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家暴
共找到
127
筆 文章
-
-
2020-06-23 橘世代.好學橘
女人的計劃/矽谷鋼鐵人的母親:我寧願將來墓碑上寫著「她很風趣」,也不要寫著「她很美麗」
「矽谷鋼鐵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母親梅伊・馬斯克 (Maye Musk)15歲出道當模特兒走秀,曾經被說這份工作做到18歲就玩完了,但她卻持續超過50年。59 歲時她索性留起一頭銀髮,擁抱「變老」的美,到72歲仍保持火辣身材,活躍於時尚圈,走過紐約時裝週伸展台,上過《Vogue》、《時代》、《美麗佳人》等雜誌封面,代言廣告更攻占紐約時代廣場。當你以為她不過是一位知名超模、大齡美妝代言人,梅伊的首要職業其實是營養與飲食建議諮詢,並擁有兩個碩士學位,以及在南非、加拿大、美國開業的專業營養師執照,營養師生涯長達45年。同時,她也周遊世界各地,針對各種議題發表演說,暢談人生經驗。然而,梅伊並非一路平順亮麗——在少不更事的時候,糊里糊塗走進婚姻,因為害怕報復默默承受無情的家暴,31歲成了單親媽媽;之後在窮困中一度打五份工,勉力維持三個孩子溫飽,同時還攻讀碩士學位。梅伊說,在人生中的每個階段所做的選擇,都會有意外的收穫。你不需要預先規畫好人生變化的每個細節;當問題出現時再想辦法解決就可以了。當然,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問題,你只需要計畫第一步。外表不是唯一條件 風趣比美麗更重要我五十幾歲的時候去試鏡某個需要美貌的廣告。試鏡導演說:「哦,你真美。」我說:「咦,這不是先決條件嗎?」我是說,我本來就是來參加選美的。我認為我很風趣,因為我從小在南非長大,早就習慣人們開自己的玩笑了。對方卻嚇壞了。他們一點也不覺得我幽默……甚至連被列入考慮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我太大言不慚了。後來,我學到教訓,只要說:「謝謝。」我到現在還不理解,為什麼美國人那麼愛把美麗二字掛在嘴邊。在南非,聰明、有趣又富幽默感的女性更受重視,而不是你的外表。一個人的特質可以有很多層面,我寧願將來我的墓碑上寫著「她很風趣」,也不要寫著「她很美麗」。如果長相不完美卻又過度執著外表,會產生不安全感。這會讓你鬱鬱寡歡,也會阻礙你發展出其他更美好的特質,像是機智、幽默和有意思。別困在負面情緒 轉念讓生命變美好我的建議是善待別人、聆聽別人並積極樂觀。不要開口閉口都在講你的悲慘人生。展現自信、尊敬、關注和笑容;這麼做能讓你魅力萬千。每個人都有值得與人分享的才華,如果此時你覺得你沒有任何才華,不妨想想過去對人生自豪的時候,想想那個部分、研究它、分享它,讓自己變得更風趣。你不需要多才多藝,但你需要有所擅長。當人們問我某道菜怎麼煮,我束手無策,因為我不擅長烹飪。我不會因而難過,這不是我的才華,也不是我的興趣。我不喜歡烹飪,自然不會為了引人注意就去實驗某道新菜。你所擅長的必須也是你喜歡的。還有,要培養幽默感,對別人所言不要那麼敏感。有男人想跟我約會,我拒絕他,他會說他能找到比我更年輕的。我只是笑一笑,我根本不在乎他能找到誰;我對他不感興趣,更不會因為他說了什麼而沮喪。我們得接受現實,心滿意得。若能談笑風生、自我解嘲、讓聲音多點爽朗,你就會更加風趣。不談自己很難,尤其是如果你歷經困難,會更想說給人聽,但你更需要讓自己魅力四射。本文摘自《女人的計畫:經歷過家暴、挫折、貧窮後,她仍保有美麗、冒險、家庭、成功、健康。她是鋼鐵人伊隆.馬斯克的媽媽》,大塊文化 2020/06/03 出版 【熟齡精選延伸閱讀↘↘↘】。7名女兒總動員 劉蘭嬌圓一甲子演員夢。名醫鄭丞傑翻滾女人堆 女權妻子王麗容:我有免疫力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2 橘世代.好學橘
特斯拉CEO的媽媽/梅伊馬斯克:我71歲了,卻是我這輩子最搶手的時候!
