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直播
共找到
457
筆 文章
-
-
2020-07-11 橘世代.時尚橘
1件白T恤、1頂漁夫帽…銀髮潮時尚 76歲穿出真我
誰說長輩的穿搭不能很「時尚」?留著灰白的落腮鬍,一身牛仔打扮,76歲的林經甫愈老愈有型,他曾是醫師,退休後關注藝文、參與社區營造,甚至受到youtuber兒子林冠廷的「台客劇場」刺激,當起網紅,登上紐約時裝周的伸展台,開始外拍走秀,還參與年輕世代的服飾設計品牌,儼然是位「時尚老人」。愈老愈有型 穿出生活態度對林經甫而言,時尚不僅是穿著打扮,更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隨著年紀增長,頭髮稀疏,他習慣戴帽子出門,牛仔帽、棒球帽和漁夫帽都是他的愛,尤其漁夫帽易摺收納,可放進包包四處走。高齡者最怕跌倒,林經甫建議選擇防滑的橡膠鞋底,黑白灰色系較易搭配服裝。林經甫觀察,有些人習慣買一整套衣服,配好就不會穿搭出錯,他反而喜歡自己搭配服裝,像他現在的工作,不具太多商業感,加上下班後常去運動,因此上半身白T恤、背心,下半身運動褲,成為他必備穿著。喜歡做自己 品牌不是重點談及穿搭,林經甫很有想法,言談之間,他突然注視牆上幾年前拿著戲偶,身穿白polo衫的照片,笑說「現在的我會把polo衫胸口的品牌logo去掉」,因為服裝美學是在個人,而不是在品牌,他希望別人第一眼看見他,是稱讚他很快樂、幸福,充滿自信。一個人的穿搭反映人的生活態度,林經甫喜歡做自己,面對生老病死,他看得很開,不怕死亡,就怕失能,造成家人負擔,所以他努力運動,保養身體,即便疾病無法治癒,也學習與病共存,「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剩下交給上帝吧」!對於父親很潮的穿搭,林經甫的兒子很支持,只要老爸開心就好。談及兒子,林經甫說,父子倆關係如同朋友,從選大學到就業,兩人的對話,從不是命令句,而是疑問句,互相討論,這種互動方式才能長久。結合設計師 大稻埕再出發精神上很「時尚」的林經甫,如今一腳踏入服裝的時尚世界,有台灣的年輕設計師品牌接洽,邀他當模特兒,他立刻答應,就算年輕的牛仔大衣、背心穿上身,也來著不拒。他說很多企業老闆,喜歡穿西裝外套配牛仔褲上班,這是一種「活出自我」的態度,加上選擇有社會企業背景的牛仔配件,讓穿著更具意義。面對未來,林經甫笑說,自己的最後一站就是大稻埕,除了計畫在大稻埕建立更多設計師的共同工作空間,更希望凝聚台灣珍貴的人文情懷,從這裡出發變成國際品牌。誰說年紀大不能再有理想?林經甫充滿好奇、懷抱熱情,他的第三人生正持續前進中。熟齡時尚穿搭直播 分享不敗的丹寧穿搭活動你能想像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有「丹寧」的存在嗎?原本只是工人在穿的牛仔褲,如今從褲子到背心、外套甚至是包包,都可以成為人人必備的時尚單品。現在加入「橘世代」粉絲專頁,在活動頁面分享「自己的丹寧穿搭照片」,由橘世代與Story Wear社群小編評選精彩貼文,就有機會刊登於《橘世代周報》並獲得Story Wear提供的100%天絲棉口罩套或丹寧鑰匙圈(隨機)!網路投稿活動【熟齡穿搭精選閱讀↘↘↘】。要美也要機能…從裡到外 運動不能隨便穿。職業婦女穿搭配件教科書 雋永經典+方正輪廓的雙重品味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1 橘世代.時尚橘
熟齡單寧穿搭技巧 「牛仔大衣、背心」穿出個性
