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醫療.骨科.復健
搜尋
旋轉肌袖破裂
共找到
7
筆 文章
-
-
2022-02-2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男無法舉臂肩痛睡不著 旋轉肌袖破裂動手術才治癒
60歲李姓子右肩膀疼痛、手臂無法上抬,自行貼藥膏、做復健等方式尋求緩解,持續3個月卻依舊沒有改善。他到童綜合醫院骨科看診,梁哲翰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是因旋轉肌袖退化造成破裂,建議進行微創肩關節內視鏡肌腱修補手術,術後住院二天返家休養,術後3個月已完全恢復正常。李男右肩膀活動時出現疼痛且有無力狀況,晚上症狀又更明顯,常常因疼痛而輾轉難眠,自認為是局部拉傷疼痛而自行使用藥膏貼布,後續又到鄰近復健診所復健,復健超過3個月而右手無力的情形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因此到童綜合醫院骨科找梁哲翰醫師看診。檢查後發現他右肩疼痛的原因,是旋轉肌袖退化破裂導致,患者有肩部疼痛、手臂無法上舉等症狀,梁哲翰醫師建議進行微創肩關節內視鏡肌腱修補手術,修補破裂的肌腱並去除相關的骨刺,避免破裂越來越大而增加日後手術治療的困難度;患者手術後復原良好,微創傷口小,術後疼痛程度也較少,術後兩天即出院返家休養。術後經過3個月的門診追蹤,右手已恢復至昔日情況,疼痛已緩解而手臂無力的狀況也完全消失。梁哲翰醫師表示,旋轉肌袖位於肩膀,包含連結上臂肱骨與肩胛骨的肌肉和四條肌腱,負責肩關節的活動與穩定度。常見造成旋轉肌袖破裂損傷的原因有老年退化、過度使用、運動傷害、受到撞擊創傷、長期的肩夾擠症候群等。旋轉肌袖破裂的症狀有時與五十肩的症狀類似,常被誤判而沒有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導致旋轉肌袖破裂程度加劇,使後續的治療更困難。
-
2022-01-0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遇需截肢病患擔憂 外科醫師秀自己斷指安撫
每回碰到需要截肢或移植的病患,我就伸出缺損的右手食指,安撫並增加他們的信心。「還有什麼比親眼看到一個斷指醫師來得更有說服力呢?」為病患接回斷肢時,看到「回血」時會很開心,因為表示血管已經接通。高中重訓 第五節腰椎骨折小二時頑皮,在市場玩甘蔗機打開電源,把手伸進去,抽出來時右手食指端已血肉淋漓。就醫原本要把食指截斷只留末端,後來轉到長庚進行皮瓣手術,才得以保留了關節及被切短的第一指節,現在才能為病患手術。也因此我從小就對手外科、顯微手術很有興趣。讀雄中時加入游泳隊,幾乎每天練習加重訓,高二時有天晚上突然背部劇痛,緊急送醫竟發生「椎弓解離症」,第五節腰椎骨折斷裂。當時沒有開刀,持續復健、保持核心肌群力量,才慢慢復原。念高醫運動 旋轉肌袖破裂念高醫時,仍熱中運動,擔任水上安全救生教練、跑馬拉松,又發生骨科常見的「旋轉肌袖破裂」。現在我每周都有這種手術,很多是中年之後旋轉肌袖的品質開始不好,加上外力或過度使用就會撕裂,若復健一直沒好,就必須補回來。因為喜歡運動,我選擇當骨科、手外科、整形外科等相關專科醫師,更能同理病患。在門診最常叮嚀病人要多運動,因為有運動,肌肉彈性才會好,強度才會強,就不容易受傷。適度運動會加速修復,避免二次傷害。為病患移植斷指 能再寫字行醫期間也參與過不少具挑戰性的手術,曾為一名在工安意外中失去右手4根手指的男子,將右腳趾移植到右手食指,讓他能再次寫字、提物;為一個車禍而扯斷臂神經叢的體育選手,進行神經轉移手術讓左手能正常活動;還有一名移工因工廠氣爆意外造成左膝粉碎、小腿斷裂,高醫團隊歷經15小時手術,用「旋轉整形手術」治療外傷截肢病患,將腳踝180度旋轉再移植到膝蓋,保住病患膝蓋功能。辭醫學中心 找回家人笑容在醫學中心服務就是24小時Stand by,因為關於神經血管或開放性骨折必須隨時處理。後來因為一雙兒女慢慢大了,而自己每天綁在醫院,孩子都是妻子照顧,所以去年決定離開醫學中心,找回一些生活品質和家庭責任。人生有時就是要有所取捨,雖然現在少了一些挑戰高難度手術的病例,但仍然可以做最喜歡的醫療工作,家人的笑容也是一種幸福。