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陳時中
共找到
4352
筆 文章
-
-
2021-0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3月1日起入境鬆綁 低、中低風險國家可縮短居家檢疫
隨著部立桃園醫院院內群聚風波落幕,且秋冬專案至2月28日結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自3月1日起恢復低、中低風險國家地區可入境人士來台從事短期商務者,可申請縮短居家檢疫。指揮中心去年12月起祭出秋冬防疫專案,所有入境者均須檢附三日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等措施。去年底出現首例英國變種病毒確診案後,今年元旦起全面暫停在台轉機與限制外籍人士入境,1月15日起更實施一人一戶居家檢疫。3月1日鬆綁低和中低風險國家入境者居家檢疫規範,但申請者仍須符合「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作業規範」之各項申請條件,於申請時應備妥邀請廠商提供之來台商務履約相關証明文件資料、在台行程表及防疫計畫,同時須準備登機前三日內採檢的新冠肺炎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以備查驗。符合資格者包括:一、為指揮中心宣布可入境之人士二、申請來台停留天數小於3個月三、來台從事商務活動,且經在台合法立案公司提具來臺相關證明文件之商務人士。四、出發地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之低感染風險或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且登機前14天無其他國家/地區旅遊史。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完成申請的商務人士如出發地為低感染風險國家或地區,於入境後可向地方衛生局申請於第五天自費篩檢,如為中低風險國家則可於入境後第七天自費篩檢,取得檢驗結果陰性報告後,即可向地方衛生局申請改為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至入境後14天,並於入境後第15至21天進行一般自主健康管理。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僅能從事固定且有限度的商務活動,禁止至人潮擁擠場所,需有專人負責接送及全程陪同,以落實各項防護措施,採實名制,並記錄每日活動及接觸人員,不可接觸不特定人士,且應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另於入境後14天內均須入住防疫旅宿。
-
2021-02-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民團嗆楊志良簽協定害買不到BNT疫苗 楊:去他X的蛋
經濟民主連合今召開記者會指出,上海復星醫藥阻撓台灣取得BNT疫苗,濫用「大中華區代理權」,不僅要求衛福部長陳時中追究他們違反壟斷疫苗採購的責任,同時批評時任衛生署長楊志良,簽署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使台灣納入大中華區,應切腹謝罪。對此,楊志良回嗆「去他X的蛋」,並強調若沒有這項協議,疫情初期疾管署也不可能派人到武漢查訪。楊志良表示,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並不是他簽訂的,是當時的海協會及海基會簽訂,當時他赴日內瓦開會,遇見中國時任的衛生部部長陳竺,雙方於開會時談到人民健康,認為生命健康是兩岸皆需要守護。他返台後,中國派副部長黃潔夫赴台討論如何守護兩岸人民健康,也催生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並將其內容送交海基會、海協會。楊志良表示,無論是中國人、台灣人,最重要的就是老百姓的健康,生命最重要,台灣也因為簽訂了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當疫情發生時,台灣才得以依照此協議派專家到武漢查訪。如今民團竟要求他要切腹,他強調「根本是胡扯」、「去他X的蛋」,買疫苗跟這件事完全沒有關係,要切腹是他們要切腹不是他要切腹。
-
2021-02-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3疫苗AZ副作用發生頻率相對低 年長者低於年輕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統計,在3款新冠肺炎疫苗中,AZ疫苗在多項副作用出現頻率都比BNT/輝瑞及莫德納疫苗為低;且一般副作用發生頻率,年長者低於年輕人。指揮中心下午在記者會公布包含AZ疫苗、BNT/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等3款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在2劑接種後一般副作用出現頻率(第三期臨床試驗)。一般副作用包含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發燒超過38度。AZ疫苗在肌肉痛項目頻率為44%,高於BNT/輝瑞疫苗(38.3%),但低於莫德納(61.5%);在畏寒項目與BNT/輝瑞疫苗平手(31.9%);在關節痛項目,AZ疫苗是26.4%,也高於BNT/輝瑞疫苗的23.6%。在各項一般副作用中,莫德納疫苗的副作用發生頻率都是3款疫苗中最高。此外,一般副作用發生頻率,年長者發生頻率低於年輕人;腺病毒載體疫苗(如AZ)的第一劑高於第二劑;mRNA疫苗(如BNT/輝瑞、莫德納)的第二劑高於第一劑。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記者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疫苗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和相關免疫因子,抵抗病毒入侵。在免疫反應產生過程中,多少都會有身體的症狀,亦即副作用,這不是打了疫苗後生病,而是正常的免疫反應,且通常都很輕微,1、2天後就會自然痊癒。羅一鈞說,年輕人免疫系統強,打入疫苗後可能反應劇烈,產生副作用機會比老人家高。一般副作用症狀愈強烈,通常也表示產生免疫效果愈高。莫德納疫苗副作用發生頻率為3款疫苗中最高,也可能與其受試對象有關,若年輕人較多,可能頻率就會較高。羅一鈞表示,腺病毒載體疫苗的特色,若會出現副作用,第一劑就會出現、第二劑會比較輕微;mRNA疫苗的特色則是第二劑比較可能出現副作用,若接種第一劑沒有發燒、沒有特別全身酸痛,到第二劑就比較可能會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參考歐洲國家狀況,未來會考慮因應不同疫苗產生副作用的狀況,第一線醫護人員會錯開施打,避免全體施打後很多人產生副作用,影響到醫療人力。