萬年不敗的牛仔丹寧元素,令人有率性、年輕的感覺,偏偏不少長輩隨著年紀增長,無法接受太有個性的穿搭,擔心與年紀格格不入,但只要掌握幾件衣櫃裡必備的丹寧單品,長輩也能搭出最賞心悅目的穿搭!Story Wear 創辦人陳冠百,家族從事服飾業,從小學製衣長大,生活與時尚息息相關,就連她的母親也不太接受牛仔風,至今走優雅的雪紡風格。她觀察「長輩們常覺得牛仔風是年輕人的穿搭,有叛逆的感覺」,加上身邊朋友都沒人如此穿,自然也不敢嘗試牛仔風格的衣服。其實近年國外出現「潮爸潮媽」風,很多上了年紀的長輩,依然打扮得很時尚,不管是單寧風、亮色系或紳士路線,他們的穿搭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甚至登上國際時尚舞台,替穿搭注入一股銀髮勢力。她建議長輩穿牛仔前,首要克服心理障礙,「了解年紀愈大愈有個人韻味」,如何把個人韻味穿出來?牛仔便是一種風格選擇。舉例來說,牛仔長大衣可以遮小腹,具有顯瘦效果,上衣可搭配黑白灰經典色系的高領或短袖衣,不必準備太多配件,簡單俐落,令人感到舒服。另外,對亞洲人而言,很不習慣身上有太多配件如背心,陳冠百說,以牛仔背心為例,其實搭配一件T恤就很有型,而且還可以遮肚子。除了簡單的單寧穿搭,替個人外型加分,陳冠百說選擇結合永續概念的丹寧,更能減少環境汙染,增添購買價值。目前她投入永續時尚工作,將回收的二手牛仔褲拆解再製,並且找來二度就業的婦女們,手工改造牛仔成時尚單品如大衣和背心,耗費時間是一般製衣時程的數倍。不過,陳冠百並未放棄,因為她正堅持做對的事,她說歐美國家的人民已相當理解永續時尚,反而有一半的台灣人並不曉得每天身上穿的衣服,在製衣過程中已造成環境汙染。直到近年愈多人倡議永續時尚,大眾才逐漸認知紡織產業汙染對環境的影響性,她期盼民眾能透過實際行動力,改變消費行為,替永續地球盡一份心力。一件牛仔,不僅能穿出個人風格、愛護地球,還可以充滿故事。陳冠百說,有不少民眾想做故事衣,紀念特殊的人事物,就有民眾拿著過世奶奶的千鳥格衣服,拜託陳冠百在牛仔大衣裡,加入奶奶衣服改成的內袋,位置就在胸口附近,象徵對親人的思念。近期這項故事衣計畫,也加入募資行列,有興趣的民眾可參考相關資訊: 故事衣募資網站熟齡時尚穿搭直播 分享不敗的丹寧穿搭活動你能想像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有「丹寧」的存在嗎?原本只是工人在穿的牛仔褲,如今從褲子到背心、外套甚至是包包,都可以成為人人必備的時尚單品。現在加入「橘世代」粉絲專頁,在活動頁面分享「自己的丹寧穿搭照片」,由橘世代與Story Wear社群小編評選精彩貼文,就有機會刊登於《橘世代周報》並獲得Story Wear提供的100%天絲棉口罩套或丹寧鑰匙圈(隨機)!網路投稿活動【熟齡穿搭精選閱讀↘↘↘】。要美也要機能…從裡到外 運動不能隨便穿。職業婦女穿搭配件教科書 雋永經典+方正輪廓的雙重品味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0 癌症.癌友加油站
畫出美麗天空 向臨終癌患告別
生命雖有終點,但罹癌患者有尊嚴的臨終與生命奮戰精神,也會影響周遭的人。亞東醫院家醫科心理師林欣怡,長期陪伴安寧病患走向生命盡頭,她回想起李大哥,臨終前在花園賞景的眼底世界是多麽美麗,以畫筆繪成「生命中最後美麗的天空」向他告別,獲得第8屆「彩繪希望」繪畫比賽醫療團隊組第三名。得到「彩繪希望」繪畫比賽的肯定,讓林欣怡驚喜,她決定將獎金全數捐出給院內的「馨寧花園」添購花草,讓更多患者在花園看看世界時,能夠減壓,得到療癒。