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心臟血管疾病
共找到
70
筆 文章
-
-
2020-07-30 科別.心臟血管
胸部劇烈撕裂疼痛 當心「主動脈剝離」 2天內死亡率高達5成
一名男子近日因感冒常感到疲倦不適,竟在凌晨睡眠中突感到背部劇烈疼痛、無法動彈,聯絡救護車送醫,緊急就醫才發現是「主動脈剝離」,所幸經治療已回家休養,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若無法及時就醫,2天內死亡率高達50%。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啟倫表示,日前有名男子到外出差,在睡夢中突然感覺背部劇烈疼痛,甚至無法動彈,到醫院就醫時測量血壓發現個案血壓偏高、左側肢體脈搏偏弱。再經電腦斷層檢查及心電圖檢查後排除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疾病,隨後確診為Type A型主動脈剝離,緊急動手術治療後目前已出院返家休養。黃啟倫解釋,主動脈剝離是不常見但致死性非常高的心臟血管疾病,常見年齡為60至70歲,男女比2比1,發病後每小時死亡率增加百分之一,2天內死亡率更高達50%,因此早期治療是降低死亡率最好的選擇。黃啟倫說,有9成民眾會胸痛,但是常會與急性心肌梗塞混淆不清,急性心肌梗塞引發的胸痛常為「壓迫性」的感覺,而主動脈剝離則為「劇烈性常伴隨著撕裂般」,且隨剝離範圍不同可能延伸至頸部、後背及腹部;另外有6成患者會出現合併高血壓症狀。主動脈剝離的治療方法有藥物與手術兩種,須由醫師評估後才能決定適當的治療策略,黃啟倫表示,想與主動脈剝離保持距離,平常就要做好預防保健,如定期健康檢查、控制血壓,飲食上避免高鹽、高膽固醇,勿暴飲暴食、生活作息正常、戒菸、控制體重。
-
2020-06-29 養生.抗老養生
積怨於心、愛吃甜食…10個造成早老的習慣快戒掉
西元前四世紀的寓言故事中,亞歷山大大帝曾發現一條有療癒功能的天堂河(river of paradise);中世紀神話故事中,Prester John國王統治的王國裡,也有青春之泉。時至今日,相信大多的有識之士都不相信長生不老,但卻多少渴盼青春永駐。科學研究告訴我們,行為會影響身心的年齡。因此今日真實的青春之泉,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實就是生活型態的選擇。有科學證據的十個造成早老的習慣包括:1.看太多電視我們生長在電視史上的黃金年代,電視節目豐富到目不暇給,在JAMA Psychitry發表的文章顯示,年輕時,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3小時,且幾乎都不動如山,此行為與中年時期執行功能及數據處理速度下降有相關性。認知功能下降即衰老表徵。因此建議要改善這個習慣,當然3C產品的過度運用,亦應有相同結果。2.睡眠不足已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差會導致皮膚老化,也因外在環境壓力或紫外線照射造成皮膚傷害,使人對自身皮膚狀況及容貌缺乏信心。因此應盡量保持良好睡眠。3.不健康的選擇澳洲研究發現,吸菸、不愛運動、酗酒、營養不良、久坐、過短或過長的睡眠,這些因素愈多,加成後死亡率愈高,人也會加速老化。4.太在意年齡對於年齡,根據發表在「Health Psychology」的研究,若在意年齡的數字,感覺自己已老,甚至比實際年齡還要老,則會增加住院的機率。因此要保持年輕心態、少看身分證、少被慶生或吹著標有歲數的生日蛋糕蠟燭。5.積怨於心(Holding grudges)把怨恨積藏心中,很容易衰老,試著忘記不愉快的過去,放空後重新開始。根據發表在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假惺惺的原諒較無條件寬恕有較高死亡率;研究者認為,長期無法釋懷,反而影響健康,因此放掉別人也就是放掉自己,當然該選擇拋開放下。6.煙燻燒烤(Barbecuing)儘管美味,過多煙燻燒烤卻有礙青春。高溫處理下,肉類會產生多環胺類(heterocyclic amines,HCAs ),已被科學家證明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的化合物,可能與大腸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等相關。7.吃含糖甜食過度加工且含糖食品因糖化作用產生的終產物(AGEs)促使皮膚老化。糖基化(Glycation)是發生在生物環境內的非酶促反應,能在蛋白質和脂類等大分子中插入糖鏈,導致大分子變異或失活,糖基化在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以衰老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8.