-
2021-0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一張圖了解各廠牌新冠疫苗副作用 最常見症狀是這些
國外臨床發現,AZ疫苗保護力較低,且副作用較高,不少歐美醫護人員拒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回應,法國和瑞典有發燒情況,傳出停打,但法國只是顧慮到醫院發燒人過多,影響對疫情的誤判,希望第一線人員可以分批接種,我未來研擬醫護人員分批接種。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為兩大類疫苗,為腺病毒載體疫苗,如AZ疫苗,及mRNA疫苗,如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陳時中說,據國際資料分析,整體來看,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疫苗副作用多為注射部位疼痛,為五成到九成;排名第二的是疲倦則有五成到七成;第三為頭痛為五成至六成。外傳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以AZ疫苗而言,在接種第一劑後,症狀就會出現,第二劑症狀會更輕微;另外,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等mRNA,第二劑副作用較大,如施打第一劑沒有發燒者,第二劑也會發燒。
-
2021-0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提告吳子嘉? 陳時中:過年不要口出惡言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接受節目專訪,批評指揮中心公然說謊,說停止和雅各臣接洽卻仍開過多次會議。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澄清駁斥,後續會議都是跟原廠召開。而對於吳子嘉「亂爆料」指揮中心是否提告、開罰?陳時中直說「這個我不想再談了」;表示指揮中心法制組建議提告,但他認為「先看看對社會影響」,再考慮是否採取行動。吳子嘉昨批評陳時中在與雅各臣接洽採購BNT疫苗事件交代上公然說謊,公開表示10月26日停止和雅各臣接洽,但12月初香港雅各臣、台灣雅各臣、台灣信東生技、疾管署、德國BNT仍舉行視訊會議三方合作協議,一直到2021年1月7日又陸續開了7次視訊會議,總共8次會議。但陳時中昨天便釐清,雅各臣透過1922專線和指揮中心聯繫,但因缺乏法律授權文件,10月26日確實已函覆雅各臣並暫停談判,11月後是德國BNT原廠主動與指揮中心聯繫,11到12月間五次電話會議,除了疾管署同仁外,並無廠商參與。但今天媒體持續追問雅各臣怎麼會透過1922來接觸疫苗採購事宜?陳時中則表示,疫苗採購接觸來源非常多,所以指揮中心都會和原廠查證,但就是要有授權文件才有辦法就供貨時間數量做商業談判。既然吳子嘉控訴的並非事實,指揮中心是否會對其提告?陳時中直說「過年期間不要口出惡言」,但無奈表示「不想再談了」。他說,對於不實訊息以「假、惡、害」的態度提供給法制組研議,法制組希望提告,但他暫時批示,先看看情況對社會造成影響,若負面影響大再採取行動。目前暫不採取行動。至於和BNT總公司的談判包括冷鏈和藥證事宜,但這都簽有保密協定,目前進步就是最後一個步驟簽過去等對方回覆,但他們還沒簽回來,最後能公開時,一定會跟大眾公開。
-
2021-0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打疫苗無迫切性? 陳時中:不強迫打但鼓勵大家打
國外臨床發現,AZ疫苗保護力較低,且副作用較高,不少歐美醫護人員拒打,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晚表示,台灣目前並無施打疫苗的迫切性,有餘裕觀察各國的疫苗政策與施打情況。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回應,台灣不需強迫大家打,但還是鼓勵大家打。陳時中表示,近期有媒體做國內接種新冠疫苗意願調查,六成願意接種,「和我們的調查差異不大」,指揮中心所做的調查是醫事人員和防疫人員比重稍微重了一些,願意接種為66.1%、不願意27.9%。陳時中說,接種意願都會隨著時間,顧慮最大是副作用。上次不願意立刻打的比例占得很高,現在是願意立刻打的為32% 已經接種三個月後願意打的為21% 接種半年後願意打的有兩成。有關AZ疫苗副作用,陳時中說,國際資料分析,整體來看有注射部位的疼痛,五成到九成,疲倦為五成到七成,法國和瑞典有發燒情況,傳出停打,但法國只是顧慮到醫院發燒人過多,影響對疫情的誤判,希望第一線人員可以分批接種,我未來研擬醫護人員分批接種。陳時中也說,接種急迫性和疫情有關,疫情相對嚴重急迫性就比較高,願意打的人就比較多,「這沒辦法強迫大家打,台灣的情況也沒有需要強迫大家打」,但還是會提出相關證據,鼓勵大家打。
-
2021-0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二劑至少間隔8周 國內最快六月才有完整保護力者
傳我首批新冠疫苗最快本周抵達,最能是AZ疫苗,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原建議,AZ疫苗兩劑需間隔28天,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公布,AZ疫苗接種時程變更,第一劑與第二劑需至少間隔8周,將拉長為最快六月初國內才會出現完整保護力者。若首批AZ疫苗如期二月底抵台,三月初即可開打第一劑,原AZ疫苗兩劑需間隔28天,約四月初開打第二劑,據牛津大學臨床數據分析,接種後22天產生免疫力,國內最快在五月初就能出現具完整保護力者。如今間隔時間長,完整保護力者將延後至六月初才會出現。陳時中說,AZ疫苗施打時,原於2月20日核准用法第一季和第二季間隔4-12周,ACIP近期修該規定,接種間隔修改為8周以上,根據最新研究結果,接種一劑效果為76%,接種12周以上後,再施打第二劑保護力可提升到86.4%,確實間隔時間比較長效果會更好。陳時中也引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AZ疫苗間隔8-12周,「這是根據時間間隔效率,加上WHO建議」,所以ACIP委員建議我接種時程修改為八周以上,這是接種最新變化和大家報告,接種時間等會再根據後市場資料進行滾動式檢討。
