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身體不適
共找到
835
筆 文章
-
-
2020-07-14 橘世代.愛玩橘
「登山新手村」看這! 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的發生機率。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本文摘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四塊玉文創 2020/05/07出版推薦▶▶▶line來line去好麻煩!揪團小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7-14 橘世代.健康橘
疫情下,如何「走出健康」?參考北歐式健走
新冠肺炎打亂作息,但衛福部向國人宣布,做好防疫就可恢復正常生活,不過民眾仍有疑慮,現在能否享受戶外運動?要不要戴口罩運動?不少專家建議,健走是很好的運動,如仍不放心需佩戴口罩時,要注意一旦發生呼吸困難或身體不適,則馬上停止運動並休息,有呼吸道疾病者儘量不要佩戴口罩運動。至於年紀消長者,常因關節有問題或覺得坡度陡有難度而卻步,北市衛生局則是推薦北歐式健走,可減輕腳踝和膝關節的壓力,非常適合長者。與一般健走的最大差別在於操作上會搭配兩根健走杖,不僅增加行走時的推力、降低運動時對於關節的衝擊力,亦可增加上半身的訓練。台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莉玲說,若謹守社交距離,運動不一定要佩戴口罩,可以享受戶外運動,健走是很好的運動,入門也容易,不需借助器材、不受時間、場地限制,只要一雙具包覆性及支撐性的運動鞋。她說,但要掌握3個要訣,分別是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擺動肩放鬆、腳跟著地快步走,保持每秒1.5~2步的速度,持續走20~30分鐘,並於運動結束前,進行緩和活動及伸展操,有助於放鬆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也可達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週15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的效果。北市衛生局指出,北歐式健走可多燃燒20-40%卡路里,同時可降低關節及膝蓋壓力,減輕運動時髖部、膝蓋和腳踝的負擔達30%,並可增加平衡感,提升手腳協調力,防滑、穩固又安全。南港玉成里長黃聰智,目前是南港區健走運動聯盟主,他說,即使是防疫期間,每次健走3公里,落實戶外1公尺社交距離的防護措施,仍可保持規律運動。【更多健康精選延伸閱讀↘↘↘】。「步伐跨對方法」500步,換來3000步的健康。新北健行必去森林古道! 水路相伴享受滿滿芬多精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小心,吃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也會中毒! 別吃不明植物
「小心!吃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也會中毒!」食藥署日前接獲通報,有4位民眾疑似誤食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引發食品中毒的案例。一般民眾不易分辨植物是否具有毒性,食藥署提醒,民眾不要自行種植來歷不明的植物食用,以免食品中毒。 有民眾將親友餽贈的植物種子(誤以為是以色列芥菜)栽種後食用,出現嘔吐、全身無力及視力模糊等症狀,食餘檢體經食藥署進行DNA物種鑑別,結果為「樹菸草」(Nicotiana glauca),又稱「粉藍菸草」,並檢驗出具毒性的生物鹼—毒藜鹼(anabasine),確認民眾是誤食了有毒植物而引發中毒。樹菸草原生於南美洲、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島,植株含有毒藜鹼等生物鹼,誤食者可能產生身體不適症狀。臺灣近年來常發生民眾誤食有毒野菇、野菜引起食品中毒案例。食藥署呼籲,路邊的野菜別亂採摘食用,更不要自行栽種來路不明的植物後食用,也不要把連自己都不太了解的動植物送給親友吃,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萬一不慎食用不明動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等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剩餘的食物檢體,好讓醫師做出正確診斷和治療,以儘快恢復健康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7-10 養生.運動天地
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 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 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例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例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 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 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 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 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 的發生機率。【以上摘文選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李嘉亮,邢正康、圖文:四塊玉文創提供】
-
2020-07-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時代 華航提供防疫熱餐
華航今天宣布,即日起飛航時間單程超過3小時以上往返台北的航班提供「防疫熱餐」,同時將視旅客需求適時提供簡單的飲品(如啤酒或果汁);3小時以下的航班則維持目前的「防疫餐盒」,大陸及香港航線回程航班全艙仍僅提供瓶裝水。華航表示,將現有機上餐點重新整合配置,供餐方式遵循防疫概念,不分艙等皆採「單一餐盤、單一主菜、不鋪桌布、不提供菜酒單」,使用餐具(刀叉)均為拋棄式產品。華航表示,因「防疫熱餐」為單一主菜且提供以雞肉料理為主,考量旅客不同的需求,預計將在8月份於台北出發的商務艙額外增加「豬、牛、海鮮、素食」等,四款不同的主菜供商務艙旅客於網路預訂;此外,「防疫熱餐」的航班,商務餐迎賓飲料則於同月份提供單瓶裝「純天然冷壓蔬果汁」取代現行玻璃杯濃縮還原果汁,以落實防疫、守護旅客健康。華航說,基於目前國際疫情尚未趨緩,華航各項防疫工作仍不鬆懈。航行途中,敬請旅客避免以手碰觸眼、鼻、口;如有身體不適,應主動告知客艙組員並配合座位安排及衛生措施。請勿自行更換座位,並建議旅客使用洗手間後,立即以肥皂或洗手乳洗淨雙手,共同維護搭機安全。
-
2020-07-06 醫療.自體免疫
何時才能停止服藥?一次解答10種常見藥物知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在臨床上患有數種疾病或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病患,在急於治療的心理上會認為多服藥病會好得快,常因此自做主張增加劑量,或是在害怕副作用或誤聽廣告內容的情況下,擅自減少藥物的服用次數、劑量甚至停藥。有些病患是中、西醫藥物同時服用,卻未告知醫生及藥師,此情形可能會使藥物造成交互作用而讓身體不適,進而促使病患停藥而讓服藥順從性下降,這些情形對於治療病程都有極不良之影響。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藥物,在何時停止服用有略加說明,望能幫助民眾了解一些藥物相關知識,但有關劑量的調整和停藥的時間請務必與醫師及藥師討論。(1)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對於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療程,須按照醫囑服用完畢,不可因為自身覺得病情有改善或是痊癒而擅自停藥,否則細菌容易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使得病人之後使用此類抗生素時,無法達到預期的療效,而必須服用殺菌力更強的抗生素來治療病症,會造成能使用抗生素種類的減少而導致無可用藥物治療的情形發生,會有危害病人性命之可能,因此須按醫囑將處方服用完畢。(2)感冒藥感冒藥除了抗生素之外,包含止咳化痰、流鼻水、發燒等症狀治療藥物,若症狀改善或無此症狀時,可停止服用。如果感冒沒有痊癒,而且加重到有支氣管炎或是肺炎之情形時,須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並且依照醫囑按時服用治療的藥物。(3)消炎止痛消炎止痛藥物可分為口服及外用的藥膏或貼布,使用時機多為肌肉關節疼痛或經痛時。這類藥物功能為減緩發病時身體紅、腫、熱、痛的情形,但並不能實際治療真正的病因,因此當有疼痛症狀時,還是需要就診尋求醫師協助。另外,消炎止痛藥物服用量太大時,亦容易增加肝、腎負擔,所以若沒有疼痛則可停止服用。但若為長期發炎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仍需按時服用。(4)高血壓用藥高血壓藥物需長期服用,且一般而言,開始服用後則不能隨意停藥,以避免血壓短時間內上升太快,造成中風或心血管阻塞等情形。醫師會觀察定期量測的血壓,如症狀有改善,會以逐步減少劑量並持續追蹤血壓的方式來治療病患。(5)高血脂、糖尿病用藥服用此類藥物期間,需要定期檢測血糖及膽固醇等數值,觀察是否維持在正常的數值範圍,並且於每月固定時間回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病人不可因為一至兩次的數值於標準範圍內而擅自停藥,若擅自停藥,高血脂病人可能會有頭暈、四肢無力、胸悶等症狀,糖尿病患者則會有口乾、水腫、視力模糊、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產生,且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洗腎及眼底神經病變,也可能會危及病人的生命。請服用此類藥物之病人多加注意自己的服藥順從性。(6)身心科用藥身心科用藥為維持情緒穩定,立即停藥會使精神症狀難以控制,甚至產生自殺傾向。若欲停藥,須由醫師診斷,採漸進式方式停藥,自開始減量到真正停藥,通常需要數個月以上的時間。藥物的作用大多為輔助病情控制,身心科病患需要他人的關心與照護,且適當的運動及保持身心安泰是較有助於控制病情的,如果身邊有此類病患,請多加留意病人的心情起伏以及是否有怪異行為,並於適當的時機給予幫助及藥物。