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良醫健康網
共找到
485
筆 文章
-
-
2020-03-05 焦點.健康知識+
看到一隻蟑螂,其實家裡就有30隻?專家:打不死的小強其實有個弱點...
黑褐家蠊:從3億年前到現在外型幾乎沒變過哩!我們黑褐家蠊(編按:台灣家庭中常見的美洲蟑螂)應該是日常生活中最令人討厭的生物吧?不過大家應該多少也聽說過,我們蜚蠊,也就是蟑螂,從 3 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代生存到現在,外型幾乎沒什麼改變呢!原因是我們的外型已經沒有什麼需要再改變的地方啦。在越南有一種蟑螂甚至特化得像甲蟲那樣,以吸食樹液維生,成為該環境中最獨特的物種呢!總之,我們蟑螂在任何環境之下都有辦法生存,簡直就是昆蟲界的通才啊! 我們沒有像蜜蜂那樣會螫人的針,也不像椿象那樣會發出惡臭,身上幾乎不佩帶任何的武器。不過,我們的體表有一層蠟,使髒汙不容易沾染上身;體型扁平,能輕易地躲藏到夾層隙縫中。還有,我們是夜行性生物,喜歡過集體生活。我們的成長速度緩慢,成長到成蟲往往需要花費一年以上的時間。此外還有一些關於蟑螂的生態是人類還不清楚的。怎麼樣,要不要來和我們蟑螂相處看看呀?其他絕招:體表那層油油亮亮的蠟質成分中含有聚集費洛蒙。這種費洛蒙能夠吸引同類聚集, 群集生活。黑褐家蠊 Periplaneta fuliginosa蜚蠊目 蜚蠊科【體長】25 ∼ 30 公釐【分布】日本列島。全球的亞熱帶與熱帶地區【喜好】人類的食物【害怕】高腳蛛。害怕被捕食注:台灣家庭中常見的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為黑褐家蠊同屬的近親。德國蟑螂:最愛暖氣房你們不妨和爸爸打聽看看,應該曾經在居酒屋見過我們德國姬蠊,也就是所謂的德國蟑螂。好奇我們為什麼會待在那種地方嗎?我們就是搭船、搭飛機,往世界各地到處去囉。而且那些交通工具就是我們的遷徙方式,知道了嗎?我們天生怕冷。所以在以前,沒有暖爐的人家我們就待不下去;所幸現在的住宅都滿暖和,挺好住的。日本還有一種住在屋外的蟑螂,叫作日本姬蠊,外形類似我們,卻相當耐得住寒冷的氣候。在1960年以前,我們一直被誤認為是日本姬蠊。雖然兩種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但是習性可差多了。總之,日本姬蠊是不進入人家的。我們德國姬蠊的成長速度比那些叫作黑褐家蠊的傢伙還快,只需要三個月就能長到成蟲。而且只要找到好居住的地方,我們就能迅速繁衍。其他絕招:已經產卵的雌蟲會將塊狀的卵,也就是所謂的「卵鞘」夾在尾部守護著,直到卵孵化為止。德國姬蠊(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蜚蠊目 姬蠊科【體長】11 ∼ 12 公釐【分布】日本列島。世界各國【喜好】人類的食物【害怕】高腳蛛。害怕被捕食親愛的德國姬蠊,請教教我們吧!Q蟑螂是從哪裡進到家裡來的?從餐飲店鑽到包包或衣服裡跟進去的!外頭冷颼颼的讓我們不喜歡外出,所以我們德國姬蠊很難進入一般住家,通常是因為躲到什麼東西裡面,或是攀在什麼東西上面,才跟著進到人家的。例如在餐飲店中,我們會藉由躲到包包裡面,或是攀在衣服上的方式入侵人家。然後因為集合住宅的鄰家滿近的,走著走著就過去了。說到這,人類的屋子還真多縫隙可以鑽呀!例如紗窗往往沒確實關好,還有冷氣的風管或下水道的管子, 這些都能讓我們進入人家。進入人家以後,最聰明的藏身之處是 廚房或廁所這些鄰近水源的地方。雖然我們號稱到處都能活的生物,但是不喝水的話,不出一個星期就會死翹翹的。 至於黑褐家蠊那幫傢伙,牠們在戶外也能過活。不過,當然還是屋內最好居住,所以一發現縫隙,牠們就會鑽進去喔!Q:蟑螂冬天都待在哪裡呢?待在溫暖的地方就能一直保持活力我們德國姬蠊最怕冬天的寒冷了。要是出去暴露在冬天的寒風中,我們的身體可是會被凍僵,接著活動不了,然後死掉。所以,待在餐飲店或冬天會開暖爐的人家,就能一直保持活力。最近的人家都挺溫暖的,待在人家裡不會遭遇無法度過冬天的情形,但是要在冬天產卵還是太勉強了。 至於黑褐家蠊那幫傢伙非常耐寒冷。話雖如此,牠們也覺得冬天要待在人的家裡比較安心。也許窩在縫隙之間,或是哪個可以安心的場所,靜靜地挨到天氣回暖為止。即使牠們流落屋外,也會有雜物堆等,到處都找得到藏身處的。Q:和蟑螂一起居住會有什麼損害呢?不就是覺得噁心而已嗎?如果你們人類可以不管我們蟑螂,那是最好也不過了。但是人類總覺得我們看起來很討厭吧?