林欣怡原本就有繪畫基礎,學生時期曾因車禍損傷脊椎及腰椎,她每天復健、臥床就看著天花板,加上當時有同學因血癌離世,讓她決定成為心理治療師,在亞東醫院家醫科與安寧(馨寧)病房任職,陪伴安寧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欣怡畫中的李大哥,大腸癌末期,陷入經常昏睡、偶爾短暫甦醒的階段,但他說,臨終前想再到花園看看世界。或許冥冥之中有定數,臨終前一天,李大哥清醒了且精神很好,家人推著他到馨寧花園,看著藍天白雲、陽光和煦,一旁花草繁盛,李大哥心情很好。當下她看見李大哥眼睛反射著藍天白雲,於是她拍下照片。隔天一早,李大哥離世。畫作得獎後,欣怡非常驚喜,立即與李大哥的女兒聯繫,大家都相當高興。欣怡說,誰說患者臨終前只能一直躺在病床看著天花板?住在安寧病房也可以做其他事,只要患者想要或有意義的,醫護人員都願意努力嘗試。她感謝畫作獲得肯定,對她也是一種療癒。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第8屆彩繪希望共選出癌症病友、親友、醫療團隊及兒童特別組共31幅得獎作品,即日起線上展出。今天(10日)中午12點30分,更在臉書粉絲團進行直播,邀得獎者線上座談並透過其日常生活的記錄,讓大眾能一窺藏在畫作背後的故事,觀看內容請上臉書搜尋「癌症希望基金會」。
-
2020-07-10 癌症.癌友加油站
眼中閃耀的陽光成為力量 心理師用畫筆向安寧患者告別
生命雖有終點,但罹癌患者有尊嚴的臨終與生命奮戰精神,也會影響周遭的人。亞東醫院家醫科心理師林欣怡,長期陪伴安寧病患走向生命盡頭,她回想起李大哥,臨終前在花園賞景的眼底世界是多麽美麗,以畫筆繪成「生命中最後美麗的天空」向他告別,獲得第8屆「彩繪希望」繪畫比賽醫療團隊組第三名。得到「彩繪希望」繪畫比賽的肯定,讓林欣怡驚喜,她決定將獎金全數捐出給院內的「馨寧花園」添購花草,讓更多患者在花園看看世界時,能夠減壓,得到療癒。林欣怡原本就有繪畫基礎,學生時期曾因車禍損傷脊椎及腰椎,她每天復健、臥床就看著天花板,加上當時有同學因血癌離世,讓她決定成為心理治療師,在亞東醫院家醫科與安寧(馨寧)病房任職,陪伴安寧病人走完最後一哩路。欣怡畫中的李大哥,大腸癌末期,陷入經常昏睡、偶爾短暫甦醒的階段,但他說,臨終前想再到花園看看世界。或許冥冥之中有定數,臨終前一天,李大哥清醒了且精神很好,家人推著他到馨寧花園,看著藍天白雲、陽光和煦,一旁花草繁盛,李大哥心情很好。當下她看見李大哥眼睛反射著藍天白雲,於是她拍下照片。隔天一早,李大哥離世。畫作得獎後,欣怡非常驚喜,立即與李大哥的女兒聯繫,大家都相當高興。欣怡說,誰說患者臨終前只能一直躺在病床看著天花板?住在安寧病房也可以做其他事,只要患者想要或有意義的,醫護人員都願意努力嘗試。她感謝畫作獲得肯定,對她也是一種療癒。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第8屆彩繪希望共選出癌症病友、親友、醫療團隊及兒童特別組共31幅得獎作品,即日起線上展出。明天(10日)中午12點30分,更在臉書粉絲團進行直播,邀得獎者線上座談並透過其日常生活的紀錄,讓大眾能一窺藏在畫作背後的故事,觀看內容請上臉書搜尋「癌症希望基金會」。
-
2020-07-10 橘世代.健康橘
【天然保養妙方01】一株藥草「能喝能抹能飲」 古希臘藥草讓50+逆齡生厚髮
