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肩頸僵硬
共找到
69
筆 文章
-
-
2020-08-16 科別.骨科.復健
健康醫點靈/久坐姿勢不良 致烏龜頸、頭暈
52歲陳先生長期手麻、肌肉僵硬,近期症狀加劇,脖頸轉動困難,幾乎每天都要在後頸、手臂貼痠痛貼布才能舒緩。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長時間使用3C產品且坐姿不良,會使肩頸肌肉張力改變,出現「烏龜頸」,嚴重恐影響大腦供血,導致頭痛、頭暈,影響日常生活。賴博政指出,肩頸痠痛或關節軟組織疼痛,是門診就醫原因的前5名,常見原因為長期姿勢不良,一般症狀有肌肉痠痛、肩頸僵硬,嚴重則會影響正常體態及外觀,過去常見於40至60歲的男性,但因3C產品盛行,近年患者年齡層下降,女性也有增加的趨勢。賴博政表示,長時間使用3C且坐姿不良,會使肩頸部分肌肉張力改變,造成肌肉僵硬、部分肌肉被動拉長,使得一強一弱的肌群在頸背部形成交叉,稱為「上交叉綜合症」,可能出現頭過度前屈的「烏龜頸」,或是背部曲度增加變成「圓肩、駝背」。坐姿不良除了造成肌肉僵硬、痠痛,脖頸緊繃也會影響大腦供血,可能出現頭痛、頭暈;胸椎關節不對位,則會產生胸痛、胸悶、呼吸不順,若壓迫到臂神經叢,還會出現肩、背、手臂等部位水腫、缺血情況。賴博政表示,中醫治療方法大多會透過針灸或是傷科手法,以伸展或牽拉局部緊繃肌肉方式放鬆緊繃肌群,強化訓練無力肌群,矯正復位歪斜偏差椎體。他以中醫觀點建議民眾須注意防寒、防潮,運動後要盡快擦汗,以免寒濕侵犯體內,造成肌肉緊繃、僵硬;也要避免長時間以同姿勢久坐或滑手機,每小時盡量起身活動,舒緩、放鬆肌群。另外,肩頸要避免負重,若常背側背包可改為左右交替,減少單側長期負重;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食、冰冷飲品、咖啡、濃茶、啤酒,或是過酸食物如柳丁、橘子、鳳梨及醃漬物等。
-
2020-07-2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預防「冷氣病」 奇美中醫部推食材、茶飲加穴位按摩
高溫不退,不少人躲在屋內吹冷氣消暑,醫師提醒,長時間吹冷氣,易引發「空調不適應症」,建議可以食材、茶飲加穴位按摩,減緩症狀。58歲鄭先生,因天氣太熱,有空檔就會跑進冷氣房,或打開電扇直接往身上吹,某天突覺得有點畏寒、頭痛、肩頸僵硬,醫師診治。原來是室內外溫差太大,汗水沒擦乾,直接透過冷氣電扇降溫而受了風寒。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黃千毓表示,平常沒有規律運動習慣,體質偏虛弱的人,對環境、氣溫調節能力較弱,容易長時間處於相對低溫環境,頭頸項肩,肌肉緊繃痠痛,頭痛。或是關節處因缺少肌肉、脂肪覆蓋保溫,長時間冷氣直吹造成僵硬疼痛。也有些人以過敏症狀加重來表現,如痰變多、鼻塞鼻水變嚴重。代謝也可能因久待低溫環境而變弱,腸胃蠕動變慢。這些被稱為「空調不適應症」,也有人稱為「冷氣病」。至於如何預防冷氣病發生?黃千毓表示,須補充溫水,可稍加性味溫熱食品如薑片、肉桂,補充自身陽氣,提升對外在環境調節力。