醫學辭典椎弓解離症●主要是在脊椎與脊椎上下節關節相連地方發生裂縫或骨折,尤其常發生在腰部過度反覆性使用的運動選手身上,如體操選手或橄欖球選手,好發率約5%,下背痛是主要症狀,大部分患者可藉由復健治療或藥物獲得改善。旋轉肌袖破裂●旋轉肌袖是由一群包圍在肩關節的肌腱所構成,主要提供肩關節穩定性,隨著年紀增加,旋轉肌袖破裂機會也會增加。年輕族群如常需要舉肩過頭的運動選手或是油漆師傅,有可能因為反覆性的使用而導致發炎破損。若有旋轉肌袖破裂或受損,可能感到肩膀深處悶痛,某些舉高的特定角度可能會無法進行,如梳頭、摸後背抓癢等動作,可先尋求骨科或復健科做檢查診斷,輕微的部分破裂受損可經由保守治療或復健獲得改善與治癒。呂俊寬小檔案現職:博田國際醫院骨科部部長年齡:4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專長:●手外科●顯微重建手術:斷指再接、肢體軟組織重建、臂神經叢及周邊神經受損手術●微創關節鏡手術:腕、肘、肩、膝關節鏡手術●脊椎手術●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經歷:●林口長庚整形外科顯微重建及手外科研究醫師●美國梅約醫學中心骨科生物力學實驗室研究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 主治醫師●高醫異體手臂移植團隊成員●高醫顯微重建小組成員
-
2021-08-1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肩膀痛到難入睡 原來肌腱破裂
65歲劉姓婦人1年來總覺得左邊肩膀無力,晚上痠痛難受,睡覺時更是痛到無法入睡,藥物及復健治療都無法改善。日前至骨科就醫檢查,確診是旋轉肌肌腱破裂,接受肩關節鏡微創手術與術後復健治療後,肩膀恢復力氣,晚上的痠痛也順利緩解,可以好好睡覺了。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蔡旻虔表示,旋轉肌肌腱破裂的原因,包括外傷或退化磨損,外傷往往是肩膀直接撞擊或突然猛力拉扯,造成肩膀疼痛或手無法舉起的狀況;退化磨損是因肌腱長期和骨頭摩擦,肌腱越來越薄,最後破裂,導致肩膀長期不舒服,之後漸漸無力且愈來愈痛。蔡旻虔說,約有一半五十肩病患的肩關節沾黏,就是旋轉肌肌腱破裂造成的併發症,若復健治療五十肩一直沒改善,建議要檢查確認是否有旋轉肌肌腱破裂的問題。蔡旻虔指出,可依肌腱破裂的狀況選擇復健、注射類固醇或手術治療,而劉姓病患接受的肩關節鏡微創手術,傷口小、對組織的破壞少,同時能處理沾黏或關節內軟骨受損的問題,術後疼痛少、傷口恢復快,減少術後沾黏問題,肌力也較快恢復。蔡旻虔提醒,旋轉肌肌腱破裂必須依賴醫師經驗判斷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若發現有長期肩膀疼痛、手無法抬起或一抬就痛的問題,應及早就醫治療,才能順利恢復正常生活。
-
2021-08-1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婦人肩膀痛到難入睡 竟是肌腱破裂惹的禍
65歲劉姓婦人1年來總覺得左邊肩膀無力,晚上又痠痛難受,睡覺時如果側身壓到更是痛到無法入睡,她曾就醫接受X光檢查並以藥物及復健治療,但都無法改善,日前她前往大千綜合醫院骨科就醫,透過肌力檢查與核磁共振檢查,確診是旋轉肌肌腱破裂,幸好破裂的洞不大,肌肉也沒萎縮,在接受肩關節鏡微創手術與術後復健治療後,不僅肩膀恢復既有力氣,晚上的痠痛也順利緩解,讓她開心直呼「終於可好好睡覺了!」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蔡旻虔表示,旋轉肌肌腱破裂的原因包括外傷或退化磨損,外傷往往是肩膀直接撞擊或突然猛力拉扯,造成肩膀疼痛或手無法舉起的狀況;退化磨損是因肌腱長期和骨頭摩擦,導致肌腱越來越薄,最後破裂,導致肩膀長期不舒服,之後漸漸無力且越來越痛。此外,約一半的五十肩病患肩關節沾黏原因就是旋轉肌肌腱破裂造成的併發症,若以復健治療五十肩一直沒改善,建議要檢查確認是否有旋轉肌肌腱破裂的問題。蔡旻虔指出,現行可依肌腱破裂的狀況選擇復健、注射類固醇或手術治療,劉姓病患接受的肩關節鏡微創手術和傳統切開手術相較,不僅傷口小、對組織的破壞少,同時還能處理沾黏或關節內軟骨受損的問題,不僅術後疼痛少、傷口恢復快,同時減少術後沾黏問題,肌力也較快恢復。他提醒,旋轉肌肌腱破裂無法透過X光檢查發現,必須依賴醫師經驗判斷及核磁共振檢查來確診,因此若發現有長期肩膀疼痛、手無法抬起或一抬就痛的問題,務必及早就醫治療,才能順利恢復正常生活。
