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冠病毒
共找到
1819
筆 文章
-
-
2021-0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對南非變種病毒恐無效!專家:比英變種更令人擔憂
專家警告,疫苗對於最先在南非現蹤的變種新冠病毒可能無效。綜合外媒報導,牛津大學皇家欽定醫學教授貝爾(John Bell)表示,對於新冠疫苗是否能夠預防傳染性高的南非變種病毒,仍是一個「大問號」。貝爾指出,南非變種病毒因其更具傳染力,比最先在英國發現的變種病毒「還要令人擔憂」。貝爾表示,「南非變種病毒在蛋白質結構上確實發生很大的變化」,但他補充說,「我認為疫苗對於這些變種病毒不太可能完全無效,我認為疫苗仍有些許作用」。即便現有疫苗無法起作用,貝爾說,「可能四至六周即可得出新疫苗,所以大家應該保持冷靜,一切都會好」。據報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南非變種病毒更致命,但被認為具有高度傳染力。
-
2021-01-04 養生.家庭婚姻
孩子3C狂連線?滑時代父母代表Vicky用「這個」守住理智線!
「寶貝,你用電腦已經超過半小時了,該休息了!」「等一下啦,我在遠距上課,待會下課還要用line和同學討論作業……。」「你每天不是對著電腦,就是對著手機,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和先生屈中恆育有四千金的Vicky,隨著孩子步入青春期, 3C產品的使用時間也越來越長,加上近期新冠病毒疫情緊繃,許多學校補習班運用3C線上進行遠距學習,孩子待在螢幕前的時間又更長了,做媽媽的更是傷腦筋啊!3C使用時間老超時?爸媽「出大絕」!遠距教學、線上影片、運用社群軟體和同學討論小組作業……,儘管3C產品是很好的學習工具,但大多數的家長仍會擔心,「孩子一打開電腦就不知道節制」、「會不會玩物喪志?」如何才能有效制定家中青少年3C管理原則?專家建議,家長不要「規定」孩子使用3C的時間,而要和孩子「約定」3C使用原則,例如,在使用3C前,應該要先完成哪些更重要的事?有些家長明明和孩子約好,玩遊戲只能玩一小時,但孩子卻需要花上一個半小時才能破關,導致不守信用、討價還價的情形經常上演,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是否要減少一週玩遊戲的次數,但是可以增加每次使用的時間?親子也可以一起制定家中最晚上線時間,例如,晚上11點即關閉家中網路,大人小孩都要一起遵守約定。一招讓孩子自主達成「使用3C不超時」任務孩子在家時,家長還可以監督;但若孩子不在家,家長要如何表達關心?Vicky家的女兒住校,學校課業繁重,孩子需要長時間面對螢幕,因此Vicky選擇大廠牌——白蘭氏葉黃素精華凍,讓女兒能夠隨身攜帶,一天一條,提升舒緩感,更晶亮、更有神。白蘭氏葉黃素精華凍將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以5:1配方比例,製作成果凍Q彈的絕佳口感,凍條包裝方便攜帶和食用。Vicky為女兒選擇21天型包裝,一天一條不漏吃,打開盒身還能記錄自己每天是否達成「使用3C不超時」的任務,讓孩子自主管理,也讓滑世代父母更安心。Vicky表示,「孩子們都好喜歡吃白蘭氏葉黃素精華凍,快吃完了還會催促我趕快再訂購呢!」 滑世代需要的白蘭氏葉黃素精華凍後疫情時代,線上學習成為主流,孩子必須借助科技之力才能拓展學習的疆界,使得孩子不可避免的3C接觸時間越來越長,白蘭氏葉黃素精華凍特別適合不喜歡吃錠狀或飲品保健品的幼兒和青少年,不僅能夠補充孩子所需要的營養素口味Q彈好吃,幫助孩子做好3C管理,也是家長表達關心的好方法。3C是現代父母一定會面對的課題,只要用對方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建立家中3C管理原則,聰明使用3C工具,一點也不難
-
2021-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王毅:越來越多研究表明 新冠疫情是全球多點爆發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新冠疫情很可能是全球多地多點暴發。面對未知的新冠病毒,中方第一時間展開流行病學調查,第一時間確定病原體,第一時間公布病毒基因序列等關鍵信息,為全球抗疫拉響了警報。王毅在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採訪時,再次力圖洗刷世人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源自中國大陸的印象。王毅說,「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抗疫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面對這場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中國從一開始就積極倡導國際抗疫合作,同各國攜手抗擊疫情,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他指出,在這次疫情中,中國大陸發起了中共建政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向有需要的34個國家派出36支醫療專家組,並向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相關機制提供資金援助。王毅表示,大陸盡力盡責,發揮了最大醫療物資產能國優勢,迄今已向各國提供了2,200多億隻口罩、22.5億件防護服、10.2億份檢測試劑盒。王毅稱,中國大陸也是最早承諾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致力於讓發展中國家用得上、用得起疫苗。他強調,當前,全球疫情遠未結束,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抗疫國際合作,同各國加強聯防聯控,繼續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直到全球徹底戰勝疫情。
-
