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水果
共找到
2897
筆 文章
-
-
2019-12-04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克隆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診斷?陳家昌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除腹痛腹瀉之外,克隆氏症還可能出現血便、發燒、腸道狹窄等症狀,有些病況較嚴重的患者,體重也會驟減。有些患者因症狀較輕微而忽略就醫導致延誤確診,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較複雜困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症狀,再透過胃鏡、腸鏡確認是否有較典型的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有些患者會做電腦斷層,看看腸道是否有狹窄或發炎的狀況。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做切片,讓病理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克隆氏症的病理表現,綜合各種線索來下診斷。克隆氏症是否可能痊癒?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陳家昌醫師解釋,每個病患疾病表現皆不太一樣,有些患者出現過一次嚴重的發作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好的,感覺上似乎痊癒,但後來仍可能會再次發作;有些患者狀況可能一直都不太好,持續有輕度發炎狀況,一直不太舒服。克隆氏症是個不易痊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無法完全停藥,仍需持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將病情控制穩定。若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可像一般人正常生活。 克隆氏症治療不外乎內科藥物治療跟外科手術治療,藥物則是免疫調節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有些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原則上都是為了調節免疫系統。各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每個患者發炎程度也不同,故醫師會依患者狀況進行調整。有些患者起初較嚴重,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即可。類固醇是醫師蠻常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不錯且快速,但類固醇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使用於急性期。使用生物製劑還是需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般很少單用生物製劑就將克隆氏症控制穩定,會使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多為是中重度發炎,故還會搭配免疫抑制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克隆氏症為一種全身各處皆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控制恐引發其他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皮膚、口腔、眼睛、血管性栓塞等。 陳家昌醫師提醒,眼睛部分需特別注意,因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恐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克隆氏症患者若覺得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應保持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眼睛病變,如虹彩炎、葡萄膜炎等,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失明的風險。克隆氏症病友飲食是否有需特別注意的地方?陳家昌醫師建議,若發炎狀況嚴重,飲食須特別注意,應以低渣飲食為原則。因腸道發炎會變得狹窄,若食物太硬、太大,不好消化,會造成患者不適。肉類應選擇較嫩的肉類,避免油炸、太硬。水果及蔬菜盡量選擇纖維質較低或打成汁。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容易刺激腸道引起疼痛。牛奶、奶製品則會讓部分患者脹氣,在急性期要多留意。如果患者已控制得很好,無發炎狹窄的問題,基本上飲食上無特別限制,但易產生病菌的生食類仍需避免。日常生活須注意什麼?陳家昌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積極配合醫師調整治療策略,不少患者剛確診時都會有些半信半疑,用藥一陣子後就感覺改善很多,覺得「應該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藥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再回診通常就會發現疾病再次惡化,且這類案例屢見不鮮。陳家昌醫師分享,曾有個20多歲女性患者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起初以為是痔瘡,後來因症狀反覆出現,做了腸鏡才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服用一段時間的免疫調節藥後,症狀曾一度改善,而後她未定期追蹤,直到某次嚴重血便、腹痛、發高燒才再度就診,腸鏡檢查發現已是嚴重發炎,需住院治療,經使用類固醇後,出現變胖、青春痘等副作用。後來醫師協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讓腸道狀況逐漸好轉,後續在門診追蹤服藥控制。陳家昌醫師分享,克隆氏症患者本身其實蠻辛苦,家人、朋友的支持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不會一個人面對疾病。旁人能適時給予支持,對患者相當重要!原文:長期嘴破、腹瀉、體重減輕,當心克隆氏症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03 橘世代.愛吃橘
「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更多!