(7)氣喘用藥氣喘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成因為呼吸道發炎、過敏及呼吸道變窄,造成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的情形,嚴重時甚至會窒息,病人須按時服用藥物且要將氣喘藥物放置於身邊容易拿取的地方,以便氣喘發作時能有最快速的緩解,病人家屬也需知道藥物放置的位置,倘若病患發作時才能給予適當的救護。服藥期間可藉由適度的運動來增強肺活量,改善呼吸道功能。(8)荷爾蒙不論是補充荷爾蒙或是抑制荷爾蒙的藥物,都是為了要調節體內荷爾蒙的量,荷爾蒙主宰了我們身體的成長與各個器官的功能,所以除非醫師同意,否則不建議擅自停藥。如果使用完荷爾蒙藥物有身體不適之情形發生,請儘快與醫生討論且不可隨意停止服用藥物。(9)腸胃用藥腸胃用藥若為平時腸胃不適如胃脹氣、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胃痙攣及腹瀉等,服藥後若症狀消除,則可停止服用。但須注意的是,若腸胃道症狀沒解除,或是經檢查後有其他更大的病因如腸躁症、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就必須依照醫師的指示服藥,特別是胃潰瘍藥物中可能會有抗生素的成分,為了殺死主要造成胃潰瘍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若不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可能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導致更嚴重的後果。(10)皮膚科用藥皮膚科用藥多為抗組織胺、類固醇及抗菌劑,且多為外用藥,用藥後若症狀改善則可停止服用,其中類固醇使用過多容易造成皮膚變薄,盡量不要過量使用。但須注意,若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為特殊感染或免疫疾病,則需按照醫囑將抗生素或免疫調節藥物服用完畢。服藥期間若出現嚴重的身體不適、發燒、腹瀉、嚴重疹子的情形,懷疑可能為藥物引起且排除其他因素造成這些症狀,可先自行停止使用藥物,建議告知目前疾病狀況和用藥情形,與醫師,藥師相互討論後評估風險益處,再進行是否停藥的動作以免併發症產生。以期能在最適當的時間給予正確使用的藥物來達到最佳治療。(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吃藥配酒是大忌! 特別是這4藥品更應敬而遠之 吃藥起紅疹只是副作用? 出現6種情況表示你對藥過敏了
-
2020-07-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認識體內濕氣/頭重腳輕、倦怠乏力 小心濕氣纏上你
「你的體質,濕氣很重喔!」尋求中醫調整體質,常會聽到這句話。天氣悶熱、潮濕,就中醫來看,夏天是身體最容易產生濕氣的季節。常見的症狀是出現頭重腳輕、倦怠乏力等狀況。中醫指的濕氣是什麼?什麼樣的人容易在體內累積濕氣?會造成哪些問題?今天我們請來中醫師問診,針對濕熱體質提出解方。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濕氣簡單來說,可說是身體代謝的產物,若無法好好排出體外,就會儲存在體內。而濕氣可分為外濕和內濕,與先天體質、居住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等都有關係。重油又重鹹 濕氣排不掉康禾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楊宗翰解釋,「外濕」主要是環境潮濕,因此若是居住在海邊、深山或地下室等濕氣重的地方,也會讓體內的濕氣變重。而台灣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潮濕悶熱,更使得民眾體質偏濕。「內濕」則是體內水分無法被好好利用,或是代謝廢物無法順利排泄。而中醫裡說「脾主運化」,濕氣代謝跟脾胃有關,若是常吃重油、重鹽、重糖等重口味的食物,對脾胃消化功能形成很大的負擔,連帶使得代謝變差,累積久了造成「濕氣過重」,成了慢性發炎的狀態。身體多乏力 便便多黏膩為何常說夏天是身體最容易產生濕氣的季節呢?柯富揚說,除了因為外在環境潮濕悶熱外,因為夏天暑氣重,民眾喜歡待在冷氣房裡,加上喜歡吃冰冷的食物,無疑是將水分「冰在冰箱」無法化掉,濕氣也就無法順利代謝。中醫師吳正一指出,倘若空氣中的濕氣重,就容易透過體表滲入體內,尤其是夏天跟雨季時,濕氣特別重。當濕氣滲入體內,就可能會感到頭重腳輕、倦怠乏力、難以專注、食欲不振、容易脹氣等症狀。另外,濕氣與每天攝取水量的概念不同,喝水是為了調節體溫幫助新陳代謝,但濕氣是來自氣候等外在環境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例如,身體在濕熱的環境下吸收過多的水分後,導致體內濕氣重,也會讓毛細孔難以散熱,此時體感溫度就會提高,身體也會開始感到黏膩不舒服,接著就會開始出現其他症狀。除了透過身體不適症狀察覺體內濕氣重之外,也可透過觀察糞便是否較黏膩,若糞便無法成形,不易在沖馬桶時沖洗乾淨,也可能是身體濕氣重所致。皮膚易起疹 消化功能差楊宗翰說,濕氣致病可分為三階段:濕氣、痰濕、痰瘀。一開始是循環代謝不順暢,「濕氣」無法排出;接著是體內廢物持續堆積,形成黏稠的「痰濕」,開始出現濃痰、白帶、三高等狀況;最後則是形成「痰瘀」,此時循環受到阻礙,可能出現血栓、脂肪肝等症狀。談到濕氣重出現的症狀,從中醫角度,濕氣重的人通常起床時四肢沉重無力、吞口水痰多、舌苔較厚、排便稀軟黏滯,且容易感到頭腦昏沉,「像毛巾裹在頭上」。女性如果體內濕氣重,則可能有分泌物、白帶較多的問題。柯富揚則表示,脾胃、皮膚方面的問題,例如腸胃消化功能不好,常覺得脹氣;或是濕疹、汗皰疹,甚至小朋友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也都和濕氣重有關。另外,有些人常關節痠痛,也和濕氣有關,便是中醫說的「風濕」。寒濕舌苔偏白 濕熱舌苔偏黃柯富揚表示,濕在體內放久也會夾雜寒、夾雜熱,形成「寒濕」和「濕熱」兩種。通常「寒濕」的表現,同樣是舌苔厚,但舌苔會偏白色,也容易怕冷或感到手腳冰冷,女性則白帶較多;「濕熱」的表現則是舌苔偏黃色,大便偏軟、質黏,皮膚容易長痘痘、濕疹,容易出油,女性白帶多但偏黃。濕氣除了本身造成的症狀外,柯富揚說,還會加重體質的「寒」、「熱」表現,而濕氣只要去除,體內的「寒熱」自然就會減輕。因此居住環境最好保持通風、陽光可照進屋內,若是環境過於潮濕,最好使用除濕機,消除「外濕」。除了環境除濕,體內也要「除濕」。楊宗翰建議,每天一定要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而多運動、多流汗是排出濕氣最好的方式,但額頭一層薄汗、微微發汗最好,若是變成汗流不止,則可能氣太虛,反需使用補氣藥將水分收束在體內。另外,不要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睡眠時若真的太熱,可開一兩個小時的冷氣,讓自己好入睡,但千萬不要開太久,也不要將風口對著自己吹,以免影響濕氣排出。身體濕氣重常見症狀● 起床時四肢沉重無力。● 吞口水痰多,舌苔較厚。● 關節痠痛。● 排便稀軟黏滯,不易在沖馬桶時沖洗乾淨。● 容易感到頭腦昏沉、頭重腳輕、倦怠乏力。● 女性可能有分泌物、白帶較多的問題。● 腸胃消化功能不好,常覺得脹氣。● 常長濕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
-
2020-07-02 科別.心臟血管
高溫!熱傷害要警覺 心血管患者慎防中風
夏季來臨,桃園、新竹近來高溫超過攝氏35度,在烈日下工作,要格外小心。最近兩周來,桃園及新竹共發生12件熱傷害送醫救治事件。 新竹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出門應注意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若發現身體不適,應採取蔭涼、脫衣、散熱、喝水及送醫等急救5步驟。桃園市衛生局統計,全市近2周有8人因熱傷害緊急送醫。新竹市有3件,新竹縣有1件。熱傷害可分為熱筋攣、熱暈厥、熱衰竭和熱中暑。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俊宜說,最近有兩名農夫晚上睡覺時,因腳不斷抽筋而就診,就是熱傷害症狀之一。他建議,選擇低糖電解補充液,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也比光喝白開水還好,最重要的是適時補充。「有心血管疾病者更須留意!」江俊宜說,天氣炎熱會讓人體溫上升、血液黏著,易造成血栓,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風的風險也增加。一名60歲女病患定期服用降血脂、防血栓藥品,日前在家中無預警脫水、全身無力,右手幾乎癱瘓,經家人緊急送醫,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目前右手握力恢復約4、5成,算是相當幸運。江俊宜提醒,也不要盲目補充水分,有人因汗流太多,狂灌水導致低血鈉,出現疲倦、頭痛等狀況,引發水中毒。他建議,每個人的排汗量不同,水分補充量也不一樣。一般人每天小便約5次,若發現次數減少,尿量明顯比平常少,就應該需要補充水分。
-
2020-07-02 新聞.健康知識+
熱翻!竹市三起熱傷害案例 衛生局提醒3要訣5步驟
炎熱夏季,全台連續多日高溫,近兩周竹市共出現三起熱傷害送醫案例,其中一例較特殊,為工地工人在酷暑下施工不慎暈倒送醫,目前仍住院觀察中。新竹市衛生局指出,避免熱傷害,民眾應掌握預防「3要訣」,包括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若發現身體不適,則可採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等急救5步驟。衛生局表示,熱傷害6大危險族群包括嬰幼兒、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過度的高溫可能造成心血管、腦血管及呼吸性的病因所造成猝死。另外,熱傷害也可能出現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最嚴重的熱中暑,其中又以熱中暑最危險,死亡率高達30%以上,相當於毎10人就有3人可能死亡。衛生局長王宗曦指出,台灣屬亞熱帶氣候,除高溫亦常伴隨高濕度,戶外工作者(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恐因工作屬性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若不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又大量流汗,即可能造成脫水,民眾應適時補充水分並注意身體狀況,外出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炎熱時段外出。王宗曦說,民眾若發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或出現嚴重症狀如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應立即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降低體溫,可服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
2020-07-01 名人.好食課
能量飲料靠什麼成份提神?怎麼喝才不會有副作用?