缺乏打坐冥想研究指出,打坐冥想可幫助保留含大腦神經原的灰質,減緩大腦退化。偶而停下來靜一下,可讓時間走慢點。9.沒有減毒(detoxing)人類的認知功能依賴健全的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暴露於各式氧化壓力下,影響並減少腦組織供氧,造成認知功能老化。食物中含抗氧化物可保護神經系統,並避免認知功能老化。腦袋清楚,自然青春有勁。10.工作過量根據發表在PLOS ONE的芬蘭研究,工作過勞若造成精疲力竭,會影響白血球的端粒(Telomere)變短。端粒是染色體末端DNA重複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體完整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一旦消耗殆盡,細胞將會啟動凋亡機制。端粒被推測和細胞老化有關。若感覺工作過量則應適度減量,減緩老化。(內容摘自「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臉書專頁)
-
2020-06-24 科別.骨科.復健
百分之八十停經女性,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
「天啊!骨質疏鬆難道是女性的天敵嗎?」美國統計資料粗估顯示,三億人口中約有一千萬的美國人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當中就有高達百分之八十是女性!回頭檢視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百分之六十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女性!當心!賺少花多的低骨本狀態骨質疏鬆以女性比例偏高,主要是荷爾蒙改變的關係,因為停經導致保護骨頭的雌激素大幅減少,少了這個天然的保護傘之後,就會容易加速骨質流失。骨折發生率前四名,分別是脊椎、髖關節、手腕和肩膀,臨床上的女性患者的骨折也多集中在這四處,特別是五、六十歲的停經婦女,因跌倒時手腕撐地,導致手腕骨折;到了七、八十歲,因為上肢反應變慢了,屁股直接跌坐在地,導致髖關節骨折;若是後仰躺,使腰部著地,脊椎骨可能就應聲折斷了。除了女性因停經導致骨鬆問題之外,大多數的人都是處於一種「低骨本」的狀態,就是銀行存款不足,有點入不敷出的概念。儘管這群人還沒嚴重到骨質疏鬆的地步,但是骨頭裡面的鈣質含量降低了,處於一種「賺得少、花得多」且持續流失的時期。過去教科書上稱為「骨質缺乏」,容易誤導民眾以為是什麼疾病,如今已經不再這麼說,儘管這不是一種病症,卻是一種值得注意的趨勢,會隨著年紀或身體狀況而下降的低骨本。透過積極介入之後,可以延緩或逆轉這個過程,讓自己的骨本至少不再流失,或是減緩流失的速度。流行病學調查,髖關節骨折致死率節節升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僅次於心臟血管疾病,發生嚴重的骨折,還可能導致死亡。臨床門診上,骨質疏鬆的個案,男女比例相差很大,但根據資料統計,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女生大概占百分之十五,男生則是百分之二十二。「為什麼男性的死亡比例更高?」相信是很多人的疑問。有些男性患者菸不離手,本身肺部就不夠好,加上髖關節受傷開刀後,變成長期臥床的狀態,久躺之後產生褥瘡,容易感染,或是積痰形成肺炎,最後併發敗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仔細推敲之下,可以發現死亡的關鍵在於「臥床」,因為面對年紀較大的病患,通常會提醒家屬:「記得盡快脫離臥床的狀態,能坐就不要躺,能站就不要坐,讓身體維持在一個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此一來,就能避免因骨折所導致的高死亡率。相較於其他癌症與流行疾病,政府民間機構都會不斷宣傳大家早期檢查、早期治療,骨質疏鬆卻沒有積極的宣導和防護機制?原因就出在,即便目前有健保,骨質密度檢查都是需要自費的項目。回歸到「預防醫學」的範疇,其實骨質疏鬆症比起癌症治療,相對簡單多了,只要投入一些資源,把骨本照顧好,就能減少骨折的機會。以家庭社會負擔而言,若是家中有老人發生骨折,勢必會造成家庭照護的問題,使病患與照顧者陷入生活與經濟的困境。因此,就全民福祉的長遠性來看,國家政策的積極介入,進行大規模的骨質疏鬆症預防,確實有其必要性!(本文摘自博思智庫《超前部署!遠離「肩」苦人生,骨科醫師的肌肉反向拮抗術》) 書籍簡介 ➤首位合併兩療法完治冰凍肩的醫師-石頭醫師,結合「肩關節擴張術」以及「徒手關節鬆動術」兩種療法,告別硬肩膀,痠、痛、麻、僵、凍一次通通OUT!久坐族、家庭婦女、運動健將,各個年齡層都必備的保「肩」專書!
