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快篩試劑
共找到
710
筆 文章
-
-
2020-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公衛估算解封指數 小於1可逐步開放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表示,疫情造成各國經濟很大衝擊,大家都在想出路,透過確診人數、康復人數和致死率等數據可估算解封指數,解封指數小於1就可逐步開放。台大公衛學院舉行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新冠肺炎)說明會,邀請學者分析最新疫情發展,連江縣長劉增應也透過視訊分享馬祖防疫成果。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全世界各國都用很多手段圍堵疫情,但也造成很大的經濟衝擊,尤其是仰賴外貿、旅遊的國家,因此現在各國都在想出路,預估6月中旬可能會出現邊境管制、社交距離等具體或詳細的指引。詹長權提到,國際邊境大部分還沒解封,傳播多在內部,因此診斷測試很重要,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核酸檢測,搭配個案足跡,能快速針對接觸者疫調;藉由血清學調查,可知社會中有多少人感染,群體免疫至少要5、6成,才能將社交距離等限制做較多放鬆,血清抗體檢測是解封必須做的。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目前全球累計近560萬確診者,但康復人數已突破40%,中南美洲疫情目前尚未控制住,俄羅斯、印度疫情也持續,都還不適合解封;義大利、法國等國因疫情受控制,已陸續解封,但仍出現小波群聚流行。在評估各國狀況時,陳秀熙提到,可用確診人數、康復人數、致死率等數據來估算解封指數,當解封指數小於1時,就可以解封,目前美國紐約州、巴西、俄羅斯、印度、秘魯等國的解封指數都仍偏高,而義大利、澳洲、南韓、台灣的解封指數都小於1。劉增應表示,馬祖小三通自2月10日停航,為加強防疫,馬祖也暫時禁止漁船赴中國大陸及接觸陸船,並暫緩僱用大陸漁工;目前雖是馬祖觀光旺季,但受疫情影響,空中及海上交通流量大幅降低,對外交通流量只剩下原來的5、6成。劉增應提到,兩岸小三通何時能解封,除了兩岸關係,還要考量很多因素,例如有疫苗或有效抗病毒藥物出現或是中國疫情是否趨於緩和,以及國內監視系統(如邊境檢測、快篩試劑)是否完備等,這樣屆時開放兩岸小三通後,仍可守住防疫成果。
-
2020-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食藥署醫材防疫國家隊 快速檢驗試劑審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緊急所需,衛福部食藥署為全力加速醫療器材防疫物資上市,署長吳秀梅表示,因疫情關係加速醫療器材防疫,對於常規查驗登記我國要求GMP申請,但專案製造查驗不用,目的是希望趕快通過,食藥署也是希望趕進上市。吳秀梅表示,目前積極輔導廠商依循「藥事法」第48-2條第1項第2款及「特定藥物專案核准製造及輸入辦法」第4條相關規定,提出醫療器材專案製造申請。吳秀梅說,在專人速審下,自今年2月7日至5月7日止,已核准專案製造31件醫療器材,如醫用口罩、隔離衣、防護衣、額/耳溫槍、檢驗試劑等重要防疫物資,投入防疫國家隊行列。食藥署擬訂「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急使用,核酸檢測試劑申請專案製造參考文件」、「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急使用,快篩試劑申請專案製造參考文件」及「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急使用於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之呼吸器申請專案製造參考文件」等3份參考文件。吳秀梅指出,上述文件都是為積極協助更多業者能迅速投入防疫用醫療器材生產,提供新型冠狀病毒試劑申請專案製造常見問答,並於食藥署官網建置專區,提供專人專線法規諮詢服務。吳秀梅表示,為落實推動國家防疫團隊的使命,強化防疫物資量能,食藥署積極輔導廠商提出專案製造申請,參考其他國家作法,簡化送審資料,免除製造廠GMP申請,僅要求檢附製造品質及產品安全效能檢測資料,全程免收取規費,加速產品上市。
-
2020-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印尼智庫訪問駐處代表 分享防疫籲兩國緊密合作
中華民國駐印尼代表陳忠表示,台灣與印尼的人民往來密切,兩國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更密切合作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是兩國的共同利益。陳忠接受印尼智庫、外交政策協會專訪,談及台灣的防疫成果、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接受台灣參與,以及台、印尼兩國在防疫的合作。專訪昨天在線上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播出。對於台灣政府如何成功防疫,陳忠指出,台灣去年12月31日起就對從武漢直飛的班機登機檢疫等超前部署、政府與民間合作增產口罩而讓民眾能便宜、方便地買到口罩、運用全民健保等資料庫創造大數據供醫護人員辨識患者,以及運用科技確保民眾遵守隔離規範並提醒民眾注意感染風險等。