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聽力篩檢
共找到
14
筆 文章
-
-
2022-03-12 該看哪科.耳鼻喉
跟長輩溝通有困難,當心是聽力退化!專家:做好3招溝通技巧,讓長輩看懂聽懂更無礙
當長輩變得難溝通時,並非是固執、耳根子硬,或許是聽力出了問題;這時家人多一點的陪伴、鼓勵與耐心,用對方法減少溝通障礙。一份由華科慈善基金會公布的「高齡聽力篩檢報告」顯示,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失能性聽損盛行率達40%,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布的33%。聽力受損的傷害不小,不只會造成溝通障礙,是導致長輩與社會隔離的主因,甚至有愈來愈多的研究實證指出,聽損會提高失智風險因子;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讓有聽損困擾或配戴助聽器的長輩也能和一般人一樣溝通無礙,非常重要。愛耳行動 避免超音量超時台北市聽力師公會秘書長黃詠耀指出,老年性聽損是生理自然的退化歷程,從年輕開始養成好習慣,或許可以讓自己晚一些進入聽損的困境。首先,避免超量超時聆聽行為:關鍵為管理聆聽音量與時間。運行中的交通工具、施工中機具、工廠產線、卡拉OK、夜店、演唱會、電影院等都是生活中聲音相對較大的情境。最被忽略的是聆聽耳機,尤其到吵雜環境中不知不覺調高音量特別危險。這些外在因素一點一滴慢慢的傷害聽力,因此必須養成良好的聆聽管理,例如:聆聽耳機遵循音量不超過60%、聆聽時間少於60分鐘,並且少暴露在噪音量大的環境等,是保養的第一步。其次,控制心血管功能:供應內耳養分的血管細微,相當敏感,若血壓、血脂、血糖控制不當、糖尿病等,發生聽力損失的機率也較高;因此若能好好控制三高,對維護聽力有一定的幫助。黃詠耀說,所有對於血液循環不佳的生活型態都要盡量避免,包括避免飲食過於重口味、過油,維持好的睡眠品質與運動習慣。此外,壓力也是導致突發性聽損的原因,通常發生於單側,一旦發現突然聽不到、不平衡、耳鳴等,務必及早就醫治療。視線範圍 讓長輩看清嘴型 聽力損失通常很難被察覺,這時候需要家人多一點觀察與關心,若發現家人在一隻手臂距離一般音量說話時,對方常說「蛤?」、「聽不清楚」,或雞同鴨講,可能就是聽力損失的徵兆。建議與聽損長輩溝通前,可以先去除背景干擾聲音,如電視、收音機、洗衣機等,同時盡量在長輩視線範圍內,讓他能清楚看見嘴型、表情,並放慢說話語速,溝通的效果會愈好。黃詠耀提醒,每個人都有一個聆聽泡泡模型,即以頭部為中心向外延伸圍繞的距離;聽力正常者聆聽泡泡超過半徑3公尺,而對於聽損者來說建議小於1.5公尺,距離愈遠、聆聽效果愈差,理想的溝通應保持一個手臂展開的距離。當然更重要的是要讓對方聽得懂自己說的話,包括可以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說、聽不懂的語詞可以換句話說。溝通技巧 濃縮3招更無礙聽:讓他聽清楚,保持耐心慢慢說,聽損長輩的聆聽解析度較差,放慢語速、減低背景噪音干擾,有助於提升溝通。見:讓他看見你,保持耐心別大吼;保持理想溝通距離,並讓他看見你的嘴型、表情,更有助於溝通。愛:我們常在提高音量跟聽損長輩溝通時,不自覺語氣急促、表情猙獰,反容易被誤解,導致溝通效率更不理想。保持同理心,友善的對待,溝通無障礙。戴助聽器 聽能復健至少需3個月對於聽損長輩來說,最有效率的介入方案是選配合適的聽覺輔具,從選配助聽器到有良好聆聽成效,是一段專業的聽覺復能過程,包括聽能評估、選配、驗證、適應、訓練等。黃詠耀指出,一段專業的聽覺復能歷程通常需要3到6個月,建立合理的期待,得到家人的支持才能達到良好的聆聽成效。好消息是,針對有聽損的族群,國內已有提供「助聽器銀行」服務的基金會與醫院,透過聽力師的專業服務,提供14天免費試戴,並可提供相關的諮詢與支持服務,讓有聽損困擾的長輩不再溝通有「礙」。
-
2022-03-03 該看哪科.耳鼻喉
今天是國際愛耳日 醫籲突發性耳聾不可輕忽
