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科別.感染科
搜尋
腎病
共找到
623
筆 文章
-
-
2020-06-22 科別.泌尿腎臟
肉肉的才有福氣? 當心腎臟病就是這樣被你養出來的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50歲陳先生,本身有高血壓和痛風病史,但因為從商頻繁應酬拚事業,鮮少定期至腎臟科追蹤,僅在痛風發作時才服用止痛藥。直到近期痛風頻頻發作,赴醫經詳細病史詢問、抽血檢查,赫然發現腎功能大幅衰竭,恐走上洗腎一途。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指出,就該個案而言,造成腎衰竭的危險因子,包括未控制好的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併痛風,以及頻繁使用止痛藥、喝酒和喜好高鹽、高磷食物等。若不改善既有的生活習慣與飲食,並搭配定期門診抽血檢查和藥物治療,短期內腎功能恐會持續惡化衰竭,有極高機率需要洗腎。因而向患者提出警告,這才配合醫囑用藥治療,並調整飲食習慣,後續每三個月回門診追蹤,所幸各項指數已控制良好,痛風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腎功能也無惡化跡象。李其育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不時需要交際應酬,導致肥胖問題發生,出現許多「小腹婆」、「富爸爸」。臨床發現,中廣型肥胖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導致造成高血壓、腎病變。他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控制高尿酸的問題,也應好好檢視日常飲食,把握「一青二白」,一青即多吃青菜,二白是指控制澱粉類和蛋白質攝取,並戒酒、減鹽、控磷,減少紅肉、內臟、海鮮類食物的攝取。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止痛藥物攝取,才是預防腎功能惡化的長遠之計。(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 吃素能延緩腎病? 專業醫師曝真相
-
2020-06-21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奪命!雲林縣衛生局:定期健檢、早發現早治療
衛生福利部16日公布108年度國人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居死亡前三名,死亡人數高達17萬5千多人。雲林縣衛生局也公布縣十大死因,惡性腫瘤也為雲林縣十大死因之冠。衛生局指出,十大死因多與慢性病有關,主要是民眾生活習慣不良積累而成。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民眾除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運動外,也需定期健康檢查,衛生局將於7月11日起至9月20日舉辦18場「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服務」,免費為民眾健檢。根據衛生局資料統計,雲林縣108年度的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即癌症)為首,依序為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等,與前年排名相同。衛生局指出,癌症是威脅縣民生命最大的殺手,去年就奪走2009人性命,其中又以肝癌及肝內膽管癌居冠,氣管、支氣管、肺癌為第二死因;第三名為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第四名口腔癌;第五名女性乳癌;第六名前列腺癌;第七名食道癌;第八名胃癌;第九名胰臟癌;第十名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十大死因的病症,多與慢性病有密切關聯,缺乏運動、肥胖及不健康的飲食,或吸菸、嚼檳榔及酗酒皆是造成罹病的主因,因此提醒民眾務必調整正常的作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多攝取營養食物,並定期至醫院健康檢查。曾春美說,衛生局將於7月11日起至9月20日,結合台大雲林分院、斗六慈濟醫院、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若瑟醫院、雲林基督教醫院及中國醫藥學院北港附設醫院等醫療院所,至縣內18個鄉鎮市舉辦本年度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服務,免費為民眾做篩檢,達到預防疾病、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的效果。
-
2020-06-20 養生.聰明飲食
怎麼吃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5大類護腎食物,減少30%慢性腎臟病機率
「怎麼吃、吃什麼,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營養師解釋,腎臟是身體排除毒素的器官。因此,日常飲食盡量挑選天然食物,少加工、醃漬、油炸等易含毒素的食物,就能達到保護腎臟的作用。來自澳洲的研究團隊,探討飲食習慣與腎臟病之間的關係,發現那些經常吃健康飲食的人,可以減少30%慢性腎臟病的機率,以及減少 23% 得到蛋白尿的機率。 健康飲食是什麼?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包括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魚類;少吃紅肉、加工肉品、鹽分與含糖飲料。以下就請營養師帶大家看看,哪些食材特別能夠保護腎臟? 全穀雜糧類 黑米、栗子、黑蕎麥 主食類,成人建議每天可吃1.5∼4碗,建議最好是以全穀雜糧為主,如黑米、糙米、地瓜、山藥、南瓜、芋頭、燕麥、黑蕎麥或栗子,特別是黑米、栗子、黑蕎麥。 中醫認為,不同顏色的食物歸屬於人體的五臟,其中黑色入腎,腎虛的人可多吃黑色食物滋養腎,現代醫學發現,黑色食物裡頭,因含有較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及植化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較多,可以對抗體內自由基,達到養腎作用。 不過,倘若你本身已有慢性腎衰竭,就得限制飲食中主食的分量,因每份主食含有1.5∼2公克的蛋白質,而蛋白質會生成含氮廢棄物,增加腎臟負擔,必須請營養師替你算出一天能吃的主食份數;另外,全穀雜糧類因為含有較高的鉀、磷離子,患有慢性腎衰竭的民眾,應限制量的攝取。 蛋白質類 黑豆、黃豆、豆漿、豆腐、豆干 一位成人每天正常蛋白質攝取量約為4∼6份,陳詩婷解釋,一份蛋白質為一顆蛋、一杯牛奶、一杯豆漿、一兩肉、三片小豆干,尤其是豆類製品,研究發現大豆蛋白具有保護腎功能、延緩腎病進程的作用,建議三餐中若有一餐的蛋白質能以豆類為主,是最佳護腎飲食原則。 提醒民眾,很多人喜歡吃肉,往往中午一個炸雞排便當下肚,火鍋、燒烤或是吃到飽,一不小心海鮮、肉類吃過量,要知道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會形成含氮廢棄物,含氮廢棄物必須由腎臟排除,假使長期蛋白質攝取過量,腎臟負擔會較大,容易加速腎臟老化,影響腎功能。 蔬菜類 洋蔥、韭菜、羽衣甘藍、香菜 各種天然蔬菜都可以達到排毒的作用,特別是洋蔥、韭菜、羽衣甘藍、香菜這幾種蔬菜,排毒作用又更好。 陳詩婷說,洋蔥本身可以消炎、抗菌、抗血糖、抗血壓、降膽固醇等,整體而言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至於韭菜,中醫認為可以補腎益陽,煮成韭菜炒蝦仁或是韭菜炒蛋都很不錯。香菜則被發現具有排除重金屬的作用,尤其我們在吃海鮮時配點香菜,移除海鮮潛藏的重金屬,減少腎臟過濾的負擔。 水果類 桑椹、蔓越莓、黑棗、葡萄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健康民眾可以依照國健署建議的每日2份水果攝取。中醫認為,黑色入腎,顏色較深的水果,如桑椹、蔓越莓、黑棗等,都被證實含有花青素、白藜蘆醇等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腎臟的健康。 其中,蔓越莓,被證實可以預防泌尿道及陰道感染,還能幫助身體平衡過多的尿酸,是預防腎臟病的水果。至於桑椹,本身有補血養顏的作用,而黑棗的鐵質、鈣質含量豐富,一樣有益脾胃、養腎補血的作用。提醒民眾,楊桃含有豐富的鉀離子,腎病患者因難以負荷太多的過濾能力,建議避免吃楊桃。 油脂類 黑芝麻、腰果、核桃 國健署建議,每天可以吃一湯匙堅果類食物,以攝取好的油脂。陳詩婷說,含不飽和脂肪酸高的堅果類,被證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進而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註:腎臟對於血壓相當敏感,患有三高問題的民眾,很容易併發腎臟病)。 特別是黑芝麻、腰果、核桃等,可以幫助補氣血、強壯腎氣、通便的作用。提醒你,堅果屬於油脂類,不宜多吃,口味則盡量選用少調味、加工的原味為宜。(本文摘自今周特刊《這樣做,成功逆轉腎》)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暑發燒、頭痛、拉肚子怎麼辦?醫師:3招解除、預防熱衰竭,這樣處理最有用!.不婚主義變天作之合!50歲婚姻更圓滿:用心經營感情,夫妻要當對方最好的鏡子.夫妻拼事業拼出病,放下執著找回健美體態:沒有健康身體,有錢也無法到處去
-
2020-06-16 科別.新陳代謝
代謝症候群導致四大死因 85歲以上肺炎最致命
