物,且食品中也常有仙人掌桿菌的芽孢。為避免仙人掌桿菌造成食物中毒,重點在於減少細菌大量繁殖,尤其食品烹調後應盡快吃完,若未能立即食用,需使用至少65℃以上高溫保溫,或是溫度低於7℃以下冷藏,避免食物放置室溫太久。無論是白飯或炒飯,遵循前述食物處置原則,即可減少食物中毒的發生。此外,保持食材新鮮,重視手部衛生,食器維持乾淨,生食與熟食分開處理,確保食物徹底加熱,並隨時注意保存溫度,以降低食物中毒風險,減少仙人掌桿菌或其他微生物造成的腸胃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6 焦點.食安拉警報
全球首見乳牛染禽流感已傳人!喝牛奶、吃美牛有風險嗎?關鍵8問解析
美國出現全球首起乳牛感染禽流感,連貓、羊都爆發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另有一例人類輕症有結膜炎症狀。乳牛禽流感會傳染給人嗎?這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部份,《元氣網》整理禽流感重要問題,讓大家了解及防範。Q1:乳牛也會染禽流感?會傳染給人嗎?美國於德州等九個州的46間乳牛場,今年3月起陸續爆發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迄今累計報告42起疫情。受感染動物除乳牛外,也包含貓、羊等,其中貓隻病情較嚴重,至少10例死亡,野鳥至少5件。至於人類病例,累計監測260餘例,檢測33例,於4月1日報告出現一例人類病例,屬輕症,出現結膜炎症狀,經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已痊癒。Q2:美乳牛染禽流感,病毒從何而來?經調查研究發現,本次傳播疫情的病毒是經由野鳥傳染給乳牛後,再於牛群中傳播。至於最初乳牛感染H5N1現象為何會發生?美國科學家以現有證據推測,可能是乳牛攝入「被感染H5N1病毒野鳥糞便污染的牧草」所導致,而乳牛之間,則可能是由機械傳播,如擠乳器、或清潔步驟器械的接觸,造成傳播。Q3:H5N1病毒造成其他動物疫情的風險?研究顯示,乳牛的乳腺細胞廣布人與禽的流感受體,可能為牛乳中病毒量高的原因,研判乳牛可能為流感病毒的中間宿媒。牛隻中已發現無症狀傳播,並回傳至野禽及其他動物,當局已針對其他暴露物種,例如豬隻,加強檢測。美國已開始對病毒於人與牛的呼吸道、乳腺細胞的繁殖情形,展開研究,並進行雪貂試驗。Q4:美國目前採取那些防疫措施?現在藥物和疫苗有效嗎?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正與美國農業部密切合作,監測野生鳥類和家禽、乳牛中的禽流感感染狀況,並且加強監測與衛教宣導。並針對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分析,確保食品安全,並著手進行疫苗等相關整備。美國於四月廿九日起,限制乳牛須檢測陰性,方能跨州轉運,核酸與血清學檢出陽性者,也必須強制通報。在抗病毒藥物方面,已確認目前病毒仍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PA核酸內切酶抑制劑敏感,其餘藥物測試中。候選疫苗株中,已知2支能對此病毒提供保護,已針對2家公司的H5N1疫苗產品進行安全及有效性檢測,並針對曾接種疫苗人類的血清進行測試,確認疫苗能否提供保護效力。美國疾管中心( CDC)也表示,正在向FDA申請開放使用眼睛拭子進行H5N1檢測,並已開始透過廢水監測IAV病毒(A型流感病毒)。Q5:喝牛奶有染疫風險嗎?病牛未經消毒的生乳中可檢出大量病毒,美國官方表示,美國肉品屠宰場有官方獸醫師,牛隻有染病疑慮就不會進入食物鏈,目前確認部分市售乳製品中雖檢出病毒殘粒,但均無致病活性。疾管署表示,美國針對297項市售乳品樣本(含乾酪與優格)進行雞蛋培養,均顯示無活性病毒,判斷現行巴氏殺菌方式仍有效;已再針對消毒前之混合生乳進行病毒量檢測,以確認殺菌方法效力。嬰幼兒配方奶粉PCR檢驗皆為陰性。另外,美國也針對牛乳衍生產品汙染情形、病毒於生乳中存活時間、人類口服病毒感染風險、零售牛乳病毒活性、巴氏殺菌對該病毒之有效溫度時間組合等展開研究。