聽力損失對個人的生活有嚴重的影響,但據醫師指出,導致突發性耳聾的成因未定,臨床上,觸發的可能因子包括內耳血管病變、內耳損傷、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新陳代謝疾病,或是精神壓力過大等,千萬不可輕忽,應提早求醫,以免影響日常生活。今天是國際愛耳日,台中榮總上午舉辦「為愛聆聽-世界聽力日公益活動」,除了展示從聽力篩檢、輔具、手術等各種解決方案,並與科林助聽器公司合作,由科林捐助30支助聽器給符合補助的病人,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幫助更多的病人重回有聲的世界。耳鼻喉頭頸部主任王仲祺說,世界有超過10億年輕人正暴露在永久聽損風險之下,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的聽力預防保健服務措施有一、疫苗注射,例如注射德國麻疹疫苗減少染病感染,造成聽力損失。二、新生兒聽力篩檢。三、孕期保健。四、中耳炎治療。五、遺傳諮詢。六、職場噪音及娛樂場所噪音防治。七、不當使用耳機。八、避免或減少使用耳毒性藥物等。他說,台中市一位國小女老師上課時發現漸漸無法聽見學生聲音,診斷發現因雙耳皆為重中度聽力受損,聽力並持續惡化,即使戴了助聽器,上課或與學生互動仍倍感困難,加上疫情下人人戴口罩,讓溝通更困難。所幸後來在台中榮總接受電子耳手術手術及復健,現在已可以重新輕鬆地上課,重拾人生自信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醫師郭哲宏也舉例說,一位43歲的男性機械操作員,5年前因左耳出現耳鳴而求診,經醫師診斷為「單側突發性耳聾」,沒想到最近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長期難以入眠,右耳又聽不到聲音,並伴隨頭暈。他說,經檢查並排除患有聽神經瘤的可能後,診斷右耳為嚴重「單側突發性耳聾」,安排住院一周,施打靜脈類固醇,並且進行耳內注射手術,穩定改善出院後,轉為口服類固醇,並重回職場。郭哲宏說,除了類固醇治療外,亦可輔以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耳內注射,做多元的新式治療方式的選項之一。若病人初期有耳鳴、耳閉塞感,單邊聽力不清楚,以及輕微頭暈症狀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錯失治療期有可能對聽力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甚至恐因突發性耳聾而永久喪失聽力。
-
2021-12-11 該看哪科.耳鼻喉
老了一定重聽? 聽損徵兆別大意
別以為老了聽不到、聽不清楚只是小事,或只開心「耳根終於清淨多了」;聽損後可能出現的社交障礙、溝通斷線,以致產生憂鬱、畏縮,甚至失能失智等問題,更需要被關注。初期症狀不明顯 電話電鈴聽不清一般來說,當聽力損失超過25分貝時就稱為聽力障礙,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與旁人的溝通,最容易出現的徵兆是,例如反覆詢問「你說什麼」、「再說一次」;或者電話電鈴聲音聽不清楚、打招呼視而不見等等。絕大多數的聽力受損都是漸進式的,初期症狀都不明顯,自己也不太能發現;通常都是透過旁人的反應、抱怨才會察覺;但確實有些長輩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聽力有問題,「很多人認為聽不到無關緊要,或嫌就醫麻煩,反正人老了就會如此,不必在意等等。」其實這是錯誤觀念,有些會造成聽力受損的疾病,經過治療是有機會恢復聽力的。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陳錦國醫師表示,耳朵的構造複雜,包括外耳、中耳、內耳,甚至連接聽神經到大腦,只要有一個出問題都可能影響聽力;當然也可能是後天疾病造成,如耳屎、進水、耳膜破洞或穿孔、中耳積水,甚至是聽骨硬化、聽神經衰退或長腦瘤,以及少部分的人會出現突發性耳聾、梅尼爾氏症等等。老年反應慢半拍 部分耳疾可治療很多人會問,老了聽不清楚不是很自然的事嗎?應該不用治療吧!陳錦國說,臨床上確實經常遇到年長者過去聽力都很正常,是近半年來才覺得怪怪的。總以為是老了就直接配戴助聽器;後來仔細檢查才發現是中耳積水造成,「對於可以治療的耳疾,不處理或只配戴助聽器,反而會錯失治療機會。」他提醒,如果是突然發生的聽不到、聽不清楚,通常與疾病有關,只要盡早尋求專業協助,醫師會先排除上述會影響聽力的疾病,通常是有機會挽回失去的聽力。「只是老年人多半反應慢或者很認命,這就需要家人溝通並從旁觀察。」畢竟,如今已有研究發現,聽力受損造成日後的失智失能機率高,必須提高警覺。聽不到 會眩暈… 照顧長輩該留意當患者出現聽力困擾時,臨床需要接受詳細的聽力評估,包括病史與理學檢查,醫師會需要知道聽力喪失是何時開始的?是有噪音聽不清楚或是安靜場所也聽不到?耳朵有沒有分泌物或會不會痛?曾經有感染過嗎?