-
2021-0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遠見調查:僅6成民眾願接種新冠疫苗 最不信任大陸貨
新冠肺炎疫苗問世後,各國搶購,台灣也透過COVAX取得AZ疫苗20萬劑,預計最快下月可抵台。「遠見」與「遠見民意研究調查」自2月4日至7日針對18歲以上台灣民眾進行「新冠疫苗接種意願調查」,回收1145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台灣民眾接種意願約6成,低於國際水準。進一步詢問對疫苗的信心,有3成民眾質疑其感染預防力、安全性;此外,民眾最挺台灣製造,54.8%民眾希望接種台灣自製疫苗,31.8%為歐美疫苗,選擇中國大陸疫苗則僅1.3%。 遠見調查資料顯示,若能獲得政府免費提供的新冠疫苗,60.3%台灣民眾表示會接種,32.7%不會接種,有7%民眾仍未決定,相較於美國華盛頓大學於去年6月調查美、英、日、韓等19國民眾平均逾74%願接種疫苗,台灣人接種意願明顯低於國際;由於學者普遍估算,一國至少三分之二人口被感染或施打疫苗,可達群體免疫,因此遠見調查認為,台灣人接種意願低,恐影響群體免疫。針對疫苗信任程度,遠見調查顯示,59.8%民眾對目前新冠疫苗的感染預防力有信心,57.1%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信心,但也分別有約3成民眾對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有所質疑,與沒接種意願的比率相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若很多人願意打中國大陸疫苗,就會修法進口,但遠見實際詢問「會接種者」及「不確定接種者」對疫苗來源的偏好,有54.8%民眾希望接種台灣自製疫苗,31.8%為歐美疫苗,將所有疫苗「等同視之」者有5.7%,選擇中國疫苗的比率墊底,僅1.3%,顯示中國疫苗造假事件頻傳,大幅影響民眾信任度。問到施打新冠疫苗的順序時,則有高達92.2%民眾同意應讓醫事人員、公務人員及高危險族群優先施打,顯示絕大多數台灣民眾,認同要優先增強第一線抗疫人員的防護力。至於疫苗政策有何需要加強之處?調查發現,56.8%民眾認為政府應降低民眾對疫苗安全性的疑慮,其次,依序是讓疫苗採購決策及流程透明化(20.9%)、加強接種疫苗效能的知識性(8.3%)、全面提升接種疫苗的便利性(3.7%)、清楚告知獲得疫苗及接種疫苗的時間性(2.9%),覺得政府目前已做得很好,不需再加強的,僅0.5%。
-
2021-0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秋冬專案延長 蘇揆:打疫苗無迫切性
連兩天無新增新冠肺炎境外移入、本土個案,但國際疫情仍然緊張,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原二月廿八日落幕的秋冬專案,三月起仍繼續執行,包括入境前附陰性檢驗證明、一人一戶居家檢疫、進出八大類公共場所需戴口罩等規定,不過其中高鐵將開放飲食,台鐵須進一步討論及確認。另我國透過COVAX取得廿萬劑AZ疫苗,預計最快三月抵台。陳時中表示,COVAX相關文件都準備好了,預計二月廿二日後將會收到相關單位通知,但目前還沒接到通知。至於國外臨床發現,AZ疫苗保護力較低,且副作用較高,不少歐美醫護人員拒打。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晚宴請民進黨立委,據與會立委鍾佳濱轉述,蘇貞昌指出,台灣目前並無施打疫苗的迫切性,有餘裕觀察各國的疫苗政策與施打情況,來決定未來的疫苗政策。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則表示,攸關疫苗的相關政策,行政院會在本周五對國會的專案報告中做詳細說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說,目前並未看到AZ疫苗副作用較大的明確結果,將持續關注媒體報導和官方資料。羅一鈞解釋,目前新冠疫苗可分成兩大類,AZ是載體疫苗,輝瑞/BNT和莫德納則為mRNA疫苗,通常mRNA疫苗的免疫反應較強烈,副作用也較高。從臨床試驗來看,法國、瑞典部分民眾施打AZ疫苗後發燒,羅一鈞強調,約百分之十幾至廿出頭,「並沒有比mRNA的副作用來得更高」;相較之下,施打BNT疫苗,約七成五出現系統性全身症狀。
-
2021-0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曾染新冠肺炎打1劑疫苗即可? 陳時中:持續評估
外國研究顯示,曾感染新冠肺炎者接種1劑疫苗即可。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各界普遍認為打2劑效果較好,會持續蒐集相關證據並聽取專家意見。外國最新研究顯示,曾感染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個案只要接種1劑疫苗就能刺激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接種第2劑效果反而不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被問到此事時表示,目前無論專家或藥廠都普遍認為接種2劑疫苗,可以達到比較好的免疫效果,對於曾染疫者接種1劑的想法,會請專家持續蒐集相關證據及意見。指揮中心目前規劃購買3000萬至4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包括牛津AZ疫苗1000萬劑、莫德納約500萬劑、透過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取得約500萬劑、國產疫苗約2000萬劑,以及還不確定是否能買到的500萬劑輝瑞BNT疫苗。即便如此,仍有專家認為4500萬劑疫苗不夠用。陳時中說,疫苗在今年上半年應該都還會是賣方市場,預計下半年會慢慢轉換,未來可能會再洽購其他疫苗,但目前看來,4500萬劑的準備量應該夠。至於莫德納疫苗何時到貨、洽購BNT疫苗是否有新進度,陳時中說,莫德納預計第二季才會開始供貨;BNT發表聲明後,指揮中心已發文詢問,目前尚未收到回覆。
