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苗接種
共找到
2667
筆 文章
-
-
2021-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機師染疫未激起疫苗施打潮 陳時中:不排除放寬對象
AZ疫苗開打至今,已接種4萬8180劑。是否因應華航機師染疫案,激起施打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並未引發施打朝,公費也沒有大量施打的情況,不排除再放寬公費對象。昨天疫苗接種2723劑,其中自費為1728劑、公費僅有975劑。陳時中表示,高風險公費對象包括華航等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三天來打了三百多劑,看起來不踴躍。如果繼續是這種接種速度,不排除再放寬。陳時中說,機師目前檢驗已八成,到目前都沒有連起來的線,認為大多是個別染疫。但個別染疫對於家戶親密接觸者的風險較高,因此希望這些人能大量打疫苗。另外,接種疫苗後不良事件,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新增18例不良事件,皆為非嚴重事件。截至目前不良事件共281件,嚴重不良事件23件、非嚴重不良事件258件。
-
2021-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款中製疫苗認證 世衛2周內審批
多維新聞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在未來兩周內決定是否為中國兩款新冠疫苗:國藥疫苗和科興疫苗提供緊急使用清單(EUL)認證。如獲認證,中國疫苗將成為第一批獲得WHO批准的非西方國家疫苗。報導引述路透指出,WHO計畫於4月26日和5月3日分別開啟對國藥疫苗和科興疫苗的認證過程。據報導,當疫苗被用於WHO的新冠疫苗實施計畫(COVAX)時,需要EUL清單的授權。中國2月曾表示,擬向COVAX提供1000萬劑新冠疫苗。到目前為止,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輝瑞(Pfizer)疫苗和強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是該清單上僅有的三種疫苗。報導稱,儘管尚未獲得WHO認證,中國已經向80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國藥和科興疫苗也已經在中國國內進行了大規模接種。香港南華早報指出,「進入EUL清單是一個全球公認的標誌,批准國藥和科興疫苗產品的決定將產生深遠影響」,當前全球疫苗的短缺已令WHO的COVAX計畫陷入癱瘓,由於美國對生產疫苗所需的原材料實行出口管制,導致無法增加產量,促使一些國家將目光轉向中國。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表示,WHO對中國疫苗的認可,會對中國疫苗在全球疫苗供應中的地位產生「重大影響」,將使中國疫苗的國際營銷合法化,並促進多國的疫苗接種運動。分析表示,一旦獲批,這將是首次有西方以外國家製造的疫苗獲得世衛認可。其次,獲得授權後,意味著這兩款疫苗不僅可被納入COVAX,也意味著可能掃清了它們進入歐盟的障礙。
-
2021-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印重創COVAX疫苗供應鏈 台灣境外移入壓力大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達到1.5億人,死亡人數逼近310萬人。公衛學者指出,歐洲及南北美洲,每10萬人就有超過100人確診,印度更高達每10萬人150人,使台灣面臨境外移入龐大壓力,機師在海外感染也在所難免。疫情升溫速度一再竄升,全球疫苗接種速度卻趨緩,加上美國嚴管疫苗原料出口、印度疫情嚴峻減少疫苗產量,重創COVAX供應鏈,貨量大減三分之二,等待配發的國家取得疫苗難上加難。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台大公衛校友群,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全球疫情最新進展。陳秀熙指出,截至4月24日止,印度、歐洲、南北美的單周每10萬人發生率都高於100,此數值是境外移入壓力的重要指標,台灣也受到影響,近期出現機師於海外感染、確診的案例。至於單周死亡率,歐洲和南美洲每十萬人就有五人死亡。公衛學者林庭瑀表示,巴西每周七到八萬人確診,與疫苗效力不佳、施打率較低有關,巴西更因為公共衛生措施淪為政治戰場、使用未經臨床證實的藥物進行治療、不允許外國醫藥衛生人員進駐,導致每天新增3000到4500人死亡。陳秀熙指出,印度因三月底到四月中兩次大型宗教節慶,數十萬名教徒群聚恆河,聚會地千人染疫,目前單周發生率高達每10萬人150人,為全球疫情最嚴峻的國家,至少一劑疫苗的接種率僅8.47%。公衛學者王威淳表示,印度除了面臨英國株、印度株(B.1.617)的「雙株夾擊」,近期又發現B.1.618這個新病毒株,英美星等國也因驗出B.1.617,紛紛對印度頒布禁飛入境令。陳秀熙表示,韓戰之後,美國對於關於境內或盟國出現國防或生技危機時,就會啟動「美國國防生產法」,允許總統以最高權力動,來阻止產品輸出到其他國家。川普即應用此法,管制疫苗相關材料出口,拜登上台後也延續疫苗生產必須物件及設備的輸出管制,影響大約37件重要物件,包括針筒,導致海外藥廠囤積物件。陳秀熙表示,印度面臨疫情失控的內憂,以及美國管制原物料輸出的外患。印度血清研究所是全球最重要的疫苗生產公司之一,當印度疫情嚴重而提高疫苗內需,加上美國管制原物料出口,結果重創COVAX供應鏈,原本預估四月可以交貨5000萬劑疫苗,減少為原本的三分之一,依賴COVAX的國家就無法取得疫苗,特別是亞洲和非洲。陳秀熙呼籲,美國應解除新冠疫苗原材料出口禁令,以便印度能夠提高疫苗產量。對照印度的水深火熱,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美國疫苗施打率已來到42%,打的比較慢的州也有30%接種率,截至4月23日已打掉2.2億劑,超前拜登上任百日打兩億劑的目標。歐盟已經預告,接種疫苗的美國民眾,應該能夠在今年夏天到歐洲旅行。不過美國內部的問題,在於種族健康不平等。林庭瑀表示,非白人確診及致死比例都較高,已有許多學者呼籲拜登政府從政策改變現況。例如提供醫療補助,確保黑人拉丁裔有保險及醫療服務,也要重視偏遠地區的急診和醫院,將高品質醫療發展和普及醫療的公平性提高。另外,學者也提到社會決定因素例如壓力、歧視和艱苦,拜登政府應積極改善不平等的就業機會及教育程度,以及少數族裔社區的經濟發展。
-
