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曬傷
共找到
99
筆 文章
-
-
2020-06-08 科別.皮膚
美白保養品你真的用對了嗎 當心皮膚反黑!
許多美白保養品的廣告詞,宣稱用了之後即可擁有白皙動人的皮膚,你相信嗎?究竟美白保養品要花多久時間才能發揮作用?有哪些使用限制呢?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臺北榮總桃園分院皮膚科陳彥達醫師,為大家解說肌膚美白的正確關鍵!14天徹底亮白?廣告詞誇大 「美白成分須先吸收至皮膚中,累積一定濃度後才會發揮效果,過程需要3至4週以上時間,且因體質而異,不是廣告宣稱的14天就能見效。」陳彥達醫師說明,美白是一輩子的事,唯有長期做好防曬與美白保養,才能維持皮膚中的黑色素穩定,達到美白效果。白天不能擦美白保養品? 美白保養品的始祖成分:醫療用的「對苯二酚」對光的穩定度低,容易變質,因此不建議在白天使用含有對苯二酚的外用美白藥品,但卻容易讓人誤以為,所有美白保養品都不能在白天使用。對苯二酚是藥品成分,我國禁用於化粧品中,民眾使用美白保養品依產品使用方式,只要不過度曝曬,即可在白天使用。為加速皮膚角質代謝加快美白效果,有些美白保養品會添加水楊酸、果酸等酸類成分,有較高機率使肌膚更加敏感、容易曬傷,若含有以上成分的產品,就不適合白天使用。沒感覺就是好?小心越擦越黑食藥署提醒,使用美白產品如果產生敏感刺激或紅腫熱痛,此時應先立刻停用,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協助,以免後續皮膚發炎反應造成皮膚反黑,後悔莫及。口服傳明酸美白合法嗎?陳彥達表示,有許多醫學文獻證實,口服傳明酸對於肝斑的美白功效,在仿單上記載的主要功能為促進凝血,並未記載可供美白,所以使用於美白治療,屬於法令規範的「藥品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仍是合法的,但須事先與醫師溝通討論,確定無相關用藥禁忌症才能使用:有血栓、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及腎功能不佳等病史者,不宜使用口服傳明酸美白。而傳明酸美白仍以外用優先,若不見效,在體質合適且與醫師充分溝通後,再由醫師開立處方用於美白。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6-07 科別.皮膚
健康醫點靈/開車曬側臉 小心左右臉不一樣老
近期高溫不斷,做好防曬除可防止老化,也能避免出現皮膚病變。雙和醫院皮膚科醫師金益安表示,跟年輕人相比,長者多不注重防曬,但若被過量紫外線照射,臉上常會出現老人斑,嚴重會導致皮膚癌。金益安表示,年輕人比較注重防曬,但長者多半認為自己年華老去、皮膚鬆弛或膚色較暗,就不會刻意防曬。但在太陽底下曝曬太久容易曬傷、脫皮,也可能因為紫外線照射過量,導致生長腫瘤甚至病變為基底細胞癌或皮膚癌。有位65歲陳姓長者上周末跟家人出遊,回家後發現臉頰、手臂等沒被衣服蓋住的地方又紅又癢,有時會影響睡眠,就診後發現已曬傷。金益安表示,除了出遊,長者平日如果去菜園種菜,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容易中暑或曬傷,可擦防曬乳或透過物理性防曬阻隔紫外線。他說,防曬乳效果最好,如果沒有塗抹的習慣,可以改戴墨鏡、撐傘、戴口罩等,都可防曬,如果有運動習慣如跑步等,則要避免在中午前後等紫外線最強時間出門,可改為晨跑或是較涼爽的時候運動。金益安提醒民眾,開車時也要注意防曬,因為開車時臉頰兩側受到的光照比例也不同,國外曾有長者長期開車,左臉因長期受光照射,老化速度明顯比右臉快,建議可在駕駛座的窗戶貼上黑色網紗或是其他遮光材質,避免日照不均勻,導致左右臉老化程度不一。
-
2020-06-07 科別.泌尿腎臟
熱到非常不舒服?醫師:12個症狀都是身體受不了表現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天氣又熱起來!加上迎接梅雨鋒面,全台又濕又熱。醫師提醒,民眾應避免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防止皮膚曬傷,更要留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預防熱傷害。當人體在高溫環境下,無法調解體溫來散熱,進而產生不適之症狀,統稱熱傷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腎臟科葉哲廷醫師表示,高溫濕熱人體難以有效散熱,若在高溫下短時間劇烈運動或長時間暴露悶熱環境中,容易造成體液大量流失,若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便容易導致熱傷害,甚至出現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等併發症。葉哲廷醫師說明,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大量流汗、倦怠、無力、頭暈、頭痛、喘、血壓降低、肌肉痙攣等,是熱傷害可能出現的不適症狀。如果出現熱傷害的症狀時,應盡速讓患者到陰涼、通風處休息,適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若症狀沒有改善,應趕緊送醫檢查治療。最後,葉哲廷醫師強調,在從事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時,應做好防曬措施,盡量穿著輕便、易散熱的衣物,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多留意身邊的年長者、慢性病患者及幼童的狀況,適當安排休息,預防熱傷害的情形發生。(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夏天減肥好難? 營養師私藏TOP10燃脂食材大公開 3種熱傷害都會要人命! 炎炎烈日補水、通風最重要 
-
2020-05-21 橘世代.健康橘
夏天烈陽逼近!「最划算的防曬」要先打破5迷思!
