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跑步
共找到
772
筆 文章
-
-
2020-05-29 醫療.消化系統
大便大不出來怎麼辦?超過5分鐘易便秘,用這姿勢放鬆肛門
「我慘了!只要每次硬便排不出來,用力好久後就會覺得有東西翻出肛門外,是不是痔瘡復發了?」痔瘡手術後,我們有時會聽到病人焦急地進診間敘述便祕時的各種症狀,事實上,就算再健康的肛門,只要是便祕時出力擠壓超過5分鐘以上,都可能有直腸黏膜暫時翻脫或肛門充血的狀況,偶一為之,不見得會帶來什麼問題;但若反覆發生,久了就會帶來新的痔瘡症狀。所以便祕這種惱人情況,能避則避。不少病人前來求診時往往急於解決痔瘡,事實上,如果排便習慣不良、容易發生便祕,先解決便祕才是一切根本。否則,只搞定痔瘡卻還是便祕,手術後也會很快復發。不忍便,培養定時排便好習慣好的排便習慣,從尊重便意開始,切忌忍便。忍便忍久了,等同是在訓練直腸忽略糞便到來的指令,久而久之,便失去正常排便的反射,到時就算直腸裡真的累積了糞便,也會因為缺乏便意而排不出來。排便不必每天有,3天1次或1天3次,都屬於正常的範圍,畢竟每個人腸胃蠕動快慢不同,只要順暢過關即可。理論上,當每天就寢、起床、三餐進食的時間都固定時,腸胃的生理時鐘也會跟著穩定。我也曾遇過病人,每次排便都固定在間隔3天後的某個早晨,這樣的排便習慣其實沒問題,但看了坊間排毒書上強調應每天排便,所以很困擾地來到門診;我和護理人員花了很長時間幫助她重新建立觀念:只要繼續保持,並不需要特別服用軟便劑、緩瀉劑或做任何清腸治療。不過,要是你持續1週都沒有任何便意,甚至是為了減重、減脂而服用含有腸道刺激性的減肥藥,導致今天拉肚子數十次,之後3到5天完全沒有便意,即使坐在馬桶上半小時也沒有任何腸蠕動的感覺,都是不正常的。通常最容易促進大腸蠕動的時間,是在早晨起床時,此時腸胃也才剛醒來,如果能空腹喝1杯馬克杯大小和室溫差不多溫度的開水,便能觸動腸胃道蠕動的反射,帶來便意。習慣早上排便的人,若每次想排便的時間都在晨會之間、或剛好是在趕著上班的路程上,建議提早1個小時起床,讓腸道蠕動習慣跟著提早1小時,先好好清空腸胃再開始一天的行程。身體有自己的規律,就算工作日夜顛倒,只要固定作息、用餐,通常就能有固定的排便時間;掌管腸道的自主神經有自己的節律,我們雖然無法用意志力控制腸道蠕動,但掌握規律,就能抓住節奏。另外,排便時請不要一邊看書或滑手機,一有便意進入廁所,務必在5至7分鐘內將直腸排空,才能減少肛門持續受壓的時間。尊重便意,就是尊重自己的身體給予的訊息,切勿讓任何事情阻撓排便。如果你的排便習慣始終不固定,除了審視飲食方式以外,請注意,這是身體正在對你發送「應該更珍惜它」「請不要忽視它」的訊息。自我鍛鍊排便肌群人體的腹肌與骨盆腔肌群,不但平衡著身體重心,也掌管著排便時的力道。骨盆腔肌群承載著膀胱尿道、子宮陰道、直腸肛門,然而,它的力道和彈性會隨著歲月漸漸乏力鬆弛。尤其是女性朋友經過懷孕生產的考驗後,如果缺乏適度運動和鍛鍊,很容易出現骨盆腔肌群鬆弛的問題,衍生出來的症狀就是漏尿、陰道鬆弛、排便無力而衍生便祕情形,或甚至輕微滲便。所以,適度運動是重要的,無論是跑步、游泳、有氧訓練或每天靜坐時,練習提肛、縮陰道的凱格爾運動3至5分鐘,都對訓練骨盆腔肌群有幫助。另外,排便姿勢也會影響排便的難易度,如果你排出的糞便是濕軟的,但排便施力上有困難,可以試著換用蹲姿馬桶、在坐姿排便時稍微傾身向前,或在腳下墊張小凳子,以便拉直乙狀結腸過彎處的曲度,幫助順暢解便。凳子的高度則因人而異,我在臨床上曾遇過一位病人,在試了3種廠牌的凳子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命定腳凳呢!書籍介紹痔瘡自救全書:痔瘡專家教你預防、診斷、自療、術後保養,搞定國民病一本就通!作者:鐘雲霓出版社:三采出版日期:2020/01/03作者簡介/鍾雲霓現任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微創痔瘡手術專任主治醫師,曾任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總醫師、外科住院醫師,渾然天成聯合診所痔瘡專任醫師。熱愛外科與手術的鍾醫師,喜歡無影燈下專注做著精巧縫合的每個時刻,十多年外科經驗讓她有「痔瘡達人」之稱。常受邀各大健康節目,如《別讓身體不開心》《健康兩點零》《57健康同學會》及訪談節目《SS小燕之夜》《媽媽好神》等,現為《醫師好辣》固定班底,更是台灣媒體提到痔瘡手術的第一諮詢醫師。延伸閱讀: 明明醫院裡每天洗澡,她卻仍拜託孩子再洗一次...一個病床上阿嬤沒說出口的最後願望
-
2020-05-28 養生.樂活人生
腸癌體會無毒食材難尋!劉天和創「天和鮮物」 :吃對真食物才可保健康
【編註】劉天和日前於東部旅行時,心臟突感不適,急救無效,近日家屬低調辦理後事。天和鮮物粉絲團已於5/27貼出董事長劉天和辭世的消息。>>相關新聞 攝影當天,天和鮮物創辦人劉天和露齒、瞇眼,笑著面對鏡頭,活動力十足,完全看不出曾經罹患大腸癌的低落情緒。但談起那段抗癌的辛酸史,採訪過程中他眉頭緊皺,聲聲道出治療過程中不為人知的折磨,以及如何從科技業轉戰專職養殖魚場,開啟人生第二個創業路。即將年滿70歲的劉天和,同時擁有好幾種身分,不但是新竹科學園區內專司半導體製程系統規劃與設計製造、是全亞洲第一家經FM認證製程排氣公司的創辦人,同時也是新科技農夫,曾於2015年代表澎湖縣獲選當年度十大神農,被譽為「科技神農」;更是提供有機友善食材第一品牌展售網「天和鮮物」的負責人。 做事業,要對天對地對得起良心在這些身分的背後,劉天和細述一路走來的心情,「從創業開始,我都是白手起家,從無到有,賺錢雖然是要讓家人與員工有更好的生活;但從罹癌之後,我只想做對天、對地、對得起良心的事情。」劉天和克勤克儉、實在打拚的個性,就像早期臺灣傳統產業的創業家一樣,他也承認自己的事業心強,創業時,適逢臺灣科技業起飛的年代,當時只要認真打拚,與他同輩的,經濟能力應該都不錯,「但其實大家都是犧牲健康在賺錢。」他直言,那時是憑著年輕力壯,過著天天加班、喝酒抽菸的日子,是直到一次健康檢查發現大腸癌後,才對生命與健康改觀。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天和鮮物創辦人劉天和罹患了大腸癌,曾經前後八次進出手術房,最後切除所有大腸,以小腸取代;三年多來出入醫院、常看健康及管理書籍的日子,讓他下定決心要養殖健康魚,讓所有人能擁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劉天和坦言,如果沒有罹癌,自己不會接觸食材、養殖業,「就是因為自己病了,才了解到健康的重要!」他說自己的個性講求追根究柢、徹底解決,一開始的治療選擇,就是以手術切掉有問題的大腸,且前前後後共進出手術房八次,直到將大腸全部切除。治療過程難熬,誓言養出健康無毒的魚切掉大腸後,必須在腹部下方裝置人工肛門,他形容那段日子簡直是種折磨。比方說,他曾在出差時開車,在解開汽車安全帶時,不小心拉扯,排泄物灑得全身都是;也曾經因為高速公路休息站廁所沒有坐式馬桶,不小心弄髒衣服與地板,「那時真的非常狼狽。」劉天和說,後來與醫師討論後,決定再進行小腸接大腸手術,但這項手術又容易讓消化液溢出,導致肛門潰爛,飲食上也得特別留意,「不過,兩相比較,總是比之前狼狽模樣好得多。」過去辛苦賺錢,並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大病之後,他陸續出入醫院達三年,在這段休養期間,空閒時就閱讀健康及管理的書籍,吸收資訊,也因為切除大腸之後,很多食物無法消化,必須選擇比較軟且健康的食物,醫師建議魚肉軟又好消化,喜歡吃魚的他卻發現,要找到健康無毒的來源有困難,因此興起了自己養魚的念頭。要食療不要醫療,吃對真食物才可保健康從科技營造工程轉行到農漁業,劉天和在澎湖投入龐大的資金來養海鱺,想做就要做到的個性,以短短兩年的時間,便養殖出臺灣第一條有身分證的健康魚「天和珍鱺」;除了養出健康魚之外,他也擴及到陸地,開始有其他農畜產及蔬食的種植。接著更進一步跨入通路,把產地延伸到餐桌,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健康真食物的美妙。經營有機農業十多年來,劉天和體認現代人想要健康養生,有一半的關鍵要素就在於飲食,「每個人都想要健康,但健康是要付出代價的。」對現代人生命威脅最大的疾病是失智、中風、心血管疾病、癌症與糖尿病,這些都和飲食健康息息相關,但時下多數的飲食型態,卻充滿著人工化學添加物、防腐劑與色素等,甚至可能吃進太多的脂肪,缺乏膳食纖維、Omega3與抗氧化物,「奇怪的是,即使大家都懂得要健康、要養生,卻又少有人願意花錢吃真食物。」而他會跨足天和鮮物,便是想提供現代人,能有一次購足安心食材的場域,位於台北華山旗艦店除了有機超市、烘培坊、果汁吧、十大神農安心食材體驗區,好食料理區等,以產地直送的方式,打造營養美味的餐點,讓民眾能輕鬆享受健康的真食物。運動當吃補,天天健行兩萬步經歷一場腸癌的震撼教育之後,劉天和對自己的健康要求,顯得積極。大病之前幾乎是應酬滿檔,屬夜貓子人生;現在則是以爬山為主、路跑為輔,還被老婆與媳婦笑稱是個運動瘋子,他笑說確實是如此,運動量大到令人瞠目結舌。採訪當中,他秀出手機,螢幕上記錄著每天的步行步數,幾乎天天超過兩萬步、攀爬的階梯有時可達195層樓、235層樓。現在劉天和每天晚上八點多就寢,清晨三點左右起床,天還沒亮就去爬山,下小雨時仍舊撐傘前行。若沒有登山行程,上班前,也會先在居家附近跑步1.5小時,天候不佳下大雨時,就會到捷運站上下樓梯當成運動;傍晚下班後,再儘量抽空爬1小時的虎山,而星期例假日一定會花3個小時爬山。「現在早上一天沒運動,就感覺渾身不舒服。」他強調運動的重要,不僅能有排毒的功效,也可增加肺活量,而運動的習慣,則是在身體出問題後,就一直維持到現在。歷經大病一場,現在他對人生的想法是,「每個人最終都得一死,但死要死得快活,不能有拖累折磨,千萬不能讓自己有罹患中風、洗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健康老去才是重點。」三餐自己煮,順應節氣挑食材既然講究健康食材,劉天和居家或外出的生活飲食,也一樣順應自然。以三餐中的早餐來說,一定會有簡單的燕麥搭配牛奶,「牛奶可補充鈣質、蛋白質,燕麥有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每天再簡單搭配一顆蛋、一盤青菜、三樣水果,就是一天活力的來源。他強調,居家所選擇的蔬果種類,也是順應時節,講求當令、當季,才最新鮮;但因為自己的腸胃問題,在選擇上,則做了適當的調整,例如少吃寒性的蔬果如瓜類、橘子等。如今事業版圖橫跨臺灣北中南東,以及東南亞及中國,偶爾出差旅遊是不可或缺的行程,遠行時,如何調整生活型態與飲食內容?劉天和說,旅遊的選擇,他是以自由行為主,大部分的休閒活動是到民宿或度假飯店休憩,於是會自己帶米煮稀飯,並且到當地買青菜回來自己煮,甚至會預先用玻璃罐準備醬菜類,要讓自己仍保有放鬆的時光。活得有尊嚴,珍惜當下、善待自己當提及壓力時,劉天和坦言,新事業並不如預期賺錢,甚至是個長期賠本的事業,但只要經濟許可,他仍會堅持下去。過去一直是由科技本業支撐新事業的盈虧,但現在美中貿易戰混沌未明,半導體產業影響不小,因此,在經營上考慮開始縮編,但他表示自己並不後悔,「沒有人強迫我做,是我自己要跳進來的,因此得自作自受。」他說,比起經營,人事管理的複雜度更令人無力,尤其工業範疇與服務業完全不同,「服務業需要的是熱情,但現在主動、積極、有敬業精神的年輕人少之又少」,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是他目前需要正視的問題。最後,劉天和嘆口氣說,現代人多處於三明治世代,生活都很辛苦,「無論如何,一定要在活著的時候,活得有尊嚴,不拖累子孫,且要珍惜當下、善待自己。」而若要活得有尊嚴,最重要的三樣功課,就是吃對食物、規律生活、努力運動,否則一旦得了失智或慢性病,再多的財產也沒有用。(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3期)延伸閱讀:吃素就能與心血管疾病絕緣? 真相是……年年有餘!多吃魚一夜好眠