-
2020-05-30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 4個保命之道助預防
您曾因媒體報導得知又有名人因心血管疾病驟逝而感到惋惜嗎?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臟病與中風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王道,就是從「規律新生活運動」做起,規律運動、規律健康飲食、規律服藥、遠離菸酒,這些一再宣導的健康常識,其實是最好的保命之道!愛護自己 關心家人! 從「心」開始維護健康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族居多的年輕族群,也應該更愛護自己的心,落實健康生活型態。1.健康飲食與運動: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BMI)、好睡眠,是杜絕慢性病的通則,更是健康長壽的良方。2.戒除不良生活嗜好: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民眾如有任何戒菸方面的問題,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另外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就有19%死於心血管疾病,建議盡量避免飲酒,如有需要,以茶(水)代酒,是健康聰明的選擇。3.控制三高慢性病:已有三高的民眾更應積極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4.定期健康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民眾可善加利用。辨識心血管疾病急性徵兆,快就醫避免憾事發生! 心血管疾病之急性發作如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是危及生命之緊急狀況,心臟學會黃瑞仁理事長表示,儘早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之嚴重度,增加復原機會。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記住中風症狀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快快就醫。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5-01 科別.新陳代謝
蔡世澤/穩定控糖 從檢測血糖指標入手
調控血糖是糖尿病治理的核心要務。臨床上,評估糖尿病控制好壞的指標很多,最常使用的是「糖化血色素」(HbA1C)檢測。它能綜合性的反映過去三個月左右的血糖控制樣貌,也和糖尿病人的預後,特別是發生慢性併發症的機會多寡扣連在一起。一般糖化血色素的目標,以7%為原則,但醫師會考量病友的年齡、病程長短、有無併發症及共病、好發低血糖與否等因素,來做個人化的目標建議。例如年長、已出現腎病變或心臟血管疾病、頻發嚴重低血糖的病友,可放寬到7.5至8%;年輕的病友,會鼓勵他們朝6.5%邁進。另外,孕婦、嚴重貧血或有血色素異常者,常因為糖化血色素檢測失真,會改採糖化白蛋白(GA)作為替代指標。糖友最好每三個月檢測一次糖化血色素或糖化白蛋白,目前國人僅半數達標。由於糖化血色素及糖化白蛋白都要抽血檢驗,因此空腹或餐後血糖檢測仍不失為一個有用的參考指標。糖尿病照護團隊也可以根據這些指標的成績,檢討及改變用藥和處置方案。對於第一型糖尿病和使用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尿病友,無論就監控血糖變化及調整治療對策,須有計畫的自我血糖監測(structured SMBG)。而未使用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友,SMBG對改善血糖控制的效益,半年內尚可。近年引進國內的連續或動態血糖監測,乃至國外風行的掃描血糖檢測(訴求不必扎針),有內建程式或搭配適當的App,可有系統地整理及分析空腹、餐後(如兩小時)、睡前、半夜的血糖紀錄,提供糖友及照護團隊控糖參考。這些血糖監測系統,根據預先設定的目標範圍,例如一般病友70至180mg/dL、虛弱病人90至180mg/dL,會分別判讀測得數值中,落入目標區(Time in range,TIR)、高於目標區(Time above range,TAR)及低於目標區(Time below range,TBR)的百分比。歐美學界主張,TIR超過70%(年長及虛弱族群50%),TBR少於4%(年長及虛弱族群1%)為控糖目標。最近很多研究顯示,TIR的臨床價值直逼糖化血色素的檢測。血糖是不斷波動的生理係數,上下起伏構成了「糖譜」。糖友的「糖譜」變幻多端甚至難以臆測,除了高血糖外,低血糖往往造成病友困窘,嚴重低血糖更是醫病的共同夢魘。所以力求穩妥控糖,避免極端血糖值,應從解讀及運用檢測血糖及各種綜合指標入手。
-
2020-04-14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在家煮飯該用什麼油?為何專家不推薦黃豆油?