被問到如何說服民眾支持政府的防疫政策,陳忠說,台灣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召開記者會,處理疫情迅速、透明,並向民眾提供專業、詳細的資訊,「提升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與信心」,民眾也願意遵守防疫原則。這是政府與社會溝通、中央與地方政府溝通的良好範例。至於是否同意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指中國應為疫情受譴責的說法,又該如何讓中國負責,陳忠說,中國應受譴責,這是非常普遍的看法,可以說「幾乎普世認同」。陳忠說,疫情在武漢爆發後,中國的回應太慢、壓制消息、並懲罰醫師李文亮等吹哨人,不只川普,全世界很多政治人物、律師、非政府組織以及個人都認為中國應受譴責。但陳忠強調,中國人民是無辜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人」應對疫情負責,為隱瞞疫情、延遲向世界提供正確訊息道歉,也應允許國際專家到武漢徹底調查疫情。對於台灣無法參與WHO對防疫的挑戰,陳忠說,「WHO已經被中國綁架」,台灣被排除在外,沒有國際專家協助抗疫,也無法充分取用WHO資料庫的病毒資訊,使台灣的防疫加倍困難,台灣也必須加倍努力提出適當的防疫政策。台灣在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造成73人死亡。陳忠指出,台灣從這個慘痛的經驗中學到教訓,建立醫療體系處理傳染性疾病的標準作業程序,台灣能面對現在的疫情,是歷經了17年的準備。陳忠表示,WHO的宗旨是「照護所有人健康」,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曾提出WHO「平等屬於所有人」的願景,但WHO偏袒中國,因政治理由排除台灣,違反這些理想。他也指出,國際社會無法分享台灣醫療體系的專長與經驗也是令人遺憾的損失。現在許多國家支持台灣參與WHO,「WHO應該思考讓台灣參與的適當方式」。對於台灣與印尼在這次疫情中的合作,陳忠指出,台灣政府將捐贈給印尼30萬片高品質醫療口罩下週抵達印尼,提供前線的醫護人員使用;台灣願意用各種方式與印尼合作抗疫,包括分享醫療照護、利用科技抗疫的經驗,以及合作研發疫苗及檢測病毒的快篩試劑組等。陳忠說,捐贈物資是「台灣與印尼人民團結」抗疫的展現,三輪慈善基金會、台商會組織、慈濟等都已紛紛提供民生物資給需要幫助的民眾,並捐贈醫院醫療用品。陳忠表示,他相信台灣和印尼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兩國的合作會比現在更密切,不只抗疫,也提振經濟,這是兩國的共同利益。印尼是偉大的國家,有偉大的人民,祈願印尼能早日克服疫情,並儘速重振經濟成長。
-
2020-05-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100天/戰疫延長 超前部署「後新冠生活」
台灣熬過新冠肺炎第一波武漢、第二波歐美疫情攻擊,防疫百日守住疫情不擴散。對於下一個防疫一百天,專家認為可以樂觀,但不忘謹慎,預估疫情應在五月上旬趨緩,防疫措施可陸續解禁,但應爭取時間,秋冬疫情極可能重來,因應歐美解封,也應盡早展開後新冠肺炎生活的超前部署。防疫一百天非常鞎辛,但預估歐美等國家最快七月就會解封,台灣不可能自外國際,尤其商務人士不太可能來台隔離十四天再行動,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認為,要在防疫與經貿發展間取得平衡,有必要針對新冠肺炎高風險群進行血清抗體篩檢,擬定更精準的防疫策略。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雖然各國努力研發疫苗,但兼具效果與安全的疫苗問世,最快也要明年,此時準確的快篩試劑非常重要,國內必須加緊直追;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時序入冬之後,極可能再度面臨流感和新冠病毒雙重威脅的挑戰,屆時國內的疫苗政策及管制措施,指揮中心應及早因應。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認為,各國疫情趨勢下降,未來一個月為關鍵期,台灣若能堅守至五月底,進入炎熱的六月、七月,台灣發生大型社區傳播的機率相對更小。「人類對抗新冠肺炎的這場戰役至少還需死撐一年。」葉金川說,六月後,其他國家疫情趨於穩定,指揮中心應將「關愛的眼神」移至國際交流,逐步鬆綁。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更為樂觀,民眾如能持續遵守社交距離,五一連假後兩周若本土個案未明顯增加,就算是「又過了一關」,預測台灣疫情應在五月上旬趨緩,建議指揮中心逐步開放飯店等旅宿業住房率管制,景區、夜市等熱點人流放寬等,兼顧民生與經濟。葉金川強調,防疫與經濟並不互斥,建議逐步開放疫情穩定的國家民眾來台,如韓國、德國、紐西蘭等。陳秀熙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未來兩個月,我應嚴密監測國際疫情,並參照國內檢驗量能,針對不同風險程度的國家訂定不同的邊境管理措施,甚至若能提供自身血清抗體證明,或許可考慮不須居家檢疫兩周。何美鄉提醒,國內到目前為止的防疫成果難能可貴,對抗疫情有攻有守,我們「守」得不錯,但希望在「攻」的部分也有加分,例如展開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研究,對病毒有進一步了解,更分享病毒資訊有助研發試劑及疫苗等,並確保我即使面對大量病例,也有處理能力。