衛福部公布十大死因中,其中有四大死因與心血管有絕對的關係,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性疾病,四類死因去年總死亡人數為4萬8286人,逼近癌症的5萬232人。這四類疾病,都與飲食、生活習慣不佳引發的代謝症候群有絕大的關係。衛福部今公布十大死因排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若用年齡分析主要死因,1到14歲以事故傷害為最大宗,其次為癌症、15到24歲第一名同樣為事故傷害,其次為自殺、25到44歲則是癌症居首、自殺居次、45到64歲及65歲以上則是癌症位居第一,心臟疾病居次。由於我國已是高齡社會,另針對65歲以上人口進一步分析各自的十大死因。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65到74歲及75歲到84歲均以癌症、心臟疾病位居前二名,但是85歲以上高齡者,則以肺炎居首。陳雅俐說,肺炎、高血壓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會隨著年紀增長,排名往前且風險增高,而糖尿病以及事故傷害則隨著年齡增長排名往後。台大醫院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肺炎是老化的疾病,當社會愈來愈高齡,死亡率也相對上升。另外,癌症患者或是重大手術病人,也可能因為免疫力低下而併發肺炎。余忠仁表示,肺炎主要還是因為感染流感病毒或是肺炎鏈球菌而引發,因此最好的方式施打疫苗。而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余忠仁說,國際指引是建議55歲以上便需施打。但僅有少數地方政府放寬接種年齡層至55歲,疾管署目前僅針對75歲以上長者給予公費疫苗。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的心臟疾病、第四的腦血管疾病、第五的糖尿病、第八高血壓性疾病,這些疾病皆與代謝性疾病有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表示,這些疾病都與飲食、生活習慣有絕大的關係,雖然近年國人開始注重飲食以及運動,但是質量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蕭成儀表示,這四類疾病都不是一蹴可及,都是長時間累積的疾病,這四類的疾病根本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肥胖」。依據2013到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男性為53.4%、女性為38.3%,我國肥胖盛行率仍逐步提升。臨床觀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習慣,雖然開始注重健康飲食,但飲食西化已經不可擋,質量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且健康飲食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注重,想要立即根除相關的心血管疾病,仍需要時間,而國人運動的意願仍「非常非常地差」,這部分仍待政府以及公衛體系積極推動。蕭成儀表示,心臟疾病中最致命的大概就是心肌梗塞,過去心肌梗塞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但近年來30歲就出現心肌梗塞的案例已經見怪不怪了,代謝症候群引發的心血管相關疾病,使近20年發病時間快速地年輕化。他呼籲,民眾應該要多加強健康飲食以及規律運動的觀念,也建議民眾可以遵循「S-ABCDE」的健康守則,該守則雖然是推薦給高血壓患者使用,但一般人也建議可以遵循,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S-ABCDE 生活降壓口訣:-限鹽(Salt restriction)每日食鹽攝取量低於6公克或食品標示上鈉含量低於2400毫克,多選擇新鮮食材,減少攝取加工食品、醃漬食物。-限酒(Alcohol limitation)男性:每天酒精少於30公克;不超過2當量。女性:每天酒精少於15公克;不超過1當量。註: 1個酒精當量=15公克酒精=罐裝啤酒一瓶(酒精濃度5%)或 紅酒130 cc(酒精濃度12%) 或 白蘭地40cc(酒精濃度40%)或高粱酒 30cc(酒精濃度53%)-減重(Body weight reduction)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24。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戒菸(Cessation of smoking)戒菸能遠離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飲食控制(Diet adaptation)每天攝取8到10份蔬果、2到3份低脂製品、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取註:宜多選用清蒸、水煮、涼拌、滷、燉、燒烤等烹調方式,盡量減少油炸、油煎的食物。-持續運動(Exercise adoption)每周運動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強度要能達到心跳每分鐘130跳以上。資料來源/國健署 製表/陳雨鑫聯合報
-
2020-06-1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稱霸十大死因之首38年 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
新冠肺炎疫情暫歇,衛福部今公布去年十大死因,癌症仍居於十大死因之首,已蟬聯38年,而去年的十大死因排名與前年完全相同,而十大癌症仍以肺癌居於首位,值得關注的是卵巢癌再次進入到十大癌症榜單內,且為女性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7位,癌症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十大死因」,有四類的死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去年的十大死因排序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去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高達5萬232人,占去年總死亡人數17萬5424人的28.6%,其次為心臟疾病占總死亡人數的11.3%,肺炎占8.7%。十大死因若是區分性別,男性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女性的十大癌症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事故傷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血管性及未明示之痴呆症。而我國去年的十大癌症排名,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去年的十大癌症若是與前年的十大癌症相比,其中胰臟癌與胃癌的排序對調,前年胰臟癌位居第八名,去年提升一個名次到第七名,胃癌則是從原本的第七名退位到第八名;不過前年卵巢癌未進入到十大癌症的榜單內,去年則是踢掉原本子宮頸癌的位置,提升到第十位。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232人,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8.6%,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的212.9人,比前一年上升1.8%,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為121.3人,則是降低1.4%,癌症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
-
2020-06-14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控制 達標者不到四成
三金影帝吳朋奉日前因為腦中風猝逝,留給影迷無限的遺憾。而高血壓是腦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若血壓控制不良,恐帶來更多心腦血管疾病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有三成的死亡肇因於心血管疾病,每年約1790萬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遠高於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逾40萬人死亡,民眾切勿輕忽高血壓控制不良對健康帶來的影響。十大死因 五項與高血壓有關據統計,全台灣約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罹患高血壓,治療上除了改善生活習慣,還需規律用藥以控制血壓。如果血壓無法穩定,就容易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此外,血壓過高,還可能引發許多疾病,10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五項與高血壓有關,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至少五萬人因此死亡。儘管高血壓嚴重危及國人健康,但調查發現,國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並不理想,能達標者還不到四成。即便有六成多患者明知應該遵從醫囑穩定服藥,但仍會忘了服藥,擅自減藥、停藥。根據研究,高血壓患者於治療過程中換藥或停藥的原因,近七成是藥物副作用的問題所導致。血壓降低了 性生活卻出問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表示,高血壓常用藥物可分為四大類,分別為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利尿劑,以及乙型阻斷劑,每種藥物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表現症狀不太一樣。以乙型阻斷劑為例,患者服用後,可以降低心跳,達到保護心臟的效果,但部分患者常抱怨,用藥後出現疲勞、手腳冰冷等副作用,最讓男人掛不住顏面的是出現勃起功能障礙。黃瑞仁表示,服用高血壓藥物,應該就像是吃維他命一樣,沒有感覺,毫無副作用,患者才能遵從醫囑,持續用藥,這正是用藥最高指導原則。黃瑞仁指出,高血壓患者如有心跳過快、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幾乎都需服用乙型阻斷劑。近期門診中的50多歲金融業男性主管就是典型個案,因為工作壓力沉重,除了高血壓之外,心跳常每分鐘超過90下。經過診斷評估後,病人合併服用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乙型阻斷劑,一段時間後,血壓正常,心跳則降至每分鐘68下,治療效果看似不錯,但床上表現竟一敗塗地,心有餘而力不足。降低副作用 提高服藥順從性隨著製藥技術的進步,新一代心臟專一性血管舒張型乙型阻斷劑問世,大幅降低副作用問題。黃瑞仁指出,南韓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當地3000多名高血壓患者在服用新型乙型阻斷劑之後,不僅能有效降低血壓,也幾乎沒有疲累、手腳冰冷等問題外,更沒有任何患者因為藥物而引起陽痿。另外,此次參與的患者都是亞洲人,這避免試驗可能因為人種不同而造成在藥物劑量與副作用上的差異,對於台灣患者與醫護人員更具參考價值。研究顯示,高達98%患者順利接受治療,並未因副作用而停藥,該項研究成果今年3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引起眾多討論。黃瑞仁認為,如果療效好、副作用低,當然就會讓患者樂於按照醫師囑咐,接受標準治療劑量,穩定控制血壓。此外,這項研究也發現,此新一代乙型阻斷劑與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或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合併使用時,能有效更進一步降低血壓,讓醫師不會顧此失彼。在顧心臟、控血壓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不再需要開那麼多藥物,使得患者能穩定服藥。在換藥之後,上述病人回診時,不再面有難色,而是開心地說,現在血壓控制平穩,且「另一半相當滿意。」黃瑞仁提醒,高血壓患者應每天早晚量測血壓、生活作息正常、按時服藥,如果血壓忽高忽低,或覺得服用藥物後,出現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都應主動向醫師反映,經醫師評估後,調整劑量或是換藥,切莫擅自減藥與停藥。