覺得蟑螂油膩又黏滑的模樣,很妨礙你們的生理感受,我說對了吧?我們喜歡待在廚房的流理檯或冰箱後面這類比較溫暖的地方,可惜因為鄰近你們的食物,所以太容易輕鬆如願! 以前蟑螂曾經是傳染消化系統感染症的病媒蟲沒錯,不過這種病症現在 已經從日本絕跡了。其實呀,經由蟑螂媒介的疾病是很稀罕的,而且現在的食物中毒的案例絕大部分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所以你們真的不用那麼討厭我們蟑螂啦!延伸閱讀: 整張臉都是斑…「肝斑」和慢性發炎有關!皮膚科醫師推薦吃「這類蔬果」改善●書籍介紹當我們住在一起:64種居家常見的超級生物!作者:久留飛 克明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01作者簡介久留飛 克明1951年出生於日本廣島。現任昆蟲科學教育館館長。1973年在大阪府保健所負責環境衛生業務。2001~2017年擔任大阪府營箕面公園昆蟲館的館長。2017年創立非營利團體──昆蟲科學教育館,到國小開設昆蟲教室等,促進學童的自然意識。目前也以NHK的廣播節目「暑假兒童科學電話諮商」主持人身分等活躍於媒體界。昆蟲科學教育館網站:isrc.sub.jp/
-
2020-03-02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你的累,皰疹都知道!得過也不會免疫,皮膚科醫師:誘發皰疹病毒的10大因子
唇皰疹的病程很有特色,起初可能只是嘴唇一小部分(好發在嘴唇邊緣)發紅,同時輕微腫脹,之後就會看到好幾顆聚在一起的小水皰,水皰破掉形成潰瘍,乾掉的水皰皮則會變成硬硬的、暗紅色的痂皮,最後痂皮脫落,皮膚癒合,留下淡紅色的疤痕。 皰疹是什麼? 大部分人,聽到皰疹這個名詞,不由自主的就會把它跟性病連在一起,其實它可以是性病的一種,也可以不是。讓我解釋給你聽。 唇皰疹是一種 HSV 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的感染,HSV 又分為兩種,一種叫做 HSV1,一種叫做 HSV2,很好記吧! HSV1 通常感染在顏面嘴唇黏膜,HSV2 則通常感染在生殖器黏膜,不過隨著社會多樣化,HSV1 也可以感染在生殖器周圍,HSV2 感染在顏面也不無可能。 皰疹是經由直接接觸感染,接觸到有病灶的皮膚之後,就可能造成皰疹感染;好發在顏面的 HSV1,大多在兒童時期就感染到了,而好發在生殖器周圍的 HSV2,大部分是在青春期過後才得到。所以首次發生、又長在生殖器周圍的 HSV2 感染,有可能是經由性行為、直接接觸而感染;而首次發生,長在顏面部位的 HSV1,則不會認為是性病。 為什麼會得唇皰疹? 唇皰疹這個病毒很特殊,首次感染的時候,可以沒有症狀,也可以發展成口齦炎(嬰兒、學齡前的幼兒常見)。大部分的成人,體內都可以驗到 HSV1 的病毒,絕大多數,是在兒童時期就感染到 HSV1 了。 之後病毒並不是被清除了,而是進入潛伏期(latent phase),這個潛伏期,不是1天2天,也不是1年2年,而是一輩子!潛伏在神經結裡的皰疹病毒,會把自己縮成小小一圈DNA,躲在人體細胞核裡,不複製,因此也不容易被我們的免疫細胞發現;一直到某一天,它接受到訊號,才會突然醒過來,啟動複製DNA 的機轉,讓人體細胞開始複製病毒,因而造成臨床上的皮疹、發炎。 所以臨床上看到唇皰疹的患者,通常都是在病毒活化的時期,才發現原來自己得了皰疹,距離首次感染的時間,可能都過了十幾年了,自然會回想不出第一次被感染的時機。 得過唇皰疹,還會再發作嗎? 會!而且不光是唇皰疹 HSV1,生殖器周圍的皰疹 HSV2,再發的頻率、症狀,都會比唇皰疹 HSV1 來的厲害且嚴重。然而,大部分的患者,是會在一段期間比較密集的發作,之後發作的頻率就會減少。為什麼皰疹會一再發作呢?這個要從皰疹病毒的行為說起:皰疹病毒感染人體,可以分成3個階段:首次感染、潛伏期、活化期。 首次感染,皰疹病毒會在口咽部的上皮細胞繁殖,表現在外,可能無症狀,也可能有症狀。有症狀的大多是口齦炎,在少數免疫力低下的孩童身上,也可能併發成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腦炎。 感染後,皰疹病毒會沿著感覺神經纖維反向逆行,抵達神經結裡的細胞核,然後開始潛伏。顏面部分躲在三岔神經結、生殖器部位則躲在薦部神經結。這時候的病毒不明顯,就怕被免疫細胞發現。 等到有一天,病毒發現周遭的環境適合了,它就會下行到周邊的感覺神經,來到起初感染的入口附近,啟動病毒複製機制,造成臨床上的黏膜紅腫、水皰、潰瘍,這就是皰疹病毒的活化期。 