2021-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CDC:完成疫苗接種 戶外社交可不戴口罩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修訂公共健康指南指出,已經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民眾戶外健身、用餐時可不配戴口罩,也可參與小型戶外集會。但未完成接種者仍需佩戴口罩。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今天在白宮防疫記者會上表示,完成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民眾,除非身處於像是音樂會或運動賽事、購物中心等大量人群聚集處,外出散步、健身時可以不戴口罩,也可與友人在戶外小型聚會。新指南也規範,若是在室內與他人進行社交活動,建議仍需佩戴口罩。根據CDC公布的最新指南,所謂的完成接種,指的是完成輝瑞(Pfizer)或莫德納(Moderna)第二劑接種2週後,或是接種嬌生疫苗(Johnson & Johnson)2週後,才算完成接種。目前全美約30%民眾已經完成接種。
-
2021-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部桃進駐華航協助「打疫苗」 王必勝:今已打180多人
短短八天已有9名華航機師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溯採檢1279名機組人員,額外有3名未確診過華航機師體內有抗體,指揮中心將加派警力、護理人員進駐華航園區的「諾富特飯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今在臉書PO文指出,「只要有任務需求,部醫永遠都在」,他表示,已經接到需求,協助華航員工施打疫苗,今已啟動並完成施打180多人,臨時醫療站將設置到5月10日為止。王必勝於臉書表示,三天來部立桃園醫院已經協助在華航園區,對機師採檢PCR以及抽血檢驗抗體,達到700多人,今起也在該園區設置疫苗接種站,預計可以大幅提高華航員工疫苗施打率,以期降低感染風險,也讓事件早日平息。王必勝說,華航這次在人員動員、場地動線安排及資料調查上面,都很有效率,管理高層除了持續現場督導,也率先接種疫苗。現場秩序紀律都非常良好。由於此次有許多機師居家檢疫都是在諾富特飯店執行,王必勝表示,部立桃園醫院協助集中檢疫所的檢疫,相對有經驗,因此進駐來協助飯店更能給予實際的經驗分享,進駐指導將針對安全管理、感控動線等。王必勝說,目前未能得知是否為檢疫旅館釀多人感染,依照集中檢疫所的經驗,需要確認是否確實執行,包含檢疫者是否都待在房內,送餐時是否有曾離開房間,或是垃圾清運時是否貨時,也得確認飯店的監視器是否足夠等,盼能找出問題協助疫調。
-
2021-04-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陳時中分享抗疫經驗 直呼去年抗疫困難、今年口水困擾
台灣防疫成績優異,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參與歐洲商會舉辦的「台歐健康論壇」,分享台灣在疫情爆發至今的防疫經驗,台灣的抗疫成果建立在台灣非常警覺,也建立在過去SARS的經驗之上,抗疫當然有困難之處,疫情嚴峻時,抗疫策略就顯得重要,疫情穩定時,政治口水就變多,他說,去年防疫「很困難」、今年口水「很困擾」,病毒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病毒,最好的抗疫方式就是資訊透明,未來抗疫的策略是「預防戰」,疫苗接種是最重要的事。全球至今已有1.4億多人確診,320多萬人死亡。陳時中說,台灣截至昨天為止有1105人確診,其中一人為空號,死亡人數為12人,致死率為1%,該數據在世界排名來看都是好的,台灣抗疫成功歸功在台灣非常警覺,許多措施都是提早作為,而有效阻止疫情擴散。不過去年輕忽歐美疫情,導致封鎖邊境的時間比較晚了一點,甚至宣布的方式還是直接在記者會上宣布,陳時中說,若是以現在的狀況來看,一定是被罵到體無完膚,但那時候大家都非常緊張,才對指揮中心比較容忍,他說,現在對於防疫也已經相對疲乏,導致政治口水也多了些。他笑說,去年防疫很困難,今年口水很困擾,但無論是困難或是困擾,政府都應該要面對解決。面對疫情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陳時中說,指揮中心面對的挑戰很大,像是近期華航爆發多名機師確診事件,先前指揮中心訂出疫苗十大接種順位,現在就有聲音說「這安排真的太爛了」,應該要把機師放在最前面,他說,指揮中心需要先理性分配,才有辦法執行。另外一項困難就是,最近在討論的疫苗,一開始社會會責怪指揮中心買不到,買到又說買不夠多,買多又說買太貴,疫苗來了又說來太少,開始打了大家不肯打,又開始念「買太多」。陳時中說,之後疫苗可以大量供應時,應該是他萬箭穿心的時候,相信大家知道他的痛苦。不過總歸一句,台灣的抗疫建立在全民防護之上,他也感謝各界的協助謙卑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協助防疫。
-
2021-04-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有疑慮 台灣民意基金會:六成六國人不願接種AZ疫苗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發布最新民調,其中針對國人是否願意接種AZ疫苗,有9.9%認為非常願意,19.5%還算願意, 31.8%不太願意,34.2%一點也不願意,4.5%沒意見、不知道。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在20歲以上台灣成年人中,約二成九基本上願意接種AZ疫苗,但有高達六成六不願意,不願意接種者比願意接種者多37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有三成四台灣成年人強烈不願意接種AZ疫苗。這項發現顯示,絕大多數的台灣公民對施打AZ有疑慮,未來疫情指揮中心推動AZ疫苗接種,如何說服社會大眾願意接種,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調查也問,蔡政府疫苗採購資訊透明化的感覺,結果發現,有8.6%民眾認為非常透明,29%還算透明,24.5%不太透明,22.1%一點也不透明,15.9%沒意見、不知道。游盈隆認為,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在20歲以上台灣成年人中,約三成八認為蔡政府在疫苗採購資訊上基本上透明,但有四成七不以為然,認為不透明者比認為透明者多9個百分點。游盈隆認為,這項發現表示,四成七台灣公民質疑蔡政府疫苗採購資訊不透明。這種現象的出現並不尋常,尤其當人民曾高度信任、甚至無條件服從指揮官陳時中及其所領導疫情指揮中心的時候。進一步分析顯示,男性、25至64歲、高教育程度者,有較高比例質疑政府疫苗採購資訊的透明度。由於全球疫情仍持續擴大,甚至惡化中,國人對政府疫苗採購的規畫與行動將益加關切。當越來越多人擔心政府可能有黑箱作業時,將嚴重不利政府有效防疫的作為。該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負責問卷設計,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與統計分析。訪問期間是2021年4月19至21日3天、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是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以系統抽樣加尾數2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021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07個百分點。