-
2020-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直擊紐約醫院ICU╱疫情在好轉…像暴雨後的寧靜 也許有第二場
紐約市布魯克林醫院中心(Brooklyn Hospital Center),六樓加護病房(ICU);我戴著防護鏡與醫院給我的N-95口罩,隔著窗戶觀察。一位確診新冠肺炎、頭髮灰白的女士,像是睡著了,一邊輸液,一邊掛著呼吸器。這裡,新冠病人與非新冠病人隔間而住,他們大多閉著眼睛,有微弱的意識或是已經昏迷;不過,三成病房已無病人,顯示紐約新冠疫情正在好轉。顧慮華人病患四樓改成三R樓布魯克林醫院中心有175年的歷史,是一所中小型的社區醫院,現下炙手可熱的防疫醫師佛奇(Anthony Fauci)在這裡出生;醫院主要服務接受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的低收入者、老人、少數族裔以及新來的移民,其中華人病患也占相當比例;為此,醫院還專門將四樓的標示改成「三R樓」,避免「四」與「死」的諧音。3月至4月,像紐約市其他的重災醫院一樣,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曾令這所醫院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亂,各式各樣的新冠確診病人:壯碩的年輕人、患糖尿病的老人、臨產的孕婦、難以溝通的失智者或無家可歸的遊民,湧入病房與急診室。接著,醫院的人手開始短缺,員工相繼感染,兩輛冷凍拖車停在醫院一側的路上,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網絡流傳的視頻顯示,工作人員正使用鏟車(forklift),將一具具屍體裝到車內,拍攝視頻的路人,雙手止不住地顫抖。病房空了三成 重症病人數下降負責加護治療、已在醫院工作八年的主任醫師羅森伯格(Joshua Rosenberg)告訴我,一個半月前,新冠重症病患急增,醫院把三樓棄用多年的外科加護病房也改成了新冠加護病房,床位由此增加兩倍;現在,三樓已不再接收新病患,六樓的18個加護病房中也已經空了三成。紐約市衛生局的最新數據也顯示,全市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正在穩定下降,從4月11日高峰期的835人,逐降至4月底的704人,直至5月中旬的450人,各所醫院正在慢慢恢復正常,布魯克林醫院中心也有望從6月起,恢復部分的選擇性手術。羅森伯格說,疫情像是一場夏天的雷陣雨,手伸到外邊,雨會順著手掌、手臂傾瀉而下,整個身體也會淋濕,風聲鶴唳、電閃雷鳴,但是忽然之間,暴風雨又停了,陽光浮出雲層,大地開始變乾。「醫院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我們處在平靜期。」他說,「但是你不能判斷,在未來,是否會有第二場暴雨來臨;按照我往年的經驗,那些空出來的加護病房,又很快會被新的病人填滿。」避免用呼吸器 因為後果都不好那位昏迷不醒的新冠患者已經住院數周,需使用鎮靜劑並依賴呼吸器維生;醫生為他使用了IL-6抑制劑也不見效果。「這位病人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羅森伯格說:「新冠是一種新出現的疾病,在各類藥物得到批准以後,我們也在嘗試各種各樣的療法;但是,我會盡量避免對患者使用呼吸器,一是非常地痛,二是到了那一步,一般後果都不會太好。」每天早上8點,兩位ICU主任醫師、幾位初級醫師、十幾位護士及呼吸道治療師都會參加晨會,對每位重症患者進行平均五分鐘的個案討論;上午10點,羅森伯格則會參加醫院的電話會議,以便各部門在疫情期間,對於藥物、人力、個人防護用品、臨時場所改建等,都能進行最及時的協調與統籌。電話會議後,羅森伯格巡查由他負責的每間重症病房,「對待這些病人,不是和他們說了早安就算,你就像他們的父母一樣,需要不斷檢查他們的情況。」使用羥氯奎寧 其實是弊大於利在3月底,就各項藥物的治療效果,羅森伯格曾表示,沒有足夠數據以及大型臨床實驗,能有效證明某類藥物卓有成效且無明顯的副作用;到5月的中上旬,在治療了兩個月的新冠重症病患後,他則發現,川普總統屢次表示有效且親自服用的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並未有預想中如白宮聲明提到「利大於弊」的治療效果,且會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險,其實是「弊大於利」;而獲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緊急授權、已對約六位患者使用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效果則是「一半一半」,很難下出定論。疫情高峰期間紐約不少醫院因缺乏呼吸器及足夠的醫療設備,需要在決定救治哪位患者時,作出誰生誰死的選擇,但羅森伯格說,「很幸運,我們總是有剛好足夠的物資。」醫院副主席辛格瑞(Lenny Singletary)說,布魯克林醫院中心不像公立醫院有龐大的資源,社區醫院只能依靠員工的個人關係,求各方馳援;在此期間,所幸有華人、亞裔的積極貢獻,「他們提供的物資數以萬計,且都是出於善心免費捐贈,有時數量太大,還要租借額外的拖車來運送。」見到彩虹之前 要做好萬全準備作為一線抗疫人員,羅森伯格說,從3月到5月,他沒有崩潰,也沒有哭過;畢竟,他有要照顧的病人,要鼓勵的下屬,從最初的震驚過後,要迅速投入實際的治療當中;他喝很多的咖啡隨時保持清醒,也會跑步,放空大腦,馳騁近一小時。在結束一天工作、換上T恤下班後,羅森伯格開車回到長島的家,分別為10歲及12歲的女兒就會朝他嚷嚷,喚他「洗澡」;他很慶幸,家人讓他覺得還能活在當下,「吸口氣,盡量不去想白天親歷的很多糟糕的、不幸的事情,不再想那些生命快要垂危、卻始終聯繫不到親屬的患者。」「不過,疫情雖已好了很多,卻只是暴風雨後的平靜,見到彩虹之前,我們仍然要作好萬全準備。」羅森伯格說。
-
2020-05-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感染新冠風險最高的地方 竟是…自己家!
保護自己免於接觸新冠病毒的方式很多,包括勤洗手、戴口罩、與人保持六呎社交距離,但風險最高之處竟是自己家。達特茅斯麻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動物傳染病免疫學教授布羅馬吉(Erin Bromage)以「風險,了解、避免」為題,在部落格中討論人們預料之外的高風險區域。在重啟經濟之際,人們聚焦防疫,但風險最高之處竟是自己家。布羅馬吉說,數據顯示大多數人是在家被感染;他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訪問時說:「主要是許多人聚在空氣流動不佳的密閉空間,多人齊聚講話或唱歌就會汙染環境。」案例研究顯示,回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主要感染源多為職場、大眾運輸、社交群聚和餐廳等室內環境,空氣不流通,多人長時間處於同一環境。部分大爆發,若排除療養院,則可追溯至監獄、宗教儀式、合唱排練、室內體育活動或生日派對。布羅馬吉說:「很多人在密閉空間呼吸、吼叫,就會導致疫情爆發。」暴露於病毒中並不代表就會被感染,是否會被感染取決於環境中的病毒濃度和暴露於病毒中的時間。布羅馬吉寫道,「慢跑者可能不會因為深呼吸而吸入更多病毒,因為他們的跑步速度大幅縮減了暴露時間。」科學家形容暴露於病毒中導致感染的量為「感染劑量」,雖然他們仍在了解多少病毒顆粒會造成感染,但知道病毒透過打噴嚏、咳嗽等動作在空氣傳播,布羅馬吉說嘴巴出聲愈用力,噴出的呼吸飛沫就愈多,也噴得愈遠。大聲說話噴出的飛沫不像唱歌那麼多,但打噴嚏噴出最多, 若在密閉空間則更容易感染。
-
2020-05-23 養生.聰明飲食
「延禧攻略」吳謹言4招減肥秘訣 養出「易瘦體態」
雖然宮鬥劇「延禧攻略」已經下檔,但吳謹言演出的魏瓔珞一角,依舊深植人心,廣受大家好評,無論是演技、顏值都好得沒話說。身材纖瘦,感覺嬌弱的吳璟言,總讓人有一種剛強的味道。身高165cm,體重卻只有51公斤的吳謹言,在戲中的纖瘦體態,許多人看了好羨慕,夏日要穿上較清涼的衣服,也想要養成「易瘦體態」嗎?就來學學吳謹言的身材維持方式。撇步一、吃東西斤斤計較、絕不多吃吳謹言曾經透露自己,從小就開始,每一餐的卡路里都會計算,不會多吃一分。限制自己的熱量攝取,所以偶爾吃些高熱量的東西,就不會太擔心自己身材因此走樣,每餐的計算,對於維持身材是非常重要的。撇步二、三餐遞減法對於吳謹言來說,吃得恰到好處,不但不會造成脂肪堆積,還能吃得巧。早上時間多吃、中午少吃、晚上更少,將一天最多的分量,投注在早餐遞減至晚餐,而晚餐的時間多攝取些蔬菜、水果來代替最後的一餐,這樣一來,維持就不難。撇步三、少量多餐從小就有熱量觀念的吳謹言,無論工作多忙,還是會頻繁的進食,由於拍戲關係,不能正常的三餐吃到飯,就把一天分成10等分,少量多餐,而少量多餐的好處,可以穩定食欲,避免暴飲暴食,更能提高新陳代謝,但我們在生活中,不如拍戲這樣忙碌,一日大約可分成5至6餐即可。撇步四、維持運動的習慣每天都有早起跑步習慣的吳謹言,已經堅持跑步多年,而平常也有去健身房鍛鍊、瑜伽的習慣,提升自己的肌肉量,日常的消耗量大,即使是吃同樣的食物,相較於一般人,也比較不容易變胖。
-
2020-05-22 養生.樂活旅遊
她50歲,她就是一個還年輕的女人:法國女性快樂自信的秘密
在我五十歲生日那一天,我已決定從此不再提起我的年齡。不向任何人提起,尤其是不再對我自己說。很顯然的,所有我能找到可以尊重這個心願的方式,就是開始寫一個部落格「快樂五十」(Happy Quinqua),而且帶著深摯的慈悲,迎接這種矛盾悖論。我們想盡辦法相信,五十歲的年齡正處在人生中間段的分野,同時也讓自己去看重這一個階段生命的優勢。不,五十歲並不是人生對半的中點,也不是人生四分之三的階段。五十歲,既不是人生的結束,也不是生命的最後一部分。五十歲,是一種很輕鬆怡然的意識,是一種抽離的完成,各種經驗的總和,是完整的整數,也是一扇門,通向尚未探索的新奇事物之康莊大道。五十歲,可能很恐怖,也可能很精彩。如果我們有計畫、有預期,如果生命的髮夾彎都正確地開始轉向了,那麼,五十歲肯定會更輕鬆自在些。如果我們沒有轉向,那很棒。如果我們幾乎就坦然接受了這個歲數,那更好不過。我們很慶幸誕生在這一個時代,多虧有充裕豐足的食物、化妝品的推陳出新和生活質量的提升,讓五十歲的年齡依然每年都能恢復一點點年輕的活力。所以,如果再加上愛情、幽默感、良好的遺傳基因⋯⋯和一點運氣的話,拍拍手,妳馬上就年輕十歲啦!這是最好的同花順條件。儘管如此,關於預期壽命這件事!這個統計概念,即使不斷在積極進化中—在我五十歲的時候,我生命的後半段,所剩已經越來越少了。伴隨著痛苦,我發現,我身後的春天,比我眼前未來的還要多。如果我的經歷體驗能夠引導我一點點,我會竭盡全力與記憶達成一些妥協,以避免懷舊的情緒蔓延。我盡可能消除心中的遺憾,我相信,所有我年輕氣盛時的那些特徵,到現在半點都不缺︰深夜狂歡的活力;節慶歡聚熬夜後,隔天照樣生龍活虎;抑制不住和衝動的性行為;這個歲數的男人會搞的偷吃及出軌的行為⋯⋯現在,我樂享碩果僅存的一切,並且向供應我們許許多多優質能量的時代致敬。因為那些協助使人從五十歲能回春到四十歲的佐劑,可是我們母親那一代人沒有機會擁有的。我練習以全方位的意識去發現好玩的、溫柔或愉快的片刻時光,而游標就游移在第一口啤酒和生命中的鹽-這類極不起眼的生活細節中。每天從日常生活擷取,一些無意中看到的、讀到的或喝酒時聽來的趣聞,然後把這些搞笑、窩心的事都分享出去。