「青菜底加啦!」均衡的飲食中,蔬菜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但許多民眾擔心,青菜在烹煮過程中營養會大量流失,因此開始崇尚生吃才能保存蔬菜的完整營養,但營養師卻不推薦蔬菜生吃,以免安全衛生問題,其實烹煮的青菜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所有烹飪方式中,「蒸」的水溶性纖維值保留程度最多,「水煮」保留程度反而比「炒」及「微波」更低。吃蔬菜絕對不能「青菜」吃,跟著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楊淑惠、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陳與國及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羅翊禎,應邀在國健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青菜要生吃,才能保存營養?」教民眾用哪種烹飪方式最能健康吃蔬菜。●蔬菜脂溶性營養素需加油 才能增加吸收率維生素C與B群會於烹煮時流失,但並非全部流失,且蔬菜膳食纖維與脂溶性營養素就較不會因烹煮而受影響,再加上脂溶性的營養素需要與油一起攝取才能增加吸收率。所以雖然青菜生吃可保有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但烹煮的青菜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建議有些可以吃生菜,有些烹煮或與油拌炒,能增加脂溶性營養素的吸收,才能獲得蔬菜多元的營養。生食青菜要留意會有安全衛生的問題,不論生吃或熟食,都要洗淨並注意操作的衛生。●「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更多烹煮確實會造成水溶性營養素流失,如維生素C不耐熱,烹煮會破壞維生素C,以綠花椰菜為例,水煮約會造成35%的維生素C流失,而油炒方式則減少約20%。除了維生素C以外,維生素B群也容易在烹煮時溶於水而流失,以葉酸為例,水煮的方式會造成菠菜中葉酸流失49%,青花椰菜流失44%。●彩虹吃法是王道 每餐菜比拳頭多一點膳食纖維是蔬菜的重點營養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及增加飽足感。牢記「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讓民眾利用拳頭、掌心即可暸解每餐6大類食物要吃的量。每種蔬菜中維生素、礦物質與植化素的含量不盡相同,通常顏色相近的蔬菜,富含植化素會相近,如橘紅色蔬菜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等營養素;黃色蔬菜含較多葉黃素、玉米黃素等;而深綠色蔬菜中則是鐵質、葉酸等的含量較豐富。攝取蔬菜種類越多,才能夠獲得各種不同種類的營養素。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3 養生.聰明飲食
年末聚餐季 3招助你不發福
年底將至,接下來耶誕節、跨年、尾牙、過年、春酒,算一算至少還可以吃五次大餐,如果吃一次就胖一公斤,身材豈不嚴重走鐘?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體重可以管理,只要注意三個用餐小技巧,包括餐前先喝水、每一口至少咀嚼20下,掌握湯、菜、肉、飯的進食順序,可望安然度過聚餐旺季,不發福。餐前 先喝500cc水第一個技巧,餐前30分鐘,先喝500cc水。蕭敦仁指出,根據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研究發現,如果餐前半小時喝500cc水、持續三個月,可以比餐前未喝水的人,多減兩公斤體重。蕭敦仁表示,這個小動作是讓胃的空間先被占用一部分,可以減少食量、抑制食欲,平均每餐可減少41大卡熱量,積少成多,達成體重管理的效果。吃飯 每口多咬幾下第二個技巧,是記得每一口都多咬幾下,至少咀嚼20下。蕭敦仁表示,過去研究發現,每一口咀嚼20下,可以降低12%的食欲,就算沒有仔細計算咬幾下,只要有意識地「多咬幾下」,都可以達到抑制食欲的效果,也可以避免吃太快而不小心吃太多。進食順序:湯、菜、肉、飯最後一個技巧是掌握湯、菜、肉、飯,這個進食順序。蕭敦仁表示,如果餐前已經喝了500cc水,用餐時先吃熱量密度較低、飽足感較高的湯和菜,再吃低脂肉類,這時通常已七分飽,最後再吃個半碗飯,如果還會餓,飯後加一份水果,這樣一餐飽足感就很高了。如果餐間還很餓怎麼辦?蕭敦仁說,正餐吃完一段時間,胃排空、血糖降低,人就會餓,所以每天早上11時、下午4時、晚上11時,這三個時間的飢餓感最明顯。有人會嘗試吃些標榜抑制食欲的健康食品,蕭敦仁提醒,目前經人體研究證實可有效抑制食欲的只有藥品。蕭敦仁建議,若在餐間感覺餓,一樣是先喝水,人有時候會混淆飢餓和口渴的感覺,如果喝了水還餓,就吃個大約100大卡的小點心,例如12顆堅果、一小碗紫菜湯或味噌湯、半顆芭樂,熱量低又飽足。蕭敦仁建議,如果知道自己餐間會餓,最好預先準備食物。避免亂吃。但若是晚上11時肚子餓,最好早點睡覺,免得半夜意志薄弱、失控大吃。
-
2019-12-03 橘世代.愛玩橘
金門古厝民宿探訪 順遊路線攻略
秋風揚起的金門,隨處可見數大金黃的高粱田,夕陽下,鸕鶿成群飛越金黃,在樹林間優雅盤旋,隨著日落,停歇在樹梢。此時,百年古厝裡點亮黃色燈光,溫暖迎接回家的旅人。這樣的美景與款待,重塑了「戰地金門」的印象,讓久未造訪的我們,還沒離開,就想著何時再回來。金門古厝民宿多,此行,我們尋訪交通部觀光局認證、優質的「好客民宿」,除了掛上標章,這些主人各有故事,晚上泡茶小酌的聊天時光,更讓人回味再三。●北山洋玩藝古厝民宿,是金門國家公園的好點子。將百年古厝在復舊如舊的前提下重新翻修,再透過公開招標,讓不少金門人願意返鄉,同時留下愛上金門的旅人。網路聲量頗高的「北山洋玩藝」就是一例,姊弟是沒住過金門的金門人,常聽父母說起金門的家鄉故事,直到父親過世,都無緣回鄉;當時是攝影師李原宏到金門拍片,因為太美,留住了他,接著姐姐李家穎也來了,兩個年輕人在此找到「台北不可能存在的幸福」。北山洋玩藝,是金門少數的洋樓民宿。剛走近,就忍不住拿起相機,這棟樓實在太美太好拍,前景是一部有歷史的腳踏車,門前有位石雕阿嬤正剝著石蚵;入內,樂音悠揚,空氣中飄著暖暖茶香,放眼所及都是老物件,讓人只想慢下來。李家穎說,「我們很幸運,有機會當它的主人」。客人入住,他們變身頑童,帶著旅人出門採石蚵、挖花蛤、換裝拍美照,或者留在家做釘子畫、貝殼耳環,沒有客人的時候「可以一整天都不出門」,李家穎說,「我們來了6年,完全不想回台北」。李家穎形容自己「有金門人的血液,台北的視角」。這也是他們跟其他古厝民宿最大的不同。懂玩也愛玩,「穿著和服到聚落拍照」就是李家穎的點子。二樓大廳正中央,擺上了撞球桌,也不顯突兀,廊道則是賞景最佳位置,微風來,整個北山聚落就在眼前散開。民宿與主人都有著陽光而美好的特質,但很難想像的是,北山洋玩藝所在之地是古寧頭,曾經是國軍的駐守地,爭戰讓洋樓牆垣上留著累累的彈孔;洋玩藝也是電影「軍中樂園」的取景地,帶點歷史、幾分藝術,還有悠閒況味。這也是古寧頭的第一批古厝民宿,從早期的3家至今有15家。地址:金門縣金寧鄉古寧頭北山171號電話:082-320-879房價:4間房,不分平假日2人房2000元順遊:高粱田、海岸石蚵、鱟保育區、北山播音牆●水調與新水調「水調歌頭」是金門第一批古厝民宿,經營得有聲有色,擁有高知名度,不少民宿會來此取經,也有網友形容「是金門最愛民宿,是唯一、不是之一」。愛上它,因建築美,主人熱情。民宿取自蘇東坡的詞牌名;走過烽火歲月,滄桑的石塊、斑駁的紅磚瓦,甚至木雕石刻,都因歲月更顯耀眼。主人顏湘芬是「第一屆」民宿主人,經營至今已14年,她也是某次帶團返鄉後,就再也離不開的旅人,她說,與古厝相處久了,「會覺得與它的靈魂是相通的」,例如與古厝對話,發現「房子也會累」,於是,她決定一周要讓古厝喘息一天;很多人問她經營之道,她總說,「我們只是過客,古厝會帶著妳往前走」,「如果當它是民宿,就不會有客人;真心喜歡它,自然有人來」。秉持這樣的理念,民宿愈發有獨特的氛圍;湘芬的兒子也回鄉幫忙,從水調歌頭,到新水調歌頭、定風波三棟老厝,老厝各有歷史故事,也各自展現精彩。三棟民宿格局不盡相同,「早餐」是最精采的部分,據說還曾登上公車廣告,「金門風味」一字排開,各家必吃店的廣東粥、燒餅、油條、饅頭、蛋餅、水果全都有,冬天還會送上熱呼呼的麵茶,還沒吃,就已響起相機喀擦聲,可見排盤之豐盛華美。水調歌頭因是第一批民宿,房間較小,但保有原汁原味,其中一間書房更是讓愛書人完全迷倒。新水調歌頭則將兩房打通、房間較大,房內設備也更現代化。兩棟徒步可達,也可從水調歌頭乾隆年間的古厝、對面的番仔厝、到南洋風的「得月樓」,一次賞盡三百年來的古厝建築史。地址:新水調歌頭(金門縣金城鎮水頭35號)電話:0932-517-669,082-322-389房價:水調6間房、新水調7間房,兩人房1,800~2,400元間順遊:得月樓、金水國小、建功嶼●談古說金若說對岸官員到金門最常選住的民宿,要算是「談古說金」。