-
2021-04-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新增一例嚴重不良事件 40多歲女子腦缺血住院
AZ疫苗自3月22日開始施打,接種人數突破四萬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已接種4萬2672人,新增一例嚴重不良事件通報,為一名40幾歲女性,因懷疑暫時性腦缺血住院,但已出院並也已恢復上班。目前4萬多人接種。其中,自費對象為5256人。莊人祥表示,新增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19件,其中一件為疑似嚴重案例。該案為40多歲女性,接種後12天先出現右腿不適,於接種後23天發生口齒不清且因懷疑暫時性腦缺血而住院。經住院一日後症狀改善即出院,目前門診追蹤中。莊人祥表示,由於沒有暫時性腦缺血這樣的疫苗報告,因此此事件目前看起來比較像是跟疫苗接種後的不相干事件,只是剛好發生在疫苗接種後。至於機組員從4月12日即可接受公費接種,而這次爆出華航機師染疫擴大,發現華航機組員的接種人數少。而指揮中心也提供採檢、接種的便利流程,讓機組員在部桃採檢後可直接接種。莊人祥表示,華航預定今天將接種67位機組員。
-
2021-04-26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當心疫苗緩打潮 世衛組織建議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使民眾減少上醫院頻率,國內常規疫苗接種在去年三月下滑,接種率降了百分之八,催打之下,接種率才回升正常。新冠肺炎疫情與新冠疫苗衝擊下,捉襟見肘的疫苗基金更顯吃緊,國內未來的疫苗布局,除了現有疫苗,未來新納入的兒童疫苗以公費為主,成人疫苗則傾向 以自費為原則。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四月最後一周訂為「世界免疫周」,今年主題為「疫苗使我們更靠近」。世衛組織指出,疫苗每年可挽救百萬人生命,也是最有效的健康措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人忽略常規疫苗接種,加上種種對疫苗的錯誤訊息,使得疫苗出現緩打潮,常規疫苗之外,世衛組織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減少與新冠肺炎多重感染的風險。新冠拖累 去年疫苗接種率降聯合報關心民眾預防接種,邀請衛福部疾管署長周志浩、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肺炎鏈球菌工作小組召集人曁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委員暨台大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進行紙上論壇,提醒民眾疫苗的重要。周志浩指出,去年三月,疫情最為曖昧不明時,確實監測到國內常規疫苗接種率降低了百分之八。經大力催打,到了五、六月時,各縣市接種率逐步回溫到正常,各項常規疫苗的接種率維持百分之九十五。此外,緩打潮會不會造成疫情缺口?周志浩表示,疾管署每天盯著各鄉鎮的病例通報與病例,並無異常狀態,呼籲民眾仍應定期接種常規疫苗。疫苗防護 公衛的下水道工程黃立民指出,疫苗預防接種被視為公共衛生最重要的「下水道工程」。世衛組織評估,花費一美元(約新台幣卅元)在疫苗上,平均可省下七到廿美元(約新台幣二一○元到一八○○○元)後續醫療支出。呂俊毅指出,疫苗基金吃緊讓專家們如坐針氈。周志浩表示,我國每年花費約卅億元採購國人所需疫苗,但「還是不夠」,今年碰上新冠疫情,新冠疫苗採購由特別預算支出,未來應有獨立預算,以免排擠到常規疫苗,但各種新疫苗價格不菲,動輒翻倍,疫苗價格確實有愈來愈貴趨勢。以公費流感疫苗為例,二○一九年年全面升級為四價流感疫苗,採購價格就增加一倍,去年新冠疫情期間,流感疫苗打氣旺,原本採購的六百萬劑不到幾個月就施打完畢,在全球都大缺貨時,台灣積極搶購,沒想到後續發生國外的流感疫苗狀況,連帶影響國內的流感疫苗打氣。經費吃緊 分配策略重新思考周志浩表示,現在疫苗經費相對吃緊,近年來積極爭取增加編列經費,而公費疫苗採購經費部分源自菸捐,未來將爭取更高比率的菸捐挹注疫苗基金。邱政洵指出,疫苗經費分配應從策略上重新思考。周志浩也表示,經新冠疫情,國人應更能了解疫苗接種的重要,現在是檢討疫苗經費結構最好的時刻。目前公費疫苗經費多投注在兒童疫苗,但近年來,成人疫苗也成焦點。疾管署建議接種清單中,成人疫苗達十多種,如MMR疫苗、A、B肝疫苗等。周志浩表示,預算分配上,嬰幼兒疫苗會盡全力以公費支應,而策略上,建議成人疫苗以「自費」為主。部分醫師認為對疫苗宣傳的管理有些嚴苛,若非公費疫苗,一般民眾幾乎不會知道哪些疫苗需要自費接種;周志浩表示,藥廠可在法規內盡可能宣傳,告知民眾真實的效果,傳達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
2021-04-26 新聞.元氣新聞
納新疫苗牛步 建議採部分負擔
我國每年投資國人常規疫苗經費約卅億元,因菸捐收入減少,加上擴大疫苗項目與接種對象、改用新型疫苗等,導致支出增加,如今肺炎鏈球菌疫苗擴及六十五歲族群政策遲未實現,小兒腸病毒疫苗又即將上市,疫苗經費缺口愈來愈大,「疫苗專家們如坐針氈」,建議新疫苗費用採用部分負擔並加強宣導,或許是解方。近年來,政府投注於疫苗的經費大幅上升,學齡前兒童常規疫苗,從九十六年每人二千元,一○六年成長到一萬二千元,每年疫苗接種總經費也從五億元,成長到卅億元,新納入疫苗包括幼兒五合一、細胞日本腦炎疫苗、國中女生的HPV疫苗等,但仍有許多疫苗無法納入常規接種名單。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肺炎鏈球菌工作小組召集人、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無奈指出,研究證實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具經濟效益,不僅減少感染,也減少病患住院、醫療支出等,但該疫苗接種對象擴及六十五歲族群的政策,延宕多年,主要原因就是經費短絀。民國九十五年推動肺炎鏈球菌疫苗時,兒科資深權威林奏延與李慶雲,認為是兒童預防醫學新世紀,聯袂拍了卅秒宣導影片,呼籲民眾接種,帶動風潮,成為成功的疫苗宣導。但我國的疫苗宣導管理嚴格,影片很快就被下架。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疫苗接種屬於預防層面,只要在國內取得許可證的疫苗,就應該可以擴大宣導,提升民眾認知。他以韓國為例,韓國捷運上就可見疫苗廣告,宣導內容包括認識疾病、作用與副作用、並強調需諮詢醫師意見。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委員暨台大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新疫苗愈來愈多,民眾需要更多的疫苗資訊,才能促進接種意願,以美國為例,由政府提供疫苗接種建議名單,不分公費與自費。他建議,國內可由具有公信力的學術機構提出疫苗接種建議名單,提供民眾參考。