為什麼皰疹會再次發作? 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就是壓力,除此之外,感冒、身體狀況差、睡眠不足、小外傷、日曬、嘴唇乾裂、女性生理期、甚至季節轉換,都被發現與皰疹病毒的活化有關。簡單說,就是免疫力比較差的時候,容易讓躲在體內的皰疹病毒活化起來。 另外,愛美人士常在臉上進行的化學性換膚或雷射,特別是燒灼性雷射,都有可能引發唇皰疹活化。所以,有唇皰疹感染過的患者,要進行臉部的治療之前,請特別提醒醫師,提早預防,避免唇皰疹在美容治療過後發作,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免疫力差才會讓皰疹活化 嗯!免疫力就像愛情一樣,可以努力,但是無法強求。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規律的作息、適度的運動,確實會讓免疫力提升,然而,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在皰疹病毒發作的當下,特意的加強運動,或為了放鬆心情,而安排長途旅行。 皰疹病毒發作,身體要提醒你的是:多休息、睡好、睡飽!讓皰疹發作快快過去就好,其餘的,等這次皰疹好了再說。另外,皰疹幾乎無法預防,只能叮嚀不要親吻嬰兒,避免嬰兒被傳染造成嚴重併發症。 飲食該注意什麼? 唇皰疹是嘴唇的黏膜發炎,所以我都會建議患者,太鹹太辣的、刺激的、辣的不要吃,免得刺激黏膜,讓症狀惡化。除此之外,奶、蛋、魚、肉、豆、蔬菜、水果、五穀類,只要不會過敏的,通通可以吃。 均衡的營養、充分的休息,是讓皰疹快點好的不二法門。 皰疹會傳染給別人嗎? 會!皰疹是直接接觸皮膚傳染的,所以正在活化期、看得見的皮膚病灶,是會因為接觸到病灶,就直接傳染。 可怕的是,就算是沒有臨床病灶的皮膚,也就是外觀看起來沒有症狀,卻曾經感染過皰疹的人,病毒也會少量的傳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回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被誰傳染到的。 皰疹很難治療嗎? 還好,皰疹雖然頑強,但卻很好治療。唇皰疹的自然病程約5到15天,如果可以在症狀剛出現,皮膚只有局部脹脹、紅紅的感覺時,趕快塗抹抗病毒藥膏(Acyclovir cream),通常可以把病程縮短到1至2天。 長在生殖器周圍的 HSV2 皰疹感染,則通常需要吃到口服的抗病毒藥物(Acyclovir, Famciclovir, Valciclovir),才能讓病灶得到有效的控制。 聽說有一種皰疹會致命是真的嗎? 聽說有一種皰疹,也會長水皰,而且水皰繞身體一圈,人就會死,是真的嗎?有一種皰疹,叫做帶狀皰疹,就是閩南話說的「皮蛇」,民間傳說,皮蛇繞身體一周就會死,這其實是錯誤的迷思。 帶狀皰疹跟唇皰疹的病程很像,只是帶狀皰疹的病源:Varicella Zoster Virus 比HSV 要兇惡的多,所以不論是初次感染、後續活化,都會造成更明顯的臨床症狀。帶狀皰疹的活化,通常只會繞身體半圈,不會繞整圈。 只有在免疫力很差的病人,像是化療中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後,吃抗排斥藥的患者、後天免疫不全症的患者,才有可能引起瀰漫性的帶狀皰疹感染,造成生命危險。 【專科醫師的貼心叮嚀】 唇皰疹 圖片來源:《癢、痛、感染 STOP!皮膚專科醫師傳授45堂健康課》 ● 是因為皰疹病毒感染造成的,大多數的人在小時候就得過了,但是初次感染不一定會有外顯症狀。感染後,病毒會潛伏在體內,等到免疫力下降時才活化起來,變成唇皰疹。 ● 引發唇皰疹的原因有:壓力、感冒、身體狀況差、睡眠不足、小外傷、日曬、嘴唇乾裂、女性生理期、季節的轉換等。 ● 唇皰疹很好治療,卻不容易根治,發病期間具傳染性。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黃雅苓 延伸閱讀: 身體「糖化」就是你衰老的主因...大S、舒淇都在瘋「戒糖」!3招抗糖化秘訣●書籍簡介 癢、痛、感染 STOP!皮膚專科醫師傳授45堂健康課 作者:游懿聖 出版社:原水 出版日期:2019/07/06 作者簡介 游懿聖 〔現任〕懿聖皮膚科院長 擔任皮膚科醫師超過十年,長期在第一線基層院所服務,知道一般民眾最常見的皮膚問題,門診時都一再衛教患者,不能只靠吃藥、擦藥,而是讓患者了解皮膚病的起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生活作息帶來的影響,才能讓皮膚病得到比較妥善的控制。