能量飲料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熬夜時的辦公桌、比賽前的錦囊包或者往健身房路上時習慣性的帶上了一罐,我們都知道運動、熬夜、想集中精神的時候可以補充能量飲料,但你知道嗎?其實運動後也是一個補充能量飲量不錯的絕佳時機,今天就讓營養師來為你解答吧!不只是提神醒腦,消除肌肉疲勞、加速恢復都靠它能量飲料最重要的就是「咖啡因、牛磺酸和維生素B群」三種成分,我們對這些成分都耳熟能詳,但實際到底有什麼功效?讓我們一項一項看下去吧!咖啡因咖啡因在運動前補充可以提升脂肪利用率,強化耐力運動表現,如果時間放到運動後,在運動後搭配碳水化合物補充,可以加速肌肉中肝醣的恢復,讓你更快填滿運動消耗的能量,迅速為下一次挑戰做好準備!牛磺酸牛磺酸可以說是能量飲料最具特色的代表成分,它是胺基酸的一種,平常我們在進行高強度運動或高腦力工作時,牛磺酸是幫助我們保持狀態的重要營養素,所以熬夜時我們總是會想到能量飲料,但如果放到運動後補充呢?根據研究顯示,運動後攝取牛磺酸可以減少肌肉的疲勞感,讓我們可以盡情享受運動,又不用擔心產生的疲勞影響生活。維生素 B 群對運動族群來說,如何降低疲勞感、加強修復效率是很重要的功課,在運動時身體多多少少會有一點耗損,所以休息、恢復也變得格外重要。維生素B群除了跟我們新陳代謝、能量利用有著絕對的關係之外,充足的B群也是穩定神經、情緒重要的營養素,足量的B群可以讓我們有更好的修補、恢復品質。除此之外,B群參與的造血、免疫功能也能幫助運動族群維持更加的健康狀態。除了運動前後,高腦力、高勞力族群也能適量飲用聽起來能量飲料的成分好像不管在運動前後補充都可以讓我們有更佳的運動狀態,那除了運動呢?生活中還有哪些時間也可以來點能量飲料?碳水化合物、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群這些能量飲料主要的成分,不外乎就是補充肌肉能量跟維持精神,所以高腦力、勞力(如:工程師、建築工人、行銷產業)或生活作息較不規律、熬夜的(學生、電競選手、音樂工作者等),其實有需要都可以適量的飲用。優先調整生活作息,一天不超過3罐!過去我們多少都有聽過一些關於能量飲料的迷思,例如只是預支明、後天的體力或者國外一些大量飲用造成身體不適的新聞。在這邊營養師還是要提醒大家,能量飲料的主要成分「咖啡因」過量攝取確實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就跟喝咖啡一樣,一天喝太多杯可能影響健康狀況,成年人一天的咖啡因建議攝取量是每天300毫克以下,以常見能量飲料添加的咖啡因來說,一天飲用數量控制在3罐以內就不用過於擔心(習慣喝咖啡、可樂、茶等習慣者建議可再稍微減量)。另外精製糖當然也需要考慮,在沒有運動的狀況下,不宜攝取過多精緻糖,用來提振精神時,1罐即足以讓我們補充體力。最後營養師還是要提醒大家,能量飲料只是輔助我們的食品,最根本的還是必須從生活作息調整,足夠的睡眠與休息才能擁有更健康的生活,維持更好的工作效率!【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不只是運動前幫你提振精神,能量飲料原來也能這樣喝!】
-
2020-07-01 科別.心臟血管
老翁心肌梗塞 苗醫30分鐘內完成心導管手術
苗栗縣77歲溫姓老翁日前在菜園種菜時,突然覺得身體不適、胸口悶痛,趕緊回家休息,但胸口悶痛越來越嚴重,於是搭計程車到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求診,急診室醫師確診老翁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啟動急性冠心症救治機制,迅速完成心導管治療,成功保住老翁性命,也減少病患心肌細胞受損,並保住心臟正常功能,老翁目前已康復出院。苗醫院長李明輝表示,按衛福部醫院緊急醫療能力重度級評鑑標準,心肌梗塞患者治療,從掛號到完成導線通過時間小於90分鐘的案例必須達80%,這名老翁就醫時,急診團隊迅速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不到15分鐘就將病患送至心導管室。心導管室主任蔡貴嶔團隊隨即為病人執行心導管檢查,發現供應心臟血液最大的左前降支血管全部阻塞,急救過程中還因血管阻塞引起心室震顫,幸好醫療團隊處置得宜,緊急施做心臟電擊搶救,順利將支架置入左前降支狹窄處,恢復病人心臟血流供應,整個過程僅花費26分鐘,將病人血管恢復打通,成功保住病患的心臟功能與生命。蔡貴嶔欽指出,心臟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2名,急性心肌梗塞是其中最快、最來不及救援的疾病,掌握搶救黃金期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的關鍵;很多人都以為心血管疾病常發生在冬天、夏天是淡季,事實上,悶熱的夏天也是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一旦發生胸悶、胸痛喘,有時還會合併冒冷汗、惡心等症狀,有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第一時間就要聯繫119救護車至急診,不要自行駕車前往,避免病況改變突發危險,建議大家平時就要注控制三高 (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的危險因子,定期健康檢查與追蹤,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找上門來。
-
2020-06-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新版孕婦手冊上路 加強準爸爸參與感
新手媽媽們的年紀越來越高齡。據內政部人口資料最新統計,國人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再創新高,2019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歲、35歲以上占30.9%,較10年前增加一倍。為了讓準媽媽掌握自身健康與胎兒情況,國健署今年改版孕婦手冊,除了重新編排外,並有方便性提升、閱讀流暢、週期紀錄、方便互動連結等四大亮點,也提供QR CODE讓查找資料更方便;更重要的是,手冊在封面裡終於出現「爸爸」角色,跳脫過去封面只有媽媽。今天的記者會上,更找來劇團演出新手爸媽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及孕婦常見的問題。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容易提高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流產、早產、低體重兒等風險,較35歲以下產婦風險高約1.5倍;而孕婦手冊1995年創立至今,陪伴每一世代懷孕媽媽健康走過25年,隨著我國婦女生育齡的提高,經歷五次改版,如增加衛教資訊、互動式孕婦自我檢核表、分為健康及衛教手冊等;這次手冊改版,則是從醫療人員及準媽媽的觀點,來調整手冊內容及編排,同時衛教手冊封面也加入先生,著重準爸爸角色的導入。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醫院婦產部主任黃閔照表示,這次手冊如上次改版,也將衛教手冊、健康手冊分開,資訊重新編排外,增加更多插畫、圖片,如健保補助的10次產檢就以精簡的圖文說明,讓準媽媽用手機一掃,就能得到正確的衛教資訊;而手冊也增加非正式常規檢查的介紹,包含高層次超音波等,提供準媽咪們參考。黃閔照說,準媽咪懷孕過程中,準爸爸的參與非常重要,他指出準媽咪懷孕過程常因為身體不適,容易忘卻產檢時想提問等問題,透過準爸爸的協助,問的問題也能更全面;他笑說他在新竹看診時,多半都是準爸爸陪準媽媽來,且是「有備而來」,準備的問題往往比準媽媽更多。他強調,懷孕不是只是準媽媽的事,整個家庭都要一起投入,過去手冊雖也有提醒準爸爸的注意事項、但未特別強化;今年改版時,特別在封面加入準爸爸角色,也是期待準爸爸在太太懷孕過程裡能更積極參與。
-
2020-06-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藥吃的心累,何時才能停止服藥?
