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甜菜根
共找到
35
筆 文章
-
-
2020-10-28 養生.聰明飲食
21天內替你抗發炎、降三高、減肥!醫師公開「修復身體菜單」:不只吃三餐,更要吃點心
美國醫師梅默特.奧茲,認為食物會像天然的藥一樣,在人體內發生治癒作用,某些超級食物甚至比吃藥還有效。他所設計的「21天超級食物計畫」意指在21天內只需要遵守5原則,就可有效降三高、清血脂、睡好覺、煥膚、持續穩定減重、緩解慢性疼痛、清除身體炎性反應,幾乎不生病……簡而言之,就是替你修復失衡的身體。輕鬆達成21日超級食物計畫如果你喜歡一絲不苟的遵照細節,大可分毫不差的執行21日計畫,把它當成你的營養地圖。不過你也可以視個人健康的需求,換著吃,以配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計畫中的早餐、午餐、晚餐、點心都可混搭,以你的滿足為主。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項計畫可以輕鬆達成,為此我為讀者計算過所有的熱量:早餐每份低於420卡,午餐低於430卡,點心每天總計400卡以下,晚餐低於520卡—因此你完全不必擔心總熱量。我也附上一張採購清單,讓你輕鬆儲備食材。現在你離更苗條、更健康、更快樂只有3週了,屆時你也會了解自己多麼想未來都這樣吃,一生不改。我們開始吧。21日計畫:基礎這3週中的每1天,你都要吃3餐加2次點心。你可以遵照我替你構想的時程表,也可以自己從5種早餐、7種午餐、21種晚餐、21種點心中任選組合。假如你決定自己排時程表,只要遵守以下5項簡單規則即可:1.每週至少吃2次魚。吃魚和心臟健康、大腦健康、長壽都有關。如果有剩菜很好,你可以拿前一天晚餐剩下的鮭魚前菜,當第二天午餐沙拉裡的蛋白質。2.將紅肉視為特殊犒賞。牛肉、豬肉這些紅肉對你而言,比不上較為精瘦的蛋白質(家禽、魚類和植物性蛋白質)。不過你也不必完全不碰紅肉,只是不應該天天吃,如果你擔心膽固醇過高,更應該小心。所以我的計畫中只收納一道紅肉,而且這21日中,你最多只能吃2次。3.多吃豆類。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植物蛋白質有益身體健康。你每週至少要有一頓晚餐以植物為主,讓豆類、乾豆或豆腐扮演餐盤中的明星。4.補充水分。你的大腦常常分不清渴和餓,導致有時其實只需喝點水就足夠,卻變成過量進食。所以你應該把目標定在每天喝8杯水以上,並且想辦法達成目標,例如買瓶裝氣泡水(無糖的),然後在裡面加一點新鮮柑橘類果汁,以增添滋味,或是設定手機鬧鈴,提醒自己喝水。5.大膽嘗新。如果你遇到不熟悉的食材,試試看。假若你看到不感興趣的食物,再給它一次機會,很可能你討厭它的原因,是小時候吃過烹調不恰當的版本,或吃的是罐頭而非新鮮的版本,換句話說,別讓記憶中平淡的豆腐或煮爛的蔬菜阻止你,其實調味完美的板豆腐或青翠繽紛沙拉淋牛奶醬汁,都美味無比。這項計畫的目標是:每頓餐都有蛋白質:蛋白質是主要營養素,飽足感無可匹敵,你的早餐、午餐、晚餐裡都有蛋白質,幫你維持久一點的飽足感。每天至少2份複合碳水化合物:加入糙米、豆類和全穀物,這些都是極佳纖維來源,就像蛋白質一樣,能維持飽足感。纖維還可幫助消化,降低「壞」的低密度膽固醇,較不會讓你的血糖急遽增加,反觀單一碳水化合物就有這樣的缺點,例如白麵食、餅乾、蛋糕,都會造成精力忽高忽低的波動。吃非澱粉類蔬菜,分量隨你高興,越多越好:蔬菜都是好東西,我會提供祕訣,教你如何拿它們當點心或加入三餐食譜中,不過不論你吃什麼,都可恣意將它們堆進餐盤中。 水果分量恰到好處:每天攝取水果1到2份。並非所有水果的本質都一樣,有些水果較不會讓血糖竄高,吃了後渴望再吃更多,例如蘋果、莓果、櫻桃、梨子、葡萄柚、梅子、桃子。