-
2021-04-26 新聞.元氣新聞
群體免疫拼圖 成人接種待補強
小兒麻痺曾是全球流行性疾病,台灣也是流行區域,在普遍口服沙賓疫苗後,小兒麻痺在台幾乎絕跡,每年罹病人數在十人以下。但防疫成功,掉以輕心,疫苗接種率從九成下降到八成,一九八二年猛然爆發一○四三個病例,因為殘存的野生型病毒突破群體免疫力,造成眾多孩子終生遺憾。專家呼籲,持續接種疫苗可以達到群體保護力。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台灣疫苗接種率傲視全球,是疫苗接種模範生,兒童疫苗接種率達九成以上,但稍一輕忽,就會出現群體免疫缺口。黃立民估算,一九八二年小兒麻痺流行,以十比一的發病率推算,當時至少造成上萬人感染,因此維持接種率九成以上非常重要,民眾應定期規律接種疫苗。不過,國內成人接種疫苗觀念尚未建立,尚不足以達到群體免疫效益。黃立民說,許多人認為打疫苗是小孩的事,誤以為成人不需要打疫苗。成人疫苗接種意願偏低原因在於缺乏疾病意識,接種疫苗不是忙碌生活中的優先順位。但從新型流感疫苗到新冠肺炎疫苗,成人接種疫苗已經成為近十年的新議題。黃立民說,群體保護力是讓沒打疫苗的人也得到好處,以肺炎鏈球菌為例,一百個成年人會有二到三人的鼻腔帶菌,打了肺炎鏈球菌疫苗後,疫苗使鼻咽部粘膜受到免疫機制保護,帶菌移生機率降低,阻斷肺炎鏈球菌傳播,疫苗產生的群體免疫力,會使整個族群的疾病盛行率下降。世界衛生組織呼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眾應接種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減少多發性感染。黃立民提醒,成人接種疫苗,不僅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家人。
-
2021-04-26 新聞.元氣新聞
疫苗迷思 錯誤訊息妨礙接種
世界衛生組織在「世界免疫周」特別呼籲,圍繞疫苗接種所傳播的錯誤訊息,將會加重疫苗緩打的威脅。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委員暨台大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指出,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率的健康促進方法,似是而非的訊息造成民眾擔憂,其實嚴重不良反應極為少見,也可循受害救濟機制補助。疫苗迷思中,最有名的一樁歷史公案,莫過於打疫苗會得自閉症。一九九八年,英國腸胃醫師魏克菲爾德(AndrewWakefield)在極富盛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上發表,接種腮腺炎、麻疹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可能誘發一種稱為退化的自閉症病症。事後證實是鬧劇一場,呂俊毅指出,該論文不僅被刺胳針回收,該名醫師也被撤銷執照,但影響甚鉅,引發超過十年的反疫苗潮,雖然至今再沒有第二篇的研究顯示疫苗會導致自閉症,流行病學的背景值也沒有發現自閉症因接種疫苗上升,但已有理說不清,成為疫苗的最大迷思。國內小兒科資深權威李慶雲曾說,「沒有得過麻疹之前,小孩還不算你的。」顯示疫苗對保護孩子的重要。國內嬰幼兒接種疫苗的輝煌成績,也讓人誤以為接種疫苗是嬰幼兒專利,呂俊毅說,疫苗對嬰幼兒健康有極大貢獻,但疫苗保護力並非終身,青壯年人需補打疫苗,而新型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更是成年人應接種的疫苗。呂俊毅指出,疫苗將致病菌的成分打到身體裡,產生免疫反應,因此輕微發燒、頭痛、倦怠、紅腫、硬塊都是正常反應。因此,產生「副作用」是必然的,但副作用不等於不良事件。此外,國內接種流感疫苗時,也曾出現手抖、無力的民眾,但接著就慢慢自行恢復,判斷屬於心因性反應。對於真正疫苗造成的不良事件,可透過常規接種疫苗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機制,視傷害程度、持續性及是否可恢復,經專家審議評估後給予補助。
-
2021-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華航機師染疫已7人 醫師:機組員感染風險比醫護高
華航染疫機師累計七例,外界擔憂釀成部桃事件群聚染疫事件,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藏能指出,已有確診者家屬及同事染疫,且四名機師感染英國變異株,「這很可能是一起群聚事件」,一人感染,造成他人感染,因年輕人感染後症狀輕微,甚至沒症狀,不知不覺傳染給其他人,逐步擴大,釀成群聚事件。「機組員感染風險比醫護人員還要高」張藏能說,因工作需要,機組員常會接觸國外人士,染疫風險較高,建議盡速接種疫苗,這是避免群聚感染的關鍵,唯有施打疫苗,才能降低染疫風險,以及染疫後的重症率、死亡率。張藏能提醒,為防止機組人員群聚擴大,應「落實機隊分流」,各機隊機組員負責自身班機,人員配置不要混雜,才不會有人染疫後,擴及到不同機隊,進而擴大染疫造成群聚。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機組員應遵守「外站行為準則」,於國外執勤時,切勿隨意跟當地民眾接觸,也不要找朋友,航空公司也應設有「監控內部人員動線機制」。目前機組員檢疫天數為三日,為避免時陰時陽,未能採檢出確診者,張藏能建議,應拉長檢疫天數再採檢,才能降低風險,至於檢疫天數要拉長多久,仍須配合航空公司排班需求,綜合討論。黃立民表示,檢疫期滿後採檢是第一道防線,但也可能無法及時找出確診者,且完成疫苗接種的機組員還是可能染疫,建議航空公司每月進行一次血清抗體檢驗,回溯確認是否有人曾經染疫或仍在傳染期。黃立民強調,「上個月PCR陰性,這個月血清抗體陽性,代表可能仍有傳染性」,當抗體呈陽性反應時,應進行疫調,進而找出防疫漏洞,不可輕忽。
-
2021-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疫機師累計7人 專家:機組人員染疫風險高於醫護