在臨床上患有數種疾病或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病患,在急於治療的心理上會認為多服藥病會好得快,常因此自做主張增加劑量,或是在害怕副作用或誤聽廣告內容的情況下,擅自減少藥物的服用次數、劑量甚至停藥。有些病患是中、西醫藥物同時服用,卻未告知醫生及藥師,此情形可能會使藥物造成交互作用而讓身體不適,進而促使病患停藥而讓服藥順從性下降,這些情形對於治療病程都有極不良之影響。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藥物,在何時停止服用有略加說明,望能幫助民眾了解一些藥物相關知識,但有關劑量的調整和停藥的時間請務必與醫師及藥師討論。(1)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對於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療程,須按照醫囑服用完畢,不可因為自身覺得病情有改善或是痊癒而擅自停藥,否則細菌容易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使得病人之後使用此類抗生素時,無法達到預期的療效,而必須服用殺菌力更強的抗生素來治療病症,會造成能使用抗生素種類的減少而導致無可用藥物治療的情形發生,會有危害病人性命之可能,因此須按醫囑將處方服用完畢。(2)感冒藥感冒藥除了抗生素之外,包含止咳化痰、流鼻水、發燒等症狀治療藥物,若症狀改善或無此症狀時,可停止服用。如果感冒沒有痊癒,而且加重到有支氣管炎或是肺炎之情形時,須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並且依照醫囑按時服用治療的藥物。(3)消炎止痛消炎止痛藥物可分為口服及外用的藥膏或貼布,使用時機多為肌肉關節疼痛或經痛時。這類藥物功能為減緩發病時身體紅、腫、熱、痛的情形,但並不能實際治療真正的病因,因此當有疼痛症狀時,還是需要就診尋求醫師協助。另外,消炎止痛藥物服用量太大時,亦容易增加肝、腎負擔,所以若沒有疼痛則可停止服用。但若為長期發炎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仍需按時服用。(4)高血壓用藥高血壓藥物需長期服用,且一般而言,開始服用後則不能隨意停藥,以避免血壓短時間內上升太快,造成中風或心血管阻塞等情形。醫師會觀察定期量測的血壓,如症狀有改善,會以逐步減少劑量並持續追蹤血壓的方式來治療病患。(5)高血脂、糖尿病用藥服用此類藥物期間,需要定期檢測血糖及膽固醇等數值,觀察是否維持在正常的數值範圍,並且於每月固定時間回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病人不可因為一至兩次的數值於標準範圍內而擅自停藥,若擅自停藥,高血脂病人可能會有頭暈、四肢無力、胸悶等症狀,糖尿病患者則會有口乾、水腫、視力模糊、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產生,且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洗腎及眼底神經病變,也可能會危及病人的生命。請服用此類藥物之病人多加注意自己的服藥順從性。(6)身心科用藥身心科用藥為維持情緒穩定,立即停藥會使精神症狀難以控制,甚至產生自殺傾向。若欲停藥,須由醫師診斷,採漸進式方式停藥,自開始減量到真正停藥,通常需要數個月以上的時間。藥物的作用大多為輔助病情控制,身心科病患需要他人的關心與照護,且適當的運動及保持身心安泰是較有助於控制病情的,如果身邊有此類病患,請多加留意病人的心情起伏以及是否有怪異行為,並於適當的時機給予幫助及藥物。(7)氣喘用藥氣喘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成因為呼吸道發炎、過敏及呼吸道變窄,造成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的情形,嚴重時甚至會窒息,病人須按時服用藥物且要將氣喘藥物放置於身邊容易拿取的地方,以便氣喘發作時能有最快速的緩解,病人家屬也需知道藥物放置的位置,倘若病患發作時才能給予適當的救護。服藥期間可藉由適度的運動來增強肺活量,改善呼吸道功能。(8)荷爾蒙不論是補充荷爾蒙或是抑制荷爾蒙的藥物,都是為了要調節體內荷爾蒙的量,荷爾蒙主宰了我們身體的成長與各個器官的功能,所以除非醫師同意,否則不建議擅自停藥。如果使用完荷爾蒙藥物有身體不適之情形發生,請儘快與醫生討論且不可隨意停止服用藥物。(9)腸胃用藥腸胃用藥若為平時腸胃不適如胃脹氣、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胃痙攣及腹瀉等,服藥後若症狀消除,則可停止服用。但須注意的是,若腸胃道症狀沒解除,或是經檢查後有其他更大的病因如腸躁症、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就必須依照醫師的指示服藥,特別是胃潰瘍藥物中可能會有抗生素的成分,為了殺死主要造成胃潰瘍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若不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可能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導致更嚴重的後果。(10)皮膚科用藥皮膚科用藥多為抗組織胺、類固醇及抗菌劑,且多為外用藥,用藥後若症狀改善則可停止服用,其中類固醇使用過多容易造成皮膚變薄,盡量不要過量使用。但須注意,若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為特殊感染或免疫疾病,則需按照醫囑將抗生素或免疫調節藥物服用完畢。服藥期間若出現嚴重的身體不適、發燒、腹瀉、嚴重疹子的情形,懷疑可能為藥物引起且排除其他因素造成這些症狀,可先自行停止使用藥物,建議告知目前疾病狀況和用藥情形,與醫師,藥師相互討論後評估風險益處,再進行是否停藥的動作以免併發症產生。以期能在最適當的時間給予正確使用的藥物來達到最佳治療。文章提供/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2020-06-22 科別.消化系統
肚子脹痛無法排氣排便 竟是胰臟腫瘤壓迫
一名45歲的廚師半年來食慾不振、腹部悶痛,但都未就醫,直到最近一周一吃東西就肚子痛,甚至無法排氣排便,才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求診,經過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是胰臟尾部有腫瘤侵犯到大腸造成急性腸阻塞,經開刀治療後,目前已恢復正常飲食、正常排便。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邵彥誠表示,該名病患胰臟尾部約有桌球大小的腫瘤,且侵犯到脾臟,橫結腸及胃,首先緊急幫病患做人工肛門手術,幫助腸道減壓,經過一周後,再以3D 腹腔鏡手術移除人工肛門及切除四個器官,一共切除脾臟、約10公分胰臟尾部、約70公分大腸以及部分的胃,手術執行約8小時,因傷口小,恢復快,病患隔天就下床,目前已經恢復正常飲食、正常排便。邵彥誠指出,該病患手術前,大腸鏡明顯可見大腸受到胰臟腫瘤的壓迫而嚴重狹窄,身體不適超過一個月都未就醫,若當初有提早就醫,就不需緊急人工肛門手術。提醒民眾一旦發現食慾不振,尤其沒有正常排氣排便,一定要盡早就醫,千萬不要拖。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熱到昏迷 醫籲留意多步驟來防中暑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夏至,不過連日烈陽肆虐的確讓人吃不消。日前花蓮就有一名李姓男子,中午在整修鐵皮屋屋頂時疑似中暑陷入昏迷,所幸夥伴發現後立刻打119求救,李男經緊急送醫後已無大礙。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最近高溫,因此中暑或不適民眾增。若民眾或勞工工作一定得在外長時間,衣物請穿淡色、透氣款為主,每15分鐘至少喝200cc水分、若感冒或使用抑制排汗藥物者應避免在烈陽下工作。而在雇主部分,也應給予新手1-2周熱適應期,提供飲水與遮蔭休息場所等。朱柏齡說,炎炎夏日,戶外工作的勞工朋友得慎防中暑,他說,「水分、休息、遮蔭」是預防中暑三大重點,一旦出現頭暈、噁心、嘔吐、體溫升高等就是熱傷害症狀,應該趕緊休息及喝水。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也提供勞工預防中暑注意事項、雇主注意事項供民眾參考。朱柏齡說,勞工在外工作時,應穿著淡色、質輕、寬鬆透氣之衣服,每15分鐘喝200至250水分,勿飲酒或含咖啡因飲料,應依照氣溫調整引水量及休息頻率,若有感冒、腹瀉或身體不適,或服用抑制排汗藥物時,應避免在高溫下工作。他說,雇主應提供勞工遮蔭休息場所、或有冷氣之休息室,並提供足夠之飲水,新手上工應給予1至2周熱適應期,並提供教育訓練,使勞工了解熱傷害常見症狀及處置;而據近期研究指出,在炎熱環境連續工作數日時,身體散熱能力將逐日減退,故須給予勞工更持時間休息。朱柏齡說,夏季本就高溫、高濕,濕度高的環境會讓人體不易散熱,若民眾睡眠不足、腹瀉、吃抑制排汗藥物等,都是中暑高危險群。也可參考人體實際感受的氣溫,即是「熱指數」,其換算公式為:室外溫度(°C)+室外相對濕度(%) ×0.1=熱指數。如當氣溫高達35℃,而濕度達60%時,換算出的「熱指數」就會高達41℃,超過人體中暑的數值(測量肛溫40℃以上)。故建議民眾外出時應適時遮蔭,夏天無論白天或晚上,都要定時補充水分。
-
2020-06-20 科別.泌尿腎臟
