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溝通技巧
共找到
49
筆 文章
-
-
2021-01-03 養生.家庭婚姻
小孩都不說話怎麼辦?5個引導孩子語言的方法
房間播放著輕柔音樂,小喵正在嬰兒床內安穩的睡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彷彿世界都停了下來。再次當嫩嬰爸爸的我,不僅泡奶、換尿布、洗澡樣樣都得再次重新熟悉,包含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是,雖然小喵現在還不會說話,但我們卻已經可以開始引導孩子講話,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的就是如何引導孩子的語言發展。嬰幼兒語言發展里程碑門診中常會遇到爸媽詢問孩子什麼時候會說話?擔心孩子發展進度落後,其實孩子的語言發展從懷孕時就開始囉!這時候就跟還在媽媽肚中的寶寶說話、聊聊天,自我介紹。而到孩子出生後,語言和聽力發展也不間斷,大約1~4個月左右,寶包聽到聲音就會轉頭偏向音源,有人向他說話,也會ㄧㄧㄚㄚ的發出聲音,直到大約1歲半左右會開始叫爸爸和媽媽,大約2歲半左右會開始語言大爆發,也可以和成人進行簡單的溝通。以下也列出孩子語言發展進程,但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略有不同,爸媽可以透過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學習說話,不必過於緊張和擔憂。引導孩子說話5方法除了觀察孩子的發展進程,爸媽平時也可以透過聊天、說故事書、練習發音遊戲等引導孩子語言發展,以下列出5種方式,爸媽也可以自創溝通模式和孩子聊天喔!1.多和孩子聊天孩子喜歡與人互動,爸媽可以善用生活情境,帶孩子認識不同事物,有利於孩子語言與認知發展。2.多玩發音遊戲當孩子會發出ㄧㄧㄚㄚ的聲音時,爸媽也可以模仿孩子,一起發出聲音,或是帶著孩子練習字詞,例如:爸爸、媽媽、小狗、車子等。3.重複練習關鍵字當遇到重要的事物,例如上廁所、吃飯、肚子餓等,爸媽可以加重語氣,並一字一字慢慢說出,讓孩子理解並產生記憶。4.呼應孩子發出的聲音孩子還在牙牙學語階段,或許聽不懂孩子的說話內容,但可以呼應孩子發出聲音,猜測寶包想要什麼,透過不斷互動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5.提早開始親子共讀親子共讀有許多好處,包括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增加語言詞彙能力,也可以提升溝通技巧,因此爸媽平時可以多帶孩子讀繪本、念故事書,促進語言發展。小叮嚀寶包的語言發展需要大人的刺激,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藉由聊天、玩遊戲、念故事書等都有利於嬰幼兒語言發展,促進說話能力。當爸媽覺得寶包語言發展緩慢時請別猶豫,盡快帶給小兒科或是復健科醫師評估,若需要復健越早開始越好喔!※本文摘自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部落格,原文請點此
-
2020-12-26 名人.葉北辰
溝通技巧/高齡門診最愛問:失智症者跳針問話 溝通有3招
資深主持人侯昌明曾形容,照顧失智症父親的過程絕無冷場,指的是失智症長者總是重複問相同問題,大大考驗照顧者的耐性。面對跳針式的問話,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葉北辰提出三個回應技巧,幫助照顧者創造新情境,避開問句地雷。確立優先照顧目標根據「失智•時空記憶旅人專頁」長期以來的照顧者心聲,不少失智症者不時會重複發問,例如「幾點了?」、「我吃飯了沒?」,隨講隨忘。葉北辰要照顧者先問自己一個關鍵問題:「當下的照顧目標是什麼?」他列出三項照顧目標,提供照顧者比對,哪一項是你的優先目標?照顧目標一:增加互動品質,與失智症者維持連結。照顧目標二:待會要做什麼事情?照顧目標三:希望停止長輩當下重複問問題的行為。不趕時間 對話當互動如果照顧者選擇的是目標一,也就是維持與失智症長者的互動,若家屬的個性是不急不躁,當下不趕時間、氣力和心情都不錯的話,建議可以將重複問問題的環節當作是和長者互動的親子時間,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不厭其煩解釋,藉著讓長者聽話、問話的過程,增加生活互動。儘管失智症長者可能會隨講隨忘,但他會記得和親人遊戲式對話的感覺是溫暖、被支持的,這個「跳針時刻」反而將成為家人之間重要的回憶。簡潔回答 勿超過五字若照顧目標是二,著重在等一下要做什麼事?例如與長者出門、吃飯等,建議可利用失智症者隨講隨忘的特性,盡量用簡潔的回答代替解釋型的說明。葉北辰表示,當失智症者問問題時,第一次先詳實回答,不必預設長者一定會重複問問題,且當長輩繼續追問時,千萬不要假裝沒聽到,改用「簡短回答,而且最好不要超過五個字」。舉例來說,若照顧者準備帶長者出門用餐,可簡單的說「我們要出門」,而不是複雜的說明「我們要去某家餐廳,和親友碰面吃飯」,避免長輩繼續追問的機會,也節省精力好應付接下來的活動。轉換情境 給新的資訊若照顧家屬的目標是三,希望長輩當下就停止問問題,此時主動出擊,轉換情境是最佳對策,舉例來說,當長者問「去哪裡?」,照顧者回答「我們要出門,來,把鞋子穿好,衣服穿上」或轉移焦點問他「冷不冷?」,甚至交給他一個外出提袋,轉換情境,主動給他新的資訊或刺激,或能暫時成功轉移跳針式的對話。葉北辰從不少照顧者的遭遇觀察,有些樂觀的照顧者認為可以配合長者演戲,也是一種幸福,例如塞麥克風給長者唱歌,阻止問話也是有趣的一招;有些照顧者則說靜思語「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也是對策之一。而看著病程持續變化的長者,家屬不免感到挫折、悲傷,「以前長輩是我們的支柱,如今逐漸衰弱,變得不一樣了」,他提醒家屬要容許自己可以悲傷、有情緒,別將重擔留在自己身上,因為照顧自己的情緒才是好好照顧的第一步。應對失智長者重複發問有對策1.確認當下照顧的目標為何。2.第一次詳盡回答,第二次簡潔回答,不超過五個字。3.提供新的刺激,轉換情境。>>更多失智照護技巧,請至udn x WaCare:https://bit.ly/34KSgtQ
-
2020-12-09 新聞.長期照護
照顧90歲失智丈夫心累 奇美醫讓78歲的她喘口氣
奇美醫學中心今年3月開始服務台南市永康區的高負荷家庭照顧者,家庭照顧者服務計畫社工師林宛兪今天分享案例,並邀請當事人78歲婦人阿慧、與她照顧的90歲失智先生現身說法。約4年多前阿慧先生失智,時常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沒有印象,當阿慧再次提醒時便會否認,讓阿慧常常對照顧工作感到疲憊。她表示,先生年輕的時候非常疼愛她,每年她過生日時,不管先生身在何處,一定會託人送蛋糕及禮物給她,日常生活也與她相敬如賓。但罹患失智症後性情轉變,個性變得與先前差異甚遠,不僅會謾罵有時還會不理不睬,看著失智狀況持續惡化,讓阿慧感到心力交瘁,也感慨人生無常。不過自3月起開始參加紓壓活動、照顧技巧訓練、家庭照顧者輕旅行等活動,透過紓壓及輕旅行活動放鬆身心,舒緩因長久以來照顧所產生的緊繃情緒。阿慧表示,很喜歡照顧技巧訓練的課程,可以學習與失智症患者溝通技巧、預防腰痠背痛及營養健康相關知識等,且能將自己平時所遇到的照顧問題提出來詢問老師,請老師協助解惑,在照顧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知,將照顧工作做得更遊刃有餘。只要與先生一同參加活動,工作人員及其他照顧者們都會特別照顧關心,讓她可以輕鬆一些,無須時時刻刻注意先生的狀況,並能盡情的參與活動;有些照顧者更會自願協助照顧她先生,形成一個互助、相互支持的環境,讓她得以休息喘口氣。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台灣照顧者的照顧歷程平均約9.9年,每天平均照顧時間13.6小時,日積月累出現肌肉筋骨痠痛、疲憊、失眠、及影響健康狀況,與其他家人關係、社交關係、經濟狀況及憂鬱等問題。奇美醫學中心服務方案提供心理協談、電話關懷、家庭訪視及紓壓活動等,鼓勵家庭照顧者走出家庭,分享照顧經驗,減少照顧負荷及壓力,降低社會悲劇。林宛兪表示,今年辦紓壓活動30場、紓壓輕旅行4場;安排粉彩指繪陶瓷杯墊、蝶谷巴特遮陽帽、溏心蛋製作等,參與者上課過程都很投入,每次作品完成都很開心。奇美居家服務中心督導高金盆表示,照顧者總有迷思,認為家人自己照顧得最好,不放心讓外人照顧,常會忽略自己狀況,最後自己身體也變差,無法繼續照顧,衍生更多問題。建議也要保有自己的生活,安排每日活動表,降低照顧標準,不要因為被照顧者的狀況變差而產生罪惡感,保持身心健康,善用外部資源,鼓勵照顧者自我檢測照顧負荷,壓力大時要適時求助。
-
2020-12-07 科別.精神.身心
長時間上網就是網路成癮? 精神科醫師:有3個判斷標準