2021-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羅一鈞:英國變種病毒 不排除大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新冠病毒至今已出現四種主要變異株,英國及南非的變異株傳染力高,警示全球應採取更嚴格措施,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英變異株不排除造成下波全球大流行,專家呼籲,未來有疫苗應盡速接種,避免疫情再次爆發。羅一鈞表示,WHO整理的四種新冠病毒主要變異株,分別在英國、南非、丹麥被發現,最早於去年一、二月時,新冠病毒從原本的型態變異成D六一四G病毒株,到去年六月為止,D六一四G病毒株也是世界主要流行的病毒株。丹麥曾發現與水貂相關的新冠變種病毒株,但該病毒株未造成大規模流行。去年十二月,英國與南非皆發現新冠病毒再次各自變異,這兩種病毒株疑有傳播力優勢,目前看來有機會代替去年二、三月演化的變異株,造成下一波流行,但變異株傳播力雖強,但致死率並未增加。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英國變異株更能與上呼吸道的受體結合,即使感染者僅是流鼻水或無症狀與他人說話,都可能更有效率讓病毒傳播,也使英變異株在各年齡層的感染群體增加,其中年輕人活動力強,一旦出現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年輕人,能使病毒散播得更遠、更久。施信如呼籲,目前疫苗研發結果樂觀,雖然染疫後的保護性抗體會比較好,還是應避免感染風險,未來一旦有疫苗可施打,盡可能接種,讓自身有保護力。她也說,要做好與新冠病毒共處一生的準備,隨著認識新冠愈來愈多,面對病毒無需過度害怕。
-
2021-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周年!指揮中心預測:年中可見到隧道那一端的曙光
抗疫已逾周年,全球企盼看到疫情盡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預測:「今年年中就可以看到隧道那一端的曙光。」他強調,看到光亮不等於走到盡頭,「也還不知道距離隧道口有多遠」,但他相信,病毒變異將朝向流感化,摸清楚病毒路數,便可減少對病毒的恐慌。陳時中曾說「身上箭靶很多」,去年 12月31日,他先說明新冠疫情、解釋美豬進口管理,又宣布健保費率調漲,「三支箭在一天內齊發。」當天稍晚他接受媒體專訪時說,肩負全台防疫重責,疫情仍是讓他最掛心的一塊,但他樂觀對未來作出上述預測。外界認為終結疫情的希望是疫苗,但陳時中並不完全認同,他認為真正對疫情有控制力的,或許不是疫苗,而是抗病毒藥物;如同致死率其實不低的流感,「我們現在不會對流感病毒恐慌,就是因為我們了解流感病毒」,知道如何預防,和感染後如何醫治。陳時中也正向看待病毒變異,英國變種病毒致死率並未增加,但易感染對象由中老年人轉而侵襲兒童和年輕族群。陳時中分析,年輕族群的特色是活動力強,能夠把病毒傳布得更遠,這意謂病毒成功進化,藉由更活躍、更健康、更有耐受性的宿主群體,達到最大效益的感染效果;但相對的,感染者病癥會減輕,猶如流感化。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人類確實會朝向與新冠病毒共處的未來邁進,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很難,大家的認知應該改變,「感染不是問題,重症才是問題」,防堵減害不僅限於戴口罩,更重要的是個人健康生活模式。何美鄉提醒,抽菸、不運動、肥胖及三高不僅是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更可能影響疫苗成效。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1-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大陸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要花多少錢?2.4兆元
大陸在2020年最後一天宣布,首款新冠疫苗有條件上市,並且將為全民免費提供。大陸媒體估算,若真是14億人都要接種,費用高達人民幣5,600億元(約新台幣2.4兆元)。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12月31日宣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所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獲准附條件上市。曾益新並強調,未來疫苗「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這是一個大前提。」《財經網》指出,這兩則消息昨天公布後,瞬間引爆大陸社交媒體。報導稱,疫苗接種要覆蓋到70%人群,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效果。按此推算,大陸至少需要有9.8億人接種。依目前大陸國產疫苗平均每劑人民幣200元、每人需接種兩劑來計算,光是疫苗支出就需要人民幣3,920億元;若是14億人都要接種,費用更高達人民幣5,600億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一名研究員告訴財經網,新冠疫苗的全民接種費用,「將由財政負擔,而財政部的款項如何撥付?目前,財政部等相關部門還未出台具體的方案」。財經網指出,大陸曾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將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納入醫保全額報銷的建議」,但大陸國家醫保局去年9月22日在回覆時稱,「目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特別是城鄉居民醫保的籌資水平較低,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僅800元左右。而此次疫苗接種人數眾多,所需費用總額高,明顯超出醫保基金承受能力。」但依據2019年12月1日實施的「疫苗管理法」,大陸將疫苗分為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辦法明訂,免疫規劃疫苗由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等組織,集中招標或統一談判,地區統一採購,政府免費向居民提供。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大陸如何籌措這筆鉅額的新冠疫苗接種費用。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未來若也是由政府免費為民眾提供新冠疫苗,同樣將面臨財政如何負擔的問題。
-
2021-01-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中國研究新冠病毒起源 美聯社:習近平主導嚴控
