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蔡詩萍
共找到
3
筆 文章
-
-
2022-07-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蔡詩萍確診康復「帶狀皰疹爬上臉」 醫勸:染疫後別做這事
新冠疫情已經延燒超過兩年半了,台灣至今也有400多萬人染疫。作家蔡詩萍也在臉書分享他染疫後長新冠的經驗,呼籲粉絲要多注意健康,不要逞強,避免後遺症。蔡詩萍是在5/25跑馬拉松後之後染疫的,有親友提醒他那場馬拉松有傳出疫情,蔡詩萍心想「不會吧」,直到跑完第五天他開始鼻塞、微咳,他回想當時跑馬完有在帳篷沖洗,可能是那時無罩染禍,他快篩出線兩條線,PCR也陽性,開始7+7的生活。蔡詩萍是輕症,沒發燒僅微咳,吃了清冠一號,五天後連續三天快篩都是陰,第八天起他回辦公室上班,但盡量跟人少接觸。十四天過後,蔡詩萍趁周末慢慢跑了半馬,再隔一周,他周五發現嘴角出現小痘子,蔡詩萍不以為意,直覺是「天熱火氣大」。周六蔡詩萍又出門跑步,在高溫下跑完30公里。周日時,蔡詩萍發現臉上的痘子明顯變大且紅腫,他抹了藥膏但沒放心上,但痘子在周一大爆發,便多變紅且看起來很怪。妻子驚覺異狀,蔡詩萍二度就醫,才確認是帶狀皰疹,眾所周知,帶狀皰疹攻擊臉部,有可能損害顏面神經、聽覺神經、視神經受損,可能會有嚴重後果。蔡詩萍形容,「我的右邊臉頰,在眼眶到右嘴唇之間,正是帶狀皰疹病毒肆虐的『主舞台』」,皮膚是麻麻,是刺刺,是一種很難描述的「不舒服感」,說痛嘛,沒到要命的痛;說癢嘛,白天還好,午夜過後,就癢得睡不著!醫生告訴他,「染疫後,免疫力下降,建議盡量多休息,少做劇烈運動,讓免疫系統慢慢恢復。太激烈的運動,會讓免疫系統失調的身體,很不容易抵抗外來的病毒」。醫生也解釋,因為蔡詩萍小時候出過水痘,殘留了皰疹病毒,趁著免疫系統在染疫後的虛弱,藉機又發動攻擊,才變成帶狀皰疹。他分享自身經歷,祝福大家盡量不要染疫,如果染疫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逞強,要避免「長新冠」後遺症。po文一出,網友紛紛打氣,「還好在一週內發現病毒打針吃藥,否則就嚴重了」、「謝謝詩萍哥分享!讓我們更有所警惕,更加謹慎小心」、「謝謝您分享寶貴經驗,但也祈禱與疫情共存時,大家平安健康」。也有人建議,「請記得去打帶狀皰疹疫苗,有備無患喔」、「免疫力真的是關鍵」。不少康復者分享經驗,「羨慕染疫痊癒後跑步不會喘」、「不要太累,運動可以慢慢來,還是要多休息」、「長新冠的後遺症,50歲以上帶狀性皰疹發作機率蠻高的,代表自體免疫功能下降」、「我也是後遺症,肌力大減,今天打球小腿肌直接撕裂傷」、「之前確診康復後,有一陣子是心跳快又喘,皮膚一直癢,體力也差了很多,記憶也不好。」
-
2021-06-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拚周打百萬劑 「疫苗在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日公布大規模接種計畫,將徵召全台各地診所,甚至計畫在公務機關、軍營、里辦公室等設疫苗接種站,啟動大規模接種計畫,目標每周接種一百萬劑。計畫一公布,不少人疑問「疫苗在哪裡?」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感染科醫師王任賢對指揮中心的每周百萬劑接種計畫,表示樂觀其成。但他也直言,如果大規模接種計畫,打的是只作完二期臨床試驗的國產疫苗,「那就完了」,到時可能很少人願意預約打。「先規畫不是壞事,但接種計畫可以再優化,這樣疫苗到了才能快速打完。」王任賢強調,大規模接種預先規畫、演練是對的,他很支持,「關鍵是有沒有疫苗?」他也反對大規模接種還要事先預約,因為有些老人根本不懂得上網、也不會預約,萬一老人沒預約,這批最需要疫苗保護的人反而打不到。作家蔡詩萍也在臉書發文質疑,六到八月有十四周,一周拚百萬人接種,三個月可打完一四○○萬劑,但龐大疫苗沒見到影子,指揮中心的說法明顯誇大,「有譁眾取寵的嫌疑」。目前國內已取得疫苗總計才八十七點六萬劑,其中首批抵台十五萬劑莫德納疫苗,預估六月十一日左右才會完成檢驗封緘。就算十五萬劑全部順利在一周內打完,到六月中旬全台接種數量也不到百萬劑。人力、場地全都到位,獨缺疫苗如何完成每周百萬劑的目標?根據指揮中心說法,目前採購約三千萬劑,六月底前預計有二百萬劑疫苗會到貨。另外,國產疫苗如果解盲成功,最快也要八月才可能陸續開始施打,和指揮中心稱六到八月周周打百萬劑疫苗計畫相互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