孩子整天都在家裡上網都不出門?世界衛生組織在2018年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醫師林峯立表示,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相當常見,但提醒家長要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林峯立表示,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服務的這幾年,不時聽到家長詢問,「我的孩子有網路成癮,怎麼辦?」、「醫生,我的孩子是不是網路成癮?要斷他網路,竟然說要死給我看」、「整天都在家裡上網都不出門,這樣會不會有問題?」等擔憂。林峯立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8年6月底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納入精神疾病,有3個判斷標準,包括失去控制、日常生活受影響、持續一年的狀態,主要是孩子對網路遊戲「失控造成生活失能」的現象,而不是一般認為的「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家庭衝突及緊張的親子互動,跟孩子長時間上網有關嗎?林峯立說,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相當常見,共病包含下列幾種精神疾病,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林峯立提及,網路成癮這個現象其實有積極面的預警功能,可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上述的危險因子或疾病,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需要謹慎完整的評估。不過林峯立也提醒,除了帶孩子就醫請教專家外,家長其實可以謹記一個大方向,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與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更是家人,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釐清,無論是討論生活目標、建立人際關係、加強溝通技巧等,有良好的現實人際關係連結與實體社會活動參與,才是最佳解方。
-
2020-11-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長照體系人員的培訓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長照」(長期照顧),這是目前台灣政府與民眾都非常重視的議題。我們非常感謝一位因為老年母親中風而對長照有深切感受的老師,寄來一篇他的看法,指出目前醫療體系,對病人、家屬、醫療單位三種面向的意見與行動,必須有效整合,才能達到最大效果。「醫病平台」非常榮幸能因此邀請到兩位長照的專家回應: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學會理事長吳肖琪教授分享「台灣長照體系人員的培訓」,介紹「長期照顧專業人員」的資格、訓練,並且提出如何使基層醫療與長照資源更綿密的連結並確保照護品質;衛福部長照司周道君副司長介紹「長期照護2.0」,說明長照的對象,包括身體失能以及失智者,以個案的生活為中心來規劃,設計多元多樣的長照服務項目或方案來回應不同失能個案的各種需求。希望這三篇來自家屬、學者以及政府官員的文章可以使醫療界以及社會人士對「長照」有更深切的了解。失能需協助的判斷,以個案能否自己吃飯、洗澡、上廁所、移位、上下樓梯等日常生活功能作為主要評估工具;如何判斷失能需協助,需要哪些方面之協助?那些協助是衛生福利部長照2.0計畫可提供的長照服務?那些需要地方政府連結其他地方資源?縣市政府長照管理中心扮演重要的角色。長照2.0計畫服務需求評估與管理的執行,主要由縣市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簡稱照管中心) 」負責,照管中心的「照管專員」多由護理、職治等醫事專業或社工、或公衛背景人員擔任。新進照管專員須接受照管專員第一階段訓練共40小時計五天的專業訓練課程與實務實習,內容包括基本概念(長照導論、相關法令與規範、照顧管理的概念)、評估與計畫(包括長照個案問題評估與討論、服務模式、照顧管理的工作內容)、資源應用(包括服務品質評估與監測、家庭及社區資源發展),並須通過評量測驗與口試;並在資深照管專員與照專督導協助下,成為可獨立提供長照相關諮詢、個案評估、及複雜長照個案處理服務、並管理長照A單位與B單位照顧服務的專業人員。需要長照2.0服務的失能民眾,可與1966或縣市政府長照管理中心聯絡,若經「照管專員」初評,符合長照2.0計畫補助對象,則「照管專員」會與「長照A單位的個案管理員」一起到個案家進行家訪評估;若是住院病人出院後需要長照服務,可透過出院準備服務連結長照2.0的資源;「照管專員」會依據個案的失能程度、居家的環境、家庭照顧的能力,判定失能等級,以及長照2.0計畫可補助的額度,再與「長照A單位的個案管理師」,擬定個案的照顧計畫,再由「長照A單位的個案管理師」協助連結與管理個案所需的各項長照B單位能提供的長照服務;以共同確保個案得到及時且適切的長照服務。然縣市政府除協助失能需長照服務者連結與補助長照服務外,亦負責開發長照資源、管理失能者權益保障、以及長照服務單位之照護品質。為確保長照服務人員的照顧品質,99年衛生署召開「長期照護專業人力培訓規劃」會議,本人建議可規劃三階段認證課程,獲當時衛生署採納,並列為長期照護服務之要件:第一階段認證課程(Level Ⅰ)包括長照領域需要學會的共同課程、第二階段認證課程(Level Ⅱ)回歸護理(32小時)、物理治療(32小時)、職能治療(32小時)、營養師(32小時)、醫師(16小時)、社工師(32小時)..等各專業在長照領域最常見的照護技巧課程;第三階段認證課程(Level III) 整合性照護(24小時) 分三天辦理,屬於繼續教育課程,強化一個多重問題失能個案如何藉由跨團隊合作讓個案被照顧得更好。三個階段的課程皆訂有課程名稱與時數要求,每個課程皆會有課程介紹、課程安排。level I已有線上學習平台,從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專業人員數位學習平台,可以看到level I的數位學習課程,包括溝通與協調、照顧管理概念、個案評估簡介、長期照顧政策與法規、獨居老人在宅照顧、跨專業案例討論重度失能長者在宅照護、長照需求與情境介紹、跨專業角色概念、長照之性別文化觀點、長照資源介紹與應用、長照發展理念與倫理等,個案評估簡介課程已有41萬餘人次點閱、其他課程也有20多萬至30多萬人次之點閱。level II課程委託醫師公會、藥師公會、營養師公會、護理師護士公會、聽力語言學會、物理治療學會、職能治療學會、輔導與諮商學會、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等各專業單位開課;109年7月起,執行復能服務之專業服務人員需於109年12月31日前完成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專業人員數位學習平台之復能實務專業服務基礎訓練8小時線上課程(不含個案討論與分享)及地方政府自辦之實體個案研討4小時,共2類12小時之課程,始得提供服務。level III課程委託臺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開課,108年在臺灣北中南東共辦理15梯次,3,300人完成訓練。A單位的個案管理員,由完成長照LEVEL 1課程,且有以下資格者擔任:1.具一年以上長照服務相關工作經驗之(1)師級以上醫事人員、社會工作師或(2)老照碩士及公衛相關科、系、所畢業生,或2.有二年以上長照相關工作經驗之(1)專科以上醫事人員相關科、系、所或公衛、醫管、社工、老照或長照相關科、系、所畢業生或(2)具社工師應考資格者或3.具三年以上長照服務工作經驗,(1)領有照顧服務員技術士證者、(2)高中(職)護理或老照相關科系畢業者、(3)領有專門職業證書者(如護士、藥劑生、職能治療生、物理治療生等),要接受縣市政府辦理個管人員初階訓練,包含:專業基礎訓練課程7小時與案例實作6小時,並在六年內要完成A單位個案管理員的進階課程30小時,訓練內容包括基本內涵(倫理議題、感染控制、人身安全)、個案管理(照顧會議的意義與方法、服務提供的監測與評估、社區工作方法)、資源運用與服務模式(失能身心障礙者需求與資源運用、長照輔具及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給支付基準暨相關資源說明)、特殊及新興議題(復能概念與演練、家庭照顧與高風險家庭處理機制)、案例實作類課程(多元案例實務演練)計五天的進階訓練課程,並須通過評量測驗與口試。長照2.0的服務,主要由長照B單位提供,包括居家照顧服務(協助洗澡、陪伴就醫…)、居家專業照顧(醫療、護理、復健、復能)、日間照護、失智日照、失智共照、交通接送、輔具、環境改造、喘息等項目之服務。B單位各類醫事專業人員接受該專業level II的課程;至於照顧服務員的培訓,需要有50小時的核心課程、8小時實作課程、2小時綜合討論與課程評量、與30小時的臨床實習,共計90小時的訓練,照顧服務員核心課程有長照服務願景與相關法律基本認識、照服員功能角色與服務內涵、照顧服務資源與團隊協同合作、臨終關懷級認識安寧照顧、家務處理協助技巧、性別平等、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等24單元課程,自108年6月1日起,規定測驗成績須達80分且課程閱讀時數須達到建議學習時數;另外搭配特殊照顧需要額外特殊課程之訓練。109年3月13日起照顧服務員訓練增列保護性課程,包括家庭暴力、老人保護及身心障礙者保護工作概述(含相關政策與法律)。失能長照個案除長照服務需求,通常因伴隨多重慢性疾病而有醫療需求,個案可能因疾病住院加重失能程度,如何讓住院醫療之出院準備、急性後期照護、基層醫療與長照資源更綿密的連結並確保照護品質;讓民眾、醫療院所、鄰里長、社區熱心人士,都知道失能時可聯絡縣市政府長照管理中心;配合高齡老年人口增加去提升長照服務量能與效率,發展遠距照護智慧科技減少照顧負荷,皆是衛生福利部必須持續努力的目標。
-
2020-11-10 養生.家庭婚姻
冰冷的夫妻關係,只剩小孩可聊?專家教5項溝通技巧助感情升溫