近來高溫令人頻頻吃不消,如何防曬?更顯重要。醫生表示,防曬不分年齡層, 防曬做得好,未來沒煩惱,不只可避免皮膚曬傷變黑及減緩皮膚老化,還可降低皮膚癌上身機會。台南柳營奇美醫院皮膚科醫師林旻憲表示,防曬做得好,保健康又省荷包,絕對是呵護皮膚最划算投資,要做到完整且確實防曬,一定要有正確防曬觀念,且要打破一些似是而非的迷思。迷思一:要做好防曬還不簡單,不就是把防曬乳擦好擦滿而已嗎?林旻憲說,首先,防曬不分年齡,對銀髮族長輩來說,一樣很重要。而防曬最重要的精髓在於「多層次的防護」。首先,要避免在烈日當頭之際外出活動,因為沒有紫外線影響,皮膚就不會曬傷、曬黑。其次,白天外出時要穿戴衣帽、太陽眼鏡遮蔽紫外線,善用遮陽傘或建築地物製造的陰影來躲避陽光。最後,在皮膚上面塗抹廣效域的防曬乳;換句話說,單靠防曬產乳來做好防曬是絕對不夠的,躲在陰影下卻偷懶不擦防曬品也同樣無法躲避紫外線的攻擊。防曬必須透過多層次的防護,才能大幅減少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迷思二:網路世界裡流傳一個說法「人的皮膚在18歲之前已經累積80%的紫外線輻射量。」這是真的嗎?那豈不是在18歲之前做好防曬,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超過18歲才知道要積極防曬是不是已經太遲了?林旻憲說,如果將平均壽命78歲的人,一輩子接受的紫外線輻射量設定為100單位,研究顯示在18歲之前、40歲之前、60歲之前所吸收的紫外線,分別是23、47、74單位。換句話說,在18歲之前,皮膚僅僅吸收不到四分之一紫外線生涯總曝曬量,對於皮膚的影響,並沒有高達80%如此巨大。所以如果有心做防曬,18歲之前不算早,40歲以後也不嫌晚。迷思三:外面出大太陽我知道要防曬,不過陰天看不到太陽應該就不需要防曬吧?林旻憲指出,根據美國國家氣候預報中心研究,即使是烏雲蔽日白天,仍然會有三成的紫外線,會通透雲層抵達人的皮膚。因此陰天到底要不要防曬?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其實雲層所阻絕的大多數是紅外線熱能,當人們覺得周遭環境變得陰暗涼爽時,自然會失去對於紫外線警戒。如果與在艷陽天有防曬人相比,在陰天沒有防曬的人反而有可能暴露在更多紫外線之下。迷思四:常聽醫師說「陽光可以協助身體產生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讓身體吸收足夠的鈣質。」努力防曬會不會反而讓身體缺少維生素D?甚至會因為鈣質不足而導致骨質疏鬆?林旻憲表示,近年陸續有許多學者去研究「使用防曬乳會不會導致人體缺少維生素D?」這主題,大多數結論是,就一般日常使用,防曬乳並不會讓身體缺乏維生素D;每一天只要曝曬陽光15分鐘,皮膚就會產生足夠生活所需的維生素D,再者;維生素D也可以從日常飲食或是營養補充品中攝取。除非是嚴重營養不良宅男宅女,不然一般人大可不必擔心身體會缺乏維生素D,不用擔心因為認真防曬而導致骨質疏鬆。迷思五:臉上已擦了隔離霜,還要擦防曬乳嗎?隔離霜可不可以取代防曬乳?林旻憲指出,「隔離」兩個字,很容易造成消費者混淆,似乎隔離霜就是金鐘罩鐵布衫,應可以輕易阻擋紫外線吧?其實不然,隔離霜,主要是用來潤色及妝前打底,的確有部分市售產品會添加低階防曬成分,也標示了防曬係數,讓隔離霜兼具一部分防曬效果。不過隔離霜提供的防曬效果還是很有限。所以隔離霜或許具備部分防曬功能,不過它沒有辦法像防曬乳一樣提供完整防護,隔離霜是沒有辦法取代防曬乳的。【熟齡肌膚保養精選特輯↘↘↘】。保養品準備換季了嗎?保濕、面膜兩大重點快筆記。夏天「皮膚癢」原因多! 小心誤用藥越擦越癢我們成立「橘世代粉絲團」囉!不定時好康抽獎,快加入吧!現在立即按讚
-
2020-01-21 新聞.用藥停看聽