-
2020-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百日/戰疫延長 盤點後新冠生活最重要的事
台灣熬過新冠肺炎第一波武漢、第二波歐美疫情攻擊,防疫百日守住疫情不擴散。對於下一個防疫一百天,專家認為可以樂觀,但不忘謹慎,預估疫情應在五月上旬趨緩,防疫措施可陸續解禁,但應爭取時間,秋冬疫情極可能重來,因應歐美解封,也應盡早展開後新冠肺炎生活的超前部署。防疫一百天非常鞎辛,但預估歐美等國家最快七月就會解封,台灣不可能自外國際,尤其商務人士不太可能來台隔離十四天再行動,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認為,要在防疫與經貿發展間取得平衡,有必要針對新冠肺炎高風險群進行血清抗體篩檢,擬定更精準的防疫策略。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雖然各國努力研發疫苗,但兼具效果與安全的疫苗問世,最快也要明年,此時準確的快篩試劑非常重要,國內必須加緊直追;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時序入冬之後,極可能再度面臨流感和新冠病毒雙重威脅的挑戰,屆時國內的疫苗政策及管制措施,指揮中心應及早因應。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認為,各國疫情趨勢下降,未來一個月為關鍵期,台灣若能堅守至五月底,進入炎熱的六月、七月,台灣發生大型社區傳播的機率相對更小。「人類對抗新冠肺炎的這場戰役至少還需死撐一年。」葉金川說,六月後,其他國家疫情趨於穩定,指揮中心應將「關愛的眼神」移至國際交流,逐步鬆綁。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更為樂觀,民眾如能持續遵守社交距離,五一連假後兩周若本土個案未明顯增加,就算是「又過了一關」,預測台灣疫情應在五月上旬趨緩,建議指揮中心逐步開放飯店等旅宿業住房率管制,景區、夜市等熱點人流放寬等,兼顧民生與經濟。葉金川強調,防疫與經濟並不互斥,建議逐步開放疫情穩定的國家民眾來台,如韓國、德國、紐西蘭等。陳秀熙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未來兩個月,我應嚴密監測國際疫情,並參照國內檢驗量能,針對不同風險程度的國家訂定不同的邊境管理措施,甚至若能提供自身血清抗體證明,或許可考慮不須居家檢疫兩周。何美鄉提醒,國內到目前為止的防疫成果難能可貴,對抗疫情有攻有守,我們「守」得不錯,但希望在「攻」的部分也有加分,例如展開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研究,對病毒有進一步了解,更分享病毒資訊有助研發試劑及疫苗等,並確保我即使面對大量病例,也有處理能力。
-
2020-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助馬來西亞提高篩檢率 韓國快篩試劑將送達
馬來西亞今天新增94起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5945例。此外,韓國的快篩試劑後天陸續送達後,預期將可提高目前的篩檢率。馬來西亞衛生總監諾希山(Noor Hisham Abdullah)召開記者會通報上述新增病例,並表示今天有55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病患康復出院,累計出院者4087人,康復率68.74%。其餘1758名病患中有40人在加護病房治療,18人需要呼吸器輔助。死亡病例則維持在100例。截至28日中午12時,馬來西亞共有12個紅區、61個黃區。依照馬來西亞衛生部分類,超過40起確診病例的地方為紅區,1至40起確診病例為黃區。諾希山解釋,今天是馬來西亞第4階段的行動管制令首日,雖然部分經濟活動已經放寬,但衛生部仍制定嚴謹的標準作業程序,包括規定企業的消毒與防疫措施,預料不會讓疫情捲土重來。他也透露5月1日將收到5萬個首批韓國快篩試劑,第2批10萬個也會在幾天後抵達,屆時將先運送給東馬的沙巴與砂勞越州,以控制當地的疫情散播。他表示,若疫情持續受到控制,衛生部將會逐漸開放各種社交活動,並陸續發布相關規範,包括運動與教育領域的衛生守則。由於疫情放緩,馬來西亞衛生部今天公布第4階段行動管制令規範內容,包括放寬採購者外出規定,允許一名家人陪同;至於要移動超過10公里之處,必須向警方申請書面批准文件。在行動管制令第1至3階段期間獲准營運的經濟領域,今天起將可恢復全面運作,且不受時間限制,但仍須遵守衛生部標準作業程序。
-
2020-04-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借鏡台灣防疫 波蘭科學院與中研院視訊交流