妙齡美甲師一天頻尿高達3、40次 原是這病因好發在女性
30歲的蔡小姐,從事美甲工作數年,也屢獲全國性美甲比賽大獎,近半年來飽受頻尿之苦,一天上廁所的次數高達20至30次,晚上也要起來4至5次,連幫客人彩繪指甲時,也必須頻頻向客人說聲對不起,暫時離開去上個廁所,已嚴重影響工作,經衛福部新營醫院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接受口服藥物以及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後,才有改善。蔡小姐求診時表示,半年來總是覺得一直想尿尿,雖然總是想要忍住不尿,但是那種一陣一陣下腹痙攣疼痛感,會不停地襲上來,直到尿液排出才會比較舒緩一些。頻尿的症狀,使得的他一直不敢跟朋友出去玩。她也曾經就醫,醫師告訴她可能是膀胱發炎或是膀胱過動症,服藥後症狀卻始終無法改善。為了小便,工作被打斷、晚上失眠,下了班也只敢待在家裡,讓她困擾不已!經衛福部醫師詳細問診以及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在膀胱鏡檢查時發現,膀胱黏膜有多處出血點與破皮的現象,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在醫生建議下接受口服藥物以及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治療後,頻尿與下腹悶痛的情形漸漸有改善,不僅在上班時,不再為頻尿所困擾;下班之後,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晚上睡眠也改善,整個人都精采了起來。衛福部新營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建升表示,間質性膀胱炎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疾病,它好發於女性,尤其是30至40歲間。主要症狀包括頻尿、急尿、下腹部漲痛或是會陰部疼痛,尤其是在憋尿的時候,疼痛感會特別明顯,排尿後痛感則會減輕。長期下來,這些症狀除了造成身體不適,對於情緒精神,甚至性生活方面影響甚鉅,病患往往會合併焦慮與憂鬱症狀。間質性膀胱炎並不像泌尿道感染一樣,是由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它的成因一般認為是由於膀胱黏膜層的破損,尿液物質滲入膀胱壁刺激之後,產生症狀,在膀胱鏡檢查時會有獨特的表徵(如多處出血點與黏膜潰瘍破皮的現象)。間質性膀胱炎與膀胱過動症的表現也很像,都是以頻尿為主,但是,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在膀胱漲尿時會有下腹的疼痛感,而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則無。陳建升說,針對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以恢復膀胱黏膜的完整性為目標,目前治療藥物採玻尿酸的膀胱灌注或口服藥物為主,除此之外,也可以灌注肝素或以肉毒桿菌施打、內視鏡膀胱水擴張或是膀胱黏膜潰瘍切除手術對某些患者也會有幫助。建議患者盡量避免吃含鉀離子或柑橘類水果、煎炸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咖啡、濃茶、酒及碳酸飲料;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必須要有耐心,持續地接受治療,調整生活作息,才能讓膀胱恢復健康。
-
2020-06-19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氣溫節節升慎防中暑 陳潮宗:陽暑、陰暑處理方式不同
時序入夏,氣溫節節升高,慎防中暑!中醫師陳潮宗說,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盡量多喝水、進出冷氣房加件薄外套,避免中暑發生。衛福部統計,今年因中暑、熱衰竭等熱傷害前往就醫的民眾,目前已有292人次。陳潮宗表示,通常在烈日下曝曬、水分不足而造成中樞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屬於「陽暑」;夏天吹冷氣,進出冷氣房,溫差太大身體無法適應,則多屬於「陰暑」。尤其待在冷氣房的上班族容易「中陰暑」,大熱天中午出去買個便當,回來常會出現頭痛、噁心、頭暈症狀,此時可以刮痧、按摩穴道,來刺激表皮神經,使交感、副交感神經「重新啟動」,便可緩解不適。「中陽暑」常使得體溫升高,超過攝氏38度以上,會全身沒力、癱軟,甚至導致休克。陳潮宗強調,這類型的中暑必須趕快降溫、補充水分,並且後送急診,避免危及生命。即將進入7、8月炎夏,氣溫只會愈來愈高,陳潮宗說,常在烈日下工作、奔走的民眾,一定要注意氣象局發布的高溫警報,做好遮陽和適時補充水分,平時可多吃絲瓜、苦瓜、冬瓜、西瓜等瓜類,預防熱暑的發生。至於常待在冷氣房的民眾,進出冷氣房時,可以先加一件薄外套,避免身體不適應過大的溫差;口渴時,則不要一下子飲用大量冰水、冷飲,避免發生陰暑。
-
2020-06-19 科別.腦部.神經
睡不好渾身不舒服檢查沒問題 醫師:可能自律神經失調
「我容易緊張,晚上不好睡,半夜容易中斷醒來,一直到天亮都沒睡,早上精神很不好。身體不舒服,症狀很多」,一名病患向醫師訴說這種情況讓他常會頭暈、耳鳴、頻尿、心跳很快,且喉嚨感覺有痰、便祕很嚴重,全身都不舒服,檢查報告出來卻沒有什麼問題。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心理師余錦星表示,診間常出現身體不適的個案,訴說看過很多醫生,但檢查報告結果都正常,最後被轉介到精神科治療;這些個案大多因長期身體不適,包括睡不好、心悸、頭痛、腹瀉、沮喪、疲累等症狀,進而衍伸出焦慮及憂鬱的情緒,這類個案可能是罹患了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他指出,自律神經失調不能算是一種病,它是一個症候群,但長期下來卻會誘發疾病的產生,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焦慮、憂鬱、恐慌等,千萬不能輕忽。余錦星表示,自律神經系統大致分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兩類,自律神經失調時,身體會出現一些警訊,告知個體該注意自己的生活狀況,自律神經失調大多是壓力或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如果找對源頭加以介入調整,才能有效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他舉例說,交感神經好像是汽車的油門,副交感神經是煞車系統,唯有互相配合好,車子才能順利操作,任何一個出現故障,都會導致嚴重的事故產生。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方法,除做好壓力管理,養成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外,也要有良好的紓壓管道。但症狀嚴重時,建議可搭配藥物、心理治療或生理回饋治療介入,更能有助改善不適的症狀。生理回饋治療主要是藉由測量身體生理變化的儀器,經由儀器將生理訊號轉換成圖像、數字、聲音等,並將這些訊號回饋給個案,幫助個案了解生理反應和情緒的關聯,除可做為檢測個案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也可做為治療介入的協助工具。藉由生動的畫面與臨床心理師的有效引導分析,幫助個案可以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態,經由學習如何控制與放鬆,來達到有效改善與管理自我的壓力。余錦星表示,上述個案經8次生理回饋治療後,睡眠與夜間頻尿症狀已明顯改善,從一開始夜間頻尿5到6次,下降到0到2次,有時可一覺到天亮,因睡眠改善,精神也變好,情緒也不再那麼焦慮跟緊張,身體不適症狀逐漸減輕。
-
2020-06-18 新聞.健康知識+
中暑分陽暑和陰暑? 這樣做避免中暑
時序入夏,氣溫節節升高,慎防中暑!中醫師陳潮宗說,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盡量多喝水、進出冷氣房套薄外套,避免中暑發生。衛福部統計截至6月至今因中暑、熱衰竭等熱傷害前往就醫的民眾,已有292人次。陳潮宗表示,中暑又分「陽暑」與「陰暑」。通常因為在烈日下曝曬、水分不足而造成中樞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就屬於「陽暑」;因為夏天吹冷氣,進出冷氣房,溫差太大身體無法適應,則多屬於「陰暑」。陳潮宗說,常待在冷氣房的上班族,大熱天中午出去買個便當,回來出現頭痛、噁心、頭暈症狀,陳潮宗說,這就是「中陰暑」,而刮痧、按摩穴道可刺激表皮神經,進而使交感、副交感神「重新啟動」,便可緩解不適。而「中陽暑」常常使得體溫升高,超過38度以上,全身沒力、癱軟,甚至導致休克。這類型的中暑無法使用刮痧、按壓穴道等方式緩解,需趕快降溫、補充水分並且後送急診,避免危及生命。接下來進入7、8月,氣溫只會越來越高,陳潮宗說,常在烈日下工作、奔走的民眾,一定要注意氣象局發布的高溫警報,做好遮陽和適時補充水分,平時也可多吃絲瓜、苦瓜、冬瓜、西瓜等瓜類,可以預防熱暑的發生。至於常待在冷氣房的民眾,進出冷氣房時,可以先套一件薄外套,避免身體不適應過大的溫差。口渴時,也不要一下子飲用大量冰水、冷飲,避免發生陰暑。
-
2020-06-1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衰竭知多少 有些潛在危險因子可透過飲食運動來改善!