在家做飯,在家吃飯,是現今台灣社會的顯學。除了可以減少外出次數,增加社交距離,預防新冠肺炎之外,還可以增進家庭間親子關係,促進飲食健康,何樂而不為。潘老師在十多年前的健康節目裡,就建議家裡面應該準備三種油:涼拌油、煮菜油、和煎炸油。原因是三種做菜方法的用油溫度差距很大,必須變換油的種類,才能確保飲食安全,不會吃進致癌物。另外,選擇廚房食用油還需考慮:多攝取身體不能自行製造的油以補不足(EPA和DHA)、少吃會造成身體負擔的油(椰子油和棕櫚油等飽和植物油和動物油)、以及不吃產生疾病的油(反式脂肪和氧化變質的油)。家庭廚房用油目前在賣場貨架上清一色都是植物油,原因是動物油脂在平常早已經攝取過量(精緻加工食品和吃肉太多),再加上動物油飽和度太高,吃多了容易造成心臟血管疾病。2015年日本植物油協會在消費者調查中發現,日本人挑選家庭廚房用植物油的考量因素有:價格、成分和健康、口感和風味,以及台灣人再加上品牌等等。而這邊所說的廚房用油就是潘老師上面所說的煮菜油和煎炸油(這篇文章我們先不談涼拌油;涼拌油可以用冷壓和初榨來補充Ω3)。最近這幾年,因為製油科技的進步,只要你的買油觀念正確,就可以將煮菜油和煎炸油合併成一種油來購買,這樣一來,煮夫煮婦們就方便多了,家裡面只要準備兩種油就好:涼拌油和煎煮炒炸油,不必再像以前要購買三種不同的油才行。根據美國農業部調查2017-2018間,美國食用油第一名為黃豆油(58%),第二名是芥花油(或稱菜籽油;18%),第三名是玉米油(16%)。根據日本Oilio集團2014年調查,日本人食用油第一名為芥花油(36%),第二名是橄欖油(28%),第三名是芝麻油(18%)。根據台灣統一集團2015年調查,台灣人食用油第一名為葵花油(26%),第二名是調和油(17%),橄欖油和沙拉油並列第三名(都是15%)。各地區民眾用油的選擇結果正確嗎?你可以判斷嗎?凡是可以用來煎煮炒炸的油都必須是經過純化精緻的油(因為用油溫度比較高),也就是廣告上常出現的台詞:清清如水沙拉油,原因是如果不純化,在加熱過程中,就會出現冒煙的現象,因此冷壓油(沒有純化)只適合當涼拌油。純化後的植物油裡面的主要成分有飽和脂肪、油酸(單元不飽和: Ω9)、亞油酸(多元不飽和;Ω6)、及次亞油酸(多元不飽和;Ω3)。表一中列出所有不同油品中的脂肪酸分布情形。現階段的健康認知是,煎煮炒炸油要用低飽和脂肪、高油酸(Ω9)、零反式脂肪的精緻植物油,另外,因為亞油酸(Ω6)和次亞油酸(Ω3)遇熱不穩定,容易氧化,保存困難,所以煎煮炒炸油中這兩種成分也應愈低愈好,因此,煎煮炒炸油應該是苦茶油、橄欖油、高油酸葵花油、高油酸芥花油才是首選,而高油酸黃豆油則無法入選(後面會敘述原因)。2020年2月,內分泌學期刊有一篇論文吸引了潘老師的注意,研究作者是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神經科學系副教授瑪格麗特(Margarita C. Curras-Collazo),這位教授在2015年的研究就認為傳統黃豆油容易使實驗小鼠導致肥胖、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和脂肪肝。現在更進一步發現,不論傳統或是高油酸黃豆油攝食太多竟然會影響大腦的內分泌中樞---下視丘,進而可能增加自閉症、阿茲海默症、焦慮和抑鬱的風險。雖然目前只是在動物實驗中發現,作者依然建議大家要注意這樣的現象。美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黃豆油的消費量大大增加,常被使用於油炸速食、包裝食品添加劑以及牲畜餵養等等,是美國目前生產和消費最廣泛的食用油。為了瞭解食用黃豆油會不會改變大腦下視丘內基因的表達及其相對應化學訊號物質的改變,科學家利用餵食等熱量(isocaloric),高脂肪(佔比40%)飲食的雄性小鼠進行了本次實驗,四種飲食分別是:傳統的黃豆油(高亞油酸;轉基因大豆)、高油酸黃豆油(Plenish;低亞油酸)、椰子油(高飽和脂肪;添加豆固醇;不含亞油酸)、和低脂(佔比13.4%)飲食對照組。結果發現,黃豆油會對小鼠的下視丘功能產生影響,而下視丘是和生物體內很多的重要功能關係密切,包括新陳代謝調節體重、維持體溫、生殖功能以及生物體對壓力的反應,因此引起科學家和媒體的關切。兩種黃豆油飲食組(傳統和高油酸組)對下視丘內許多基因表達的影響效應非常相似,而與低脂對照飲食組相比,椰子油飲食組對下視丘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些對基因表達的改變可以直接影響發炎、神經內分泌、神經化學訊號和胰島素信號傳導等的正常運作,不可掉以輕心。兩種黃豆油餵食組中,小鼠下視丘的催產素(“愛情”激素)的基因表達向上增加(upregulated),同時也看到血漿中催產素的濃度升高。與此同時,研究小組發現大約有100種其他基因也會受黃豆油的影響,從而影響到能量代謝以及正常的大腦功能,所以可能會增加自閉症、帕金森病、阿茲海默症等一系列神經疾病的風險。在同樣添加有豆固醇(黃豆油中的天然植物固醇)的椰子油飲食中,並沒有觀察到下視丘基因表現異常和血漿催產素的變化。另外,兩種亞油酸比例差距非常大的黃豆油(51% vs 3.6%)也都會影響下視丘的基因表達。因此推測,豆固醇和亞油酸都不應該是黃豆油飲食對下視丘影響的罪魁禍首。