-
2021-0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OVAX疫苗何時到貨? 陳時中:還沒收到通知
台灣透過COVAX取得AZ疫苗20萬劑,日前指揮中心表示,本周將確定確定供貨時程、方式和劑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上次說2月22日後會跟大家講,有消息會和大家公布」。至於醫護人員施打疫苗意願,目前第一次施打國產疫苗意願下降,進口疫苗意願升高。陳時中表示,COVAX方面文件都準備好了,2月22日後通知我方,但還沒有接到通知。而之前針對醫護進行疫苗施打問卷,施打意願僅六成,是否有特別喜愛哪個廠牌?陳時中表示,只有問本土和進口的意願,並沒有問到個別廠牌施打的意願。第一次調查時,對於國產意願高於進口,一月再次調查時,兩者意願趨於一致,國產下降進口升高。至於AZ疫苗,國外傳出副作用較高,是否比照新加坡或日本有賠償準備?陳時中表示,本來就有不良反應的補償辦法,但還需要經過專家認定。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表示,疫苗分成兩類,AZ是載體疫苗,BNT和莫德納則為mRNA疫苗。mRNA免疫反應較強烈,副作用比較高,臨床試驗BNT有75%出現系統性全身症狀,美國看到有25%打兩劑之後曾經發燒。現在有些歐洲媒體提到法國、瑞典打完AZ,發燒只有10%左右沒有高於mRNA疫苗,將持續關注媒體報導和官方資料。陳時中表示,疫苗在今年上半年都是賣方市場,下半年會慢慢轉換,未來因應很多不同情況也許再買不同疫苗,以現在準備應該是夠的。目前普遍現在專家意見和原廠研究還是傾向打兩劑才能達到疫苗較好的效果,至於有人提出只打一劑或是兩劑間的時間延長,或針對染疫康復者有不同的施打計畫,各方都提出很多意見,但專家會持續收集資訊並提出建議,目前都還沒有完整證據。
-
2021-02-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暖心集檢所!3寶媽住大家庭房、護理師為崩潰移工洗澡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主要來自境外移入,高達三分之一個案來自「集中檢疫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稱之為「重要防線」、「入境的延伸」。負責統管集檢所的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昨於臉書透露兩個感人的特殊案例,不論是帶著三個孩子從英國返台的母親,還是精神脆弱的年輕印尼籍移工,全台40處集檢所的4500間房已收住超過三萬人,同仁把每個人都當作自己家人在照顧。王必勝表示,今年1月25日他在臉書收到一個陌生訊息,原來是個焦慮的母親,因為需要透過漫長轉機帶三個年幼孩子回到台灣,擔憂檢疫期間會被分離,特別拜託讓她能親自照顧孩子。王必勝當時人在前進指揮所,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由於他非常了解所有集檢所的空間,知道有適合他們的「軍事風」家庭房,在他們返台期間剛好有空位,就特別為他們安排。在寬敞舒適的家庭房當中,母親和孩子們透過網路繼續工作和學習,在燦爛的笑容中完成檢疫,解除隔離後,這位母親特別再發訊息和照片給王必勝,希望能傳達他們的感謝之情。王必勝說,每個回台的旅客都有很多不同面向的需求,集檢所同仁需要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相當辛勞,收到這樣的訊息,對同仁來說就是最大肯定。另外一個特殊案例是在南部某檢疫所,一位年輕印尼移工入住後,開始有幻視幻聽,無法自理生活。王必勝表示,為了協助她就醫,同仁在沒有電梯的情況下,穿著全副防護裝備將她扛下樓、送上救護車。移工就醫後回來,每天有兩位護理同仁著全套防護,去餵她吃藥、幫她洗澡,悉心照顧直到檢疫期滿,投入許多人力、用掉上百件隔離衣,這名移工的精神狀況也慢慢穩定下來。王必勝表示,全台灣不論檢疫個案的身份為何,是什麼國籍,檢疫所都將大家當成國人、家人在照顧。全台40處集檢所的4500間房,至今已收住超過三萬人。所有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堅守崗位、恪遵各項標準作業流程,任何感染管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脫逃事件都沒有發生,只有少數人因不能抽煙而不滿意,整體持續維持平均90%以上高滿意度,值得國人鼓勵的掌聲。
-
2021-0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採購上看4500萬劑 不強迫醫護打
我國將採購多少新冠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又給了新數據,「最多可上看四千五百萬劑」;台灣首批新冠疫苗最快三月抵達,應該是AZ疫苗,但此疫苗有效率約六成,副作用比率較高,國外出現拒打風潮,對此,陳時中強調,國人擁有選擇疫苗權利,但因不喜歡某一廠牌疫苗,而為錯過原先接種時間點,下一波可能得等上很久。歐洲醫護 拒打AZ疫苗外電報導,歐洲民眾普遍不願接種AZ疫苗,德國採購七十三萬多劑AZ疫苗,迄今只用一成七,許多預約打疫苗的民眾臨時爽約,至於法國和奧地利等國已有醫護人員集體拒打AZ疫苗,奧地利維也納一家醫院五百多名醫護人員在獲知將接種AZ疫苗後,連署一封抗議信。如果台灣醫護不願意施打AZ疫苗,這怎麼辦?陳時中說,「沒有強迫大家非打不可。」陳時中表示,部分國家之所以緩打,均採「停聽看」態度,了解更多臨床數據,再修正疫苗政策,我國也會如此,接種疫苗時程雖較晚,等待期長,但可觀察各國施打疫苗成果、不良反應、有效族群等,由專家判定,做出決議。接種BNT 以色列解封舉例來說,以色列全國九百萬人口超過四成五接種過至少一劑的輝瑞(Pfizer)/BNT疫苗。該國宣布自二十一日起境內解封,商店、圖書館和博物館等均重新開放、營業,重啟部分經濟活動。感染率獲控制的城鎮小學生與中學高年級生於昨天復課。陳時中表示,以色列能夠有效控制疫情,主要是因施打BNT疫苗,其他廠牌成效則有待觀察。國內部分專家認為,不應讓民眾選擇品牌,且採強制施打。陳時中認為,雖然這樣做,可以提高接種率,但台灣資訊系統建置很好,因此將按照優先順序施打,民眾仍可選擇,「不會因為AZ疫苗購買數量較多,就強制大家施打這疫苗」;如不想打哪一種疫苗,可以先不打,但第一波沒打到,可能得等很久,才能打得到疫苗。是否由首長帶頭接種,減少醫護疑慮?陳時中說,若疫苗有剩,自己一定率先接種,「每一種都想打打看」,但還是要尊重專家意見。院長列在第二優先施打順位,總統則必須尊重醫療小組專業意見。在疫苗採購上,陳時中說,目前國內外疫苗總量少則三千萬劑,多則上看四千五百萬劑,包含已談定的AZ疫苗一千萬劑、莫德納五○五萬劑、COVAX平台四七六萬劑。未來若再與BNT談成五百萬劑,且國產疫苗產線穩定,兩家疫苗廠各可供應一千萬劑。