-
2020-06-10 科別.新陳代謝
台灣疫情大解封 醫籲糖友持續回診勿停藥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趨緩,雖指揮中心六月七日宣布台灣大解封,但不代表不會再有感染者出現。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表示,相較於一般人,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較弱,更易受感染外,至今仍有糖友擔心風險而減少回診,若因停藥或棄打胰島素而導致長時間高血糖,身體保護機制將受到嚴重破壞,恐出現併發症、治癒力也會相對變低。呼籲糖友應定期回診、勿擅自停藥。彰基體系糖尿病健康e院院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台灣糖尿病患人數逐年增加,學會估計目前全台約230萬名糖友;而據國健署2018年統計,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第5名,不得不慎。杜思德說,65歲以上的年長者若有糖尿病,易出現高血壓、血脂異常、腎病變等共病,也是嚴重肺炎的高危險群。 據日前中國疫情研究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若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率較一般患者高;而在2003年的SARS疫情中,糖尿病患者也被發現具有較高死亡率。而患者的血糖高低,普遍認為是預測疾病預後的一項重要因子。杜思德說,新冠肺炎發生至今,即便台灣五六月份疫情已趨緩,糖友回診數仍偏低,有糖友仍不敢出門、情緒波動大、怕有感染風險而減少就醫,之前更出現患者採血針、酒精棉片用完了也都不回診、不去藥局的情形。但其實血糖控制不佳、自行停藥,反讓自己曝露在更高的危險中。因此,他建議糖友在後疫情時代,除保持個人衛生,外出還是配戴口罩、勤洗手外,應定期驗血糖、留意血糖水平、規律用藥,並適度運動、保持免疫力,勿受疫情影響就自行停藥。若擔心感染肺炎疑慮,也可與醫師討論,考慮施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來增進保護力。另外他也呼籲,糖友不應聽信地下電台的廣告偏方藥來做為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
2020-06-0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洗腎由我自主:邊睡邊洗腎,一覺醒來照常工作
「洗腎還能工作嗎?疫情還沒結束,萬一失業怎麼辦?我要賺錢養家,不能沒有收入……」COVID-19影響全球,也吞噬許多工作機會,中壯年腎友身為家中經濟支柱,要扛起經濟壓力,首先腎友需要選擇適合的透析治療方式支撐身體,培養體力面對未來的挑戰。●聽聽腎友心裡話:【深度專題】全台洗腎大串連,4位腎友最深刻的生命經驗首度公開【北部篇/壯年就業】林先生:52歲,洗腎3年「我是電子業老闆,在2013年時,因高血壓問題而發現腎臟病變,我除了吃藥控制,也開始為洗腎生活做準備。」【中部篇/長者照護】黎奶奶:78歲,洗腎3年「我住南投,習慣到台中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看病。醫師建議我選腹膜透析會比血液透析方便,不用大老遠地一周跑醫院好幾趟。」【南部篇/偏鄉醫療】那瑪夏長者:每次洗腎來回要花 8到10小時「天光才開,那瑪夏鄉的老人家正準備下山展開洗腎旅程,從上山、來到醫院、再回到山上,8到10個小時就過去了。」【東部篇/遠距照護】吉娃斯:31歲,洗腎11年「我因為亂吃減肥藥,加上作息和飲食不正常,21歲就洗腎,醫師跟我討論洗腎選擇時,我唯一的念頭是:我要工作、我要獨立自主。」走上洗腎的路,先別急著放棄事業,腎友選擇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可以利用晚上睡覺時間完成透析治療,白天照常工作、做有興趣的活動;年紀大的腎友如果行動不方便,或是就醫路程太遠不堪負荷,也有最新搭載雲端系統功能,將在家洗腎的數據即時回傳醫院,讓醫護人員把關治療情況。北部篇 壯年就業邊睡邊洗腎 一覺醒來照常工作林先生 52歲╱洗腎3年:我洗腎,白天還是能照常進公司開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在電子業當老闆的52歲林先生,7年前因高血壓問題而發現腎臟病變,3年前開始洗腎。為了維持白天能繼續工作,他平常使用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只要晚上洗腎,白天還是能照常進公司開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太影響原本生活。林先生說,在確診腎病變後,他除了吃藥控制,也開始為洗腎生活做準備,因心裡有譜,很快就接受洗腎事實,治療至今控制穩定。「我能理解公司營運不可能為一位員工改變,包括我自己。」因此林先生選全自動腹膜透析,將洗腎安排在就寢時間進行,讓白天可全神貫注工作。只是他的國外出差安排減少了,「因為藥水要通過海關得另開證明,有點麻煩。」聯新國際醫院透析室主任胡豪夫表示,腎友在洗腎之前,醫護會將所有洗腎方法告知患者,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選擇,醫病再一起分析哪一種治療最不影響生活狀況,而且能兼顧生活品質、存活率以及腎友的治療目標。以全自動腹膜透析為例,只要夜間就寢前連接一次,一覺醒來即完成換液與治療,白天的活動自由度高上許多。胡豪夫解釋,中壯年腎友多半還是家庭經濟支柱,加上有固定工作,難以一周跑醫院三趟接受血液透析。重要的是,常見腎友因洗腎離職,「休養」一段時間後再求職,多不順利,「可見能延續工作對中壯年的腎友相當重要。」另一方面,研究證實,腹透對腎友的「殘餘腎功能」是有幫助的,殘餘腎功能也就是殘餘的小便量。胡豪夫說,無論是血透或腹透,洗毒素的效率仍無法與一般腎臟相比,因此殘餘腎功能保存時間愈久,對腎友的生活品質及預後更佳。有研究證實,一天保持超過100毫升的尿液,比完全無尿者的長期存活率更好。胡豪夫說,除非腹腔開過重大手術,否則腹膜透析幾乎適用於每名腎友。最新的全自動腹膜透析還有雲端上傳數據功能,醫護能隨時掌握腎友透析情形,能讓醫病對治療都更有安全感。中部篇 長者照護高齡使用腹透 雲端守護安全呂先生:79歲╱洗腎7年,全自動腹膜透析只要就寢時換液,讓我在白天一樣能自由自在過退休生活。黎奶奶:78歲╱洗腎3年,腹膜透析加上雲端智慧系統,自動記錄數據讓我更安心。台中79歲呂先生是退休的金融業襄理,他因末期慢性腎病需要洗腎,但為了閒暇之餘還能打最愛的高爾夫球,決定選全自動腹膜透析治療(APD)。只要晚上將腹部導管接上機器,一覺起床就能洗腎完成,繼續維持正常生活。另一名南投78歲黎奶奶,她選的洗腎方法則是最新具雲端系統功能的全自動腹膜透析,原因是她和同住的先生不識字,子女又住外地,以致無法手寫並詳實記錄居家治療情形。所幸,新技術能將黎奶奶平日的洗腎數據,直接利用雲端傳回醫院,不只黎奶奶和先生都輕鬆了,醫護也能即時掌握黎奶奶的洗腎狀況。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最新發表的年報統計,大於65歲的洗腎人口占約六成,但選腹透的老人家比較少,而是以血液透析(HD)為主。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例,全院使用腹膜透析患者共329人,但65歲以上者不到三成。難道洗腎長者只適用血液透析?中國附醫腎臟醫學中心副院長賴彬卿笑說:「不是,我們醫院的腹膜透析患者,最高齡是91歲喔!」賴彬卿說,不少長者認為洗腎應由專業人員處理比較安心,所以選擇血透,而非需自己學習操作的腹透。隨操作的安全性及簡易性提高,愈來愈多人接受可居家洗腎的腹透治療,基本上只要長者意識清楚、無嚴重共病症等就可使用。而且,長者使用腹透有許多優勢。賴彬卿說,例如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居家洗腎,可免去頻繁交通往返的困擾,疫情期間也能降低感染風險。另,腹透是由腹部導管進行透析,不像血透需要扎針,可讓血管較脆弱長者減少扎針辛苦。重要的是,腹透治療時間彈性,生活自主性更高,且更有機會保留殘餘腎功能,減少長期併發症,使住院率及死亡率相對較低。另外,最新的全自動腹膜透析外加有雲端技術,醫護能透過雲端了解病人透析狀況,增加治療安全性。賴彬卿提醒,若長者心臟狀況不穩定且正在急性感染中,或是腸胃曾做過手術有沾黏狀況等,可由醫師評估腹膜透析的適用性,再進一步作透析治療選擇。【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
-
2020-06-0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腹膜透析洗腎 不必常跑醫院 心肺功能影響較小