研究作者特別強調:我們還沒有明確發現黃豆油中究竟是哪種成分導致了下視丘的變化,因此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黃豆油可以導致神經疾病。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毒理學家和細胞生物學教授Frances Sladek認為,這項研究提示我們應該減少黃豆油的攝入,但豆腐、豆奶、毛豆或醬油等其他豆製品,應該無害。因為它們僅含有少量的油,同時含有必需脂肪酸和蛋白質等大量有益健康的營養物質,所以不要因此就不吃它們。Sladek補充,這項實驗僅針對雄性小鼠,而催產素對雌性小鼠的健康會更加重要,因此也應對雌性小鼠進行類似的研究。而且這項研究只在小鼠身上進行,若將小鼠實驗結果直接預測人類的結果是不一定對的。因此,黃豆油對人類神經系統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證明。但有鑑於美國飲食中黃豆油佔大宗(58%),因此黃豆油對下視丘基因表達的影響,還是需要提醒社會大眾注意的。【表1】常見七種市售廚房食用油,脂肪酸組成成分一覽註: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不易保存,會產生油耗味同時有礙健康。其氧化的容易與否和雙鍵的數目有關,例如亞油酸比油酸氧化快30倍,而次亞麻油酸則比油酸快80倍。現階段廚房用油(非涼拌油)傾向飽和脂肪愈低愈好,油酸愈高愈好,同時亞油酸和次亞油酸也應降低。所以表中的高油酸黃豆油、苦茶油、橄欖油為首選廚房的煎煮炒炸油,但仍應盡量減少煎炸。天然芥花油可以進一步被調整為低芥酸高油酸芥花油,天然葵花油可以調整成高油酸葵花油後,也可以變成好的煎煮炒炸油。另外,由於本篇文章介紹不論傳統或高油酸黃豆油在動物實驗中會影響內分泌中樞,因此建議謹慎少用。
-
2020-04-09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該飯前還飯後吃?專家:這7種不宜飯前食用!
水果該在飯前吃還是飯後再吃比較好?部分營養師主張水果應該飯前吃,能避免飯後吃水果時攝取過多糖分,但卻有人因此引發胃痛及眩暈。到底哪些水果在空腹時最好別吃?針對有眩暈症病史的患者,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則建議,飯前最好避開吃荔枝、甘蔗等含糖量過高的水果。主張飯前吃水果的理論,在於有利於腸胃吸收,另一方面還能控制正餐時進食的熱量,但營養學界歸納出番茄、柿子、香蕉、橘子、山楂、甘蔗和荔枝等7種水果,不宜在飯前食用。像是橘子和山楂富含果酸等有機酸,易產生胃食道逆流症狀;空腹吃柿子易引起胃石症;空腹大量吃香蕉,會使血液中含鎂量突然升高,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其中含糖量過高的荔枝和甘蔗,不但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空腹食用更可能因為肝臟轉化酶來不及將水果中的果糖轉換為葡萄糖,導致體內血糖突然飆升,引發頭暈目眩,不可大意。通常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代謝性疾病及心臟血管疾病或頸椎關節黏連症等疾病患者,較常因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症,引發眩暈、嘔吐或兩側性耳鳴。李宏信指出,部分糖尿病患因為感染、腹瀉或攝取過多糖分高的食物,導致體內血糖急速飆升,而出現頭暈現象。 一般而言,眩暈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積水腫脹所造成,壓迫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內的神經,進而引發平衡失調,若有如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等新陳代謝疾病或長期抽菸者,內耳血管更容易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造成血管硬化而阻塞或血流不通暢。若是再加上生活壓力大,身體無法順利調適,也會促使內耳血管過度收縮,一旦血流不順暢,就會造成組織缺血壞死,最終內耳神經萎縮,引起眩暈症狀。 若出現突發性眩暈情況,應多加留意盡速就醫。李宏信說明,臨床上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和水分,以降低內耳壓力。發作時應保持心平氣和、穩定的心理,且勿使頭部轉動,以免促使眩暈症更嚴重,待病情穩定下來,再給予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來提升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會加強患者神經營養活化、血管擴張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為主,幫助內耳循環以增加氧氣及養分之輸送,防止細胞老化,促進內耳功能恢復正常,降低日後復發的頻率。 