我們都不想要一段冷冰冰的伴侶關係,會聊工作、聊小孩、聊天氣、聊塞車狀況,就是不聊內心的想法和情緒。一但缺乏真誠的深度溝通,兩人之間的親密感也會因此減少,甚至走向分道揚鑣的結局。因此,伴侶溝通技巧會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婚姻與伴侶關係諮詢師 Mary Ellen 和 Goggin Jerry 提供了下面幾個「幸福情侶」會用的溝通技巧,可以幫助兩人感情升溫:1. 共同營造安全溝通的氛圍想說的話選擇不說,往往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擔心自己說出的話會被對方認為很蠢、很幼稚或錯得離譜,簡而言之就是擔心被批判。就好像青少年做錯了事被師長質問一樣,他們選擇不說或說謊,就是認為自己說出的真心話一定會被批判,只會聽到很多的「你應該」或「你不該」。然而,缺乏溝通對於感情關係來說是很大的傷害,因為這意味著至少其中一方無法信任對方,無法真誠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所以,在與對方溝通內心話時,盡可能放下自己的主觀偏見,不帶任何評價的把對方的話聽完,給對方安心的氛圍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才能讓彼此持續坦承地交流下去。2. 接納彼此的差異「如果每一件事你們的看法都一模一樣,那會非常無聊。」結婚超過 60 年的作家 Sandy Burris 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再親密的兩個人,都無法完全一模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生長背景和經歷。對方的想法或價值觀和自己不一樣,雖然會讓人感到焦慮,但我們還是必須學會接納彼此的差異,這是互相尊重的第一步,有了尊重關係才能長久維持下去。廣告3. 多問「開放性問題」當對方在表達憤怒、傷心的情緒時,很多人選擇以「別想太多啦」來回應,或者沉默以對,這樣的回覆就像「句點」,讓對方無法好好抒發自己的情緒,感到不被同理。更好的做法是多問「開放性問題」,例如「為什麼你會覺得難過」、「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就像閱讀一本書一樣充滿好奇心地專注傾聽,這樣做除了可以更了解對方真實的想法,也能幫助對方整理自已繁亂的思緒。4. 挑對溝通時機兩人起爭執的當下,是最差的溝通時機,情緒上頭時,再立意良好的溝通,可能都會演變成沒建設性且傷人的唇齒戰爭。選在兩人都冷靜且精神狀態較佳的時候溝通才能直搗問題的核心,讓溝通更有效率,讓雙方更能同理彼此。5. 不指望對方能讀心美國伴侶與家庭關係心理治療師 Assael Romanelli 觀察到,「含糊溝通」(ambiguous communication)出現在很多相處有問題的伴侶身上,他們也許不常吵架,但總是互相猜心:「他講這句話是在否定我的付出嗎?」「為什麼他沒有發現我在生氣呢?」這些人因害怕衝突等原因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想法,卻希望對方能讀懂他們的心,然而這樣的期待是很不切實際的。就算再尷尬再難受,也要練習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就像舞台劇演員為了讓後排的觀眾也能看懂劇情,會把心裡的 OS 和情緒都表達出來一樣。再愛你的人都不可能完全讀懂你的心,不如說出來讓他理解吧!參考資料:1.《Yourtango》:8 Communication Skills That All Happily Married Couples Know2.《Psychology Today》:”Say The Thing” to Revitalize Your Relationship※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幫助對方整理繁亂的思緒】婚姻關係諮詢師:關係長久的「幸福情侶」會用的 5 種溝通技巧
-
2020-10-28 名人.葉北辰
【免費報名】udn x WaCare失智照護線上課程
11/3 20:00 呂怡蓁 護理長【失智者該睡不睡?從日常安排下手】早上早早起,半夜還不睡?或是白天睡意滿滿,晚上活力充沛?失智者當外國人,作息跟家人完全不一樣,無論怎麼勸說失智者依然堅持離床活動,若服用安眠藥,長期下來可能造成過度依賴陷入惡性循環,家人隔日要上班、小孩要上學,再這樣下去全家都要累跨了...👇 點我看課程詳情11/4 20:00 簡均穎 個管師【遭受失智者攻擊?教你和平照護解方】面對失智者沒來由的攻擊、惡言、吐口水...等不友善行為,人力不足時,還需要獨自應對,身為照顧者,即便身心俱疲受了傷,還是得無可避免地繼續照顧...👇 點我看課程詳情11/5 20:00 葉北辰 心理師【家人漸漸不是原來的他 該怎麼面對調適】失智症者隨者病程遺忘許多事,也許是擅長的事情、日常生活甚至是摯愛的家人,罹患失智症後與原本認識的他不一樣,當彼此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身為家人心理受衝擊,要怎麼做才能彌補逐漸逝去的他...👇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0 20:00 王沛鈞 物理治療師【帶著失智長輩 跟著節奏坐姿舞動】強健活動力預防肌少症,除了平時的訓練動作複習,我們也能透過多變趣味的方式達成運動效果,專屬長輩的坐姿舞動,利用音樂節奏,長輩除了活躍大腦還能跳出曼妙舞姿,讓運動不再是無聊疲乏的活動!👇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1 20:00 張文馨 營養師睡眠飲食息息相關-專屬失智者助眠菜單失智者半夜睡不著覺,原來除了吃藥解決以外,飲食方式也是一種解決管道,嘗試從餐點調整,攝取營養助眠食材避免NG食物,除了維持身體健康機能也能幫助失智者正常作息的方式。👇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2 20:00 葉北辰 心理師【「我沒信心當好照顧者」 該怎麼繼續走下去?】當了照顧者之後才發現,照護過程時常與自己預期的結果不一樣,精心準備營養餐點被拒食、吃幾口飯就說吃飽了、身體髒兮兮卻不配合洗澡...明明為失智者好卻總是不盡理想,有太多問題需要照顧者面對了...👇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7 20:00 徐宛菱 空間規劃師【助眠環境佈置巧思 失智者夜夜好眠】讓失智者擁有規律正常的睡眠,除了日常生活習慣養成、活動安排、飲食營養輔助,「環境」營造也有大學問,如果多方面層層都加入小巧思,睡覺時間一敲鐘,失智者就能安穩入睡,全家都好眠。👇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8 20:00 簡均穎 個管師【失智者講不聽?教你引導技巧改變當下狀態】「爸!不要再玩水了!」失智者失去控制,不斷重複做一件事或是從事危險動作,怎麼勸說都沒有用,失智者不願服從,照顧者失去耐心,搞到最後氣氛變差雙方都不愉快。👇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9 20:00 葉北辰 心理師【「你是怎麼顧的?」辛苦付出遭質疑如何排解?】「怎麼變成這樣?你是怎麼顧的?」「記得做這個做那個,順便打掃一下」,看似簡單的照護生活日常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默默盡心盡力地照顧卻還是不被肯定,我照顧別人誰來照顧我?👇 點我看課程詳情11/24 20:00 藍挹丰 心理師【失智者易怒易哭 轉移、穩定情緒有方法】失智者情緒戲劇性變化,不斷訴說著過去或是不存在的事物,無論如何向其解釋,依然困在深深漩渦不能自拔,原本開心歡樂的聚會,氣氛瞬間降到冰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點我看課程詳情11/25 20:00 徐美卿 護理師【失智者如廁大失控 教你預防便便危機】失智者隨著病程,如廁的基本生活技能也會隨著時間逐漸遺忘,自身無法控制,而出現來不及或失禁的狀況,失智者自尊受了傷,照顧者還要忙著協助處理髒污問題,簡直是一場照護危機。👇 點我看課程詳情11/26 20:00 卜玉娥 移工仲介(印尼翻譯師)【外籍看護溝通技巧專業公開 提升照護效率】請外籍看護成為助手減輕照護負擔,卻發現要花更多時間在溝通,來自不同國家的新家庭成員,除了語言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協調磨合,聽聽專家的增加溝通效率的技巧,一旦溝通無阻在照護上自然會得心應手。👇 點我看課程詳情
-
2020-10-1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醫病關係要好 人體器官也要對話
診間。醫生:「你先不要問,我先說明。」說明完了,病人想發問。醫生:「你的問題,我剛都已說明了,不再回答!」病人愣在那邊,不知所措。凡事講求溝通,有些醫生比較年輕,比較主觀,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逐漸發展溝通技巧,了解溝通的重要性。生物體內錯綜複雜的生命現象也是透過各種信息,通常是細胞內外的分子來運作。例如,在人體頸部前面的甲狀腺,小小的兩片,會分泌甲狀腺素,這種荷爾蒙很奇妙,過多會引起所謂的甲狀腺亢進,會心悸、體重減輕;過少會行動遲緩、肥胖、無精力,而甲狀腺荷爾蒙的分泌則是受到腦下垂體的荷爾蒙 ──促甲狀腺荷爾蒙,這個荷爾蒙與甲狀腺互相「對話」,讓人體可以保持平衡。在器官移植方面,以前瓶頸在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會把移植進來的器官當成舶來品,群起而攻之,這樣移植的器官很容易被破壞,直到三、四十年前,抗排斥藥物的發展,突破這個瓶頸,這些藥物告訴免疫系統,這些移植入的器官不是壞人而是自己人,這種對話之下,免疫細胞就不會攻擊移植入的器官了。醫病關係要好,雙方要有好的溝通,醫療要進步,也要對人體器官的祕密多所了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及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1期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 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0-02 養生.家庭婚姻
3種最常見,妻子最易被氣到內傷的老公:上司型、漠不關心型、悠哉型,該怎麼相處?