最近除了防疫外,相信另一件很多人都知道的就是藝人劉真的離世。大家在報導中可能看到是因為術後的心臟衰竭引起。事件後有不少民眾來門診詢問:醫師,我很容易上氣不接下氣,這是不是心臟沒力?心臟沒力是不是都要動手術?怎樣才能避免心臟沒力?希望以下的基本介紹可以解除讀者的諸多疑惑。 心臟衰竭是統稱在一群病狀下,當心臟功能不足以滿足身體的需求時即可稱之。最常見引起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心臟功能衰退異常所造成,包括心臟肌肉病變,冠狀動脈病變阻塞,心臟瓣膜病變,大血管病變等;除了心臟本身的問題外,若是身體的代謝或需求異常超過正常心臟負荷,也有可能引起心衰竭,例如:甲狀腺亢進、重度貧血、嚴重缺乏維生素B1、懷孕等。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人口老化的問題日益顯著,心衰竭的發生率及盛行率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逐年上升。下列統整了一些民眾常見的疑惑。一定要心臟沒力才能算是心臟衰竭?大家以往印象中都喜歡把心臟比喻作幫浦(pump),自然而然以為只要幫浦夠力就不會是心臟衰竭,其實這種觀念已經修正,心臟不僅要加壓收縮,將血液打入大血管進行循環,其實在收縮之後的舒張期也是同等重要,這時期心臟並不是被動式放鬆,而是需要消耗能量使心室內壓急速下降,產生類似抽吸的力量,讓心房等上游的血液可以平順的流入心室,心室再週而復始的收縮循環。近年來有相當多的研究顯示即使心臟收縮功能正常,但是舒張期嚴重異常,也會引成心臟衰竭。這狀況常發生在老年人、女性、過度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病患。上述的相關因子中,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是可以及早積極控制或預防的,尤其民眾若是忌諱就醫,以為高血壓或是糖尿病必須一輩子藥物治療,或是沒有身體不適就不用看醫生而逃避,反而等到併發症產生才就醫,往往適得其反,需要更多藥物輔助治療也只能部份緩解症狀,更是為時已晚。糖尿病病患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即使將血壓、肥胖程度、膽固醇等因子校正之後,糖尿病病患仍然比沒有糖尿病者有更高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這點重要性不能不強調。心臟衰竭是否都會有症狀 ? 有那些常見症狀 ? 其實心臟衰竭的症狀要視病情的潛在病因及進行速度、控制與否而定,通常心臟衰竭的症狀包括:累、喘、腫,容易呼吸急促,倦怠,體能衰退,下肢水腫等現象。紐約心臟學會(NYHA)將心臟衰竭依症狀嚴重程度分成四級:●第一級:正常活動時不會呼吸困難●第二級:正常的活動時感覺有呼吸困難●第三級:輕度活動就呼吸困難●第四級:休息時也會覺得呼吸困難心臟衰竭患者在病情惡化時症狀可以嚴重至第四級,但如果治療得當,可以恢復至無症狀或維持在第一至二級的輕症。若進展快速或惡化嚴重甚至出現意識改變,盜汗、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發紺、尿液減少等重大症狀出現時,往往已經病況危急,需要緊急救治。心臟衰竭要如何診斷?當然除了症狀主訴參考及基本身體檢查評估之外,還要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基本血液、生化檢驗、核子醫學檢查、核磁共振成像、電腦斷層、心肺運動功能測試、心臟超音波等,都可以提供診斷依據、追蹤評估、以及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之參考。 心臟衰竭要如何預防與治療 在討論心臟衰竭要如何治療之前,一定要先談心臟衰竭要如何預防,因為有些心臟衰竭的潛在危險因子,是可以通過飲食、運動及戒除不良習慣(如:酗酒抽菸)等來改善,其他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的良好控制,達到治療目標,也可以減緩心臟衰竭的發生。至於慢性心臟衰竭要如何治療,包括:非藥物、藥物治療及介入性治療,三者需要相輔相成,以減少病情惡化,降低反覆再住院率。非藥物的基本治療準則,首先是適當體重的監測,尤其要避免體重的暴增,例如三天之中增加貳公斤以上,就是警告訊號,必須回診以調節利 尿劑等劑量,其中鹽分及水分過量攝取往往是關鍵所在,所以心臟衰竭明顯時,必須限制鹽分及水分攝取量,不要有輕微不適就去要求大量點滴靜脈注射。 慢性心臟衰竭的病患應該積極的戒除抽煙及酗酒等重大惡習,才能避免病情加速惡化或引起併發症。避免非必要的長途飛行,尤其是前往過度寒冷,過度高溫等極端氣候地區之前,應該先與醫師商量討論,避免過高風險。小心避免特殊藥物服用會增添心臟病發生風險,即使是(非心臟科)醫師處方用藥例如: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心律不整藥、抗憂鬱藥物等,服用的必須性與劑量,最好先與心臟專科醫師咨詢之後再開始。 對於控制較穩定的心衰竭病人,應該要積極地進行適當運動,以不增加不適為基本原則;但是對於較急性發作或是心衰竭控制不良惡化的病人,反而必須儘量臥床休息,減少或限制活動。 用來治療心臟衰竭的口服藥物,包括:乙型阻斷劑、血管加壓素轉換酶抑制劑(簡稱ACEI)、血管加壓素阻斷劑(簡稱ARB)、醛固酮拮抗劑(簡稱MRA)、血管張力素受體併腦啡肽酶抑制劑(簡稱ARNI)等。美國心臟學會(AHA)將心臟衰竭依疾病嚴重程度分成ABCD四個階段,並且根據不同嚴重程度制定其最佳治療策略。心臟衰竭依疾病嚴重程度分成ABCD四個階段●A階段:高危險群心衰竭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疾病、肥胖、代謝症候群,接受具心臟毒性的藥物治療的患者、及有家族性心肌病變的患者)但尚無結構性的心臟變化。治療:生活方式調整(戒菸、戒酒、減重、運動、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及對糖尿病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使用ACEI/ARB類的藥物治療。●B階段:已有結構性心臟變化,(陳舊性心肌梗塞、瓣膜疾病、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左心室肥大)但尚未有心衰竭症狀。治療:建議ACEI/ARB,對於具陳舊性心肌梗塞、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的病患加上Beta-blocker使用。●C階段:具結構性心臟變化,並已有心衰竭的症狀。治療:ACEI/ARB/ARNI,及併用Beta-blocker及利尿劑,仍無法控制症狀時就要考慮加上毛地黃,及其他血管擴張劑。對於心臟收縮無法同步的患者可以考慮心臟再同步治療(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使心臟能夠同步收縮進而改善心臟功能,減少死亡率。對於發生心室頻脈/心室顫動的病人,可以裝置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以減少猝死的危險。●D階段:末期心衰竭,經藥物治療後於休息狀態下仍有心衰竭症狀,以致需要特別的介入性治療。治療:重度心臟衰竭的死亡率相當高,四年存活率以往不到一半,比部份癌症更可怕,需結合非藥物與藥物以延長存活,改善生活品質。當心臟功能已經很差,藥物反應不好,就需要考慮心臟移植。而在等待合適的捐贈者期間,可以使用葉克膜(簡稱ECMO)或左心室輔助裝置(簡稱LVAD)。這些方法均用於支撐或延長壽命,ECMO及LVAD使用時間有限以及有其風險存在,往往是為了待心臟衰竭改善(例如:心肌炎)或是等到合適捐贈者(要在捐贈名單排隊等待)。 以上簡單介紹心臟衰竭給各位。如果你的心臟很健康,請好好愛護它。如果你的心臟已經有衰竭現象,請善待它,除了生活方式調整及非藥物治療,請規則服藥並定期回診由專業醫療團隊幫你追蹤評估以作最佳藥物治療及評估有無其他介入性治療之需要,避免走向心臟功能持續惡化的不歸路。
-
2020-06-15 科別.泌尿腎臟
解封搶出遊 醫師提醒小心熱衰竭中暑上身
天氣炎熱,熱衰竭與中暑的病人也跟著多了起來,一名平常有三高疾病的50歲男子,最近覺得異常口渴、全身疲憊,醫師原本以為是三高問題,檢查才發現是大量流汗引發的熱衰竭,高血鈣與低血磷引發身體不適。這名病患最近前往台南安南醫院就醫,表示這幾天異常口渴、嘴巴很乾燥且全身疲憊,長期有三高問題,但都有規律服藥,工作方面需長時間在戶外監工,不過有注意多補充水分,但無論怎麼喝都無法解渴,且有時腳會抽筋。在診間檢查後,發現其沒發燒也沒低血壓,雲端藥歷顯示近期血糖也算穩定,不像是因高血糖所導致的口渴現象,由於天氣炎熱,家醫科醫師陳泓毓初步研判可能是熱衰竭,經檢查肝腎功能及電解質,結果發現出現高血鈉及低血磷狀況,趕緊轉送急診治療。陳泓毓說,往年天氣炎熱之際,民眾會減少出遊,但今年情況不同,受到疫情解封影響,許多人安排7、8月酷暑之際出遊,須更加注意高溫高熱對身體的危害,除預防夏季常見曬傷外,尚須注意兩個較嚴重且易忽略的疾病-熱衰竭和中暑,兩者成因皆是在高熱環境下過久,持續流汗又未適當補充鹽分及水分,以致全身性的不舒服。陳泓毓指出,熱衰竭跟中暑雖成因類似但症狀不同。熱衰竭病人會覺得非常口渴,體溫大多正常或些微上升且伴隨頭痛、疲倦、躁動、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而中暑的症狀起初身體會感覺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跟呼吸過快、低血壓,如繼續惡化會讓體溫調節失控及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以致體溫上升很高,核心體溫超過40.5℃,並伴隨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情況,最嚴重還會導致多器官衰竭跟昏迷情況。陳泓毓也提到熱衰竭及中暑的高危險群包含兒童、老人、慢性疾病者、正服藥治療者、戶外高溫(如工人軍人等)或密閉空間從事者等,以上這些族群在夏日應適時補充適量水分跟鹽分。如萬一真的發生熱衰竭或中暑應立即停止活動、給予降溫如電扇、灑水、敷冷毛巾等、平躺並抬高下肢增加血液回流、補充適度水分鹽分(0.1~0.2%食鹽水或運動飲料)並及時送醫。陳泓毓表示,嚴重中暑死亡率高達80%,民眾夏季在外活動千萬記得要喝水及做好防曬,如此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全!