台灣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成績備受國際重視,波蘭科學院日前與中研院進行視訊會議,借鏡台灣的防疫經驗。波蘭科學院(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院長杜欽斯基(Jerzy Duszyński)率領具病毒學、微生物和傳染病模型研究背景、在波蘭政府負責防疫工作的3名教授,23日與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及2名研究員進行視訊會議,針對台灣的防疫措施、快篩試劑和疫苗研究現況交換意見。負責牽線的駐捷克代表處科技組官員表示,會議一開始,杜欽斯基首先肯定台灣的防疫經驗,對台灣的措施感到好奇,廖俊智則詳細說明台灣如何從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學到教訓,成立中央指揮中心統整資訊。隨後雙方針對檢測技術、傳染模式和公共場所防疫等問題交換意見,中研院同意將提供波蘭快篩蛋白質樣品。杜欽斯基表示,目前採取的強制居家隔離並無法真正堵絕疫情,他想知道台灣學校照常上課和上班的科學根據。此外,潛伏在社區的無症狀患者也是雙方討論的重點。波蘭科學院是波蘭學術地位最崇高的研究機構,與科技部訂有雙邊人員互訪計畫,方便兩國學者短期交流,杜欽斯基去年曾訪台參加全球科技領袖高峰論壇。波蘭科學院正計畫與中研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擴大波蘭與台灣的學術交流。
-
2020-04-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避免敦睦艦隊群聚重演 專家倡放寬新冠肺炎篩檢條件
敦睦艦隊群聚案的感染源頭究竟在哪,恐怕難尋。有專家根據官兵發病情形研判感染源可能在帛琉,但重要的是放眼日後,軍方應與指揮中心更密切合作,考慮放寬軍人的新冠肺炎篩檢條件,並於軍艦出航時配備流感快篩試劑,才能在官兵出現症狀卻排除罹患流感時,更提高警覺。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上午出席電台節目「周玉蔻嗆新聞」,他表示,眼下沒有足夠證據可證實敦睦艦隊群聚案的感染源,不過若細看幾個時間點,包括3月5日軍艦離開台灣、3月15日離開帛琉、帶有抗體的其中一名官兵於3月21日發燒,可就此初步判斷,3月5日從台灣帶病上船直到3月21日才發病的可能性較低,3月中旬從帛琉帶病上船、病毒潛伏六天後發病的可能性較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決議全面對於盤石艦官兵檢驗血清抗體,不過,李秉穎說,不一定找得到第一個感染者,因為發病紀錄恐怕不明確,「艦上確診官兵無症狀的比例過高,高得有點奇怪」。他說,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敦睦艦隊官兵年輕體強,可能原因之二是軍艦靠岸時人心浮動、想著趕快下船放假找女友而忽略告知症狀,另也有可能是軍中文化不鼓勵誠實告知症狀,導致有人發病卻不敢言,「我當兵時生病,大家會對你不太爽、懷疑你是否是假病」。李秉穎表示,軍旅生活長時間維持群聚,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即使配戴口罩也非全天戴,且戴口罩防得了飛沫傳染卻未必能防接觸傳染。他說,放眼日後的防疫工作,軍方應與指揮中心保持溝通,並考慮放寬軍人的新冠肺炎篩檢條件,軍隊中有小群聚感冒事件、一個連隊有一兩人咳嗽流鼻水等,就應考慮作病毒篩檢。李秉穎表示,目前台灣尚未發展出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現階段軍艦出航並無快篩試劑可用,但至少可配備流感快篩試劑,當官兵出現症狀卻排除罹患流感時,就能更加提高警覺。
-
2020-04-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首例!台廠快篩試劑通過專案製造 85分鐘有結果
新冠肺炎台灣也要有快篩試劑了!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今天下午在立院衛環會接受質詢時證實,國內近日已有一家廠商成功研發出快篩試劑並通過食藥署專案製造審核,最快85分鐘就有結果,目前正和醫院合作進行臨床測試。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上午至下午召開會議,討論衛福部因應武漢肺炎對醫療體系、健保、心理健康影響及因應。包含楊曜在內等多名立委皆詢問到國內快篩試劑專案製造、專案進口審核進度。吳秀梅表示,目前國內快篩試劑共有三件申請專案製造、40多件申請專案進口,總共有16家業者送件,截至目前已有一家國內廠商通過專案製造核准,也是國內首例核准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正在以臨床檢體進行測試。據她了解,該業者量產後將優先供貨給疾管署。而另外兩件專案製造申請部分,一件資格不符退回,另一件仍申請中。食藥署醫粧組科長鄭啟慧,會後接受記者電訪時表示,通過審核業者為瑞基海洋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瑞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該業者3月9日申請審查,食藥署收案後,該業者中間多次補件,包含性能評估等,終於在4月6日通過專案製造審核。鄭啟慧說,相關資料顯示,該快篩試劑可在新冠肺炎、流感、上呼吸道等八種不同病毒中(其中三種是冠狀病毒),精準抓出新冠肺炎的病毒,其專一性高而通過審查門檻,最快85分鐘可測得結果。不過,鄭啟慧也說,由於國內新冠肺炎臨床檢體取得不易,因此食藥署目前初步決定是有條件通過專案製造,業者目前正在和醫院合作、已申請IRB,以實際檢體進行臨床測試及評估,將以快篩結果和醫院的PCR檢驗結果進行比對,至少要能判斷五例陰性、五例陽性才過關、就能立即開始生產。據悉,該業者表示,生產出的試劑將優先提供給疾管署分配使用。
-
2020-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台灣快篩研發超前部署 為何錯失搶攻國際盃良機?