作者為特斯拉CEO、有「矽谷鋼鐵人」之稱的伊隆・馬斯克之母,梅伊曾開玩笑說:「伊隆成名後,我才變得有名。」不過,她比兒子更早出名,近年事業如日中天,豪不遜色,活出了自己閃耀的銀色下半生!鋼鐵媽媽梅伊.馬斯克,與你分享一段「險中求存、如履薄冰」的人生,和那些數不盡、跌宕起伏的遭遇與個人傳承。超級名模的祕訣 是「白髮!」我在五十九歲開始放任自己留銀髮。兩年後,《紐約》(New York)雜誌封面登出我懷孕的形象(哈,我沒有懷孕,但照片看起來很像真的)。我六十七歲首度登上紐約時裝週伸展台,和年紀只有我三分之一的模特兒一起走秀。我在六十九歲搖身一變,成為封面女郎(CoverGirl)品牌代言人。你能想像嗎?我壓根沒想過。我沒料到讓自己白髮婆娑會是成為超級名模的祕訣。我十五歲第一次走伸展台,他們告訴我這份工作十八歲就玩完了。我從沒想過我的模特兒生涯會持續那麼久—更別提居然在七十一歲達到巔峰。而我依然佇立,已經過了五十六個年頭,我才正要振翅高飛。女人無需隨年齡增長而放慢腳步,我正像顆高速子彈向前奔馳。我求知若渴、享受玩樂、工作量比以前更多,我認真經營社群媒體、確保我比以前更努力,也比以前更樂在其中。不要害怕變老 人生由自己決定我有提到玩樂嗎?如果男人不需要放慢腳步,我們也不要。別讓年齡拖累你、阻止你前進。好好照顧自己:吃得好、常微笑、活躍、快樂和自信。我從來不怕變老,有趣的是,當我看到我臉上的皺紋—六十歲後,我大腿和手臂也出現皺紋—會覺得它們很好玩。我很高興自己很健康。我少女時期開始在南非普利托利亞(Pretoria)當模特兒,不覺得自己當模特兒有什麼特別或幸運,不過就是份工作而已。它的薪水比其他工作優渥,這一點很棒,但當我最初得知時,倍感意外。你前往某處、穿上洋裝、上台走一圈、然後就回家,有什麼道理坐領高薪?但酬勞的確很高,特別是,我只是個十幾歲的小女孩。42歲時,我搬到多倫多,繼續兼顧模特兒和教學事業,同時還攻讀博士。我的模特兒資歷豐富,多倫多一家經紀公司看中我能為公司賺錢,因此願意簽下我。業界多數的模特兒工作都要找年輕的女性,但有時他們也需要有點年紀的模特兒,讓產品更貼近現實。我就是在這個時候首度拍攝祖母形象廣告,而且在雜誌封面。天無絕人之路 隨時另訂計畫誰會想到我成了銀髮族之後會一炮而紅呢?我15歲時,他們告訴我模特兒生涯到 18 歲就會結束,如今我 71 歲了,卻是我這輩子最搶手的時候。我學到,天無絕人之路,你隨時可以另訂計畫。當然,我花了好長時間才學到這一點,而且我還在持續學習!此時還出現了另一個巨大驚奇,那就是社群媒體!人們看到我的廣告,非常喜愛我的白髮,我的髮色也讓我接獲許多工作邀約。現在的我總是快樂自信地去工作,因為我知道現場只有我是一頭白髮。如果遇到別的白髮女性,我會笑著說:「撞色、撞色。」有件事我很確定,那就是我的人生越來越精彩。每個禮拜一,我都更加神采奕奕,因為我期待會接到有趣的工作,就算沒有,我依舊迫不及待地更新我的社群媒體和網站,吸引更多工作機會。所以我說 71 歲真是太棒了,我根本不擔心年紀的問題。我享樂都來不及了。本文摘自《女人的計畫:經歷過家暴、挫折、貧窮後,她仍保有美麗、冒險、家庭、成功、健康。她是鋼鐵人伊隆.馬斯克的媽媽》,大塊文化 2020/06/03 出版 【熟齡精選延伸閱讀↘↘↘】。退休更好玩 咖啡職人也是人生導師。退休警夫婦山林開咖啡廳 「喝1杯,還能做法律諮商」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1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新型冠狀病毒重創產業、影響生計,一般民眾不能出國、不聚會、少出門,有些上班族改為居家工作,連志工活動也大多取消,一下子多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時間。當學生突然被告知老師生病不上課,或公司的會議因故臨時取消,這忽然多出來的一、兩個小時,不論是用來嬉戲、聊天、放鬆或趕進度,感覺都是賺到了。而這次的疫情長達四個多月,我們除了配合防疫政策、維持健康,是否無意中也成就了一些事情?廚藝精進:減少了外食。雖然叫外賣很方便,但吃多了,難免還是想吃家常菜。尤其平常難得聚在一起的家人都在家,家庭主婦想盡辦法,包括從網路搜尋,天天變出不同菜色,廚藝大為增進。