原因之一,女主人是大陸新娘,更重要的,古厝充滿著茶香、故事與人情味。還沒進門,就聽見女主人韋燕羣爽朗的笑聲,招呼入座,開始泡茶,茶香悠揚,一問,原來是阿里山的比賽茶,動作優雅俐落,三兩下,旅客變家人。這是韋燕羣特有的魅力。她懂茶、愛喝咖啡,原本在深圳做茶葉批發,嫁到台灣、來到金門,一切都是緣分。這裡不只旅客好評博知名,也是偶像劇「戀夏38℃」取景拍攝地。談古說金就在新水調旁,兩鄰居互相照料,個性也相仿。興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古厝,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傳統的閩南三落式建築,這款大厝並不常見,想當然當年是大戶人家;房以石牆基、木屋架、磚牆、閩南瓦、木門窗、直櫺石窗等傳統建材構成,牆壁上低調華麗的壁飾花紋可見舊時的富貴風華。兩館古厝比鄰而居,可容納2至8人共10間客房,與很多古厝民宿相同,也有挑高屋頂的閣樓區,因房型、房間數都多,更適合家族旅行。主人除了好茶宴客,廳堂裡茶食也不斷供應,因為空間大,裡裡外外有不少小圓桌、大方桌可以品茗、小酌,當晚就著星月在中庭品飲閒聊,還有其他院落的旅客送來下酒菜,果真如家人般對飲、共享;早餐同樣送上在地知名的各款餐點,像是排隊廣東粥、好記油條、新樂記包子。因為古厝黑暗暗,也特別好入眠。地址:金門縣金城鎮前水頭28、29號(共有兩棟)電話:08-237-3788房價:共10間,2,200~2,500元間順遊:得月樓、金水國小、建功嶼●忘了飛如果想找一棟遺世獨立的古厝,「忘了飛」是不錯的選擇。遺世到一個導航也找不到的境界,當晚迷途再迷途,最終請來民宿主人領路,就著星月入厝。顧名思義,這是旅人來到金門「忘了飛」的故事,選在孤單的山后、民俗村旁,看得出主人徐盛民(阿民)獨特的個性。150年的古厝,據說也是昔時海外發跡返鄉造屋的「起家厝」,特別的「三蓋廊」,莒頭出、廊相連,這裡也是看日出與日落的美地,走到後門,出院即見大片綠地,金門十景之一的「滄海尋珠」據說在此可拍得,當晚,就有人拍下了童話般的星軌圖,果真美極。地點了得、絕對安靜之外,主人諳攝影,同時追尋「風獅爺」多年,想聊聊風獅爺所在地與歷史,主人有如活字典;古厝不大,當晚在廳堂邊聽故事邊飲金門高粱,環顧牆上貼滿的旅行明信片、可愛到莊嚴大大小小的各款風獅爺,似也理解何以來到金門,讓人「忘了飛」。地址:金門縣金沙鎮山后52號房價:4間房,每晚2,000元起順遊:山后民俗村、五虎山步道、獅山砲陣地、馬山觀測所、東割灣●觀夕陽、尋鸕鶿台灣好客民宿協會秘書長朱家瑩剛出版了「好客民宿50+」,走訪金門數十回,此次她領隊,帶我們穿進田間小徑,來到鸕鶿的家。夕陽下,鸕鶿滿天飛,接著陸續停歇在枝頭,樹梢上黑壓壓的群鳥,映襯著落日餘暉,優雅、壯觀又美妙。朱家營推薦的夕陽景點,有慈堤南岸、同安碼頭、建功嶼。其中,最推昔時「浯洲八景」、今日「金門新十景」之一的建功嶼。一條長約500公尺,被稱為「金門版摩西分海」之路,同樣得等到退潮,石板路面才會浮現,此刻也才能穿越海面到建功嶼。這裡也是日片「詐欺遊戲:最終回電影版」及國片「戀夏38度C」的拍攝場景。建功嶼步道位於延平郡王祠旁,在等待退潮時間也不會閒著,大片的泥灘生態極其精彩,魚、蝦、貝、蟹之外,還有人撿到了史前活化石「鱟」褪落的殼,夕陽光線幻化,海鳥穿梭,就是一幅靜美圖;隨著潮去,緩緩前進,步道中段兩旁有芬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的作品「牡蠣人」(Oystermen),4座3公尺的高人,在夕照下拉長了優雅的身影,更添浪漫與美意。建功嶼每天有兩次退潮,可以踏浪登島,步道現身僅一個小時,行前最好查詢退潮時間。地址:金門縣金城鎮建功嶼 (位於延平郡王祠旁邊)電話:082-332-528強力募集 橘世代社團人生最自由開闊的階段就是熟齡,50以後的橘世代,用不同的態度看世界,深度旅行、體驗文化、品味人生,你也愛玩嗎?歡迎加入「愛玩橘」,展開生命的新旅程!【立即申請 專屬社團】
-
2019-12-02 養生.聰明飲食
年末聚餐一直來 減重名醫傳授抑制食慾妙招
耶誕節、跨年、尾牙、過年、春酒,算一算至少還有五次大餐,如果吃一次就胖一公斤,明年夏天身材豈不嚴重走鐘?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體重是可以管理的,只要注意三個用餐小技巧,可望安然度過聚餐旺季,不發福。第一個技巧,餐前30分鐘,先喝500cc水。蕭敦仁指出,根據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發現,如果餐前半小時喝500cc水、持續三個月,可以比餐前未喝水的人多減兩公斤。蕭敦仁表示,這個小動作是讓胃的空間先被占用一部分,可以達到減少食量、抑制食慾的效果,平均每餐可減少41大卡的熱量攝取,長時間下來積少成多,達成體重管理的效果。第二個技巧,是記得每一口都多咬幾下,至少咀嚼20下。蕭敦仁表示,過去有研究發現,每一口咀嚼20下,可以降低12%食慾。就算沒有仔細計算咬幾下,只要有意識地「多咬幾下」,都可以達到抑制食慾的效果,也可以避免因為吃太快而不小心吃太多。最後一個技巧是掌握湯、菜、肉、飯,這個進食順序。蕭敦仁表示,如果餐前已經喝了500cc水,用餐時先吃熱量密度較低、飽足感較高的湯和菜,再吃低脂的肉類,這時候通常就已經七分飽,最後再吃個半碗飯,如果還會餓,飯後加一份水果,這樣一餐飽足感就很高了。如果餐間還很餓怎麼辦?蕭敦仁說,正餐吃完一段時間,胃排空、血糖降低,人就會餓,所以每天早上11點、下午4點、晚上11點,這三個時間飢餓感最明顯。有些人會嘗試吃些標榜抑制食慾的健康食品,不過蕭敦仁提醒,目前經人體研究證實可有效抑制食慾的只有藥品,食品部分都只有動物實驗,沒有臨床驗證支持。蕭敦仁建議,餐間餓的時候,一樣是先喝水,因為人有時候會混淆飢餓和口渴的感覺,如果喝了水還餓,就吃個大約100大卡的小點心,例如12顆堅果、一小碗紫菜湯或味增湯、半顆芭樂,都是熱量低又飽足。蕭敦仁提醒,如果知道自己餐間會餓,最好預先準備約比較不會因為亂吃。不過如果是晚上11點肚子餓,最好的方法就是早點去睡覺,免得半夜意志薄弱、失控大吃。
-
2019-12-02 科別.泌尿腎臟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一名從事水果販售的20歲青年,日前站著削甘蔗皮時,手持水果刀往下用力一揮,竟不小心連同自己的「命根子」也削掉大半根,他痛到倒地不起、不斷哀嚎,雖送醫緊急將僅剩少許組織懸吊著的陰莖接回,但因海綿體及尿道都有受損,未來仍須追蹤是否出現排尿及勃起功能障礙。收治該名病患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周以和說,將這名男子送到醫院的親友表示,男子削甘蔗前正好和家人爭吵,可能是心神不寧,他大刀一削,甘蔗去了皮,但也不小心削到陰莖,當場血流如注,痛到話都說不出來。周以和檢查,男子陰莖下半根幾近被削斷,陰囊皮膚也被削掉一片。周以和表示,高醫團隊將男子的陰莖動脈、靜脈等血管與尿道進行接合,並會同整形外科醫師,以皮膚移植方式,將陰囊缺損皮膚補起,至於是否會有勃起功能障礙或排尿困難,未來仍須持續回診追蹤。由於陰莖部位血流豐富,周以和說,像這種近乎「自宮」式的嚴重傷害,傷者會因出血量太大,短時間內就陷入休克,須在出血點進行加壓止血,並將意外削斷的陰莖部位先淋生理食食鹽水或冷開水,放入隔有冰塊的塑膠袋內,連同患者盡速送醫,才能提高手術接回成功率。
-