另一些水果則相反,例如鳳梨和西瓜。但這不代表你不能吃其他水果,只是必須和正確的食物一起吃。在我的計畫中,水果永遠搭配一種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像是堅果或優格),這樣就有助平衡水果的天然糖分,避免造成副作用。比較健康的攝取脂肪方式:越來越多新的研究發現,最好的脂肪種類(單元不飽和脂肪)可以提高「好」的高密度膽固醇,改善血糖控制。你也聽說過它們對腦部、血流、消化、發炎等都大有好處。因此這項計畫會讓你每天攝取2大匙橄欖油或芥花油。此外,你也會吃到超級食物裡的健康脂肪,例如魚類、酪梨、堅果、種籽等。可以無限量吃的蔬菜清單所有蔬菜都是好蔬菜,不過非澱粉類蔬菜有個最厲害的優點:它能使你飽足,熱量卻非常低。所以你可以盡情的吃,不管什麼時候想吃都行。你能拿生的蔬菜當點心,在上面加點醋或檸檬汁調味。你也可以將蔬菜蒸熟,加入任何餐點以充實分量。 朝鮮薊(Artichokes)有簡單的料理方法,你也可以買罐頭的水煮朝鮮薊。 蘆筍(Asparagus) 新鮮的或罐頭都可以。 竹筍(Bamboo shoots)罐頭包裝,把它加到糙米裡調味,或是其他食材一起快炒,還可以切成薄片,加在沙拉裡,增加清脆的口感。 甜菜根(Beets)。 綠花椰菜(Broccoli)如果你買的是一整朵,可以將莖部用蔬果調理器切成螺旋條狀,加到義式麵食中以增加分量。水煮義式麵食的時候,在起鍋前幾分鐘將這種綠花椰菜「麵條」一起丟進去煮。 球芽甘藍(Brussels sprouts)。 包心菜、高麗菜(Cabbage)。 白花椰菜(Cauliflower)。 西洋芹(Celery)。 小黃瓜(Cucumber)。 白蘿蔔(Daikon radish)蒸熟之後,擠一些檸檬汁,或拿它來當零嘴,切片後沾花生醬,非常好吃。 茄子(Eggplant)切成薄片後蒸 15 分鐘,然後加進帶有醬汁的菜色中,例如快炒菜或義式麵食。 綠色葉菜(Greens)芥藍菜、羽衣甘藍、蘿蔓生菜、菠菜等。 棕櫚芯(Hearts of Palm)罐頭包裝,直接加在沙拉中,或是切碎放入番茄醬汁,還可蒸熟後,用果汁機打碎加入湯品裡,增加濃稠度。 韭蔥(Leeks)把生的韭蔥切成薄片,直接加在沙拉裡。 蕈菇(Mushrooms)。 秋葵(Okra)生的秋葵切兩半,加一點鹽巴和胡椒調味。 洋蔥(Onions)。 甜椒(Peppers)。 蘿蔔嬰(Radishes)白蘿蔔切成薄片,任何需要增添口感的東西,都可添加,例如墨西哥玉米餅、三明治、穀物類菜色。 蕪菁甘藍(Rutabaga)去皮之後用水煮熟,再壓成泥,是一道質地如奶油的配菜。 豌豆莢(Snow peas)。 芽菜(Sprouts)例如苜蓿芽、豆芽、豌豆芽、黃豆芽等。 甜豆莢(Sugar snap peas)。 番茄(Tomatoes)罐頭的也很好。 蕪菁(Turnips)水煮之後壓成泥,加一點鹽和胡椒。 荸薺(Water chestnuts)罐頭包裝,口感非常脆,切成薄片後可加在湯品、沙拉、快炒菜裡。 櫛瓜(Zucchini)。每週都要運動2.5小時這項計畫的目標是中等活動量的人,也就是每週做2個半小時中度有氧運動的人。有很多辦法可以達到這個標準,例如週六登山2個半鐘頭,或是平常上班日一堂2個半小時的健身課程,都可以幫你達成目標(220─年齡=最高心率,最高心率*0.5─0.7=中強度運動)。同理,每週一到五,天天快走3回,每回走10分鐘,效果也一樣。不然你也可以每週上1小時的水中有氧運動課,打幾局雙人網球,再健走30分鐘。再不然也可以每週選4天下班後快走15 分鐘,第5天慢跑半小時,到了週末,花30分鐘做園藝等家務,另加2次各15分鐘的徒手訓練,像是伏地挺身、靠牆屈膝、弓步運動等,選擇變化多端。這對飲食有何意義?如果你比上述的活動量小,也許每天只需1次點心,而不是2次。