距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首個已知感染病例出現已逾一年,美聯社調查發現,中國政府正嚴格控管所有關於病毒起源的研究,積極宣傳病毒可能來自中國境外的理論。美聯社調查發現,中國政府撥款數十萬美元挹注研究這個源起中國南方的病毒、且與軍方關係密切的科學家,但美聯社取得的內部文件顯示,政府同時也在監控科學家研究成果,並強制要求任何資料或研究的公開都必須取得由內閣層級的新工作小組批准,這項行動正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負責。美聯社聲稱取得數十頁未對外公布的文件外洩,證實了許多人長期以來的懷疑,即中共高層授意嚴加控管病毒起源的調查。負責監督中國一所研究動物傳人疾病實驗室的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流行病學家葛瑞(Gregory Gray)說:「他們發現了什麼?也許他們的資料並非結論性的,又或許他們為了某些政治因素壓下了資料,但願我能知道,可惜我不能。」美聯社的調查是根據對中外科學家及官員的數十次訪談,以及公開文件、洩露的電子郵件、中國內閣層級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內部資料和文件。調查披露在整個疫情大流行期間都顯而易見的中國政府保密和由上而下控管的模式。美聯社指出,一如他們先前所報導,這種文化拖延了對疫情的警告,妨礙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享資訊與初期篩檢工作。熟悉中國公衛系統的科學家表示,中國對於敏感研究也採取同樣作法。一名經常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事、因害怕遭到抱負而拒絕透露姓名的公衛專家表示:「他們只選擇自己信任、能加以掌控的人。軍方小組和其他人都在努力研究,但能不能對外公布,都要看研究結果如何。」
-
2021-01-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變種病毒恐仍入台?陳時中:國內防疫管理已上軌道
英國變種病毒株傳播力增強,雖昨日公布自元旦起實施邊境管制政策,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變種病毒有可能入台,然國內防疫已與第一波武漢疫情時不同,現在管理已上軌道。非本國籍者若沒有居留證,得依有商務履約、有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或是專案許可入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以前專案授權給各地方,現在改為給指揮中心核准,把病毒與社區隔開。有些地方政府已在辦理,指揮中心態度公開。陳時中表示,武漢當時我們都籠罩於恐懼中,因為恐懼來源就是武漢封城以及小區的報導,鐵鍊鎖起來,木板等,建立方倉醫院,我們沒有做到最高規格,但現在經過11個月,對於認知就不一樣了。如今新冠疫情再起一波,英國變種病毒株已入侵約50個國家,陳時中表示,現在防疫能量有所不同,加上歐洲沒有管控與英國之間的交通,新型病毒傳染力高,仍有可能進來。陳時中表示,英國算是民主國家的先驅,揭露度很高,因此我國防疫措施沒有很大的不一樣。英國現在沒有封城,所以我們減班,武漢他們封城,我們沒辦法飛,所以我們積極協調包機,所以並沒有對武漢非常嚴;兩波疫情都用一樣的方式,流程都一樣,集中檢疫完等採檢,集中管理,集中檢疫也沒有群聚或是脫逃。然新冠病毒變異到現在已有20幾次,陳時中表示,英國透露這次變異株的訊息更清楚,四分之一感染此病毒,到現在三分之二,仍誠實對世界宣告。陳時中補充,英國公佈宣布這樣的訊息會對他們有影響,但他們還是願意做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所以認為英國是認真負責的態度。
-
2020-12-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陸官方宣布: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費
對於獲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價格問題,大陸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31日表示,疫苗的基本屬性是屬於公共產品,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這是一個大前提。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工作組組長鄭忠偉稱,關於疫苗的價格,在定價的時候,一直堅持企業主體。但是在企業定價的時候,有兩個原則必須遵循。第一個原則就是公共產品的屬性,第二個原則,既然是公共產品,那就只能以成本作為定價的依據。曾益新則表示,疫苗的基本屬性是屬於公共產品,價格可能會根據使用規模的大小有所變化。但是一個大前提是,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對於中國大陸何時能全民疫苗化的問題,曾益新表示,傳染病的消滅,最終還是得靠疫苗,所以大陸也在計畫通過新冠疫苗的接種,來建立一個全人群的免疫屏障,最終控制疫情。他稱,一般認為大概要做到60%甚至70%的接種率,才能建立對全民的保護。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1日宣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批准附條件上市。據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信消息,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分別在北京和武漢建成新冠滅活疫苗生產廠房,已投入規模化生產,其中北京生產基地設計年產能為1.2億劑,目前正在擴建,預計明年產能有望達10億劑。
-
2020-12-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大陸宣布 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
大陸首款國產新冠肺炎疫苗已獲准有條件上市,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同時宣布,未來大陸的新冠病毒疫苗「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獲大陸官方批准附條件上市。曾益新今天上午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該款疫苗接種兩劑後,保護效力為79.34%。曾益新指出,傳染病的消滅,最終還是得靠疫苗,因此大陸計劃通過新冠疫苗的接種,建立全人群的免疫屏障,最終控制疫情。他表示,隨著疫苗附條件上市的批准,大陸將根據疫苗的供應保障能力提升情況,逐步擴大到到全人群的接種。但預計接種率要達到60%甚至70%,才能建立對全民的保護。在記者會上被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問到大陸這次獲批准上市的疫苗價格時,曾益新強調,「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這是一個大前提。」