最近疫情趨緩,我在一家生意很好、座位很擠的餐廳吃飯,無可避免地聽到鄰桌兩位熟年男士的對話,內容竟然是分享如何在家煮出一碗好吃的麵。體態豐潤:不能到處趴趴走,許多運動中心暫不營運,加上廚藝精進,體重不增也難。幾個月沒見的朋友怎麼臉圓了,肚子好像也多了一圈,想朋友看我也應如是吧。看見住家附近的美好:有些朋友反而體態輕盈、身子結實,原來是每天早晚都在住家附近的公園、堤岸、步道或街道健行約萬步,心跟著靜下來,才發現住家附近原來也有好風景。凝聚親情:一家子整天在一起,難免有摩擦,甚至有家暴的新聞出現,但此時也是凝聚親情的好機會。例如朋友住在國外的孩子回台,因班機取消回不去,除了與父母一起追劇、打麻將,還深度長談,化解了小小心結。修補身體:台灣因疫情控制得宜,醫療資源不匱乏,一般手術不受影響,甚至因就診病患減少而排程容易,有些人乘機就醫,處理皮膚小腫瘤或開疝氣,像我就動了腰椎手術,之後剛好在家休養。有位朋友則去美容除斑,因為大家都戴口罩,臉部紅腫看不到,只覺得疫情怎麼讓她變得更漂亮了。原來眼睛也會笑:有位朋友說本以為大家都戴口罩,只露出眼睛,不用化妝、不塗口紅,與人碰面時,臉上也不用有表情。沒想到原來笑時,眼睛會瞇起來,有時還成一條縫。所以儘管戴口罩,笑意、臉色還是藏不住,何況我們還有點頭、招手等肢體語言呢。多看書,勤寫作,體驗視訊開會與遠距上課:這是我主要的活動,早上努力閱讀家中閒置許久的新書,並寫讀後感;下午靜下心來寫作,讓專欄文章提前交稿。許多會議因疫情而改為線上會議,我學習如何加入視訊會議,不要誤開麥克風或鏡頭,以免讓自己和家中亂象顯現於畫面中。另外,直播會議不僅省了交通往返,而且在家聽演講,一邊喝茶、削水果或做做伸展運動,學習效果也很不錯。當我們慢慢走出對病毒的不安與焦慮,生活逐漸恢復到原本忙碌的常態,回想疫情期間的不便、沉潛、慢活與耐心,真是一個很不尋常的經驗。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05-05 科別.精神.身心
防疫情緒緊張加衍生家庭糾紛怎麼辦?聽醫師建議
在疫苗和特效藥還沒出現前,高規格新冠肺炎防疫措施讓精神科、皮膚求診人數增加。衛福部桃園醫院身心內科主任蔡孟釗指出,某些民眾以往和家人的關係較疏離,而在居家檢疫足不出戶的情況下,與家人相處反加重緊張的情緒,衍生爭執或家暴情況。另外,防疫期間也有民眾表現面臨各方面的壓力有負面情緒,感到無助而採用藥物或酒精等傷害身體的物質來紓壓。醫師建議無論是居家檢疫或減少外出者,可以利用此時做一些家事,試著了解另一半過去做家事的情境,增進家庭關係。雖然要維持社交距離,但隔離者還是能透過視訊連絡家人朋友,試著讓彼此的心更親密,讓對方感受到此刻是安全的,而且要一起渡過疫情。新冠肺炎也讓身心科患者卻步,即使藥都吃完了,仍因疫情不敢回門診拿慢性用藥處方,更甚者因停藥而焦慮症狀復發,增加飲酒和吸煙量。如因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無法親自就醫,可委請家人協助;不敢到醫院就醫者,亦不妨主動聯絡醫療院所,當地醫療院所亦對疫情期間有相關措施協助。衛福部提供1925安心專線電話諮詢,和各地衛生局均有提供專線諮詢就醫及心理問題。。衛福部桃園醫院團隊治療確診對象時,除了隔離病房的專責護理師和醫師們,臨床心理師也是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的重要成員。醫師表示,患者常見的擔心如自己會不會傳染親友,也擔心自己的病情會惡化變成重症,如果出院會不會復發,也想到以後在職場、社區會不會遭歧視,想到這些,也會有自責和罪惡感,伴隨出現失眠,不安,肌肉緊繃,頭痛等身心症。類似的情形也會出現在醫護人員身上,因高張的壓力出現行為改變,如不敢接觸家人,失眠,易怒,不能專心,回家不斷清潔身體等。醫師表示,對確診者和所有配合防疫措施的民眾要給他們正能量,讓他們明白隔離和治療是一種付出,感謝他們保護台灣人民,避免疫情擴大。
-
2020-05-02 橘世代.健康橘
「給孩子愛的不定一是媽」 母親節的另個過法