這樣流動不的人生,一點都不覺得乏味無趣,這樣過日子,是多麼快樂愜意的事啊!在日常生活中,在身處的城市裡和時代之中,請發掘出美好的那些面向,並且從別人的身上和他們的微笑裡,看到善意的那一面。從別的角度方向,回歸到事情的本質。為了把一件事情看得更完善,請用另一種角度去觀看。然後,為了陶醉在這迷人的時光,讓自己更開懷—請妳用花朵讓生活更加芬芳;以笑聲讓心靈明亮起來。把喜悅歡樂盡早傳播出去。所有這一切,都是我成就的一部分。然後,有一些時刻是消極、寧靜安詳的。這樣的時光,不是我追求的;沒有強求,更不是我能掌握的。我不做決定,不強調,不大驚小怪,我終於心悅誠服,願意誠心迎接它們了。無疑地,這就是幸福(le bonheur),在最簡單的字源上名符其實︰合適的時光(la bonne heure)。心悅誠服的幸福時光五十歲,也許就是這樣至高無上的時光,妳主權在握,沒有緊迫盯人的時間表催促著妳。妳所擁有的時光,也不是分割瑣碎的當下瞬間,而是擁有像絲絨般的柔軟滑順,和等在前方的時間之流。對這種生活一再加速向前的情況,我嚮往能再擁有一些特權,擁有更多一點特別珍貴的片刻光陰,而擁有少一點忽忽流逝的平淡瞬間。我之所以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夠分享一個客觀而仁慈的觀點,來談論五十歲以後的女性。透過一些片段軼聞插曲,又不失全面觀照的介紹,帶點酸又不失幽默的口吻,來探討年逾五十歲的女性所面臨的徘徊徬徨、勇氣、狂熱和掙扎奮鬥。這些大齡女子,不得不反抗數十年來經常貶抑女性的各種偏見。而為了留在競爭比賽中,她們從未放棄過日復一日的戰鬥。大齡女子們,妳們承受了經年累月蓄積的壓力,直到五十歲才一舉爆發,成為生活失去平衡而昏頭轉向的受害者。這本書,就是專為妳們而寫。因為,對於讓人如坐針氈的生命「大限」,一旦我們克服死亡的恐懼和命定的心態,一旦我們擺脫對出生年份的情結,一旦我們熟悉了普遍增生在脖子和膝蓋以上的贅肉,而且欣然接受這些歲月的痕跡,終於能夠從別人對我們肉體外表品頭論足的眼光中解放時—於是,我們終於可以呼吸了,可以繼續往自己的道路前進,安靜地,靠近自己。如果,在途中,忽然心血來潮,有一股欲望召喚我們,想要種植一棵「桌椅樹」,把這棵傢俱樹4養大,然後跳到桌上,高聲手舞足蹈,又有誰能攔阻我們呢?和「大齡五十後」作個了結有一天,我們的世界,依照時代的氛圍產生新型態的分類,而出現了結合「五十歲世代」(quinquagénaire)與「青春期」(adolescent)這兩個詞彙,縮寫成的新詞彙「大齡五十後」(quinquado)。這是社會學家瑟爾吉.蓋林(SergeGerin)發明的詞彙。「大齡五十後」通常指的是年屆五十歲,意氣風發的熟男、熟女,生活過得像青春期男孩女孩般熱力四射的世代。二〇一五年九月,出現在瑞士《時代日報》(Le Temps)上的一篇文章發表了這個主題。接著,另一篇文章發表在《觀察者》(L’Obs)雜誌上。然後,是其他人也陸續探討相關的話題。所有這些文章都引用了我的部落格,並且將我當成「大齡五十後」的典型例子。一時之間,人們好像突然發現月球一樣,驚奇地爭相告知稀鬆平常的大發現。越來越多五十歲的男人女人,生活變得自由自在,因為離婚了;他們沒有子女在身邊,因為子女已離開父母;他們身材苗條,因為勤於運動健身;而且擁有更多空閒的時間,因為他們工作的時間減少(或者根本不工作)了。他們在做什麼?他們都購買什麼東西?「大齡五十後」取代了五十歲以下的家庭主婦,成為眾媒體和其他廣告商優先瞄準的目標。年過五十歲的「大齡五十後」,即將像以往舊世界的三十歲世代那樣,成為主力消費的一群。我記得,後來我確實確認過,容光煥發、五十後的大齡女子,的確是能夠控制自己體重的一群人:她們吃堅果種籽、吞食海藻,用香橙當調味料,在飲食當中撒一些奇亞籽,經常練習塑身美形的芭蕾快瘦伸展操(le barre au sol)。並且,五十歲熟女也允許自己勾搭年輕小鮮肉,搞曖昧的性遊戲,會「直截了當」打斷小鮮肉的話,然後「很嚴肅地」為他的話下結論。這些行為,並不妨礙她們隸屬於跑步俱樂部,也不影響她們拿起有機啤酒直接將瓶口塞入口中喝,不妨礙她們騎摩托車或腳踏車旅行,也不妨礙她們玩線上遊戲《世紀帝國》,而且對當下所有系列的遊戲名稱和英雄頭銜都瞭若指掌。當時有人問我︰「大齡五十後」的現象,會擴大嗎?那當然!但,很快的,媒體所呈現的「大齡五十後」的熟女們,是一群無法控制自己精力、拒絕老去的女人,是會上夜店狂歡,穿女兒的破洞牛仔褲,在自己褲襠私密部位刺青,擁有年輕的戀人(而且隨意變換情人),並在肚臍眼上穿個洞,裝飾一顆鑽石的世代。我當時理解到,這種譁眾取寵的詮釋,和我正在進行的寧靜進化的想法,實在是差了一萬八千里。我甚至可以想像媒體接下來報導的新聞會是以下狀況:有個金髮俏齡五十的熟女,她穿著過太小的低腰牛仔褲而喘不過氣。她和女兒在舞池裡縱情放肆,然後貪婪地吸吮著小她十五歲的時髦年輕小伙子的小舌。我們想像,記者強行鼓吹她,往這樣的套路走︰「繼續!搖臀!我們在拍你們,現在,吻他,吻他⋯⋯」年齡不是主題,而是能量因此,我們要退出「大齡五十後」這個詞彙,讓我們找出另一個新的方向,來象徵這群五十歲以上的女性們。呈現出她們大齡後的生活狀態,是帶著好奇心和幽默感,對生活抱著充分的責任感,而且十分關注對自己有益的事物。年齡不是主題,而是大齡女子所擁有的能量,而且,她們打算盡可能地長時間保持這種新奇。這些五十後的女性,透過她們所有的經驗,是很可能讓這些都變得更加充實豐富的。她們可以和子女去聆聽嘻哈、饒舌歌曲的演唱會,也會去歌劇院聽古典歌劇。她經常慢跑,也不時散步。她看時尚雜誌《她》(Elle),也閱讀史賓諾莎的書,她可以擁有一個老情人和一個年輕的丈夫,或者相反。所以,隨妳高興怎麼稱呼她。對我來說,她就是一個還年輕的女人,只是順帶一提,她五十歲。※作者介紹: 米蓮.德克洛(Mylène Desclaux)出生於法國,米蓮.德克洛的時鐘裡有幾種人生︰曾經從事出版業及廣告業,亦擔任企業老闆,結束這一切活動後,目前住在巴黎,全心投入撰寫部落格「快樂五十」(HappyQ),《妳可以狼狽跌倒,但一定要優雅起身》是她的第一本著作。【以上摘文選自:《妳可以狼狽跌倒,但一定要優雅起身》、作者:米蓮.德克洛(Mylène Desclaux)、譯者:思謐嘉、圖文:日月文化.大好書屋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5-21 科別.骨科.復健
一下床腳刺痛可能足底筋膜炎 物治師教你拉筋復健
常常剛起床一下床,腳跟就有難以忍耐的刺痛感,走幾步路就舒緩了?久站或走太久之後,腳跟會很痛嗎?把大拇趾向上拉,腳跟也會疼痛?如果答案是有,可能要懷疑是不是得了「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為一網狀的組織,範圍從腳跟延伸至五根腳趾,有支撐的功能,也能在運動時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但因年老退化、運動過度、承重過多、穿不合適的鞋子等原因,都會造成足底筋膜發炎。當然,扁平足、高弓足等先天結構因素也都可能導致發炎。如果確診為足底筋膜炎,除了吃消炎藥或打類固醇、增生療法之外,建議做以下的復健運動,來增強及放鬆足底筋膜,並改善反覆發炎的足底筋膜。拉筋:可以透過拉筋來降低足底筋膜緊繃造成的不適感。1.針對足底筋膜:坐姿,腳與地面相貼,以手握住五個腳趾,將腳趾向上扳,約5秒後放鬆,一日三回,一回十次。可增加足底筋膜柔軟度。(圖1)2.針對小腿後肌:(足底筋膜為小腿後肌之延伸,需拉筋放鬆)站姿採弓箭步,患側於後腳跟須貼地,將重心往前會感到後腳小腿有拉筋感。停留5至10秒,一日三回,一回五次。(圖2)運動:拉筋後要強化肌力,以保護足底筋膜。1.抓毛巾運動:坐姿,一毛巾放於地上並將患側放於毛巾上,以足底肌抓取毛巾並撐10至15秒,一日三回,一回十次。(圖3)2.腳踝穩定運動:站姿,面牆以弓箭步姿勢,動態方式將健側腳(移動腳)左右慢速來回移動。此運動除了可一併拉筋小腿後肌外,另一方面將訓練患側腳(固定腳)的足弓以及腳跟/踝在動態姿勢下的內外翻穩定度,進而幫助平時走路時所需的足弓支撐。(圖4及圖5)想有效緩解足底筋膜炎,除了復健運動外,平日生活中以下3事項必須注意。如於治療過程中有其他問題,可再找復健科醫師及治療師詢問及協助。平日生活注意3件事1.避免長時間行走、跑步及站立。2.選擇合適的鞋子,鞋底勿太薄或太軟,需於足弓有足夠支撐並完整包覆足部。3.體重控制。
-
2020-05-20 橘世代.好學橘
換下白袍起步跑!64歲院長征戰馬拉松,獎牌掛滿牆
在許多人的眼裡,桃園市宏其婦幼醫院院長張紅淇,似乎總有用不完的活力,秘訣就在換下白袍後,他是馬拉松的好愛者。「運動可以紓壓、流汗、排毒,比較有抗壓性」,張紅淇說,醫生要面對的病人什麼都有,以前門診一天要看上百人,現在有了年紀,看診多頭覺得暈,若接下來還有任務怎麼辦?就去跑步機跑半小時,跑完沖個澡又是條好漢。張紅淇辦公室牆上和櫃子裡放著許多面路跑完賽獎牌,其中一面6環獎章相當顯眼,這是他今年4月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完賽時,連帶成功挑戰國際6大賽的榮耀;桌上還有一面剛從法國帶回來的戰利品,以酒庄著名的梅鐸馬拉松。64歲的他,52歲參加第一場馬拉松,如今已有40多面完賽獎牌。2002年張紅淇開始參加路跑,第一場是台北市外雙溪8公里路跑,「跟很多人跑步是很愉快的事」,早上6點起跑,5點就有人在熱身,等到一起往前衝,氣氛就high起來。他說,跑8、9公里後 ,不知不覺想跑10、12公里或更長距離,覺得這是一個奇妙的過程。2006年第一次挑戰半馬,2007年萬金石馬拉松,是他第1場全馬,4小時12分46秒2完賽,對業餘選手而言是很好的成績。從此以後征戰無數,至今半馬、全馬都超過40場。第一場出國跑馬拉松是2014年2月23日東京馬拉松,為了給自己60歲一個紀錄和紀念,4小時19分20秒完賽。他也領悟「原來跑馬拉松可以這麼受歡迎、可以被肯定」。參加東京馬拉松,張紅淇看見日本人珍惜環境、熱情的一面,還有高效率管理,100萬人在熱鬧的市中心夾道井然有序地為參賽者加油。這場國際馬拉松6大賽之一,連同身心障礙者有3萬7000名跑者,主辦單位規畫置物、每一波出發群、完賽取物的動線水準之高,讓張紅淇佩服,深刻體會經濟強國的風範。東京馬拉松還有民眾自己準備托盤點心招待選手,跑者到這個位置有人送上梅子,往下繼續跑看見有人拿著袋子接選手吐出來的果核,讓人不得不佩服這種自動自發的精神,張紅淇的感受是「原來跑馬拉松可以這麼受歡迎、可以被肯定」,因為在台灣跑馬拉松封路,不難看見駕駛人按喇叭抗議和不耐煩、噓路跑甚至罵人的畫面,但是在東京馬拉松3萬7000人群中「你會覺得自己是英雄,有這麼多人歡迎你、為你加油」。張紅淇也鼓勵員工路跑,帶著員一起報名,今年初桃園市「蘆竹馬」,宏其婦幼醫院60多人組團參加,9月底的新屋「漁米之鄉」路跑也是數十人大陣仗報名,10公里、半馬,距離長短自己選擇,還有同事帶小孩報名3.5公里。張紅淇鼓勵大家到戶外運動流汗,他每參加一次路跑,都會在臉書上PO照和寫感想。「愛運動的員工工作效率會比較好」,張紅淇觀察,感覺運動會上癮的人腦部產生愉悅的能量比多,抗壓力也強經得起考驗,護理、資訊、總務部主任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幾乎每場必參加,在工作表現上經得起壓力考驗,所以運路跑讓張紅淇覺得可以抗壓、健身、抗老化、排毒好處多,加上團隊運動大家一起流汁、歡樂的氣氛更好,就是他要的感覺。64歲的他至今已接生了超過2萬名寶寶,醫院規模也愈來愈大,愛上馬拉松之後,讓他有更力氣在醫療的專業上堅持下去。【熟齡精選延伸閱讀↘↘↘】。手術台前的「國寶」醫師 行醫50年,75歲仍執刀順暢。行政要衝刺,心靜靠練字!77歲資深議員能動能靜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8 橘世代.健康橘
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可以靠保健食品改善嗎?