除了新北市長侯友宜建議政府對入境者全面普篩外,也有多位防疫學者疾呼應擴大採檢,包括歐美及中國大陸皆已研發並使用快篩試劑,攔下可能的感染者,但是台灣盡管生技能量充沛,但直到現在都沒有國產快篩試劑,國衛院、中研院、工研院等近日雖都宣布已投入開發或啟動技轉,只是距離上市總是差了最後一哩路,令不少國人感到納悶。疫情不斷蔓延,研發快篩試劑是跟時間賽跑的事,為何台灣本土快篩試劑從研發要走到量產、上市的最後一哩路卻走得這麼久,除了台灣的篩檢法主要屬於「慢篩」,樣本須回實驗室檢測核酸((RT-qPCR),從採樣、萃取核酸樣本至少要等4小時之外,更和藥事法使用緊急授權法規、公部門積極程度有關,專家認為台灣前後浪費掉了近3個月時間,錯失了台灣生技業可以快速搶攻試劑國際盃的良機。更多內容請看【聯合報專區】 快篩試劑研發 台灣為何最後一哩路卡這麼久?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4/4488024
-
2020-04-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跨國合擊抗疫第5發! 中研院昨與土耳其學研單位視訊
中研院與國際合擊抗疫第5發!中研院今在臉書指出,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與研究人員等昨天與土耳其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主席等舉辦視訊會議,洽談新冠肺炎的防疫研究。這也是繼美國、歐盟、捷克、加拿大後,中研院第五度與國際攜手抗疫。中研院指出,廖俊智昨與土耳其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主(TÜBİTAK)主席曼達爾(Hasan Mandal)、副主席Feza KORKUSUZ及10多名土耳其學研單位代表,透過視訊會議洽談新冠肺炎的防疫研究。廖俊智表示,此次會議是一場科學性的討論,雙方就疫苗研發、快篩試劑、藥物開發、動物模式等面向,廣泛交換意見。中研院研究人員陳建璋、楊安綏、陶秘華、林宜玲、陳榮傑等人,也與土耳其學研單位代表分享中研院目前針對COVID-19的研究內容,雙方不僅互動熱絡,也樂見未來有進一步合作。 除中研院與會人員,外交部亞非司、駐土耳其代表處代表鄭泰祥也以視訊參與昨天的會議。
-
2020-04-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 國衛院最快4月底初步成果
武漢肺炎疫苗研發傳出好消息,國衛院院長梁賡義向中央社證實,疫苗經小鼠實驗已成功產生抗體,看似狀況「很不錯」,但實際有多少保護力仍待確認,最快4月底端初步成果。為了對抗武漢肺炎,國家衛生研究院2月初宣布啟動防疫開發計畫,展開疫苗、藥物、快篩試劑等3類研究,不僅在19天內完成準新藥「瑞德西韋」公克級高純度合成,昨天宣布做出15分鐘快篩試劑雛形,有機會在數月內開始量產,同樣重要的疫苗也傳出好消息。想避免武漢肺炎延燒,疫苗在防疫中扮演關鍵角色,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2月即投入4類疫苗研發,更喊出最快2個月端出成果。根據國衛院研究進度,目前投入的4種疫苗研究中,以胜肽疫苗進度最快。胜肽疫苗是一種蛋白質疫苗,只要合成出來、添加佐劑就能施打,促進免疫反應,由於台灣握有胜肽疫苗合成技術,可望加速疫苗研發。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告訴中央社記者,研究團隊開發出疫苗後,首先會進行細胞測試,利用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測試疫苗是否有效;第二步則是小鼠攻毒實驗,了解小鼠經疫苗免疫後是否具有保護力。不過,由於武漢肺炎的病毒是透過人體細胞上的第2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ACE2)受體入侵人體,實驗小鼠體內必須也有此受體,才能確認疫苗效用。司徒惠康說,考量國外團隊都在緊鑼密鼓進行研究,沒人能提供實驗用小鼠,因此國衛院花了一番功夫將ACE2放到老鼠身上,終於做出用於進行攻毒實驗的小鼠模型,已展開初步測試。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指出,研究團隊在最新的小鼠實驗中發現,接種疫苗的小鼠體內會產生抗體,而且產生出來的抗體看起來「很不錯」,但實際面臨病毒攻擊時究竟有多少保護力,仍有待進一步檢驗,最快4月底會有初步結果,希望年底前能進入臨床試驗。
-
2020-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衛院快篩試劑15分鐘知結果 最快三個月內上市
國衛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今(8)日指出,兩院共同合作開發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預計15分鐘內就有結果,最快在三個月內上市。國衛院表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利用過去抗SARS病毒抗體為基礎,挑選出可辨識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抗體,投入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的開發工作。國衛院表示,將徵求具備快篩試劑研發生產製造相關經驗的上下游廠商,並進行技術移轉,希望接棒廠商能快速完成產品之後續開發,讓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即早上市,盡快投入防疫的前線工作。目前所開發之雛型已能辨識實驗室培養之新型冠狀病毒棘蛋白(spike protein)。當滴入檢體後,測試線與對照線皆會顯現,也就是呈現二條線時判定為陽性;如果只有呈現一條線(對照線)時,則判定為陰性。整個測試時間,預計可在15分鐘內完成。初步結果顯示此快篩試劑雛型,對其他類型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229E、NL63)、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A型流感病毒(H1N1、H5N1、H7N9)等呼吸道相關病毒及腸病毒(EV71),都不會有交叉反應。