華航染疫機師累計7人,外界擔憂演變為如部桃事件的群聚染疫事件,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藏能表示,避免機組員未來發生群聚關鍵在於「完成疫苗接種」,施打疫苗後能降低染疫風險、染疫後的重症率、死亡率,建議儘速接種疫苗。「比醫護人員存在更高染疫風險,最危險的應該是機組員」張藏能說,機組員因工作需要,常會接觸國外人士,染疫風險比醫護人員還要高,且機組員大多是年輕人,染疫後常症狀輕微或不明顯,甚至沒有症狀,很可能不知不覺間就傳染給他人,應儘速接種疫苗。若要從染疫源頭開始防範,機組員自身應「遵守外站行為準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機組員於國外執勤時,切勿隨意跟當地民眾接觸,也不要找在地朋友,才能降低染疫風險;航空公司應有「監控內部人員動線的機制」,雙管齊下,才能完善外站防疫管理。因病毒時陰時陽,且目前機組員檢疫天數為3日,時間較短,期滿採檢恐未能及時找出確診者,張藏能表示,「拉長檢疫天數再採檢」,較可能採出病毒,至於檢疫天數要拉長多久,仍須配合航空公司排班需求,綜合討論。找出確診者的第一道防線是期滿採檢,黃立民建議,航空公司擴建第二道防線,「每月進行1次血清抗體檢驗」,回溯確認是否有人曾經染疫或是仍在傳染期;完成疫苗接種的機組員仍可能染疫,「即使上個月期滿採檢PCR陰性,這個月血清抗體若陽性,可能代表仍有傳染性」,這時應進行疫調,找出防疫漏洞。防止群聚擴大還應「落實機隊分流」,張藏能表示,各機隊機組員專責自身班機,人員配置不要混雜,才不會有人染疫後,擴及到不同機隊,進而擴大染疫造成群聚。如今有家屬、同事染疫,且已證實有4名機師為英國變種病毒株,張藏能表認為,「這很可能是一起群聚事件」,有1人先感染,再造成他人感染,且年輕人大多症狀輕微、不明顯,容易不知不覺傳染給其他人,逐步擴大,釀成群聚事件。
-
2021-04-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50萬劑冷鏈預備? 陳時中:量還沒談定
衛福部疾管署近期公告新冠疫苗冷鏈倉儲採購需求,其中包含需運送攝氏負70度冷鏈技術50萬劑、負20度100萬劑。由於極低溫的冷鏈運輸,目前僅適用於mRNA疫苗運送,指揮中心昨對此證實,我不只買到莫德納疫苗,輝瑞/BNT疫苗也買到了。但指揮中心今早發布訊息表示,現階段尚無法獲知實際供應廠牌及數量。指揮官陳時中說,量還沒有談定;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疫苗從國外運送,需要冷鏈,所以我們先招標,不能等疫苗來了才做。我國自COVAX採購476萬劑新冠疫苗,選擇品牌包含AZ、輝瑞/BNT與賽諾菲,目前僅到貨19.2萬劑AZ疫苗;另直洽藥廠購買AZ疫苗1000萬劑、莫德納疫苗505萬劑。據了解,公告招標的攝氏負70度冷鏈技術50萬劑,應是為了從COVAX購得的輝瑞/BNT疫苗而準備。指揮中心表示,為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推行之需,辦理「COVID-19疫苗1408.3萬劑倉儲物流與配送」採購案,包含AZ疫苗988.3萬劑及COVAX 平台供應420萬劑,倉儲溫度包含攝氏負70度、攝氏負20度及攝氏2至8度的國際運輸及國內配送等採購作業。但指揮中心表示,COVAX平台的候選疫苗種類多,現階段尚無法獲知實際供應廠牌及數量,然為利廠商投標時評估所需冷鏈設備及投標金額,因此以該三項溫層及粗估數量提供估算,採開口合約,視未來實際供應之倉儲溫度項目、數量及執行項目結算,並以決標契約價金為上限,不受預估數量限制。至於國產疫苗,高端推補打第三劑疫苗抗變種病毒,聯亞的部分則宣稱打兩劑對變種防護效果就不錯。對此,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些廠商對其他種變種都沒問題,就是對南非的中和抗體效價較差一些。初步消息是,打第三劑可以提升效價,對南非病毒株有更好效果。高端現在是提出申請,一期打完兩劑者,會在追加第三季,看對南非株能否有更好效果,但要等試驗結果才能知道。聯亞則是希望知道對各變種病毒效力,目前試驗也都在進行中,詳細資訊要等解盲後才會有正式結果。
-
2021-04-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疫苗50萬劑來台有譜 莫德納也將先配送百萬劑
衛福部疾管署近期公告新冠疫苗冷鏈倉儲採購需求,其中包含需運送攝氏負七十度冷鏈技術五十萬劑、負廿度一百萬劑。由於極低溫的冷鏈運輸,目前僅適用於mRNA疫苗運送,等於宣告準備迎接莫德納、輝瑞/BNT疫苗來台。對此指揮中心證實,我不只買到莫德納疫苗,輝瑞/BNT疫苗也買到了。冷鏈倉儲招標 為疫苗準備我國自COVAX採購四七六萬劑新冠疫苗,選擇品牌包含AZ、輝瑞/BNT與賽諾菲,目前僅到貨十九點二萬劑AZ疫苗;另直洽藥廠購買AZ疫苗一千萬劑、莫德納疫苗五○五萬劑。據了解,公告招標的攝氏負七十度冷鏈技術五十萬劑,應是為了從COVAX購得的輝瑞/BNT疫苗而準備。疾管署於四月廿三日開出運送新冠疫苗的冷鏈採購需求,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編列二點四億元,投標截止日為四月廿九日,隔天正式開標。採購需求的疫苗量總計一四○八點三萬劑,依不同運送溫度有不同劑量需求,攝氏二到八度需要一二五八萬劑、攝氏負七十度(正負十度)五十萬劑、攝氏負廿度(正負十度)一百萬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依序是為了AZ、輝瑞/BNT與莫德納疫苗。兩疫苗將到貨 主力仍是AZ莊人祥表示,原本就透過COVAX選擇輝瑞疫苗,因為不是跟藥廠直購,後續「儲放」成本都要列入採購內容;至於敲定莫德納疫苗五○五萬劑,這次先規畫倉儲配送一百萬劑,兩者何時到貨,已有期程,但不方便透露。我國疫苗採購初期,最先傳出採購的輝瑞/BNT疫苗,但談判陸續破局。指揮官陳時中之前曾經表示,與輝瑞/BNT疫苗完成簽約的可能性愈來愈小。雖然無法直接向輝瑞藥廠採購,透過COVAX仍有機會取得輝瑞/BNT疫苗。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以最初東洋代理採購三千萬劑輝瑞/BNT疫苗,估計冷鏈儲放成本至少四十億元,莫德納疫苗若全數到貨,估計冷鏈儲放系統也要五億元,目前指揮中心仍將疫苗主力放在打氣不很旺的AZ疫苗上。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提醒,無論哪一種疫苗,必須注意「效期」,依此次標案需求,最快從五月開始施打,每個月打一到兩百萬劑,到年底前也無法完成六成接種率,指揮中心需思考,疫苗接種的速度與分配。
-