有人過60歲以後為自己寫下世界6大馬拉松完賽紀錄,一些路跑社團60多歲的會員全馬可以跑出4小時上下,甚至3小時半大有人在,讓比他們年輕10多歲,已經出現膝蓋關節炎症狀,力不從心的會員羨慕,希望藉重保健食品找回雄風。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吳易澄指出,跑步是不是傷膝蓋一直都有兩派爭論,一派認為跑步會造成膝蓋磨損和傷害,加速膝蓋退化;另一派認為跑步對膝蓋周邊的肌肉有強化、整體保護的效果,國內外這方面研究越來越多,而且偏向適當的路跑訓練不會造成膝蓋退化,且能延緩退化的時間。醫師表示,其實如果能先做好體重控制和搭配適度的運動,不會影響下肢關節炎患者從事路跑運動,如果有過重又疼痛的人,可以考慮先選擇其他適合的運動,同時減重、控制飲食,如果體重和關節炎都得到良好的控制,即使很多中度到高強度的運動,都是未來可以選擇的。吳易澄醫師表示,市面退化性關節炎保健食品種類多,簡單分可以從關節成分補充、抑制發炎兩大類區分,第一大類補充關節成分的保健食品比較熟知的是軟骨基質和關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葡萄糖胺。早期的研究認為葡萄糖胺可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疼痛,不過最近這幾年呈現兩派說法,門診也顯示有些人服用後有效,有些就不顯著。美國骨科醫學會認為葡萄糖胺效果不明顯,關節炎患者不需花錢服用,可是歐洲的相關學會認為,硫酸鹽類的葡萄糖胺還是有效果,可以減少疼痛和改善功能。目前醫療專家的共識認為症狀輕微,可以考慮服用三至六個月葡萄糖胺,看是否有改善,如果是中、重度關節炎就比較不建議對這類保健食品期待太高另一大類是維他命E、植物固醇、薑黃素的保健食品,吳易澄強調,無論哪一種保健食品都不應該取代原本的治療方式,因為吃了再多保健食品卻沒有適當的治療、運動、體重控制,都無法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進展。【健康精選延伸閱讀↘↘↘】。「步伐跨對方法」500步,換來3000步的健康。疫情後的我們,是否能具備當初的心肺能力?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4 橘世代.時尚橘
51歲羅時豐不靠「進廠維修」 每天臉部按摩為自己拉皮
羅時豐過去20年腹部動過3次大刀,包括2000年盲腸炎引發輕微腹膜炎、2010年憩室炎割掉大腸12公分、去年10月腸沾黏割掉小腸26公分,也因長年受腸胃病痛所苦,去年手術後進行飲食調整,以少量多餐為主,避免喝咖啡、吃柿子、麻糬、竹筍和花生類食物,減少腸胃負擔。羅時豐談到生病時,媽媽曾向老天求折壽換兒健康平安,而老婆也辛苦照顧他,讓他更加注重養生,開始養成運動習慣,飯後會在跑步機上走半小時,睡前則會帶愛犬Duffy去外面散步,或有空就會去跑5、6公里,他說:「年輕不懂得運動,打籃球5分鐘就吐了,現在狀況不錯。」目前的他,體重72公斤、體脂肪18,內臟脂肪更從10降到6,除了更健康,身材也變結實。這次推出新專輯「體驗」,宣傳照撞臉夯劇「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中李棟旭的造型,完全看不出羅時豐今年已51歲,談到保養秘方,他打趣3年前推出專輯「是不是老了」,特別跑去做電波拉皮,後來就沒「進場維修」過,靠「萬能的雙手」每天進行臉部按摩,洗臉後擦完保養品,由下巴往耳後的方向用力推20次,再按摩頭部九宮穴,1年多來,覺得臉部緊緻不少,連皺紋也變淡了。【熟齡男星凍齡保養大公開↘↘↘】。凍齡13年!賀軍翔「不是天然瘦」維持體態有方法。霍正奇自豪體力「有凍頭」 20多年腰圍不變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3 科別.骨科.復健
骨癌勤學獲總統教育獎難過放棄會考 她:化療擊倒不我
總統教育獎今天公布,中正國中九年級葉以欣罹患骨癌,已轉移於肺部,雖然常常要住院化療,她更在身體狀況尚可下,堅持回到學校和同學一起上課學習。惡性腫瘤壓迫到視神經,她目前視力暫時尚未完全恢復,雖然為了本月的教育會考努力與堅持了很久,但最終只能難過地選擇放棄應考。葉以欣為原住民排灣族,父親多年前中風無法工作並領有重殘手冊,母親需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並撫養3名兒女且為低收入戶身分,雖然生活困頓,她還是奮發向上,參加學校的田徑隊為校爭光;她也獲選班長,成為班上同學的好榜樣沒想到天意弄人,1年前在某次田徑練習時,她的右膝突然抽痛無法跑步,經過多家醫院的檢查後,證實罹患骨癌並已轉移於肺部,對她有如晴天霹靂。必須常住院化療,葉以欣沒有被打敗,她申請床邊老師服務,學校老師也不時到院關心、鼓勵,為她補課,幫助她在家、在醫院完成學校的相關課程與評量。葉以欣更在身體狀況尚可下,堅持回到學校和同學一起上課學習。同學都很感動,有一次在黑板寫上「歡迎回來」,大家都十分不捨。導師呂英蘋老師不捨地說,她行動很不方便,但只要來學校,一定不遲到、不早退,有時後看她氣色不是很好,希望她可以提早回家休息,但她總是堅持到放學後。葉以欣說,「我會繼續和癌症戰鬥,一次次的化療擊倒不了我」,她喜歡學習,會盡可能回學校和老師、同學一起上課,雖然右腳有時痛到無法忍受,但是我絕對不會放棄讀書。校長黃明智指出,他告訴以欣不要勉強,可以多多休息,但她回答真的很喜歡上課。黃明智想跟她說,「校長知道妳一直都在戰鬥,但是癌症真的太壞了,其實輸了也沒有關係」,他知道她的個性,再痛都不會放棄的。黃明智說,雖然榮獲2020總統教育獎,但此時醫生發現她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腦部,目前她剛動完腦部手術,正在進行化療中。然而惡性腫瘤壓迫到視神經,因此目前視力暫時尚未完全恢復,雖然她為了本月的教育會考努力與堅持了那麼久,但最終只能難過地選擇放棄應考。黃明智表示,全校師生祈禱以欣能夠戰勝病魔,她真是位一直面對逆境、處理逆境、克服逆境的班長。由於家境窘困,如有各界善心人士願意提供以欣經濟上的協助,可聯絡基隆市中正國中輔導室教育儲蓄戶專線:(02)24282191#40、41。
-
2020-05-08 橘世代.健康橘
圖解教學/三招靠牆健身術 在家就能輕鬆練
原來只要一面牆,就能健身。以下介紹的3個動作:靠牆踮腳、扶牆挺身和靠牆懸坐,完全不用任何器材,只要有一面牆就能訓練。像是在家看電視的片刻,或到公園快走、慢跑,想要再加一點肌力訓練讓運動效果更好等情況都可做。動作一、靠牆踮腳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李毅涵Jack教練表示,靠牆踮腳是為了訓練小腿和腳踝穩定性,讓雙腳更有力氣,對年紀稍長者來說,還可預防跌倒。步驟1:面對牆、雙腳平行站姿。步驟2:雙手扶牆、慢慢踮起腳尖。步驟3:踮腳到最高後,再慢慢放下,讓腳掌回到地面。【教練提醒】1. 注意雙腳與肩同寬,身體與牆之間的距離不用太遠,讓手能夠輕鬆扶著牆即可。2. 踮腳時注意直上直下,這樣重量才平均。3. 覺得雙腳很輕鬆的人,可試試單腳,訓練強度更高。動作二、扶牆挺身Jack教練觀察發現,很多人無法做標準版的伏地挺身,因此忽略上半身的訓練。「扶牆挺身」為簡易版的伏地挺身,讓上半身較無力氣的人,也能訓練到手臂和胸大肌。步驟1:面對牆,手掌平貼牆上、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雙腳與肩同寬。步驟2:手肘保持微微彎曲,屈肘向下,慢慢讓身體前傾、靠近牆面。步驟3:再用手臂和胸肌的力量,將身體撐起、推離牆面,讓手肘回到步驟2的位置。【教練提醒】1. 手肘位置不要高過肩膀,以免受傷。2. 傾斜角度可依自行能力調整,角度越大訓練強度越高。3. 若想加強訓練胸部,雙手打開的寬度要比肩膀寬。動作三、靠牆懸坐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會擔心膝蓋功能退化,靠牆懸坐會訓練大腿的股四頭肌,也會強化膝蓋周邊的肌肉和肌腱,搭配踮腳更能訓練到小腿,讓下肢更有力氣。步驟1:背緊貼著牆、身體往下蹲,腳也慢慢往前移動。步驟2: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呈90度,膝蓋與腳尖方向平行。步驟3:位置確定後,小腿再往牆壁移動一點,接著反覆踮腳和放下。【教練提醒】可先用手撐著牆,等高度定好後,再把身體往後靠,避免跌倒。課程提醒【誰不適合這套動作】若膝蓋疼痛、踮腳時小腿會不舒服、肩膀已有不適者,建議先看醫生,待該部位不痛後再進行訓練。【練習前的準備】運動前務必暖身,才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如原地小跑步、開合跳和抬腳等動作,讓肌肉和關節活動開來。暖身要做到身體微微出汗,讓身心狀態都做好運動的準備。【練習後的身體反應】若運動過程中覺得膝蓋、小腿或肩膀不舒服,就馬上停止。相關課程。圖解教學/每天給自己10分鐘 3個動作練出退休好體力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
-
2020-05-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中職8日起開放一千名觀眾進場 山屋明起恢復線上登記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中華職棒昨天舉行防疫會議,會後宣布本周五(8日)開放球迷進場看球,開放人數增加到1000人,將符合目前防疫規範,嚴格採取梅花座、實名制,入場全程配戴口罩。考量國內疫情逐漸穩定控制中,為兼顧民眾防疫與生活,將逐步評估開放各項防疫措施。其中高山型國家公園(玉山、太魯閣、雪霸)預計5月7日公告回復山屋原申請數量,自公告日以後之新申請者與候補者,依放寬後之住宿量申請辦理。此外,今年因應防疫需要,不開放民眾進場之中華職棒例行賽,自5月8日起,每場比賽開放1,000名觀眾進場觀賽。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林務局轄管各森林育樂場域已啟動人潮分流措施,四月九日更規範山莊、山屋每日可申請人數砍半,隨國內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自明天起高山山屋的線上登記恢復原本容許的容量,明天線上登記就開放登記。上週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出防疫新生活態度,指揮中心今宣布職棒開放民眾進場,但昨天卻有家長投訴,學校體育老師要求學生在炎熱操場戴口罩操練,有超速超前部署疑慮,外界也認為有必要制定相關指引。陳時中表示,指引和跑步是兩回事,教育裡面當然要考量學生身體負荷度,運動很好但有一定條件,這和防疫關係不大,我們會提醒教育部,重視學生身體保護。
-
2020-05-06 科別.心臟血管
戴口罩跑步造成猝死? 醫師曝關鍵原因
中國大陸昨傳出2名中學生因戴口罩跑步猝死,今新北市也有一位家長爆料,小二女兒全班被要求戴口罩跑步,引發網友熱議,究竟戴口罩運動是否可行?輔大醫院運醫中心骨科醫師洪嘉鴻則表示,運動猝死的主因以心因性為主,戴口罩可能造成血氧降低,若一般民眾運動時遭遇低氧環境,可能因急性缺氧、過度換氣,造成呼吸性鹼中毒,產生頭痛、頭暈,甚至四肢麻木、痙攣等症狀。洪嘉鴻指出,醫學證據顯示,運動中猝死的主因還是心因性為主,戴口罩可能造成血氧降低、呼吸阻力增加,身體必須代償性地增加新陳代謝速度,確實有可能導致原有心肺功能舊疾的民眾,突發性的生理壓力過高。不過他也表示,其實血氧降低並不是完全的壞事,3、40年來國際早已普遍存在運動員的高地訓練,就是以降低血氧濃度來增強運動表現,但這樣的前提是,必須長時間循序漸進地適應,並且有完整的生理監測系統,甚至監測血中乳酸濃度、 血紅蛋白、運動心電圖、尿蛋白等指數,訓練調整期為3、4天至一周,訓練時間大約三周。但是,除了專業訓練,一般民眾運動時若遭遇低氧環境,則可能因急性缺氧、過度換氣造成血液鹼性化,甚至呼吸性鹼中毒,症狀有頭痛、頭暈及精神症狀等,還可能因血清遊離鈣降低,引起感覺異常,如口周和四肢麻木及針刺感,搐搦、痙攣。洪嘉鴻說,保持健康的隔離距離進行運動,並且教育學生自我症狀監測,即時反應身體狀況,仍然可以盡興地享受運動的樂趣。
-
2020-05-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2學生因戴口罩跑步猝死?醫師卻這麼說
新冠病毒疫情趨緩,多個省份相繼返校復課,但傳出兩名中學生在體育課上因為戴著口罩跑步而猝死,學生的口罩防護是否可以鬆懈又成為新的爭議性話題。據華商報報導,河南鄲城縣一名15歲學生上月24日在上體育課時猝死;家長查看監控稱,自己孩子事發時戴著口罩跑步,懷疑這就是死因。校方希望進行屍檢但未被同意,經過協商,校方最終賠償37萬元達成和解。此外,湖南長沙市一名14歲初三學生上月30日同樣在上體育課時猝死。網傳的聊天截圖也稱,該生是在體考一千米測試過程中戴著N95口罩跑步,呼吸不暢引發的猝死。兩則消息均傳得沸沸揚揚,但學生的死亡與戴著口罩跑步有無關係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社交網路上,已經有大量文章批評上體育課仍要求學生戴口罩的做法錯誤,指責這是形式主義。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曹蘭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戴著口罩跑步和猝死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曹蘭秀說,「一般來說,99%的戴口罩跑步不會導致猝死。如果學生呼吸有困難,他可以自己呼吸,他是有自我意識的。他不可能戴上口罩後突然死去。」換而言之,感到呼吸不暢會及時停止運動、摘掉口罩,這是人的本能反應。根據監控視頻以及家長的描述,曹蘭秀判斷認為,河南鄲城縣的15歲學生可能是因為腦血管畸形導致腦出血,從而昏厥猝死。不過,她也強調,具體死因要經過屍檢才可得出。另外也有衛生專家受訪時表示,猝死的原因有很多種,疫情期間長時間的不運動,然後跑步前未進行充分的熱身都是可能原因。另據觀察者網報導,明醫師表示,戴口罩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會影響到正常呼吸,這是無需避諱的事實,尤其是N95口罩。北京阜外醫院心外科副教授孫宏濤指出,剛剛復課的學校暫時不要進行激烈的競技性體育比賽,循序漸進地恢復孩子們的運動,激烈運動時不要佩戴口罩,尤其是N95口罩。每一年因為運動而導致學生猝死的例子不勝枚舉,而在今年,或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這樣的事例更為引人關注。
-
2020-05-04 橘世代.健康橘
教練在線/健身初學者菜單 每天10分鐘做3個動作
退休後時間變多,沒時間運動再也不是藉口!以下這3個動作,即使在家也能做,每天只要花10分鐘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維持健康和行動力,活出自己理想的退休生活。接下來讓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李毅涵Jack教練一邊解說一邊帶大家操作!教練小提醒【誰適合這套動作】從未踏入健身房或剛開始健身的初學者。【誰不適合這套動作】關節、下背已有疼痛者。【練習前的準備】運動前務必充分暖身,才能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例如原地小跑步、開合跳和抬腳等動作,讓肌肉和關節活動開來。暖身要做到身體微微出汗,讓身心狀態都做好運動的準備。【練習後的身體反應】倘若運動過程中,感覺關節或下背不舒服,就要馬上停止。不僅如此,也要注意呼吸流暢,不要憋氣。另外,做舉物上提和硬舉時,水瓶的重量可依自身能力調整,即便先從徒手也無妨,循序漸進增加重量,才能讓運動持之以恆。【課程建議】每個動作一次做10到15下,10到15下為1組,建議每天做3到5組。相關課程。教練在線/一面牆+3個動作 在家練肌力的有效方法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
-
2020-05-04 橘世代.健康橘
疫情後的我們,是否能具備當初的心肺能力?