有鑒門診時間有限,2016年成立個人部落格,旨在提供正確的皮膚照護觀念,在短短一年半,就超過一百萬次點閱;許多文章也散見在照護線上、良醫健康網、關鍵評論網、LINE TODAY、 ET TODAY、媽媽寶寶、康健雜誌、元氣網等等網路及平面媒體上,部落格目前仍持續更中。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住院醫師、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美容中心主治醫師、柯適中皮膚科診所副院長、台灣皮膚科專科醫師、台灣研究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中華民國雷射光電學會會員 〔臨床專業〕 青春痘、蕁麻疹、溼疹、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汗皰疹、皮蛇專業疾病衛教及治療 慢性掉髮、圓禿、雄性禿疾病診斷及治療 灰指甲、甲床分離、指甲失養症疾病診斷及治療 黑斑、曬斑、肝斑診斷及醫用雷射治療 除痣、汗管瘤、皮脂腺增生診斷及醫用雷射治療 青春痘痘疤、蟹足腫疾病診斷及相關治療 微整型全臉評估及合併治療……等。 游醫師的皮膚病衛教部落格: 游懿聖醫師-懿聖皮膚科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yishengu2015/
-
2020-02-21 養生.聰明飲食
「吃海苔」助清除致癌因子!哈佛教授一張圖告訴你:16類食物強化免疫、降罹癌風險
提升免疫力,遠離感冒經常感冒,感染念珠菌、疱疹,一感到疲累就會長帶狀疱疹或口內炎發作,常出現以上症狀或經常容易生病的人,很可能是免疫力衰退的高風險群。淋巴球與顆粒球都是白血球的一種,也是架構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員,統稱為「免疫細胞」 。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在於增加免疫細胞數量,或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不少植化素都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此外,食物、花粉與塵蟎會引發身體過度反應,啟動免疫機制,產生過敏症狀。發炎性疾病則會導致免疫系統劇烈攻擊自己的身體。因此,攝取植化素有助於抑制這些因免疫力失衡所引起的症狀與疾病。透過植化素提升免疫力後,能帶來的健康功效如下:❶抵抗病原體與癌細胞,強化免疫細胞,增強攻擊力。❷維持免疫活性,保持對抗病原體與癌細胞的能力。❸抑制失控的免疫系統,強化減緩過敏反應與發炎症狀。幫助清除所有致癌因子當人體細胞分裂增生到某種程度,完成自己的任務即自然死亡(細胞凋亡),這是每個細胞都會經歷的過程。樹葉在秋天枯萎凋零,蝌蚪尾巴在轉變成青蛙的過程中消失,都是必經的細胞死亡造成的現象。細胞分裂會複製基因資訊,增加細胞數量,但複製過程也可能因為某些原因發生錯誤。每天因為複製錯誤產生的異常細胞約5,000到6,000個,這就是癌細胞的起源。複製錯誤會產生基因異常,誘導細胞自然死亡,但這也是導致癌細胞異常增生的原因。癌細胞生成需經歷「引信」與「促進」過程,前者是活性氧與致癌物質導致細胞產生複製錯誤,後者則是沒有自然死亡的異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此外,免疫力衰退也是原因之一。植化素可將上述罹癌條件重新歸零,並透過4大作用有效預防癌症。這4大作用包括:抗氧化、解毒、提升免疫力,以及直接抑制癌症。預防大腦、眼睛與骨骼老化「年紀大了,自然就會老化!」─相信沒人懷疑這一點。不過,就算年齡相仿,有些人肌膚光滑,思維敏捷;有些人一看就知道年事已高。究竟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差異?關於人類的老化機制,科學家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現在已經釐清的是,細胞持續受損就會引起老化。細胞受損的原因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細胞氧化」。