-
2020-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庚分離22株新冠病毒株 助快篩試劑、藥物研發
長庚大學、長庚醫院與中研院、國防部預防醫學研究所、牛津大學組成的合作團隊,經過兩個半月的努力,成功分離出22種新冠肺炎的病毒株,涵蓋我國所有境外移入確診患者,並取得病毒全基因序列,將有助於快篩試劑,以及新冠肺炎疫苗或藥物研發。找出愈多新冠肺炎病毒株、抗體,在快篩試劑或是藥物的研發就會有更多的選擇。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表示,團隊從我國確診案例中分離出22種新冠病毒株,包含從中港澳、歐洲、美國、土耳其等返台的確診患者。施信如表示,以病毒的變化來說,不同的基因序列,會讓病毒的核苷酸出現變化,有些則是病毒外的蛋白質會出現變化,連帶可能會影響疾病的表現。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冠穎表示,團隊除了分離出確診患者體內的22種不同的新冠病毒株以外,也在3位確診患者體內,取得B細胞,並分離出25株抗體。黃冠穎解釋,B細胞是人類製造抗體的唯一免疫細胞,抗體為人體抵禦外敵,產生的一種蛋白質。確診患者體內發現這25株抗體,其中有13株確定可以與新冠病毒的S蛋白結合,12株可以與新冠病毒的N蛋白結合,且在這13株中有1株與S蛋白結合的單株抗體,可與新冠病毒抗原與ACE2受體競爭。施信如表示,這株結合S蛋白的單株抗體可阻撓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因此可以用來阻斷病毒進入人體細胞,避免病毒在人體內複製繁殖,故如未來在人體試驗驗證有效時,可做為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感染。因為是來自人體的抗病毒抗體,所以將來用於治療時,安全性相對於動物抗體較高。黃冠穎表示,新冠病毒會感染人體,主要是新冠病毒的S蛋白會與人體的一種蛋白質ACE2結合,若是能找到可以阻撓兩者結合的物質,等同宣布有機會可治療新冠病毒;因此,當發現這13株抗體時,團隊非常興奮。施信如表示,發現病毒株與抗體後,將優先著手研發快篩試劑,其標的將會採「病毒株排列組合」的方式著手,並非僅針對單一的蛋白質,她表示,至於快篩試劑要著重於敏感度還是專一性,將透過實驗後才會決定,也將與台塑生醫洽談,盼能儘速研發。也會將此病毒株以及抗體的發現,結合國內藥界,評估是否有開發藥品的可能性。
-
2020-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無症狀感染近5% 潛伏2周 腹瀉為轉重症指標
無症狀感染者一直是防疫專家眼中最可怕的噩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首度公布我國無症狀確診患者比率,截至四月一日為止,三百廿九名確診患者中,十五位為無症狀感染者,約占百分之五,無症狀期間長達二周之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無症狀感染者並非是「完全無症狀」,有些患者被感染後,在尚未出現症狀前就被篩檢陽性。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徐上富說,依照國外文獻指出,無症狀感染者分兩種層次,一為尚未出現症狀被確診,即潛伏期被確診,另一是感染到自癒都沒有症狀。徐上富表示,人體被感染後,約三到十四天才會出現症狀,這段期間被稱為潛伏期,不少感染者在潛伏期時被篩出;中國發表研究顯示,完全無症狀者約占整體一成,這也是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的關鍵原因。在症狀表現方面,不少確診個案主訴嗅味覺喪失,指揮中心日前修訂通報採檢定義,將嗅味覺異常納入,值得注意的是,昨新增十例確診案例中,四例出現腹瀉、腹痛症狀,張上淳說,確診案例中少數主訴腹瀉,將視後續資料再決定是否納通報定義。其中案335(五十多歲本土案例)腹瀉症狀明確,是少見主訴腹瀉後確診的案例,張上淳說,過去確診案例中也有零星個案出現腹瀉症狀,但單純主訴腹瀉非常少,截至目前為止,僅有此例。徐上富表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主要的受體為ACE2,人體組織中以支氣管、肺部、腸胃道、大小腸的ACE2最多,依照中國及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報告指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主訴腹瀉症狀的比率,遠高於住在一般病房的確診者,且多數腹瀉症狀都是確診患者較後期症狀,目前臨床上已將腹瀉視為病情轉為重症的指標之一。另,國衛院昨宣布成功以SARS抗體研發出可以檢測新冠肺炎的快篩試劑,十到十五分鐘就能有結果,將進一步確認快篩試劑的專一性及靈敏度,下周啟動招商進行試量產。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三總新冠快篩試劑拼上市 加速檢驗時間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快速攀升,目前的檢驗方式以「RT-PCR」為主,但檢驗時間需4小時,三總院長蔡建松昨日表示,該院將開發新冠肺炎的快篩試劑,以及抗體新藥。