眩暈患者只要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功能都能獲得改善,建議多補充維生素B群補充能量,有助神經細胞修復。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眩暈屬於文明病,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及飲食習慣等,都是造成眩暈的因素,尤其調味過油、過鹹、過甜的食物皆易導致新陳代謝變差,影響內耳三半規管正常機能,飲食應特別留意禁忌,並應戒除菸酒,以免不慎誘發眩暈症狀。★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大流行 陳建仁感嘆:不知WHO現在能做什麼
副總統陳建仁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再度指責世界衛生組織這次防疫決策「too late(太遲)」,防疫要劍及履及、超前部署,「現在也不曉得WHO能為世界各國做什麼,因為火燒起來了,這是蠻悲哀的事情。」專長為流行病學的副總統陳建仁,在這次台灣防治新冠肺炎的工作上,不僅扮演幕後總顧問的角色,更與歐盟、美國等各國的衛生決策人員、流行病專家進行防疫交流,為總統蔡英文提供專業意見。台灣這次防疫獲得國際一致讚賞,反觀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成為眾矢之的。被暱稱為「大仁哥」的陳建仁一改暖男形象,不僅曾批評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也公開點名中國隱匿疫情。陳建仁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中華民國當年也是鼓吹成立世衛的國家之一,歷任秘書長基本上都做得相當不錯,特別是SARS期間的女性秘書長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n Brundtland,曾任挪威總理),儘管當時遇到有些國家阻撓,仍毅然決然派遣WHO專業組織團到台灣,與台灣合作。「SARS期間,WHO扮演很重要的協調角色,很快發布訊息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不能抹煞WHO以往的貢獻」,他舉例,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是SARS以後才開始,到目前為止,發布過6次。他說,以2009年流行性感冒H1N1來看,第一個病例發生以後1個月就發布PHEIC,當時只有3個國家出現病例;但新冠肺炎是2019年底發生後直到1月30日才發布PHEIC,當時全世界已經有8000多人感染。「3個被感染的同學都不隔離,傳到第10次,將導致近6萬人感染。」陳建仁曾在臉書貼文,用簡單的數學解釋傳染病動力學,如果沒隔離,將導致恐怖的結果。他強調,防疫是需要劍及履及、超前部署、提高警覺,絕對不能拖。看到WHO這次防疫牛步化,陳建仁忍不住多次開砲,也引起各界對疫情更加重視。他說,「對WHO也是愛之深責之切,對於這樣重要的傳染病,怎麼不早一點發布,讓全世界的人提高警覺」、「有點恨鐵不成鋼」。「我做防疫性子比較急,我是急驚風,碰到慢郎中的反應,個人會覺得實在有點慢」。他感嘆,「不曉得WHO現在能為世界各國做什麼,因為火燒起來了,too late(已經太遲)」,他認為,那是蠻悲哀的事情,如果可以讓大家早一點提高警覺就沒事了,「為什麼到那麼晚了才說是大流行?」儘管世衛被外界指責無法防止疫情在全球擴散,但陳建仁仍強調台灣必須爭取參與WHO。他指出,WHO的工作不是只有傳染病,還包括環境衛生、慢性病如癌症、心臟血管疾病、空氣汙染引起的肺病、醫療照顧體系、健康保險等等,WHO以前做了很多事,包括禁菸活動、女性健康的促進、普及基層醫師的照顧等等,都做得很棒,台灣雖然不在WHO,還是從WHO學到很多。陳建仁說,台灣早期公共衛生人才都是WHO訓練出來的,WHO在人才訓練上,有很大的貢獻,台灣當時也為東南亞訓練很多公共衛生的人,「為什麼不讓專業回歸專業,讓台灣的專業對全世界特別是週邊國家做出貢獻?」他強調,不會因WHO這次新冠肺炎防疫做得不好,就完全抹煞WHO的貢獻,反而因為這一次新冠肺炎的經驗,讓全世界對WHO有更多的期待、盼望,讓WHO再造是很重要的。陳建仁表示,當全世界跨國組織愈來愈大,應強化WHO的專業性、多國的參與,更重要的是減少政治干預,才能做得更好。除了WHO外,陳建仁回憶,過去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衛生部長會議,與理念相同國家推動相關倡議,這也是一個國際衛生合作的管道。他表示,台灣必須與各國做好防疫工作,台灣與美國建立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也是一個很好的平台,透過GCTF可以做全球衛生、登革熱、茲卡病毒、病媒蚊等管控,台灣有能力且願意協助週邊友好的國家做好防疫工作。
-
2020-02-28 橘世代.時尚橘
完美保養先從喝水開始 讓專家教你如何「好好喝水」!