進入體內的部分氧氣轉化成「活性氧」,與脂質結合導致細胞氧化。氧化會破壞細胞,使肌膚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硬化,失去彈性,加速老化。人無法避免老化,但可以減緩老化速度。植化素的抗氧化作用可預防身體氧化,推遲老化進程。此外,植化素的解毒作用也能從體內預防老化。不僅如此,只要達到血液淨化和預防動脈硬化,也能避免血管老化。植化素的抗老化效果也有目共睹,可預防大腦、眼睛與骨骼等身體各部位的老化現象。延伸閱讀: 劉真裝葉克膜》醫師告訴你:為何「瓣膜脫垂」這麼危險?睡覺時有這徵兆,小心你的瓣膜也出問題●書籍介紹哈佛醫師的常備抗癌湯:每天2碗蔬菜湯,啟動身體自癒力,連癌細胞都消失了!作者: 高橋 弘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12/18作者簡介/高橋 弘1951年出生於埼玉縣。1977年畢業於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之後進入該校研究所攻讀內科學博士課程,並在該校的附屬醫院從事臨床研修。1985年前往哈佛醫學院留學。1988年就任慈惠醫大附屬柏醫院的內科醫長。在美留學期間,擔任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特別研究員、講師與助理教授等職務,後成為哈佛醫學院內科準教授。曾任Seren Clinic診療部長、東京中城診所國際特別診療部執行醫學博士,2008年就任醫療法人社團VERITAS MEDICAL PARTNERS理事長。2009年5月開設麻布醫院。高橋醫師運用其在大學醫院與哈佛醫學院進行的肝炎治療、基因治療、癌症免疫治療等研究與臨床經驗,不斷提供先進的醫學療法。其獨自研發的「常備抗癌蔬菜湯」,也是研究成果之一。現為日本內科學會認可的內科專科醫師、日本胃腸科醫學會專科醫師、日本肝臟學會肝臟專科醫師、美國癌症學會正式會員、日本抗衰老醫學學會會員。
-
2020-02-18 科別.指甲.足部
腳按了會痛,身體哪裡出了問題?中醫主任一張圖,從足部看出疾病訊號
常見疾病的足部信號許多慢性病會在足部出現信號,及早發現這些警訊,可以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防患於未然。糖尿病:在胰腺、眼、心、上身淋巴、甲狀腺等反射區,可以觸摸到皮下顆粒狀的小結節。在小腿內側中部,也就是小腿的胰反射區,也可能觸及一個痛性結節。這個結節的大小,往往與血糖濃度有關。血糖濃度升高,結節變大;血糖濃度降低,結節變小。高血壓:在頭、頸、腦垂體、腹腔神經叢、腎上腺、輸尿管、膀胱等反射區,有比較明顯的壓痛,也能在皮下摸到小結節;血壓點反射區按上去是緊繃的,像按在琴弦上的感覺。低血壓:低血壓時,血壓點反射區按上去有空、虛的感覺。中風:雙足不對稱,一側足變形、內翻,足部肌肉鬆弛或痙攣;足部皮膚粗糙、無華,有時可見淤斑;頭、頸、腎、上肢、下肢、坐骨神經等反射區均有壓痛,按上去有空、虛感,或者凹陷,患側更加明顯;可觸及小結節或條索狀物。肝膽疾病:肝功能不佳者可見足趾上翹;肝臟有腫大傾向時,可見足趾腫脹;足趾發硬則可能是肝硬化;肝、膽、腎等反射區常有壓痛,可發現小丘疹或小結節。月經不順:在子宮、卵巢、輸卵管等反射區,往往可見青筋暴露,以及極淺的淤斑。相關反射區常有壓痛感,有顆粒狀的小結節。更年期症候群:足部常有脫皮、小丘疹、淤斑,腳掌紅潤。在子宮、生殖腺、甲狀腺、甲狀旁腺、腎、腎上腺等反射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壓痛,並有顆粒小結節或條索狀硬塊等。前列腺疾病:在前列腺、腎、輸尿管、膀胱等反射區,可觸及小結節,小結節有壓痛感。頸腰椎骨質增生:頸椎、腰椎反射區,以及皮下骨骼處,可摸到高低不平、類似骨質增生的結節。在頭部、頸部、斜方肌及上半身淋巴結等反射區,也可以摸到顆粒狀的小結節,並有壓痛感。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見趾關節變形或攣縮,足掌血液循環較差,足部肌膚不溫,色澤少華。上半身淋巴結、脊椎、腎、腎上腺、甲狀旁腺、輸尿管、肩、肘、腕等反射區有壓痛感,也可能觸及小結節或條索狀物。