有沒有耳鳴、眩暈等現象?家人也有這種狀況嗎?最近有無服用什麼藥物等等。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陳錦國醫師說,就診時醫師會把能夠去除的耳垢、耳屎等先處理,之後再做聽力檢查,分析是否有中耳腔的問題,若只是單純的神經問題,再進一步區分聽力受損的嚴重程度。「大部分的聽力受損是可以被治療的,若無法治療,會建議先配戴助聽器試試;或者進一步選擇人工電子耳。」他提醒,聽力受損問題可大可小,尤其是年長者很需要家人關心,晚輩或身旁的親友可多加觀察留意;或者坊間也有許多可透過裝置使用的聽力篩檢APP,雖然準確度不一,但可居家嘗試。一旦發現有異樣,也應及早求診進一步評估診斷較好。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損治療方式/幼兒嚴重聽損須在5歲前 植入人工電子耳
先天發育不良或後天因素引起的聽力損失,除了配戴助聽器,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說,聲音是種能量,首先傳到耳朵骨膜引起震動,並經過聽小骨傳到中耳,再由耳蝸絨毛細胞感應震動,把聲音動量轉為電能,最後為神經訊號透過聽神經,傳遞至腦幹聽覺皮質。骨膜或聽小骨缺損引發的聽力損失,稱為傳導性聽損;而耳蝸絨毛細胞、聽神經、腦幹聽覺皮質缺損,或是聽神經瘤、腦膜瘤壓迫聽神經或腦幹造成的聽損,則為感覺神經性聽損。目前手術治療聽損方式,包括骨膜修補手術、聽小骨置換手術、鐙骨置換手術、側顱底手術及人工電子耳,術前須經醫師評估,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1. 骨膜修補手術常用於慢性中耳炎患者,國內最常見手術。王懋哲說,骨膜修補手術常用於慢性中耳炎患者,此類患者上呼吸道反覆感染後,細菌會隨著耳咽管進入耳內,並導致耳膜破洞。此時需使用耳朵前方側臉或耳朵後方頭皮的筋膜,以取代骨膜進行修補。此為目前國內最常見的手術方式。2. 聽小骨重建術若缺損程度大,需置換人工聽小骨。主要是治療慢性中耳炎、先天聽小骨鏈異常或不明原因引起的聽小骨缺損。手術依缺損程度,可採用自己的聽小骨一部分或是耳朵軟骨,雕磨成需要修補的形狀後,重新接回受損聽小骨的位置,但如果缺損程度大,則要直接置換成鈦金屬材質的人工聽小骨。3. 鐙骨置換術耳硬化症亞洲患者很少,手術台灣少見。為針對聽小骨硬化症,又稱耳硬化症患者,因鐙骨底板硬化無法傳導聲音,手術會在硬化的鐙骨足板上鑽小洞,置入人工聽小骨取代硬化的鐙骨功能,再把硬化的鐙骨取出。因耳硬化症好發於白種人,亞洲人患者很少,目前這類手術已越來越少,台灣耳科醫師一生手術患者約八十至一百人已是最多,但在歐洲可能一年患者就有這麼多。4. 側顱底手術用於處理過大的聽神經瘤、腦膜瘤。王懋哲說,聽神經瘤、腦膜瘤患者常有耳鳴、聽不到症狀,一旦腫瘤大於三公分可能會壓破腦幹,引起走路不穩症狀,嚴重時更會危及生命。手術是切開患側耳朵後方的腦殼,如此手術空間比較大,可以看清楚位在小腦與腦幹間的病灶位置,以利直接摘除腫瘤,又可避免在手術過程傷害到顏面神經及周遭血管。5. 人工電子耳嚴重聽損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並搭配語言治療。國內新生兒好發雙耳全聾的重度聽損比率約為千分之一至三,新生兒出生後會進行聽力篩檢,一旦發現嚴重聽損,須在六個月內確診,以利幼兒長到一歲後、體重達十公斤時植入人工電子耳。王懋哲說,人類大腦必須在五歲前接收到聲音的刺激,否則無法發展語言,因此患有嚴重聽損的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人工電子耳,並搭配語言治療,往後才能說話。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說,人工電子耳手術方式是於耳後腦殼經微創手術打開約2.5公分傷口,將電極順著耳蝸的形狀植入耳蝸,並利用耳朵外的聲音處理器接收聲音,再以電訊號方式經聽神經傳至腦幹,重新建立傳導途徑。因手術傷口小,可讓人工電子耳於24小時開機,加快聽損幼兒語言復健的時間。力博宏說,植入人工電子耳後,該院會加入人工智慧概念,以降低環境噪音對人工電子耳的影響,隨後進行聽語復健時,還會加入音樂治療課程,讓聽損兒的聽語復健更加順利。目前健保給付未滿18歲單側電子耳,力博宏說,「雙耳聆聽,天賦人權」是從醫以來的信念,仍呼籲健保署對於雙耳嚴重聽損的聽損兒,可以同時給付雙耳人工電子耳,以利提升聽損兒的生活品質。除了幼兒,成人也可能因耳蝸絨毛細胞受噪音傷害造成聽損;服用抗生素、癌症化療藥物及治療肺結核等耳毒性藥物,或是暴露於有害重金屬等,都可能造成雙耳全聾,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不過目前健保特材並未提供成人人工電子耳給付,單側自費就需花費近百萬元。