2019-12-02 科別.消化系統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腹脹是身體的警訊》,作者塔瑪拉.杜克.費蔓】纖維可能是受到最多誤會的營養素了。大多數來我辦公室的患者對纖維都只有一個看法,那就是它會協助人們排便,引起人們腹脹。事實卻是,纖維要比想像的複雜許多。對被脹氣所困的患者來說,各式細微差異的纖維可能是各種不同的武器,讓你吃得最健康,並且完控腹脹。到底什麼是纖維?為什麼要吃纖維?纖維是一組源自植物的碳水化合物。與其他碳水化合物的區別在於,人體沒有相應的消化酶來消化吸收他們。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首先,照定義來說,纖維是不可被消化的。他們會出現在排便當中,高纖的淺色纖維食物更容易被看到。比方玉米粒、番茄或辣椒的皮、奇異果的籽、亞麻籽、藍莓的皮、皺巴巴的菜葉、堅果碎片、藜麥纖維等。如果在排便中發現著這些,不用緊張。這不表示你的腸胃對這類食物不耐,也不表示你的身體沒有吸收他們的營養。這只表示纖維正在做他們該做的事。在不成形的鬆軟糞便中,更容易發現纖維,因為內容物更容易暴露出來。• 其次,纖維提供了非常少量的卡路里。如果食物無法被小腸中的消化酶消化,就意味著身體無法獲得它儲存的能量,也就是卡路里。雖然當纖維進入大腸時,腸道中的細菌可能可以發酵某些纖維,釋放非常少量的卡路里。但由於纖維在胃部佔據了空間,而這個空間是無法提供熱量的,因此可以提供熱量的胃部空間相對變小,進而幫忙控制身體吸收的卡路里。要記得的是:根據定義,纖維是來自於植物,所有源自動物身上的蛋白質(雞蛋、肉類、雞、魚、起司)都不包含任何纖維,所有的脂肪類比方說食用油或者奶油也都沒有纖維。另一方面植物類的蛋白質,豆類、堅果、種籽除了包含可消化的蛋白質、脂肪以及少量澱粉之外,則都含有纖維。從不同食物中攝取纖維素對健康的幫助非常大。高纖飲食的人體重通常不會過重,也較少機會感染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疾病。對於已經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高纖飲食可以更好控制他們的血糖;而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高纖飲食也可以幫忙控制他們的膽固醇。而且高纖飲食還可以預防數種癌症,特別是像消化系統的大腸癌、食道癌和胃癌。換句話說,高纖食物帶來了諸多益處。我的患者常常問,到底一天該吃多少纖維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每個人身體對纖維的需求量和耐受力都是不同的。從客觀的健康角度來說,女性每天纖維建議攝取量為25 公克,男性則是38 公克。美國人平均每天的攝取量在11 ∼ 14 公克之間。此數據供參考,如果讀者有興趣想紀錄每天攝入的纖維量,可以使用食物日記的應用程式,比方說:MyFitnessPal 或者FatSecret,只要輸入吃了什麼食物,就會自動計算出纖維量來。但是如果消化道出現了問題,就沒有一個教科書上的公式可以用來計算出標準的纖維量。我有一位慢性便祕的女性患者,一天超過40 公克的纖維外加鎂補充劑,依然只能讓她3 天解一次大號;另一個極端是,我的另一位患者,哪怕一天只吃10 公克的纖維,而且是以水果冰沙或者蔬菜濃湯的方式攝取,也會遭受非常嚴重的脹氣。合適的纖維攝取量,就是不會引發消化道不適的最高纖維攝取量。纖維的各種功用所有來自植物、不能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通稱為纖維,因此纖維其實也有不同種類,而不同纖維在消化道裡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們來說說纖維的主要功用。• 首先是具備保濕潛力:纖維的差異之一是他們是否具有保濕的潛力,這與他們能不能溶解於水有關。可溶性纖維溶解在水中之後,可以形成黏稠的凝膠狀,可以保持排便的濕度,讓糞便成形卻又柔軟,易於在消化道通行。可以把它們想像成糞便中的膠水,把碎片的排泄物變成一長條,一次排出體外。而不可溶的纖維對排便的作用是讓它比較大塊,但又不會太粘。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把即溶麥片倒入水中發生的情形,麥片像海綿一樣吸收了水分,變得厚實黏稠,這就是可溶性纖維在消化道內發生的變化。另一個圖景是,把一片生菜浸入水中,儘管它變濕了,但它依然是一片生菜。這就是非可溶性纖維進入消化道的情景,它讓大便很大,但不會幫忙保濕。以不可溶纖維為主的飲食,可能會導致排便變得更多,更碎片,而不是一整條的形狀。如果小腸排出物在大腸停留的時間正常,這些碎片化的排便可能是柔軟蓬鬆的。如果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那些碎片就會變得乾硬的小球,好像兔寶寶的排泄物。對容易便祕的人來說,最好兩種纖維的攝取是比較均衡的:不可溶纖維的飽實感可以刺激大腸的蠕動,而可溶性纖維可以維持排便的濕度以及外型,使其順利排出體外。• 其次是影響食物在消化道裡的時間:不可溶性纖維因為體積大以及無法保留水份的關係,會加速食物以及廢棄物在消化道內的時間,對因為腸胃蠕動過慢型便祕有改善的作用;相對的,可溶性纖維厚重黏稠的特質,可以拉長食物及廢棄物在消化道內停留的時間,對腹瀉、排便過頻過急的患者有幫助。同時,後者因為可以讓廢棄物在大腸內吸收更多的水份,免得排便散開,讓它更有「型」,讓頻於進出廁所的人,可以一次OK。• 纖維也會影響腹脹:有些類型的纖維,也就是我們前頭介紹過的高腹鳴食物的,容易被大腸內的細菌發酵,生成大量氣體。另一種類型的纖維,也稱為低腹鳴食物,不容易被大腸內細菌發酵,也產生較少氣體。
-
2019-12-01 養生.聰明飲食
冰在冷凍庫就不會變壞?經常做這件事可能讓食品腐敗
年節前後,家裡冰箱又塞到快滿出來,放在最內層的食物十之八九都會變成「萬年食材」!冷凍,冷藏並非萬能,更不是黑洞,「食材冰在冷凍庫就不會變壞」的觀念需要升級囉!對家庭主婦來說,食材放進冰箱特別是冷凍層(庫)內彷彿就萬無一失,可以長長久久都不會變壞。冷凍庫的低溫環境的確可以延緩食品中化學變化之進行與抑制部分微生物活動,通常冷凍食品的保存期限約數個月,目前臺灣法規最長為12個月,且需維持在-18℃,重點在溫度管理。若是經常翻動冰箱找食物、開冰箱時間太久,溫度會迅速回升,容易讓化學反應進行,並使微生物恢復活力進而生長,終於導致食品品質發生劣變或腐敗,變成不適合人們食用。所以對於低溫保存食品最基本的原則還是在食品品質發生變化前盡快食用。低溫保存食品中營養價值的變化小一般而言,在食品品質的保存加工程序中,低溫儲存除了能有效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外,對食品中營養成份的破壞程度最低。雖然一般所進行的低溫保存不像劇烈的高溫處理,可以殺死食物中所有的微生物,但低溫對食品品質所造成的傷害遠低於加熱處理,能有效的保留食物中原有的營養物質。低溫保存食品時,溫度是一個考慮的因素。儲存的溫度越低,品質保存的期限越長。基於食品安全特別是針對食品中病原菌可能生長之考慮,依據衛生單位的規定,冷藏室溫度應維持在7℃以下,冷凍櫃則需在-18℃以下。存放在冷藏室或冷凍櫃前,食物須做適度的包裝或置於適當容器內,避免食物中所含微生物及氣味的交互污染。食物的放置量不要超過冷藏櫃或冷凍櫃容量的八分滿,讓冰箱中的冷氣有效流通,效果才會好! 減少與空氣接觸避免凍傷自古以來,人類從經驗中即懂得利用低溫儲存食物,一般而言,肉類低溫儲存的溫度越低,保存期可延長;但採收後的水果蔬菜不適合以冷凍保鮮,因為採收後蔬果組織內呼吸作用持續進行,一般以冷藏即可達到較佳的保鮮效果。需特別注意的是達到最佳保鮮效果的冷藏溫度,因不同種類蔬果有不同保存條件,因此在商業冷藏庫中,針對儲存蔬果種類調整不同冷藏溫度,不過在一般家庭中所使用冰箱並沒有特別考慮,一般只是把溫度調整為4-7℃左右。當食物放置冷凍庫一段時間後,水分子形成冰晶,會佈滿在包裝材質、食物表面及其內部。食物中的冰晶對組織與質地產生破壞稱為凍傷,雖然對微生物會造成傷害,但也會影響食物的鮮度和口感。如何避免食物中冰晶的產生呢?首先應對食物加強密封包裝,減少食物和空氣的接觸的機會,避免冰箱頻繁開關,冰箱門也不要久開,防止溫度忽高忽低,以維持穩定存放空間低溫。低溫儲存(冷凍或冷藏)庫自成一方小天地,置放之食物堆疊在一起難免相互影響,記得妥善分類包裝處理。解凍後盡量避免二次冷凍,因會加速食物質地與組織的破壞,進而導致食物品質的劣變。若食物變色走味,千萬不要抱著避免浪費的心態吃下肚。冰箱只能延緩食品腐敗,它並非萬能的貯藏空間,也不是所有生鮮食品都適合往冰箱裡擺,除了分類包裝,最重要的還是在保存期內食用完畢。(本篇審稿顧問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周正俊名譽教授)
-
2019-12-01 橘世代.健康橘
搭配正確的感冒階段飲食法 快快跟感冒說再見!