按摩足部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疾病人的雙腳上有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與穴位,刺激這些地方,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功能,產生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臟腑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區,分佈很有規律。人的雙腳合起來,正是人體組織器官立體分佈的縮影。當體內臟腑器官的功能或結構發生異常時,其足部反射區就會有痛點、結節出現。刺激這些區域,就能調節相應臟腑的功能,加速氣血的運行,促進毒素和廢物的排出,激發組織細胞的再生能力,最後使臟腑器官的功能恢復。足部按摩的適應症足部按摩主要適用於以下幾類病症。‧內科疾病中的消化道功能紊亂、消化性潰瘍、糖尿病、高血壓、失眠等,藉由足部按摩都有不錯的療效。‧外科疾病中的骨質增生、軟組織損傷、前列腺疾病等,也適合足部按摩治療。‧婦科疾病中的月經失調、更年期症候群、子宮肌瘤等,輔以足部按摩,效果更好。‧小兒科疾病中的大腦發育遲緩、腦性麻痺、兒童抵抗力下降、反覆呼吸道感染、消化功能不良、厭食症、注意力不集中等,藉由足部按摩能產生重要的輔助治療作用。‧精神官能症和各種神經痛,足部按摩有理想效果。‧各種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足部按摩有輔助作用。‧各種發炎症狀,如乳腺炎、咳喘、淋巴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脈管炎(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之簡稱,為較常見的周圍血管慢性閉塞性病變,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動脈,多見於下肢)、皮膚炎等,足部按摩能改善症狀。當然,足部按摩絕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法,以下病症就必須禁忌。包括:各種出血,如腦溢血、子宮出血、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出血、各種內臟出血等;急性心肌梗死,嚴重的心、肝、脾、腎功能衰竭等,皆不宜用足部按摩的方法解決。一些外科疾病,如急性闌尾炎、骨折、脫臼;各種傳染性疾病,如肝炎、結核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腦膜炎、傷寒及各種性病;各種中毒,如煤氣中毒、藥物中毒、食物中毒,毒蛇、狂犬咬傷等;各種嚴重精神病患者;這些病症病情急危,必須立即去醫院救治,但足部按摩可以在康復期間產生輔助治療的作用。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75%、95%酒精大缺貨!可替代的次氯酸水、漂白水、異丙醇...有何不同?●書籍介紹人體排寒手冊:《傷寒雜病論》的養生大法作者:王長松出版社:台灣廣廈出版日期:2015/11/06作者簡介/王長松醫學博士。東南大學臨床醫學院中醫學教研室主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江蘇省中醫藥學會理事,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會員。曾先後師從於西北名醫杜雨茂教授和國家級名醫周仲瑛教授。主持和參加多項部省校院級課題,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首屆優秀青年中醫藥工作者。發表論文20餘篇,編寫論著10餘部。近年來,關注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的普及,撰寫《尋找疾病的根源》和《健康書—傷寒雜病論養生智慧》兩部養生保健科普著作,其主講的「傳統文化與中醫養生」被選為教育部第二批視頻公開課。擅長運用傳統中醫方法辨治虛寒症狀及虛寒體質,對於失眠、胃病、眩暈、頭痛以及健康狀態的調治具有豐富經驗。近年來,教學指導多批國際留學生,並有來自英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多國患者前去就診。
共
1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