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宥蓉指出,新冠肺炎去年底迅速傳播,由於屬於飛沫等媒介傳染,因此,除了勤洗手與戴口罩之外,減少外出到人多的地方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方式之一。 不過當民眾從頻繁的動態活動生活,轉而減少出門也減少活動,那麼一段時間後,心肺耐力也隨著明顯下降;很快的會發現,以往可以輕易執行的活動或運動變得吃力。 游小姐日前到醫院很緊張地問李宥蓉物理治療師,「我以前都能連續在跑步機上跑一個小時,但最近發現我跑大概20分鐘就開始喘了」,這種情況是否需要就醫檢查呢?李宥蓉表示,一段時間沒運動之後,心肺耐力的確會下降,以致於執行先前強度的運動,會變得氣喘如牛,而且「也許牛都沒有你這麼喘」。不過防疫期間,如何維持良好心肺耐力或重新找回心肺耐力,已成為防疫重要議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增加心肺耐力?李宥蓉說,心肺耐力較不足者,可以利用呼吸訓練增加呼吸換氣的效率,降低呼吸困難的程度,達到呼吸再訓練的效果。另外,對於一般因為減少運動量而能力下降的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做15至30分鐘的連續運動增進心肺耐力。 李宥蓉推薦以下適用於居家訓練心肺耐力的運動:1.推手/抬手踏步2.原地抬腿跑體能較不足者可降低難度,以踏步運動代換。3.水平/十字開合跳,這項活動難度較高,若肌肉穩定度不足或下肢有退化現象,需評估自身能力後再行施作,以免受傷。李宥蓉師提醒,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的情形,請停止該項運動,若較嚴重且影響生活品質者,需就醫尋求協助。【熟齡健康大小事↘↘↘】。被健身房嚴謹訓練嚇壞? 試試通勤時間輕運動。新冠肺炎少出門/15分鐘教練課!養好肌力、練出平衡感。一活動就喘?小心「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找上你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5-02 養生.運動天地
做家事能算運動量嗎? 銀髮族運動迷思 醫師替你解答
Q:為什麼每周維持動習慣,卻一直沒有變瘦呢?這樣運動有達到效果嗎?體育署曾調查,銀髮族是最愛運動的一群人,肌少症問題卻依然嚴重。不少人好奇,為何每周維持動習慣,卻一直沒有變瘦?這樣運動有達到效果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劉晟昊指出,雖然運動會消耗熱量,但若不能高於飲食攝取的熱量,體重就無法下降。部分民眾以為運動就會瘦,這個觀念不一定正確。比如很多運動員、健美人士雖然每天運動,體重卻維持在很高的標準,就是因為他們也同時攝取很多的蛋白質或熱量來維持肌肉的成長。要靠運動減重,飲食控制很重要!劉晟昊表示,一個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大約1500大卡至2000大卡左右,因每個人從事日常的活動不同,加上運動消耗的熱量減去攝取的熱量,每減少7700大卡,會大約減少一公斤脂肪。劉晟昊說,要辨別有效的運動,可藉由有無達到目標心率做判斷。最大心率指的是心臟在最大壓力下,每分鐘跳動的最高次數。而最大心率的測法,目前學者說法很多,最常用的概估是220減去實際年齡,50歲以上的民眾或中老年則用208減去年齡乘以0.7較準確。所謂有燃燒脂肪效果的心率,最少要在最大心率60%至70%之間,效果最明顯。通常活動達最大心率50%以上,就有維持健康的效果;但要燃燒脂肪,至少要最大心率60%以上。一般的有氧運動或課程,都可以達到最大心率70%以上的效果。劉晟昊指出,健康成人建議運動量為一周三到五天,強度為最大心跳率的55%至90%。運動時間可以由運動強度而定,建議執行20至60分鐘,或以片段10分鐘累計30分鐘以上,運動時間可視運動強度做調整。Q:掃地、拖地、洗衣服……每天從早到晚忙家務,也能算運動量嗎?劉晟昊表示,能否達到目標心率,才是有效運動的指標,掃地、拖地等日常的家務活動,很難達到目標心率。一般可以10分鐘高強度運動,穿插在日常生活的空檔中,這樣會比長時間低強度的活動有效。劉晟昊解釋,一般所稱的中強度運動,包括在進行運動時,可正常呼吸、説話的非競賽運動,例如快步走路、休閒式騎腳踏車、慢速游泳、社交舞蹈;高強度運動則是運動時呼吸會顯得急促,並有喘氣增加的情形,如健身操、騎自行車、慢跑等。一般生活中的勞動,不見得能達到適當的運動量。Q:體重下降了,但為什麼最在意的小腹卻一點都沒變小?體重下降的原因,是日常生活中的總攝取熱量小於燃燒熱量。劉晟昊表示,要改變身體型態,體重其實不是重點,而是體脂肪比率,一旦有效降低體脂率,小腹自然容易縮小。Q:排汗衣、防震鞋……運動裝備挑得好,可以增加運動效果嗎?穿普通的衣褲鞋襪不行嗎?劉晟昊指出,一般運動用品的主要用途是保護身體,減少運動傷害。尤其強度越大、越長時間的運動,越需要能保護腳部不受傷的運動鞋。排汗衣則可讓人在運動時,有適合的涼爽度與體溫,並可保護皮膚不受摩擦或過於潮濕的傷害,例如濕疹。劉晟昊表示,運動鞋需與運動項目、型態做搭配。有些鞋子對腳踝的穩定性較高,適合跑跳;有防震功能的鞋子則適合長時間跑步,保護腳底避免筋膜發炎。而球類運動中,有許多橫向側移或需急停、變換方向的動作,就需要鞋底跟地板有較好的摩擦力,幫助人體快速轉換方向,但為免腳踝過度內翻,造成扭傷風險,就需要抓地力夠好的鞋款,避免重心不穩或滑倒。有些特殊功能的鞋子如慢跑鞋,設計上有防止足弓產生內旋的動作,就適合跑步時腳掌有過度往內翻旋情形的族群使用。尤其是扁平足跑步,常會因足弓過低,造成足部過多內旋動作,引起內側足底壓力上升,或更可能往上影響到膝關節與髖關節,產生過度內旋的現象。
-
2020-05-02 養生.運動天地
高血壓、糖尿病…媽媽有疾 運動要特別注意!