-
2020-12-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英國批准牛津疫苗 被視為擴大施打疫苗的轉捩點
英國30日批准由牛津大學科學家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成為首個批准此疫苗的國家,意味疫苗安全有效。這將是英國擴大施打疫苗的轉捩點,目標為恢復正常生活。英國已向生產牛津疫苗的阿斯特捷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訂購1億劑疫苗,可為5000萬人施打。英國每日電訊報導,英國政府計畫明年1月4日開始施打,目標每周為100萬人施打
-
2020-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疫周年/與社區大爆發擦肩而過 天生神力惜命島民
3月初,歐美藝文界慘遭新冠肺炎攻擊,合唱團、劇場九成團員中鏢,還有人死亡,幾乎「團滅」;地球另一端,確診澳洲音樂家登台演出,台灣指揮中心緊急舉行史上最晚記者會,樂團成員人人自危,社區陷入恐慌,但是島民卻好像有「天生神力」,插曲最終以無人確診落幕。許多專家深信台灣多次與社區大爆發擦肩而過,但在社區女保全、酒店女公關等著名「十大無頭懸案」接觸者,甚至敦睦艦隊確診士兵的女友們無人染疫,讓人不禁想問一句「台灣人真的比較強?」這個問題在「醫學假說(Medical Hypotheses)」今年11月的文章能得到解答。作者山本直樹和喬治.鮑爾認為,亞洲東北部人的「天生神力」確實可能與基因有關,東亞農業發展比歐洲早,快速累積人口密度,肯定會遇到很多人畜共患疾病。長時間的演化中,東亞人可能已經針對各種流行病作出了有利基因突變,東亞人體內有一種有別於歐美地區的人類白血球抗原,或ACE2基因功能存有差異,對新冠病毒更具抵抗力。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郭書辰說,雖上述說法仍待驗證,但他認同此觀點,已有研究發現,部分亞洲人未染疫,卻有可對抗新冠肺炎抗體,亞洲過去可能流行過類似新冠病毒的疫情。「我相信亞洲人對於病毒易感性低於西方人,包含新冠肺炎。」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不斷有新病毒自中國出現,但當地都沒有非常嚴重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就算天生基因強,也不可能無堅不摧,同是有基因優勢的日本,多家酒店淪陷,甚至出現離奇的乳頭群聚,對比也爆發酒店女公關染疫的台灣,無酒客確診看似詭異,卻能從酒店小姐的分享看出端倪,「不少酒客即使到溫柔鄉尋歡,也乖乖自備口罩」,或許是因台灣人「惜命」。在嚴防邊境的環境下,有不明感染源個案仍可順利度過,但未來疫苗開打後,勢必國門大開,再次面對懸案時,天生神力的惜命島民,晚了其他國家一年面對可能爆發的疫情,何美鄉強調,目前防疫重點是圍堵病毒,未來打疫苗、國門開,就不要盲目追求「〇本土」,應致力減害。郭書辰坦言,在沒有疫苗的狀況下,找不到源頭確實可能造成大爆發,疫苗打得夠,再感染的機率小,找不到感染源也沒關係。何美鄉更提出,打疫苗是開國門的希望,開國門同時也有助於提高疫苗效果,疫苗需要接觸病毒才能更有效果。何美鄉說,以目前的數據看來,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幾乎多達八成,但感染不等於會傳染。不再追求零感染後,不用再害怕新冠肺炎,另外一個目標是收集基因資料庫,往精準醫療方向邁進,找出新冠肺炎易感族群,及早投藥,避免重症、死亡發生。▌延伸推薦:QA遊戲/2020新冠肺炎肆虐 你的生活變什麼樣子?
-
2020-12-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何美國新冠疫苗研發較快?陸CDC:因他們病人多
大陸聲稱,早在今年1月底2月初就展開新冠疫苗研發,但何以如今進展卻落後於美國?對此,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主要是因大陸很快就將疫情控制住了,因此當疫苗研發出來時,「中國沒有病人了」,不具備三期臨床實驗環境。「不像美國,現在仍然有很多新冠肺炎病人」。高福接受新華網專訪時指出,要防控傳染病,疫苗是最後能解決的辦法。今年1月底2月初,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病毒病所就開始篩選做為疫苗的病毒種子,甚至將P3實驗室借給中國生物的北京生物製品所、北京科興公司來聯合研發新冠肺炎滅活疫苗。高福稱,大陸現在走得最快的三種滅活疫苗三期臨床都已經接近尾聲,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有結果。他說,「據我掌握的情況應該還是很好的」。對於歐美在這次新冠疫苗研發多未採用滅活疫苗,高福說,滅活疫苗的生產需要生產企業具備P3實驗室,「他們沒有,所以滅活疫苗這條線就沒有走」。高福表示,歐美走的mRNA疫苗路線,是為癌症病人研究的疫苗,「給病人用和給健康人用是不一樣的」。「我不說它未來到底會不會有副作用,但至少沒有排除,因為人類將是第一次把mRNA疫苗打在健康人身上,所以背後還有一個安全問題。」但高福也認為,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國家走不同的路子,最後證明某一條、某兩條或某三條最好,這對人類是好事。「如果大家追著一個路線做,萬ㄧ有問題呢?」他表示,當初就是因為對新冠肺炎病毒了解太少,因此大陸一開始進行疫苗研發時就布局五條路線:滅活疫苗、病毒載體疫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蛋白亞單位疫苗。高福還要求大陸民眾,「要對中國的疫苗有信心,要對中國的科學家有信心,要對中國從事公共衛生事業的人員有信心。」他同時又強調,要意識到疫苗防病的侷限性。新冠肺炎病毒是第7個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人類戰勝病原微生物的歷史還很短暫。高福說,「我們越來越認識到這個病毒的隱蔽性、狡猾性」。他指出,大陸一開始照著MERS「照方抓藥」,照著動物源性疾病的方向追溯新冠病毒,但他親自去武漢「翻箱倒櫃」找動物,周圍的動物也找了一圈,都沒有找到。他表示,有可能在新冠病毒都已經沒有了,人類還是沒有找到它的源頭到底在哪兒。