-
2020-06-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防部公布磐石艦染疫調查結果 四大缺失造成防疫破口
國防部針對敦睦艦隊染疫事件的調查結果今天出爐。報告指出,這次任務有返港檢疫規劃未周、未將檢疫列為聯檢重點、未落實執行聯檢,與健康聲明填寫不實等四大主要缺失,懲處海軍司令劉志斌在內共17人。督導此案的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整個事件從規劃、監督、實行三個環節都有違失,且是涵蓋縱向指揮系統與橫向聯繫的複合性違失,盼國軍痛定思痛,未來莫在發生類似案件。國防部總督察長黃國明表示,敦睦艦隊任務可大致可分為整備、啟航、帛琉、返航、待檢、聯檢、放假7個階段,而主要出現缺失多出現在聯檢階段,包括計畫整備與實際實行都出現疏漏。對於返港檢疫規劃有未周,調查報告顯示,艦指部依循的「返港前30日計算標準」是漁業署針對漁船所定,軍艦、漁船有別,國軍未提出相對應計畫,也未與疫情指揮中心溝通,導致後續產生執行問題,顯有疏失。報告指出,艦指部頒訂的「安全聯檢實施計畫」,內容重點在於有無夾帶違禁品,未依當時國內疫情將新冠肺炎列入檢查項目,導致檢查人員輕忽疫情重要性,內容顯然不足;且發放給官兵填寫的健康聲明書未使用指揮中心最新版,亦造成檢查人員無法立即辨別官兵健康狀況。報告顯示,在軍醫檢疫人力和時間都不足的情況下,當日聯檢醫官僅對全艦官兵量測體溫,和口頭詢問有無身體不適狀況,甚至無法逐一檢視官兵健康聲明書,執行過程過於簡略;而支隊長及艦上醫官在聯檢過程中,也未主動表明返航過程中,有官兵發燒及嗅覺喪失症狀,導致未能即時回溯查證。針對健康聲明填寫不實,調查報告指出,有當事人因擔心如實註記恐無法休假,加上自認身體已經恢復,所以未據實填寫,例如岳飛艦一官兵4月13日發燒就診,但健康聲明書在發燒前就已繳回,也未取回重填,若如實填寫,或在聯檢時主動說明,聯檢人員就會更能提高警覺。人員懲處部分,海軍司令劉志斌因督導不周記過一次;艦指部指揮官高嘉濱、敦睦艦隊支隊長陳道輝,與擔任聯檢計畫督導官的海軍副參謀長喬志明各記過兩次;其餘違失人員13人則分別處以訓誡一次到記過一次之處分。而原先遭調職的陳道輝、高嘉濱,二人都將恢復原職,預計16日生效。
-
2020-06-11 養生.聰明飲食
工作決策力、情緒管控力出了問題?醫:問題出在這裡...
你經常失眠、憂鬱、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衰退、決策力變弱,你以為是提早來的中年危機?其實,元兇可能來自你的「腸道」!近來醫學研究證實,人的情緒與決策力,不只由大腦決定,「腸道菌」更是另一個影響我們行為、心情的重要關鍵!47歲王小姐,在廣告業擔任主管,在高壓與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下,經常處於精神緊繃、焦慮的狀態,一向給人幹練精明形象的她,最近卻飽受胃脹氣、腹瀉,以及失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所苦,連帶影響了工作決策判斷能力,情緒管控能力也大不如前。深受其擾的王小姐,到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做全身健康檢查,醫療團隊聽了她的主訴症狀後,幫她安排了無痛腸胃鏡及全套食物過敏原、女性荷爾蒙等檢測,幫助王小姐找到身體不適的根本源頭。檢測後發現,王小姐並非更年期症狀,腸道也無息肉、潰瘍等異常,但從食物過敏原報告中卻發現她對多種食物有中重度過敏,尤其是她每天必吃的雞蛋與牛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王小姐因為長期攝取過敏原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質未被完全消化因而進入血液,啟動免疫反應,讓身體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使腸胃道黏膜受損,因此產生拉肚子、脹氣等腸漏現象,進而影響了王小姐的心情與工作表現。顧好腸腦軸線,改善你的心情與決策力腸道菌究竟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心情呢?鄭乃源解釋,腸道除了是消化吸收器官、免疫器官外,近來許多研究證實,腸道內擁有數百萬的神經元,是獨立自主的神經系統,不完全受大腦意識支配,可以自行發號施令,所以腸道又有「第二個大腦」之稱,透過「腦腸軸線」,與大腦相互聯絡、彼此影響。腸道菌透過迷走神經連結大腦感覺系統,構成「腸腦軸線」,即腸道神經匯集訊息後,傳遞給大腦,還主掌消化、免疫功能,甚至是掌控荷爾蒙的製造與代謝,影響情緒與心理狀態。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躁症、憂鬱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等身心疾病,多與腸腦軸線有關。他舉例說明,以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為例,其90%就是由腸道所製造。血清素左右了人們的睡眠、食慾、疼痛和喜怒哀樂,健康的腸道能促進血清素分泌,讓人有愉悅與快樂感,相反地,若血清素分泌不足,則會提高憂鬱、躁鬱等情緒障礙風險。小胃鏡檢測沒異常仍不舒服 功能醫學-急慢性過敏原分析 找出原因鄭乃源表示,近年來無痛腸胃鏡檢查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腸胃鏡檢查主要是了解器官是否有結構性的異常,如腫瘤、潰瘍、黏膜發炎、息肉等。但是,有些受檢者做了腸胃鏡後一切正常,卻仍有脹氣、腹瀉、消化不良等亞健康困擾。鄭乃源建議,可透過「功能性醫學」做急慢性過敏原進階篩檢,是否吃進不適合自己的過敏性食物,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而引發上述問題。什麼是功能性醫學?他解釋,一般的器官健檢,只能診斷出疾病,無法診斷出介於健康和疾病間的亞健康症狀,且主流醫學主要針對症狀進行藥物治療,較少探討真正原因,而功能醫學補其不足,在器官未產生病變前,依據生化學、免疫學、營養學等,做進一步的檢測,找到身體不適的源頭。鄭乃源解釋,身體不適症狀,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功能醫學是透過個人化、整體的評估檢測,找出水面下隱藏住的疾病真正的原因,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目標。王小姐就是透過功醫檢測,找出亞健康根源的例子,她因壓力與食物過敏原,造成腸道的慢性發炎,而引起焦慮、腸胃不適、疲倦等症狀,後來醫護團隊為王小姐擬定個人化的食物輪替法,進行漸進式的飲食調整,排除過敏原,以及針對過敏引起的腸漏現象規劃所需的保健食品來修復腸道功能,提升免疫力。經過半年的調整,王小姐不適症狀都已明顯的降低,但是,鄭乃源提醒,食物過敏原是會改變的,若發現調整飲食後,症狀未改善,或有新症狀出現,可能是過敏原改變了,建議可以再安排複檢,依照檢測出的過敏原重新擬定飲食輪替計畫,才能「腸」保健康。腸道功能影響大腦健康,大腦指令也會影響腸道,所以要擁有健康的腸腦軸線,鄭乃源建議,從「吃對食物」做起!只要透過飲食調整,搭配運動及規律作息,就能培養腸道好菌,健康力及決策力自然提升。★本文經《聯安醫周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諮詢專家/鄭乃源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
-
2020-06-08 橘世代.健康橘
大甲媽祖重新出發! 醫:行前準備「好鞋、手杖」缺一不可
大甲媽祖預計本周四晚上起駕,展開9天8夜的媽祖遶境活動,光田綜合醫院擔任大甲媽遶境醫護團隊數十年,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嚴可倫指出,民眾在防疫期間減少許多出門活動的機會,如果將跟隨媽祖遶境,尤其是長時間的久走,建議民眾要比往年多做更多準備,同時更要隨時留意身體狀況,避免途中受傷不適,有感冒症狀或有身體不適的狀況,最好在家收看鎮瀾宮直播即可。嚴可倫表示,一雙好走的鞋子是遶境必備的,能完整支撐雙腳的鞋子有利分擔減輕脊椎和雙腳的負荷,可添加舒適的鞋墊或是氣墊鞋增添緩衝、避震效果是不錯的選擇。出門時,如果已經很久沒運動,可在走路時使用手杖(雨傘、拐杖),分散腰椎、髖骨和膝蓋負擔,另外多數民眾都會背背包放盥洗衣物等等,嚴可倫建議,往年已有信眾使用拖拉的行李箱或菜籃車,可學習採用,減少身上的荷重都有助於走路不受傷。嚴可倫說,信徒如果已經覺得疲累、雙腳痠痛、身體不適,切記不要硬撐,善用遶境接駁車休息,另外當腳、腰及身體痠痛或不便時,也要減少跪拜次數,雙手合十祈福即可,不僅有助個人健康,向媽祖祈求的誠心也不打折。如果已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友,一定要視個人體力跟隨遶境,並遵守醫囑預防性在出發前先吃藥,避免關節炎發作疼痛難耐。如果雙腳起水泡,務必尋求遶境隨行光田綜合醫院救護團隊協助處理治療包紮,不要輕易擠破導致感染。信眾參與遶境活動要帶健保卡、備用藥品、防曬的帽子、太陽眼鏡等防曬用品,隨時補充水分且多攝取蔬果,避開中午大太陽時段行走,預防中暑。同時準備夜間保暖衣物、反光安全背心、手電筒等物品,有慢性疾病的病友務必準備好自己個人用藥,並遵循醫囑服藥。還有千萬別忘了防疫期間的口罩(記得要替換)、隨身消毒用品、自主健康管理每日量體溫、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和勤洗手。