●大噸位媽媽 先改變飲食 再搭配運動瘦身「羅馬不是一天造成,體重也不是一天生成。」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部主任李偉強說,隨著年齡,新陳代謝變慢,大噸位媽媽身材走樣。建議選擇自己喜歡的有氧運動,每周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快走、爬樓梯,是不錯的運動。面對不容易自律的天性,可以請健身教練陪著運動。有慢性病者,建議到有附設健身中心的醫院,接受客制化的燃脂健身課程。李偉中提醒大噸位媽媽,不要當家裡的剩菜剩飯「終結者」,減少甜食,特別提防手搖杯,只要一杯,所含的熱量可能相當於一餐的量。運動後藉由深綠青菜及各種顏色的蔬果,雞蛋、優酪乳等優質蛋白質增加飽足感,取代過多的澱粉攝取。●關節炎媽媽 腫脹疼痛時 至少休息一到兩周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吳易澄表示,膝蓋或下肢關節的壓力,在躺下時趨近於零,站起來走路時是體重的1到2倍,上下坡是3到4倍,跑步是4倍以上。隨著運動強度增加,關節負擔的壓力也會增加。體重和退化性關節炎有很大的關係,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5的時候要減重,可以搭配飲食和適合的運動。體重較重又有關節炎的媽媽運動時,如果發生腫脹、疼痛,要適度休息一到兩周,並避免會造成疼痛的動作,一到兩周後如果症狀未改善、甚至更嚴重,就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關節發炎時運動,可能讓疼痛更嚴重,伴隨膝蓋積水和韌帶發炎、慢性關節病變等問題,使退化性關節炎更嚴重。如果本來就少運動,或年紀較大肌力不足,或有結構方面的問題,如骨盆前傾,長期下來會造成下背痛和其他部位疼痛,都可以請醫師評估如何改善。●中風過的媽媽 運動復健 先請醫師專業評估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玉晴指出,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關節骨骼強度、促進腦內啡分泌等好處。但對中風患者來說,因為不同障礙類型及程度,往往讓簡單的運動變困難。尤其肢體運動功能缺損的病人,更容易因缺乏中風後的運動復健,衍生關節硬化及肌肉萎縮,所以中風過的病人,除了吃藥及控制中風危險因子,運動的處方很重要。一般而言,中風後的復健型態,隨病患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而有不同。在急性期住院期間,運動目標會訂在預防失能、促進肢體的知覺、動作的平衡及協調性,運動處方會以維持重複性的肢體動作,及提升休息時的心跳率為主。●高血壓媽媽 服用藥物 留意熱衰歇、血壓驟降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周佳儀強調,高血壓媽媽首先要注意有沒有心臟、中風病史,有的話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如果只是一般高壓血問題,當收縮壓大於200、舒張壓大於100時,建議先別運動。而在血壓正常的情況下,依然要注意運動中,收縮壓和舒張壓要在220、105以下。如果有使用乙型交感神經受體阻斷劑(β-Blocker) 、利尿劑等藥物,會影響體溫調節,特別注意在較熱的環境運動時,容易造成熱衰歇,要注意通風和水分攝取,熱瑜伽就屬這類運動。另外,如果媽媽有服用甲型熱離子交感神受體阻斷劑(α Blocker)、鈣離子阻斷劑(CCB)等心血擴張藥物,運動時可能發生血壓突然下降的問題,嚴重可能昏倒,要格外注意。●糖尿病媽媽 避開藥效尖峰期 留意低血糖症狀周佳儀表示,糖尿病媽媽運動時,要注意能量消耗多,可能出現低血糖症狀。像運動中突然全身顫抖、走路不穩、不正常發汗、冒冷汗、焦慮、手指麻、視覺糢糊、思緒鈍,可能都是低血糖症狀,要立刻停止運動,補充糖分。糖尿病患者有定時服藥時間,要知道藥物最尖峰的時效,因為那時候血糖最低,要避免運動。如果真要做長時間、長距離的運動像馬拉松,一定要有人陪伴,以防出現低血糖。另外,糖尿病患者身體水分代謝比較快,要注意補充水分。如果已經有視網膜病變、剝離,建議避免高強度運動,例如羽毛球等急煞、跳躍多的運動,會增加危害健康風險。
-
2020-05-02 養生.運動天地
讓媽媽開始運動 揪團同樂最有用
送媽媽最好的禮物,就是陪她去運動!邁入50大關,是許多慢性病和女性相關癌病的高風險期。雖然遺傳基因不能改變,但飲食和運動可以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如何讓沒有運動習慣的媽媽們動起來呢?子女的引導非常重要,呼朋引伴也是能持續下去的關鍵。停經後的女性,因為缺乏雌激素保護,多種疾病風險上升。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劉建廷表示,以骨頭密度而言,女性35歲起,骨質隨年齡每年流失0.5-1%,50歲之後骨質流失明顯加劇,每年流失達1-3%。運動和營養對停經後婦女更加重要。研究顯示,在工業革命後,人們每日行走步數減少七成,「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就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缺乏運動 常是慢性病主因劉建廷表示,缺乏運動是多種慢性病主因,規律運動的重要性,在於防止體重上升、加強心肺功能和肌力;預防和肥胖有關的癌症,如乳癌、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減緩骨質流失,降低跌倒、骨折和骨質疏鬆的風險;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減輕憂鬱和焦慮、改善心理安適與認知功能,預防失智。三重國民運動中心執行長、教練林志儫表示,若長期不運動,身體會告訴自己不需要那麼多肌肉,肌肉細胞會流失掉,但身體想維持身形,因此脂肪會膨脹。缺乏運動會使骨鈣質流失,也增加非疾病型的健康問題,如手腳冰冷、容易失眠。運動可刺激腦內啡生成,保持積極正向,維持記憶力、專注度等。一旦開始動 八成可養成習慣林志儫說,萬事起頭難,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常不知如何開始,不過「只要開始接觸運動,後續接受度都滿高。」以三重國民運動中心為例,上過一、兩次課,留客率超過五成,八成可養成運動習慣。他也觀察到,「女性族群的運動關鍵是要有夥伴、社群性」,他鼓勵媽媽們跟姊妹淘、鄰居相約,或兒女帶媽媽去運動。林志儫舉例,運動中心也有這樣的例子,有些長輩媽媽不願意運動,但因運動中心每月有一天女性免費課程,還送毛巾,對長輩可多給獎勵,後來長輩體驗到運動的好處,進一步一周來運動三、四天。他也觀察,女性運動容易有攜家帶眷的效果,有的阿嬤來運動,阿公甚至全家都跟來,他笑說,鼓勵女性運動「CP值最高」。伸展、有氧、重訓 多樣比單一好劉建廷指出,「運動需要循序漸進、多樣化」,如過於執著日走一萬步或慢跑,對腰椎及膝蓋可能造成過大的負擔,因此有氧運動、阻力訓練(核心肌群、重力訓練)和伸展運動也要做。劉建廷說,長輩常做的運動,十之八九是伸展類,再來是快走、跑步,對肌力訓練比較陌生。他表示,人體用力是依循「中軸穩定、四肢發力」,因此練好核心肌群,就可成為身體天然的保護。如練好背肌、腹肌,可保護腰椎;訓練頸椎附近肌群,則可保護頸椎;大腿肌力訓練,可延緩、預防膝蓋退化。林志儫建議,一開始選擇的運動,不見得適合自己,要多嘗試。完全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嘗試從快走、慢跑、騎腳踏車、低衝擊的瑜伽、有氧舞蹈等開始。運動初期 未必要請私人教練林志儫表示,運動初期不一定要請私人教練,因為教練會針對個人身體評估並提出計畫,但運動者未必喜愛教練所規畫的運動。而且一開始投注太多金錢,在看不出效果前,可能因此中斷。建議在運動一陣子後,比較清楚自己需要的訓練是哪類,適度重訓提升能力,就會越動越有興趣。劉建廷提醒,不管是哪個年齡層,要運動前最好先諮詢醫師。若有內科疾病如血壓高、糖尿病、心臟病等,要先治療到病情穩定再運動,也要選擇緩和一點的運動,避免病情惡化。若運動時腳麻、背痛,要看是不是有發炎、腰椎退化等問題,建議跟教練反應及暫停,先諮詢醫師。另外,運動要避免溫度過高,以防中暑、熱衰竭;空氣不佳時則建議在室內運動;睡前劇烈運動會讓交感神經興奮,容易失眠。林志儫說,「運動永遠不嫌晚」,只要身心狀態舒適、排定時間,建議次數要達到一周三次,每次維持半小時。他說,不論是在都市或鄉村,現在運動資源都不少,如果鄉村沒有運動中心,也可多利用線上同步教學課程,必要時自己準備瑜伽墊,就可以在家運動。愛運動 好處多多● 防止體重上升。● 加強心肺功能和肌力。● 預防某些和肥胖有關的癌症,如乳癌、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 減緩骨質流失,降低跌倒、骨折和骨質疏鬆的風險。● 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 減輕憂鬱和焦慮、改善心理安適。● 改善認知功能,預防失智。
-
2020-05-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研究:新冠肺炎害死者平均「少活13年」
新冠病毒至今已奪走全球超過21萬人的性命。最近英國一項研究指出,因為新冠肺炎,平均每位男性死者少活13年,女性死者少活11年。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由蘇格蘭公共衛生局以及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主要採用義大利新冠肺炎死者資料庫,考量死者的其他疾病背景,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癌症等疾病,並比對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這些疾病發展出的壽命年限量表,統計出每位死者因為染上新冠肺炎,壽命平均減少10年以上。研究也發現,原先有高血壓的患者染疫致死率達73%,比率最高;其次是糖尿病31.3%、心臟疾病27.8%、心律不整23.7%。研究團隊表示,即便部分死者本身患有其他疾病,壽命本來就較短;但是染上新冠肺炎後,更讓他們大幅減少原本可以存活的時間。英國 準備解除管制英國3月23日宣布實施居家避疫迄今超過一個月。英國首相強生4月30日表示,境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過高峰」,承諾在本周公布兼顧防疫和重啟經濟的藍圖與時間表。強生說,口罩可能在下階段將扮演重要角色,「關於解除管制的一部分,我認為口罩會是流行病學和給予民眾回到工作崗位信心的有效方法。各位將獲知更多資訊」。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表示,英國新冠肺炎感染率已降至1以下,目前約為0.6至0.9之間,住院人數及加護病房患者皆減少。法國1日死亡病例 5周來最低也屬於歐洲疫情重災區的法國,1日新增218例死亡病例,為5周多來最低單日紀錄。法國衛生部公衛署長沙羅孟(Jerome Salomon)也表示,1日因染疫在加護病房治療的患者人數減少144人。法國上一次通報單日最低病死人數,是在3月23日的186人不治。法國迄今感染冠狀病毒疾病致死達2萬4594人,居歐洲第4高。南非放寬封鎖 居民可外出運動疫情發展至今,部份國家已逐步解除嚴格的限制措施,南非4月30日也結束第5級的35天全國封鎖,1日開始第4級防疫,政府放寬某些限制措施,居民可外出跑步、散步、遛狗、騎車,暫別疫情陰霾。民眾1日蜂湧而出,把握難得的3小時鍛鍊身體,儘量揮別幽閉了35天居家日子,暫時揮別疫情陰霾。無論人行道、小徑、海邊、山腳都是人。
-
2020-05-01 新聞.健康知識+
火災時該往上逃or往下跑? 消防員說這樣做才安全
林森北路錢櫃KTV大火,由於現場火災警報沒有作用,走廊已經濃煙瀰漫,包廂內消費者還在歡唱,打開門才發現已經難以逃出。消防隊員張勝舟在臉書提醒,如果開門發現已經有濃煙,最好躲回原本房間並封住門縫等待救援。急診科醫師也說,火場緊急後送傷患,很多因濃煙燒傷呼吸道,或一氧化碳中毒。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安和分隊隊員張聖舟也在臉書指出,如果不幸身處火場,只能往下跑或躲在原樓層房間,絕對不能往上跑,因為濃煙會往上竄,煙上升速度比人跑步快很多。也不要躲在廁所,大部分廁所都是塑膠門,很容易因高溫融化,而且門下面有通風口,很容易讓濃煙擴散進去。張聖舟也說,用溼毛巾遮住口鼻也是迷思,火燒的速度非常快,花30秒或1分鐘找水時,從可能原本可以逃出去,變成火勢變大逃不出去。而且溼毛巾不是防毒面具,濃煙會混雜在空氣中,並吸入口鼻,而如果濃煙會被溼毛巾阻絕,同樣道理空氣也可能會被阻絕。因此在火場時能往下逃就往下逃,否則應該妥善阻隔煙霧等待救援。新光醫院急診主任醫師張志華強調,火場傷害除了燒傷外,呼吸道狀況也很多。因濃煙溫度非常高,呼吸道灼傷會馬上水腫,特別在聲帶附近腫起來,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難。並且火場很多東西都在燒,濃煙中恐怕有各式各樣的傷害物質,最直接有影響就是一氧化碳,如果一氧化碳中毒很容易就昏倒在現場沒辦法逃出。張志華也同樣建議,如果在密閉空間,房間沒有被濃煙波及,但走廊已經都是濃煙,不要貿然往外衝,沒有適當保護,大量吸到濃煙反而不利逃生。如果可以確保房間內不受到入侵,仍然有機會維持等待救援,但假使不清楚現場狀態與逃生路線,貿然往外快跑,反而不利於火場存活。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OPPS! 燒燙傷後如何除疤? 燙傷快冰敷? 錯了!護理師教你正確處置SOP
-
2020-05-01 橘世代.健康橘
教練在線/一面牆+3個動作 在家練肌力的有效方法