另外,冷氣溫度控制26至28度,避免與室外溫差過大,且進入冷氣房前先將汗水擦乾,防止因進出內外溫差大而頭痛。為減少肩頸關節僵硬,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活動筋骨,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除上述方法,在空閒時間按摩穴位,如手上合谷穴、養老穴、還有頭頸交界的風池穴,可緩解頭痛不適、肩頸項部緊繃痠痛感覺。同時緩緩左右轉動脖子,頭部上下俯仰,讓僵硬肌肉更放鬆。飲食方面,可將烏梅、山楂、甘草以適量比例加冰糖同煮,也可將西瓜皮綠皮削去,留下白色部分,煮約20分鐘,冷卻後加入冰糖或蜂蜜飲用,都是夏天消暑良方。若是身體不適狀況持續無法解除,還是要找專業醫師尋求協助。
-
2020-06-19 科別.指甲.足部
穿起來很舒服的軟鞋子,其實很傷腳!物理治療師教你5招正確挑對鞋
造成腳趾變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挑鞋子與穿鞋子的方式。膝蓋痛或腰痛的患者以及老人家,多半會穿著比自己的腳大一點的鞋子,或是軟趴趴、似乎對腳很好的鞋子。這些鞋子穿起來比較舒適、輕鬆吧?但是,這些乍看之下對腰腿很好的鞋子,其實對腳一點好處都沒有。不僅如此,還會讓你的腳逐漸變成「無法走路的腳」!如果穿著尺寸比腳大的鞋子、或材質柔軟的鞋子走路,在鞋子中的腳就會往前滑動,使得腳跟的部分變得不穩定,走起路來啪噠啪噠的。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腳趾就會用力縮起來。事實上,這就是腳趾變形的原因。腳趾彎曲與捲曲趾,也是鞋子中的腳為了避免滑動,而下意識做出抓地動作所引起的。換句話說,腳趾變形是腳試圖在穿著不適當鞋子的狀態下,努力站穩所造成的結果。穿上有鞋帶的鞋子,症狀就會顯著改善!防止腳趾變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固定腳跟。如果腳跟確實保持筆直的狀態,鞋子中的腳就能維持穩定,不會滑動。這是發生於我在醫院擔任物理治療師時的事情,也是在我發現腳趾變形是萬病根源之前的故事。那時,我建議因為腰腿不好而來做復健的患者,改穿容易穿脫的「護理鞋」(穿脫容易、材質柔軟的鞋子,經常用在看護上)。但是,他的症狀一味惡化。走路愈來愈困難。當時的我,完全搞不清楚患者為什麼會惡化。直到某一天,我試穿患者的護理鞋,結果發現鞋子裡的腳會滑動,非常難走。我心想「這樣不太妙」,於是改讓患者穿上有鞋帶的鞋子。於是,患者的症狀不可思議地改善了。當時我對於固定腳跟的重要性,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但後來看了許多病例,逐漸確信「鞋子本身就是造成疼痛的元凶」。5大重點,挑選不會讓腳變形的鞋子只要鞋子中的腳趾不滑動、鞋子不扭曲,腳就不會變形。挑選不會讓腳變形的鞋子,有5大重點。①綁帶鞋最好以不反折的魔鬼氈或拉鍊固定的鞋子、不需要綁鞋帶的皮鞋或懶人鞋等,都不是很推薦。尤其是腰腿疼痛的人在挑選鞋子時,與其穿讓腳變得不穩定的鞋子,還不如穿可以確實固定的綁帶鞋更適合。其中,以有5排以上鞋帶孔的鞋子最理想。不過,童鞋很少有綁鞋帶的款式吧?這時候,請選擇魔鬼氈需要反折的鞋子。