-
2020-12-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變種病毒 中研院:第六型病毒株子型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英國出現變種病毒疫情,中研院跨領域團隊繼發現第六型病毒主宰全球後,近日分析也發現,英國變種病毒為第六型的子型,繼續變異恐難以避免。為了解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變異狀況,中研院跨領域研究團隊包括院長廖俊智、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欣洲等人,以創新研究方法針對病毒株進行分型,也設置「病毒變異全球即時監測網」,持續監測世界各國正在發生的新興病毒變異。研究團隊繼發現病毒變異有六大分型,且第六型從4月起已主宰全球外,近日也針對英國變種新冠病毒(VOC 202012/01)列出11大QA,包含英國變種病毒來自哪裡、是否為全新病毒、新變種病毒威脅如何,以及是否會繼續變異等,解析民眾對英國變種病毒可能有的疑問。研究團隊指出,VOC 202012/01並非全新病毒,也是新冠病毒SARS-CoV-2,只是病毒基因體序列有所變異,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報告,英國變種新冠病毒有23個病毒基因變異點,最早在英格蘭東南方的肯特郡發現,起源仍未知。但若以VOC 202012/01典型病毒株作比對,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的26萬5138株病毒株基因體資料,可發現有1354株來自英國,有3株來自丹麥,這兩國發現第一株的時間分別是9月20日、11月9日。外界好奇病毒變異的原因為何,研究團隊表示,病毒在複製過程中若產生錯誤,就稱為變異,當變異可讓病毒更適應外在環境或人體內條件,則變異株就會在人群中更易增生、傳染,而這次英國變異病毒看來有更易傳播的特性,但發生原因不明,不排除是環境或人體內的正向篩選。至於是否持續變異、威脅大不大,研究團隊則說,此次英國發生的變異株,也是主宰全球病毒株第6型的子型,根據RNA病毒容易發生變異的特性,VOC202012/01繼續變異恐難以避免,但目前尚未有報導顯示感染者會有較嚴重的症狀。至於是否會更致命,或是影響疫苗效力等,研究團隊指出,必須密切追縱,目前僅知傳染速度可能增快。研究團隊也提到,根據台灣上傳「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的資料中,目前並未發現有VOC 202012/01,但由於持續有國人從境外歸國,因此仍需密切監控與觀察,也提醒民眾應保持正確的防疫觀念、落實做好各項防疫措施。
-
2020-12-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德國新冠疫苗開打!飛行員飛出「針筒造型」路徑籲接種
德國接種新冠疫苗的行動於27日正式展開,該國一名飛行員為響應,直接以針筒造型規劃飛行路線,除提醒民眾記得前往接種,也為航空業送上祝福。20歲的德國飛行員克萊默(Samy Kramer),預計飛往德國南部的波登湖(Lake Constance),他事先在GPS設備上規劃出以針筒作為造型的飛行路線,並公開在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上,希望藉此提醒全民新冠疫苗的接種行動已展開。克萊默也表示,此舉並非為了強迫大眾接受疫苗,面對現在仍有非常多人反對施打疫苗,他只是希望能讓更多民眾思考疫苗相關議題,讓接種持續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同時,克萊默認為今年因疫情影響,整個航空產業皆遭受相當嚴重的衝擊,所以也將這趟飛行視為傳遞喜悅的計畫。德國今日正式啟動2019新冠病毒疾病疫苗接種行動。聯邦政府計劃在年底前向地方衛生當局配送超過130萬劑疫苗,明年1月起每週將配送約70萬劑。
-
2020-12-2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英國變種病毒有多毒?邊境該不該封?七大問一次看懂
英國新冠肺炎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各國無不嚴加戒備,台灣也再次啟動「英國專案」,並在27日迎來首架自英國返台的航班。到底這隻變種病毒有何特色,讓全球人心惶惶呢?聯合新聞網整理了幾個重點。Q:什麼是英國變種病毒?於12月中出現並讓各國嚴陣以待的變種病毒,為英國新發現的突變病毒株「B.1.1.7」(又稱VUI-202012/01),是9月時在一名病患身上發現,至11月中旬已有28%確診病患感染此病毒,至12月初,比例已激增至62%。由於該變種傳染力更高,有專家認為將會成為未來主宰全球疫情的病毒株。這款被命名為「B.1.1.7」(又稱VUI-202012/01)的新突變病毒株,最早出現在今年9月,到了11月中旬,倫敦28%的病例與此突變病毒株有關。接下來不到一個月,到了12月9日當週,這個比例激增至62%。Q:英國變種病毒「B.1.1.7」為何引起各國重視?傳染力比一般新冠病毒增強70%,恐讓疫情更難控制。正迅速取代其他新冠病毒株。因其變異部分為病毒用來解鎖、入侵人體細胞的棘蛋白,使病毒更容易入侵人體,此種改變可能造成兒童與成人一樣容易受傳染。Q:英國變種病毒的致死率高嗎?目前尚無實證證明變種病毒「B.1.1.7」的致死率增加,但傳染力增強會導致確診人數更多,加重醫療體系負擔。Q:英國變種病毒目前入侵了多少國家?至今已傳播至歐美多國,近日多個亞洲國家也通報出現病例。目前已發現此變種病毒的國家包括:亞洲:南韓、日本、新加坡、香港、以色列、黎巴嫩歐洲:英國、愛爾蘭、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丹麥、瑞典、比利時、瑞士、冰島、挪威美洲:加拿大澳洲(南非、奈及利亞也出現變種病毒,但非「B.1.1.7」病毒株)至今全球已逾40個國家地區對來自英國航班及旅客祭出禁令,包含禁止英國航班起降,拒絕來自英國的旅客入境等,法國更禁止「無人隨行以外的所有貨運」。Q:目前的疫苗是否還能有效對抗變種病毒?現行疫苗依然有效。多數專家學者、疫苗公司都認為「不用恐慌」,我國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認為「變異應不至影響疫苗效果」,不過仍需時間驗證。Q:新冠肺炎病毒以前也「變種」過嗎?新冠病毒(COVID-19)與流感病毒同屬RNA病毒,其特性之一就是不斷變異,故自年初傳播全球開始,已出現多次突變,部分病毒株已取代初代病毒株成為目前全世界主要流行,如2月於歐洲出現的變種病毒「D614G」,部分則因影響力較低而較不為人所知。Q:台灣如何防堵變種病毒?自12月23日零時起,倫敦飛台北航班數減半,有英國旅遊史者全面入境採檢並集中檢疫,檢疫期滿前再次採檢。由於目前台灣境內尚未發現變異病毒株,因此尚無封鎖英國航班打算,也避免國人自英國返國經第三地入境,無法第一時間隔離檢疫。【特別提醒:危險變種病毒不只一隻】南非在12月中旬也發現第二種變種病毒,並在該國迅速傳播,目前已傳入英國。奈及利亞也出現第三種變種病毒,據非州疾控中心主任表示,該病毒的病毒譜系與英國、南非不同,目前還不能肯定是否也具高傳染力,但當地在一周內確診數增加了52%。