其實只要一面牆,就能夠健身!以下介紹的3個動作,無論在家或去公園都能做,不僅能強化膝蓋,還能預防跌倒。教練小提醒【誰適合這套動作】從未踏入健身房或剛開始健身的初學者。【誰不適合這套動作】若膝蓋疼痛、踮腳時小腿會不舒服、肩膀已有不適者,建議先看醫生,待該部位不痛後再進行訓練。【練習前的準備】運動前務必暖身,才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如原地小跑步、開合跳和抬腳等動作,讓肌肉和關節活動開來。暖身要做到身體微微出汗,讓身心狀態都做好運動的準備。【練習後的身體反應】若運動過程中覺得膝蓋、小腿或肩膀不舒服,就馬上停止。【課程建議】每個動作一次做10到15下,10到15下為1組,建議每天做3到5組。相關課程圖解教學/每天給自己10分鐘 3個動作練出退休好體力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
-
2020-04-28 橘世代.健康橘
圖解教學/每天給自己10分鐘 3個動作練出退休好體力
退休後時間變多,沒時間運動再也不是藉口!以下這3個動作,即使在家也能做,每天只要花10分鐘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維持健康和行動力,活出自己理想的退休生活。接下來讓專業教練Jack一邊解說一邊帶大家操作!動作一、屈蹲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李毅涵Jack教練表示,下肢肌群夠強健,走路或跑步才不容易累,還可提高身體代謝,避免發胖,而屈蹲主要訓練大腿和臀部兩大下肢肌群。步驟一:準備一張穩固的椅子,人站在椅子前,接著雙手在胸前交疊,雙腳平行與肩膀同寬。步驟二:將臀部慢慢向後推,也就是往椅子的方向,想像自己正慢慢坐下。步驟三:當臀部碰到椅子後,再慢慢回到站姿、反覆操作;10到15下為1組,每天執行3到5組便可預防肌力退化。【教練提醒】1. 雙腳應與肩膀同寬且保持平行。2. 膝蓋方向要與腳尖一致。3. 往後坐的過程中注意不要撲空而摔倒。動作二、舉物向上Jack教練觀察,不少人退休後可能有更多的時間整理家裡或下廚,常會遇到把東西放到高處,或出門採買、手提重物的情形。對此,他建議可練習舉物向上,幫助身體更穩定,更能從容面對退休後的生活大小事。步驟一:準備1個裝滿水的2公升水瓶,若覺得太重,可將水倒掉一些,重量可依自身能力或當天身體狀態調整。步驟二:把水瓶放在地上,然後蹲下,蹲下時注意膝蓋方向與腳尖一致,但寬度要比肩膀再寬一點。步驟三:雙手持水瓶,將水瓶拿到胸前後再慢慢起身,再將雙手向上延伸,把水瓶盡量往上帶,建議高過頭部再停止。步驟四:接著再緩慢下降、水瓶放至胸前後再蹲下,將水瓶放回地上,來回算1次;每組做10到15次,每天做3到5組便可達到訓練目的。【教練提醒】1. 上來時,腳先動、手再動;下放時,手先下、腳再蹲2. 過程中記得保持呼吸順暢,切記不要憋氣。動作三、硬舉有鑒於現代人長期久坐的生活型態,長期下來不但容易變胖,更容易引發下背痛,影響行動力。Jack教練建議可透過硬舉訓練下背,讓下背更穩定、強壯,同時鍛鍊核心肌群,退休生活才不會被身體痠痛所苦。步驟一:雙手各持1個裝滿水的600毫升水瓶、放在大腿前方,若覺得太重,可倒掉一些水。步驟二:慢慢將臀部往後推,類似行鞠躬禮,同時把水瓶沿著大腿往下放到小腿的位置。步驟三:放到小腿後再將身體上拉,來回算一次;每組做10到15次,每天做3到5組。【教練提醒】1. 過程中背要打直。2. 留意彎腰的高度,若能將背部與地面保持平行是最好的,盡力即可。課程提醒【誰不適合這套動作】關節、下背已有疼痛者。【練習前的準備】運動前務必充分暖身,才能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例如原地小跑步、開合跳和抬腳等動作,讓肌肉和關節活動開來。暖身要做到身體微微出汗,讓身心狀態都做好運動的準備。【練習後的身體反應】倘若運動過程中,感覺關節或下背不舒服,就要馬上停止。不僅如此,也要注意呼吸流暢,不要憋氣。另外,做舉物上提和硬舉時,水瓶的重量可依自身能力調整,即便先從徒手也無妨,循序漸進增加重量,才能讓運動持之以恆。相關課程圖解教學/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 在家練體力的三個準備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
-
2020-04-27 養生.運動天地
不需要激烈運動!研究建議這樣運動就能降低死亡率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好好走路不會老》,作者安保雅博, 中山恭秀】持續運動非常重要話雖如此,但也許會有人這麼說:「到了這個年紀才開始……」「運動很不在行啊……」沒關係,因為不需要激烈的運動。為了健康而運動,必須每天持續進行才會有效果。期間並不是只固定一個月或半年就好。激烈的運動大多無法持久。找一個「不太辛苦」的運動,一直持續做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在此我推薦大家「走路」,就是walking。以前讀賣新聞社針對「體育」做了一個日本全國性的調查。問題內容是:「你平常都做些什麼運動?」結果依序如下:第一名 走路.散步第二名 輕鬆的體操第三名 打高爾夫球第四名 慢跑.馬拉松第五名 游泳.有氧體操所以在大家的感覺裡,走路應該是最輕鬆、容易持續的運動才是。「二十到四十分鐘的健走運動」能降低死亡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代謝當量(METs: metabolic equivalents)?代謝當量是測量運動或身體活動強度的單位,坐著放輕鬆的狀態是一代謝當量,透過消費多倍能量可表示強度。比方說瑜珈是二.五代謝當量,慢跑則是七代謝當量。換句話說,瑜珈是坐著時的二.五倍,而慢跑則會消耗七倍的能量。二○一○年時,《循環》(Circulation)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運動和死亡危險率關係的論文(Kokkinos P),在二十年之間,針對五千三百一十四名男性退役軍人(平均年齡七十一.四±五歲)為對象取樣。結果顯示,如果進行五代謝當量以上的運動,可降低死亡率,而與其吻合的五代謝當量,就是「每天走路二十至四十分鐘」。細看代謝當量表,代謝當量五的走路是「快走」。「一○七公尺/分鐘」,其實相當快。以年輕人一般走路的速度來看,男性大約是八○公尺/分鐘,說不定這已經是高齡者接近跑步的速度。表右側有「一運動」,如果我們把「一運動」等於身體的活動量(卡路里消耗量)來看,五代謝當量的「快走」要持續十二分鐘才等於「一運動」。另外,三代謝當量有「極輕鬆的運動」,大概就是平常的走路步行,而且三代謝當量是持續二十分鐘才等於「一運動」。因此十二分鐘的「快走」和二十分鐘的「平常步行走路」,在計算上是相同的身體活動量。也就是說,即使是三代謝當量的運動,依時間長短也能等同於五代謝當量的運動。因此不需要拘泥於速度,以不勉強、能做得到的速度就好。有氧運動強健心肺功能也不見得一定要慢跑、「跑步」,當然能跑最好,但其實光「走路」就十分有效果。後面的章節裡會詳細解說,只要運用「有效的」走路方法,就是最好的運動。走路是全身運動。會動到腳、手腕、體幹等,能夠鍛鍊全身骨骼及肌肉。而且,走路是有氧運動,只要有毅力持續,一點點的有氧運動也能鍛鍊到心臟及肺功能。最大氧氣攝取量若變多,就不容易生病。有氧運動也能強化血管,預防動脈硬化。
-
2020-04-27 養生.運動天地
假日運動反而不健康? 當心這些傷害悄上身
30歲陳小姐平日忙於工作,幾乎不太運動,但擔心自己身材走樣,又希望運動增強免疫力,來對抗新冠病毒入侵,而假日至游泳池瘋狂運動,沒想到,隔天起床,右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走路。緊急就醫超音波檢查膝關節發現,她髕骨上方有異,用空針抽出30毫升的積水,確診為關節使用過度造成的運動傷害,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張瓊玟提醒,運動健身應當循序漸進,避免當「假日運動員」。張瓊玟表示,陳小姐平時沒有運動,一到假日卻超量游泳運動,加上暖身不足或運動姿勢等問題,導致膝關節發炎積水,而類似情況也常見於跑步運動,或是假日登山。平常缺乏運動,肌力不足,一旦過度運動,運動量過大,就可能導致肌肉或肌腱受傷,這就是俗稱的「假日運動員」,為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醫師提醒,平時就應建立固定運動習慣,不要全部集中在假日,周一至周五也可抽出時間運動。國民健康署建議「531」原則,每周平均運動5天,每天平均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10次以上,只要運動程度達到微喘,但還能說話的強度。張瓊玟指出,想要減少運動傷害達到減重目的,還必須均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供給身體肌肉所需基礎,此時,配合運動鍛鍊肌力,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就能事半功倍。凡是萬事起頭難,建議想運動,卻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先找到適合樂趣的運動,然後呼朋引伴,找些朋友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運動,提升運動樂趣。此外,應該避免重複單一運動,才能減少運動傷害,可以安排不同運動方式,例如:有氧運動、肌力重量訓練、伸展活動等,對體能表現有加乘效果。(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健身房運動最好不要戴口罩? 疫情期間教你幾招自我保護 腳一踩就痛! 放鬆足底筋膜每天6動作有做有差
-
2020-04-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藥業董事長盛保熙:世界正逢巨變 開啟孩子國際觀
一場世紀瘟疫,教許多人重新學習探勘生活中的鑽石。新冠肺炎來襲之際,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併購國外藥廠的佈局未歇,但也因被迫停止飛行,盛保熙騰出的時間,便是與家人共同挖掘以往隱而未見的生命寶藏。家人相聚時間多 教育正是時候盛保熙說,這場疫情改變台灣人的生活。他觀察自己的三個孩子,「進家門先洗手」現在實施得徹底;「什麼是WHO世界衛生組織?誰是譚德賽?」新冠肺炎對世界各國帶來的巨變,成為他開啟孩子國際觀的鑰匙。「看全球人們在家做哪些事,我們家跟著一起做。」盛保熙甚至陪孩子創作音樂,並掌鏡為妻兒錄製影片發到臉書,鼓舞正在疫情中的人們。宅在家閱讀 推薦商業議題之作出身藥品代理商,現坐大藥業集團,盛保熙其實學的是經濟,他運動,也閱讀。例如近幾年影響力甚鉅的演說家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The Infinite Game」是他所推薦宅在家也值得一讀的系列新作(台灣尚未有中譯本)。台灣對疫情防守嚴謹,相對歐美幸運,但同樣面臨經濟紓困的難題,盛保熙不忘從經濟觀點來談,以前全家每周會一起約吃飯三次,現在增加到五、六次,多了陪伴家人的時間,但「到外面用餐」是在幫助產業,民眾不出門吃飯,餐廳少了生意,員工沒有薪水,菜市場乏人問津,影響深遠,「弊多於利」。然而,「不需要去的地方就別去。」例如他現在改帶著家人到河濱公園跑步、打籃球,少去游泳池、密閉空間運動。沒了參與三鐵賽事的機會,他在家踩自行車訓練台,「每個人都要對防疫做出貢獻。」型男如他卻笑說,代價就是最近胖了一些。深入順勢醫學 自然調理身體集團代理順勢醫學產品,天然、草本理念受到不少學生家長的喜愛。盛保熙說,有一次在坎城出差時,他有點發熱、流鼻水、喉嚨癢的症狀,身體不太舒服,於是到藥房抓了一些維他命C,但當時法國藥局藥師介紹他順勢糖球,他食用後睡了一覺,隔天起來感覺症狀況好很多,神清氣爽。回到台灣才知道,有些資訊靈通的人早就透過國外管道取得,代表已經累積大批忠實用戶。基於藥廠背景,他也去深入瞭解順勢醫學的製程以及實驗研究佐證,才正式引進台灣。盛保熙說,台灣人不喜歡吃藥,先進國家的民眾也多抱持,如果有類似感冒的症狀,不吃藥為優先的態度,也因此講求天然調理身體狀態的順勢醫學能在歐洲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法國,很多家庭都會有一個順勢百寶盒,打開裡頭是各種彩色管裝的糖球,針對不同症狀各有用途。果然,盛保熙打開自己的隨身防疫包,就有紓解感冒症狀的一管順勢糖球,還有最近火紅的接骨木莓成分發泡錠,口味酸酸甜甜,當他在辦公室感覺有點疲累,就可以泡著冷水喝。再來便是75%酒精、口罩族必備的薄荷錠和一支去漬筆。他不但自己隨身攜帶,還要求家裡的小朋友也要隨身攜帶,做到保護自己與保護他人。超高齡世代 將投入失智議題在台灣藥業界,盛保熙已從本土學名藥廠進軍國際,疫情雖可能扭轉世界局勢,但唯一不變的是「人類會越活越老」的超高齡事實。盛保熙關心失智症的世界議題,例如他認同亞東醫院神經科主任甄瑞興引進的「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就是鼓勵訓練創新,發揮失智長者保有的功能;他也將保瑞藥廠未來的重心擺在中樞神經用藥的研發。他認為,癌症在10-20年之間可望被有效控制,但人一旦罹患失智症,身體四肢可能都還好好的,一人失智卻是全家照顧,嚴重將衝擊至國家經濟,是世界性的共同難題。而這條解謎大腦、通往世界的路,盛保熙絕對不會錯過。
-
2020-04-2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持續更新/敦睦艦隊27人染疫!下船後活動足跡逾10縣市