而快篩試劑標的敏感度高,15到20分鐘就能初篩體內是否有病毒,後續再搭配RT-PCR使用,將力拚在此次疫情內上市。蔡建松表示,現行快篩試劑大多是針對病毒最外層的蛋白質分子逐一測試,不過,外層的蛋白質分子很容易因為病毒突變而有所變化,以新冠病毒為例,外層的蛋白質分子,有S蛋白、M蛋白、E蛋白等,可能在病毒突變後,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可能顛覆過去的認知。如何確定新冠病毒的變化,以及抗體有多少種類,將成為研發快篩試劑的決勝點。目前已知新冠病毒外層的S蛋白,會與人體內的ACE2蛋白結合,以達到入侵人體的效果,因此設定的快篩標的為S蛋白,與中研院的標的核酸N蛋白不同。預估快篩的速度可以達到15到20分鐘內顯示結果,若再能找出阻斷S蛋白與ACE2蛋白結合的方式,就能研發出新冠肺炎的新藥。蔡建松表示,現階段能夠執行RT-PCR檢驗的醫療院所有限,主要是RT-PCR需搭配高階實驗室,若快篩試劑能夠力拚在近期上市,就能將快篩下放到診所或是其他沒有高階實驗室的醫院,做初步篩檢後,如有異樣,再轉診至大醫院,做RT-PCR檢驗,不但能減少大醫院檢驗的量能,也能舒緩第一線防疫工作的壓力。目前三總實驗室積極執行快篩試劑以及新冠肺炎新藥的臨床檢測與動物試驗,一旦確認效果,希望能夠力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內上市。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新冠肺炎快篩試劑 有望3個月內量產
中研院開發出可15分鐘驗出結果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但尚未量產,副總統陳建仁說,快篩工具3個月內有望量產,抗病毒藥物目前在臨床實驗階段,估計最快半年內可問世。中央研究院日前公布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研發成果,國家衛生研究院預估4月下旬也有試測雛型,都是從鼻腔咽喉採驗15至20分鐘便知結果,但量產上市的時間還無法確認。陳建仁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如果新冠肺炎未來沒辦法消失,慢慢流感化,病毒將會持續存在,快篩工具、抗病毒藥物跟疫苗就很重要。總統蔡英文指示他和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政務委員吳政忠組成團隊,整合經濟部、中研院、國衛院等相關研究團隊,協助加速研發。他說,非常感謝中研院和國衛院不斷進行相關研發,沒有向政府多要一毛錢,以現有預算推動快篩、抗病毒藥物跟疫苗研發;目前最需要整合的部分,就是當研發有好的成果,像是中研院研發出的快篩工具,需要由政府平台協助快速商業化量產。陳建仁指出,商業化有兩個重要步驟,第一是衛福部食藥署要給許可證,第二是由廠商大量生產,除了與國內廠商結合之外,也需要與國外廠商結合,因為快篩試劑和疫苗未來可能需要臨床實驗,但台灣病例不多,較無法驗證快篩工具,需要更多國際合作。他說,台美已簽訂合作協議,內容包括診斷試劑、抗病毒藥物、疫苗、防疫科技、學者交流等;除了美國,歐盟也對中研院的快篩工具很感興趣,駐台官員也有跟中研院接觸。期程方面,陳建仁說,快篩工具在3個月內有量產的可能性。雖然台灣已可快速診斷,但希望能超前部署,萬一武漢肺炎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在醫師開業的診所端就需要快篩工具。臨床藥物上,陳建仁表示,他期待的抗病毒藥物,是快篩結果出來後,就可以馬上使用的藥,像是流感快篩出爐後,醫師就會開出克流感藥物;目前武漢肺炎抗病毒藥物進入臨床實驗階段,他個人估計半年內可以問世。至於疫苗,陳建仁指出,現在還在動物實驗階段,可能要一年或一年半才會完成。
-
2020-02-1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狀病毒恐流感化 陳建仁分析SARS、H1N1、武漢肺炎三者差異
全球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續增加,本身也是公衛專家的副總統陳建仁昨天表示,新冠病毒逐漸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可能漸漸演變成類似流感的病毒。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出現,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演變成如同229E及OC43這兩種冠狀病毒。這兩種病毒在人類間廣為流行,雖會引起普通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但症狀輕微。陳建仁昨天在臉書發文,他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有「高傳染、低致死、流感化」的特點,冠狀病毒逐漸從低傳染、高致死的SARS病毒,逐漸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的新冠肺炎病毒。它可能漸漸演變成為流感一樣的病毒,成為持續存在、周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應新冠病毒流感化,應加強新冠肺炎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包括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等。