-
2021-07-26 該看哪科.兒科
醫病天地/新生兒聽篩 把握黃金治療期
每位家長都希望寶貝兒女健康成長,只是剛出生的寶寶,五官、四肢缺損能一目了然,聽力問題卻非顯而易見。羅東博愛醫院復健技術科聽力師鄭宗岳建議,新生兒聽力篩檢在出院前要完成,盡量不要拖延。鄭宗岳指出,研究顯示新生兒先天性雙側中重度聽損發生率約千分之3,過往沒有全面性聽篩,家長若沒特別注意,幼兒可能到2歲才會因語言發展明顯遲緩才被發現聽損,錯過聽能創建黃金期。鄭宗岳表示,目前台灣針對新生兒聽篩建議是在出生24到60小時完成,若初篩未過,就要在滿月前複篩,再沒通過,必須於3個月內安排檢查,確認聽損類型、程度,給予醫療協助。他強調,單純先天性聽損新生兒若能在6個月大前完成輔具選配、開始聽能創建課程,語言發展有機會與正常兒童相當。他說,新生兒聽篩通過僅代表聽力目前正常或接近正常,未來還可能有變化,除了聽篩有偽陰性可能,有些孩子屬遲發性聽損,會隨著長大顯現問題,甚至外傷、耳朵積水、感冒誘發中耳炎也會造成聽損。鄭宗岳表示,寶寶在6個月大後,家長可透過和他講話,觀察其是否會發出聲音或看自己等方式做簡單篩檢,若有疑慮應盡快前往耳鼻喉科就診。
-
2020-10-12 該看哪科.兒科
聽損兒手語納早療是否成行? 社家署:從社區推廣
聽損兒從小聽不到、聽不好,進而影響學習和認知能力。因此家長有感於聽障幼童得進入啟聰學校後才能接觸手語,錯失黃金學習期,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台灣手語納入語言早療」,希望能在各醫療院所、早療單位、機構增設手語為早療項目之一,使語言早療不再只是單一口語治療。對此,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由於手語教學者及手語翻譯員非醫療法規認定的醫事人員,因此不會把手語作為健保給付的早期療育項目,但會從社區可能接觸到聽損兒的人員著手,推廣手語。據衛福部國健署2019年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每千人中三至四人為聽損兒,若以2012年至2019年統計,已發現5817個先天性聽損寶寶,至今平均每年約發現近800位聽損寶寶。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一般聽損兒童會在一歲後語言發展期,因學習遲緩而被父母發現,然而因已過出生後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即便接受治療,復原結果常不如預期。針對聽障兒有「1316確診原則」,國健署自2012年起補助本國籍出生三個月內的新生兒聽力篩檢,建議出生一個月內做篩檢,篩檢出是先天性聽損孩子,建議三個月內進一步做更精確的檢查以便確診,確診後一個月內選配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並於六個月內完成療育,例如接受聽語療育,協助幼童透過聽覺學習語言的機會。馬偕醫學院聽力與語言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怡君說,三至五歲是語言學習黃金期,若是給予大量的語言刺激,可以幫助孩童學習詞彙,對認知發展很重要,因此鼓勵父母從小盡量和孩童說話就是這個道理。然而聽損兒從小聽不到、聽不好,往往就無法說,進而影響詞彙的學習和認知能力。因此介入策略上,常使用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等輔具,讓其能「聽到」以接受大量刺激。但陳怡君說,不是所有的聽損兒童都能藉由聽覺輔具的幫助,順利學習口語,例如有些聽損兒便不適合開刀裝電子耳,且就算裝了電子耳,這些孩子也要先經過復健,學習分辨聲音後,才能進一步學習口語。不過,手語就無此問題,透過視覺線索加手勢清楚,能幫助聽障兒理解字句意義,引導幼兒學習發展。因此聽損兒若能及早開始接觸手語,日後的認知發展、學業表現、人際互動就不會因聽力障礙而有所影響。馬偕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聽力與語言治療學系系主任林鴻清則表示,雖然聽損兒在臨床的語言治療上有手語介入的必要,但語言治療師除非個人有興趣學習,否則很少接受過手語訓練,難以提供手語的早期療育,也是現行將手語納入早療的難處。 