慢性腎臟病連年蟬聯健保支出的十大疾病第一位,而且透析治療人口持續增加,雖然最好治療方式為腎臟移植,但器官可遇不可求,透析仍是患者必須接受的治療方法。透析治療分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腎友應該怎麼選擇呢?隨醫療發展,出現新型的全自動腹膜透析,不只可以一邊在家睡覺一邊洗腎,醫院還能從雲端掌握腎友的狀況。台灣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的人口密度占全球第一,且每年持續增長。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患者近五年成長上萬人,2019年已達9萬2566人,其中血液透析者占91.5%、腹膜透析者占8.5%。洗腎年齡層延後 換腎者增加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台灣洗腎年齡層有延後的現象,近五年,55歲以下洗腎比率逐年減少到17.2%,55歲以上則成長到82.8%。而隨著政府持續推動腎臟移植相關政策,2019年換腎人數也來到歷年新高、共426人。此外,健保署統計108年每名腎友的透析和腎移植之費用,血液透析病患每人一年總花費約74萬點(1點換算約1元),腹膜透析則約68萬點,腎臟移植手術含住院費用為53萬點,抗排斥藥與術後追蹤的花費則約36萬點。台灣腎臟醫學會榮譽理事、馬偕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漢湘認為,醫療費用差異與就醫次數有關,原因是血液透析一周得到醫院或診所三次,腹膜透析只要每月到院追蹤一次。面對洗腎病患,醫師會依其需求和方便性給予相關治療建議。【延伸閱讀】>>洗腎方式 血液透析VS.腹膜透析,該選哪一種?腹透飲食限制少 心肺功能影響小國內外研究顯示,腹膜透析病人平均年齡少血液透析10歲,台灣腹膜透析患者平均53歲,血液透析患者63歲。腹膜透析病人平均年紀較輕,存活率也較高,主因是腹膜透析為一種緩慢穩定的治療,飲食限制較少且血壓較穩定,對心肺功能影響也較小。但陳漢湘提醒,通常血管條件不好者,例如有的女性或小孩手臂血管很細,不易做動靜脈廔管,改用人工血管也僅能取代一段時間,因容易阻塞就不適合作血液透析。而腹部曾做過手術且影響腹膜功能,則不適合做腹膜透析。腹膜炎發生率 台灣相對低只是,台灣社會過去對腹膜透析的印象不好,原因是腎友擔心容易患有腹膜炎。但根據2019年的健保署公開資料,台灣腹膜炎發生率與其他國家比較是非常低的,平均6.7年發生一次腹膜炎。陳漢湘說,近年因醫療突破與進展,更能掌握洗腎透析條件,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療品質。例如新型腹膜透析液(Icodextrin)是一種多醣聚合物,中分子清除率較高,更能維持腹膜功能,有助血糖控制,只是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並未完全普及。全自動透析 透過雲端監控此外,全自動腹膜透析(APD)的發展讓腎友睡一覺起來就完成洗腎,相當方便。新型APD還能透過雲端醫療技術,讓醫院透過雲端就能了解病患透析狀況,確認是否確實完成治療與了解脫水量狀況,讓患者在家中治療能更安全有保障。陳漢湘表示,去年國外有研究證實,新型APD加上雲端技術,讓病患的住院率和住院天數皆明顯改善。疫情來襲時 待在家最安全今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各醫療院所防疫繃緊神經。台灣腎臟醫學會發布「透析醫療院所防護新冠肺炎感染處置規範」,院所需落實人員管制,避免交叉感染,當有疑似症狀個案應立即分流,醫療人員勿先接觸個案,也應暫時勿進入洗腎室。儘管疫情趨緩,但陳漢湘提醒,這波疫情並非過了就不會再來,若出現社區感染,醫院內交叉感染機會也會增加,透析治療待在家比跑醫院安全。展望未來,疫情很可能持續存在。陳漢湘建議應善用科技,鼓勵符合腹膜透析條件的病人優先採腹膜透析,減少群聚,不只能保護病人安全,也能讓醫療院所人力和醫療負荷更加合理化。【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
-
2020-06-07 科別.泌尿腎臟
洗腎由我自主:花樣年華洗腎,照樣工作出國
東部篇 遠距照護花樣年華洗腎 照樣工作出國吉娃斯 31歲╱洗腎11年:我要工作,生活經濟能獨立自主。21歲的花樣年華,吉娃斯卻被告知洗腎人生,還來不及掉淚,她開始一連串「救腎」行動,試圖抗拒、不願洗腎。吉娃斯說,她高中時就亂吃減肥藥,出社會後作息和飲食紊亂,先是出現連續頭疼、腰痛,後來身體水腫掛急診,查無原因,直到第三次急診才被確診尿毒症,緊急洗腎,自此開始與腎病博戰。吉娃斯洗腎迄今11年,曾歷經兩次腎臟移植配對失敗,或許是運動員出身,她樂觀、韌性十足,當醫師與她討論洗腎選擇時,她掛心的是「我要工作、我要獨立自主」。因此在醫病共享決策階段,羅東博愛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俊達考量她年紀尚輕,有強烈的工作企圖,並且有很好的自我照顧能力,建議她採取腹膜透析,而這個治療選擇,也讓她省去從大同鄉山區到醫院的3小時車程。如今,吉娃斯在宜蘭部落擔任生態旅遊導覽,為自己換取到更彈性的生活與工作權。她也曾與腎友們到日本旅遊,留下難忘遊記。吉娃斯說,採用腹透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機動從「機器洗」換「手動洗」,只要事先安排將藥液送到國外飯店,腎友也能在海外暢遊。陳俊達說,他有不少洗腎病患居住在山區或偏鄉,若年紀大的腎友選擇血透,當遇到颱風,就醫的路途就有風險。因此,對偏遠地區的腎友,若自我照顧能力好,或是照顧者願意支持,他多會鼓勵病患留「在地」使用腹透治療。即使有的高齡腎友行動不便,但外籍看護的語言能溝通,也能使用腹透。護理師李函穎主責吉娃斯病情,她透過雲端管理功能,便能透過手機檢視吉娃斯是否按時上機。若治療過程有異,也可從電腦或手機APP看到警示。陳俊達補充,這不僅縮短偏鄉就醫的距離,即使人在國外,也能透過雲端修改醫囑。陳俊達說,腎病照護系統主張「醫病共享決策」,醫護人員願意花時間和病患溝通血透、腹透或換腎等治療方式,希望病患接收充分資訊後再做出選擇,做出最適合的治療安排,不要過於倉促。 南部篇 偏鄉醫療自己「洗肚子」 免去艱辛洗腎旅程天光才開,那瑪夏鄉的老人家正準備下山展開洗腎旅程,說是「旅程」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上山、來到醫院、再回到山上,8到10個小時就過去了,更別說豪雨風災造成道路坍塌時,洗腎之旅就更困難。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鄭本忠手上就有不少居於偏鄉、山區的病患,老少腎友都有,「我建議他們採用腹膜透析,醫護人員透過雲端管理病況,用科技醫材克服交通問題。」鄭本忠醫師表示,考慮偏鄉與腎友需要舟車勞頓往返院所等問題,他通常會建議若符合兩項條件,一、仍有殘餘腎功能的病患;二、腎友本身具有自我照顧能力,或家屬願意提供協助者,應該優先考慮腹膜透析。但不可諱言,有些老人家聽到洗腎要自己來,難免擔憂安全問題,鄭本忠的醫病溝通經驗豐富,他會跟老人家溝通說腹膜透析是「洗肚子」,不是洗腰子,先為老人家卸除對洗腎的恐懼。鄭本忠說:「如果有一種治療可以在家做,那就代表這個治療是安全的。」接著透過專業衛教,包括指導病患與家屬了解居家透析,包括如何更換藥水步驟、清潔環境等,並配合電話或居家訪視服務,讓病患與家屬更安心。相較於血液透析一周要到醫院三次,鄭本忠說,不管是年輕人、上班族或是老人家,都愈來愈在意生活品質,腹膜透析的優點是不必勤跑醫院,例如在新冠肺炎期間,可以減少病患和家屬進出醫院的頻率,而像是南部有不少偏鄉、山區,可以善用腹膜透析雲端管理功能,幫助醫護人員及早獲知腎友的病況是否出現警訊。鄭本忠說,透析技術愈來愈進步,高雄長庚醫院的透析病患約有三成比率採用腹膜透析方式。除了上述提到的雲端醫療管理技術外,高長更引進「腎科植管」創新技術,結合腎臟科與外科醫療團隊,病患可在門診局部麻醉,將導管放入腹腔內,避免病患對全身麻醉的恐懼感,是治療新選擇。【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
-
2020-06-02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茭白筍適合三高患者吃 但切記要這樣煮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茭白筍水分多、熱量低,還含有維生素A跟C,每100公克的鉀含量約有180毫克,頗為豐富,除了高血壓跟心血管疾病患者吃茭白筍,有助於控制血壓外,糖尿病這類慢性病患,也很適合食用,但切記烹煮時要清淡。【記者陳惠惠、周小仙╱報導,出處/2008-07-07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美人腿 其實是病態莖茭白筍來自中國,是大陸特有水生蔬菜,個頭小,外觀猶如小腿,加上肉質白嫩,又有「美人腿」的封號。在台灣,5月到10月都是茭白筍產季。茭白筍吃起來鮮嫩爽口,但從植物學的觀點來看,茭白筍卻是染病植株的「病態莖」。「正常」的茭白植株毫無經濟價值可言,要靠黑穗菌的寄生跟刺激,茭白植株的莖部才會膨大,形成白皙脆嫩的筍狀嫩莖,是自然界裡非常有趣的一種現象。100公克裡 九成都是水振興醫院營養師周育如:茭白筍的水分很多,100公克裡93.5公克都是水分,纖維含量也很豐富,由於每100公克熱量只有22大卡,熱量相當低,對於想減肥的人,是很不錯的食材,吃了也會有飽足感。除了熱量低,茭白筍還含有維生素A跟C,每100公克的鉀含量約有180毫克,頗為豐富,除了高血壓跟心血管疾病患者吃茭白筍,有助於控制血壓外,糖尿病這類慢性病患,也很適合食用,但切記烹煮時要清淡,千萬不要煮得又油又膩。腎病患者 先燙過再吃唯一要留意的是,慢性腎衰竭患者食用前最好先燙過,降低茭白筍的鉀含量。不單是茭白筍,基本上,蔬菜的鉀含量都較高,都要先燙過。台灣茭白筍的產季為5到10月,5月是南投埔里的茭白筍,8到10月則輪到宜蘭礁溪登場,最後則是台北縣三芝的美人腿季。水煮冰鎮 口感更清脆茭白筍的口感跟竹筍有些許相似,價格卻來得便宜,怕胖的人,可以水煮後蘸素蠔油食用,不擔心體重的人可以酌量使用沙拉醬。水煮後冰鎮一下,可以讓口感更脆,有些人偏好茭白筍清甜口感,甚至什麼醬料都不加。雞肉、豆腐、茭白筍湯也是不錯的組合,除了清淡,還可以同時吃到蔬菜跟蛋白質,排骨、茭白筍湯也不錯。清熱利濕 夏季最適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廖麗蘭:茭白筍屬性甘、寒,有清熱利濕、利尿的效果,很適合炎炎夏日食用。尤其是體質較為燥熱的人,容易覺得心煩、口乾舌燥,以及小便較黃、味重,這時候吃一些茭白筍會有幫助。但要留意的是,體質虛寒容易腹瀉、肚子脹、頭暈,還會覺得手腳冰冷的人,最好減少吃茭白筍的頻率。有人建議濕疹患者吃茭白筍可以清熱利濕,這要看患者體質究竟是屬於濕熱或是脾胃虛寒型而定,前者適合食用,但很多濕疹患者都屬於脾胃虛寒型,吃太多可能症狀更嚴重,最好先搞清楚自己的體質。飲食調配 體寒者可食體質虛寒的人不是不能碰茭白筍,只要經過飲食上的調配即可。像是烹煮時加入乾薑,吃起來雖然不見得美味,卻有緩和胃寒的效果。另外,脾胃虛寒型濕疹患者也可以四神或四君子湯煮茭白筍。先將四神或四君子湯跟排骨燉煮40分鐘,再放進茭白筍,可以補脾胃兼利濕,不想吃排骨的人也可以只放茭白筍。氣血虛弱的人則可用當歸、黃耆跟紅棗,緩解茭白筍的寒性,先把藥汁煮30分鐘,熬出味來,再加入茭白筍後勾芡即可。
-
2020-06-0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腎虛不虛應該怎麼看?符合這9點,你的腎不虛