-
2021-0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來談的人很多 陳時中:很多不是真的
新冠肺炎疫苗採購,BNT疫苗的採購指揮中心先後與東洋、雅各臣相繼破局,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直接向德國BNT總公司洽購疫苗,但也受外力介入而破局。但外界批評直接找德國BNT此舉繞過中國代理商,他表示,美國輝瑞在台灣有分公司,我國當然不會放棄此一管道。但陳時中說,因台灣地區的新冠疫苗不屬台灣分公司權責,所以就跟美國輝瑞溝通。然而越來越多人宣稱取得美國輝瑞授權,與指揮中心談銷售事宜。因此只要有提到美國輝瑞授權的資料,指揮中心都會提供給美國輝瑞參考,讓他們可對外澄清。陳時中表示,目前得到的、有來洽談說從美國輝瑞拿到相關疫苗授權來跟台灣談的,分公司和總公司已澄清「都不是真的」。至於德國BNT商談,陳時中說,早在去年五、六月就有詢問BNT疫苗發展情況,談判過程中不論東洋、雅各臣都來談過,但各有限制所以都沒有談成。去年11月11日則是BNT來跟我們談,中間雖有波折但希望繼續談,所以持續經由視訊、專家會議等其他管道談判,雖然雙方都不見得非常滿意但基本上大家都同意也簽了字。然而因為國際疫苗分配等種種問題,結果合約打住。但陳時中說,很高興前兩天BNT總公司也發表聲明希望繼續提供台灣相關疫苗,我方也表達歡迎希望能夠持續就原來合約進行。原來合約中對方若有任何的顧慮,只要是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我方都願意配合來做。陳時中重申,畢竟在疫苗施打和購買是「公衛議題不是政治議題」,台灣的態度是除非法律上有特別限制不行,否則站在安全有效的立場,都願意進行合約的進展。
-
2021-0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最多購4500萬劑 指揮中心將採「資訊化」開打
我國新冠疫苗已採購AZ/牛津疫苗1000萬劑、莫德納(Moderna)505萬劑和自COVAX平台談定476萬劑,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再加上「待購買」的BNT疫苗500萬劑,以及國產疫苗,最大量可達4500萬劑;但不會限制民眾施打選擇權,將以「資訊化」方式施打。陳時中表示,近來有些專家提出不同意見,不應讓大家選擇品牌,應該要強制施打。他認為,這雖在公共衛生上是好事,的確可以提高接種率,但好的資訊系統「雖然麻煩,仍然可以增加效率」,因此不會因為AZ疫苗購買的數量較多就強制大家施打;施打前政府也會公布相關臨床數據,供民眾評估選擇。陳時中也表示,原先已簽約的廠商和平台,包括COVAX分配的476萬劑、與AZ簽約的1000萬劑,以及莫德納505萬劑,共1981萬劑,加上國產高端、聯亞兩家藥廠預計各至少500萬劑,至少達3000萬劑。但如果BNT能談成,就會再多500萬劑,且若國產疫苗產線穩定,則朝向500萬劑預採購和500萬劑的開口合約努力,「最多可上看4500萬劑」。陳時中也表達對國產疫苗的期待。他表示,國產疫苗預採購完全是扶植國內疫苗生產,只要成功就買,另也和跟國外一樣有投資性的,縱使沒有成功,也會給付一些錢。陳時中說,產官學都已相當的共識,但隨著變種方向,變數還相當多,會仰賴專家意見最做好的判斷。未來將朝向疫苗自給自足,尤其未來若疫情趨向流感化,疫苗製造研發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不論中研院或國衛院,產業平台也會建立,長期合作讓疫苗生產研發達到穩定。
-
2021-0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多國緩打 陳時中:密切注意「停聽看」結果
台灣首批新冠疫苗最快3月抵達,外傳最可能是AZ疫苗,醫事人員將優先施打,但已開打AZ疫苗的歐洲,因副作用導致醫護請病假,法國、瑞典暫緩施打,我國如何因應,且是否會有首長帶頭打減少醫護疑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密切注意「停聽看」結果,若有剩自己一定會率先打;更笑說,「每一種都想打打看」,但還是要尊重專家。對於其他國家紛紛暫緩施打AZ疫苗,陳時中表示,各國對任何不良反應事件,都有緊急應變措施。他也以去年韓國流感疫苗不良反應事件為例,當時韓國傳出疑似施打流感疫苗致死的案例,星馬便暫停注射一兩周。之後根據最新數據再重新開始施打,也沒有傳出新的不良反應。因此各國緩打都是「停聽看 」,了解更多數據再對該國國家苗政策做修正,我國也會密切觀察「停聽看」的結果,再由專家作出判定。至於未來AZ疫苗進來,醫護不願意打怎麼辦?陳時中說,沒有強迫用剩的疫苗大家非打不可,戰略上沒有這樣的考慮。雖然強制讓大家沒得選也是一種公共衛生選擇,但台灣資訊系統建置很好,因此維持按照序列來打,讓醫護可以分批,同時可以做選擇,一方面符合自由選擇,一方面也讓疫苗發揮最大功效。但有可能第一波沒打到,接下來選擇的時間變晚。陳時中說,院長會列在第二優先施打,總統則必須尊重醫療小組專業意見。
-
2021-0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BNT主動聯繫 心比較定
指揮中心與德國BNT疫苗採購出現轉圜,目前等待對方簽回合約。指揮官陳時中昨天首度透露,東洋及雅各臣代理破局後,BNT主動聯繫,「既然總公司要談,我們就來談」,他強調因為是原廠來談,「心就比較定」。陳時中近日接受電台專訪透露,台灣去年原訂和德國BNT總公司洽購疫苗五百萬劑,但簽約前夕受外力阻撓破局。此事一出,被外界批評他因個人意識形態,刻意繞過「輝瑞/BNT」的中國代理商上海復星醫藥集團,直接找德國BNT總公司,才導致疫苗購買進度落後。陳時中表示,此次是德國BNT公司主動聯絡,願意提供疫苗五百萬劑,目前就等BNT合約簽回。至於何時才會簽回?陳時中只說,這一次是原廠主動,心就比較定。疫苗洽談爭議不斷,有直播節目稱取得指揮中心疫苗採購會議照片,並引述市場猜測,指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透過蔡總統影響衛福部。對此台灣東洋表示,去年八月代理BNT疫苗到結束,林全基於迴避原則,從未與任何官員或立委討論該案,更未與總統蔡英文見面、通話或進行其他接觸。東洋直指節目中刊出指揮中心會議照片,涉及違背保密協定,經查是上海復星王姓代表逕自洩漏,除了對指揮中心及與會相關人員感到困擾抱歉,也已與律師商討下一步的法律行動,未來有任何不實說法與指控,都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