最近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醫院診間咳嗽、打噴嚏聲此起彼落,感冒除聽醫師的話服藥、多喝水,真正面對冒病毒的,其實是身體的免疫系統,除平時就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外,感冒時更應該多攝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趕快跟著營養師來學學,感冒時究竟該怎麼吃才會快快好起來。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的網路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感冒原來要這樣吃才會快點好」中,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許純嘉介紹,維生素C被用來對抗感冒已行之有年,但必須注意的是,想補充維生素C來對抗感冒病毒,應該體內病毒量還不高時較有利,如嚴重症狀,光吃維生素C就行不通了。●感冒初期緊急救星維生素C吃過量小心會吐許純嘉也特別提醒,維生素C吃超過2萬毫克,也就是服用高劑量,反而會有副作用,可能造成嘔吐、腹瀉等問題。一般營養補給品的維他命C錠,通常是200至1000毫克不等,但是許多研究都指出,吞1顆維他命的保健效果,遠不如吃真實食物來得好。芭樂、柳丁、奇異果等水果都擁有豐富維生素C。1天吃1顆芭樂,或是2顆柳丁,就可以達到日常約100毫克對維生素C的需求。所以只要吃得下,建議還是選擇新鮮當季的食材為優先。●感冒嚴重可採溫和飲食 雞湯魚湯增免疫力效果有限溫和飲食指的是食物內容無刺激性、低纖維、易消化且足夠營養的食物。許純嘉建議,可選擇粥、麵食,搭配質地較軟爛的蔬菜,並搭著豆製品、魚、肉、蛋等優良蛋白質食物,也可補充1至2杯的牛奶或豆漿當作點心。選用溫和飲食,讓腸胃能休息1至3天,會比勉強進食來得更好。很多人喜歡用雞湯、魚湯替患者增強免疫力,但許純嘉認為,湯湯水水本身的營養價值其實有限,還連同新鮮食材一起吃,才能均衡攝取營養。當感冒症狀嚴重,甚至出現上吐下瀉時,勉強吃很多補品,不僅會讓自己不舒服,也讓腸胃負擔更重。●平時抵抗力UP 健康生活型態是王道天轉涼,不希望感冒纏身,更應該記住平時應如何均衡飲食。許純嘉強調,從飲食獲得足夠營養是最好的方法,每天應吃3份蔬菜、2份水果、1份堅果類,並多選用各種豐富色彩的蔬菜,如紅色或黃色甜椒、深綠色花椰菜、黑色的木耳;主食建議多選全穀類,如全麥麵包、五穀米、南瓜等。他表示,健康生活型態是提升自身抵抗力的不二法門,不僅是吃得好、睡得好,重點還包括適當運動、維持理想體重。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1-30 養生.聰明飲食
想要品嘗最鮮美的原味!台灣一年四季最該吃哪些水果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美譽,水果種類豐富,一年四季皆可品嘗到鮮甜可口的水果,但是季節轉換快,你是否也常常在選購水果時,擔心是否是當季水果而苦惱呢?據農業易遊網報導,台灣水果依季節分成春、夏、秋、冬與全年產期的類型,一起享受這些水果帶來的幸福、健康、新鮮的好滋味吧!春季水果(3-5月)梅子:風味以清酸稱絕,滿口生津而別有風味。西瓜:香甜多汁,被稱為「夏季瓜果之王」,傳統中醫認為西瓜味甘、性寒,助於解暑、止渴、開胃、利尿等。李子: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B12等營養成份芒果:早在明朝,李時珍便將芒果稱為「果中極品」,有止暈、行氣、消食等功效。另外,芒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抗氧化及美膚。枇杷:枇杷果肉酸甜適中且柔軟多汁,除了鮮食之外還可製成加工品如果膏、果露,釀酒等,以及非常知名的枇杷膏。草莓:草莓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100公克有60毫克,是蘋果的7-10倍;果肉內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荔枝:每年春末夏初時期,最好吃的其中一項水果就是荔枝,玉荷包的價錢常常是新聞的焦點。夏季水果(6-8月)紅龍果:火龍果果實含花青素、鈣、磷、鐵等礦物質、維他命群、植物性蛋白及高量水溶性膳食纖維。糖分以葡萄糖為主,幾乎沒有果糖和蔗糖,這種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適合運動後食用。桃子:台灣水蜜桃有平地及高山之分,因栽種區域不同產生不同口感,水蜜桃味甘、性溫,且富含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B、C。梨子:梨子的含水量達89%,是優質的天然飲料,內含有大量果糖,可迅速被人體吸收,水梨大部份的纖維都在果皮上,連皮一起食用可得到較多完整的纖維化合物。葡萄:葡萄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B1、B2、C、P、胡蘿蔔素、蛋白質、氨基酸及鈣、鉀、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其總抗氧化力在水果中獨占鰲頭;另外,葡萄含有大量葡萄糖及果糖,容易被人體吸收,迅速轉化為熱量,幫助恢復體力、消除疲勞,但糖尿病患者應忌食,一般人食用完畢則應盡快漱口、刷牙,否則容易造成齲齒。酪梨: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中記載最營養的水果,雖然沒有水果的甜味,但是視為建康的水果。其中脂肪高達8.3%~22.8%,這些脂肪的主要成份﹐是對人體有好處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所以有利於血脂肪的控制。酪梨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鎂等礦物質,兼具一般水果的營養價值。龍眼:龍眼營養豐富,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包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C、E、K、鉀、磷、鈣、鐵、鋅等,具安神定志、補血益脾、降脂護心、健腦抗衰等益處。但因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只能淺嚐;腎臟病忌鉀者應少量品嘗;有上火發炎徵兆、消化不良者及孕婦則不宜食用。其它還有:百香果、西瓜、李子、芒果、荔枝秋季水果(9-11月)文旦柚:文旦柚也稱為柚子,諧音「佑子」具吉祥含意。文旦柚熱量很低,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P、胡蘿蔔素,以及鈣、鉀、磷、鐵等微量元素,可健胃、化痰、美容養顏、幫助消化、降低膽固醇。柿子:柿子不僅美麗,還富含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C、碘及各種礦物質等,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可補充養分、潤肺生津、幫助消化,對缺碘所引起的甲狀腺腫大也有幫助。洛神:洛神花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黃酮素、β胡蘿蔔素、酚類化合物等,能抗氧化、助消化、降血壓、消暑降火、養顏美容。