-
2020-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南韓防變種新冠病毒 英國航班禁飛延長一周
南韓疾病管理廳(KDCA)28日公布,境內首度出現英國變種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是22日從英國入境南韓的三名旅客。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本部長鄭銀敬當天例行記者會宣布,加強入境檢疫工作,並將23日起實施的英國航班禁飛措施延長一周,至明年1月7日。政府將根據疫情決定是否再延長禁令。具體而言,包括經第三國入境者在內,自英國和南非的入境者都須提交核酸檢測(PCR)陰性證明。除外交公務、人道等特殊情況,南韓有關當局暫停簽發簽證。此外,政府也將要求所有入境人員須在隔離期結束前再次接受檢測。
-
2020-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迎戰變異株不需鎖國 陳時中點出兩關鍵、兩戰略
為了慎防新冠病毒變異株進入國境,世界多國都宣布暫時禁止英國航班,台灣卻沒有禁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有管理優良的集中檢疫所,充足的醫療量能,所以不需要鎖國,只要做好「檢疫前後採檢、集中檢疫」這兩大戰略,就能有效防疫。面對外界提問不跟進禁飛英國航班的原因,陳時中反問「為什麼要禁止呢?」他分析,變異株傳染性高,歐洲已經佈滿,亞洲國家例如韓國、新加坡也有了,如果有變異株就要禁飛,那等於要鎖國了。陳時中表示,禁飛的國身疫情就很嚴重,如果有變異株帶來更嚴重的疫情,這些國家的檢疫和醫療量能都不足以承擔。反觀台灣,有很好的集中檢疫所,檢疫所的管理優良,不曾發生過逃脫或群聚,有「這麼堅強的集中檢疫所堡壘」在,加上醫療量能充足,「不用鎖國也依樣可以達到防疫的效果。」面對接下來每都定期的英國直飛航班,可能對檢疫所帶來人數承載的壓力,陳時中表示,台灣目前的戰略上就是「檢疫前後採檢、集中檢疫」,把境外移入進入社區的可能風險減到最低,而且目前檢疫所的量能都是夠的。
-
2020-1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證實:獲新冠抗體後 二度感染機率較低
最近公布的兩項研究結果顯示,當患者體內產生新冠病毒的抗體後,未來六個月內、或甚至更長的時間二度感染的機率較低。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疫苗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因為疫苗的原理正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並將體內的病毒消滅。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CI)主任夏普勒斯(Ned Sharpless)表示,研究發現若以自然方式感染新冠病毒而產生抗體的人,「再感染機率比較低,就好比接種疫苗的作用一樣,你的身體將獲得某種保護機制」,他強調「二度感染的機率非常、非常的低」。兩項研究都使用兩種試驗方式,其一為檢測血液中是否含有抗體,但自感染至檢測結果出爐可能耗時數月;另一種方式則是透過鼻腔或其他部位的樣本,檢測是否有病毒殘留,也可推斷是否為近期感染。其中一項研究被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對象為英國牛津大學醫院(Oxford University Hospital)內超過1萬2500名的醫護人員;其中在一開始就有新冠病毒抗體的1265人中,僅兩人在未來六個月內被檢測出二度感染,而且皆未出現任何病症,但另外沒有抗體的1萬1364名醫護人員中,未來六個月相繼223人確診染疫。至於NCI的研究對象則來自國內兩家私人實驗室的資料,超過300萬人的檢測結果中帶有抗體;其中初期就有抗體的人二度感染機率僅0.3%,剩下沒有抗體的人感染機率則是3%。夏普勒斯說:「這樣的結果令人振奮,而且牛津研究也提出一樣的結論,如果體內已有抗體,二度感染的機率是沒有抗體的十分之一。」田納西州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傳染病專家沃夫(Joshua Wolf)則認為:「雖然研究結果沒有太令人意外,但確實再次證明人體免疫系統能預防病毒。」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範疫情自英入侵 明晚倫敦回國旅客將集中檢疫
英國最近發現變種新冠病毒,許多國家都宣布停飛英國的客機航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祭出航班砍半令,本週只有華航CI82班機預定在今晚 21:15自倫敦起飛,預計明天(27日)18:15抵台,依據訂位資料旅客人數為120人,是目前預報自英返台入境旅客數最高的一次,桃園機場公司表示,機場公司於旅客入境後將進行候機室及相關動線清消,並安排專屬乘車區域及防疫車隊(遊覽車)6台,以梅花座方式每車搭載大約20人至集中檢疫所。疫情中心公布英國航班減半作業辦法後,長榮航空率先宣布,台北-倫敦航線載客航班自12月23日暫停營運,未來營運班次將視疫情狀況再行通知。華航本週航班維持正常,華航表示,將配合疾管署機場現場人員的指示,引導旅客有秩序下機,由疾管署安排集中檢疫,現場協助的地勤人員,將穿戴口罩、隔離衣等防護裝備,以落實防疫。為了因應英國旅客入境,機場公司前天(24日)就與疾管署、移民署、航警局、關務署台北關、動植物防檢局、航空公司等單位舉行集中檢疫工作會議,決議加強旅客入境防疫及清潔消毒措施,機場公司在旅客入境後將進行候機室及相關動線清消,並安排專屬乘車區域及防疫車隊(遊覽車)6台,以梅花座方式每車搭載大約20人至集中檢疫所,考量未來會有更多旅客自英國返國,機場公司將全力配合政府,提供必要之規劃與協助,堅守國門崗位,落實邊境防疫作為。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20人自倫敦返台 陳時中:入境就採檢、入住集中檢疫所