但我國過度重視「口語」,「手語」被視為是最後萬不得已的選擇,因而延後學習手語的時間,錯失手語學習關鍵期,可能造成聽損兒童的語言剝奪。因此,陳怡君認為確實應將手語納入聽損兒的早期療育項目之一,且手語已納入國家語言發展法,可以推行雙語教育,口語和手語並行,讓聽損兒在口語發展走不通的情況下,也能及早有手語的溝通管道。針對此提案,衛福部社家署日前也已舉行專家會議討論。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由於手語教學者及手語翻譯員非醫療法規認定的醫事人員,加上專家學者皆認為手語不應只是放在醫療院所,而是應在生活中推廣,因此不會把手語作為健保給付的早期療育項目。她強調,手語雖沒有納入健保,但該署本來就有早療補助範疇,會以公益彩券回饋金方式將手語課程或相關訓練等項目,納入補助計畫。而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因過去服務口語表達不好的心智障礙者,如智能障礙、自閉症、腦性麻痺等,有自己一套手口語教材並推動多年,因此由該基金會承接此次手語教材編纂的工作。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語言治療師席芸表示,聽損兒和心智障礙者還是有許多不同,因為聽損兒智能能力沒有問題,只是少了語言刺激。而在聽損兒的教學治療中,手語只是其一,還包括讀唇、聽覺口語法、聽能復健、圖卡等,都可作為輔助,因此教材還需重新研擬,預計明年可完成,並開始推廣。但陳怡君對於社家署「將手語落實在生活」的說法僅能「部分同意」,重點還是在於如何執行。因為許多聽損兒是在聽力篩檢時確診,醫療院所可能是父母最早可以求助的對象。因此,陳怡君認為,如何讓父母和聽損兒獲得學習手語的管道,讓聽損兒父母像一般父母可以在聽力正常的嬰兒耳邊不停說話一樣,及早給予聽損兒語言刺激,才是最重要的。
-
2020-10-09 科別.耳鼻喉
年長者聽損 增失智或憂鬱風險
聽覺是人類重要的感官之一,聽力障礙往往會引起生活中許多不便,包含人際溝通困難、社交障礙等,進而影響工作、學習與生活等。年長者有聽損,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或是憂鬱症等風險。隨著人口老化的比例愈來愈高,有聽力障礙的人口也愈來愈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全世界約有4.66億人口有中度以上的聽損。根據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當中,約三成以上的民眾有程度不等的聽力障礙。造成聽力損失的成因很多,包含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基因變異也是新生兒聽損重要的原因之一,約占七成左右,早產、周產期缺氧、新生兒核黃疸、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先天性德國麻疹病毒感染等因素,亦可能造成新生兒聽損。另一方面,噪音暴露、耳毒性物質、老化、中耳炎或腦膜炎等感染,也是造成青少年及成人聽損的重要成因。不良生活作息、菸酒、系統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造成老年性聽損的常見原因。聽覺障礙可以初步分為傳導型聽損及感音型聽損兩大類,傳導型多是由於外耳或中耳病變引起,部分可藉由藥物、局部治療或手術等方式治療而改善。然而,針對感音型聽損,也是最常見的聽損類型,目前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需要藉由聽覺輔具如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幫忙。早期診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防護工作等,都能有效的做到預防聽損惡化及聽力保健。目前台灣新生兒聽力篩檢普及率高,能有效的早期診斷新生兒聽損,輔以基因檢查、影像學檢查等評估,能良好的提供治療計畫,使聽損患童也能有良好的聽語發展。也因為醫學的發達,目前中耳炎或腦膜炎等感染症都能有效的治療,大幅降低此一比例造成的聽損。此外,避免長期噪音環境,包含職場噪音及娛樂性噪音等的暴露、工作配戴防護耳罩或耳塞、良好生活作息、避免菸酒等不良嗜好、預防肥胖及系統性疾病等,都能有效的預防聽損。
