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5 性愛.性福教戰
搜尋
嬰兒油
共找到
12
筆 文章
-
-
2025-02-11 醫療.皮膚
天冷皮膚搔癢難耐?7招有助緩解不適:內層避穿毛料、尼龍衣
天氣寒冷,許多民眾穿上毛衣禦寒,但有時會遇到皮膚乾癢,一直抓癢不停,進而影響生活與睡眠。天氣溫度下降,人體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會減少,皮膚易缺乏油脂與水分,血液循環變差,影響皮膚的代謝及免疫功能,導致搔癢難耐。尤其年長者,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乾癬、魚鱗癬等保水能力較差的族群,或是服用降血脂藥物、抗雄性素藥物等導致皮膚油脂分泌量較少的患者,更容易發生皮膚癢。好發皮膚癢的部位,以小腿前側、四肢、後背、腰腹等部位最常見,會出現皮膚粗糙、脫屑、搔癢、龜裂、發紅、丘疹等症狀,長時間的紅癢可能導致皮膚色素沉澱,嚴重時會引起皮膚發炎、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情形。想要預防天冷引起的乾癢不適,醫師及藥師建議由改變生活習慣做起,一些小撇步報你知:1.多運動與喝水,以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2.衣著建議內層衣物宜選擇刺激性低、透氣度佳的棉質材料,避免毛料、尼龍等材質,以減少皮膚摩擦、刺激及敏感。3.洗澡以淋浴為主,水溫低於40°C,若泡澡不宜太久,也不要使用去汙力過強的清潔用品,以避免過度清潔導致皮膚油脂減少,使皮膚搔癢加劇。4.可視自身衛生狀況調整洗澡頻率,若搔癢症狀嚴重者可考慮每兩天洗澡一次。5.洗澡後應避免使用毛巾用力搓揉皮膚,可適當塗抹乳液、嬰兒油、凡士林,以補充皮膚油脂,但需留意是否對產品成分過敏。6.避免使用含果酸、A酸、磨砂成分的保養品去除角質,以免更加刺激脆弱、受損的角質,使乾裂、脫屑及發炎等情況惡化。7.如有搔癢症狀,不宜過度抓撓患部,以免皮膚表層產生傷口,增加發炎感染的風險,建議可輕拍患部或冰敷來達到止癢效果。有些民眾會自行購買含抗生素、涼感成分的藥膏來緩解乾癢症狀,但因各類皮膚症狀的病因不盡相同,藥物過敏也會引起皮膚搔癢,倘若自行誤判病因、用藥不當,可能會適得其反。如有藥物治療需求,仍要諮詢醫療人員為宜,且應詳實告知病況、用藥、過敏史等,藉由專業評估來選擇適當藥物,例如內服或外用的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抗生素等,就能對自身健康多一層保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7 性愛.性福教戰
保險套尺寸、闊度怎麼量?女用保險套怎麼用、避孕效果好嗎?保險套常見問題一次瞭解
進行性行為時,若保險套尺寸太大易在行為中滑脫,因此挑選合適保險套尺寸並正確使用,既可以達到避孕,也能降低性病傳染風險。不過,市面上保險套產品琳瑯滿目,在挑選時該注意哪些事呢?本篇帶您了解保險套尺寸、保險套闊度量法等知識。保險套尺寸測量 先了解自己「闊度」市售保險套長度大約多在17cm-19cm之間,因此選購保險套,闊度才是最重要的。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說明,保險套尺寸是以「闊度」計算,而闊度指的是保險套圓周長的一半。建議挑選保險套尺寸時,事先測量勃起後陰莖周長,周長除以二即為闊度,市售保險套最常見的闊度尺寸為52mm。購買保險套前,可先使用「保險套測量尺」,或以皮尺/軟尺、繩子搭配直尺等工具測量闊度。▲保險套測量尺(圖/翻攝自「微笑藥師網」)▲保險套尺寸表(圖/翻攝自「微笑藥師網」)保險套測量尺測量4步驟1.將測量尺做成環形。2. 陰莖勃起時,將環形量尺套在陰莖上,輕拉量尺,使量尺剛好包圍住陰莖周圍。 3. 量尺上的闊度數字,即測得您適合的保險套尺寸。4. 也可使用量尺測量陰莖長度。陰莖勃起時,對折基準線,將量尺基準線貼齊陰莖底部,從底部量至龜頭,對照量尺上刻度即可得知陰莖長度。▲保險套測量尺使用4步驟(圖/翻攝自「微笑藥師網」)保險套材質分兩種 取得證號就安全據《微笑藥師網》撰文指出,目前市售保險套材質主要分為乳膠、聚氨酯(PU)兩種,乳膠材質的產品特色較有彈性、延展性佳,缺點則可能有「橡膠味」;聚氨酯(PU)材質產品特色較薄,目前保險套厚度0.04mm以下皆由PU材質製成,不過彈性沒有乳膠材質來得好,建議搭配潤滑劑使用。此外,不少民眾都有較薄的保險套易破,或部分保險套會添加局部麻醉劑、香料,或外觀有螺紋、顆粒會影響安全性等等迷思,顧芳瑜醫師解釋,不論保險套材質與厚薄度,其實只要通過審核,取得衛生福利部許可證號並正確使用,安全性方面無太大差異。但須特別留意,額外添加的成分可能會導致過敏。尤其乳膠屬於致敏材質,部分人可能乳膠過敏而不自知,若接觸部位產生搔癢紅腫等過敏反應,應就醫確認是否對乳膠過敏。