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則說,台灣市售鮮乳都有經過高溫殺菌,所以才會規定牛乳不可以生飲,至於病毒殘粒問題,代表是病毒屍體,病毒已死亡,不會傳染給人而致病。Q6:進口美國牛肉還能吃嗎?至於食用美國牛肉的風險,疾管署評估,乳牛占美國牛肉產量6.8%,目前認為病毒不會在牛隻全身傳播,美國抽檢流行區市售卅 樣絞肉樣本,均為陰性。當局已將繼續對生絞肉、乳牛肌肉取樣,進行病毒檢測,並對不同熱處理程度的牛肉進行病毒殘餘實驗。不過,哥倫比亞已暫停美國特定州別的牛肉進口。Q7:病毒傳播會導致大流行嗎?新冠疫情難道又要捲土重來? 目前病毒極可能透過候鳥持續擴散,WHO評估,此波疫情對一般大眾風險仍低,但對「易接觸感染動物及汙染環境者」風險較高,建議各國加強監測、通報並共享資訊,提高警覺,並因應準備。感染症學會秘書長黃建賢說,H5N1為舊的禽流感型別,但原本僅是感染人類與禽鳥,一旦發生跨物種感染,必須看致病力及嚴重程度。跨物種感染出現時,過去不曾被感染過的新物種,因為免疫系統不認識該病毒,免疫反應會比較強,嚴重程度會比較高,但傳染力低;但若出現病毒突變或基因交換,導致傳染力變強時,就可能導致大流行。Q8:我國疾管署與各部會採取那些措施? 疾管署於5月13日舉行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會議,由傳染病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張上淳主持,邀集農業部、食藥署及相關專家與會,針對防治工作進行盤點與討論。建議目前國內雖無出現此疫情,但仍呼籲民眾切勿飲用未經殺菌處理的生乳。食藥署表示,國內市售鮮乳皆有殺菌製程。農業部獸醫研究所說明,依據國際基因庫,針對近期美國乳牛H5N1禽流感其核酸序列進行比對,美國乳牛中H5N1病毒的PB2、PB1、NP與NS等,四段基因均源自北美病毒株,與台灣禽鳥檢出的H5N1為不同病毒群。農業部進行牛隻H5N1疫情監測,若發現牛隻H5N1疫情,即透過現行農衛雙方禽流感疫情交換機制,提供疫情資訊,讓衛生單位對接觸者進行主動健康追蹤。疾管署已預先規畫當國內乳牛等哺乳動物感染禽流感時,啟動新型A型流感通報條件修訂,以及預擬疫情發生時畜牧場工作人員個人防護裝備穿戴建議等措施,降低疫情對產業與食品安全造成衝擊。專家建議:感染症權威、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立民:禽流感H5N1病毒毒性強,在台灣以往H5N1病毒多經由接觸候鳥,或由其排泄物中的病毒傳染給雞、鴨等禽類,但美國出現全球首次乳牛感染禽流感,並出現首例牛傳人個案,由此可見H5N1傳染範圍廣,可以傳染給牛隻或任何哺乳類動物,研判傳染原因為酪農場占地廣,乳牛的飼料、乳腺遭到候鳥排泄物中H5N1病毒感染所致。目前為乳牛感染H5N1病毒,不能排除未來可能肉牛也會被感染,同樣的被感染的牛肉也不要吃,等待牛隻痊癒後,牠的奶、肉才能吃。「台灣位在候鳥遷徙路徑上,酪農場應做好防護。」黃立民說,乳牛體積大且感染後病情多較輕微,不會如受感染的雞、鴨直接撲殺,因此,酪農場防護措施更顯重要,呼籲農業部應針對全國酪農場制定嚴格的防護措施,避免乳牛遭到候鳥的排泄物或接觸而感染,在酪農場的工作人員也應穿好隔離衣等,並不要接觸遭感染的牛隻,降低引發H5N1病毒傳人的機會。公衛專家何美鄉:約兩周前注意到美國傳出相關疫情,美國目前相關資料也不多,當地認為病毒已經在乳牛間傳播一陣子了,但目前尚未有資訊顯示病毒變異趨近適合感染人,也就是說並未顯示病毒容易在人類之間傳播。「(禽流感)在乳牛身上是滿特別的」,何美鄉說,乳牛感染的病況,目前看來沒有很嚴重,主要為產乳量減少,而人感染的症狀也相對輕微,目前有通報的個案,是接觸乳牛後感染結膜炎的患者,現階段就是持續觀察病毒變異狀況,看會不會演變為重症,需要再仔細觀察。感染症學會秘書長黃建賢:疾管署建議勿喝生乳,但傳出美國有人搶購,到底可不可喝生乳?美國生乳銷售量暴增,源於部分民眾認為飲用未經殺菌、含有H5N1病毒的生乳,可以得到免疫力。這類作法背後的想法類似於接種疫苗,但是疫苗是在身體中注入死的病毒,直接引用生乳仍有機會攝入有活性的病毒,因此並不建議。 參考資料:.疾管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27 性愛.性福教戰