出國玩最怕生病 必備藥品照著這份清單帶就對了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寒假來臨,又是出國旅遊的好時機,除了旅遊的必備用品外,可視旅遊地區來準備自己適合的用藥;讓專業藥師告訴你,腸胃藥、高山症藥、曬後修復及防曬霜、感冒藥、解熱止痛藥、抗組織胺藥、助眠藥這些藥品的選擇重點。出國旅遊,準備什麼藥品,要看旅遊地區而定,陳伶俄藥師舉例,如果是中國內陸地區,可能會有公衛問題,所以建議民眾一定要帶腸胃藥;如果是到海拔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要特別注意高山症問題,提前準備有備無患。如果是到熱帶國家,最擔心的就是皮膚曬傷的問題。陳伶俄藥師特別提醒,曬後的修復霜,尤其是凝膠狀,是民眾較容易忽略的,建議至少要備用。到日曬較強烈的地區,做好防曬就能避免曬傷問題,若是有特別安排玩水活動,防曬係數至少要SPF50以上,才能提供較足夠的防曬效果。 外出旅遊遇到氣候不佳,身體無法適應,容易引起感冒、頭痛等狀況。陳伶俄藥師解釋,因為在國外就醫,不是當地公民,醫療費用很可能非常昂貴,所以基本款的感冒藥、解熱止痛藥,還有自己平時比較容易犯的疾病,這些相關用藥一定要備齊。陳伶俄藥師說,解熱止痛、消炎抗感染其實是兩類用藥,很多人會混淆這兩種藥物的作用,如果沒有喉嚨痛的問題,就不會涉及消炎,通常以一般解熱止痛藥為主,選擇上可以評估自己的肝、腎功能及腸胃好壞,來決定適合哪一類的指示用藥。過敏體質的人,時常會遇過外宿或飲食造成過敏發作的情形。陳藥師表示,不管是吃錯食物造成的皮膚炎、蕁麻疹,或是過敏性鼻炎,甚至是花粉熱等等,而導致身體不舒服,抗組織胺就是非常重要的常備藥。而抗組織胺的藥品可分一代跟二代,選擇上建議以第二代為主,比較不會有嗜睡、倦怠等問題。 此外,若安排的旅遊地區有時差,或換床可能造成睡不著的問題。陳藥師指出,抗焦慮藥可以協助適應時差及睡眠狀況,現在坊間有很多退黑激素類的商品,不管是藥品或健康食品都能預先準備;藥品需要到醫院開立,健康食品則在藥局就能買得到。陳藥師提醒,現在各縣市都有公立醫院旅遊醫學門診,像台北市台大、萬芳及馬偕三家醫院的家醫科門診,就有針對旅遊醫學的服務,民眾可以多加利用。(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累了就吃B群? 還不夠!切記4補充要點才能起作用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正在老化? 你可能得了慢性疲勞 
-
2020-01-17 科別.皮膚
出現這種「斑」竟提高癌症風險!醫師揭白斑可能帶來的5種可怕疾病
白斑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自體免疫、神經性影響等。目前學界盛行的理論,主要認為是自體免疫失調,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自身黑色素細胞所造成的。這是因為早期的白斑病灶病理切片檢查,會發現有很多發炎細胞聚集及黑色素細胞減少的現象。近10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白斑的形成和免疫細胞CD8 T細胞、還有自體免疫抗體有關,因為自體免疫失調,造成免疫系統的發炎細胞攻擊自身的黑色素細胞,導致黑色素細胞的破壞消失。而部分局部白斑,只是因為調節型免疫細胞,把這群具有自體攻擊力的細胞困在局部,當這些調節型免疫細胞無法控制時,就會隨者血液擴散到身體各處;除了造成身體各處的白斑以外,也會造成其他器官像是甲狀腺的破壞。24歲的林小姐是上班族,19歲時在左手臂發現一塊白斑,隨著時間白斑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林小姐四處求醫但是白斑仍然持續擴散,而最近1年以來,林小姐開始出現關節疼痛、疲累的症狀,抽血檢查發現血紅素、白血球都是偏低的狀況,同時也有落髮的情形。 到我門診後,幫她檢測ANA自體免疫指數,發現除了白斑之外,她也同時罹患了紅斑性狼瘡。大規模的研究統計發現,白癜風合併紅斑性狼瘡的發生率大約5%。全身型和成人才發病的白斑症,容易伴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的是甲狀腺疾病,其他包括紅斑性狼瘡、圓禿、愛迪生症、惡性貧血、胰島素依存性糖尿病等。由於白斑發生與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較高,病人最好同時接受甲狀腺方面的檢查。對於全身型白斑病患,一般皮膚科醫師會建議抽血檢查,看是否有甲狀腺功能、自體免疫指數、血液異常,以排除與這些疾病同時存在的可能。白斑的「寇博納」現象患有白斑的人,小心不要受傷或是摩擦皮膚。