如果反折的時候可以拉緊,就足以將腳固定。②鞋帶以「扁形」為佳鞋帶大致可分為圓形與扁形2種。扁形鞋帶能夠以整個帶面收緊,所以穩定性較高,也能降低腳在鞋子中滑動的風險。附帶一提,鞋帶的材質分成純棉與化學纖維,我較推薦伸縮性低,不容易滑脫的純棉鞋帶。③最好挑選後跟牢固的鞋子皮鞋、帆布鞋、高跟鞋,這些鞋子的後跟都軟趴趴的,無法固定鞋子中的腳跟。請選擇有「鞋跟杯」,且其中心長度較長、較堅硬的鞋子。④選擇不能簡單扭轉的鞋子腳趾無法抓地的人,如果穿著柔軟的鞋子走路,腳會彎曲,容易使身體變得歪斜。鞋底內藏「鐵心」這種鐵製或塑膠製硬心的鞋子,就不會輕易扭轉。⑤在鞋子中的腳趾要能活動就像抓東西或握東西能讓夠鍛鍊手指的握力一樣,活動腳趾能讓腳長出肌肉。如果鞋子的腳尖部分完全沒有腳趾活動的空間,就無法做出抓地、踢蹬之類的基本動作,腳底的肌肉也會逐漸消失。不僅如此,這也會造成拇趾外翻或扁平足、開張足。換句話說,鞋子太鬆或太緊都不行。因此,「鞋尖部分是否保留少許空間」是挑選鞋子的重點。只要有一根手指(1~1.5公分左右)的空間,腳趾就能伸展開來,自由活動。挑選鞋子時,可以先把裡面的鞋墊拿出來,實際把腳放到鞋墊上看看。如果拇趾到小趾都能放在鞋墊上,腳尖還有保留了一根手指的空間就沒問題。相反地,如果腳趾超出鞋墊,就是空間不足的證據。趁此機會,重新測量腳的尺寸吧!自己一直以為的尺寸,往往與實際尺寸不同,有時左右腳尺寸也會不同。挑選鞋子時,留意前面介紹的這5點,腳就不會在鞋子裡滑動,也能適當地活動腳趾。事實上,來我診所的患者中,也有很多人只不過把軟趴趴的鞋子換成後跟牢固的綁帶鞋,就改善了膝蓋疼痛,或者不再需要柺杖。話雖如此,我想大家有時候也會想穿時髦的鞋子,或是因為工作必須穿規定的鞋子吧?這樣的人,請先準備好滿足前述5個條件的「保養鞋」,以便在回家之後,保養疲勞的雙腳。只要花5分鐘的時間穿著保養鞋走路,再做「腳趾伸展操」,就能在穿喜歡的鞋子的同時,防止腳趾變形。挑選滿足重點的鞋子,改變「腳」的習慣吧!書籍簡介按壓腳趾頭,告別疼痛與側彎:肩頸僵硬、腰痛、關節痛、O形腿、脊椎側彎、拇趾外翻……都能改善作者:湯淺慶朗 譯者:林詠純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6/06/01書籍簡介/湯淺慶朗物理治療師、未來診所足部護理中心長原本在醫院擔任物理治療師,從事高齡者復健。在醫院看到患者只能「維持現狀」,或是「一點一點的惡化」,開始懷疑現代醫療的存在價值,最後懷著「即使臥床的人,也不希望他放棄走路!」的想法離開醫院,開始研究「姿勢」與「腳趾」的關係。有一位願意當實驗品的妻子,是最重要的轉捩點。妻子只不過矯正了腳趾,困擾多年的O形腿就在一週內伸直了。透過這樣的機緣,終於確信「只要改變腳趾,就能改變身體」,並研發出「腳趾伸展操」,只要跟著做,就能打造一輩子都能健步行走的身體。在《西日本新聞》的連載專欄「茶水間的學問‧你的腳趾伸直了嗎~」廣受歡迎。NHK的節目《未來趨勢》中也對「足育」進行報導,並獲得相當大的迴響,很快就決定重播。目前的願望是「腳趾伸展操成為全民體操」。除了在足部護理中心接受腰腿問題的諮詢,也以牙醫等專家及一般人、學生、兒童等為對象舉行演講活動。除了日本,也飛往紐約、曼谷等世界各地展開巡迴活動。延伸閱讀: 明明沒撞到,身上卻出現「不明瘀青」?中醫師:這3種部位,小心是癌症前兆!