腸胃不適者建議不要空腹飲用,體虛氣弱、腎功能欠佳的人需適量,血壓偏低者、生理期間的女性及孕婦則不宜食用。其它還有:紅龍果、百香果、芒果、梨子、酪梨冬季水果(12-2月)金棗:新鮮的金柑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金黃色,大約如大拇指,可連皮帶肉吃是最大的特色,果皮甜中帶點苦味,可潤喉,生津解渴,幫助消化。柑橘:柑橘由內至外都具有營養及經濟價值,果肉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礦物質等。番茄:番茄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是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而且不會因烹煮而被減損,甚至會因為細胞壁被破壞而釋出更多茄紅素。正因如此,番茄是少數鮮食和熟食皆宜的食材。蜜棗:棗子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B1及B2,尤其維生素C,是西瓜的5倍,水梨的9倍,蘋果的20倍,堪稱為「維生素C果」。臺灣的產地集中在南部,以高雄、臺南和屏東為主。其它還有:柳丁、柿子、草莓全年盛產水果:木瓜:木瓜富含維生素B1與B2、維生素A、維生素C、木瓜酵素及多種礦物質,可預防感冒、幫助消化,對產後婦女來說,也有促進乳汁分泌的功用。紅肉木瓜含大量的β胡蘿蔔素,算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衰老。鳳梨:鳳梨果實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A、B、C,有機酸、氨基酸、胡蘿蔔素、膳食纖維,以及鐵、鎂、鉀、鈉、鈣、磷等。鳳梨中的酵素能解油膩、助消化、降血壓,適合飯後食用。但不宜吃太多,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出現腹瀉、嘔吐、頭痛、全身發癢等症狀。蓮霧:蓮霧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鈣、鎂、硼、錳、鐵、銅、鋅、鉬等微量元素,屬於微鹼性水果,可調節人胃腸的酸鹼度。蓮霧富含水分、清涼解渴。釋迦:釋迦內含豐富維生素C、蛋白質、鐵、鉀、鈣、磷等,助於調節血壓、促進腸胃蠕動。對於未患有糖尿病,牙齒不好且高血壓的長者來說,釋迦是良好的營養補充食物。水果產季月曆
-
2019-11-30 養生.聰明飲食
一口葡萄乾熱量抵一碗飯!營養和新鮮葡萄有差別嗎?
對那些喜歡吃葡萄的人來講,八九月份葡萄上市時,就有口福多吃點新鮮葡萄。過了這一時間,葡萄就物以稀為貴了。但是你如果想嚐嚐葡萄味,別忘了,還有葡萄乾這一備選項。葡萄一般用濃度為1.5%~4% 的氫氧化鈉溶液清洗,洗除果皮上的蠟質、有害微生物,並使果皮表面出現細小裂縫,以利於水分蒸發,然後裝入盤晾曬、陰乾,再貯藏回軟就成了葡萄乾。這個過程葡萄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基本沒變化,所以100 克葡萄曬成葡萄乾,能量基本沒有改變,大概還是69大卡。這樣算一算,20顆左右的葡萄乾,熱量足以抵得上一碗米飯(116大卡),所以想減肥的朋友,吃前還是好好數一數吧。100克葡萄做成葡萄乾就只有23克,也就一小把,大部分水分蒸發使得糖含量高度濃縮,所以葡萄乾吃起來特別特別甜。愛吃甜的朋友,捏一粒粒放嘴裡,很容易停不下來,從而攝入額外熱量。而葡萄相對葡萄乾,水分含量高,體積大,比較容易控制攝入量。遺憾的是,葡萄做成葡萄乾,水分蒸發的過程,水溶性的一些維生素也損失不少,比如葡萄乾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含量只有葡萄的35%、42%、4.6%。所以從控制吃的量和營養角度,更推薦吃新鮮的葡萄。與葡萄乾類似,其它果乾如桂圓乾、棗乾、無花果乾、芒果乾、荔枝乾,熱量也很高,當作日常小零食很容易吃起來停不下,更推薦做粥時抓一小把,全家人分著吃。本文摘自丁香醫生
-
2019-11-29 養生.聰明飲食
一餐吃20個水餃會變胖嗎?營養師教餃子熱量怎麼算
餃子是老牌的傳統美食,餃子餡料豐富,總有一種能打動你,在冬天吃一碗熱騰騰的帶湯餃子,對許多吃貨來說真是幸福感爆棚。對於需要控制熱量的人來說,餃子熱量不低,不能放肆吃,但餃子熱量比較難以衡量,那麼一頓吃幾個餃子最合適?對於餃子餡來說,素餡餃子當然要熱量低一些,肉餡餃子熱量高一些,每100克素餡餃子大概184大卡,肉餡餃子,如豬肉韭菜餡大概250大卡左右。拿午餐來說,如果在減肥期間,建議女性吃500大卡左右,普通冷凍的小水餃一個在15克左右,肉餡餃子大概吃15個,素餡則可以吃17到18個。如果是家裡包的餡料充足的大餃子,一般有20克,吃10到12個就可以了,不要吃得太多。其他規格的餃子大家可以按照標準自己衡量一下。所以大家要想多吃幾個餃子,可以選擇素餡的,不過從營養學上來說,還是葷素搭配的餃子營養更全面一些,如果想要控制餃子的熱量,在包餃子的時候,餃子的油和皮上也可以下一些功夫。餃子拌餡時少放一些油,尤其是在肉餡餃子中,至於餃子皮,可以選擇蕎麥麵,蕎麥麵相對於普通小麥粉熱量低一些,而膳食纖維含量更高,消化速度相對更慢,除了要減肥的人以外,用蕎麥麵做成的餃子也很適合糖尿病人吃。至於蘸料,辣椒油熱量是比較高的,大家需要克制一些,而且辣椒油的油含量很高,放太多也容易造成油的攝入超標,其他的醬油、醋熱量很低,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放得太鹹防止鹽攝入量超標。不過餃子中能裝的食材還是要少一些,大家應該在一天中其他的餐點中補足吃餃子時缺少的一些營養,比如吃純肉的餃子,下一頓就要多吃一些蔬菜,飯間的水果也不能少。如果是素餡的餃子,下一頓就吃一些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瘦肉和雞蛋最好。如果是葷素搭配的餡料,在其他的餐點裡盡可能增加食物的種類,保證平均每天不重複的食物種類數最好能達到12種以上。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1-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保健食品又失靈!美研究:維生素A降低癌風險,吃補充劑卻沒用
要不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這個問題在近兩年沒少被打臉。比如一項包含百萬人數據的研究顯示,16種營養補充劑,幾乎都無益於心血管健康和長壽。相反,“食補”則獲得了支持。前段時間由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學共同開展的萬人研究顯示,雖然補充劑無益,但注重食補的人群更長壽。《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Dermatology近期發表一項大型研究帶來了類似的發現,對超過12萬人長達20多年的隨訪發現,大量攝入維生素A與一種常見的皮膚癌——鱗狀細胞皮膚癌風險降低有關,而這些維生素A主要來自食物,維生素A補充劑則沒有顯示出潛在的保護作用。 這項研究納入了75,000多名女性和近50,000名男性的數據,受試者平均年齡約50歲,在研究開始時沒有癌症病史。通過食物問卷,研究人員幾乎每四年收集一次他們的飲食和補充劑服用習慣。數據顯示,攝入維生素A水平較高的人往往年齡更大,鍛煉更多,不太可能飲酒或攝入咖啡因。在超過26年的隨訪期間,共發生了3978例鱗狀細胞皮膚癌。