2021-04-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接種進度僅13% 蘇益仁:太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廿三日新冠疫苗接種數達三二五二劑,為開打後單日接種數量最高,其中自費接種達一七八四劑,公費疫苗一四六九劑,累計開打至今已接種四萬二五二三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前天罕見批評「華航打太慢了」,引發華航機師抱怨及工會反擊,質疑「怎不檢討醫護人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提出數據,長榮機師已接種二三五名,華航則是四十四名,由於航空業與合約醫療院所安排接種,數量沒有上限,建議華航與合約醫療院所調整接種流程。國內再度出現本土病例,國人打疫苗意願提高,包括衛福部桃園醫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竹縣東元醫院等,自費新冠疫苗注射門診預約都增加。我AZ疫苗到貨卅一萬劑,至今開放到第六類公費接種對象,符合資格者達八六點八萬人,目前接種劑量僅占百分之十三,前疾管局長蘇益仁直言「太慢了」,籲符合資格民眾盡速接種。
-
2021-04-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部桃AZ疫苗採線上預約不限號 下周已有765人預約
桃園市COVID-19自費疫苗唯一專責醫院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原先這周僅開放周三、周五各1場次的疫苗注射門診,不過自下周起每天都會加開門診。部桃表示,自費疫苗門診採「不限號」,只要民眾預約掛號就能接種,為了因應接種人潮眾多,院方有規畫要挪往立體停車場接種。部桃這周三、周五各1場次AZ疫苗的預約注射門診,預約都爆滿,為此衛生局指示,下周起周一至周五都會有自費疫苗注射門診。部桃指出,疫苗供應穩定,不怕沒有疫苗,目前採取線上預約掛號但不限號,也就是不限制名額,只要民眾有需求就能接種,未來會視施打情況做滾動式調整。查詢部桃官方網站中,COVID-19自費疫苗的預約狀況,下周一有238人預約、下周二有168人預約、下周三有126人預約、下周四有101人預約、下周五有132人預約。部桃說,目前院方有在考慮要使用之前進行PCR檢測的立體停車場,因應龐大的疫苗接種人潮,詳細狀況仍在規畫中。
-
2021-04-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華航機師怨怎不檢討醫護打太慢 莊:跟長榮一比就知道
自4月20日至今,華航已有5名貨機機師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直接點名華航「疫苗打太慢」,今華航有機師反擊「怎麼不檢討醫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回應,只要跟長榮一比就知道了,長榮的機師至今已經打了235人,華航至今只打了44位機師,很明顯差很多。累計至昨天為止,有4名華航貨機機師確診,且4人都沒有接種新冠疫苗;根據指揮中心昨天的統計,長榮航空整體的接種人數為456人,華航222人接種,被點名新冠疫苗接種太慢,華航有機師向媒體反應,不是他們不願意打,而是為了配合航班以及檢疫時間,必須要安排休假接種,且許多人要向醫院預約,還不一定掛得上號,反批指揮中心怎麼不去檢討同樣是打很慢的醫護人員。莊人祥回應「比比看就知道了」,光是風險最高的機師,長榮航空已經打了235位,但是華航只打了44位,很明顯有落差,後續會持續呼籲華航持續接種。有關於機師是否沒有落實百分之百的防疫,莊人祥表示,會請檢疫組研議,而這些機師並不會進入到華航的辦公室,不用擔心辦公室遭到污染,不過還是會針對環境的部分再做採檢。
-
2021-04-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首例!打AZ疫苗顏面神經麻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首例接種AZ疫苗後顏面神經麻痺個案,這名三十多歲男子接種隔日右側臉部麻痺至急診就醫,目前門診追蹤中。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過去健保資料,十八至四十九歲顏面神經麻痺背景值為一年每十萬人有五十五點三一人,未接種疫苗也可能因病毒感染或不明原因引起。英國分析個案也發現,不論接種AZ或BNT疫苗,發生顏面神經麻痺個案數和背景值差不多。AZ疫苗至今施打三萬六七三一劑,累積通報接種後不良事件二一九件,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廿件。而AZ疫苗接種出現「公費冷、自費熱」奇特現象,昨天為自費開打首日,施打一七三二劑,但公費只打七八三劑,疾管署正研議疫苗假及請假方式,希望增加疫苗接種人數。另外,昨新增四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案一○八四至案一○八七),包括首例哈薩克籍個案、兩名菲籍移工、一名印尼籍船員。哈薩克籍個案於檢疫期間確診,同班機七名乘客列居家隔離,其餘三人都是檢疫期滿後確診,未與他人接觸,無匡列接觸者。有關兩例國籍航空貨機機師感染源調查,莊人祥表示已採檢一六二人,一五五人陰性,七人檢驗中,仍無法確定感染源是否在境內。但據了解,兩人染疫前十四天曾出入公共場所,尚無法完全排除社區感染疑慮。
-
2021-04-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英國逐步解禁 專家:夏天恐再爆確診潮
英國政府專家表示,由於許多成人尚未接種疫苗,加上封城措施逐步解禁,出遊人口增加,英國今年夏天恐怕會迎來一次「夏日疫情潮」。英國連續多日的病故人數都保持在兩位數,許多人期待生活恢復正常。然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政府專家警告,今年夏天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恐捲土重來。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ointCommittee On Vaccination And Immunisation, JCVI)教授芬恩(Adam Finn)表示,由於許多成人尚未免疫,模型顯示確診案例將會上升。他也表示,英國目前仍舊相當「脆弱」,政府預定的解禁時間表或許需要調整。英國目前有超過1070萬人接種完成2劑疫苗,代表約有1/5人口完全免疫。英格蘭地區的非必要的零售商店已在12日起恢復營業。不過,不同家庭仍禁止在室內聚會。接下來預計在5月17日,開放戶外碰面的上限6人將擴大為30人,2個家庭將能在室內聚會,電影院、旅館恢復營業,體育賽事也將恢復舉辦。最後階段是6月21日,希望可以解除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讓所有營業場所恢復營運。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曾表示,目前沒有數據顯示下階段解禁時間表無法按計畫進行。不過,他也坦承,多數科學家「都很堅信」今年的某個時間點將會爆發第3波疫情。芬恩表示,強生說過英國會有下一波疫情的說法完全正確。他說:「JCVI的模型清楚顯示,隨著逐步解禁,但許多成年人尚未免疫,夏天會有一波疫情發生。」芬恩指出,至於下一波疫情的規模會有多大,「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還必須看疫苗接種計畫進行的速度,民眾施打疫苗的意願,以及民眾在解禁後的行動。他說:「如果民眾出遊人數太多、太快,事情就會更快發生。」政府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以來,英國在20日首次確診住院人數不到2000人,但在昨天又攀升到2004人。
