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闌尾炎(盲腸炎)
共找到
4
筆 文章
-
-
2021-04-02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肚子的範圍包含食道下半部、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及部份的泌尿及生殖系統,只要上述器官有任何發炎或其他原因都可能造成肚子痛。除了常見急性腸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外,還可能依部位不同,有可能發生膽結石、膽囊炎、腹部主動脈瘤剝離、急性闌尾炎等原因,以下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李偉強醫師解說不同部位的腹痛:一、右上腹部疼痛:如:膽結石、膽囊炎、急性肝炎、肋膜炎等1. 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膽囊發炎引起的腹痛很容易與胃痛搞混,膽囊疼痛偏右上腹,容易發生在飯後2-3小時,膽囊收縮會產生脹痛,甚至延伸右側肩膀、右肩胛部位反射痛。嚴重時會合併小便黃、眼睛黃、皮膚黃,大便顏色灰白等,高度懷疑有膽管阻塞。2. 酒精性肝炎:長期酗血及喝酒過量都可能造成酒精性肝炎,引起右上腹脹痛。二、左上腹劇痛:如:胃潰瘍、胃炎、急性胰臟炎、尿管結石、肋膜炎等胰臟位於胃的後方,急性胰臟炎疼痛與胃痛相似,不容易診斷,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千萬不可輕忽。胰臟炎好發於有膽結石或總膽管結石病史、長期酗酒之人,其疼痛常是持續且強烈,必須使用嗎啡類的止痛劑才能緩解。疼痛常反射至背後,病人常會彎腰曲膝以減輕痛感,站不直也躺不平,這是因為胰臟位於後腹腔的緣故,也因此常伴隨噁心或嘔吐的症狀。三、右下腹嚴重與急性疼痛:如:盲腸炎、大腸憩室炎等1.急性闌尾炎(盲腸炎):各種症狀都有可能,通常伴有發燒、發冷的現象,典型者有轉移痛,其由肚臍上方轉移至右下腹痛,其疼痛感約在4~6小時後達到高峰,在咳嗽或移動時會加劇痛感。2.大腸憩室炎:大腸憩室是指腸子表層凹陷的坑洞狀結構,當凹陷處被糞石填滿時,容易引起發炎甚至於形成膿瘍,嚴重可能出現大腸穿孔,進而引發腹膜炎、腸阻塞或是廔管。大腸憩室炎相當常見,腹部的左、右兩側都有可能,臨床上台灣人較常見於右側升結腸部位。3.腎結石、尿路結石或膀胱結石:結石痛好發於半夜,因爲水份較少,若有急性下腹部刺痛、小便劇烈疼痛、血尿等,痛到無法站立,需懷疑尿路結石造成尿路系統阻塞,合併腎水腫及後背痛。四、肚臍周圍疼痛:如:急性腸炎、腹部主動脈瘤剝離、缺血性腸炎等1. 腹內器官都有可能引起肚臍四周的疼痛,但以小腸的可能性最大,因肚臍周圍是小腸,常見於急性腸炎,以合併有腹瀉表現 2. 長期便秘習慣者,如老人及部份年輕女性,因為宿便累積造成腸阻塞及疼痛。3. 若合併有背部疼痛時,急性胰臟炎或腹部主動脈瘤剝離、缺血性腸炎等需特別小心。李醫師補充,主動脈剝離不一定發生在胸部,也可能發生在腹部主動脈,除了冒冷汗,如有血壓下降、心跳加速等現象,可能為血管問題,應盡速送急診。五、女性下腹部疼痛:如:經痛、卵巢囊腫破裂、卵巢蒂扭轉、子宮內膜易位、骨盆腔炎等1. 有些女性在月經期間會出現下腹疼痛的情況,常會問到會隨周期而反覆發作。2. 育齡女性如果出現突然的下腹部疼痛,可能原因有卵巢囊腫破裂、卵巢蒂扭轉、子宮內膜易位症、骨盆腔炎等病症。肚子痛原因多,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肚子痛,李偉強醫師提醒,如果腹痛難以停止,出現無法緩解的疼痛,依據自我評估重點,觀察相關症狀,並提供醫師正確訊息,應儘速就醫治療。
-
2020-11-23 科別.消化系統