17:40 補充高雄足跡國軍敦睦艦隊發生群聚感染,磐石艦上共計有27名官兵(案396-398、400-420、423-425,個案列表)確診新冠肺炎,掀起社會大眾關注,各縣市也陸續公布確診個案的足跡,估計共到過逾百處公共場所,分布超過10縣市。針對染疫者15日至18日停留15分鐘以上的空曠場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發細胞簡訊提醒曾赴同地點的民眾。 海軍109敦睦遠訓支隊防疫作為期程表02/02-03/05 為整備階段03/05-03/12 為航行期間(左營-帛琉)03/12-03/15 帛琉靠泊03/15-04/09 為航行期間(帛琉-左營)04/09-04/14 左營靠泊檢疫台北(1名)從左營回台北後與女友碰面,搭乘大眾運輸期間全程戴口罩,17日下午3時至4時和女友騎機車到桂林路家樂福爭鮮用餐,未戴口罩,但沒進賣場,到其他地點皆戴口罩。北市已完成的6處消毒,即包含桂林路家樂福。新北(1名)15日下船後搭軍方安排的車子到北部,未搭乘大眾交通運輸,第2天就回家,到集中檢疫所之前都在家,但曾出外到早餐店買早餐、超商領錢及眼鏡行修眼鏡,所到之處加起來的停留時間不到15分鐘,全程都戴口罩。新北市案403(24歲男)16日早上至五股迪里休斯早餐店、16日晚間至五股成泰路二段小林眼鏡。其他艦隊官兵確診個案於16日11時43分到過板橋火車站和17日19時45分至22時永和樂華夜市。桃園(2名)案例1(案397):20餘歲男性,15日約21:30至台北捷運北投站搭乘捷運至台北火車站,22:00從台北火車站搭乘區間車至桃園火車站;16日約16:30-17:15至桃園區統領百貨地下1樓誠品書店。案例2(案402):20餘歲女性,15日15:00-19:00至高雄市左營高鐵站旁新光三越,隨後至三民區一家餐廳停留至21:30,隨後到左營高鐵站搭乘高鐵至嘉義站;16日15:00搭乘嘉義市BRT至嘉義高鐵站,16:00-17:18搭乘高鐵車次838由嘉義高鐵站至桃園高鐵站;17日15:30-16:45,至桃園市八德區家樂福。案402在嘉義市足跡如下:4/15 22:30抵達嘉義市,由朋友家人接回4/16 待在朋友家中4/16 約13:00-13:30 去便利商店--北興街7-11桃城門市 (全程有戴口罩)停留約30分鐘4/16 約13:30拿衣服到洗衣店洗衣(全程有戴口罩),停留時間小於15分鐘4/16 約15:00在自由路-友愛路口搭乘BRT 至嘉義高鐵站,全程皆有戴口罩台中(3名)案例1:住清水,15日、17日曾赴診所看診,該診所目前已停業並消毒。案396住清水的軍艦實習生,曾在手機夢工廠清水店(台中市清水區中山路)逗留,先請業者自主停業,環保局已展開消毒。還到梧棲阿公阿嬤家,與案主未在同一個空間,因此阿公阿嬤不須居家隔離,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案例2:住沙鹿,15日下船後搭高捷到左營高鐵站,在烏日台中高鐵站下車後搭接駁車到台中榮總與友人碰面,由朋友接回沙鹿,20:30-22:30至85度C沙鹿英才店喝咖啡;16日20:30-21:30赴家樂福沙鹿店,17日17:00-18:00到華得來清水店。案401住沙鹿的士官,在清水區農會(ATM) (台中市清水區中山路)停留,環保局展開消毒。還到高登汽車修車廠(沙鹿區),案主陪同弟弟修車,先請業者自主停業,環保局已消毒。還到媽媽開的麵店(台中市清水區),店已暫時停業,案主媽媽已居家隔離。案例3:住龍井,13日因喉嚨痛曾至醫務所就醫,15日由家人到左營開車載回雲林外婆家,接著返回台中,16日因喉嚨痛再至診所就醫,19:30-20:30至歐奇牛排沙鹿店,17日開車到苗栗女友家,12點到13點在五花馬水餃館頭份店,14:00-16:30到新竹峨眉湖遊玩,18:00-18:10在全聯頭份中央店雞蛋區跟樟腦丸區,18:10-18:20在思夢樂頭份店女性內衣區,再返回台中。1.高鐵:1.4/15,0136車次,高雄-臺中14:55-15:37,3車8A2.4/15,0850車次,高雄-臺中18:25-19:34,11車9E2.高鐵接駁車:4/15,161號接駁車(高鐵-中科管理局),19:45-20:153.手機夢工廠清水店:4/15,17:30-18:004.85度C沙鹿英才店:4/15,20:30-22:305.高登汽車保修廠:4/16,10:25、17:006.周媽媽韓式炸醬麵小吃店及清水區農會ATM領錢:4/16,13:45-14:45、18:45-19:45;4/17,12:30-13:30、19:00-20:007.家樂福沙鹿店:4/16,20:30-21:308.歐奇牛排沙鹿店:4/16,19:30-20:309.華得來清水店:4/17,17:00-18:0010.台中一中校門口:4/18,11:30-14:3011.7-11保屏門市(台中市沙鹿區向上路七段132號):4/17,20:30-21:0012.7-11一中門市(台中市北區一中街98號1樓):4/18,11:50-12:5013.全家便利商店一中漾店(台中市北區尊賢街22-3號):4/18,12:20-12:3014.I-PLAZA3樓廁所(台中市北區一中街98號3樓):4/18,12:50基隆(1名)15日下船後搭部隊交通車返回海軍陸戰隊學校,17日18時55分搭高鐵自左營回台北,約21時20分轉搭國光客運返基隆,21時50分左右下車後步行返家,中間未去其他公共場所,返家後也未外出。雲林(1名)15日下午由父母接送,中途前往佛光山祭祖,晚上返回雲林住處,16日跟父母拜訪親友在親友家共進午餐,之後由母親載往斗六火車站,搭乘13:52的火車自強號到台北淡水訪友,22:00左右再搭高鐵至高雄訪友並借住,18日收到召回通知,從高雄搭Uber返回雲林住處拿行李,隨後北返林口。16日當天由母親載往斗六火車站,搭車前曾在斗南一家蒸餃店買餐,因外帶接觸的人並不多,他搭乘下午1點52分的火車122車次自強號第9車廂到台北車站,再捷運及公車到淡水訪友,當天晚上10點再搭295列車高鐵的第二車南下高雄找朋友,並借住在高雄朋友家,18日上午收到召回通知,從高雄搭Uber返回雲林住處拿行李,隨後北返林口。至於該案於本月15日離艦休假之前,14日晚曾與四名友人在高雄碼頭抽菸聊天,當晚七時三十分到九時也曾和另一名士兵到匯豐軍用品社及楠梓小蒙牛牛排館用餐,以及17日回雲林之前,也曾到高雄酷帽子酒館、呷尚飽早餐店、伊莉沙自撞球館、老四川南屏店、統一超商高雄華豐門市等,這部分疫調已轉交高雄處理。嘉市(1名)15日由家人開車接回家,全程戴口罩,16日前往台南,17日返回嘉義市,18日由部隊防疫專車載回。個案訪台南期間,17日12時30分至14時30分到南紡購物中心Mo-Mo-Paradise壽喜燒,並於14時30分至15點40分於享溫馨KTV台南中華分店停留。台南(2名)案例1:14日在高雄曾下軍艦至附近全家超商買東西,15日離開軍艦後,從左營搭計程車回到歸仁的居所,15日未出門。16日15:12-18:25:在新光三越新天地,先從B1搭電梯至6樓翰林茶館購買飲料,再到麥當勞點餐後進入公共客席區用餐,傍晚6時離開麥當勞,搭A區手扶梯至5樓逛一圈並未入櫃購物後,搭手扶梯從西門路大門口離開。16日18:25-20:00:入住中西區成功路「驛O旅店」。16日20:00-22:00:花園夜市,在夜市入口處有量測體溫,與女友都未發燒,過程中曾買紅妃香腸大腸、魚池紅茶及其隔壁的泰式奶茶、延記臭豆腐、拔絲地瓜等。16日22:00-24:00:中西區海安路二段「茶O複合式餐飲」。17日00:00-10:30:入住中西區成功路「驛O旅店」。17日13:35-13:51:台南市永康區文化路「松O汽車保養廠」。17日 14:26-14:42東區「藝群中華診所」。18日10:40:仁德區中山路「統一超商」。18日12:26-12:33:北區公園路轉運站「全家超商」。18日12:33-18:18:北區中山公園。全程皆有戴口罩,交通方式是自行開車。案例2:曾前往中西區的永華國民運動中心運動,並於17日中午跟嘉義市的個案到南紡購物中心裡聚餐。14日11:30-11:40:至左營基地營區附近萊爾富商店短暫停留。15日13:30-15:10:於左營軍港搭乘接駁遊覽車至新左營。15日15:10-15:40:搭乘莒光號至台南火車站,出站後搭計程車返家。15日19:00-19:30:中西區劉家汕頭意麵用餐。15日19:30-20:10:中西區家鄉八寶冰飲食。16日11:45-11:55北區「曾泌尿科」。16日12:03-12:09北區「米里飲料店」。16日16:20-18:30:永華運動中心(啞鈴區、跑步機區)。16日19:30-20:10:北區黎明鐵板燒用餐。16日20:46-21:13中西區「尚永機車行」。16日21:19-21:23北區「嘴饞鹽酥雞」。17日9:58北區「小貨車早餐店」。17日12:30-14:30:至南紡夢時代MOMO壽喜燒(和嘉義市病例同飯局)。17日14:30-19:00: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籃球場。18日11:30:至台南公園集合返檢疫所。18日12:30-12:40:至台南轉運站全家便利商店購物。18日15:30-15:40至台南轉運站如廁。18日18:55-19:10:搭乘本市防疫計程車就醫。高雄(9名)高雄市府19日公布8個案足跡分布7個場館,20日均封館消毒一天,之後再由衛生局判斷是否重啟營業。20日確認官兵多1名高雄人,再公布14個足跡熱點。20日下午又公布第3波,分別為西堤楠梓後昌新店、凱莉都汽車旅館。21日公布第4波,新增6處。22日公布第5波,新增5處。1.漢神巨蛋:16日11:30-13:30海港餐廳、添好運、cafe del sol2.瑞豐夜市:16日21:00-22:30 3.義大商城:16日13:30-18:004.家樂福鼎山店:17日10:00-11:005.好市多大順店:17日9:00-10:00 6.四維羽球場:15日9:00-10:007.小港郵局:17日,約停留30分鐘8.中正一路120號5樓之7教室(苓雅區):16日18:00-20:009.緣髮百元精緻快速剪(林園區):17日15:00-16:0010.麗馨商旅七賢館(前金區):15日住宿一晚11.天天汕頭火鍋(鹽埕區):15日19:00-20:3012.玫瑰汽車旅館(左營區):16日18:30-21:0013.赤鬼牛排(左營區):17日11:30-13:3014.韓咪達韓式料理(三民區):17日12:00-13:3015.卡布Cappu義式料理(楠梓區):16日18:30-19:3016.Mr.帕(鼓山區):17日19:30-21:0017.吳媽媽餃子家常菜(左營區):14日18:30-19:0018.澤野燒肉屋(左營區):15日18:00-20:3019.新光三越高雄左營店(左營區):15日15:00-19:0020.素香庭(三民區):17日19:00-21:0021.老四川巴蜀麻辣燙(鼓山區):17日18:30-20:0022.西堤楠梓後昌新店(楠梓區):17日19:30-21:1523.凱莉都汽車旅館(楠梓區):14日17:00-22:0024.小蒙牛楠梓家樂福店(楠梓區):14日20:00-21:1025.佛光山萬壽園(大樹區):15日15:00-16:0026.全聯福利中心仁武八德店(仁武區):15日17:20-18:0027.酷帽子餐酒館(鼓山區):17日00:15-01:3028.呷尚寶高雄北平店(三民區):17日中午時段29.伊麗莎白撞球休閒運動館(鳳山區):17日16:00-18:0030.阿珠熱炒海鮮(左營區):15日19:00-16日00:0031.野饌烤肉店(新興區):15日20:00-23:3032.瑪秀餐酒館(鼓山區):15日23:30-16日3:0033.小港戶政事務所:16日14:30-15:0034.大魯閣草衙道(前鎮區):15日20:27-21:4435.五甲拖吊場(鳳山區):16日13:50-14:0536.布魯商行高雄店(左營區):16日14:30-15:0037.蓮池潭(左營區):16日16:00-16:3038.大碗公冰店(左營區):16日16:40-17:0039.捉遊(三民區):16日20:30-20:45台南市衛生局20日下午再公布3名來自高雄磐石艦確診官兵,曾於4月17日分別到訪過若干地點。其中第1案在下午17:00-18:00在東區崇學路的教室上課,個案本人與現場的89位學員均有戴上口罩(包含67位台南人),已將全數列為居家隔離者。第2案在17日16:00-1830到奇美博物館外圍拍照,20:30-22:00至民族路三段的鬍鬚忠牛肉湯用餐,當晚入住創意設計民宿。第3案活動地含北門及學甲區周邊,中午12:48停留過南鯤鯓代天府約40分鐘,13:30抵達保安宮短暫停留10分鐘,13:50在錢來也商店待了15分鐘,14:00再前往萊爾富鹽福店5分鐘內購物,14:30分到水晶教堂,14:50到鹽田最後15:50至學甲國中附近品嘗蔥抓餅後離去。屏東(4名)案例1:15日下船後自行騎車返家,1小時後返回高雄營區,未有社區活動史。案例2:16日下午5時30分至晚間7時,與17日下午3時50分至5時30分曾去過屏東市國民運動中心,5時30分至7時,前往長治鄉玄天上帝廟附近球場,其他地點皆短暫且有戴口罩。案例3:16日下午至屏東大學找朋友、17日至屏東大學接朋友,並在環球影城用餐,結束後返家未再出門。案例4:16日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2時,曾前往潮州健身工廠運動。16日、17日戴口罩搭火車及高鐵到桃園市龜山區國立體育大學找朋友,住在該校委外宿舍,他到過小吃店、麵店、早餐店用餐及理髮活動,16日晚間21時30分搭機捷到國體大,16日22時至22時30分於國體大附近永和豆漿,17日晚間於龜山區北方麵館,期間有陪同友人弟弟(為已解列的確診個案)前往長庚醫院看診。
-
2020-04-24 橘世代.健康橘
破除運動迷思/老爸媽怕跌倒 只能坐著運動?
理想的狀況是「要活就要動」,但當老爸媽上了年紀,許多人卻害怕讓老爸媽運動,就怕年紀大的長者平衡感不好,一不小心跌倒,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李毅涵說,他時常被邀請去社區教長輩運動,邀請的單位都希望可以請教練教長輩坐著做運動,減低跌倒、受傷的風險。李毅涵認為,若不是終其一生要坐在椅子上完成所有事情,可以站著運動就不要坐著運動,因為若是長久都坐著運動,因為用進廢退的關係,走路、甚至跑步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差。李毅涵為一般民眾破除迷思,並給予正確的運動觀念,也建議完全沒有運動經驗的長者可以先從快走做起,並配合手的大幅擺動,迎向健康人生2.0。【相關影音課程】。比上健身房更有效 10分鐘有效練出好腿力。教練在線/在家運動!零碎時間健身術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