-
2020-05-14 橘世代.健康橘
鬼手武醫圖解教你按摩紓壓 輕鬆擺脫媽媽手、五十肩
每天老是覺得肩頸僵硬又卡卡?抱寶寶或胖嘟嘟的寵物、長時間滑手機手超痠?透過達人的超詳盡圖解示範,再輔以自主伸展動作與適當的重量訓練,可有效改善惱人痠痛。【常見困擾1:肩頸痠痛】肩頸痠痛是指從耳垂下方至肩峰的部分,會感到緊繃甚至痠痛。對一般人來說,最常見的情況是落枕,或長時間背負過重的背包;對愛好騎彎把自行車的人來說,也容易有肩頸痠痛的狀況。此外,整天待在辦公室裡的上班族,往往也會不自主地聳肩,或因精神過於集中造成肩頸緊繃,產生肩頸痠痛的症狀。肩頸痠痛是因為上、中斜方肌的肌筋膜過於緊繃而造成的。無論症狀是肩頸緊繃,或肩頸痠中帶痛、痛中帶痠,甚至是已經痛到日常活動受阻的狀況,上、中斜方肌都是首先必須被施作的肌肉。●對應肌肉上/中斜方肌斜方肌分上、中、下3部分,是覆蓋在上背部最大的一片肌肉,從頸椎的枕骨開始,橫向延伸到鎖骨外側及頸胸椎的棘突,往下到胸椎的第12椎。肩頸痠痛時,首要處理部位為上、中斜方肌。起端:枕外隆凸、項上線、項韌帶、第7頸椎和胸椎1~7椎的棘突止端:鎖骨外側1/3處、肩胛崗、肩峰●痠痛解證1.被施作者採坐姿。施作者用手刀以逆時針方向旋揉的方式,由上往下從起端(項上線)慢慢揉至肩胛骨。每個定點壓揉3~6次後,即可移到下個位置。2.再以同樣方式由內往外揉至止端(肩峰)3.步驟1~2過程中如果觸摸到密度特別高或較隆起之處,皆是痠痛點。此時以食指指腹針對痠痛點先輕輕按壓3~6次。建議:除了指壓,也可以肘壓方式壓揉痠痛點。先以手肘針對痠痛點下壓,再以逆時針方向慢慢壓揉。4.接著以拇指深壓,並以逆時針方向慢慢壓揉3次。施作完,若痠痛部位無緩解,則重複以上步驟;如有緩解,即可移到下個痠痛點施作。●自主伸展肩頸痠痛在整復解證之後,還必須透過聳肩、再放鬆的復健方式,讓斜方肌伸展和收縮,將沾黏的氣血排出,使其代謝。如果需要再加強,可雙手握住啞鈴,做聳肩、放下的動作,讓肌肉恢復彈性。1.採站姿。吸氣,同時上抬雙肩。2.吐氣,肩膀往下放鬆。步驟1~2為1次,6~12次為1組,每回做1~3組。重點:用鼻子吸氣吐氣時,嘴巴要閉上。●重訓加強全身放鬆後,吸氣,同時上抬雙肩。吐氣,肩膀往下放鬆。步驟1~2為1次,6次為1組,每回做1~3組。注意:手肘須垂直,不可彎曲。1.重訓次數可依個人狀況調整。2.啞鈴可以裝滿水的寶特瓶代替。【常見困擾2:手臂疼痛—滑手機、維持抱嬰兒或寵物之姿勢】現在是人手一機的瘋狂上網時代,尤其搭乘捷運時,沒有拿手機好像是異類,更有甚者一掌可以拿3支手機。其實這樣的動作,最容易傷到我們的肱二頭肌,也就是我們俗稱有小老鼠的這條,前上臂的肌肉。除了拿手機,抱嬰兒或寵物、提重物、拿起子在栓螺絲感覺非常吃力時,也是肱二頭肌出了問題。肱二頭肌負責的動作是上臂的提起,跟它互動作用的是肱三頭肌,也就是後上臂的肌肉,它們倆一個收縮,一個伸展,互動地把手臂提起放下。●對應肌肉1.三角肌起端:鎖骨外側1/3前緣、肩峰、肩胛崗下緣止端:肱骨中央外側三角肌粗隆2.肱二頭肌起端:長頭─肩胛骨的盂上結節、上盂唇處短頭─肩胛骨喙狀突止端:橈骨粗隆、肱二頭肌腱膜●痠痛解證肱二頭肌被覆蓋在三角肌下方,第一層肌肉要放鬆才能觸證到第二層,因此整復時必須先從三角肌著手。●三角肌的按摩1.整【前三角肌】時,被施作者側臥。施作者先找出被施作者的鎖骨,再觸診三角肌的起止端。2.被施作者的手肘往胸後上方抬起。施作者用指腹或手刀沿著被施作者的鎖骨往內揉按,直至外側1/3下緣處。重點:肌肉較大片者,以手刀施作。3.整【後三角肌】時,被施作者的手往胸前放鬆掛下,讓肩胛崗與側三角肌後側線呈一條直線。4.施作者用指腹或手刀沿著其肩胛崗下緣,由內往外揉按。5.整【側三角肌】時,被施作者的手往大轉子方向自然垂下,置於側身。施作者用指腹或手刀沿著被施作者的肩膀往上臂的方向按揉。6.