這是因為皮膚在受傷的時候,會吸引免疫細胞來對抗外來細菌和修復傷口,如果是有白斑體質的人,也會吸引到攻擊黑色素的自體免疫細胞,造成受傷/摩擦部位白斑的形成;這種名為「寇博納」現象(Koebner phenomenon)。這種受傷部位發生原本皮膚疾病的情形並不少見,像是乾癬和一些自體免疫失調相關的皮膚炎也會看到。白癜風的臨床表現白癜風的病徵是在皮膚出現界線清楚、形狀不規則的白色斑塊。如果是全身型的白斑,常常會呈現對稱性分佈。每個人影響的範圍不一定。有些病人在白斑出現前,皮膚先經歷了紅腫發炎,如濕疹一樣;或是先有皮膚曬傷或受傷,病灶癒合之後才出現白斑。但更多時候,白斑是靜悄悄的出現在身體的某處,漸漸的變大,甚至東一塊西一塊擴散到身體各處才被發現。白癜風可以分成擴散期和穩定期,擴散期的時候,黑色素細胞受到攻擊,臨床會發現白斑迅速的變大,在短時間1-2周內擴散出去。白癜風的病程無法預測,有時候發病之後會穩定一段時間,再次受到刺激就會擴散出去,因此規則的追蹤是必要的。目前所有的治療都無法「根除」白癜風,只能夠穩定它。就好比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我們使用治療來穩定它,不讓它持續破壞身體,否則破壞到最後,就只能夠用移植的方式去修復組織。白癜風常會合併其他疾病的發生40歲的黃小姐,斷斷續續出現感冒和暈眩,後來開始出現視力模糊,伴隨著臉部白斑的出現,同時還感到耳鳴。她四處求醫卻查不出個所以然,甚至因為這些不典型的症狀而到身心科治療,懷疑自己是否因為白斑造成情緒不穩和焦慮症。到門診檢查時,發現黃小姐是罹患罕見的「原田氏症 Vogt- Koyonagi-Harada」; 她所出現的頭痛,眼睛、 聽力以及皮膚的白斑,都與這疾病相關。這主要是因為黑色素細胞都存在於這些器官,當免疫系統混亂的時候,會連帶攻擊到這些器官。大約20-30%白癜風會合併其他疾病的發生,我們稱之為「共病」。這些年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皮膚疾病和內科疾病有關。因此在診斷白斑的時候,必須做全身性的問診、抽血評估。根據一項臺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白斑病人比較容易罹患甲狀腺癌、淋巴癌和膀胱癌。但是最常見的還是甲狀腺異常,圓禿和紅斑性狼瘡。此外,很多白斑病人也合併焦慮症、憂鬱症和失眠,這些心理因素會影響到病程,在治療的時候不容忽視。延伸閱讀: 連醫院都在用!失智症專科醫師教你:每天「素描」15分鐘,預防失智、有效活化左右腦●書籍介紹黑斑白斑有話要說作者:黃昭瑜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1作者簡介/黃昭瑜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2019-12-30 橘世代.健康橘
橘世代如何存骨本? 醫:先從飲食、太陽下手
年過50歲後,若缺乏運動、飲食不均,容易因骨質疏鬆而跌倒。醫師建議,熟齡者應攝取足夠營養,並常曬太陽,此為預防骨鬆的不二法門;若有吃素者建議勿全素,以免長期缺乏肉類攝取而使蛋白質過少。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常務理事、成大家醫科主治醫師吳至行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指因骨密度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病症。骨鬆並無特殊藥物可治療,避免骨鬆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如年過50歲的熟齡者,就得保存骨本、培養肌力。而要如何避免骨鬆,吳至行說,得透過飲食、曬太陽與運動來下手。飲食部分增加豆類、小魚乾、牛奶等鈣質,及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攝取,來維持肌肉量;曬太陽則是每周日曬,增加體內維生素D3轉化,來促進骨質新陳代謝,但切勿選正中午太陽最強烈時,一次半小時內,以免曬傷。而健走、慢跑等適度運動也可增加肌力,是預防骨鬆最好的處方。吳至行也呼籲,熟齡、年長民眾飲食量以比年輕時少,需攝取充足鈣質把牙齒照顧好外,且勿因為怕三高、宗教等因素而不吃肉或吃全素,而缺乏蛋白質,以免肌少症、骨骼弱化。若骨質疏鬆較嚴重時,仍應詢問醫師,再進行藥物控制。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1-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保健食品又失靈!美研究:維生素A降低癌風險,吃補充劑卻沒用