提起男性保健,大家對於腎是非常關注的。不少男士甚至把身體的一些不良反應,包括房事的表現好壞都歸結於自己的腎,甚至經常以「腎虛」來武斷地判斷自己的病情。對此,專家指出,人們常說的「補腎」其實是中醫的概念,而西醫和中醫所說的腎是有區別的。性欲降低≠腎虛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性功能障礙不能和腎虛劃等號。臨床上較常見的一些男科疾病,如前列腺(攝護腺)炎、前列腺增生、陰莖海綿體血管病變等,也可能成為男士性能力下降的原因。如果籠統地將性功能障礙與腎虛混為一談,是不科學的。西醫所說的腎就是解剖形態上的器官,是泌尿系統的一部分,強調的是形態及生理功能。從解剖學看,腎臟是位於脊柱兩側、類似一對拳頭大、蠶豆型的一個器官,其主要功能主要是為人體過濾血液,將人體代謝產生的氮質廢物經過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並通過濾過重新將有用的水、離子等留在體內,同時可形成與代謝有關的激素,如調節血壓的腎上腺素、生成紅細胞等諸多功效。西醫所講的腎臟病是指腎臟本身的疾病,一般指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腎臟疾病,包括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腎血管疾病、腎病綜合征等腎臟實質病變。雖然慢性腎臟疾病會影響患者的性功能,但把腎病與性欲降低、陽痿、早洩等性功能障礙等同起來是有謬誤的。腎虛不虛應該怎麼看那麼,既然腎虛不等同於腎病,對腎虛又該如何理解呢?中醫無論是腎虛還是脾虛,都不是特指某個器官,而是對一種身體狀態、疾病程度的描述和形容,因此可以涉及身體的很多器官和組織。就腎虛而言,是指腎的精、氣、陰、陽均不足。如果說到腎虛,既可以是指生長發育的功能低下,表現為嬰兒五遲、中年早衰;也可以指生殖的功能虛弱,體現為性能力不佳、男女不育等;還可以指「腎主水」【註】的功能不良,表現為排尿功能障礙,如少尿、多尿、尿頻等。這些窘況都與腎虛脫不了干係。由此看來,中醫的腎虛概念十分寬泛,包括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神經精神系統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諸多系統的相關疾病,折射的是「大局觀」。【註】腎主水為中醫用詞,指人體水液的代謝和排泄與腎功能密切相關。符合以下9點的的人,腎才算不虛:1.頭髮烏黑。2.皮膚光澤。3.聽力清晰。4.骨骼強壯。5.記憶力好。6.晨起無浮腫。7.精神十足。8.血壓正常。9.排尿通暢有力。性功能障礙者忌盲目進補很多男性性功能障礙的病人都存在胡亂醫治的現象。有調查顯示,男性罹患性功能障礙後,44.2%的人首先想到上網找病因,36%的人會從書中尋找答案。通過這樣的「對號入座」「自我診斷」後,很多人會偷偷買壯陽藥進補。而盲目濫補,則有可能助濕生熱,使勃起功能障礙的症狀更加嚴重,雪上加霜。從中醫角度來說,性功能出現問題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與腎有一定關聯,也並非完全有牽扯。性功能障礙產生的根源既可以是腎陰虛所引發,也可能由腎陽虛造成的,因而補腎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補。這其中,腎陽虛的典型症狀是怕冷、腰痛腰酸、疲倦。腎陽乃為一身陽氣的根本,如果是腎陽虛,整個身體陽氣的溫煦和暖就會下降,隨之而來的是手腳冰涼、面色虛白、精神不振、夜尿頻多、性欲淡漠、陽痿、滑泄等。而當腎陰虛時,因津液欠缺,身體得不到充分的滋潤,往往會有類似上火的症狀,容易虛熱,導致口乾舌燥、手腳心發熱、心煩、盜汗,患者易於早洩和遺精。再從中醫層面來講,性功能障礙主要分為脈絡淤阻型、腎陽不足型、脾腎兩虛型、肝淤氣滯型和濕熱下注型。這幾個證型在臨床上,特別是年輕人的發病概率遠遠超過腎虛型,所以臨床上應該辨證施治,不能一味強調補腎。另外,臨床中還有寒凝肝脈型、驚恐傷腎型、腎陽衰微型、陰虛火旺型等,對這些不同症型須分別對待,精准施治。通俗地理解,腎虛即局部能量不足了。而中醫所謂的補腎就是用比補氣藥更熱的藥,給局部增加能量。目前不少壯腰補腎的保健品都非法添加了西藥——西地那非,此藥為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處方藥,嚴禁用於心血管疾病病人。若患者用此類藥物調理或醫治慢性疾病,長期服用將嚴重危害身體健康。(衣曉峰整理)
-
2020-05-29 科別.泌尿腎臟
5慢性病注意! 常腰痛、右腹痛未就醫,恐洗腎一輩子
62歲王先生長期患有高血壓,偶爾會心悸,某天右下腹部突然劇烈疼痛,趕往急診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影像檢查,確診為右側腎動脈梗塞,也就是俗稱的「腎臟中風」。在服用抗凝血藥物住院觀察,待病情穩定後,轉介至心臟科安排心律不整電燒,所幸及時搶救,王先生的腎臟功能未受損,門診追蹤恢復狀況也十分良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表示,因為腹部內臟較多,且造成右側腹痛的常見原因十分多元,包括膽囊炎、急性腎臟炎、大腸憩室炎、胰臟炎或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而腎動脈梗塞發生的機率較低,約1%至2%,往往需要透過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才能確診,故腎動脈梗塞通常很難在第一時間診斷與治療。腎動脈梗塞在臨床上不易診斷,但通常好發於年長、長期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與糖尿病族群,有些人會出現持續性腰痛或下背痛、血壓突然飆高等症狀,但多數患者都不自覺;一旦沒有及時治療或預防再發生,往往會造成慢性腎臟病,長期下來造成末期腎病,提高洗腎的機率。陳虹志提醒,對一般人而言,若是腎臟超音波影像出現邊緣不規則,或缺損情形、腎功能惡化速度較快,反覆腰痛排除一般細菌感染情形,又有年長、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等危險因子時,建議都需由醫師進行評估、治療與預防。 延伸閱讀: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
2020-05-28 科別.泌尿腎臟
0確診別鬆懈! 醫生教你6招提升免疫力捍衛健康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相信大家應該都跟我一樣,覺得住在臺灣非常幸福。隨著政府、媒體大力地防疫宣導,我觀察到大眾的自覺程度也比以往來得高。多數人積極配合作好自身防範工作,例如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環境清潔與消毒……在政府邁力守住防疫前線的同時,一起努力。這樣的做法與態度,我絕對給於高度肯定。然而與此同時,我更想提醒大家的是,防疫應該要「內外兼顧」,才能將安全係數提升到最高等級。什麼是「內外兼顧」呢?所謂「外」指的是將病毒阻擋在外,我們每個人現在做的諸多防範工作都是;而「內」指的是提升自我免疫力,鞏固防禦系統。如此,即便病毒來敲門,我們也可以靠著自身防禦力,將病毒檔在門外,讓它無法登堂入室;又或者提供足夠的戰鬥力,讓病毒無法亂入體內各系統、恣意破壞。6招讓你快速調節免疫力、對抗武漢肺炎比起戴口罩,提升免疫力更重要!那麼,面對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該如何提升自我免疫力,避免被病毒擊倒呢?以下提供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這些方法同時適用於一般人以及腎臟病患者。1.補充優質蛋白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一切身體主要構造的材料,肌肉、血液、毛髮、皮膚、荷爾蒙等都以它為原料。除此之外,身體製造抗體也需要它!抗體也是一種蛋白質,會與各種免疫細胞相互合作,執行體內的免疫功能。因此,想要抵抗外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們需要補充足夠優質的蛋白質。在蛋白質的攝取方面,腎臟病患者需要更謹慎選擇,一直以來我都鼓勵病友們挑選品質優良的魚肉,當作蛋白質攝取來源。2.睡眠充足長期七小時以下的睡眠會降低免疫力,睡得飽,才能讓身體獲得完整的修復。建議大家一天起碼要睡足七個小時。3.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容易呼吸道感染原因之一,是太陽減弱以致於維生素D不足,後來就有介入型研究顯示,兒童適量補充維生素D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維生素D具有讓黏膜穩定的作用,它所扮演的防疫角色是當病毒經過鼻腔、氣管等侵犯黏膜時,能夠發揮穩定黏膜,提升免疫細胞吞噬能力的作用。當然,除了透過補充劑之外,想要維持體內足夠的維生素D含量,也可以透過曬太陽這個天然的途徑,因為我們身體皮膚在吸收了陽光紫外線照射後,加上脂肪就會轉化成維生素D。4.熱浴勤做熱浴(乾、濕不限)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這在臨床上也是有研究支持的。有一份研究用了二十六年半來追蹤一千九百多名白人男性,評估其進行熱浴的習慣及影響,證實熱浴有助於降低呼吸道感染,而且倘若每週熱浴四次以上,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率達51%。5.漱喉漱喉在日本也是做過一連串研究,證實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其介質包含水、茶、鹽水、優碘水、漱口水,不論何種液體都有效。要特別提的是漱喉和漱口大不同,漱喉是讓液體觸及喉嚨位置,讓液體在喉嚨打轉一陣子,再將液體吐掉。簡單來說漱喉就是透過這一連串動作,清潔喉頭把病毒帶出來。因為建議大家外出回到家後,不妨花三十秒的時間,馬上漱喉。6.避免精緻糖份的攝取精製糖指的是以加工方式精緻過的加工糖,而非食物本身的天然糖分,例如冰糖、砂糖、紅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有研究顯示吃精製糖可以使白血球降低功能五小時。白血球是我們免疫系統的中樞,也是對抗病毒的前鋒部隊。試想要是前鋒部隊經常昏昏欲睡、欲振乏力,當外來敵人病毒來襲時,應該輕輕鬆鬆就能突破封鎖線。若想讓身體防禦封鎖線牢固一點,建議減少精緻糖份的攝取。腎臟病患容易受到肺炎病毒攻擊?錯,這「幾類人」更要特別小心!最後想針對武漢肺炎與腎臟的關係特別說明。最近有一篇中國的論文提及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傷肺也傷腎,讓些許腎臟病患者憂心忡忡。實際上,不僅僅是腎臟,包括生殖器官在內,只要人體中有ACE2(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的地方,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這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透過和細胞表面的「ACE2 受體」結合,入侵細胞內部。(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書籍簡介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