三角肌施作結束後,施作者可用指腹或手肘沿著頸椎第3椎往下按摩至頸椎第7椎,效果會更好。●肱二頭肌的按摩肱二頭肌協同到的肌肉有胸大小肌及旋轉肌。如果肱二頭肌的氣滯血瘀較嚴重時,可能會擴及到其他的協同肌,所以如有併發的痠痛也必須同時處理。1.被施作者採側躺,小臂舉起15~45度。施作者觸診肱二頭肌的起止端,並觸找痠痛點。2.按【外側】:被施作者的手肘往下彎曲。施作者用指腹橫撥或手刀旋揉的方式,慢慢地從肩膀揉至手肘。3.按【內側】:被施作者的手肘往上彎曲。施作者一手扶著其手腕,一手用指腹橫撥或手刀旋揉的方式,慢慢地從肩膀揉至手肘。●自主伸展1.腳與肩同寬,雙手十指交叉互扣,提肘,雙臂如抱球,緩緩抬起,再慢慢吸氣,雙手高度不過肩。吸足氣後,把氣下沉到肚臍下方的中極穴。2.雙掌往內翻,掌心朝下,肩肘放鬆,雙手自然往下垂,吐氣。雙手垂放到底,掌根按住,縮小腹,背挺直,停氣9秒。重點:用鼻子吸氣吐氣時,嘴巴要閉上。3.雙手仍扣住,沿著身體中線往上走,吸氣。當雙手過肩時,掌心往外翻,雙手往上伸直3次,把身線拉到最長,眼睛看手背。掌根按住,肩肘放鬆,屏氣9秒。4.雙手放鬆,掌心朝前,手肘放鬆,慢慢地往下畫大圓,吐氣。※作者介紹:張振澤,中華民族損傷協會第4屆理事長、社團法人中華六合精武協會創會理事長,曾獲選為國術會亞洲盃、世界盃徒手擂台賽的國家隊選手,因傷開啟研究之路;洪肇欽,陸軍專科學校助理教授,國家級角力教練兼講師、國武術教練兼講師,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氣功按摩暨民俗療法培訓班講師、正骨整復師培訓班講師。※編按:本文為作者之親身運動、伸展紓壓等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請依照個人情況斟酌,如有不適切勿勉強進行。本文摘自《鬼手武醫的對證徒手療法》,蘋果屋出版社 2020/03/12出版【延伸閱讀↘↘↘】。拉筋越痛越有效?楊定一:守住溫和原則,自然帶來舒暢健康的伸展。圖解居家運動操/4個步驟跟著做,有椅子就能運動!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4-06 科別.骨科.復健
上班記得鬆一下 遠離頭痛肩痛
上班族在辦公室容易久坐、打電腦2至4小時以上,常常聽到同事們抱怨有頭痛、肩頸僵硬。研究指出,維持不良的姿勢時間愈久,造成頸肩部肌肉負荷增加,發生痠痛比率也隨之增加。長期不正確坐姿及不適切的工作環境,會導致肌肉骨骼疾病,因此需注意辦公室中隱藏的健康小殺手。建議除了適時休息,可以做些辦公室小運動,減少肌肉骨骼疼痛。在工作閒暇時,不妨可以做以下三種運動:收下巴運動:將身體挺直肩膀放鬆,不能駝背,眼睛平視前方,再來收下巴往後平縮,輕點頭,會覺得頸部後方肌肉有被伸展拉緊,然後停1秒再放鬆,每次做30下。(如圖1)頸部伸展運動:採坐姿,兩眼平視,頭部開始緩慢轉向左方到底,到底後停住10秒,再慢慢回到正中間,休息3秒後開始轉向右方,兩邊各重複做15次。(如圖2)頸部拉筋運動:坐在椅子上,身體挺直,左手向後抓椅背,右手放在左耳上,慢慢將頭部向右肩輕壓,接著換邊再做一次。(如圖3)久坐的上班族或長時間使用電腦者,除了記得定時起來活動再繼續工作,仍要注意工作姿勢。避免長期坐姿為翹二郎腿姿勢,增加脊椎側彎或骨盆肌群肌力失衡的機會,建議坐姿時,雙腳應自然垂放且有前後活動空間。如已經出現肩頸和背部痠痛或手指手腕麻痛等症狀,除了以上建議,請尋求復健科專業治療並且適度休息。
-
2020-03-0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明明沒有吹到風卻頭痛了?醫師說跟這些原因有關