英國近來出現變種新冠病毒,華航將有一班飛機今晚自倫敦起飛,預計明晚返台,桃園機場公司指出,據悉有120名旅客。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入境就要採檢也須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過後再採檢,陰性才會放行,並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英國入境者以及14天內從英國入境台灣者,全數皆要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14天,陰性才會放行,陳時中今表示,將改為入境就要採檢。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華航倫敦班機明晚載120人返台 我戒備變種新冠病毒
外媒報導,英國近來出現變種新冠病毒,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航班砍半令。本周三長榮往返英國倫敦航班已遭取消,華航將有一班飛機今晚自倫敦起飛,預計返台。桃園機場公司說,據悉有120名旅客,已備妥6輛防疫巴士將旅客直送檢疫所。華航則說,現場已派地勤協助。長榮航空倫敦航線自23日起暫停營運,下周航班確定取消,未來營運班次須視疫情發展而定。至於華航,本周五、六往返倫敦航班照就,接下來倫敦航線將依市場需求及疫情狀況調整。不少旅客擔心受英國疫情影響,1月恐怕沒有班機回台,遂趕在年底前盡快搭機。華航說,CI082航班預定當地時間12月26日晚上9時15分起飛,台北時間12月27晚上6時15抵達。華航說,將配合疾管署機場現場人員的指示,引導旅客有秩序下機,由疾管署安排集中檢疫。現場協助的地勤人員,將穿戴口罩、隔離衣等防護裝備,以落實防疫。至於機場防疫作為,桃機說,該班飛機有特定停機位,旅客經過地方加強清消,據悉有120名旅客,桃機提供六輛防疫巴士,每輛有41個座位,只坐20人,抵達後送到指定檢疫所進行檢疫。桃機說,該班機入境後安排最近停機位,讓旅客有最短距離路線,由指揮中心做戒護,桃機主要是清消跟機場巴士的安排。
-
2020-1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變異新冠病毒 大陸宣布:暫停中英間往返航班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近日英國宣布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毒株。考慮到變異病毒的特殊性及可能產生的影響,為保障中外人員健康往來,經過充分評估,中方參考多國做法,暫停中英間的往返航班。汪文斌在答覆媒體相關提問時表示,英國發現變異的新冠病毒毒株後,已將有關信息通報世界衛生組織,多國也宣布對英國採取關閉邊境、停飛往返航班、禁止英航班入境等措施。他強調,中方將密切跟蹤有關情況,並視情動態調整相關管控措施。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醫大研發「新冠定溫核酸檢測試劑」不需控溫大幅縮時
高雄醫學大學表示,新冠肺炎傳統的核酸檢測方式,需要不斷調整儀器溫度才能達到檢測效果,過程費時費力,對於變異病毒是否能被檢測出來也備受關注。為了改善目前核酸檢測的限制,高醫大與麥博森公司合作,成功開發出台灣第一個「定溫核酸檢測」產品,檢測過程不需再控溫,檢測時間也只需傳統檢測的四分之一,準確度高,預計今年底就可導入市場。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出現本土案例,檢測能量與速度是守住社區及邊境控管的關鍵。高雄醫學大學熱帶醫學暨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陳彥旭、高醫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林俊祐、中山大學毒藥物暨生醫快篩科技研究中心博士王文宏與余靈珊博組成的團隊,已將所發展的定溫化學核酸檢測技術,技術移轉結麥博森公司。試劑「麥博森™新冠病毒定溫核酸檢測試劑組MobioSense COVID-19 Isothermal Nucleic Acid Diagnostic Kit」,已提交食品藥物管制署(TFDA)進行專案核准製造審查。經核准後,將成為台灣第一個將定溫核酸增幅技術實際開發為醫療檢測試劑的個案。高醫大指出,此試劑最大亮點為其快速的檢測速度,反應時間約為20分鐘,還有高度靈敏度,且能搭配現有機台或是小型的攜帶式儀器。相較於現行國內核酸QPCR檢測方式約需90分鐘,大幅縮短檢測時間,且攜帶方便、適用場域廣。此試劑具高度特異性,不會與SARS、MERS或其他呼吸道病毒發生反應而產生誤判,可提供醫療院所在應對不同呼吸道疾病感染提供更精準的參考。目前英國希斯洛機場以及香港機場,都已開始使用相關的定溫核酸檢測技術,視為與QPCR同等認證的標準,提供出入境旅客進行核酸檢測,以達到降低境外移入風險和逐步開放邊境的效果。高醫大學校長鐘育志表示,高醫大今年初與國內外專家攜手合作成立了COVID-19研究小組,針對感控暨臨床診斷與治療、流行病學調查、快篩、疫苗及治療藥物開發、心理衛生等議題,組成任務小組。這次定溫核酸檢測試劑的成功開發是一大突破,希望以跨域創新的方式結合科技和醫療研究,成為國家防疫後盾。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冷凍食品包裝傳新冠? WHO:目前沒有實例
中國大陸之前發生多起冷凍食品包裝檢出新冠病毒的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於記者會表示,衛福部食藥署於11月6日至12月22日在邊境檢驗進口冷凍食品之內外包裝,共抽驗九個國家、58批產品,共檢驗230個樣品,新冠肺炎病毒均為陰性。食藥署採檢第一階段,於11月6日至11月20日針對新冠肺炎盛行率高的國家進口的冷凍食品內外包裝採樣,共抽驗4個國家輸入之豬肉、牛肉及鮭魚,11批產品、44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第二階段於12月11日起,持續針對進口冷凍食品內外包裝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驗,並增加鄰近國家(如日本、中國、越南及印尼)的冷凍肉品及水產品內外包裝為採樣標的,截至12月22日,共抽驗7個國家輸入的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共47批產品、186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陳時中表示,雖然病毒在高濃度情況下,於銅的表面可存活4小時、紙板24小時,塑膠可存活72小時,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FAO)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還有美國農業部等,皆說明目前沒有透過食品或其外包裝感染新冠肺炎實例。但為求謹慎,食藥署不斷就冷鏈食品採樣,結果顯示透過冷凍食品傳播的可能性低,但還是會持續監控。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冷凍食品偷渡新冠病毒 食藥署抽驗9國230件均陰性