肚痛別忍!位置、疼痛方式...差一點就可能是致命疾病!醫教「4救命關鍵」自我檢測
腹痛是每個人都常有的症狀。「雖然肚子非常痛,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自然不痛了。那是什麼造成的疼痛呢?」我想應該所有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那些腹痛多半是吃太多、喝太多,或便秘使糞便、氣體累積所導致的「非病態性腹痛」。腹部之中有許多的器官:• 胃、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等消化系統的器官• 子宮與卵巢這類的婦科器官• 膀胱與輸尿管這類的泌尿科器官• 主動脈這樣的粗血管這些器官都可能會引起腹痛。在那些種類的腹痛之中,也藏有必須治療的恐怖疾病。要怎麼樣才能分辨出來呢?基本上只要不是讓醫師診察,就很難自己分辨「這種腹痛可不可怕」。原則上我建議「感到不安便就診」這個方針,不過我還是統整了應該要確認的要點,但也只是大致的判斷基準。要點有以下四項:①疼痛的開始方式確認腹痛是突然開始,還是慢慢開始。「突然開始」是指自己能夠詳細說出疼痛是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開始。關於這一點,就如我在第一章也說明過的一樣。瞬間發生的強烈腹痛可能是主動脈瘤破裂或腸的動脈阻塞等心血管系統的疼痛,大多狀況都必須馬上接受治療。另外如果是女性的話,子宮外孕破裂或卵巢出血也會是突然發生腹痛的原因。順帶一提,性行為後感覺腹部疼痛是卵巢出血的典型表現。若是這種情況,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啟齒,無法好好告訴醫師疼痛發生的經過,但是為了得到正確的診斷,這反而是一開始就必須告訴醫師的重點。另一方面,闌尾炎(盲腸炎)、膽囊炎、膽管炎、憩室炎(大腸凹陷處發生炎症的疾病)等發炎性的疾病;手術後的沾粘;大腸或小腸腫瘤導致的腸阻塞等消化系統的疾病,幾乎都是慢慢開始疼痛。此外,發炎性的疾病大部分都是細菌感染所導致,所以通常會伴隨發燒(不過也有高齡者完全沒發燒的病例)。當然,並不是說慢慢開始的疼痛就能放心,其中也有要馬上治療的疾病,所以請按照順序繼續確認下面列舉的要點。②開始疼痛後的經過接著要確認是長時間一直疼痛,還是斷斷續續地疼痛(時而痛,時而不痛的變化)。一般而言,「長時間一直疼痛」與「沒有變化」這樣的狀況,多半是由需要治療的疾病所造成。另一方面,疼痛有所變化的狀況,其原因大多都是腸炎、便祕、腸蠕動帶來的疼痛(蠕動痛)等疾病,需要緊急治療的情況偏少。③疼痛部位確認痛的是哪個部位。痛的部位不一定,腹部各處都會痛;以及肚臍周圍隱約有些疼痛,不管按壓哪裡都覺得有點痛這樣的狀況,可判斷為腸炎、便祕、腸蠕動等非緊急的疼痛。另一方面,如果「壓了會痛的部位只有特定一處」,這樣的症狀就必須注意。因為位於該部位的器官可能有某種疾病。若要說明各部位器官的所有疾病,資訊量可是多到光是這些就足以寫成一本書,所以在此我就割捨詳情。不過,只有以下三個重點希望各位記住。首先第一個是關於闌尾炎。不知為何,日本從以前開始就會把闌尾炎稱作「盲腸」,但是盲腸是部位的名稱,不是病名。由於是闌尾這個部位發生炎症,所以正確來說是「急性闌尾炎」。闌尾炎這個疾病必須在醫院進行治療,有時也必須動手術。闌尾炎疼痛的地方可能會移動,像是「最初是心窩附近疼痛,之後痛感往右下腹移動」。由於不是只有闌尾所在的右下腹一直疼痛,所以必須注意。第二個是懷孕相關的疼痛。要是忽略了跟懷孕有關的腹痛,對母子來說都非常危險。只要無法斷言自己已經懷孕的可能性絕對是零,就必須到醫院檢查有無懷孕。這可以在短時間內檢查出來。第三個是並非一個地方疼痛,而是腹部整體都非常痛,痛到沒有辦法走路的狀況。這種情形可懷疑是重度的腸阻塞,或是穿孔性闌尾炎等疾病(胃或腸穿孔導致腹膜整體發生炎症的狀態)。尤其腹膜炎擴及整個腹部後,可能會危及性命。