保險套尺寸、闊度怎麼量?女用保險套怎麼用、避孕效果好嗎?保險套常見問題一次瞭解
進行性行為時,若保險套尺寸太大易在行為中滑脫,因此挑選合適保險套尺寸並正確使用,既可以達到避孕,也能降低性病傳染風險。不過,市面上保險套產品琳瑯滿目,在挑選時該注意哪些事呢?本篇帶您了解保險套尺寸、保險套闊度量法等知識。保險套尺寸測量 先了解自己「闊度」市售保險套長度大約多在17cm-19cm之間,因此選購保險套,闊度才是最重要的。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說明,保險套尺寸是以「闊度」計算,而闊度指的是保險套圓周長的一半。建議挑選保險套尺寸時,事先測量勃起後陰莖周長,周長除以二即為闊度,市售保險套最常見的闊度尺寸為52mm。購買保險套前,可先使用「保險套測量尺」,或以皮尺/軟尺、繩子搭配直尺等工具測量闊度。▲保險套測量尺(圖/翻攝自「微笑藥師網」)▲保險套尺寸表(圖/翻攝自「微笑藥師網」)保險套測量尺測量4步驟1.將測量尺做成環形。2. 陰莖勃起時,將環形量尺套在陰莖上,輕拉量尺,使量尺剛好包圍住陰莖周圍。 3. 量尺上的闊度數字,即測得您適合的保險套尺寸。4. 也可使用量尺測量陰莖長度。陰莖勃起時,對折基準線,將量尺基準線貼齊陰莖底部,從底部量至龜頭,對照量尺上刻度即可得知陰莖長度。▲保險套測量尺使用4步驟(圖/翻攝自「微笑藥師網」)保險套材質分兩種 取得證號就安全據《微笑藥師網》撰文指出,目前市售保險套材質主要分為乳膠、聚氨酯(PU)兩種,乳膠材質的產品特色較有彈性、延展性佳,缺點則可能有「橡膠味」;聚氨酯(PU)材質產品特色較薄,目前保險套厚度0.04mm以下皆由PU材質製成,不過彈性沒有乳膠材質來得好,建議搭配潤滑劑使用。此外,不少民眾都有較薄的保險套易破,或部分保險套會添加局部麻醉劑、香料,或外觀有螺紋、顆粒會影響安全性等等迷思,顧芳瑜醫師解釋,不論保險套材質與厚薄度,其實只要通過審核,取得衛生福利部許可證號並正確使用,安全性方面無太大差異。但須特別留意,額外添加的成分可能會導致過敏。尤其乳膠屬於致敏材質,部分人可能乳膠過敏而不自知,若接觸部位產生搔癢紅腫等過敏反應,應就醫確認是否對乳膠過敏。保險套正確使用7步驟正確使用保險套,可降低性病傳染率並達到避孕效果。保險套使用7字訣「看、撕、擠、扭、套、取、丟」:.步驟1:看- 購買時,注意製造商、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步驟2:撕- 從邊緣小心撕開,不可從中間撕、用尖物刺穿。.步驟3:擠- 用手輕「擠」出保險套。.步驟4:扭- 捏住保險套前端輕輕扭轉,將空氣排出。.步驟5:套- 陰莖勃起後套上保險套並慢慢捲開,留意保險套正反。.步驟6:取- 射精後,用手扶住保險套開口處然後抽離取出,避免精液流出及保險套遺留在陰道。.步驟7:丟- 保險套用一次即丟,不可重複使用。(▲圖表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桃園醫院)保險套常見5大迷思明明有戴保險套,為什麼還是「中獎」?常見可能原因有三,第一、在使用保險套時,沒有將空氣擠壓出,造成射精時,保險套破裂;第二、由於男性興奮時,會流出少量液體,就算前戲、陰莖尚未進入陰道,也有可能不小心受孕;第三、射精後,尚未抽離陰道就急著抽掉保險套。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以下5個保險套迷思也應特別留意:1.保險套放皮夾、牛仔褲不少人將保險套放皮夾,但保險套不耐高溫,長時間放置容易變質;放在較緊牛仔褲口袋不斷摩擦也易變形。2.戴兩層保險套,安全加倍不少民眾誤以為戴兩層,安全性較佳,但其實保護力並不會比較好,還可能因摩擦增加破損機率。3.只要戴套,一定能避免性病進行性行為(口交、陰道交、肛交)務必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7步驟。不少民眾以為口交時,不需要戴保險套,但是A型肝炎、桿菌性痢疾等傳染病會透過不安全性行為造成感染,唯有落實安全性行為才能降低感染風險。4.