保險套正確使用7步驟正確使用保險套,可降低性病傳染率並達到避孕效果。保險套使用7字訣「看、撕、擠、扭、套、取、丟」:.步驟1:看- 購買時,注意製造商、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步驟2:撕- 從邊緣小心撕開,不可從中間撕、用尖物刺穿。.步驟3:擠- 用手輕「擠」出保險套。.步驟4:扭- 捏住保險套前端輕輕扭轉,將空氣排出。.步驟5:套- 陰莖勃起後套上保險套並慢慢捲開,留意保險套正反。.步驟6:取- 射精後,用手扶住保險套開口處然後抽離取出,避免精液流出及保險套遺留在陰道。.步驟7:丟- 保險套用一次即丟,不可重複使用。(▲圖表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桃園醫院)保險套常見5大迷思明明有戴保險套,為什麼還是「中獎」?常見可能原因有三,第一、在使用保險套時,沒有將空氣擠壓出,造成射精時,保險套破裂;第二、由於男性興奮時,會流出少量液體,就算前戲、陰莖尚未進入陰道,也有可能不小心受孕;第三、射精後,尚未抽離陰道就急著抽掉保險套。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以下5個保險套迷思也應特別留意:1.保險套放皮夾、牛仔褲不少人將保險套放皮夾,但保險套不耐高溫,長時間放置容易變質;放在較緊牛仔褲口袋不斷摩擦也易變形。2.戴兩層保險套,安全加倍不少民眾誤以為戴兩層,安全性較佳,但其實保護力並不會比較好,還可能因摩擦增加破損機率。3.只要戴套,一定能避免性病進行性行為(口交、陰道交、肛交)務必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7步驟。不少民眾以為口交時,不需要戴保險套,但是A型肝炎、桿菌性痢疾等傳染病會透過不安全性行為造成感染,唯有落實安全性行為才能降低感染風險。4.凡士林、嬰兒油當潤滑劑顧芳瑜醫師指出,不論是乳膠或PU材質保險套,在接觸到油性物質後,可能會造成保險套張力變差、容易破裂。不建議使用凡士林或嬰兒油等油性物質作為潤滑劑,應以水性潤滑劑配合使用。5.保險套過期,還能用嗎保險套的保存期限通常4~5年,但高溫或強光會使保險套變質、拉力強度變弱,避孕功能可能因此下降,過期商品也易造成女性健康影響。避孕新選擇!女用保險套除了男性有保險套,女用保險套若正確使用也能達到避孕、預防性病。《長庚婦產科》表示,在美國,女用保險套被視為女性自主、保護自己的象徵,相較在台灣推廣不易,若要正確使用女用保險套,需有適當衛教及熟練技巧,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避孕成功率可達85%~90%。女用保險套使用5步驟相較男用保險套有多種尺寸可選擇,女用保險套為單一尺寸,其開口端及頂點端皆有軟環,將一端套住子宮頸避免滑出,另一端則留在陰道外,避孕原理為網住精液不進入陰道內。根據《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衛教資料指出,女用保險套使用5步驟如下:1.以躺姿、雙腿分開坐著,或採單足站立,把另一隻腳放在椅子上。沿包裝切口撕開,取出避孕套。(使用前先檢查避孕套:內置的彈性內環應該在避孕套閉口的一端。)2.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內環下半部。3.另一隻手將陰唇分開,把內環推進陰道內。4.手指伸進避孕套內,直到觸摸至內環為止,再繼續將內環往內推。5.當內環推至恥骨,即放置完成。放置完成後,少部分外環會露於陰道外,為正常現象,無須擔心。▲女用保險套使用步驟(圖/翻攝自「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女用保險套4缺點女用保險套為一次性產品,切勿重複使用。其材質為由聚氨酯製成,若是乳膠過敏者,女用保險套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女用保險套缺點可能有以下4點:1.陰莖可能滑至女用保險套與陰道壁間。2.性行為時,女用保險套可能會發出聲音。3.陰莖抽出時,可能將女用保險套一併帶出或使其破裂。4.女用保險套取得不易,價格也較貴。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881期微笑藥師網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Get the Facts.Internal condoms長庚婦產科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延伸閱讀:.性學專家傳授「2招性愛秘技」,餵飽伴侶不再讓她欲求不滿.如何挑逗伴侶?專家傳授「陰道敏感帶愛撫密技」,圖解實用手指技巧.做愛超過「x分鐘」不射精小心也是病!專家曝常見遲射原因有3種
-
2023-08-07 醫療.中醫
刮痧並非顏色愈深愈好!中醫解析「出痧」刮出什麼顏色才有效?