要不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這個問題在近兩年沒少被打臉。比如一項包含百萬人數據的研究顯示,16種營養補充劑,幾乎都無益於心血管健康和長壽。相反,“食補”則獲得了支持。前段時間由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學共同開展的萬人研究顯示,雖然補充劑無益,但注重食補的人群更長壽。《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Dermatology近期發表一項大型研究帶來了類似的發現,對超過12萬人長達20多年的隨訪發現,大量攝入維生素A與一種常見的皮膚癌——鱗狀細胞皮膚癌風險降低有關,而這些維生素A主要來自食物,維生素A補充劑則沒有顯示出潛在的保護作用。 這項研究納入了75,000多名女性和近50,000名男性的數據,受試者平均年齡約50歲,在研究開始時沒有癌症病史。通過食物問卷,研究人員幾乎每四年收集一次他們的飲食和補充劑服用習慣。數據顯示,攝入維生素A水平較高的人往往年齡更大,鍛煉更多,不太可能飲酒或攝入咖啡因。在超過26年的隨訪期間,共發生了3978例鱗狀細胞皮膚癌。統計顯示,相較於總維生素A攝入量最低的20%人群,總維生素A攝入量最高的20%人群發生鱗狀細胞皮膚癌的風險低17%。其中最低組的總維生素A平均攝入量約7,000 IU,最高組則超過21,000 IU,絕大部分維生素A來源為食物,其中又以植物來源的類胡蘿蔔素為主(具有維生素A活性,可在體內轉化),而非動物來源的視黃醇。視黃醇和一些類胡蘿蔔素攝入量也與鱗狀細胞皮膚癌風險降低有關。視黃醇、β隱黃素、番茄紅素、葉黃素攝入最高人群的風險分別降低12%、14%、13%、11%。而當進一步區分維生素A來源時,數據顯示,服用較多的維生素A補充劑與鱗狀細胞皮膚癌風險降低無關。研究人員還發現,對於痣比較多,居住在紫外線較高的地區,或容易曬傷的人群而言,維生素A對皮膚癌的保護作用似乎更明顯。需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觀察到的是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資深作者,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皮膚病學和流行病學教授Eunyoung Cho表示,維生素A可以保持皮膚細胞健康,這可能是降低皮膚癌風險的潛在機制。Eunyoung Cho補充解釋,“但這只是為多吃健康水果、蔬菜又增添了一個原因。” 富含維生素A的健康食物來源包括甘藷、哈密瓜、胡蘿蔔、黑眼豆、甜紅辣椒、花椰菜、菠菜、乳製品、魚類和肉類(尤其是肝臟)。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這意味著如果過量,它可以儲存在脂肪細胞中,而非隨著水分排出體外,因此大量服用並不安全,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症和髖部骨折的風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建議成年人每天服用天然維生素A(通常來自動物性食物和補充劑)不超過10,000 IU。Cho還提醒,即使健康飲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人們出門時仍然有必要使用防曬霜。另一方面,這項研究沒有關注維生素A與其他皮膚癌,如黑色素瘤的風險關聯。多位皮膚科專家也強調,完整的防曬策略對於預防皮膚癌仍然至關重要,包括遮陽、通過衣物防護、每天使用防曬霜。本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