有機美人生活家向學文旅美20年後返台,陪伴母親10年,她與母親一同實踐了各種養生與心身調理方法。本書記錄了她們所體驗最有效、簡單的天然保養術。學文老師認為,年歲的增長與死亡都是人生的必然,但透過好好照顧自己,讓身心維持在健康無病的狀態,絕對是力所能及且操之在己的事。《有機不老》書摘試閱:頭髮掉不停 與 「營養失調」有關至少有十年,打理頭髮好簡單,只剪,不染也不燙。一次固定修剪時,向來安靜專注的髮型師突然打破沉默,驚訝地問,我最近用了什麼來保養頭髮?我也好奇為何他會有此一問,原來是二十五年來對我頭髮質量相當熟悉的他發覺,我的頭髮竟然變多了!掉髮大多是因為髮根不固,不僅跟日常清潔、保養的習慣有關,更是與所攝取的營養有絕對關聯。掉髮,其實是人體新陳代謝的自然現象。一般來說,夏秋換季、氣溫降低時的頭髮掉落量會較多些,而一天之中,通常在睡醒和洗髮時,比較容易看得見掉髮。所以,判斷自己掉髮是否過多,就需觀察晨起時的枕頭上、洗浴後堵塞排水孔的髮絲,只要總數範圍在五十到一百根,都算正常。膠原蛋白減少 補充矽元素防掉髮然而,隨著環境、生活、飲食等各種因素,頭皮真皮層的膠原蛋白流失,導致頭皮老化、毛囊受損,無法正常供應養分到髮根,使得原有長達五年壽命的毛髮生長期縮短,提前進入退化、靜止,造成髮根鬆動而大量脫落。因膠原蛋白減少所引起的掉髮,我們可以補充矽元素來促進體內正常製造足夠的膠原蛋白,來活化毛囊、鞏固髮根,增加髮量。矽元素,也稱為二氧化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也是構建膠原蛋白的主成分;和半導體使用的矽材料、洗髮精添加的人工合成物質矽靈,大不相同。天然食材中的馬尾草,堪稱植物界二氧化矽含量最豐富的來源之一。馬尾草強化髮質 恢復頭髮濃密馬尾草為木賊屬植物,是多年生不開花以孢子繁殖的蕨類。遠古時期的希臘、羅馬和中醫就有記載其醫療效果和多種日常用途,是一種古老藥草。除了富含二氧化矽,馬尾草亦含有其他有益生髮的礦物質,如鎂、鈣、鐵、錳、鉀、鋅、硒等。因為馬尾草有助於強化髮質,激活頭皮血液循環,進而滋養毛囊,防止掉髮、恢復頭髮彈性、韌度及濃密,並使髮絲烏黑潤澤;所以,很多知名品牌的頭皮保養、護髮精華都含馬尾草成分。馬尾草可在中藥房或花草茶店買到,中空有節的莖部在乾燥後,像極了小段的吸管,散發著淡淡的植物香氣。為了養髮,我一星期會喝一兩次馬尾草茶,也常用馬尾草浸泡液來洗髮、潤絲和按摩頭皮,頭皮屑和髮尾分叉的情況都確實有改善。濃密黑髮一如青春正盛,綁個馬尾,就好自然漂亮!馬尾草保養方法●馬尾草洗髮水馬尾草能抗菌、消炎,有效去除 頭皮屑,並具有排除頭皮多餘油脂的功能,因此對於油性髮質有很好的效果。做法:在洗髮精裡摻入馬尾草茶,調勻稀釋洗髮精的濃度後,即可洗髮。●馬尾草潤絲液使用方法:1、頭髮洗淨後,用馬尾草茶冲洗或浸濡。 2、在頭髮上保留15-20分鐘,再沖洗掉即可。●馬尾草茶材料:馬尾茶茶包1個(或乾燥馬尾草茶12茶匙(10g))、熱水250-300ml、蜂蜜少許做法:1、將馬尾草茶包或2茶匙乾燥茶放入杯中。2、沖入250-300ml熱水。3、浸泡大約10分鐘之後,加入少許蜂蜜一起調勻,即可飲用。【天然保養妙方直播影音】本文摘自《有機不老:優雅、無病、享天年的天然保養妙方》,時報出版 2020/02/25 出版【有機不老系列專輯↘↘↘】。「把記憶譜成曲!」聽首歌吧,大腦起舞緩失智。看牙齦知健康?! 「骨頭湯食譜」為營養打基礎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04 橘世代.健康橘
開口大聲唱歌 訓練你的吞嚥力
「吞下去有這麼困難嗎?」一位失智者的太太每日都這樣問先生,三餐幾乎像打仗,照顧早已失去耐心。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常務理事蕭麗君說,這是罹患失智或臥床長者常見的「吞嚥困難」,例如吞藥困難、食物卡喉、吃飯耗費時間過久、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等,都可能是吞嚥困難的潛藏症狀,也可能是長者已經無法辨識出食物所致。