如果減重是你的重要目標,每週選3、4天只吃1次點心。另一方面,如果你的運動量比上述大,也就是每週做3個小時以上中等強度的運動,或是想要多做激烈運動(跑步、長泳),就可以在健身之前多吃1次點心。書籍介紹書名:修復身體的超級食物:全美知名醫學博士、健康權威教你, 吃什麼可以不藥而癒,修復失衡的身體。作者:梅默特.奧茲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6/03作者簡介/梅默特‧奧茲(Dr. Mehmet Oz)心臟外科醫生,哥倫比亞大學的外科教授。他所製播的《奧茲醫生秀》(The Dr. Oz Show) 8次贏得「日間時段艾美獎」(Daytime Emmy Awards)。奧茲也在紐約長老會醫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主持輔助醫學計畫,每年操刀的心臟手術超過 50次。除了本書外,奧茲出版過7本書,都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包括《身體使用手冊》(You: The Owner’s Manual)、《做聰明的病人》(You: The Smart Patient)、《節食的你》(You: On a Diet)、《青春永駐》(You: Staying Young),以及獲獎的《從心療起》(Healing from the Heart)。延伸閱讀: 老舊枕頭捨不得丟,都是在養黴菌!譚敦慈:出現這兩種狀況,就應該要換新的 最後一口氣要在家裡嚥下去...安寧醫師:沒準備好這3件事,結果和你想的絕對不一樣
-
2020-10-01 養生.聰明飲食
比爾蓋茲和李嘉誠都是大股東!植物肉帶動熱錢滾進、引爆話題的魅力在哪?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基於植物原料製成的「植物肉」被視為解決氣候變遷、未來糧食危機、動物福利、畜牧業危害等議題的關鍵,在「Beyond Meat」與「Impossible Foods」2家植物肉公司為首的帶動下,其全球市場不斷擴大,亞洲第二大市調公司「MarketsandMarkets」更預測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2017年10月17日,成立不過9年的植物肉新創公司「Beyond Meat」又迎來一位大股東:積極推動環保概念的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我支持Beyond Meat,因為它的使命是創造出植物性的產品。」李奧納多在聲明中說,「碳排放主要源自畜牧業,從動物肉轉向Beyond Meat開發的植物肉,是降低我們對氣候影響最有力的措施之一。」他補充道,該公司從植物中創造出一種健康、具有吸引力的「肉品」,將成為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協力者。透過短短幾句話,李奧納多的背書讓全世界再次注意到這項產品與它想強調的概念:基於植物、沒有任何動物成分,它是健康的選擇,更是永續的選擇。植物肉市場突飛猛進!2025年市值上看279億美元!早在李奧納多以前,Beyond Meat的投資人就包括世界首富比爾蓋茲、Twitter共同創辦人比茲·史東與伊凡·威廉斯、全球最大風險投資公司凱鵬華盈(KPCB)等。2019年5月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後,更一直是華爾街最熱門的股票之一,股價最高曾飆到近235美元、截止2020年7月31日也近126美元。