凡士林、嬰兒油當潤滑劑顧芳瑜醫師指出,不論是乳膠或PU材質保險套,在接觸到油性物質後,可能會造成保險套張力變差、容易破裂。不建議使用凡士林或嬰兒油等油性物質作為潤滑劑,應以水性潤滑劑配合使用。5.保險套過期,還能用嗎保險套的保存期限通常4~5年,但高溫或強光會使保險套變質、拉力強度變弱,避孕功能可能因此下降,過期商品也易造成女性健康影響。避孕新選擇!女用保險套除了男性有保險套,女用保險套若正確使用也能達到避孕、預防性病。《長庚婦產科》表示,在美國,女用保險套被視為女性自主、保護自己的象徵,相較在台灣推廣不易,若要正確使用女用保險套,需有適當衛教及熟練技巧,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避孕成功率可達85%~90%。女用保險套使用5步驟相較男用保險套有多種尺寸可選擇,女用保險套為單一尺寸,其開口端及頂點端皆有軟環,將一端套住子宮頸避免滑出,另一端則留在陰道外,避孕原理為網住精液不進入陰道內。根據《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衛教資料指出,女用保險套使用5步驟如下:1.以躺姿、雙腿分開坐著,或採單足站立,把另一隻腳放在椅子上。沿包裝切口撕開,取出避孕套。(使用前先檢查避孕套:內置的彈性內環應該在避孕套閉口的一端。)2.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內環下半部。3.另一隻手將陰唇分開,把內環推進陰道內。4.手指伸進避孕套內,直到觸摸至內環為止,再繼續將內環往內推。5.當內環推至恥骨,即放置完成。放置完成後,少部分外環會露於陰道外,為正常現象,無須擔心。▲女用保險套使用步驟(圖/翻攝自「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女用保險套4缺點女用保險套為一次性產品,切勿重複使用。其材質為由聚氨酯製成,若是乳膠過敏者,女用保險套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女用保險套缺點可能有以下4點:1.陰莖可能滑至女用保險套與陰道壁間。2.性行為時,女用保險套可能會發出聲音。3.陰莖抽出時,可能將女用保險套一併帶出或使其破裂。4.女用保險套取得不易,價格也較貴。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881期微笑藥師網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Get the Facts.Internal condoms長庚婦產科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延伸閱讀:.性學專家傳授「2招性愛秘技」,餵飽伴侶不再讓她欲求不滿.如何挑逗伴侶?專家傳授「陰道敏感帶愛撫密技」,圖解實用手指技巧.做愛超過「x分鐘」不射精小心也是病!專家曝常見遲射原因有3種
-
2024-04-20 焦點.健康知識+
醫生開的「抗生素」有副作用嗎?沒症狀就可停吃?忘記按時服用怎麼辦?「10抗生素QA」一次看
我們常會聽到醫生要開「抗生素」這種藥,抗生素通常會用在中耳炎、陰道炎、尿道炎、腸胃炎等被細菌感染的疾病,可以幫忙去除我們身上的壞細菌。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種類的抗生素,針對抗生素的使用方式,你的觀念正確嗎?像是抗生素可以空腹吃嗎?抗生素藥膏做什麼用?忘記按時服用抗生素時該怎麼辦?什麼叫「抗藥性」?關於「抗生素」的疑問專家一次解答!抗生素有副作用,能不碰就不要碰? 過度害怕副作用或抗藥性,能不吃就不吃,甚至認為抗生素會影響身體免疫力而拒絕醫師處方,是一大迷思。藥師王怡茹表示,適當而節制地使用抗生素,在使用者身上並不會出現抗藥性問題,例如手術或拔牙前後的預防全身感染用法,或是確定為細菌感染時的治療性使用等,並不需排斥使用。有些人用藥的前幾天會有輕微腹瀉症狀,其實是抗生素重新調整腸胃道菌叢分佈,讓壞菌透過腹瀉方式排出體外,此時多補充水分即可。透過臨床醫療人員與民眾本身於使用期間的監測與注意,可以降低副作用的發生風險。但若出現嚴重水瀉或是脫水,請儘速就醫。