-
2020-05-28 癌症.乳癌
恩主公新門診大樓 引進無死角3D乳房超音波
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新門診大樓25日落成營運,恩主公醫院院長吳志雄表示,投入全新軟硬體醫療設備,導入智能化科技,引進3D立體乳房超音波,能夠全方面檢查避免死角,設置門診、住院專屬App,即可獲得自身健康、掛號及看診資訊等。恩主公醫院門診大樓緊鄰原有的復興、中山醫療大樓,將病房大樓與門診空間確實分開,1樓為批價、掛號、藥局,2樓到4樓為西醫門診,3樓提供放射檢查服務,5樓為病檢分離的高階健康管理中心,6樓設置化療專屬空間、B3放射腫瘤科引進最新醫療儀器設備直線加速器。吳志雄指出,新引進的3D立體乳房超音波,比傳統只能拍攝照到的部位更全方位,從內、外到腋下都無死角。此外,核磁共振的孔徑也比以往的60公分,擴大到70公分,加上環境、燈光設備,降低讓健檢民眾恐懼。吳志雄表示,門診大樓成立後,原先病房大樓的空間像是2樓門診,改為60床的洗腎病床,擴大胃鏡、內視鏡室,而原本的洗腎病房則是改為12床單人病房,同時也增設4床安寧病房。吳志雄也說,醫院設施智能化,在單人、雙人病房設有床邊系統,醫生以名牌靠近機器,就可以了解該病患的健康資訊、心電圖等,而患者也可以按透過螢幕點選衛教。
-
2020-05-26 科別.骨科.復健
防骨鬆 補鈣+D防跌增肌力
骨質疏鬆是國內年長者和停經後婦女的沉默殺手,常完全沒有症狀,直到患者跌倒骨折後才發現有骨鬆症。本報健康版本月徵文以骨鬆為題,從來稿歸納出預防骨鬆三撇步:身型矮小、駝背長者需注意;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居家防跌、防滑不能少。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李安婷說,診間很多身型瘦小的長者,嚴重駝背,甚至有些長者肌少症,因為力量不夠或失去平衡而容易跌倒,一摔跤可能造成骨折,通常在送醫檢查後才發現有骨鬆,但為時已晚。建議高風險族群,如50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婦女等應接受骨密度檢查,若確診骨鬆應接受治療。對於網路流傳喝咖啡易導致骨鬆的迷思,李安婷認為,目前研究仍然無法證實兩者有明顯關聯,建議攝取不要過量就好,一日兩杯為限,生活習慣應戒菸酒,且每日攝取足夠鈣質和維生素D,居家環境也盡量設置防跌和止滑設施,避免跌倒。因骨鬆患者多數為年長者,可能合併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內分泌異常、免疫疾病、肝腎病和肌少症等慢性病,骨鬆常伴隨多重共病,李安婷提醒,民眾治療上需更加謹慎。李安婷舉例,有些慢性病患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之一可能為骨鬆;有些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電解質不平衡,會導致鈣過度流失或吸收異常,增加罹患骨鬆風險。不過,依照現行健保給付標準,骨鬆者需要合併骨折等特定條件,藥物治療才能有健保給付,導致很多骨鬆者暫時不考慮自費藥物治療,加上對骨鬆沒有警覺性,或擔心長期用藥會有副作用,遲遲未接受治療,一旦骨鬆骨折,恐造成更嚴重後遺症及影響未來生活品質。目前骨鬆治療常見藥物,包括雙磷酸鹽類和單株抗體類等,使用藥物前應適度檢查血中鈣磷濃度及評估腎功能。傳統的雙磷酸鹽類有口服和針劑等方式;單株抗體類藥物為皮下注射方式。極少部分病人會有顎骨壞死風險,建議接受此藥物治療前,先找牙醫師進行口腔檢查,使用藥物期間避開顎骨侵入性的治療。不管是使用哪一種骨鬆藥物,李安婷建議,病患應持續治療至少一年以上,並定期檢查追蹤,由醫師評估是否持續用藥,每日攝取足夠鈣質及維生素D,並視個人體能,多做負重、肌力和平衡運動,強化骨骼與肌力,減少跌倒及骨折的風險。了解更多關於骨質疏鬆訊息:https://www.fightthefracture.tw/
-
2020-05-22 橘世代.健康橘
40+要注意腎功能! 五字訣「自檢是否有腎臟病徵兆」
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統計,2018年醫療支出前10大疾病,慢性腎病排名第一,年花健保約新台幣513億元,國內洗腎人數突破9萬人大關,造成腎病主因之一,是隨著年齡增長,器官功能衰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楊雅斐指出,腎臟功能有排泄體內廢物、調節酸鹼度、維持體液電解質、維持骨質平衡等,年紀超過40歲,腎功能每年退化1%,水分與電解質改變協調能力較差,再加上銀髮族經常合併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會讓老化衰退的腎臟更容易受到傷害。楊雅斐表示,由於早期腎臟病不會有臨床症狀、很難被早期診斷,民眾可透過五字口訣「泡、水、高、貧、倦」,注意是否有腎臟病徵兆。「泡」指的是泡沫尿,通常小便出現泡泡,代表腎絲球過濾白蛋白的功能受到損害;「水」則是水腫,體內調節水分或鹽分的能力變差,就容易水腫;「高」是高血壓,可能造成腎功能惡化,而腎衰竭引起高血壓,因此必須定期量血壓;「貧」指的是貧血,隨著腎功能的惡化,腎臟會無法製造足量的造血荷爾蒙,進而引發貧血;「倦」則是疲倦,腎臟功能不佳會造成體力的負擔,容易感到倦怠,若是出現長期倦怠就要注意。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去醫院進一步檢查,醫師會安排抽血、驗尿與腎臟超音波的檢查,透過抽血可得知肌酸酐、尿素氮與腎絲球過濾率,評估腎臟功能,驗尿可評估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的情形,超音波則可評估腎臟是否有結構異常、變形或有結石等病變。在飲食方面,腎病患者禁吃楊桃,因楊桃含有神經毒素,慢性腎臟病患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打嗝、嘔吐,甚至意識不輕而昏迷。應盡量少鹽、少油、少調味,選擇富含纖維質的食物,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在藥物方面,因長輩常合併多種慢性疾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就醫時可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服用的藥物,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楊雅斐也建議家人可製作健康手冊,紀錄就醫狀況,以免長輩記性不好,容易忘記醫囑。另外,也提醒40歲以上民眾,每3年一次有免費健康檢查,65歲以上每年一次免費健康檢查,透過血液肌酸酐和尿蛋白的檢測,才能早期發現及治療。【健康精選延伸閱讀↘↘↘】。均衡飲食有方法!美食圈教你煮出「天天蔬果579」。在家運動/5招助脊椎減壓、心肺強化、增強免疫!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1 科別.泌尿腎臟
男子洗腎撞期女兒比賽 護理師日本休假手機上雲端協助
科技進步,洗腎者可以在家使用全自動腹膜透析,不用再頻繁進出醫院,甚至可以手機,透過遠端與雲端控調整時間設定,不錯過家人的活動;一名在家洗腎的爸爸,遇上念小三的女兒要鐵人三項比賽,他想去加油,但碰上洗腎時間,向護理師求助。護理師人在日本休假,透過手機,上雲端遙控,變更設定,調整他洗腎時間,讓這名爸爸先去加油再回家洗腎,沒有錯過女兒的每個重要時刻。羅東博愛醫院指出,這名爸爸因為多年的糖尿病與高血壓纏身,使得腎功能逐年下降,近期開始接受洗腎治療,他希望多花時間陪女兒,不想頻繁花時間進出醫院,因此選擇每日在家為自己洗腎,一日中午,因為想親自參與女兒三鐵比賽,卻又與設定的洗腎時間衝突,讓他很兩難,他即時用通訊軟體向護理師求救,遠在日本的護理師,透過手機連線遠端操作、變更設定,總算解除這名爸爸的為難,讓他可以順利出席女兒的學校活動,並在活動結束後再回家洗腎,十分安心。羅東博愛醫院指出,為了洗腎,每周必須進醫院三次,每次耗時4小時,對任何人來說,都會影響生活品質與步調,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因為腎功能受損,無法排除血液中毒素,也無法透過排尿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除,因此必須定期到醫院血液透析,即為所謂的洗腎,但隨著科技進步,除了血液透析的選擇外,洗腎病人也逐漸有了另一種選擇「腹膜透析」,即經由學習操作,病人可以不進醫院,每天在家自己動手為自己洗腎,俗稱洗肚子。羅東博愛醫院表示,這名爸爸即是選擇以全自動腹膜透析機為自己居家洗腎,不但可以在家完成洗腎動作、不影響日常生活,更因為機器連接雲端監測系統,護理人員可隨時追蹤、監測他的透析數據,如果透析過程有異常狀況,護理師隔天便會聯繫,適時協助與排解問題。羅東博愛醫院指出,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最大的不同在於,病人透過每天1次或3到4次為自己洗腎,身體的毒素與廢水可以每天清理,不用再花時間一周來回醫院3次,能使病人享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且若是透過安裝桌上型全自動腹膜透析機,洗腎的過程等於於夜間睡眠一次完成,對洗腎病人來說,方便輕鬆。羅東博愛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俊達表示,因為許多腎友無法自行排尿,若是選擇血液透析,每次回醫院透析必須一次排除2到3天來累積在身上的幾千毫升體液,很容易因為瞬間的脫水造成身體不適,如頭暈或低姿態貧血等,而腹膜透析因為每日清洗與排除,對腎友的身體負擔比較少,且可保留較多的剩餘腎功能,飲食也可以比較有彈性,對腎友而言是較佳選擇。
-
2020-05-21 科別.泌尿腎臟
從尿液看身體病兆!出現深黃褐色可能肝出問題了