-
2020-09-17 科別.耳鼻喉
6成民眾通勤調高耳機音量 醫籲:長期操耳聽損風險增
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宅經濟升溫,標榜個人化娛樂活動如追劇、聽音樂、玩手遊等影音使用量飆高,讓「娛樂性噪音」值得被關注。有調查發現,高達6成使用者在通勤噪音環境下聆聽耳機,會因怕聽不清楚而自動調高音量,另有近3成甚至戴耳機到睡著,讓聽損風險增加。前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主治醫師、開業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呼籲,慢性病患者、作息差、噪音較明顯的工作者等都是聽損的高風險群,也會影響口語表達、工作或學習、焦慮情緒等,建議民眾應保持相對低的音量、不去吵雜環境、適當使用耳塞,並注意生活警訊,有聽力疑慮時立即就醫。長期關注聽損議題的華科慈善基金會,今公布「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網路調查。1202名受訪者中,高達92%的民眾有使用耳機的習慣,最常用來聽音樂、追劇、打遊戲;超過1成的受訪者表示習慣將音量開到超標(音量大於75%);而超過6成的使用者會在搭乘交通工具等噪音環境下聽耳機,且多半會調高耳機音量。而調查也顯示,高達44%的民眾每次使用耳機的時間超過1小時,甚至將近3成的人戴耳機睡覺,也就是說,每三人就有一人超時用耳,在音量未控制好的狀況下長時間食用耳機,恐造成聽力損害。張益豪說,長期接觸噪音且沒有休息的民眾,如長跑酒吧、夜店、KTV、電影院等娛樂場所,或本身是樂團成員、電競選手等,其使用行為超標,或習慣長期配戴耳機,就是「娛樂性聽損」的潛在高風險族群。他提醒民眾秉持「66原則」,也就是使用耳機時音量小於60%、一天使用時間少於60分鐘,來減少聽力的負擔。若有反覆耳鳴、常聽不清楚對方說話的內容就要趕快就醫,並定期聽力檢查來作為預防。「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為了解民眾使用耳機進行娛樂性活動如聽音樂、追劇、玩遊戲等習慣進行網路調查,共回收1202名受訪者,平均年齡為29歲。華科慈善基金會本周六將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20愛耳嘉年華」,現場提供免費聽力篩檢與諮詢,並請來歌手許書豪獻唱,呼籲民眾注意聽力問題。
-
2020-08-15 科別.耳鼻喉
父母當心!4歲童講話不清楚恐是聽損警訊
國健署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以來,每年平均找出800名聽損兒,但醫師提醒,後天仍有許多因素會造成聽力受損,4歲是一大關鍵時間點,孩子到了這時仍講話不清楚,建議就醫檢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據統計,台灣每1000名新生兒就有3到4人有先天性聽力損失,國健署民國101年起全面補助本國籍3個月內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每年平均找出700至800名聽損兒,及早介入治療降低聽語發展障礙。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鴻清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先天性聽力損失全球發生率都差不多,其中6成是基因遺傳,4成是胎內感染、產程缺氧、黃疸指數過高、早產等因素導致。林鴻清說,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聽損兒若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6個月前開始配戴聽覺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未來不論在語言或身心發展方面,都有機會和正常孩童無異。然而,剛出生的寶寶不僅不會表達,也沒有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尤其輕、中度聽障孩子更不容易被發現,以往大多拖到2歲才驚覺孩子有聽力問題,早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國健署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後,多數聽損兒都能在7個月大左右就確診。