每個人的成長歷程裡,有個穩定安全的依附對象非常重要,攸關這個人的如何發展自我概念,以及日後人際及親密關係等;多數孩子的依附對象是父母親,尤其是母親。對多數人來說,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核心,但是成長過程的依附對象不只一個,有些孩子小時候的主要照顧者可能是爺爺、奶奶或保母,這也會是他們的依附對象。並非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有母親這個角色,但是只要有人替補了照顧者的角色,讓孩子知道:「有個人是全心全意愛我的,他在乎、看重我,願意支持我、保護我,我是安全的、被愛的。」即便沒有母親,孩子也能健康成長。但是「完整家庭」與「慈愛父母」的形象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太過「理所當然」,所以在「非典型」家庭內成長的孩子,會不斷被提醒自己「不一樣」,常常自我懷疑:「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沒有媽媽?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若主要照顧者給的愛很厚實,他可能在青少年經歷一段迷惘後,慢慢做人生整理;但若無,可能會迷失,有濫交、自我傷害、追求浮誇稱讚等行為。反之,有些家庭的母親情緒控管有問題、甚至有家暴行為,孩子感受不到愛與安全,對孩子的人格養成反而有問題。所以,母親節可能會給某些人複雜的情緒:「我有媽媽,她也是我小時候的主要照顧者,但我不想感謝她」。在生命裡,愈是親近或者是連結愈深的對象,可能給你帶來的傷害就愈大,有些的確是不適任,但其實也有很多母親是力有未逮。再完美的父母都可能會對孩子帶來某些程度的傷害,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有限,無法盡善盡美處理所有事,父母也只能盡量求取平衡。慢慢長大,我們會看懂:「媽媽雖然不完美,卻很努力了。」會知道要如何感謝。甚至也會漸漸明白:「我知道媽媽很辛苦,我可以照顧她,但我無法很愛她。」把自己的情感和責任分開。母親節不僅是個感恩的季節,也是個人生整理、關係重整的好時機。看更多報導:《橘世代》【精選延伸閱讀↘↘↘】。照顧父母誰之責?媳婦「重擔一肩扛,想人生重來」。不怕空巢期 洪荒與外地女兒只有「一個手機的距離」。面對「家庭老化」 父母與孩子該如何獲取平衡?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23 科別.精神.身心
疫情影響家暴增加 防治專家:練「三段法」思考防家暴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衛福部統計,疫情發生1至3月全國家暴通報案件約3萬2000件,與108年同期相較,約成長5%;嘉義縣社會局說,1至3月家暴1084件次,較同期增加157件次;專研家暴、輔導家暴逾20多年的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林明傑指出,疫情下導致經濟蕭條,甚至居家隔離雙重壓力,讓家暴者心情受到打擊。林明傑指出,家暴案約6成親密伴侶,對兒少與老年傷害各占15%。不管哪類7成來自家暴家庭,也就是幼年目睹父母間暴力甚至自幼被打,所以沒學過和平面對衝突方法,甚至沒想過可以想方法法面對不舒服。這表示家暴其實是心理創傷,再加上沒能學習好的做法導致。林明傑鼓勵有家暴行為者,或有情緒起伏者,根據「三段法」做好思考。第一、先想是否希望子女學到暴力導致婚姻也不好,如果不希望,應該想怎樣做好示範,如自我整理與休閒紓導。第二、自問能否練好「閃招」,如果第一題是不希望子女不好,那應該在氣起來時,做好緊急煞車,這時先馬上離開現場,並用一口喝水或深呼吸鬆肩膀,讓心放鬆,鼓勵練上三遍,看自己能否放鬆,「此時告訴自己,我能控制好自己,並告訴對方兩三天後再談此事。第三、搜尋網路「面對困難的智慧」,或回想有無聽過宗教或古人有道理的話,甚至去問宗教場所詢問如何面對,林明傑曾鼓勵1名毆打愛賭博妻子丈夫去問神明,神明指出面對困難新想法,讓丈夫釋懷找出好方法,幫妻子戒賭,找到工作。林明傑最近將研究與輔導心得寫成一本書「家庭暴力的全貌與防治」,說明實例與成功方法,並將教導影片放在影音平台YouTube,可搜尋「中正大學婚姻溝通」、「簡易身心輔導法」、「善意溝通四關鍵」,教導性溝通、情緒溝通、衝突溝通、酒癮保健、身心保健的簡易氣功等。
共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