少部分病人使用抗生素後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熱痛、皮膚紅疹等過敏反應,極少數會出現過敏性休克,最嚴重甚至危急生命。所以在服用抗生素期間,需隨時注意身體反應與變化,當出現過敏症狀,請將服用藥物的藥名、成分記錄下來,症狀嚴重時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吃抗生素有什麼禁忌嗎?可分為幾類來討論:1.四環黴素類四環黴素類的抗生素是非常廣泛使用的抗生素,大家熟知的「抗生素不要跟制酸劑、牛奶或鐵劑一起吃」,指的就是四環黴素類的抗生素。因為制酸劑、牛奶、鐵劑中都含有二價、三價的金屬離子,會跟抗生素結合,減少吸收與療效,最好相隔2小時再吃。四環黴素類的抗生素應用範圍非常廣,最常見是用在青春痘的口服藥物;再來,瘧疾、鼠疫、退伍軍人症,或是一般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都可以使用四環黴素。但隨著抗藥性的增加,四環黴素已漸漸不是最廣泛使用的第一線抗生素。2.環丙沙星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抗生素多用在治療腹部疾病,例如腸胃炎、傷寒,還有骨骼及關節感染,甚至是腦膜炎的預防性投藥等;但副作用可能引起腹部痙攣,或是肌肉不適,如果跟咖啡、茶類一起喝,會影響咖啡因的代謝,造成心悸,建議配服白開水最好。3. 甲硝唑類甲硝唑類(Metronidazole)的抗生素,對於細菌性陰道炎、白帶、骨盆腔炎、心內膜炎、阿米巴痢疾等疾病作用特別好,台灣最常見的藥物像是服立治兒(Flagyl),簡單來說,主要是拿來治療生殖道、腸道等地方的細菌感染。而甲硝唑會干擾酒精的氧化作用,導致乙醛聚集,出現戒酒樣症候群(disulfiram-like),也就是服用戒酒藥物時的症狀, 出現頭痛、流汗、潮紅、噁心嘔吐甚至嚴重低血壓、昏厥的情況;所以在服用甲硝唑的前後3天,建議不要喝酒、也不要碰含酒精的食物。4.采福適膜衣錠(Linezolid、ZYVOX)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新抗生素,針對已有抗藥性的各種細菌作為新一代可殺菌的抗生素,所以多半應用在醫院型的感染,如醫院型肺炎等;另外也會用在皮膚感染、複雜性皮膚感染、併發菌血症的疾病等。不過采福適會抑制酪胺酸代謝,酪胺酸是一種胺基酸,可到腦內產生多巴胺,給人愉快的感覺。如果代謝不良會導致頭痛、血壓上升,肌肉運動不良的問題,所以在療程中,要避免吃含有酪胺酸的食物,如紅酒、啤酒、臘肉香腸、巧克力、起士乳酪。什麼叫「抗藥性」?抗生素是人類用以對抗細菌、抑制細菌生長的化學物質,但未感染而濫用、選錯抗生素、未完成療程或藥量不足等不當使用抗生素的情形,會導致原先可以殺死的細菌變得更難被消滅,是造成抗藥性細菌的主因。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根據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最新一季監視報告,新冠疫情期間醫院加護病房檢出的抗藥性病原菌占比普遍升高,其中,又以區域醫院加護病房增幅較大。推測與抗生素新藥補給不足、替代藥物效果未達預期等有關。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邱政洵教授指出,若放任細菌抗藥性的盛行率持續惡化,估計到西元2050年,全球每年將有1千萬人死於抗藥性病原感染,相當全年因為癌症死亡的人數;台灣屆時每年也估計將有超過3.3萬人因此喪命,相當於2021年6大癌症的死亡總和目前常見的「抗藥性細菌」有哪些?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與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腸內菌屬(Enterobacter species),取其英文字首合稱為「ESKAPE」,是全球公認的6大恐面臨無藥可用的抗藥菌。抗生素和消炎藥一樣嗎?不一樣,抗生素跟一般的消炎止痛藥不同。藥師王怡茹表示,並非所有的發炎都可以用抗生素來當作消炎藥,也不是所有的發燒都一定要用它才有效。