2021-0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韓德義廠通過緊急授權 疫苗若抵台7天內打
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完成AZ疫苗韓國、德國及義大利廠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我已同意使用AZ疫苗,且確認三個海外廠區符合規範,未來自這三廠的任一批AZ疫苗,只要檢附檢驗報告,可直接書面審查,換句話說,AZ疫苗抵台後,最快七天內可開打。國外緩打頻傳 我將持續關注不過,國際間因AZ疫苗副作用緩打事件頻傳,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台灣對此高度重視,將持續關注國外做法和數據,但目前接種數目其實並不算多,是否為不良反應事件,還需進一步區隔。專家則指出,疫苗出現副作用可預期,建議觀察醫護人員接種反應,即時修正。莫德納緊急授權作業仍在進行過去海外疫苗抵台,檢驗封緘至少需四十天,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昨天上午已通過AZ疫苗緊急使用授權,若疫苗來台時已檢附資料,提出專案書面審查,檢驗封緘時間可從四十天縮短至七天;至於莫德納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作業,還在進行。外界估COVAX平台提供的AZ疫苗最快本周抵台,昨天再被問及此事,陳時中仍語帶保留,僅說為加速檢驗封緘,希望外國廠備齊文件;目前已知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分配COVAX平台疫苗,「但還沒被通知怎麼配送,當然可能爭取國航運送」。過年前,才傳出南非因AZ疫苗對變異株保護力有限而停打,近日法國、瑞典也因AZ疫苗副作用導致醫護請病假,造成醫療量能短缺,因此暫緩施打。新冠疫苗抵台後,陳時中坦言,任何狀況都可能發生,將密切監測,但是以AZ疫苗接種量較大的英國來看,目前並未出現上述狀況,指揮中心以世衛組織公布為原則。專家:現在台灣接種好時機目前觀察,年輕人接種AZ疫苗後,確實較易出現發高燒或頭痛等副作用,但通常一天之內改善。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前疾管署長張峰義樂觀認為,「現在正是台灣接種好時機」,最重要的是建構群體免疫,目前雖看到一些疫苗副作用,但屬於可接受程度,相信亞洲人出現發燒等副作用的機率較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認為,雖AZ疫苗有效性不如RNA疫苗,但安全性高,AZ疫苗來台後,可先接種部分醫護人員,如大量醫護人員出現副作用,可修訂接種模式。新增境外移入 接觸26人掌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新增一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九四三),為菲律賓籍廿多歲男性,今年二月三日來台工作,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並無症狀,個案於二月十八日檢疫期滿,因公司要求,同日至醫院自費採檢,陽性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廿六人。
-
2021-0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政府直接採購BNT疫苗東洋再介入?東洋嚴正澄清
BNT主動承諾會供應台灣新冠疫苗後,目前指揮中心還在等BNT合約簽回,卻有直播節目指出,去年代理BNT疫苗破局的台灣東洋重新介入洽談。台灣東洋對此發出聲明嚴正澄清,表示未參與政府與BNT直接聯繫購買等相關事宜;董事長林全基於迴避原則,去年代理到結束從未與任何官員或立委討論該案,強調避免以訛傳訛,日後再有類似報導、轉述或猜測,將依法提出告訴。台灣東洋主要針對直播節目「下班不演了, 朱凱翔」19日播出「獨家曝光!衛福部、BNT、東洋生技視訊會議」內容若干不實作出澄清,公司表示,去年8月接洽BNT疫苗至結束期間,林全不但沒有與任何政府官員或立委商討該案,更未與總統蔡英文見面、通話或進行其他接觸,遑論透過蔡總統影響衛福部,提高BNT 疫苗採購數量由60萬劑增至200萬劑,均與事實不符。台灣東洋也指出,直播節目中提出的指揮中心會議照片,涉及違背保密協定,照片為公司內部使用,經查是遭上海復星集團王姓代表逕自洩漏,造成指揮中心及與會相關人員困擾,東洋表達歉意。針對上海復星王姓代表,東洋已於去年12月19日寄出存證信函,也已與律師商討下一步法律行動,未來有任何不實說法與指控,都將保留法律追訴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東洋、雅各臣代理BNT疫苗破局之後,BNT總公司主動聯繫台灣,東洋也說明,對於政府與BNT直接聯繫購買疫苗的相關事宜,公司並未參與,不對此次洽購予以評論。
-
2021-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藥師願幫打新冠肺炎疫苗 陳時中:依法不可行
首批透過COVAX的AZ疫苗最快2月底抵台,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可能爭取國航協助運送疫苗,但對於藥師團體表示願幫打疫苗,依法是不可行的。台灣最快下週將透過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取得首批20萬劑牛津AZ疫苗,食藥署今天核准緊急使用授權(EUA)。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目前食藥署共完成AZ疫苗的德國、韓國、義大利等3個廠的緊急使用授權,未來出自這3廠的AZ疫苗只要抵台時有附檢驗報告,食藥署都會在7天內完成檢驗封緘,但若沒有相關報告則可能拖到40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解釋,所有進口疫苗都必須過3關,首先由食藥署評估能否使用,其次為生產廠是否符合要求,第三則是每一批的資料正不正確,台灣簽訂疫苗合約時已告知絕對不能是中國大陸製造的疫苗,其他廠製造的則要經過上述程序層層把關。