統計顯示,相較於總維生素A攝入量最低的20%人群,總維生素A攝入量最高的20%人群發生鱗狀細胞皮膚癌的風險低17%。其中最低組的總維生素A平均攝入量約7,000 IU,最高組則超過21,000 IU,絕大部分維生素A來源為食物,其中又以植物來源的類胡蘿蔔素為主(具有維生素A活性,可在體內轉化),而非動物來源的視黃醇。視黃醇和一些類胡蘿蔔素攝入量也與鱗狀細胞皮膚癌風險降低有關。視黃醇、β隱黃素、番茄紅素、葉黃素攝入最高人群的風險分別降低12%、14%、13%、11%。而當進一步區分維生素A來源時,數據顯示,服用較多的維生素A補充劑與鱗狀細胞皮膚癌風險降低無關。研究人員還發現,對於痣比較多,居住在紫外線較高的地區,或容易曬傷的人群而言,維生素A對皮膚癌的保護作用似乎更明顯。需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觀察到的是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資深作者,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皮膚病學和流行病學教授Eunyoung Cho表示,維生素A可以保持皮膚細胞健康,這可能是降低皮膚癌風險的潛在機制。Eunyoung Cho補充解釋,“但這只是為多吃健康水果、蔬菜又增添了一個原因。” 富含維生素A的健康食物來源包括甘藷、哈密瓜、胡蘿蔔、黑眼豆、甜紅辣椒、花椰菜、菠菜、乳製品、魚類和肉類(尤其是肝臟)。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這意味著如果過量,它可以儲存在脂肪細胞中,而非隨著水分排出體外,因此大量服用並不安全,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症和髖部骨折的風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建議成年人每天服用天然維生素A(通常來自動物性食物和補充劑)不超過10,000 IU。Cho還提醒,即使健康飲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人們出門時仍然有必要使用防曬霜。另一方面,這項研究沒有關注維生素A與其他皮膚癌,如黑色素瘤的風險關聯。多位皮膚科專家也強調,完整的防曬策略對於預防皮膚癌仍然至關重要,包括遮陽、通過衣物防護、每天使用防曬霜。本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
-
2019-11-28 養生.聰明飲食
專家的養胃建議:早晚餐內容、時間「反著吃」
“早餐吃得像國王,晚餐吃得像乞丐。”這個說法你可能聽說過,但現實中,不少人卻是忽略了早餐,晚餐反而吃得豐盛。《生命時報》邀請專家,提醒你早餐、晚餐應該“反”著吃,並推荐一份“黃金早餐食譜”。早晚餐時間“反”著吃吃飯這件事,很多人沒有時間觀念:有的人餓了就吃,不餓就省頓飯;有的人一起床就吃,晚飯卻拖到八九點。實際上,這些錯誤做法都會悄悄拖垮你的胃,影響健康。早餐晚餐的進食時間大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宜。早餐:晚點吃人在睡眠時,絕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漸漸進入休息狀態。早餐吃太早,勢必會干擾胃腸的休息,使消化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擾亂腸胃的蠕動節奏。建議早餐稍晚點吃,尤其對於習慣早起的老年人來說,7點左右起床後20~30分鐘再吃早餐最合適,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早餐與中餐間隔4~5小時為好,也就是說早餐最好在7~8點之間吃。早餐也不能不吃,否則極易引發低血糖,還會擾亂消化系統,導致肥胖。長時間不吃早餐,胃酸以及各種消化酶會腐蝕胃黏膜,引發胃潰瘍等疾病。晚餐:早點吃與早飯要晚點吃相反,晚飯盡量早點吃。生活中,年輕人經常加班到忘記吃飯,或忙碌了一天很晚才開始吃飯,一頓晚餐拖到七八點成了常事。美國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曾研究發現,晚餐吃得晚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一般情況下,水在胃內停留10分鐘即可消化,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需2小時以上,蛋白質和脂肪類食物相對較慢。一日三餐多是混合飲食,因此胃腸排空時間大概4小時以上。按照晚10點最佳睡覺時間計算,專家建議晚餐最好18點左右吃,最遲不要超晚過19點。不得已吃得太晚,也不要馬上睡覺,間隔至少2個小時後再入睡。早點吃晚飯不光能改變胃飢餓素、瘦素等激素水平,還能延長飽腹感,避免過量飲食,減少患病機率。上班族如果需要加班,可以提前吃晚餐,再繼續工作。早晚食“肉”量反著吃愛吃肉的人會陷入一個誤區:把“好”的留在最後,因為不少人習慣晚上“大魚大肉”。實際上,將早晚的吃肉習慣換一下,或許你會發現身體更健康了。早餐:多吃點肉一日三餐中,不少人都把“肉”留到了晚上,卻忽略了早上吃它。其實,一頓合格的早餐不光是主食、蔬菜、水果,還應該包括蛋白質豐富的肉類。這種“肉”不光是瘦肉、醬牛肉等動物肉,還可以是豆腐、豆乾等植物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大早就吃動物內臟或吃高脂肪性肉類(炸雞等),否則容易使血清膽固醇更高,誘發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或加重。早上吃點肉主要有以下兩點好處:1.增加飽腹感、營養均衡肉中蛋白質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如果早餐一點肉都不吃,不但容易在中午沒到之前就產生飢餓感,還可能造成營養攝入不均衡。2.有利於減肥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一項研究表示,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雞蛋等,能增強大腦中調節食慾的化學物質含量,有助控制體重。研究人員表示,吃富含蛋白質的早餐可大大減少對鹹味或高脂肪食物的渴求。若不吃肉,這種渴求可能會持續一天,導致這一天中人們對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量過多,反而導致人們發胖。晚餐:少吃點肉從健康角度,晚餐可以按照這個黃金比例安排,蔬菜:肉:飯= 2:1:1,也就是說多吃菜少吃肉。這裡的蔬菜不包括馬鈴薯、山藥等澱粉類蔬菜,肉類可以用豆製品(比如豆腐、豆乾等)和海產品替換,飯代表所有澱粉類食物,比如雜糧米飯、地瓜等。如果早餐和午餐沒有攝入足量蔬菜,晚餐的蔬菜、肉、飯比例可以增加到3:1:1。多吃蔬菜還可以有效控制熱量,增強飽腹感,防止攝入過多熱量。晚上經常大魚大肉,不但會引起脂肪堆積,還容易增加胃腸負擔,增加消化系統疾病。吃好早餐,學會這套“加減法”好早餐最基礎的條件是要有主食、蛋白質食物和蔬菜水果這幾大類食物。如果你能學會“三加四減”,多“加”一些有助健康的食物,“減”掉一些不利健康的食物,就是一份金牌營養早餐。“加”粗糧如雜豆粥、小米粥、黑米粥、燕麥粥、全麥饅頭、全麥麵包、地瓜、鮮玉米等。光吃大米、白麵的話,就不能滿足營養需求。“加”低脂肪的高蛋白質食物如水煮蛋、茶葉蛋、牛奶、優酪乳、豆漿、豆腐、醬牛肉、瘦肉等。這類食物營養豐富,在提供優質蛋白質的同時增加飽腹感,讓你不至於11點就餓肚子。“加”新鮮的蔬菜水果特別是深顏色的營養更豐富,還有助控制體重。炒、生拌或蒸都是早餐烹製蔬菜的好方法。“減”多油脂的精製穀物油條、油餅、蛋黃派、餅乾、泡麵、起酥麵包、點心等添加了很多油脂的精製穀物。它們營養價值低,脂肪含量高,雖然方便、好吃、“抗餓”,但不利於營養均衡和身體健康,應少吃或不吃。“減”高脂肪蛋白質食物油煎雞蛋、培根、火腿、煎牛排、炸雞腿(漢堡)等高脂肪的蛋白質食物。它們雖然營養價值不低,但脂肪含量太高,經常或過量食用不利於健康,應該少吃。“減”高鹽食物醃製蔬菜、鹹菜、榨菜、醬菜等高鹽食物。它們營養價值很低,僅能起到刺激味蕾的作用,還含有大量的鹽,對控制血壓不利。“減”飲料蔬果飲料、牛奶飲料、乳酸菌飲料等各色飲料。它們喝起來口感很好,看上去似乎也很有營養。事實上,那隻是糖、香精和其他食品添加劑調製出來的,真正蔬菜、水果和牛奶的含量很少。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1-28 養生.健康瘦身