編按:和老公講話對方總是愛理不理,或是左耳進右耳出,甚至根本無法溝通該怎麼辦?日本女性雜誌將這些「問題老公」們分為「上司型」、「漠不關心型」、「悠哉型」3類,找出對方個性和在意的關鍵點,以及如何溝通的說話技巧,或許就是重整彼此關係,開啟對話的契機所在。近來「人生100年」的概念十分流行,考慮到這點,和另一半在人生下半場的相處時間,可能長達40~50年。如果想要度過愉快的2人生活,如何有效溝通,才不會讓人總是氣到內傷?根據日本熟齡女性雜誌《élat》的一項讀者調查指出,有64%的50後女性,曾經因為和先生的對話而感到煩躁惱怒。其中比例最高的原因是「對方沒有好好聽自己說話」(36%)、其次是「真正想講的話說不出口」(18%)和「無論說什麼都只會得到否定的回答」(14%)。其中也有人抱怨先生「不管講了幾次同樣的事,反應都像是第一次聽到」、「只會說教和老王賣瓜」、「講沒幾句話,就露出不耐煩的樣子」。特別是在孩子獨立成人之後,2人之間就更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溝通好無力怎麼辦? 先看老公是哪一型經過分析,這些容易讓人感到無名火起的老公,大致可以分為三種:1. 一生都掌控主導權:上司型即使在家裡,也像上司管理部下一樣對待妻子。口頭禪是「這妳也不知道?」「這個是常識吧!」「這社會可沒妳想得這麼簡單」之類,經常挑妻子的毛病或是嫌東嫌西。「上司型」的先生個性通常喜歡講道理,覺得自己懂很多,因此與其訴諸溫情攻勢,不如用具體的事實或數據更有說服力。2. 比起家庭更在乎自己的世界:漠不關心型大部分心思都投注在自己的喜好或關心的事情,即使想要談認真的話題,通常只會得到「喔,都好啊」之類的敷衍回覆。家中的事情大多全部丟給老婆處理,這種事不關己的態度,有時候難免讓人感覺受傷。雖然如此,漠不關心型的先生意外地個性頗為頑固,對於認定的事情通常無法接受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因此不宜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對方身上,而是適度的提起和平常不一樣的話題。3. 愛作夢、充滿沒有根據的自信:悠哉型對家庭沒有什麼責任感,只注意自己覺得開心、有趣的事。經常說出「想自己創業」、「想買別墅可以全家去度假」之類的遠大夢想,問他有什麼規劃,卻又只會回答「到時候總有辦法啦」,滿腔不知從何而來的自信。雖有著個性樂觀的優點,但相對地也有軟爛或膽小的一面。試著引起對方的興趣,或是讓對方適度感到緊張,可以讓對方認真的面對話題。老公是哪一型?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溝通狀況一 希望先生能幫忙做家事面對「上司型」老公,如果單純說「也多少幫我做點家事吧!」恐怕效果有限。具體說明自己的狀況:最近公司趕一個企劃,或是要上課所以比較忙,你能分擔一些家事嗎?並給予固定的家事分工,善於規劃,相對較有責任感的上司型老公,說不定可以發揮做家事的才能。「漠不關心型」的老公即使看到老婆辛苦做著家事,也可能視而不見。這時候讓他從小事參與,例如洗好碗之後請他擦乾、整理好垃圾之後請他拿去倒等等,以共同分工作業的方式慢慢地讓他接觸、習慣家事。即使做不好,也千萬不要批評。「悠哉型」的老公在開始做家事前可能會先研究起新機種家電或是該買哪種洗衣精,這個時候不妨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在做家事中感受到樂趣,也不要忘記在對方完成之後給予讚美,這可能成為他們的動力來源。狀況二 和先生商量自己想做的事(副業、學習或興趣等)檢討企劃書完全就是上司型老公的專長。因此不妨稍微以書面文字說明自己打算如何進行、家務如何重新分配,可以為家裡帶來收入嗎?等等具體的內容後讓對方參考,一邊說「我想聽聽看你的意見」,讓對方感覺自己是被倚靠的,就會更有意願幫助太太。反之,如果從構想開始什麼瑣事都一一告訴漠不關心型老公,反而會讓他覺得煩人。差不多到了準備接近完成的階段,用輕鬆的語氣告訴對方自己接下來想做什麼,達到「告知義務」即可。若老公屬於悠哉型,獲得支持的技巧則在於讓對方感覺「這件事情會很有趣」,或是聊起收入增加後,家裡也可以變得比較寬裕……等具體的好處。但別忘記要請對方在自己忙碌的時候適時的幫忙。面對惱人的老公,與其相敬如冰,不妨轉換想法,掌握切中要點的溝通技巧,人生下半場,或許也可能和另一半做到無痛相處!原文:3種最常見,妻子最易被氣到內傷的老公:上司型、漠不關心型、悠哉型,該怎麼相處?
-
2020-07-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說了些什麼,醫師聽到些什麼?」讀後心得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者的自省」,由三位資深醫師誠懇道出行醫過程對某些特別個案的反思。婦產科醫師對癌症病人的延遲診斷、麻醉科醫師在生死關頭需作瞬間的抉擇、放射科醫師在醫院定期討論會主動提出自己認為需要檢討的錯誤。透過他們坦然追述專業的困難抉擇,希望社會大眾能更了解醫者的內心世界。身為一位男性的婦產科醫師,與病人溝通的細膩度和複雜性要較其他科別大。溝通技巧的學習更是不能到進入臨床時才開始。曾自認在診間總能耐心傾聽病人的主訴,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建立互信的病醫關係。而在醫學系畢業的第27年,因由這個案例讓我深刻反省,也悟出「 病醫溝通」真是一門永無止盡的學問。這是一位40歲個性開朗未婚女性,在美國完成大學至博士學位,未曾有性行為。回台灣後,和家人都是本院門診固定諮詢及健檢的病人。她在2018年8月因為不規則的月經週期及健檢婦癌腫瘤指數CA125偏高而求診,當時經期間隔為2至4個月,且通常超過10天才結束,但經血總量不多。CA125值升高到500多,正常值要低於35。安排骨盆腔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稍微増加至12毫米,而建議病人在麻醉下經陰道行子宮內膜搔刮切片手術。執行此手術的目的是要確立子宮內膜是否病變,必須經過處女膜才能取得內膜組織。她也了解處女膜只存在於少數人舊觀念的象徵意義,而同意接受此一手術。不過隔天由母親陪同再回診間討論,希望先嘗試中藥調經,然後密集超音波及腫瘤指數追蹤。神奇的服用中藥後,一個月後超音波檢查及CA125指數是正常值28。於是她持續服用中藥且規律的間隔3至6個月回診,討論月經週期及症狀,也以超音波和CA125檢查追蹤。一直到2019年11月健檢,另外有二項腫瘤指數(CEA及CA199)也升高,進而安排胃鏡、大腸鏡及全身電腦斷層,懷疑子宮內膜及右側卵巢囊腫。此時再與病人和母親討論內膜切片的必要性,她們仍堅持先將中藥停止服用後再追蹤。當然疾病的徵兆並未再次改善,在2020年5月終於行診斷性子宮內膜切片手術,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接著執行完整分期手術摘除子宮及兩側卵巢輸卵管,骨盆腔及主動脈淋巴腺清除術。目前術後化學治療中。假如在一開始看診能說服病人及母親接受切片診斷,就能及早開始治療得到最佳的結果。回顧這近兩年診治病人過程中,病醫溝通和互信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讀起最近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與天下文化合作出版,由丹妮爾·歐芙莉醫師著作的「病人說了些什麼,醫師聽到些什麼?」(What Patients Say, What Doctors Hear)一書,重新思考如何讓診間出現有意義又清楚易懂的病醫對話。歐芙莉醫師為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級臨床教師,行醫已二十多年。當她著手寫書時,曾徵求到許多病醫之間的故事,但她很快發覺這樣只是敍事,應從文獻研究尋找。紐西蘭學者莫根的研究是先錄下門診影像,之後立即對醫師及病人做個別訪談,並分別錄下訪談過程。審視三份影片後,最令人吃驚的結果是:醫師和病人不就是面對面坐著講話,怎麼一直以來,兩個人都不在同一空間?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各是一片背幕,彼此交談時,都是織進自己那一片背幕,透過這片背幕過濾訊息。在整本書的十六個章節中,作者用活潑動人的筆觸,清楚說明乍看之下平凡又微不足道的「溝通」,才是行醫之道應有的核心。她在第五章「出於滿腔善意」,描述醫師常使出渾身解數,一心一意要讓病人配合醫囑。有些醫師會説之以理,動之以情,「推銷」配合服藥的好處;有些醫師對病人念念叨叨,曉以大義;有些會恐嚇,搬出一表串可怕的病症,要他們等著瞧;更極端的是,醫生告訴病人如果不聽話,就去找別的醫師算了。但正如大家所知(當過父母的人也都知道!),重複碎念一樣的事情,很少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眾醫師似乎還是講了一次又一次,無視沒什麼好結果的事實。在第十二章「醫學術語何其多」,提到醫療場域中有太多行話,醫師必須彈性使用語言,並思索自己話語的效果,太多焦慮可能會令人難以招架。