根據最新研究,兩劑AZ疫苗若施打間隔拉長至3個月,可望提高有效性,台灣是否跟進調整目前間隔48天的政策。陳時中坦言有研議空間,但AZ疫苗大多是去年12月10日才開始施打,到現在也才剛剛好3個月,以此方式接種的個案並不多,後續隨接種個案增加,會有愈來愈多數據可參考,屆時將由專家進行研判。至於AZ疫苗如何運送,陳時中則說,由於AZ疫苗抵台後,根據資料完備程度將進行7天至40天不等的檢驗封緘,還是要看到貨時間才能推估接種時程,目前COVAX委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做進行疫苗配送,但由哪家航空公司還沒通知;是否爭取由國航配送,陳時中僅稱,當然有可能,但還是要看配送計畫。此外,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願意幫忙施打疫苗,提高接種速度,陳時中則說,根據台灣目前法規,藥師依法不能協助施打疫苗。
-
2021-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用40天! 韓德義3國AZ疫苗通過EUA 抵台7天內可打
過去不論什麼海外疫苗抵台,檢驗封緘都需耗時40天,但衛福部食藥署今早完成韓國廠、德國廠及義大利廠的AZ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未來三廠任何一批疫苗運來台,只要隨付檢驗報告,就可直接進行書面審查,疫苗抵台最快七天內可開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不管藥物、疫苗進口台灣,第一關就是食藥署同意使用,第二就是生產廠符合我國要求,第三關是每一批質量檢驗,我國已同意使用AZ疫苗,且已確認三個海外廠區符合我要求,只要等待對方附檢相關文件,就可進行書審,大幅縮短審驗時間。但被問及台灣最快何時可開打,陳時中仍語帶保留表示,還是要看疫苗到貨時間,到貨後就是7至40天之間的檢驗作業時間,為加速檢驗封緘時程,希望外國廠都可準備相關文件。目前外界預估最快能抵台的疫苗是COVAX平台提供的AZ疫苗,陳時中說,COVAX的疫苗分配、運送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但怎麼配還沒被通知,當然是有可能爭取國航運送,目前來看,COVAX平台提供的AZ疫苗應會從韓國來台。另外,AZ疫苗第一劑疫苗及第二劑接種間隔時間會影響效力,目前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AZ疫苗兩劑需間隔28天,陳時中僅說,後續值得觀察,接種量越來越多,可參考數據就越來越多,將持續收集相關資料,交由專家滾動式修正。
-
2021-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護打AZ疫苗頻傳病假 多國緩打 陳時中:持續監測數據
台灣首批新冠疫苗最快下周抵達,外傳最可能是AZ疫苗,醫事人員將優先施打,但已開打AZ疫苗的歐洲,因副作用導致醫護請病假,法國、瑞典暫緩施打,是否影響下個開打的台灣,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任何狀況都有可能,我們高度重視。」但陳時中也說,目前AZ疫苗相關接種數目仍不夠多,英國AZ疫苗接種數量多並沒有異常,國內將依循世界衛生組織公布,18歲以上民眾可使用,但會持續監測相關數據。若首批AZ疫苗如期2月底抵台,3月初即可開打第一劑,依衛福部建議,AZ疫苗兩劑需間隔28天,約4月初開打第二劑。根據牛津大學臨床數據分析,接種後22天產生免疫力,國內最快在5月初就能出現具完整保護力者。
-
2021-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光疫苗早在陸試驗?莊人祥:新冠疫苗一期都在台灣
台灣引進新冠肺炎疫苗進度落後,前總統馬英九建議蔡政府援引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與大陸合作防疫。國光生技早就在陸試驗銷售流感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國內三家新冠疫苗廠,包含國光、高端及聯亞的第一期都是在台灣執行。莊人祥表示,若國光生技有任何疫苗希望未來有機會要在中國大陸上市,需申請小規模人體試驗,指揮官陳時中也說,每一個國家臨床實驗都有其規定,以台灣來說,藥廠到國外臨床試驗沒特別規定,但要符合當地法規,也會引用相關資料來台認可,目前中台雙方並沒有認可情況。
-
2021-0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採購 陳時中:代理問題原廠面對、盼正視台灣為國家
指揮中心採購美國輝瑞(Pfizer)&德國BNT所共同研發的COVID-19疫苗500萬劑疫苗受阻後出現迴轉,BNT承諾會賣給台灣,然而,BNT大中華區的獨家代理權是上海復星,能否繞過代理商直接採購,外界依然審慎關注。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他跟誰的權利關係,BNT要自己解決,若無法解決,接下來該要怎麼做就要回報。」目前跟BNT的合約已進入最後一步,等他們簽回,但他也提醒,「大中華區」並非法定名詞,是形容詞,未來會提醒想跟台灣交易的國際廠商,正視台灣是個國家,要把台灣視為直接交易國。陳時中表示,早從去年8月就透過視訊會議與德國BNT原公司進行疫苗採購技術性的討論,一開始也跟美國輝瑞談,因為輝瑞在台灣有分公司,但美國輝瑞回應這款疫苗不負責亞洲相關業務,所以才會對接德國BNT。經過多次磋商,陳時中表示,目前跟BNT的合約已進入到最後一步,所謂的最後一步,就是新聞稿互相認可了,指揮中心也把合約送到BNT手上,「只是他們還沒簽回來。」,因此,指揮中心希望能盡速完成這專案,才能展開後續的採購流程。被問到最後是否還是要經過代理商上海復星的同意?陳時中則強調:「他(BNT)跟誰的關係,BNT要自己解決,若無法解決,該要怎麼做,可以跟我們說,才能繼續相關的協商。」他甚至以去百貨公司買東西為例,指出賣場的東西有標價,要買就付錢,至於賣場的東西有沒有總代理,「那是他的事情」,表示這是很單純的問題。陳時中更表示,今天中華民國指揮中心跟人家談疫苗買賣,第一步一定要知道對方是不是「權利擁有者」,否則就白談,能擁有權利的人,總公司一定有,代理商也宣稱有,若總公司把權力授權給人家而且是硬的合約,就要提早跟我們說,才知道磋商管道是要找誰,也才能知道怎麼樣可以循著正常管道來進行。被問到BNT這款疫苗有所謂的大中華區代理權,是否對台灣不公平,未來相關疫苗採購,會不會傾向不要找落在大中華區內的貨源?陳時中則表示,以前國際代理商分區是亞洲區或直接國家的代理權,大中華區這名詞不是法定名詞,而是形容詞,但這個名稱權利不在我們,未來當然會提醒要跟台灣往來的國際企業,要正視台灣是個國家,請把台灣視為直接交易國來做區別。