其典型的症狀為「無論觸碰肚子的哪裡都極為疼痛」、「光是輕按或碰到就超級痛」、「坐下、站起、咳嗽造成的輕微震動也極痛」。當然,我想如果腹部整體都有如此強烈的疼痛感受,那麼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毫不猶豫地直接就醫。④走動時會不會痛一走動就會感受到的腹部疼痛,被視為腹膜炎的徵候。闌尾炎與憩室炎會使周遭的腹膜發生炎症,所以一走動就會感受到腹部疼痛。只要病患稍微移動,腹膜炎的疼痛就會影響腹部,所以其典型表現是「疼痛時靜靜不動,整個人蜷縮起來」;反之,「疼痛時會滿地打滾、動作很大」這樣的情況,反而不太可能是腹膜炎,比較有可能是泌尿道結石等緊急性低的疾病。症狀輕微時還有一種確認方法,那就是跳躍;或者伸懶腰、墊腳尖後,再將後腳跟往下踩,用這類的動作讓腹部震動,確認疼痛的地方有沒有變得更痛。這也是我們醫師在診察室實際對病患施行的確認方法。以上就是希望各位在腹痛時要檢查的要點。如果去醫院之前就先確認好此處寫的檢查項目,便能好好將自己的症狀傳達給醫師,獲得順暢的診療。書籍介紹書名:專業醫師教你 怎麼正確看醫生:早知道早受益的60個安心就醫常識作者:山本健人 譯者:郭書妤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15作者簡介/山本健人2010年京都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於神戶市醫療中心中央市民醫院擔任不分科住院醫師、外科住院醫師,之後就職於田附興風會醫學研究所北野醫院的消化系外科,現在就讀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 博士班。專長為消化道外科(消化管外科)。經歷有外科專科醫師、肝膽腸胃科 專科醫師、消化系外科專科醫師、感染症專科醫師、癌症治療認定醫師等等。座右銘為「想要消除醫師與病患的隔閡」,2017年以筆名「外科醫師KEIYU 」開設了醫療資訊網站「外科醫師面面觀」。現於時事Medical、看護roo!、CareNet等網路媒體上連載文章。日本Yahoo!新聞個人專欄 作家。也經營個人的Twitter、Facebook與Instagram帳號。此外也積極到各地向一般民眾進行免費演講等等。著有《不再迷惑!外科醫師KEIYU送你不分科訓練的智慧》(CBR)。延伸閱讀: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胃腸肝膽科醫師:早餐我絕不吃的4種食物
-
2020-11-04 科別.百病漫談
肚子好痛!是不是恐怖疾病?醫師教你4項判斷基準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專業醫師教你 怎麼正確看醫生》,作者山本健人】腹痛是每個人都常有的症狀。「雖然肚子非常痛,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自然不痛了。那是什麼造成的疼痛呢?」我想應該所有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那些腹痛多半是吃太多、喝太多,或便秘使糞便、氣體累積所導致的「非病態性腹痛」。腹部之中有許多的器官:• 胃、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等消化系統的器官• 子宮與卵巢這類的婦科器官• 膀胱與輸尿管這類的泌尿科器官• 主動脈這樣的粗血管這些器官都可能會引起腹痛。在那些種類的腹痛之中,也藏有必須治療的恐怖疾病。要怎麼樣才能分辨出來呢?基本上只要不是讓醫師診察,就很難自己分辨「這種腹痛可不可怕」。原則上我建議「感到不安便就診」這個方針,不過我還是統整了應該要確認的要點,但也只是大致的判斷基準。要點有以下四項:①疼痛的開始方式確認腹痛是突然開始,還是慢慢開始。