【延伸閱讀↘↘↘】。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可以靠保健食品改善嗎?。疫情後的我們,是否能具備當初的心肺能力?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白沙屯拱天宮恢復自由參拜 進香活動仍待解禁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今天宣布,恢復信眾自由參拜及假日平安餐,至於信徒關注的進香活動,仍需等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確解禁後再擲筊請示媽祖。拱天宮主委洪文華指出,過去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時,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導防疫作為,進行參拜單一路線進出人流管制,內殿限制一次開放15人進入參拜,並暫停「改補運」服務,假日餐廳也暫停提供平安餐;如今因應疫情趨緩,拱天宮即日起恢復信眾自由參拜及假日餐廳供應平安餐,「改補運」服務則預計14日起恢復。洪文華提醒,因宮廟室內空間較狹窄,信眾若無法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建議仍隨時戴口罩,如有發燒、身體不適者,儘速就醫在家休息,避免到公共場所。至於信徒關注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何時能夠辦理,洪文華說,仍在等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確解禁,才能擲筊請示媽祖擇日,最遲若未能在農曆8月底、9月初(國曆10月)辦理,今年度恐怕就得停辦。洪文華表示,包括大甲媽祖遶境、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活動都是台灣具代表性的宗教盛事,信眾也十分期待,台灣已超過50天以上本土零確診,新增個案主要為境外移入。他認為目前中央針對外籍人士採取全面入境管制措施,若此時開放進香活動,參與者相對單純,若將來取消入境管制才恢復辦理進香,反而增加風險,但是基於尊重防疫專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沒有宣布,誰都不敢動」。
-
2020-05-31 新聞.私房新聞
生病執著谷歌大神 小心因小失大
谷歌大神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透過網路查詢地圖、附近人氣美食、旅遊景點,就連身體不適,也要先上網查查,看看自己可能是什麼疾病?該至哪家醫院就診?看哪一個醫師?早在幾年前,許多醫美診所就開始購買網路關鍵字,只要鍵入「微整形」、「肉毒桿菌」等字,頁面上就會跳出特定幾間醫美診所,現在民眾都學聰明了,知道這就是廣告,但對於谷歌搜尋結果仍堅信不疑。愈來愈多民眾在掛號前,習慣先以手機查看該名醫師的評價,如果負評不斷,態度不佳,就會改選其他醫師,免得病還沒治好,就先一肚子氣。確實如此,就有網友抱怨,某個皮膚科醫師很懶,他進到診間,坐在椅子上,撩起了上衣,想讓醫師看看前胸的紅疹,但醫師翻了病歷,問「還是濕疹?」,根本就不看病灶,就低頭開藥。事實上,網路普及,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醫病關係的不平等樣態,不再跟以前一樣,直接傾向醫師這一端。網友貼文,可以讚許醫師仁心仁術,當然也能批評某些醫師言行失禮,沒有同理心。不過,如果執著於谷歌大神的指示,未必是好事,除了可能連結至花錢買關鍵字的醫療院所,也可能因小失大。就有網友回應,這讓人聯想到睡眠品質App,很多人寧可相信App的數值,卻不相信自己身體的感覺,被數字綁架了情緒。
-
2020-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若覺自己染疫能否與人接觸?CDC:符合3條件就可以
許多民眾擔心自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甚至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家人;聯邦疾病防制中心(CDC)公布最新建議指南指出,倘若感覺自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留在家裡不要出門、避免與人接觸,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一來,可以降低病毒傳染,若已出現緊急症狀則應立即就醫。察覺自己可能染疫,但後來症狀慢慢消除,何時可以恢復與人接觸?CDC新版建議指南指出,如果符合三項條件,就可以恢復與人接觸:一、整整三天都不再發燒。二、各種身體不適症狀均已改善。三、從出現症狀的第一天算起,已經相隔十日。CDC表示,民眾應該遵循個人醫師建議,並且根據根據病毒檢測便利程度做出判斷,研判是否必須接受病毒檢測;完成檢測之後,如果沒有繼續發燒、症狀獲得改善,而且相隔24小時進行的兩次檢測結果都呈現陰性,就可以恢復與人接觸。倘若接受病毒檢測之後,結果呈現陽性,但身體卻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是否代表能夠與人接觸?CDC新指南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持續並無任何症狀,而且從檢測當日算起,已經經過十日,便可以恢復與人接觸。全美各州陸續解封,重啟經濟活動,CDC新指南指出,民眾搭乘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或使用共乘服務時,避免病毒傳染的自保之道就是勤洗手,並且對於觸碰物品保持警覺。新指南指出,最好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特別是搭車途中。新指南提到幾個特別需要注意的觸碰地點,包括自助式販賣機、觸碰式螢幕或指紋掃瞄器的表面、售票機、十字轉門(turnstiles)、扶手欄杆、廁所各種物體表面、電梯按鈕、長椅等。碰觸這些物體表面之後,最好盡快以清水與肥皂洗手至少20秒,或者使用含有60%以上酒精的「乾洗手」手部酒精消毒凝膠處理。
-
2020-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嬰幼不宜戴口罩 兒科:恐致休克
嬰幼兒戴口罩恐阻礙呼吸,甚至會有休克風險。因疫情大家都戴起口罩,然而日本小兒科醫會警告,2歲以下嬰幼兒因呼吸道較窄,戴口罩恐怕會阻礙呼吸,導致中暑甚至休克等風險,台灣疫情指揮中心也曾回應,1歲以下嬰幼不強制戴口罩,改為宣導民眾讓給嬰兒1.5尺安全空間。恐有休克風險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小兒科醫會指出,嬰幼兒呼吸道較窄,戴口罩會使得呼吸困難,近一步損害心臟和呼吸系統,導致中暑和休克等危險。另外,嬰幼兒不像大人能用言語表達身體不適,若是戴上口罩,會讓家長難以第一時間察覺嬰幼兒的身體變化,例如嘴唇發紫、臉部面色有異等,戴口罩會讓家長錯失察覺並處理的黃金期。盼給嬰幼兒留空間根據統計,在新冠肺炎確診人中,嬰幼兒仍佔非常少數,幼兒園、托嬰中心也極少發生群聚感染問題。根據CNN報導,美國疾病管制署(CDC)也同意,戴口罩對2歲以下的嬰幼兒而言,傷害恐怕比保護的作用來得多。針對嬰幼兒戴口罩的問題,指揮中心也曾於上個月在記者會上表示,由於嬰幼兒口罩戴不住,又會有窒息風險,因此1歲以下嬰幼兒可以不用戴口罩,但希望民眾能為嬰幼兒讓出1公尺到1.5公尺的空間,保護嬰幼兒也保護自己。【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5-27 新聞.健康知識+
胡蘿蔔吃太多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 是真的嗎
維生素A是維持人體正常視覺功能、生長發育及組織分化所必需之脂溶性維生素。正常成人對維生素A的上限攝取量是每日3,000微克視網醇當量。每日均衡飲食且適量攝取維生素A有益身體健康,但攝取過量會怎麼樣呢?有一說法稱「胡蘿蔔(紅蘿蔔)吃太多,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這是真的嗎?攝取過量 會有維生素A造成的急毒性症狀食藥署表示,長期食用大量動物肝臟、魚肝油或服用高劑量補充劑為造成維生素 A 中毒之主要成因。一般維生素A造成之急毒性症狀,會有噁心、嘔吐、頭痛、腦脊髓液壓力增大、暈眩、視力模糊及肌肉不協調等現象。非肝臟病變 過量維生素A會自然排除若不小心攝取過量的維生素A,只要確定不是肝臟病變引起的黃疸,停止食用過量維生素A及經治療後,堆積在體內的維生素A就會自然排除。食藥署提醒,民眾應該保持均衡飲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建立正確的營養攝取觀念,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如有身體不適,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或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原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