但適度的焦慮,得以協助病人更有效面對嚴重的疾病。英國心理學家奧頓説道:大家用詞習慣並不一致,童年、文化、家庭背景、所處情境各不相同。醫師了解的專業知識與用語,病人可能如鴨子聽雷;至於病人的症狀,醫師未曾經歷且每個人對於病痛的反應不一。另一方面,目前愈來愈多醫護人員傾向使病人感到滿意,部分原因是注重病醫關係中的人性層面,這是好事,但部分原因也是醫療業愈來愈關注商業層面,致力讓病人滿意,在候診區設置高檔咖啡店成了一線要務,這樣是否會帶來負面後果?醫師必須找到最佳撃球點,協助病人釐清事態的嚴重性,但不把他們硬逼到絕路。書中對於醫學生教育的部分,我也很有感觸。在醫學院裡,通常不會學到溝通、同理心、建立關係這類技巧。它通常被視為附加課程,被病理學、生物化學、外科、心臟科、產科及小兒科等主角,擠壓到邊邊角角,精確直接的科學才是醫師必須熟習鞏固的領域,而這些比較軟性的技巧嘛,就很理所當然被忽略。但是在醫學領域裡,傾耳聆聽是個永無止盡的過程。陪伴病人經歷這些艱苦萬分的時期,正是醫學最真實的原貌。作者歐芙莉醫師最後要強調的是儘管現代醫學著迷於尖端科技,唯一有力的診斷利器,仍是病醫之間的對話,透過對話,醫師才能知曉疾病大概的面貌。然而病人説的話與醫師聽到的話,通常是迥異的兩回事。病人總是很焦急的描述症狀,亟欲告訴醫師自己到底怎麼了;另一方面,醫師在時間壓力下,必須展現效率,在病人說話時,得同時處理不少事,通常就因此錯失關鍵。有統計提到醫師通常會在12秒內打斷病人說話,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她在這本「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書中,深入探討這個高風險的領域,並佐以最新的研究,訪問了學者、醫師、病人,藉此闡明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對話上,將有助於提升健康照護品質。不論你是醫護的菜鳥或是資深如我,這本書內容都值得細細咀嚼,推薦給所有的醫師、未來的醫師、以及想了解行醫之道的人。
-
2020-07-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溝通!化解病人負面情緒的教戰守則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生的臨床學習心得」,由三位剛走入醫院接觸病人與家屬不到半年的醫學生,由不同角度寫出他們的學習心得:一位關心病人而竭盡所能勸服病人與家屬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找出病因,但卻因為發現是無法治癒的病而引起了自己內心的不安;一位因為病人抱怨別的醫師一時不知如何應對,之後學到的應對之道;一位分享他如何透過自己的觀察,而找到與病人溝通的「鑰匙」,打開與病人溝通之門。希望這些赤子之心的描述,可以感動社會大眾願意讓學生參與照護,使他們早日成為良醫。病人A:「唉,開完大腸直腸刀,體重一直掉,我這樣要怎麼辦,開刀前好好的,現在變成沒生活品質,甲醫師怎麼都不處理,什麼也沒說,哪有醫師這樣的」 病人A患有大腸直腸癌,上個月剛做完低前位切除手術、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和小腸造口,術後發生電解質不平衡和體重下降,目前在腎臟科追蹤和到院打點滴一周。醫學生是醫院裡最沒有架式、是醫護人員中最底層的生物,也因為如此常常病人把他們不敢跟主治醫師說的抱怨一股腦都丟到我們身上來,面對這些抱怨我們該如何應對?本文是最近在醫學生個案討論會提出與主治醫師討論後整理出來的學習心得。病人A可歸類為對當下主治醫師的抱怨,面對這樣的對話,當下可能會不知道說什麼,是要否定說「主治醫師沒有錯,開完刀本來就會這樣,是正常的」,還是要附和說「我們也覺得主治醫師沒有解釋清楚」,我想這兩個答案都不對。常常病人有了病痛,只是想要找到一個稻草人讓他發洩情緒,即使是正常的預後情形,病人也會牽拖到醫療照護上,這沒有不對。當一個病人生病五次,你問他說哪一次生病最痛苦,他會說這次,當下的情緒會遮掩住過去的事實。最好的答案應該是在讓病人發洩後能夠回憶起過去的事實,以下將介紹兩個答覆SOP。第一個口訣是EVE,是衍生自身心科和心理學,給較喜歡像內科醫師那般循循善誘的醫學生採用,EVE分別代表Empathy/Validation/Elaboration和Exploration,以答覆病人A為例:1.Empathy病人說體重一直掉,就先附和說「這樣一定很辛苦齁」,讓病人覺得你有put yourself in his shoes,有被了解的感覺。接著是使出乾坤挪移之術,反問說「那你在家都是怎麼吃的」,把主觀的情感(甲醫師怎麼都不處理,什麼也沒說),轉化為客觀的事實(出院後的飲食情況),如此帶領病人走出他的情緒枷鎖,走向一起思考解決辦法的道路上。2.Validation接著,稱讚的說道「這麼辛苦,但是你還是願意跑過來打點滴」,讓病人肯定自己,讓他知道自己跟醫護人員有一起在幫忙解決他的痛苦,沒有人放棄他,他自己沒有,醫護人員更沒有。現在需要的就只是等待與耐心,等待時間讓身體自行修復。3.Elaboration和Exploration「除了體重下降,還有什麼其他的困難嗎?」確認病人所擔心的真的是體重下降嗎,還是另有隱情,如果我們搞錯方向,就沒有解決到病人問題了,所以一定要確認。確認完畢後,最後引導病人think aloud,不是不說出來,更不是光說不練,而是藉由反覆的說出來,來與我們一起想出改善的方法。在進行以上三個步驟時,要注意適時的抽離。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病人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單純的陪病人一起笑一起哭只能做到陪伴,唯有適時的抽離才能做到帶領病人走出單行道。如果比較外科個性,或是不避諱的認為醫師安慰病人說到底就是話術的醫學生,這邊建議第二個教戰守則,SOP是「先聽→回顧→轉移話題→讓病人自己說服自己」。其中的關鍵是「邏輯」,讓病人自己發現自己的矛盾,進而化解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抱怨。1.先聽先讓病人講,一方面確認病人最在意的點,另一方面也是真正關心病人、跟病人站在同一陣線上,就如同以上EVE中的Empathy。2.回顧回顧當初醫師所講的,醫師在術前病解一定會說到手術的風險、後遺症、術後會面臨的狀況等,以大腸直腸手術來說,後遺症包含接口滲漏或是營養吸收不良,前者嚴重者需要重新開刀縫合和引流,後者會導致體重下降和電解質不平衡,所以說術後現在病人A所面臨的問題,在術前甲醫師都有跟病人A說,只是他忘記或是當時不在意,這時候就要反問病人:「當時候醫師是不是有跟你說手術的風險和後遺症?有哪些?那你現在遇到的是不是那時候有說的?」當病人發覺這些都是正常手術後會發生的情況時,就會自覺抱怨是無解的,錯更不是醫師的錯。3.轉移話題當你與病人陷入回顧後的尷尬時,就可以開始轉去較輕鬆、不要再談醫病間緊張關係的話題,一樣將主觀的情感,轉化為客觀的事實。4.讓病人自己說服自己當做到以上三個步驟時,就可以讓病人自己發現自己的矛盾,醫師當初有講過但是我沒注意聽,如此就進入最後一個步驟,讓病人自己說服自己。最後,可以以鼓勵和祝福病人作結。除了以上教授的兩種方式,如果是長期照顧的住院病人,「找到一個會讓你愛上那個病人的理由」可以讓你對病人的態度改觀,舉個例來說,有個病人都不講話,住院後不管是醫師或是護理人員詢問都只是簡答,有天有個醫學生下定決心要改變這一切,坐到這位病人的床沿,一個個問題問下去「你喜歡電玩嗎」、「你喜歡大自然嗎」、「你喜歡吃美食嗎」……最後問到「你喜歡跑步嗎」,他終於說「是」,再問下去才發現他是世運的田徑國手,這位醫學生便跑去跟整個護理站說,之後大家就都來朝聖,這位病人發現大家怎麼都變得這麼熱切,怎麼都跟他聊他所愛的跑步,這位病人就從此變得多話了。最後,要注意的是面對病人時,有兩個要忌諱的點。一是「絕對不要認為自己只是個醫學生,不能做到什麼事,而逃避病人」,當病人開始抱怨,學生該轉化自己的心情為「太好了,機會來了,該好好練習溝通技巧!」,有太多太多,這些在醫學生時期的訓練將讓你比同儕在未來與病人想處的更好、醫療糾紛也更少。二是「絕對不要盲目地為醫界辯護,這只會讓病人產生醫醫相護的觀感」,面對他人在損害同行的名譽時會不以為然、甚至義憤填膺的為同行辯解,這很自然,但這只是更加深醫病之間的鴻溝。溝通就是要放下原生立場,試圖了解對方為何會有這般強烈的情緒,而透過傾聽了解,才有可能化解病人的負面情緒,如此才能維護良好的醫病互動。
-
2020-06-09 養生.樂活人生
面對死亡,我們該學會什麼?ICU重症醫師陳志金:想做的事別等到以後