冬天想瘦又怕餓?8種減肥食物市場裡就能找到
冬天餓得好快,身體為了產熱增溫,很容易就讓人吃得特別多,不過天冷加上運動,實在好折磨人。但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其實冬天才是最適合減重的季節,若能好好利用這個季節裡減重,不僅可以守住你的腰褲尺寸,在脫下厚重衣物後,還能跟肥胖說掰掰! 然而,想要滿足口腹之慾之際,又要維持曼妙身材,此時在食物挑選上就要更有技巧;例如以下8種食材,都能幫助瘦身、帶走體內過多膽固醇與油脂: 1、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加腸胃蠕動,達到清腸效果,同時又能增加飽足感。而其中所含的「β-葡萄聚糖」屬於可溶性纖維,能減少體內壞膽固醇的合成。 2、黑芝麻膳食纖維、鈣、胺基酸、維生素E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營養價值高,炒過後磨成的芝麻糊或是以芝麻油取代其他類的油脂使用,可藉此補充不飽和脂肪酸,降低壞的膽固醇,並增加好的膽固醇。但要注意的是黑芝麻屬於堅果類,雖是好的瘦身食物,卻也不能毫無節制的食用,因為其中富含的油脂具有很高的熱量。 3、橄欖油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壞的膽固醇的合成,同時還能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的含量。此外,其具有的多酚類也能避免壞的膽固醇被氧化,維護心血管效果佳,其他如麻油、芥花油等,也都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與橄欖油交替使用。 4、黃豆類及其製品黃豆具有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同時富含膳食纖維、卵磷脂、必需胺基酸、礦物質(如銅、鎂、鐵、鈣等),以及少量多酚類和大豆異黃酮等營養成分,以黃豆及其相關製品如豆腐、豆漿、豆干等,做為主要蛋白質的來源,可降低肉類含有的膽固醇與熱量攝取。 5、菇類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加速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順利、清除宿便,且熱量也非常低,多吃亦不容易發胖。若是半夜嘴饞,或許可考慮煮碗香菇湯或烤杏鮑菇,就不用怕吃宵夜會增加體重了。 6、木瓜富含維生素A、C及纖維素,且其中的分解酵素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並分解體內過多油脂,是能增加飽足感又能除油的瘦身水果。 7、蘋果西方諺語:「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away(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並不是誇張的說法,因為蘋果富含果膠、維生素C、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K1,能降低壞的膽固醇含量,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清腸整胃。 8、茶具有去油解膩的效果,且現代醫學已證實,茶中的兒茶素、多酚類可增加好的膽固醇含量,具有保健效果。不過喝茶時可別加糖,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熱量。  雖然以上的食物都能幫助瘦身事半功倍,但減肥最重要的還是要飲食均衡,不要偏頗某一類的食物,並適度搭配有氧運動,才能夠兼具瘦身及健康。 延伸閱讀: 冬天吃鍋又怕胖? 5個小技巧讓你在減肥也能飽口福 吃菜減重卻變胖? 那是因為這1類蔬菜比肉還肥 
-
2019-11-28 橘世代.健康橘
護腦新策略 心智飲食 留住記憶其「食」很簡單
想要保持好記性,是每個人的願望,用銀杏、豬腦等秘方補腦,不如嘗試結合「地中海型飲食」及「得舒飲食」的心智飲食,延緩大腦老化,讓大腦維持活力。在2015年3月的一份國際期刊中也發現,相較之下,心智飲食更能減少阿茲海默症的發生,並減緩因老化出現的認知障礙。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的網路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心智飲食,讓你留住記憶」中,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被分院營養師侯雅苓介紹,心智飲食與得舒飲食及地中海飲食一樣,鼓勵多攝取原型非精緻食物。攝取足夠纖維、鉀及鎂,其中全穀類食物建議1天至少3份,並建議增加不飽和脂肪,如使用橄欖油,這些都有助於調控血壓及血脂,保養心血管的健康。●小酌紅酒健腦 豪飲當心直接傷腦紅酒中的原花青素、多酚、白藜蘆醇等高抗氧化營養成分,侯雅苓說,這些成分都能防止自由基對腦部及心血管造成的傷害。紅酒雖有保護心血管的營養成分,但侯雅苓提醒,所含酒精仍不容忽視,酒精攝取過量不但會增加肝臟、胰臟等負擔,對腦細胞更有直接傷害,一般紅葡萄酒精含量約10至13%,每日攝取量不超過150毫升為宜,約1日1杯為極限。●強調高營養密度綠色蔬菜 豆、肉、魚每周321侯雅苓表示,心智飲食特色是強調高營養密度的綠色蔬菜,每周至少6份,1份約100克,而其他顏色的蔬菜也含豐富的植物素及抗氧化營養素,建議每天至少攝取1份。豆類、家禽類及魚類的每周建議量,分別是至少3份、2份及1份。●一周兩份莓 用3招增加攝取接受度侯雅苓特別強調,莓果類食物,如藍莓、黑莓、紅莓、覆盆子等高抗氧化力的水果,有助於降低體內自由基對大腦及心血管的傷害,每周建議攝取2份,1份以75克計算。不過,因莓類通常酸度較高,接受度不一定好,侯雅苓建議,可以適時加入其他蔬果、優格平衡口感,或自製低糖果醬,都可以增加攝取的接受度。另外,心智飲食希望民眾避免髓腦食物,如人造奶油及反式脂肪食物,1天應少於1一湯匙、糕餅及甜點等高精緻糖的食品,1周應少於5份;加工起司1周少於1份;油炸食物及速食等高飽和食物,1周少於1份,只有在多吃健腦食物、少吃損腦食物雙管齊下,才能有效建心補腦。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共
9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