水,是世界萬物的起源,在我們生活周遭無所不在,而人體70%也是由水組成。水參與身體中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但也最常被我們忽略,喝水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絕對不是說說而已!現在讓SuperFIT營養師帶你探索「水的奧秘」水在哪裡?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約佔體重50~70%,然而這些水都在那裡呢?它存在於血液、淋巴液、消化液及器官組織間,都含有許多水份,如下:1.血液血液中的含水量高達90%,構成「血漿」的主要部分,血液最重要的就是體內的循環系統,負責運送身體各處的養分及氧氣,且將代謝的廢物帶走,並到肺或是腎臟排出。2.淋巴液人體內另一個循環系統便是淋巴循環,主要參與身體的免疫系統反應,而淋巴循環中含有淋巴液,為澄清無色的液體,含有白血球、淋巴球等與免疫系統相關的物質。3.消化液消化系統中不管是唾液、胃液、膽汁、胰液、腸液等,都含有水分,才能夠有效的作用及分泌。4.各個器官中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大腦、心臟、肝臟、腎臟、肌肉、軟骨組織等等都含有許多水份,以提供各個器官發揮正常生理功能時所需的溶劑及媒介。水在我們體內為什麼如此重要?水在人體內參與了許多與營養素代謝、養分運輸、廢物排出、溫度調節及器官細胞間的潤滑保濕作用,因此水是人類存活十分重要的物質,若沒有充足的水分補充,便會影響到這些生理功能,進而威脅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讓我們來談談「水的生理功能」1.參與生化代謝:在人體內,水參與體內所有物質的新陳代謝,而人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含有水分,水參與任何營養的代謝利用、儲存等。2.養分及代謝廢物的運輸:人體內含有血液,而血液中大部分的比例是水,能夠運送養分、氧氣至全身各個器官中,使我們的器官獲得足夠的營養以維持正常機能,並且血液會帶走器官在運作所產生的代謝廢物,前往肺臟或腎臟交換成氣體或尿液排出。3.調節體溫:當人體中進行物質代謝時,會產生許多熱,體內的水能夠吸收多餘的熱,使我們人體的體溫不會發生明顯的波動。另外,當體內有大量的熱能時,體能夠透過流汗的方式,將熱從皮膚散失出去,使體溫維持在正常狀態。4.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當食物進入口中一直到食道、胃、小腸、大腸等一連串的消化管道,食物不斷地被消化分解,最後在小腸吸收,而這些分解食物的物質,便是消化液,而這些液體絕大部分的組成是水,故水在參與食物消化吸收營養的過程中十分的重要。5.潤滑作用:水具有潤滑的作用,像是眼淚可以防止眼球乾燥,而唾液的分泌有助於吞嚥及潤喉的作用,此外水也能夠減少器官、關節間的摩擦,以保持運動協調的狀態。水的在身體中的功能多到數不清,然而知道水如此的重要,但我們卻往往會忽略了他。據分析,在台灣處處都有飲料店,人手一杯含糖飲料可能就是一整天的飲品,導致忘記了喝水;也非常多上班族,從早上到下班,屁股根本沒離開椅子,越忙月忘記喝水上廁所,接下來就會導致便秘、發炎等狀況,每天喝的水往往不足身體所需,過多的代謝毒素無法順利排出,長久累積下來會使身體慢慢出現健康問題好好喝水,可是保持營養健康的最基本關鍵啊!喝水不夠?小心健康亮紅燈!人體一天排尿量約1500 c.c.,若再涵蓋呼吸的水氣、皮膚的散失、排出的糞便,甚至是汗水,每天大約會流失2000 – 3000 c.c.的水,倘若水分補充不足夠,身體可能會呈現較乾燥的狀態,使得許多代謝廢物無法順利排出,反而囤積在體內,而過多的代謝廢物可能產生毒素,而破壞體內許多的營養平衡及健康機能,水若喝不夠,可能容易引發以下的健康狀況問題:1.