編按:家人過世了,心裡總是有懊悔和自責?早知道勸他別太累,早知道那天別出門,早知道多盡孝……太多的「早知道」,常拖著人的一生。被粉絲暱稱為「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學中心ICU(加護病房)主治醫師陳志金,投入重症醫療、看過無數生命消逝的經驗給的勸告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讓醫師生氣,就是在跟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過不去。就像車子開在高速公路上,乘客會想跟司機吵架嗎?」「喜歡關說、走後門的VIP,不只干擾醫療人員、浪費醫療資源,而且對自己幾乎沒有任何好處。」「護理師愛喝珍奶,不是上班太閒還可以訂飲料,而是忙到沒時間好好吃正餐。」這些幽默、犀利卻又不失溫暖的文字,都出自在奇美醫院加護病房(ICU)擔任主治醫師的陳志金之手。投入重症醫學領域18年,他不只在醫療現場搶救病危患者,更像一個傳教士,致力於促進醫病溝通、宣導正確醫療觀念,也為醫護人員的權益發聲。「醫病、醫人更醫心」,是許多同業對他的評價。走過SARS,決心投入重症醫療2003年SARS爆發時,陳志金是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的總醫師。因為SARS重症的肺部感染、呼吸道症狀等大多屬於胸腔科範疇,當台大醫院因為收治SARS病人一度關閉急診、非緊急手術暫停時,院內只剩胸腔科和感染科留守維持運作。一個人要活著,呼吸和心跳是最重要的。在搶救生命、和死神拔河的重症醫療領域中,不少ICU醫師都是出身胸腔內科背景,陳志金在SARS期間,親眼目睹病患甚至是醫護人員隨時面臨生死交關的無常,也讓他萌生了投入重症醫學的想法。「重症醫療就像是鬼門關前的守門員,是醫療手段的最後一道防線。」除了休假日之外,必須24小時on call(即使在假日,也可能因為緊急狀況而被call回醫院)的重症醫師,多年來陳志金的口袋裡隨時放著一張摺得小小的A4紙,上面記載著ICU病房裡所有病人目前的病況、注意事項,以備不時之需。醫病共享決策,減少後悔的可能投入重症醫療至今已有18年,陳志金說,在加護病房,無論再如何努力,平均10個病人裡會有2個人救不回來,「但這個20%的機率,對於失去親人的家屬來說,就是全部。」面對失去至親的痛,如何盡可能減輕家屬的遺憾和悲傷?陳志金多年來提倡「醫病共享決策」的觀念,從病人送入加護病房開始,病患、醫護人員和家屬,就是在同一條船上一起努力的夥伴。「過去醫生會問你『要不要做』某治療,你的選擇只有Yes or No;現在我們列出可能的幾種治療選項、明確告知不同方案可能會有的優缺點,並且先了解患者的『MVP』:What Matters(在乎什麼)、Value(價值觀)、Preference(喜好),這都有助醫師和家屬作出決定。」陳志金說。此外,在ICU加護病房,最常遇見的抉擇之一,就是是否要做氣切、插管維持生命徵象,或是要拔管放手。「這時候如果患者本人已經臥床昏迷無法表達,家屬之間就可能產生衝突。」陳志金觀察到,在家屬當中常會有一位個性特別強勢,習慣代表其他人主導意見,或是擔任和醫師溝通的「發言人」。陳志金的作法是:透過匿名線上問卷調查,了解每個家屬內心真正的想法,「如果講話比較沒分量的,醫師就會適時地幫他『代言』一下,盡可能在每個人(包括患者)的意願當中取得平衡點。」當生命無法挽回時,就不要再去想原因了當盡一切努力,仍然無法挽回病人生命的艱難時刻,陳志金的一句名言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陳志金的母親在他17歲時就因病離世,讓他對家屬失去至親的傷痛,更能感同身受。小時他家境困苦,體弱多病的母親等了2年,還是晚了一步,在手術前一天病逝。當時陳志金因為參加重要考試,想著隔天再去看媽媽,卻就這樣錯過了最後一面,始終是他心裡最大的遺憾。「當年我想找出母親離開的原因才立志從醫,直到我真正投入醫療領域,才知道很多時候,有些病人不是想救就能救得了。」陳志金感慨地說。他說,很多原本身體健康,卻一夕間突然倒下的病人,家人第一時間心情上無法接受,總想要歸結一個原因:是不是因為昨天吃了什麼?/是不是因為早上跟他吵了一架?/早知道我今天就應該去看他……面對陷入自責和悔恨的家屬,陳志金看在眼裡,說明病情時便特別補上一句:「很多心血管或腦損傷的疾病,事前都沒有預兆,也很難預防,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就不要再想是什麼原因。」有一次他把這個觀念在臉書上分享,一個粉絲就私訊他說:「醫師謝謝你,因為這番話,讓我藏在心裡幾十年的糾結終於解開了,不再覺得是我害死了爸爸。」「追究責任對於病情沒有幫助,只會讓一個人更難受,甚至可能一輩子走不出來。」陳志金更鼓勵家屬們在親人臨終時,盡量完成他的心願,並完成「四道」: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很多大半輩子形同陌路、甚至像仇人的家人,最後是在病榻前和解的。」陳志金說。團隊之間,也需互信與尊重不只是醫病關係,朝夕相處的醫護同仁,同樣需要團隊合作的信任和默契。陳志金在2005年來到南部重症醫療最具規模的奇美醫院,習慣了台大醫院的豐富資源和人力,他也曾經歷一段適應磨合期。「最初我出於求好心切的壓力,對於醫院裡很多事情都看不慣,然後會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當時陳志金經常會在員工留言板上批評院內事務,他開玩笑形容,自己以前就是「機車行老闆」,甚至有護理師因為覺得他太「難搞」,刻意排開出勤時段,避免接觸。後來陳志金參與「醫療資源團隊合作」(TRM)的種子教師培訓,才讓他學習到如何團隊合作的溝通技巧。「就像是在飛機上,氧氣罩一定要自己先戴好,才可以去幫忙別人。工作氣氛如果不好,那也會影響到團隊的工作狀況。」愛要及時!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別等到以後即使是身經百戰的重症專科醫師,多年來看遍無數來到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有人幸運康復、也有人就此告別人世。面對生命的脆弱和渺小,陳志金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對於沒能救回來的病人,當然也是會難過啊。以前我會用吃來抒發壓力,但這就對身體不太好(笑),現在我除了盡量空出時間運動,另一個方式就是在臉書上寫文章。」除了抒發自己的心情,也因為想分享更多正向的醫病溝通和醫療觀念。近年陳志金在臉書寫下自己和ICU醫療現場的的點點滴滴,如今已經是擁有16萬粉絲的「網紅」醫師。「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個轉念。寫下這些故事,若是有同樣遭遇的人看到了,或許就是可以幫助他們走出來的契機。」親人離世固然椎心,但在人生終點,如果可以盡量滿足當事人的最後願望,甚至讓家人因此重新凝聚感情,往後回憶起來也許就不會只有傷心,也可以有歡笑。「還是那句老話:愛要及時。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別再等到以後,現在就可以完成。」在生死懸於一線的重症醫療現場,「愛」仍然是最有效的處方。原文:面對死亡,我們該學會什麼?ICU重症醫師陳志金:想做的事別等到以後
-
2020-05-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健保體制下的護理困境診斷與處方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生怎麼想」。一位畢業將近二十年的醫師道出「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諸多感觸;一位稍長幾年的男醫師對三個「懷舊醫療行為」提出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一位畢業將近四十年定居美國,中間曾經回國服務一段時間,而又回美服務的女醫師仍然心繫台灣的醫療問題,提出發人深省的對台灣護理工作環境的建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醫生對事情的看法,也增加社會對醫師的了解。編者也在此對胡醫師1月初就寄來的這篇文章到現在才刊登致歉。胡醫師這文章本來是要回應蔡淑鳳、張黎露、陳靜敏三位護理界資深大老分別在2019年12月23、25、27日所寫有關護理問題的看法,但因當時這議題已有兩星期的討論,之後又沒有護理方面的來稿,因此擱置至今。這次非常高興能在全國紀念護師節時,刊登這篇關心護理制度的資深醫師深具見解的好文章,希望這也能使台灣主掌醫療制度者、醫療團體以及社會大眾更體會護理人力的重要,並能看到政府及時提出改善辦法。「醫病平台」專欄的過去三篇文章以台灣護理現況為主題,指出專業護理在醫療照顧上的重要性,以及台灣護理職場的「絕望感」導致護理人力的流失,特別是專業工作能力在尖峰期的三十至四十歲護理人員揮袖而去,而且一去不返的退出職場。這不僅是反映護理人員對整個醫療體系的失望,也是社會的重大損失;畢竟護理人員的養成不僅是個人與家庭的多年的努力,也是社會經濟及教育資源的投注;眼看著護理人員進入醫療職場後,很快地落入職業倦怠、失望、絕望的深淵,從而選擇完全地退出醫療事業,實在很令人惋惜。當一個體系病了,唯有周延地研討病徵與病源,才能對症下藥。如何營造一個讓護理人員覺得「因為護理,一生精采」的醫療環境,是雙贏的策略,因為敬業快樂的護士,肯定是能提供病人最高水準的專業醫療照顧,也才是病人真正的福氣。明確定義護理職責小時候,印象裡的醫師診所「護士」好像各種雜事無所不包;掃地、擦桌椅、打針、包藥、哄慰哭鬧的病童,樣樣都來。