-
2021-04-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韓女子上海接種國藥疫苗3天後猝死
韓聯社報導,一名40多歲的南韓女子19日在中國大陸上海市接種新冠疫苗,22日被發現在住家中身亡,目前尚未確定死因是否與接種疫苗有直接關聯。根據南韓駐上海總領事館,這名女子在上海同仁醫院接種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後出現噁心等症狀,之前並無其他疾病,家屬認為死因可能和疫苗接種有關。上海警方表示,初步研判無他殺嫌疑。此案引發當地南韓僑民不安,不少人取消接種疫苗計畫。
-
2021-04-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如何鼓勵民眾打疫苗?研究:宣導焦點是關鍵
有哪些線索可看出,誰較可能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已知政治、種族和宗教因素都可能影響接種疫苗的意願;最新研究另發現,從個人對理財風險的容忍度高低,也看得出接種疫苗的意向如何。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兩位芝加哥大學研究員與一位范德比大學研究員本月在「社會心理學與人格科學」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宣稱:願意承擔高風險、換取高報酬的人,打疫苗的可能性也比較高。了解民眾為什麼對接種疫苗裹足不前,很重要。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佛奇(Anthony Fauci)曾表示,美國要獲致群體免疫,疫苗接種率就必須達到全國人口的70%到85%,如果未來兩個月達成,美國應可在秋季前回歸正常生活。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美國人口約26%已完成新冠疫苗注射,至少打一劑者達到40%。鼓勵民眾踴躍接種疫苗是成是敗,或許最終取決於對社會大眾的宣傳是否得法。這項研究根據去年6月至12月的每周訪調,共訪問了超過3.4萬人。報告顯示,若對傾向規避風險的受訪者強調「打疫苗對整個社會的助益」,會比強調「打疫苗出現嚴重副作用很罕見」,更能收到正面反應。美國逾700萬人打了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單劑新冠疫苗後,發生八起嚴重血栓案例,因而最近暫緩施打以調查此事。研究報告說:「傳達的訊息若使民眾注意力聚焦於施打疫苗的報酬(自己和他人獲得免疫),會導致民眾做決定時更著重於這些報酬。」報告執筆者之一的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行銷學教授Abigail Sussman寫道:「儘管研發疫苗是為了把染病風險降到最低,我們發現,受訪者傾向於把接種疫苗視為有風險…我們的發現顯示,政府機構或醫療照護體系若能更有效宣導新冠疫苗的低風險概況,或使注意力從這些風險移開,可以提高疫苗接種率。」
-
2021-04-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明擴大接種AZ疫苗 莊人祥:接種達規模前戴好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明天起,開放第五、第六類公費疫苗接種對象開始接種新冠肺炎AZ疫苗,包含警察、憲兵、社福、長照人員等,約25萬人。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五類的警察、憲兵將列冊依照名單施打,可由單位與醫療院所接洽方便接種的方式。另在疫苗接種達到一定規模前,民眾務必戴好口罩。莊人祥說,憲兵和警察只要符合身分就可以施打。向單位報名後列冊,指揮中心會將名單提供給健保署,醫院便可連到健保資料庫確認是否為合格的接種對象。而相關人員可以自行預約,也可以由單位和醫院簽訂協定,整批接種。至於長照機構,則由各衛生局與當地的長照機構聯繫,由醫療團隊進駐施打,如同過去到長照機構施打流感疫苗一樣,排程委託醫療機構派團隊進入機構施打。而昨天指揮官陳時中曾表示,當台灣疫苗打到一定程度,就會鬆綁口罩政策。至於相關時機點,莊人祥今天表示,至少要打到六成,可望鬆綁。他說,目前這兩批疫苗還無法達到這個規模,希望未來疫苗陸續到位之後,可以達到六成以上接種。而目前我國防疫利器就是民眾願意戴口罩和遵守社交距離等措施,是維持社區沒有流行的關鍵,希望民眾在疫苗接種數量未達一定規模前,一定不能鬆懈。
-
2021-04-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蔡依林演唱會有名人帶頭脫口罩 指揮中心籲勿鬆懈
歌手蔡依林昨晚在台北小巨蛋舉辦演唱會,萬名粉絲聚集,主辦單位發送限定口罩,呼籲全程配戴,卻被媒體發現歌手陶喆的太太江佩蓉與友人在包廂中集體脫掉口罩。由於演唱會還有四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苦口婆心提醒,口罩和社交距離是台灣防疫成功的關鍵,疫苗接種未達一定規模前,人潮擁擠場所要戴口罩,不能鬆懈。莊人祥表示,先前有研究探討為何台灣能維持社區無疫情傳播,首先是完善的疫情調查追蹤系統,可以追蹤到給每個接觸者,把所有可能接觸的人都列居家隔離,避免在有傳染力的期間傳給別人。另一個利器是民眾願意戴口罩、遵守社交距離等措施,這是兩個維持社區無流行的關鍵。莊人祥呼籲,希望民眾在演唱會或人潮聚集場所,還是要戴口罩,在台灣整體疫苗接種數量還沒有達到一定規模前,都不能鬆懈。
-
2021-04-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受害救濟 指揮中心:目前2件申請中
AZ疫苗昨新增一例疑重不良事件,為30多歲男性,因接種後出現顏面麻痺情形。而AZ疫苗至今接種3萬6731劑,目前出現不良事件達200多例。而針對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給付的條件和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收到申請之後還要等完整病歷、病程等診斷資料,才會送到委員會審查,平均費時六個月。莊人祥表示,目前雖然有200多件通報不良事件,但是真正有申請接種受害救濟的部分只有兩件。而收到申請之後,因為有些病患還在住院中,病程還未走完,因此需要了解最後診斷和後續檢驗,資料完整才會送到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委員會審查。委員會有醫學專家、社會法律倫理等團體選出的代表,由委員回顧資料後再到大會討論,平均過程約六個月。一旦審定就會判定不良事件是不是與疫苗接種相關,還是一個耦合事件,通常會有排除、不確定、確定等相關性。以日前發生血管炎事件為例,目前專家列為不能排除愈疫苗相關,尤其像新冠肺炎疫苗是很新的疫苗,所以在文獻上還有各國施打的紀錄上,都會用來參考到底哪些相關。而昨天新增的顏面神經麻痺的事件,英國的部分因為打了上千萬人,有看到類似現象,但與背景值類似。至於目前已申請救濟的兩件案例,莊人祥說,最後是否會得到補助,則要看最後審議的決定,會分無關、無法確定、確定,來給予,無關可能不會發放。