想要預防老後吞嚥困難,她鼓勵健康長者「多開口唱歌」,大聲、拉長秒數等變化,只要有趣好玩,連國歌都能唱,鍛鍊咽、喉、舌根等部位,增加肌力。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桃園市失智共照中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主辦「2020長智論壇」,以「失智者的吞嚥照護」為主題展開實體活動與線上直播。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論壇貼心照顧到瘖啞人士的需求,由長庚團隊開發Zoom手語視訊服務,同步直譯內容。短短一個多小時共觸及3萬多人。湯匙下壓舌頭 冰涼食物刺激蕭麗君說,吞嚥困難指的是食物從口腔進入胃的過程發生困難,可能食物會錯跑進呼吸道,引發嗆咳,或食物往上跑到鼻腔、含在嘴巴遲遲吞不下,還有長者就算食物擺在眼前,也無法分泌唾液、沒有吃的欲望,又或手部操控能力出狀況,導致難以進食,必須尋求吞嚥訓練的專業協助,找回吞嚥能力。吞嚥困難症狀依據不同時期: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部期、食道以及認知期,有不同的改善對策。蕭麗君舉例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因長者記憶力衰退,無法認知食物,因此進食時可以用湯匙下壓舌頭,或用冰冰涼涼的食物稍作刺激,引發吞嚥的動作。失智難辨食材 不適合吃火鍋她以自身經驗為例,若家中有失智長者,吃火鍋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食材有生肉、蔬菜、湯水、調味料等各種選擇,太複雜,長者無法清楚認知哪些食材該如何食用,也會造成進食障礙。至於血管型失智症,則因為長者可能有偏癱、難維持用餐的動作,因此除了吞嚥訓練之外,愉悅的用餐環境、改為糊狀、濃稠狀等食物的質地,都有助於進食以及攝取營養。很多長者用餐時容易嗆咳,通常是出現在咽部期,但還有一種更危險的是「靜默式吸入」,指的是食物跑入呼吸道,長者不見得有明顯的嗆咳反應,照顧者必須觀察長者是否發生低燒、餵食過程意識不清楚、嗜睡、痰多等現象,必須到醫院做吞嚥攝影檢查,或胸部X光檢查是否有肺部浸潤現象。簡易訓練吞嚥運動「愈晚餵食糊狀食物愈好」,蕭麗君建議盡量增加長者自己進食的能力,例如平常多做簡易的口腔、咽部、舌根等運動,可以有效預防吞嚥障礙。一、活動度運動:舌頭盡量伸愈長愈好,往前、左、右、上活動。二、阻抗運動:1.在舌頭前方拿壓舌板往內推,讓舌頭盡量往外頂,接著朝左、右兩側、往上頂。2.嘴唇咬壓舌板後緊閉,以手試圖抽出壓舌板。以上的訓練次數要密集、數量足夠,才能有效訓練到肌力。三、喉部上抬運動:1.身體躺平,頭部抬起看腳尖,維持至少30秒到1分鐘,休息1分鐘,以上動作做3個輪迴。2.接著頭部抬起1秒後、躺下,共做30次。四、頭頸部放鬆:1.雙手抱頭看肚子,維持5秒鐘。2.放鬆。接著再做一次。活動詳情: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755/4524289報名網址:https://reurl.cc/arMYeG更多吞嚥運動可參考「呷百二,吞嚥健康操」影片,有國、台語版。【延伸閱讀↘↘↘】。有圖/別讓「骨質疏鬆」摔壞生活,跟著治療師練骨力。你,65歲了嗎? 把握健康慢老4大重點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共
1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