Q:沒有吹到風,怎麼頭痛了?A:頭痛的可能原因很多,中醫依據頭痛原因之概分為外感型與內傷型,外感型頭痛是指由外邪侵犯頭部造成的不適,其中所指的外邪包括冷風、天氣悶熱或潮濕等,內傷型頭痛則源於氣血不足或久病成瘀。因此,沒有吹到冷風,也可能因著外在環境或自身體質造成頭部不適。在冬天,由吹到冷風引起的風寒頭痛,患者可能頭部緊痛、陣發抽痛、肩頸僵硬、全身痠痛等,平日裡怕冷的寒性體質者較易發病。夏季悶熱時,熱性體質的人可能容易發生風熱頭痛,患者可能頭部脹痛、眼睛與面部泛紅、喉嚨痛與便秘等。濕氣重的天氣,可能讓脾虛體質的人因體表濕度高、不易流汗而悶逾體內,造成濕氣上犯頭部、頭重頭昏,是為風濕型頭痛。在內傷型頭痛方面,工作勞動多,流汗量大的人可能產生腦絡頭痛、月經經血量大的婦女可能產生血虛頭痛、過度節食的人可能產生氣血雙虛頭痛。上述內傷型頭痛患者的症狀多為隱約疼痛,時而伴隨頭暈心悸、面色蒼白、疲憊等症狀。至於血瘀頭痛則多出現在頭部外傷過後,或是上述的各種頭痛許久未癒,久而久之造成局部氣血不通而有瘀象,這類型的頭痛表現多是定點刺痛或鈍痛,同時伴有面色與嘴唇偏暗、舌頭上有瘀斑等。有鑑於頭痛原因多元、對治方法不同,因此如果不適難癒,建議別自行買成藥服用,而需就醫接受評估。在日常生活中,古書《黃帝內經》嘗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換句話說,體內正氣虛弱,外邪就容易侵犯人體,因此平時應養成規律作息,保持睡眠充足,且要適時紓壓。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宛容
-
2020-01-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一喝水就容易肥胖的體質還有救嗎?醫師教你這樣做
Q:喝水就容易胖,體質可以調整嗎?A:減重瘦身除了少吃多運動,中醫同時重視個人情形調整體質,舉例來說,從小易胖的痰濕型體質者宜去除水濕,壓力大而產生痰濁血瘀體質者宜加以疏肝,藉此提升五臟六腑機能與新陳代謝,更順利減重且減少復胖。有的人從小易胖,大多屬痰濕型體質。他們脾胃不佳,經常有胃食道逆流、排便不順等症狀,此時可藉由決明子清腸通便、山楂促進消化、荷葉降脂和胃、澤瀉利痰濕、桑葉調節血糖。上述藥材各三到五錢共煮或沖泡成1500毫升的茶飲,適合飯後飲用。有的人長期壓力大,壓力來襲會使人體分泌俗稱為「壓力荷爾蒙」的腎上腺皮質醇,這種荷爾蒙為讓人累積能量抗壓,會發出訊號讓攝入的熱量轉為脂肪儲存,易使人增肥。這種類型的肥胖者容易因壓力經常肩頸僵硬、肌肉緊繃、上半身肥胖、腸道蠕動不佳與便祕,且容易使病理物質堆積而演變成痰濁血瘀體質。此時宜加以疏肝氣,像是草決明、柴胡、陳皮、薄荷葉、番瀉葉等各三到五錢,加上些許玫瑰花瓣,共煮或沖泡成1500毫升的茶飲,有助疏肝解鬱、健脾和胃、幫助排便等。有的肥胖者血脂較高,此時活血化瘀的中藥有助同時降血脂與減肥,例如丹參、紅花、桃仁、三七等對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脂以及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不過每個人的體質與合併疾病不同,建議諮詢中醫師再行調整。待堆積體內的病理產物去除之後,平日可藉由部分中藥材提神補氣、提高代謝機能,像是每日以十克枸杞加上四顆紅棗沖熱水引用,有助改善亞健康狀態、養成易瘦體質。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宛容
-
2019-12-22 科別.骨科.復健
睡醒發現手老是舉高高?醫師:得這病機會大大增加