影響腎功能喝水不足手先會影響腎功能,若尿液量不高、體液少、顏色濃黃,代謝廢物無法順利的排出體外,而長期累積下來可能會導致尿酸過高、痛風、腎結石、尿道結石甚至是尿毒症,而可能會引起發炎等狀況。2.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當攝取的水分不足,便會導致身體的體液不足,血液便較濃稠而循環變慢,此時便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像是血管阻塞、心肌梗塞,甚至是中風的機率都會增高。3.關節問題每個關節的表面都覆蓋著軟骨,其中也包含了緩衝液來減少軟骨之間的摩擦,就像是潤滑油的功能。倘若身體的水分不夠,關節中的華液便會減少,無法正常吸收關節間的衝擊,彼此互相摩擦,進而會引發關節問題。4.皮膚、眼睛乾澀表皮組織間也含有水分,若缺乏水份,皮膚會顯得乾澀,且可能水份及油脂不平衡而引發痘痘、發炎等問題。而眼睛因為含有淚腺,使我們的眼睛不易乾澀,倘若身體缺乏水份,淚液無法正常分泌而可能導致乾眼症等問題。所以多喝水不僅能夠促進我們的代謝,還可以幫助我們將體內因為代謝營養、運轉機能所產生的廢物排出此外也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保護腎臟甚至是器官間的潤滑作用,都能夠發揮大大的功效沒事多喝水,身體健康沒煩惱!這是我們熟悉的廣告詞,行走間、等車的過程、或是在辦公、休息等時候,就來杯水滋潤一下我們的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能夠幫助我們身體許多面向更營養健康,包含:1.促進身體代謝先前知道水是體內許多生化代謝的媒介,體內許多的化學反應均需要在有水的環境下進行,因此多喝水能夠促進我們的身體營養代謝,使我們更能夠有效利用體內的能量!2.排除體內累積的毒素因為體內的代謝而產生出許多的廢物,因此我們必須透過血液循環以及尿液,將我們體內所累積的代謝廢物排出,避免累積在體內而產生毒素。3.皮膚柔嫩愛美的女孩若想要皮膚變好,多補充水分是必要的,體內若有充足的水分,血液循環正常,皮膚就能夠得到充分的養分,新陳代謝也正常,保持皮膚的油水平衡,使得皮膚光滑透亮,除了保養品,由內而外的保養更加重要。4.大腦反應更快,精神好美國研究指出,水是提供氧氣的重要元素,而平常大腦運作時需要氧氣才能夠運轉更快,加上血液循環好,也能夠給予大腦足夠的氧氣,精神及思考能力也會更加有效率。5.增加抵抗力補充足夠的水分能夠強化肝臟及腎臟功能,有助於排出體內累積的有毒物質,且因為水參與了整體的身體循環,便能夠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雖然多喝水是好事,但每件事都「過於不及」,怎麼喝?跟喝多少?成了重要的課題,適當的補充水分才能夠使身體的健康機能越來越好在喝水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注意幾個要點:喝水的注意事項:1.喝水適量足量:健康成人每天至少會流失2000 – 3000 c.c.的水分,因此成人一天的健益喝水量建議落在此區間之間。2.關鍵時機掌握好:最好的喝水方式少量多次補水,或是每個小時平均攝取,但避免一次喝太多的水,避免造成電解質不平衡而身體不適。此外每日起床可以喝一杯溫開水,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唷!3.避免飯後攝取太多水分:當食物進入到我們的消化道時,此時的消化液正在分泌分解食物,倘若飯後攝取太多水分,可能會稀釋消化液,進而導致不容易消化吸收。4.晚上不要喝太多水:晚上建議不要喝太多的水,不然可能會導致半夜起床上廁所,而影響到睡眠品質唷!參考資料:https://www.ttv.com.tw/lohas/view/23916本文摘自《SuperFIT極度塑身》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