每天上完廁所後,你會不會低頭看看自己的尿液?其實,尿液不僅是身體排除廢物的途徑,更是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一旦出現異常,很可能就是身體發出的警報,絕對不可輕忽。我們可以透過察覺尿液變化,包括顏色、味道、尿量、次數等來判斷身體是否異常。一般來說,正常的尿液是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早上起床後第一次排尿或是喝水量太少時,尿液的顏色會比較深,而服用藥物或攝取某些顏色的食物,也可能會短暫影響尿液的顏色。尿液顏色雖然會因各種原因而有變化,但若出現不同平日的顏色(如深黃褐色、藍綠色),或是混濁、有泡沫,同時未發現明確理由(飲食、藥物因素)的話,就該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年紀大的人若出現紅色血尿尤其值得注意,因為血尿常是尿路系統的惡性腫瘤所引起,即使尿液的細胞學檢查沒發現惡性細胞,建議仍須每六個月檢查一次,持續兩年,直到完全正常才可以安心。從尿液顏色看身體病兆尿色異常的可能原因有……尿液顏色是身體的警報密碼,如果出現異常,請對照以下可能原因,確定是否是飲食或藥物所引起,如有疑慮,應立刻就醫檢查。(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書籍簡介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
-
2020-05-20 科別.泌尿腎臟
腎虧就是腎功能差嗎? 中西醫看「腎」大不同
中醫有所謂「腎虧」、「腎虛」、「敗腎」等說法,指的是陽痿等「性功能障礙」,因此許多男性總是對腎功能斤斤計較。只要一提到「補」就興致高昂,甚至刻意忽視尿液混濁、泡泡等腎病症狀,能不做檢查就不做,擔心被貼上「腎虧」標籤,成為「不行」的男人。腎功能異常或病變 不一定是腎虧 事實上,中醫的「腎虧」與腎功能好壞根本是兩回事。中醫講的「腎」和西醫講的腎臟「Kidney」是不同的;中醫說的「腎」,涵蓋生殖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腦下垂體及腎上腺軸等,是多功能的總稱。而腎虧的原因更包含藥物、內分泌、血管、神經,甚至心理等五花八門因素。只可惜大多數人不知其義,以為腎虧、腎虛、敗腎就是腎功能不好,導致明明有異樣也不願就醫,這是國人常見的錯誤迷思之一。我有很多腎衰竭的病人雖然必須定期洗腎,但還是和一般人一樣可以有正常的性生活。因此,一旦懷疑腎臟有異樣,或是腎臟相關檢查結果異常,都應盡速就醫做進一步檢查,以免拖到最後,因腎功能嚴重衰竭導致荷爾蒙分泌異常,對性功能就真的大有影響了。中西醫看「腎」大不同想靠吃藥補腎 恐怕越補越大洞有些罹患腎功能障礙的男性患者,會私下告訴我,他們的腎功能問題可能是「房事太操勞」的關係。當我詢問患者為何會如此推測時,才驚覺有不少患者相信房事太多會傷腎耗精,為了怕日後「敗腎」,所以吃了不少草藥「補腎」,讓我不禁啼笑皆非。如我先前所說,中醫指的「腎虧」與西醫的「腎功能」並不相同,如果男士們為了怕房事過多引發「敗腎」,而吃了一堆來路不明的補品或是草藥,反而可能提高腎臟損傷的風險。(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書籍簡介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
-
2020-05-16 科別.消化系統
吃素能延緩腎病! 看看專業醫師怎麼說
55歲楊媽媽平日無健檢習慣,三年前因一場車禍到急診就醫,意外發現自己罹患腎臟病,且已進展到第四期。楊媽媽很擔心洗腎日子的來臨,進而到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求診,腎臟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評估病患本身有茹素習慣,配合服藥、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即可控制,遂會診營養師、腎臟病衛教師衛教,加上楊媽媽積極配合,三年來病況穩定。「慢性腎臟病」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在台灣,罹病者就高達200萬人,每年藉由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人口更達7萬人以上。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五期,前兩期患者的腎功能尚有正常人腎臟的60%,但已開始出現蛋白尿、血尿等症狀,第三、四期分別邁入中度、重度腎衰竭,會有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的情形;第五期則是末期腎臟病變,身體已無法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與水分。郭克林說明,三高、肥胖、代謝症候群是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在第四期前,大多患者能透過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效降低疾病的進展。《營養學》期刊中的〈素食與慢性腎臟病〉研究,醫療團隊分析2005年至2016年至台北慈濟醫院接受自費健康檢查的40歲以上民眾,將五萬多筆資料依其飲食習慣分類,統計、分析檢驗相關數據,結果發現純素食者、奶蛋素食者罹患腎臟病的風險較雜食者降低了14%-18%。郭克林指出,素食者因攝取纖維多、脂肪少,腸道較健康,而植物性蛋白質在人體代謝時,產生毒素較少,能減輕腎臟負擔,所以茹素的人不僅能降低罹病風險,已罹病的茹素者也能減緩疾病進程。 延伸閱讀: 吃素就能與心血管疾病絕緣? 真相是…… 吃素也會得脂肪肝 這2樣都是地雷
-
2020-05-13 養生.聰明飲食
腎臟功能不好 醫師提醒夏天吃這些蔬果要小心
聯新國際醫院腎臟科主任林盈光表示,夏天高溫炎熱,吃下香甜多汁的水果讓人心曠神怡,但是有些水果的含鉀量高,腎臟功能不好的民眾不可以一次吃太多。桃園市吳先生日前因為肺炎住院,家人熬煮十全中藥湯幫他補身體,喝兩碗湯又吃兩顆橘子,半小時之後突然感到胸悶而失去意識,所幸搶救得宜,經過急救及心臟電擊後恢復心跳與意識。吳先生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醫師研判因為血液中的鉀離子飆高引發心室顫動,身體不舒服昏眩。林盈光醫師表示,中藥湯裡的藥材屬於植物類,而植物含有鉀離子,熬煮出來的中藥湯雖然是補品精華,但裡頭所含的鉀離子很高,再加上橘子的含鉀量也高,吳先生是因為血鉀過高,引發身體不適。醫師說,從食物攝取的鉀離子,90%需經由尿液排出,但是慢性腎臟病患的腎臟排鉀能力變差,如果飲食沒有忌口,很容易會造成血中的鉀離子濃度上升。一旦血鉀濃度過高,可能會出現四肢無力、頭暈等情況,嚴重恐造成心律不整,甚至猝死,不可不慎。林盈光醫師提醒,除了中藥材之外,很多夏天水果的鉀離子含量偏高,像是哈密瓜、香瓜、火龍果、百香果、香蕉、奇異果、榴槤、木瓜、荔枝等,腎功能不佳的民眾應該要多注意,不可一次吃太多。另外,精力湯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屬於高鉀、高磷的食物,透析病患應避免食用。精力湯食材裡的腰果、核桃、杏仁、卵磷脂、小麥胚芽及啤酒酵母粉都是高磷食物,加上生鮮蔬菜未經水煮去鉀,以及水果直接打成汁(高鉀),所以精力湯是一種高磷、高鉀的食物,應多加注意。含鉀量比較高的蔬菜有紅莧菜、空心菜、菠菜、地瓜葉、綠花椰菜等葉菜類,以及番茄、草菇、金針菇、紫菜、豆類製品、堅果類等,建議洗腎病人先川燙後再吃;還有,川燙的水因為有溶出的鉀離子,所以不要食用。腎功能不好的民眾也應避免以低鈉鹽或低鹽醬油取代一般的鹽或醬油,所謂低鈉鹽或低鹽醬油,其低鈉的成分就是以鉀來代替,也就是「鈉低鉀高」,故低鈉鹽和低鹽醬油都是屬於高鉀食物,特別是血液透析病患常有高鉀血症的現象,因此不宜當作一般的調味料。
-
2020-05-09 科別.感染科
沒被老鼠咬 三重女也中漢他病毒
基隆5天前出現北部首起漢他病例,新北市衛生局昨天也宣布在三重發現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是今年國內第5例,北部第2例。病患是50多歲女性,無慢性病史或近期國內外旅遊史,目前出院休養,健康狀況良好。病患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有老鼠出沒,但未被咬傷,疑似吸入或接觸遭漢他病毒汙染的鼠糞尿感染。今年國內漢他病毒已累積5例,創5年同期新高,原因待釐清。前3名患者都住高雄,患者間無地緣關係。國內自2010年以來累計19例,男性12例占63.2%;年齡40歲以上最多,有15例,占78.9%。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人傳人。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汙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可能感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應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以100毫升市售漂白水加上1公升清水混合,潑灑於可能被汙染的環境,消毒30分鐘後再清理。新北市衛生局表示,病患上月15日發燒、全身痠痛,自行到診所就醫,症狀一直持續,17日至醫院就醫後通報,經2次檢驗後確診,26日已經出院在家休養。目前健康狀況良好,相關接觸者皆無類似症狀。衛生局表示,新北市前2年各出現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並未擴散傳染。目前已對個案住家及工廠周圍半徑200公尺捕鼠、滅鼠、防鼠及消毒防治,並為附近住戶衛教。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會出現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症狀,約第3至6天發生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轉變成急性腎衰竭,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
2020-05-09 科別.感染科