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不但會造成身體的負擔,身體內的正常菌叢還可能受到抗生素的摧殘,免疫能力變得越來越差。每一次生病需不需要吃抗生素,應該要服用那一種,都需要經過醫師根據不同病癥、化驗結果、臨床經驗來決定,千萬不可以認為抗生素「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就自行隨意服用。如何避免產生抗藥性?根據衛生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資料,為了減緩抗藥性病菌的產生,衛生署有提供「三不政策」建議:1.不自行購買抗生素抗生素是處方藥物,一定要由醫師處方才可使用。2.不主動要求抗生素是用來對付細菌的,所以要在確定細菌感染時才有療效。如果只是感冒,有90%的感冒都不是細菌感染,不用抗生素也可以自然痊癒。3.不隨便停藥抗生素治療針對不同的細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療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就要按時服藥,直到藥物吃完為止,以維持藥物在體內的足夠濃度,以免製造出抗藥性細菌而讓它伺機而起。 抗生素可以空腹吃嗎?根據宏恩綜合醫院的衛教文章,一般抗生素以空腹服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之吸收效果較好,若會對胃部造成刺激,則可與食物一起服用。什麼時候可以用「抗生素藥膏」?皮膚表面有許多益菌定殖,藥師廖偉呈表示,若傷口沒有感染風險時,千萬不要濫用抗生素藥膏。尤其不少民眾,只要皮膚有傷口,就塗四環黴素外用膏(廣效型抗生素),將皮膚表面本來定殖的好菌全都殺光,事實上,不當的使用抗生素藥膏是有可能造成細菌抗藥性,同時也會破壞皮膚正常菌叢,造成更多皮膚問題。正確的傷口護理第一步是由內而外清洗傷口,最好以大量無菌生理食鹽水沖洗,目的是減少傷口細菌,清楚評估傷口性質。若是乾淨的傷口,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潔乾淨即可,再以適當的敷料覆蓋。若是較髒的傷口用1%水溶性的優碘由內往外將優碘擦拭乾淨,待30秒消毒,再用生理食鹽水由內往外將優碘擦拭乾淨。若是有感染或已發炎的傷口,請依專業人員指示使用適當的抗生素藥膏,千萬別自行拿藥膏亂塗。醫生說抗生素要按時吃,忘記服用時怎麼辦?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如果想起時已忘記服藥,儘快服用藥物即可;若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超過2次服藥時間的中間點),則跳過不用,下次再恢復正常時間服藥即可(除非有醫師特別指示,否則請勿自行使用雙倍量)。感冒可以請醫生開抗生素吃嗎?不可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通常上呼吸道的感染大多數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常見的症狀如咳嗽、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水,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染有效,對於病毒性感冒並沒有效。一般而言,對於病毒性感冒,只需要症狀治療即可,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若是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則需經醫師評估後,再給予抗生素使用。延伸閱讀: 還在吃超商麵包當正餐?害你變胖又覺得累!小心吃出痰濕體質,營養師教你不踩雷的挑麵包攻略 為什麼一堆人跑步減肥都沒瘦?因為他們在減肥撞牆期時,少做了這件事...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