植物肉熱潮引發的滾滾投資錢潮不止Beyond Meat受惠,它最大的競爭對手「Impossible Foods」雖然仍未上市,但也已經吸引香港首富李嘉誠、全球最成功的企業創投之一GV等的投資,李嘉誠更對這1億美元的重磅投資表示「非常超值 !」股價與投資人,是最能反應市場前景的標的,引領植物肉市場進程的Beyond Meat與Impossible Foods備受投資人關注,說明植物肉市場的確充滿商機。根據亞洲第二大市調公司「MarketsandMarkets」統計,2019年全球植物肉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1億美元,更預測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以15%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成長!美國頂尖的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更預測,2040年時,市面上銷售的肉品將有25%為植物肉,會成為市場主流。究竟,植物肉憑什麼受到投資人的喜愛,甚至成為全球擋也擋不住的風潮?得先來談談,它到底是什麼。與傳統素肉很像,但不一樣!植物肉受永續議題驅動植物肉與台灣人熟悉的傳統素肉,都是使用植物蛋白原料製成。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陳麗婷認為,就產品本身的邏輯來看,植物肉與素肉可以歸類為同一產品,原料與製程差異不大,「但就產品定位與TA目標受眾,兩者的角色與定位截然不同。」她進一步解釋,植物肉的最終目的是漸進式地替換消費者對動物肉的消費,而這其實也是全球植物基相關產品作為肉食替代方案的共同目標。根據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食糧研究單位的報告指出,「替代性蛋白質」會不斷成長,皆是受到複數推力的影響。全球人口數不斷增長,人們開始對未來糧食供應的安全感到擔憂;動物福利與人道主義興起,人們想減少動物製品的使用;環境永續議題也讓人們尋找更環保的生活方式,並且更加注重健康;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也基於永續、糧食安全議題等一再呼籲人們減少動物性來源飲食。種種推力驅動替代蛋白的發展,當產品推出後,產品取得與使用的便利性、好奇心、飲食型態的改變與科技演變更成為拉力,進一步讓替代蛋白市場崛起,並產生長久發展的動能。由此可見,雖然同樣用植物蛋白製成,但驅動植物肉發展的因素不若素肉與宗教因素掛鉤,而是一種自我選擇的道德、生活型態。曾協助Beyond Meat做開發的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首任全球大使羅揚銘指出,植物肉的目標客群是全體社會大眾,產品也會更加高度擬真,會添加天然甜菜根或其他方式製作血水效果,從各種意義上替代肉類。社群討論、KOL讓植物肉成為流行風潮憑藉產品本身高度擬真的特性、永續理念的結合,植物肉成功吸引了一群投資者。而這些投資者若本身是名人如李奧納多、比爾蓋茲,帶來的不僅資金,也是一波又一波的話題與聲量,讓植物肉的聲量能傳得更遠。同時,植物肉領域也存在系統性的推手。根據食品所研究員孫以倫的「植物肉市場國內消費與與情觀察」簡報,香港的社會企業「Green Monday」就擔任這樣的角色,他們設有負責推廣、分銷、投資綠色食品等不同分工的組織,有系統地引進Beyond Meat、Alpha Foods等植物肉品牌,甚至與加拿大團隊合作推出自有的OmniPork新豬肉系列產品。以亞洲市場開發為主的Green Monday,在短時間內邊將植物肉導入台灣、泰國、香港、中國與新加坡等市場,是帶動亞洲植物肉風潮的關鍵人物。