-
2021-04-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新冠疫苗第3劑有必要 不排除每年都要打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藥廠BioNTech共同創辦人奧茲勒姆‧圖雷齊(Ozlem Tureci)21日表示,人們很可能需要第三劑疫苗才能維持對病毒的免疫力;此外,疫苗對病毒的免疫力,在長時間後很可能持續減弱,有如季節性流感、不排除需要每年定期接種。圖雷齊接受CNBC主持人凱莉‧艾凡斯(Kelly Evans)訪問時說:「我們在研究中觀察到這些現象,也是人們對新冠病毒免疫能力的自然反應;而透過許多才剛感染的案例我們也發現,免疫力確實會削弱,疫苗亦是如此。」圖雷齊這項說法正呼應該藥廠研發夥伴輝瑞(Pfizer)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先前的說法;謝博拉曾在4月15日播出的媒體專訪中透露,未來12個月內人們需要追加劑量或第三劑疫苗才能完全免疫,也表示之後很可能每年都要定期接種。本月稍早輝瑞指出,自家疫苗預防感染的有效性可超過91%,接種第二劑後六個月內更能95%有效預防重症;不過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無法得知疫苗接種六個月後的有效性可以維持多久。白宮抗疫小組資深顧問斯拉維特(Andy Slavitt)16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已著手為追加疫苗劑量進行安排,稱拜登執政團隊已考量過疫苗追加的必要性。斯拉維特說:「我可以向你們保證,當政府開始規畫、採購追加劑量、關注任何可能擴大生產的機會時,這表示我們心中一直都在為這樣的情況做準備。」上周拜登政府防疫小組首席科學官凱斯勒(David Kessler)也表示,民眾對接種追加疫苗應有心理準備,並向國會議員強調變種病毒可能使疫苗有效性減弱。「我們還在研究抗體反應的持久性。」凱斯勒說:「雖然抵抗力看起來還是很強,但有一點減弱的傾向,加上變種病毒的影響,我認為是該未雨綢繆,為研發追加劑量的可能做準備。」
-
2021-04-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公費接種冷?莊人祥:因民眾多挑周五打可休息兩天
AZ疫苗公費冷、自費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開放有出國需求民眾可自費接種AZ疫苗,自費施打1732劑,而公費只有783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苗目前共施打3萬6731劑。昨天也新增一件疑似嚴重不良事件,為30幾歲男性,於接種隔日出現右側臉部麻痺,為首例顏面神經麻痺個案,目前仍在門診追蹤中。莊人祥表示,昨新增八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七件為非嚴重,一件為出現臉部麻痺的疑似嚴重不良事件。他說,顏面神經麻痺相關的個案,依據過去健保資料的背景值,18至49歲族群中,每10萬人約15.31人,多是不明原因或是病毒感染引起。英國也針對接種疫苗後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個案進行分析,發現不論是AZ疫苗或BNT疫苗的發生數和期望值都差不多,目前沒有看到因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個案增加的現象。至於公費疫苗接種狀況不佳,這兩天每日都僅有700多名公費對象前往接種,較之前低很多。莊人祥分析,可能因為周五接種後可以休息兩天,大多數人都會挑周五接種。疾管署目前也在針對可以接種者,研議如何提供方便的方式可以請假、協助民眾可去附近醫院做施打,希望都有助於疫苗接種人數增加,並多提供資訊,讓接種人數更踴躍。
-
2021-04-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自費AZ疫苗打氣十足 公費再增對象
公費AZ疫苗打氣冷,指揮中心昨第五度放寬接種對象,自四月廿三日起開放警察、憲兵,以及長照社福機構、社福照護人員與受照顧者等第五、第六類對象,包括外籍社福機構移工,預計新增廿五萬人。自費接種預約則打氣十足,已有五千多人預約,昨開打首日不少醫院場面熱絡,不少醫院加碼額度、甚至從寬認定來者不拒。台大醫院原本預計一天接種六十人,但民眾吵著接種,到昨午院方加碼到一百人;台北馬偕有兩間自費門診,一二○人接種,在大學任教的張姓夫婦完成接種,提前為日後國際學術交流做準備。「謝謝台灣。」來自菲律賓的小提琴家胡尤金說,菲律賓目前無法順利取得疫苗,多少會擔心副作用,但他會好好睡覺、補充營養。來自澳洲的Barry Robinson在台北慈濟施打後高呼「I feel good(我感覺很好)」,直說「每個人都應接種,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另於菲律賓經營機械五金公司的劉先生去年三月返台,昨到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接種,笑說「打完才敢回去」。記者走訪北部某醫院則發現,民眾只要自述有出國需求即可接種,沒人遭拒。有醫護人員私下說,以這種從寬認定方式,一萬劑肯定很快就打完,屆時真正有出國需求的民眾可能沒疫苗打。指揮官陳時中昨說,正考慮增加自費疫苗數量。至於因AZ疫苗副作用較高,勞動部日前建議可給施打民眾一劑二天的「疫苗接種假」,雇主可不給薪,但不能視勞工為曠職,也不能扣全勤獎金。陳時中昨受訪說,將參照勞動部意見,不強制雇主給薪;另因沒預算,難比照防疫隔離假給防疫補償金。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呼籲,指揮中心應要求,只要勞工接種疫苗後產生後遺症或副作用,憑醫生證明就可給薪又給假。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也說,全世界有很多國家像南韓都給有薪假。台大醫院安全衛生室主任謝明儒說,該院約有百分之七接種完的醫護人員請「恢復假」,大多只請一天,不會扣薪;台北榮總也說會給防疫公假,照常支薪。但林口長庚、北醫附醫和新光醫院會給病假,依勞基法給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