-
2021-05-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45歲女肩膀疼痛超過2周 「五十肩」上身
南投45歲林小姐有天發現自己左肩疼痛,手舉不高,漸漸的穿內衣無法順利扣上扣子,也無法梳頭髮,想綁頭髮還要先深呼吸才能動作,甚至睡覺翻身壓到就會痛醒,就醫後才知道罹患惱人「五十肩」。南投醫院骨科醫師林昱成說,五十肩又名「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因為關節囊發炎、沾黏、纖維化,導致關節活動空間受損,影響生活品質。林昱成醫師表示,五十肩好發於40至60歲民眾,造成五十肩的確切原因未明,可能與先前肩膀外傷或手術有關,部分患者可能與糖尿病或甲狀腺等慢性疾病有關。主要症狀為肩膀活動範圍受限、肩部疼痛、僵硬等症狀。林小姐起初接受了數月藥物及復健等保守治療,緩解效果有限。經醫師檢查及診斷後,安排她接受核磁共振造影檢查,排除其他可能造成肩膀疼痛的疾病,例如旋轉肌袖破裂、關節唇撕裂傷等,也確認關節囊攣縮的位置。林昱成安排「關節授動術」改善肩功能,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後,醫師將肩關節受限的部分緩慢鬆開,放鬆沾黏的關節囊和疤痕組織,增加肩膀活動的範圍。術後林小姐便可高舉雙手,林昱成醫師提醒術後立即復健治療,是預防復發的重要關鍵。林昱成提醒,當肩膀疼痛逾兩周,應盡早就醫釐清病因,並接受治療與復健,避免延後就醫導致沾黏、萎縮,造成後續恢復難度。
-
2020-10-06 科別.骨科.復健
五十歲肩痛就是五十肩?當心旋轉肌袖破裂
53歲的邱女士肩膀痠痛無力、無法自行穿脫上衣已好幾個月;就診時很疑惑的問:「醫師,真的五十歲就會五十肩嗎?」經過檢查,邱女士並非單純的五十肩,而是肩膀旋轉肌袖破裂,需手術治療及術後復健才能恢復功能。臨床上,肩關節旋轉肌袖破裂是中老年人很常見的肩關節問題,且年紀愈大,肩關節旋轉肌袖出現破裂的比率愈常見。肩關節過度使用造成關節旋轉肌袖是由四條旋轉肌腱組成,位於肩部三角肌之下,是肩膀的第二層肌肉群,連接到近端肱骨上。旋轉肌袖的功能,顧名思義,就是負責肩部的旋轉,包括前舉、外展、外轉及內轉等,都是由旋轉肌袖來拉動骨頭產生肩關節的活動。當肩關節過度使用,旋轉肌袖可能就會產生肌腱炎、磨損或斷裂。旋轉肌袖破裂如何診斷?醫師可藉由肩關節的理學檢查,評估旋轉肌袖肌力是否降低,及旋轉肌袖是否與肩峰骨頭有產生夾擊症候群;旋轉肌袖破裂的大小及範圍,可藉由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來評估;另外,核磁共振也可用來評估肌袖斷裂後,肌袖回縮及肌肉萎縮的程度。退化是常見原因旋轉肌袖會破裂,退化是最常見的原因。當然肩部相關的急性受傷(如跌倒),或肩部突然拉扯,造成旋轉肌袖一個猛力收縮,導致旋轉肌袖扯裂;但許多旋轉肌袖破裂的患者並沒有明顯受傷,主要是肩部經年累月過度使用,如反覆的上舉動作,造成旋轉肌袖內部纖維退化,產生斷裂,好比一個繩索經過數十年使用,繩索纖維逐漸疲乏斷裂一樣;所以統計上,年紀愈大,肩關節旋轉肌袖破裂的比率就愈高。盡早手術恢復較好旋轉肌袖破裂的治療重點,在於減輕病人肩部疼痛及改善肩部無力;一般藥物或復健治療可減輕肩關節疼痛,但無法改善肩部無力的狀況;若經非手術的治療方式仍無法改善疼痛,或對肩部力量與功能要求較高的患者,特別是年輕或中年人,盡早接受手術修補破損,旋轉肌袖才能有機會恢復較好的肩關節功能。現在透過微創內視鏡手術,利用直徑不到0.5公分的內視鏡,只需要幾個不到一公分的傷口,就可將斷裂的旋轉肌袖看得一清二楚並縫合;比起傳統手術對正常組織的破壞較少,不會影響外層正常肌肉的功能,並可減少肩部的沾黏,術後疼痛感也較輕微,且術後傷口疤痕較小。在歐美日韓許多先進國家,肩關節鏡下的肩袖修補手術已相當普及。旋轉肌袖破裂時間久了,可能進展成範圍更大的破裂,也會產生肌袖回縮和肌肉萎縮,即使手術,旋轉肌袖也可能無法順利癒合。如果肩關節疼痛無力,建議盡早至專科醫師門診諮詢,以獲得正確診斷與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