上交叉症候群〡姿勢不良與頸椎病的關係要如何解釋姿勢不良、肌肉與頸椎病的關係?我們就用上交叉症候群(Upper Crossed Syndrome)來為大家說明,這個詞彙在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甚至是瑜伽老師,常常會談到,在國外也被當作很基礎的問題在討論。你可以注意一下身旁左右同事或家人的姿勢,是不是頭向前伸、肩膀聳起,像個彎腰駝背的老人?這種頭部前傾的姿勢使肩頸肌肉失去平衡,後頸和前胸肌肉緊繃,是肩頸痠痛的元凶,又稱「上交叉症候群」。老人彎腰駝背的樣子,其實就是典型上交叉症候群的外在表現,只是現在的上交叉症候群也常出現在年輕人身上,而不是像過去是老年人的專利。簡單來說,就是錯誤的姿勢造成肌肉的不平衡,進而導致上半身頸肩的肌肉痠痛、手臂有麻痺感、進而導致頭痛、頭暈、呼吸不順暢,嚴重還有其他壓迫神經產生的頸椎病症狀。在診療室裡常見造成上交叉症候群的原因,大多是長時間在辦公桌前低頭工作、或是長時間使用3C,形成頭向前傾、肩胛骨聳起的不良姿勢。通常人們會感覺到,下顎與背部的肌肉會無力、後頸與前胸的肌肉會緊繃。如果長期維持這樣的姿勢,把緊繃的肌肉當正常,它會越來越緊。導致頸椎的曲度減少或消失、胸椎曲度逐漸增加,也就是頸椎、胸椎變形。另外,在骨盆和腰部的肌肉關係上,還有下交叉症候群(Lower Cross Syndrome),會造成腰椎、膝蓋、髖關節等地方的痠痛。退化進行式:頸椎骨刺怎麼長出來頸椎遭受的壓力會隨著低頭的角度增加,頸部的彎曲角度越大,頸椎承重也就越大,長此以往將導致頸椎退化長骨刺。睡醒手舉高 小心頸椎病!頸椎痛的人的有一套特殊就醫模式:到醫院看了好多科,然後怎麼看都看不好,搞不懂自己到底生了什麼病,即使作了好多檢查都說是正常。但是他就是覺得不舒服,然後他的不舒服似乎要了他的命,例如晚上沒辦法睡,動不動就頭暈、頭痛、時常感到口乾舌燥、喉嚨老是卡著異物、心悸胸悶。其實頸椎病有一個很方便的自我檢測方式,就是把手舉起來,做類似投降的動作,身體就會特別舒服,這個檢測方法尤其適用於睡姿。如果睡醒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手老是舉高高,那你得了頸椎病的機會就大大的增加了。頸椎病症狀出現了嗎?根據最近6 個月的身體實際狀況勾選○我的頭、頸、肩膀,經常覺得緊繃、僵硬、沉重,而且有特定的壓痛點。○我的肩頸感到疼痛時,痛感會向肩膀和上肢延伸。○在肩頸僵硬、痠痛時,雖然在安排按摩或者熱敷後,也可以緩解,但是過沒多久又會再犯。○我曾發生過上臂和手指突然感到無力,手中拿的物品無預期掉落的情況。○我的上臂或手指經常感覺痠痛、麻木,有時還有觸電感。○不定時的頭暈、頭痛讓我有點擔心,有時還出現天旋地轉的感覺。○常常耳鳴。○我常覺得眼睛乾澀,容易流眼淚或視線模糊。○為了放鬆,我會轉轉頭頸,活動一下,這時會出現啪啪之類的彈響聲,而且轉動困難,活動角度變小。○脖子轉到某個角度會特別不舒服,感覺緊繃,好像轉不過去。○自認身體虛弱,在冬天常感冒,到夏天常中暑。○脖子怕冷,冷氣吹到我的頭頸後面,就感覺背脊涼起來,回家還會感冒。○每次感冒時,幾乎都會頭痛、頭暈 。○我不討厭工作或是讀書,但是一坐下來就覺得累,精神萎靡。○常常情緒低落,不想理人,凡事都提不起勁。○有時忽然感到煩躁不安、沒耐心、易怒。○早上起來會落枕。○有心跳加速或胸前悶痛的感覺,但是我沒有心臟病的病史。○我的頸部過去曾經因車禍、運動傷害、跌倒或其他意外而受過傷。○我最近在走路或站著的時候,突然有輕飄飄、重心不穩的感覺。○以前還好,最近覺得工作識別證、領帶掛在脖子上很重。說明1.如果你有3項以上回答YES,請開始注意頸椎日常防護。2.如果你有5項以上回答YES,而且經過注意仍未改善,有可能已經罹患頸椎病,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療。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