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篩檢過關,也不代表終生都沒有聽力問題。林鴻清指出,除了極輕度聽損較難被發現外,部分孩子也可能因為遲發性聽損、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4歲是另一個重要檢查時機。林鴻清說,一般狀況下,孩子到了4歲講話應該都很清楚,若有語言落後、講話不清楚或電視經常開很大聲、常聽不到家人叫喚,都應提高警覺,儘早帶孩子就醫檢查。
-
2020-08-14 科別.耳鼻喉
助聽器加這系統 重度聽損小男孩圓幫家人接電話的夢
小彥勛今年七歲,因為先天性重度聽力損失,即使帶著助聽器,幫忙家人接聽電話仍是難以觸及心願,因緣際會下媽媽帶著小彥勛參加「聽損兒童關懷體驗計畫」,藍芽助聽器讓小彥勛世界聲音更清楚,不只成為家中接電話小能手,哥哥也說每次和弟弟說話「不用再多說一次了。」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國內每年發現超過7百位聽損兒,先天性聽損孩子如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的語言和身心發展,兒童八成時間是在吵雜環境下聆聽。北區聽力師吳政融表示,語言學習始於聆聽,聽損兒童帶著助聽器,透過教育部補助FM調頻麥克風系統,遠端聲音更清楚,但缺點是需加裝接收器及音靴,小小耳朵戴上笨重助聽器,降噪功能較差,噪音下語音辨識能力不佳,隨科技進步,聽力輔具融入藍牙技術。「2020年聽損兒童關懷體驗計畫」共9名藍牙遠端麥克風系統助聽器兒童參與,經實際體驗與測試,對比FM,噪音環境下提升語音理解力達30%,只要電器用品可連結藍牙,助聽器無須加裝設備都能接訊號。手機開啟藍牙,藍牙助聽器就像變成藍牙耳機,雙耳接收聲音更清晰。聽損高危險群如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前3個月內感染德國痲疹或其他病毒性疾病、早產兒等。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任杜宗陽提醒,若發現家中孩子反應、表達不佳,應儘快至醫院檢查,確認是否有聽損,並遵從醫師建議,儘早進行復健或配戴輔具,增加聽覺學習語言機會。國健署新生兒聽力篩檢檢查費用由政府負擔,未滿3個月新生兒均可獲得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是在出生後24-60小時即可於合約醫療院所做聽力初篩;若初篩未通過,應在出院前36-60小時進行複篩或是滿月前做複篩。
-
2020-06-20 科別.耳鼻喉
四成65歲以上長者聽障 應即早治療避免社交障礙
65歲以上的長者聽力障礙高達40%,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亞洲大學聽語系今天到田中頂潭社區為長輩進行聽力篩檢,亞洲大學聽語系系主任盛華表示,老人家的聽力障礙會讓他們和別人溝通容易有障礙,甚至造成他們走不出去,所以及早發現聽力問題,才能提早治療,避免影響其社交活動。「阿嬤,阿嬤」無論志工叫得再大聲,阿嬤還是頭也不回地往前走,頂潭社區理事長蕭萬福說,這種情況可說是社區中日常,也是長輩們嚴重的聽力危機。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田中志工站關懷的83歲林阿公也是多年前就有退化和重聽情形,因為和人溝通較吃力,參加社區活動時都很困擾,林阿公說,因為連接電話都聽不到,所以現在只要電話響,他就把電話拿起再掛掉,親友就會知道他在家,不過後來他也學會自己按摩耳朵來延緩聽力減退。根據PSA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2019年的聽力篩檢報告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失能性聽損盛行率高達40%,不但會造成長輩產生溝通困難問題,老人家更會有孤獨、憂鬱、缺乏安全感,甚至會提高失智症罹患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華科慈善基金會公益支持與亞洲大學聽語系協助下,今天除了在頂潭社區幫長輩做聽力篩檢,結果現場九成長輩有聽損問題,活動也透過互動和講座方式,希望能協助輕中度聽力損失的長輩即早就醫,並勸長輩不能忽視聽力問題,因為只要正確的耳朵清潔觀念、降低長期曝露在噪音中、睡眠充足、避免過勞、每年定期接受聽力篩檢即可預防聽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彰化服務處處長施淑莉也提醒,若發現家中長輩常講話很大聲、電話響了很久都不接或看電視音量調很大聲等,都可能潛藏聽力損失危機,可協助長輩就醫,並配戴適合的助聽輔具,才能避免長輩因聽力障礙的疏離感。