「突然開始」是指自己能夠詳細說出疼痛是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開始。瞬間發生的強烈腹痛可能是主動脈瘤破裂或腸的動脈阻塞等心血管系統的疼痛,大多狀況都必須馬上接受治療。另外如果是女性的話,子宮外孕破裂或卵巢出血也會是突然發生腹痛的原因。順帶一提,性行為後感覺腹部疼痛是卵巢出血的典型表現。若是這種情況,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啟齒,無法好好告訴醫師疼痛發生的經過,但是為了得到正確的診斷,這反而是一開始就必須告訴醫師的重點。另一方面,闌尾炎(盲腸炎)、膽囊炎、膽管炎、憩室炎(大腸凹陷處發生炎症的疾病)等發炎性的疾病;手術後的沾粘;大腸或小腸腫瘤導致的腸阻塞等消化系統的疾病,幾乎都是慢慢開始疼痛。此外,發炎性的疾病大部分都是細菌感染所導致,所以通常會伴隨發燒(不過也有高齡者完全沒發燒的病例)。當然,並不是說慢慢開始的疼痛就能放心,其中也有要馬上治療的疾病,所以請按照順序繼續確認下面列舉的要點。②開始疼痛後的經過接著要確認是長時間一直疼痛,還是斷斷續續地疼痛(時而痛,時而不痛的變化)。一般而言,「長時間一直疼痛」與「沒有變化」這樣的狀況,多半是由需要治療的疾病所造成。另一方面,疼痛有所變化的狀況,其原因大多都是腸炎、便祕、腸蠕動帶來的疼痛(蠕動痛)等疾病,需要緊急治療的情況偏少。③疼痛部位確認痛的是哪個部位。痛的部位不一定,腹部各處都會痛;以及肚臍周圍隱約有些疼痛,不管按壓哪裡都覺得有點痛這樣的狀況,可判斷為腸炎、便祕、腸蠕動等非緊急的疼痛。另一方面,如果「壓了會痛的部位只有特定一處」,這樣的症狀就必須注意。因為位於該部位的器官可能有某種疾病。若要說明各部位器官的所有疾病,資訊量可是多到光是這些就足以寫成一本書,所以在此我就割捨詳情。不過,只有以下三個重點希望各位記住。首先第一個是關於闌尾炎。不知為何,日本從以前開始就會把闌尾炎稱作「盲腸」,但是盲腸是部位的名稱,不是病名。由於是闌尾這個部位發生炎症,所以正確來說是「急性闌尾炎」。闌尾炎這個疾病必須在醫院進行治療,有時也必須動手術。闌尾炎疼痛的地方可能會移動,像是「最初是心窩附近疼痛,之後痛感往右下腹移動」。由於不是只有闌尾所在的右下腹一直疼痛,所以必須注意。第二個是懷孕相關的疼痛。要是忽略了跟懷孕有關的腹痛,對母子來說都非常危險。只要無法斷言自己已經懷孕的可能性絕對是零,就必須到醫院檢查有無懷孕。這可以在短時間內檢查出來。第三個是並非一個地方疼痛,而是腹部整體都非常痛,痛到沒有辦法走路的狀況。這種情形可懷疑是重度的腸阻塞,或是穿孔性闌尾炎等疾病(胃或腸穿孔導致腹膜整體發生炎症的狀態)。尤其腹膜炎擴及整個腹部後,可能會危及性命。其典型的症狀為「無論觸碰肚子的哪裡都極為疼痛」、「光是輕按或碰到就超級痛」、「坐下、站起、咳嗽造成的輕微震動也極痛」。當然,我想如果腹部整體都有如此強烈的疼痛感受,那麼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毫不猶豫地直接就醫。④走動時會不會痛一走動就會感受到的腹部疼痛,被視為腹膜炎的徵候。闌尾炎與憩室炎會使周遭的腹膜發生炎症,所以一走動就會感受到腹部疼痛。只要病患稍微移動,腹膜炎的疼痛就會影響腹部,所以其典型表現是「疼痛時靜靜不動,整個人蜷縮起來」;反之,「疼痛時會滿地打滾、動作很大」這樣的情況,反而不太可能是腹膜炎,比較有可能是泌尿道結石等緊急性低的疾病。症狀輕微時還有一種確認方法,那就是跳躍;或者伸懶腰、墊腳尖後,再將後腳跟往下踩,用這類的動作讓腹部震動,確認疼痛的地方有沒有變得更痛。這也是我們醫師在診察室實際對病患施行的確認方法。以上就是希望各位在腹痛時要檢查的要點。如果去醫院之前就先確認好此處寫的檢查項目,便能好好將自己的症狀傳達給醫師,獲得順暢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