-
2021-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秋冬專案到期3月起外國人重啟入境? 陳時中:討論中
秋冬專案從去年12月1日啟動,將於2月28日到期,3月起的防疫措施究竟是限縮還是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至少有三項防疫限縮政策會延續,包括入境需持有核酸檢測(PCR)陰性報告、一人一戶居家隔離以及強制戴口罩,至於是否重啟外國人入境已在討論中,而高鐵台鐵車上禁止飲食是否開放,也在跟交通部最後確認,下周會對外公布。隨著部桃逐步復原醫療量能,國外疫苗陸續開打後,邊境管制是否開放,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陳時中曾表示,秋冬專案228到期後,緊縮政策還會再延續,但低風險國家和區域專家會再研議,不排除在228後陸續恢復。面對新冠病毒不斷變異,讓目前施打的疫苗效力出現變化,特別是鄰近台灣的日本被發現新型變異病毒,與既存的英國、南非與巴西變異病毒株不同,可能會降低疫苗免疫效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日本發現的變異株跟英國南非巴西的變異株不同,這三個國家發現的變異株N501Y位置變異,日本變異點在E484K,是有可能降低疫苗效果,但還只是推論,台灣目前還沒看到日本這株變異株。▌延伸推薦: 整理包/台灣採購到哪些疫苗 到貨時間、防護力、副作用一次看疫苗真能控制新冠疫情?看全球施打率排行榜
-
2021-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鐵飲食、自由座是否鬆綁 陳時中:下週公布
秋冬防疫專案預計實施至2月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正在討論是否開放外國人入境,高鐵等交通工具下週將公布是否開放飲食及自由座。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院內感染事件落幕,今天正式恢復營運。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桃園醫院上午已準備復工,內部準備也相當齊全,因此專家認為可以逐步復工,讓營運進入正常化,眼看危機解除,他的心情相當不錯,何時恢復收治確診個案,將由桃園醫院院長決定。除此之外,去年12月上路的秋冬專案預計實施至2月28日,眼看期限將近,防疫措施將鬆綁還是加嚴,引發外界關注。陳時中說,2月28日過後入境提供PCR證明、檢疫一人一戶、8大場所戴口罩的規定都會維持,目前正在討論是否重新開放外國人入境,至於高鐵等交通工具的飲食、自由座禁令是否鬆綁,還在跟交通部做最後確認,下週就會公布。
-
2021-0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批對大陸疫苗曖昧不明 陳時中:態度是不排斥、沒打算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多次公開講述「不會購買中國疫苗」,近日卻提及如有人對中國疫苗有興趣可推薦。面對疫苗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如果很多人願意打就會修法。被質疑對進口大陸疫苗是曖昧不明,導致各家有各自解讀,陳今強調,沒有曖昧不明,態度是不排斥、沒打算。另外,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近日表示,其任內有兩岸醫藥協定,是可合作的,購買中國疫苗沒有問題,陳時中回擊,楊志良任內有禁止中國大陸血液相關規範,就是因為大陸疫苗有安全顧慮,現在雖然比較低,但還是沒有相關證據,目前也沒有事實上的需要買中國疫苗。▌延伸推薦: 整理包/台灣採購到哪些疫苗 到貨時間、防護力、副作用一次看疫苗真能控制新冠疫情?看全球施打率排行榜
-
2021-0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鄭文燦透露國產疫苗六月可供應 陳時中:這應該是正確
桃園市長鄭文燦主持防疫專案會議透露,國產疫苗公司六月可以供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應該是相對正確,但前提是一切順利的情況,審查過才算,目前樂觀成分居多,訊息樂觀以對。外界質疑口罩台灣超前,但疫苗落後,指揮官陳時中今被問及是否覺得公平?陳僅說,採購小組包括公共工程委員會,極力解決問題,政府採購法對我方沒有形成干擾,大家一致去解決這件事情,口罩實名制也是實施一陣子才讓大家覺得很好,「我們也希望疫苗是這樣的結果。」
-
2021-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記者是新冠疫苗接種第幾順位?」 陳時中考倒疾管署
我取得新冠肺炎疫苗共2000萬,分別為透過COVAX平台取得的476萬劑、AZ疫苗1000萬,及Moderna疫苗505萬劑,除醫護人員優先接種外,誰能搶先接種各界關注,指揮官陳時中今在記者會上更是用「記者是接種第幾順位?」考倒疾管署,讓發言人莊人祥只能尷尬一笑。一個問題考倒疾管署,陳時中也幫忙緩頰,「我是幫大家問一下」,再回去研究一下,目前是沒有特別安排。疫苗劑量詳細時間下周確定,國內是如何規劃接種,施打地點、準備情況,疾管署署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已與地方政府串接醫院。周志浩說,原則上需要超低溫保存,如Moderna疫苗等RNA疫苗,會在醫院施打;可常規保存於2-8度冰箱,如腺病毒載體疫苗的AZ疫苗,就會安排在基層診所或衛生所接種,現在地方已經與醫院洽詢準備合約,同時也準備相關資訊系統,「希望大家能透過預約來施打。」如果疫苗來台灣後,第一優先是醫護人員,但中央長官以及各縣市首長是第幾順位呢?莊人祥表示,防疫相關人員是第一順位,第二順位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防疫人員,第一是維持防疫運作的重要官員,第二是接觸個案第一線防疫人員,第三入境感染者機場協助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