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領銜的一份新冠病毒研究指,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個別潛伏期可長達廿四天。不過,消息一出後,鍾南山團隊出面澄清說「仍是個案」。據香港大公文匯報導,由鍾南山領銜的「中國二○一九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九日發表論文(未經同行評審)。論文中,對來自大陸卅一個省市自治區的總計一○九九宗(截至一月廿九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中位潛伏期為三天,最長可達廿四天。鍾南山團隊指出,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約為百分之二點七,且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病死率雖然比普通流感強,但遠比SARS、伊波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國內專家表示,在一些剛跨越宿主感染人類的的病毒,因為還在學習適應人類的階段,潛伏期會比較長,過去在禽流感就有發現類似狀況;但從目前國內病例狀況看來,潛伏期平均是三到七天。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中國觀察到潛伏期逾十四天案例,應該只是極少數,大部分不會這麼長,由於新冠病毒相近的SARS和MERS,潛伏期推估十四天也是合理的。公衛學者呼籲 發燒標準降為37.4度台大公衛學院昨天召開疫情說明會,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新發燒定義,比照國際及中國大陸標準,從大眾認知的攝氏卅八度調降為卅七點四度,嚴防疫情擴散。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昨說,官方應加嚴發燒標準,台灣一般大眾認知發燒為卅八度,「已是上個世紀的標準」。目前美國最新論文指出,卅七點四度已算發燒;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也有約二成體溫不滿卅八度,因而已改以卅七點四度以上作為發燒隔離條件。
-
2020-02-1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武漢肺炎後續 陳建仁:可能演變如流感化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增加中。據中國官網公布數據,截至2月9日,中國確診病例已達3萬5982例,死亡病例增至908例,已超過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774人全球死亡總數。本身是公衛專家的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冠狀病毒也逐漸從低傳染、高致死的SARS病毒,逐漸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的武漢肺炎病毒,它可能漸漸演變成為流感一樣的病毒。台灣應加強新冠肺炎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來確保人類免受疫災之難。陳建仁今在臉書發文,闡述冠狀病毒流感化的醫藥產業因應對策。他說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有「高傳染、低致死、流感化」的特點,全世界在2003年、2009年和2019年分別面對SARS、H1N1新型流感和武漢肺炎大流行的嚴峻挑戰,這三次大流行造成了在數十個國家,為數眾多的確定病例和死亡個案。陳建仁說,雖然這三種病毒都是透過飛沫或觸摸口鼻分泌物而傳染,但是它們的發源地、流行期間、動物宿主、傳染力、致死力、以及防治對策並不相同,他並做了表格對應。他說,2002年SARS剛流行時,連病原都不知道,只能靠症狀和旅遊史、接觸史來判定「可能病例」,並且利用病例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來防止疫情擴散。而2009年的H1N1新型流感才爆發流行,就確定病原是新型豬瘟流感病毒。台灣當時只有抗病毒藥物(如克流感),沒快篩試劑與疫苗,當時政策就加強隔離檢疫,讓確定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接受隔離治療和居家自我健康管理,並在機場港口篩檢,學生若有發病則就醫、在家休養。直到有了快篩試劑以後,醫師利用試劑找出感染者,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等到有了疫苗以後,則全面推動預防接種,使台灣在H1N1新型流感流行期間,死亡率是全世界最低的第三名。回到新冠肺炎,陳建仁說,冠狀病毒也逐漸從低傳染、高致死的SARS病毒,逐漸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的武漢肺炎病毒。它可能漸漸演變成為流感一樣的病毒,換句話說,它可能成為持續存在、周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應這種「冠狀病毒流感化」的演變,應加強新冠肺炎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包括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等藥物都正在研發當中,希望都能夠早日研發成功,來確保人類的免受疫災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