北部五旬婦成今年第五例漢他出血熱個案 創5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北部50多歲女性,自家經營工廠,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有老鼠出沒,但未被咬傷,目前已康復出院。今年國內漢他病毒出血熱累積第5例個案,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個案4月15日起出現發燒、全身痠痛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於4月17日就醫後收治住院,並於4月20日通報,因第一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5月5日再次採檢,於今日確診。莊人祥表示,北部50多歲女性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個案活動地周邊環境調查、捕鼠、滅鼠及防鼠等防治作業,並給予民眾衛教宣導,提醒注意防鼠措施。國內今年累計5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略高於2016至2019年同期(分別為3、0、1、0例)。莊人祥表示,今年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高於往年原因待釐清,從去年年底起南部就連續出現三例病例,近日北部出現2例,確診者皆無地緣關係,沒有群聚發生;自2010年以來累計19例,性別以男性12例,占63.2%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15例,占78.9%為最多。莊人祥提醒,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汙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主要感染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莊人祥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汙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
2020-05-06 科別.泌尿腎臟
洗腎,由我作主/高齡社會 延退加值老本
台灣已踏入高齡社會,國人平均壽命增加,慢性病友對抗疾病的戰線也延長,能否在職場做好做滿、持續加值「老本」,成為心中隱憂,否則老來錢恐不夠花。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說,過去退休制度只設計到65歲,如今國人平均壽命突破80歲,加上考量養家糊口及奉養父母,太早退休,退休金恐不夠用。可見年輕就需做財務規畫,儲蓄不足就應想辦法延遲退休。但壽命延長也代表罹患慢病機率增加,包括三高或慢性腎病等,更多人可能面臨經濟休克。以腎友為例,因洗腎限制多,多少影響原有工作狀態,職場競爭條件相對不利。詹鼎正說,腎友若選腹膜透析,可不必一周跑醫院3次,適合上班族,另也適用居住偏鄉者,免去頻繁搭醫療交通車往返的時間。詹鼎正身為醫院負責人,若員工有治療需求,他會請員工依規定彈性調整工時,「不完美,但可接受。」面對高齡社會,他提醒民眾生病時盡量別辭職,也應及早做財務規畫,面對重大傷病至少有保障。
-
2020-05-06 科別.感染科
漢他病毒增第四例 創五年同期新高
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公布,國內新增一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今年第四例,病例數創五年同期新高。昨天新增漢他病毒出血熱患者為北部40多歲男性,4月10日起出現發燒、腹瀉、全身痠痛等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於4月11日住院並通報,因第一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4月27日再次採檢,最近確診。患者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偶見老鼠,但未遭咬傷。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個案活動地周邊環境調查、捕鼠、滅鼠及防鼠等防治作業,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統計顯示,今年累計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已達四例,個案居住地南部三例,另一例在北部,病例數高於2016年至2019年同期;全台自2010年以來累計18例,男性12例,占六成八,40歲以上14例,占77.8。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汙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
2020-05-06 科別.感染科
我第四例漢他病毒出血熱個案現蹤 創五年同期新高
疾病管制署晚間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今年第4例,創五年同期新高,該新增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偶見老鼠,但未遭咬傷。個案4月10日起出現發燒、腹瀉、全身痠痛等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於4月11日收治住院並進行通報。因第一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4月27日再次採檢,於昨日確診。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個案活動地周邊環境調查、捕鼠、滅鼠及防鼠等防治作業,並給予民眾衛教宣導,提醒注意防鼠措施。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4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略高於2016至2019年同期(分別為3、0、1、0例),個案居住地為南部3例、北部1例;自2010年以來累計18例,性別以男性12例(佔66.7%)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14例(佔77.8%)為多。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主要感染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
2020-05-01 科別.新陳代謝
蔡世澤/穩定控糖 從檢測血糖指標入手
調控血糖是糖尿病治理的核心要務。臨床上,評估糖尿病控制好壞的指標很多,最常使用的是「糖化血色素」(HbA1C)檢測。它能綜合性的反映過去三個月左右的血糖控制樣貌,也和糖尿病人的預後,特別是發生慢性併發症的機會多寡扣連在一起。一般糖化血色素的目標,以7%為原則,但醫師會考量病友的年齡、病程長短、有無併發症及共病、好發低血糖與否等因素,來做個人化的目標建議。例如年長、已出現腎病變或心臟血管疾病、頻發嚴重低血糖的病友,可放寬到7.5至8%;年輕的病友,會鼓勵他們朝6.5%邁進。另外,孕婦、嚴重貧血或有血色素異常者,常因為糖化血色素檢測失真,會改採糖化白蛋白(GA)作為替代指標。糖友最好每三個月檢測一次糖化血色素或糖化白蛋白,目前國人僅半數達標。由於糖化血色素及糖化白蛋白都要抽血檢驗,因此空腹或餐後血糖檢測仍不失為一個有用的參考指標。糖尿病照護團隊也可以根據這些指標的成績,檢討及改變用藥和處置方案。對於第一型糖尿病和使用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尿病友,無論就監控血糖變化及調整治療對策,須有計畫的自我血糖監測(structured SMBG)。而未使用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友,SMBG對改善血糖控制的效益,半年內尚可。近年引進國內的連續或動態血糖監測,乃至國外風行的掃描血糖檢測(訴求不必扎針),有內建程式或搭配適當的App,可有系統地整理及分析空腹、餐後(如兩小時)、睡前、半夜的血糖紀錄,提供糖友及照護團隊控糖參考。這些血糖監測系統,根據預先設定的目標範圍,例如一般病友70至180mg/dL、虛弱病人90至180mg/dL,會分別判讀測得數值中,落入目標區(Time in range,TIR)、高於目標區(Time above range,TAR)及低於目標區(Time below range,TBR)的百分比。歐美學界主張,TIR超過70%(年長及虛弱族群50%),TBR少於4%(年長及虛弱族群1%)為控糖目標。最近很多研究顯示,TIR的臨床價值直逼糖化血色素的檢測。血糖是不斷波動的生理係數,上下起伏構成了「糖譜」。糖友的「糖譜」變幻多端甚至難以臆測,除了高血糖外,低血糖往往造成病友困窘,嚴重低血糖更是醫病的共同夢魘。所以力求穩妥控糖,避免極端血糖值,應從解讀及運用檢測血糖及各種綜合指標入手。
-
2020-05-01 科別.泌尿腎臟
每14人就有1人有腎病! 不想洗腎,生活9招要學起來
許多患者第一次到腎臟科門診,總會一臉茫然地問,明明身體都沒有不舒服,為何會有腎臟病?會不會需要洗腎(透析)?洗腎很痛苦嗎?腎臟病有藥醫嗎? 台灣透析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二名,目前國內長期透析病人數已經超過85,000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任張朝富指出,快速老人化社會及糖尿病患者增加佔了最重要的原因,加上健保制度照顧下平均壽命延長,腎臟衰退老化速度比生理年齡快,若沒有注意到要保健腎臟,到了年紀大時就會需要洗腎。 除了第五期腎臟病需要洗腎外,台灣潛在未來需要洗腎患者更是龐大。台灣腎臟病第一期到第五期的人口佔11.9%,其中如果只計算第三至五期較嚴重的病人,也佔總人口達7.1%。以國人2,300萬來計算,全國有超過160萬人有嚴重腎臟病,這些都是潛在可能會日後洗腎的候選人。換句話說,也許每14人就有1人有嚴重腎臟病。張朝富說,其實早期發現腎臟病並不難,只要抽血、驗尿,必要時加上超音波檢查,很快就可以得知,但是常常有很多人容易輕忽,尤其是上班族,有不舒服都是先忍耐,忙得沒有時間檢查,等到有大問題才來就醫。腎臟病會有什麼症狀?張朝富提出簡單記法:泡、水、高、貧、倦。就是尿尿有泡泡或血持續不散,雙腳水腫壓下去會凹陷,血壓升高,貧血及容易疲倦;若有這些情形要記得趕快就醫檢查尿液及抽血,千萬不要輕忽。至於腰痛是不是腎臟病?其實大多是神經肌肉的問題,不過腎結石及感染也會腰痛,需要就醫檢查才會知道。 若要鞏固腎臟健康,張朝富表示,維持健康生活型態,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飲食少油少鹽少加工,避免大魚大肉,適度飲水不憋尿,不吃來路不明的藥物,服用止痛藥及中藥前要詢問專科醫師。 此外,常有患者說吃藥好像都沒有感覺,腎臟還是會衰退,其實腎臟病是一種腎臟老化現象,經由門診個案管理師及飲食指導,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加上藥物治療,確定是可以減慢腎臟老化現象。延伸閱讀: 蛋白質吃太多腎臟會受不了? 4種攝取方式都NG 洗腎前多數人都罹這3種病! 別等身體有警訊才想到要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