相信幾十年前,法律沒有明確規範,沒有護理學歷或科班訓練的醫師娘、或醫師家裡的女傭,都可能充當診所裡的「護士」。認真想起來,這是台灣人傳統的「護士印象」——既要像媽媽一般溫柔慈愛,又要能任勞任怨地裡裡外外包下一切雜事。陳靜敏立委指出醫院裡病人對護理人員打雜工般的要求,令人哭笑不得,其中不乏台灣人對待護士過分高標要求的傳統心態;從換尿布到修理燈泡、水龍頭、馬桶,餐飲不合口味要求換餐。病人在住院當中出狀況時,當然不可能自己打電話到醫院的工務室或營養室求助,只能大小瑣事都向護理人員報告;可以想見當事情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時,護理人員也首當其衝地成為出氣桶。張黎露護理博士指出美國的社會大眾對護理師的專業很敬重,美國的護理師對工作的熱情即使到六、七十歲也不稍減。今天美國的護理人員有許多不同的身分與職稱。許多傳統上護理人員做的事,例如量血壓、脈搏、體溫,換床單、給病人擦澡、餵食、清理便盆,抽血,都已經轉移給醫療助理(medical assistant)、護理助理(nurse assistant)、抽血技術員(phlebotomist)。這些演變是良性的發展,除去傳統上女傭般的護理職責,讓護理人員能完全地專注在醫療護理上。此外,護理的專業角色也有所擴充,從傳統護理衍生的新醫事人員身分包括專科護理師(nurse practitioner):在醫師監督下獨立看診;個案管理師(case manager):協助病人從住院到出院居家照護上的安排;醫療導航員(navigator):給癌症病人(特別在初發現腫瘤時)指導診斷步驟及就醫的途徑。也許一些讀者會消沉地說,美國是富裕的國家,台灣哪能樣樣拿美國做標準。話說回來,相信所有的病人都會同意,你在生病中需要的是能妥善照顧你的疾病、有專業教育與訓練的醫護人員,而不是專業換尿布的女傭。誠如張博士語重心長地指出,護理人員站在照顧病人的第一線上,要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以及有同理心與良好的溝通技巧,才能療癒病人身體的病痛以及安慰病中脆弱的情緒。這才是護理最珍貴的專業資產。其實台灣目前也有專科護理師及個案管理師,但是大概沒有在協助護理師一線照顧病人的醫療助理及護理助理。蔡淑鳳司長的文章裡指出2018年的百大好缺,護理師排名47,而專科護理師則是第11名。這麼巨大的落差,讓我感到心痛而不是驚訝。不驚訝的原因是這兩個很相近的職稱,在台灣的環境裡,薪資待遇與工作職責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專科護理師在台灣是新興行業,沒有傳統包袱,反而能夠有合理的空間定義專科護理師的職責。在我看來,台灣的專科護理師比較像是美國的一般護理師,而台灣的護理師仍然陷在傳統想法裡許多不合理的要求框架裡;蔡司長說護理是美麗又傷感。我說這是傷感,但是一點也不美麗!要改變社會上積習已久的觀感是不容意的,但是期望蔡司長至少在立法上好好地審視這個迫切的問題,讓護理回歸護理,明確規範護理師職責,應該是挽救護理士氣、留住護理人才的第一步。護病比在討論護理職場的總總困境時,護理師與病人的比例是一個一般大眾很容意了解與認同的問題。2018年8月13日,位於新莊的台北醫院凌晨發生火災,導致久人死亡,十多人受傷。火災當時,醫院有三十二個住院病人卻只有一個值班的護士。火災是醫療院所少見的意外,但是因為不良的體制迫使護理師要照顧太多病人時,就免不了容意出錯,造成各種的意外,從該給的藥沒給,給錯藥,到疏忽了病人的病危的徵兆;這些錯誤可能無關緊要,也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甚至致命。許多報章雜誌在最近幾年對此議題有熱烈的討論,包括護理界努力推動立法來「診治」台灣這個病入膏肓的護病比、血汗醫院問題。在我看來,護病比是生重病的台灣健保萬病之源——以量計酬的給付方式的產物之一。這也是導致台灣醫療環境畸形發展的主要原因。台灣的醫院要「拼量」才能平衡收支或創造利潤,不肖的醫院於是壓榨員工,高護病比只是巨大冰山浮在海面上的一小角。跟在護理師抗議行列後面,可能還會有醫技人員、藥師等等也要加入抗爭的隊伍。因為健保的以量計酬,台灣的醫生一天可以看診超過百人,與台灣的高護病比狀況相較一點也不遜色。你說這樣的看病方式不會出錯嗎?即使僥倖不出大錯,看病能有品質可言嗎?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健保大幅改革,把醫療的「質」放在「量」之前來酬庸醫院與醫師。唯有把錢用在對的地方,才能鼓勵醫療行為的良性發展。讓護理師成為台灣基層醫療的主角幾年前,我在台灣工作時,同事告訴我台灣婦產科醫生嚴重短缺的問題,醫師的平均年齡超過50歲,因為沒有新血加入這個行業。這讓我想起好幾年前一部溫馨幽默又感人的英國電視連續劇「呼叫接生婆(Call the Midwife)」。這是根據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貧困的倫敦東區真人真事改編的影集。故事中的「接生婆」其實是一群住在修道院的年輕護士,騎著單車訪視孕婦從產前檢查、接生、到產後媽媽與嬰兒的照顧無微不至。從照顧孕婦,普及到照顧她們的家人、甚至街坊鄰居,這些護士不僅提供是整個社區的大部分醫療照顧,也是社區居民的精神支柱,「Call the midwife」成為他們慌張害怕時的定心丸。這些護士在實質上是提供了家庭醫師的功能;但是當她們遇到超出她們的能力所能處理的問題時,也有醫師及醫院的支援。常常台灣的親友有病痛時,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就醫,越洋詢問我的意見。雖然台灣的大街小巷診所林立,家庭醫師的制度卻是缺如的。蔡司長所倡議的護理走入社區,以及「家庭護理師」的想法,是令人振奮的。比起「呼叫接生婆」故事背景年代,現代醫療架構複雜,包括醫院裡精細的分科、各種高科技的檢查診斷工具,真是會讓一般人特別是在有重病時,不知道何去何從才能得到恰當及時的照顧。我想三十至四十歲已經在醫院工作多年的護理人員,是特別合適在社區裡當「家庭護理師」的。她們可以照顧小病痛,推廣預防醫學,指導病人重病時如何就醫,甚至提供孕婦從產前檢查、接生、到產後媽媽與嬰兒的照顧;讓每個人在慌張害怕時,有那顆「呼叫我的家庭護理師」的定心丸。結語時代的進展讓我們必需改變落伍的護士印象。過去將護士當傭人看待的惡習是絕對要棄置的,讓我們從新思考護理人員的專業角色與職責。醫療事業不是工廠的生產線,希望醫療法規制度鼓勵質重於量的行為,才是護病雙贏的政策。
-
2020-05-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冠狀病毒之父院士賴明詔:新冠病毒不可能完全消除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邀請被譽為台灣「冠狀病毒之父」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賴明詔演講,分享多年來研究病毒的心路歷程,也讓口腔醫學院的師生們對這個肆虐全球的病毒有進一步的了解。賴明詔表示,病毒不太可能完全消除,新病毒未來可能再出現,面對疫情不能掉以輕心。賴明詔從1970年開始研究病毒,至今已50年,從事包含癌症基因、冠狀病毒、D型及C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他在UC Berkeley攻讀博士時,與指導教授Peter Duesberg共同發現第一個致癌基因src,開創了癌症研究的新領域。後來在南加大任教期間,投入冠狀病毒的研究,當時冠狀病毒不受科學界重視,因為對人類的感染只是傷風感冒的小病,但冠狀病毒的繁殖機制與其他病毒不同,讓他深感興趣,於是放棄了當時熱門的癌症病毒研究,專心於冠狀病毒研究。雖然題材冷門,但他的實驗室成為冠狀病毒研究的權威,建立了在科學界的聲譽。高醫表示,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亞洲及世界各地爆發,病原被發現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賴明詔的研究成果,成為奠定控制SARS的基礎,讓危害在短期得以掌握。2019年的COVID-19讓原本已沉寂一段時間的「冠狀病毒」,又再次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COVID-19傳播力比SARS強,甚至出現無症狀感染者,讓防疫更加困難。針對這次台灣的防疫表現,賴明詔給予肯定,但也不諱言病毒不太可能完全消除,新病毒未來可能再出現,所以面對疫情不能掉以輕心。賴明詔也以自己的研究經歷,鼓勵在場的學生,發揮創造力、追求自己的興趣,無論這個興趣是熱門或冷門,先找到自己的路,勇於嘗試新事物,培養溝通技巧,最重要的是要享受熱愛自己的工作。他也強調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人文素養就是要有健康的生命態度,正面思考,好的人際關係,以及良好的品味、品德、品質、與教養,期望大家都可以從研究中找到樂趣。
-
2020-02-03 科別.精神.身心
電腦、手遊 孩子玩過頭…網路遊戲障礙症?