各國食品大廠紛紛搶進!植物肉成投資新寵看好這股植物肉旋風的潛力,全球許多食品大廠也紛紛搶進,透過併購、投資、自創品牌等方式進入市場。與25家大型食品零售商與製造商合作的投資者網絡「FAIRR」發現,全球有40%食品巨頭包括特易購、雀巢、聯合利華、泰森食品等已經建立了專門的團隊,進行植物基產品的開發,植物肉也是一大主戰場。全球最大的食品製造商雀巢近年來就積極佈局植物肉,2017年收購了位於美國的植物肉公司「Sweet Earth」以及以色列的「Garden Gourmet」後,近期大動作頻頻。2020年5月,雀巢宣布在中國天津投資1.1億美元打造植物肉生產線,預計年底開始生產;7月,雀巢也在歐洲開始販售Garden Gourmet的植物肉漢堡肉餅「Sensational Burger」,同時瞄準美國與中國市場。植物肉的商機,甚至連傳統肉品加工公司也無法忽視,世界上最大的「JBS」與美國最大的「泰森食品」都建立自有品牌參戰。亞太市場方面,除了Green Monday積極推廣外,中國也於2019年迎來國內第一個植物肉品牌「星期零STARFIELD」。台灣則是在2019年初,由Green Monday與momo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引進新豬肉與Beyond Meat,進一步刺激了國內傳統素食大廠開始效仿、轉型,並在2020年迎來國內素食廠商弘陽食品攜手代理商三石天合國際推出的第一個植物肉品牌「VVeat」,以及穀物加工大廠鈺統食品開發出具有潔淨標章的「三機」植物肉。台灣的植物肉市場,從消費者到產業鏈,正迎來一場無肉革命!延伸閱讀▶比爾蓋茲和李嘉誠都是大股東!植物肉帶動熱錢滾進、引爆話題的魅力在哪?▶無肉潮話題!誰是植物肉社群話題王?▶誰願意吃下植物肉的第一口?素食者接受度比非素食者更高!▶你是敬而遠之還是想吃吃看?6成以上民眾因「好奇嚐鮮」而購買植物肉!▶要搶植物肉的下一口商機,不能忽視消費者最在意的口味、價格!▶民眾不想花更多錢買「假」肉!未來植物肉價格有望壓低嗎?▶7成營收投入研發!Beyond Meat向全世界證明:想征服植物肉新藍海得靠技術▶素食王國的舊包袱怎麼變跳板?植物肉給台灣的一記警世鐘▶只會賣漢堡?在亞洲推植物肉應該考慮這4大市場課題▶多樣化與在地化,才能助植物肉在亞太區站穩市場!▶植物肉比真肉營養嗎?小心掉入這4個迷思!(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28 養生.營養食譜
中秋飲食3原則 營養師教你怎麼吃得健康又放心
● 中秋食譜設計原則:低脂、低鈉、低熱量● 食材多蔬果,富含膳食纖維與天然植化素● 少高油、高鹹,自己動手做沾醬中秋吃出新主張,林口長庚醫院推出「全天然低卡Q餅、高纖柚香果飲與南洋風低鈉烤肉沾醬組合」飲食菜單,強調低脂肪、低鈉含量,熱量也低,還利用剩餘烤肉材料結合當季芋頭,做成「香芋雞捲」。鼓勵民眾全家動手DIY,一起快樂過中秋。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傳統月餅與烤肉醬都有高脂肪、高熱量和高含鈉量等問題。今年首次與醫院的福利課中央廚房團隊合作,共同設計推出應景的中秋節食譜。中秋節應景食譜全天然低卡Q餅(30人份)材料:西谷米300g、蓮藕粉140g、太白粉10g、糖50g(外皮);去皮馬鈴薯600g、甜菜根100g、糖30g、油10g(內餡)。作法:1、蓮藕粉、太白粉過篩,備用。2、西谷米以冷水浸泡20分鐘,瀝乾,備用。3、製作餅皮:將西谷米、蓮藕粉、太白粉、糖混合均勻,揉成麵糰狀,分成20g小圓球,備用。4、製作內餡:甜菜根切細末;馬鈴薯蒸軟,趁熱壓成泥並拌入糖、油混勻;馬鈴薯泥中加入甜菜根細末揉勻,分成25g小球,冷藏,備用。