-
2020-05-25 科別.耳鼻喉
聽力受損原因有哪些?醫籲及早檢查
年紀大了,或多或少都有聽力衰退情形,如果聽力檢查測出的分貝數在25分貝以上,就已是聽力受損。25至40分貝屬於輕度聽損,一般人在輕度聽損階段較難察覺,往往會拖到中度聽損以上才做聽力檢查,時間拖久了,除了聽力變差外,要找出聽力受損的時間點、原因以及後續的治療也是難上加難。聽力治療師黃妤茜表示,聽力受損的原因不是只有先天性遺傳,後天的環境跟人為影響也會造成聽力受損。常見聽力受損的原因,包括噪音或長時間戴耳機;挖耳朵若用力不當,也有可能傷到耳膜;外力撞擊下,也很有可能會傷害到耳朵的組織;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感冒等疾病,都有可能侵犯腦神經,讓聽力受損;緊張、壓力過大或是睡眠不足,也是造成突發性耳聾的原因之一。老化更是聽力衰退主因,台灣的高齡人口中,三位至少有一位有退化型聽損;還有遺傳會造成聽力受損。聽力受損的檢測方式,包括耳鏡檢查,可以了解耳道耳垢過多、發炎、耳膜破洞等情況;純音聽力檢查,則是檢查受檢者純音聽力各頻率最小聽閾值,利用不同頻率的純音,檢測對聲音的敏感度,能夠正確測量聽力分貝數;而語音聽力檢查,是用於助聽器使用者的評估和復健,了解言語清晰度。此外,還有新生兒聽力篩檢,則是因為嬰幼兒無法表達,所以需要做嬰幼兒專門的聽力檢查。
-
2019-12-27 科別.耳鼻喉
台大建議聽損兒確診就應做基因檢測 少走治療冤枉路
依據國民健康署新生兒聽力篩檢結果,每年大約有700位新生兒被診斷出先天性聽力損失,急需在6個月內決定治療方針,一旦超過6個月才介入,未來聽、說、閱讀能力都會顯著較差,但醫師和家長有時候單憑聽力檢查和影像檢查,很難決定最適合的療法,家長難以預期孩子未來聽力變化,無法預知自己的孩子聽損類型,是不是特別需要避開有耳毒性的藥物或可能傷害內耳的運動。隨著基因檢測的進步,醫師和家長不再需要像過去花很多時間從錯誤中找答案。台大醫院耳鼻喉部教授吳振吉表示,雖然新生兒篩檢找到的大多是中度以上聽損,如果把18歲以前遲發或輕度聽損的孩子都算進去,盛行率大約是2到3%,其中三分之二的病因來自於基因,與聽損相關的基因總共有200到300個。吳振吉表示,現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提早找到大約有大約佔5到10%聽損兒,是神經發育有問題,就算花了七、八十萬裝電子耳,聽力改善效果也有限。這種狀況如果能提早向家長說明,即便家長還是選擇要裝,期待不會落差太大,醫師也能及早為孩子安排積極的聽語復健、手語學習,因此現在台大醫院的電子耳手術前除了做聽力檢查、影響檢查,基因檢測也是必備。對於另外90%孩子裝了電子耳效果很好的孩子,基因檢測也有幫助。吳振吉表示,基因檢測可以提早找到合併特定內耳結構問題的孩子,醫師會提醒家長,孩子需要終生避免服用某些會造成耳毒性的藥物,也不能從事容易撞擊到頭部的運動如拳擊、橄欖球。吳振吉表示,因為基因檢測能高度準確地決定聽損治療重要方針,目前在美國、日本、歐洲先進國家,健保都有給付確診聽損的孩子做基因檢測,台灣雖然沒有給付,但仍然高度建議確診聽損的孩子都要做基因檢測。目前台大醫院提供的聽損基因檢測有兩種,針對台灣人常見的30個位點檢測費用7000元,檢測與聽損相關的200到300個基因是3萬元。台大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所長陳沛隆表示,目前已知的200到300個聽損基因,可以解釋大約七成患者的病因,但還有三成聽損是從這三百個基因也找不到原因的,可能需要做全基因體分析才能找到答案。目前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提供台大醫院1000個名額,包括聽損、癌症、代謝或神經相關疾病診斷,都可以透過「台灣AI雲」超級電腦的強大運算能力,快速進行全基因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