一名少年上高中後就沉迷網路遊戲,積蓄用來買最新配備,放學後或假日都黏在電腦前,睡前躺在床上也要玩手遊到半夜。結果上學遲到、上課打瞌睡、課業落後、蹺課,狀況百出。父母管制玩遊戲時間、切斷網路、沒收手機,少年便情緒失控、口出穢言,好像變了個人。家長嚇到帶他就醫,才第一次聽說,原來孩子得了「網路遊戲障礙症」。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納入精神疾病,就是因為人手一機的現代人生活趨勢,造成許多過度依賴科技產品的後遺症。網路遊戲障礙症不但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會衍生出家庭及人際關係衝突,嚴重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憂。楊聰財指出,目前「網路遊戲障礙症」在男性盛行率較高,為8.4%,女性則為4.5%。臨床診斷上除了觀察患者對上網打遊戲的依賴程度外,造成日常活動優先順序產生變化,也是重要指標,也就是患者明明知道過度依賴網路遊戲是不好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甚至合併專注力下降、情緒易怒、憂鬱及焦慮、睡眠不足及家庭人際互動衝突等問題。上述症狀持續達一年以上的症狀,才能確診是網路遊戲障礙症。楊聰財表示,確診後除了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也是重點,其中家人的參與是關鍵。透過認知行為療法,協助患者學習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管理等技巧,並引導個案尋找替代的興趣。家人參與「家庭心理會談」,共同面對問題及了解彼此想法,家長也要學習溝通技巧,多使用強調肯定、提醒、鼓勵的「三明治表達法」,有助提升親子破冰、提升溝通效果。
-
2020-01-20 科別.精神.身心
孩子沉迷遊戲嗎?網路遊戲障礙症9大症狀立即檢視
一名少年上高中後就沉迷網路遊戲,積蓄用來買最新配備,放學後或假日都黏在電腦前,睡前躺在床上也要玩手遊到半夜。結果上學遲到、上課打瞌睡、課業落後、蹺課,狀況百出。父母開始管制玩遊戲時間、切斷網路、沒收手機,少年便情緒失控、口出穢言,好像變一個人。家長嚇到帶他就醫,才第一次聽說,原來孩子得了「網路遊戲障礙症」這種病。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納入精神疾病,就是因為人手一機的現代人生活趨勢,造成許多過度依賴科技產品的後遺症。網路遊戲障礙症不但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會衍生出家庭及人際關係衝突,嚴重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憂。楊聰財指出,目前「網路遊戲障礙症」在男性盛行率較高,為8.4%,女性則為4.5%。臨床診斷上除了觀察患者對上網打遊戲的依賴程度外,造成日常活動優先順序產生變化也是一個重要指標,也就是患者明明知道過度依賴網路遊戲是不好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甚至合併專注力下降、情緒易怒、憂鬱及焦慮、睡眠不足及家庭人際互動衝突等問題。上述症狀持續達一年以上的症狀,才能確診是網路遊戲障礙症。楊聰財表示,確診後除了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也是重點,其中家人的參與是關鍵。透過認知行為療法,協助患者學習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管理等技巧,並引導個案尋找替代的興趣。家人參與「家庭心理會談」,共同面對問題及了解彼此想法,家長也要學習溝通技巧,多使用強調肯定、提醒、鼓勵的「三明治表達法」,有助提升親子破冰、提升溝通效果。*網路遊戲障礙症自我檢測表(楊聰財提供)(1)整天過度專注於網路遊戲 (嗜賭症內的網路賭博除外)(2)當停止或減少網路遊戲時,出現戒斷症狀(例如:焦慮、易怒及悲傷)。(3)耐受性: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網路遊戲上。(4)反覆努力想要控制網路遊戲的使用,卻徒勞無功。(5)除了網路遊戲,對先前的嗜好與休閒都喪失興趣。(6)即使知道心理、社會功能出現問題,仍然繼續過度使用網路遊戲。(7)對家人、治療師或他人欺瞞自己使用網路遊戲的情況。(8)常使用網路遊戲來逃避或紓解負面的情緒(如:無助感、罪惡感、焦慮感)(9)因參與網路遊戲而危及、或喪失重要的人際關係、職業、教育或功過機會。以上於過去十二個月中,出現上面五項(或更多)者,就有遊戲障礙症症狀。確診須由專業精神科醫師鑑定評估。
-
2019-12-09 養生.家庭婚姻
寶寶學說話 親子共讀是關鍵
父母親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孩童成長發展歷程中,語言、認知等學習非常重要。一歲四個月大的彤彤是個少言的孩子,雖已會站會跑,但仍只會說出「爸爸」、「媽媽」、「吃飯飯」等句子,讓彤彤的爸媽擔心發展遲緩而求診。經兒科醫師指導下,透過簡單指令、書本閱讀與對話、增加親子活動時間等方式,建立孩子願意主動說話的情境,彤彤的語言能力明顯進步。兒科醫師表示,寶寶的語言發育,透過親子共讀為方式之一;親子共讀應及早從零歲就要開始培養,而兩歲前是關鍵,超過兩歲後便很難養成習慣。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陳慧如表示,孩童的語言發展歷程,通常七至八個月時為牙牙學語期,會自然發出聲音或發出如「喔」之類單字;一歲時為語言起步期,應會喊「爸爸」或「媽媽」等稱謂,接近兩歲時是發現興趣期,應可說出由三五個字組成的簡單單字或片語,說出需求或甚至加入大人的對話。而在語言發展歷程中,若透過讀圖卡、遊戲等互動方式,更有助孩童快速學習。該怎麼親子互動,陳慧如說,寶寶出生後即可透過唸繪本(故事書)的共讀方式,不僅可治療語言障礙的孩童,也能幫助正常孩童的語言發展。國外曾針對三個月到12個月大的嬰幼兒進行研究,發現有接受親子共讀的寶寶,其兩歲後的語言發展及社交溝通技巧,都比沒接受語言共讀的孩童來得好。另外,美國兒科醫學會更在2014年時,即將「家長應盡早唸故事書給孩童聽」,納入兒童照護的重要政策。而許多國際論文已指出,由兒科醫師介入推廣早期親子共讀,可以改變嬰幼兒家長對共讀的態度,也可促進幼兒腦部及語言發展與就學後的閱讀能力。而為何要「讀」?陳慧如說,有國外研究顯示嬰幼兒對母親的聲音較能刺激腦部反應,透過親子共讀能增加嬰幼兒聽覺、視覺學習,促進孩童的語言發展,還可幫助字型意識形成的能力,而字型意識能力是孩童日後學習「閱讀」及「寫作」的基礎。因此,繪本的選擇必須根據孩童的能力,若家長擔心家中寶寶太小、聽不懂故事內容,陳慧如建議可先挑五成以上為圖畫的繪本,使用簡單、明確且適當的字詞,誇張語調及豐富表情,並放慢說話速度,來提高寶寶對語音的辨識及理解能力,增加模仿的動機;等到寶寶有發音動機,再透過圖卡學單字,從圖像建構到故事解說來培養認知、模仿句型,增進語言技巧。 編輯推薦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
2019-11-24 新聞.長期照護
拿藥不吃、自我診斷… 別當醫師眼中的NG病人
除了找到好醫師,民眾也要學會當個好病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建議,要當個好病人,病患應「先讓自己成為有知識的人」。好病人:先了解疾病相關知識。NG病人:反客為主,自己當醫師。陳鈴宜說,在看診前,可以先蒐集資料,只要對疾病及治療方式有一定的認識,就不會畏懼疾病,並且在看診時化被動為主動,配合醫師的專業建議,才能討論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不過她也提醒,許多病患很聰明,看診前搜尋許多資料後,往往在看診時「自己當醫師」,一進診間便反客為主,將醫師的角色搶過來,直接診斷自己的病情,完全聽不進醫師的話,往往使醫師很難繼續與患者溝通。陳鈴宜認為,有效的溝通,醫病雙方都有責任,建議民眾看診時,先陳述自己的症狀,並掌握發問技巧,當醫師使用醫療專業術語,聽不清楚、有疑義時,都應用適當的態度詢問,通常醫師都很樂意詳加解釋。好病人:事先做好紀錄,能清楚扼要描述病情。NG病人:看到醫師,要問什麼都忘了。有些病患看到醫師一緊張,出現「白袍恐懼症」,要問的問題全忘了。陳鈴宜說,這類病患並非不想問問題,而是不知從何問起,或有聽沒有懂,甚至看到醫師忙碌、面色較為冷淡時便退縮了。她建議,病患不妨在看診前記錄自己不舒服的相關資訊,包括什麼時間、什麼事之後,症狀有何改變、有沒有家族史等。也可準備別家醫院的病歷摘要、檢查影像、做過的治療、就診紀錄等,都有助於門診時醫師的診斷及評估。衛福部台中醫院高級專員、醫務專科社工師建議,現在人手一支手機,可運用現成的手機記事本APP,記錄每次的看診情形,做成自己的健康紀錄。也可將每次看診要問的問題、已問的問題,及醫師的回答等詳列進去,讓記事本APP成為健康管理工具。好病人:聽從醫囑,遵照服藥指示。NG病人:不遵醫囑、自行增減藥物,覺得沒效頻換醫師。很多子女擔心,父母獨自就診,常常忘記醫囑,甚至不知道藥要怎麼吃,回到家後一問三不知,更慘的是誤解了醫師對於病情的解釋,該怎麼辦?陳鈴宜認為,若子女無法陪同父母就診,可先協助父母記錄各種症狀出現的時間和頻率、過往的用藥紀錄等。不過此舉僅能協助醫師診斷疾病,但病情解釋的部分,往往因長者聽不懂,返家後不知道如何遵照醫師的指示治療,使得症狀無法獲得緩解。因此,仍然希望子女抽空陪父母就診,避免治療延宕,或日後產生醫病之間的誤會。她說,醫師喜歡聽從醫囑、遵照醫師指示處理疾病的患者;相反的,不遵照醫囑、自行增減藥物,導致疾病改善程度不佳,病人覺得「沒效」又繼續往下一間醫院,反而容易延誤疾病治療的黃金時間,而產生更多併發症。好病人:當有必要而尋求第二意見時,清楚說明,不重複無謂檢查。NG病人:怕惹醫師不開心,不敢說自己多次就醫檢查。有的病患看了A醫師仍有疑惑,又找其他醫師看診,很擔心惹A醫師不開心。陳鈴宜說,對於先前看過的醫師與處置,最好針對病況轉變能有詳細的描述,以利後來的醫師快速了解目前病況,且不浪費時間重覆無謂的檢查。對於這類經常「逛醫院」、喜歡尋求第二意見的患者,多半醫師並不會因此感到不開心,他們唯一關心的是患者在其他地方做過哪些治療,以及覺得哪些治療對病情並無幫助,並從中找出其他方式改善病情。施睿誼認為,在醫療上,尋求第二意見是常有的事,建議患者讓醫師知道先前的就診紀錄、用藥紀錄,才是對診斷有幫助的。尤其有些疾病是有進程發展的,提供就診紀錄,可以協助接手的醫師做正確診斷。與醫師溝通技巧1. 清楚描述身體不適徵兆是否有特定時間(如飯後、晨起)、位置(如腹痛,是在上腹還是下腹)。2. 提供家族史、疾病史、會引起過敏的藥物。3. 相關的就醫、用藥紀錄。4. 若與飲食有關,可回想過去一天的飲食紀錄。5.若怕忘記,可在家先做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