5、將內餡包入餅皮麵糰中,以模型塑形,大火蒸約10分鐘至表皮透明即可。高纖柚香果飲(1人份)材料:文旦柚果肉20g、蘋果果肉20g、鳳梨果肉20g、檸檬汁20g、奇亞籽2g、蜂蜜15g、冷開水300g、冰塊適量。作法:1、文旦柚取出果肉,並剝散;蘋果及鳳梨取果肉,並切成小丁,備用。2、檸檬部分榨汁、部分切圓片。3、蜂蜜先以少許溫開水調開。4、奇亞籽以少許冷開水先調開,避免結塊,靜置。5、取杯子,加入冷開水、檸檬汁、柚肉、蘋果丁、鳳梨丁、蜂蜜及冰塊,混合均勻,以檸檬片裝飾即可。南洋風低鈉烤肉沾醬材料:乾白木耳5g、沙拉油15g、洋蔥末100g、咖哩粉10g、辣椒皮切末2g、烤花生米50g、椰奶200g、黑巧克力塊10g、醬油5g、砂糖5g。作法:1、白木耳泡發洗淨後,蒸30分鐘至熟軟有黏滑感,切碎。2、熱油,炒香洋蔥末至微呈褐色,依序加入咖哩粉、辣椒皮及烤熟花生炒香。3、倒入椰奶、白木耳、黑巧克力,煮至小滾,熄火;以調理機打成醬汁即可。4、花生可以其他堅果取代,有風味上的轉換。香芋雞捲(2人份)材料:去骨棒棒腿1隻、麵粉適量、沙拉油適量。醃料:蒜3g、蔥3g、醬油10g、米酒5g、胡椒粉適量。餡料:芋頭55g、雞蛋20g、油蔥酥適量、鹽、糖適量。作法:1、去骨雞腿肉從內部劃開成大片狀,以蔥、蒜、醬油、米酒、胡椒粉冷藏醃漬至少20分鐘,備用。2、去皮芋頭切滾刀塊,蒸至熟軟,趁熱壓成泥,與油蔥酥、鹽、糖拌勻成油蔥芋泥。3、醃好的雞腿肉,內面撒上一些麵粉,鋪上油蔥芋泥,仔細包捲好,以棉繩綁緊成芋泥雞捲。4、烤箱預熱至180℃,放入芋頭雞捲,烤約20分鐘後翻面,續烤至熟透且表面金黃,取出,移除棉繩,切片擺盤即可。
-
2020-09-06 科別.消化系統
便便顏色看健康 紅黑白便要注意!
便便顏色常會受到食材顏色而改變,但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若出現黑色、紅色、白色糞便時恐為健康警訊,宜及早就診接受檢查。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指出,正常的糞便顏色大多為棕色、深咖啡色、黃色或綠色,若為紅色、黑色或白色則恐為疾病警訊,宜多加留意並及早就診! 1.紅色糞便:紅色糞便最擔心就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問題,部分紅色糞便也可能是因為藥物作用而引起,如 Amoxicillin 或 Omnicef。吳書毅醫師補充,最常見的紅色糞便原因仍是因食物所引起,像是紅色火龍果、甜菜根、甜椒、番茄汁等,因此提醒民眾發現孩子糞便異狀時,不妨先回想最近幾日的飲食內容,若初步排除為飲食所致,建議及早就診為佳。 2.黑色糞便:黑色糞便可能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所致,像是胃出血時,血液受到胃酸影響會使顏色變深,故看起來會像是深色、黑色糞便,這類問題一定要及早就診檢查。但吳書毅醫師也提醒,糞便黑色也可能是受到食物影響,如食用墨魚、烏賊、黑色餅乾、葡萄汁等,都會造成糞便顏色偏深色;此外,糞便受到鐵質或膽汁影響也可能出現深綠的顏色,通常在光線良好的環境下較好辨別。 3.白色糞便:白色、灰白色、淺黃色都屬於異常糞便的顏色,尤其是新生兒宜留意因為膽管阻塞導致膽汁無法進入消化道而使糞便顏色較淺,這類的肝臟疾病一定要及早接受治療,以免對寶寶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此外,部分藥物也可能造成寶寶糞便顏色較淺,若有用藥治療者不妨先諮詢醫師意見。 糞便異常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