防進口冷凍食品偷渡新冠肺炎病毒,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1月6日至12月22日間針對邊境9國、230件肉類及海鮮產品抽樣檢驗,檢驗結果均為陰性。中國近期傳出多起疑似接觸進口冷凍食品而感染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本土案例,引發各國關注。食藥署展開相關抽驗,今天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公布檢驗結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食藥署11月6日至12月22日間,在邊境採樣檢驗進口冷凍食品內外包裝,共抽驗9個國家進口的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共58批,就其在消毒前後分別對內、外包裝取樣,230件樣品新冠肺炎核酸檢驗均為陰性。陳時中說,相關檢驗分2階段,第一階段於11月6日至11月20日,針對新冠肺炎盛行率高的國家進口的冷凍食品內外包裝採樣檢驗病毒核酸,共抽驗4個國家輸入的豬肉、牛肉及鮭魚,共11批產品、44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第二階段於12月11日起持續執行進口冷凍食品檢驗,並增加鄰近國家如日本、中國、越南及印尼的冷凍肉品及水產品,截至12月22日共抽驗7個國家輸入的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共47批產品、186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陳時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等國際組織皆說明,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新冠肺炎會透過食品傳播,且無透過食品或其外包裝感染新冠肺炎的實際案例,如今國內檢驗結果也顯示這樣的可能性相當低,未來會持續監控國際訊息,把關進口產品衛生安全。
-
2020-1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ioNTech:可在6周內修改疫苗 以對抗變種病毒
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創辦人兼執行長沙辛22日說,自家疫苗「非常有可能」能抵禦英國變種新冠病毒,但如果有必要,BioNTech也可以在六周內修改疫苗。沙辛說,「從科學上來說,本公司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非常有可能可以抵禦這個變種病毒」,不過如果有需要,「原則上,mRNA技術的優點就是,我們可以直接開始修改疫苗,讓疫苗與變種病毒一模一樣,理論上可以在六周內提供新疫苗」。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類英國專案未來恐增加 集中檢疫所下月將增至5000房
英國傳出正在流行具高度傳染力的突變新冠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從23日零時起所有自英國入境者以及14天內從英國入境台灣者,全數皆要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14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表示,啟動英國專案之前,就已開會評估,以兩週從英國的入境量,不會超過400人,目前我國有29處集中檢疫所、總計3250間,近期檢疫所的空間,因應印尼移工入境人數減少,原本入住集中檢疫所的民眾,也陸續完成檢疫,目前可使用的檢疫所房間數約有2200到2400間左右,因應英國專案是相當足夠的。王必勝表示,目前我國有29處集中檢疫所、總計3250間,近期檢疫所的空間,因應印尼移工入境人數減少,原本入住集中檢疫所的民眾,也陸續完成檢疫,目前可使用的檢疫所房間數約有2200到2400間左右。王必勝表示,近期指揮中心討論,在農曆春節以前,類似英國的專案會愈來愈多,加上農曆春節將近,檢疫需求增加,目前已經在積極擴充集中檢疫所,預計明年1月會從現行的3250間擴增到最多5000間。王必勝表示,防疫旅館的主責單位為交通部,不過據了解,我國目前的防疫旅館可提供檢疫的間數為1萬6000多間,現在已住了1萬2000多,不過防疫旅館若沒有空間,民眾也可以申請至集中檢疫所入住。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英國變種病毒封城 陳時中:無包機計畫僑民需要可安排
英國驚傳變種新冠病毒,能增加70%的傳染力,英國已經封城,各界關心台灣是否再啟動「武漢包機模式」帶回滯英國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沒有這樣的計畫,但如果僑民有需要,可能另行安排,武漢當時不確定性更多,研判一周內可釐清新病毒傳播力。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英國病種病毒雖傳播力有比較快,但並未發現有較高致死率或重症率。目前英國飛台灣的客機需減班,貨機部分,為機師與一般旅客一樣都要檢疫14天(由航空公司管理),不會要求減班,但確實可能會因為需要落實14天檢疫而影響航班。自英國入境旅客及過去14天有英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送集中檢疫場所14天,檢疫期滿前進行採檢,應如何確認有入境者有英國旅遊史,莊人祥表示,旅客入境我國後,在機場首先就會詢問是否有十四天英國旅遊史,會由移民署入關時抽檢,檢查護照是否有14天內英國旅遊史。自英國入境旅客及過去14天有英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送集中檢疫場所14天,莊人祥表示,集中檢疫所就是要收一定的費用,但也有防疫補貼的費用。目前我國防疫旅館共有1萬6000間,佔房數1萬2000間左右;檢疫所空房約3000初間,可用房間大約2200至2400間,明天起英國旅遊史旅客入境都一定要進入集中檢疫所,但因為印尼移工暫停入境,所以印尼入境者減少,集中檢疫所漸漸空出來,剛好可以容納從英國回來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