● 刮痧可刺激血液循環,改善身體散熱● 控制力道,避免破壞皮膚表面微血管● 選擇多肉部位,不會傷到骨骼和關節炎炎夏日,高溫讓人容易出現煩躁、昏沉、胸悶、頭痛、惡心等症狀,若不及時降溫,可能有熱衰竭、中暑危險。若有上述症狀時,不妨可以刮痧減輕症狀,應善用器具刮拭肩頸、背部,由上而下輕輕刮出「痧點」,當出現紅紫色瘀點,代表血液循環獲得改善。並非顏色愈深愈好 小心傷到微血管刮痧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對皮膚進行刮擦,可刺激血液循環,進而改善身體的散熱效率。不過,民眾常有迷思,以為刮痧出現紅紅紫紫、甚至黑色的瘀斑才有效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刮痧出現類似瘀血斑點,是血液從微血管流出並浸潤到周圍組織的現象,只要刮出微紅色或淡紫色的「出痧」即可。很多人以為黑紫色的痧點代表排出毒素、經絡有瘀滯,常導致下手過重,其實刮得又黑又紫反而傷害皮膚,造成皮肉損傷疼痛。林舜穀強調,刮痧一定要適度,施力過猛或追求大量的出痧,會破壞皮膚表面的微血管,當血液在皮膚表面凝固,形成血塊阻礙血液的流動,會使散熱效率變差。刮痧要善用刮痧板、陶瓷湯匙等工具,千萬不要用鐵湯匙、錢幣,容易破皮受傷;刮痧前可塗些乳液、嬰兒油,減少摩擦力。選對位置下手 肌肉豐厚部位循環佳刮痧也要選對位置,才不會傷到骨骼和關節。林舜穀說,肩頸、背部、手臂、下肢等是肌肉豐厚部位,血液循環較旺盛,適合刮痧,包括背部的闊背肌和斜方肌、手臂的三角肌和二頭肌、腳部的股二頭肌與闊筋膜張肌等。適合刮痧的肌肉部位闊背肌:背部最大的肌肉群,起始於下背的脊柱和骨盆區,延伸至上方並附著在上臂骨的下部斜方肌:分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肌群位於背部上方,從頸部下方延伸至肩膀,主要參與肩膀和頸部的動作三角肌:位於肩膀,肌肉的基底附著在肩膀骨上,頂端附著在上臂骨上,負責手臂舉高和外展的動作二頭肌:位於上臂的前側,從肩部延伸到肘部,當手臂彎曲、彎舉時,主要就是二頭肌在運作股二頭肌:位於大腿的後側,由臀部延伸至膝蓋後面,蹲下和站立時主要使用的肌肉之一闊筋膜張肌:位於大腿的外側,從大腿外側延伸到腳踝外側;當移動腳踝或足部時,主要就是闊筋膜張肌在活動(責任編輯:葉姿岑)你中暑了嗎?一分鐘快速了解中暑症狀、治療以及如何預防,上網免費檢測:https://bit.ly/45hbTH1
-
2023-03-14 性愛.性愛後遺症
她不想結婚,卻被「保險套」亂了人生規畫… 9種避孕法PK,這種失敗率最高
【本文重點】一位女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她意外懷孕,發現前男友故意使用不當方法讓她懷孕,讓她很受傷。然而,並不是所有人對保險套的使用方法都了解,例如使用油性潤滑劑或使用兩個保險套等都可能降低保險套的避孕效果。除了保險套,還有其他避孕方法可供選擇,如子宮內避孕器、口服避孕藥等。選擇正確避孕方式,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意外懷孕。--by ChatGPT一位女網友在Dacard發文指出,她27歲,前男友大她1歲,兩人交往5年。男方家庭較傳統,希望兩人趕快結婚,但女生想趁年輕在職場多拼幾年後再結婚,因而跟男友協議,是否要等三年,或是分手各不擔誤。原本男生也同意了,還承諾會跟父母說明。但沒想到,後來一個逆轉,讓女生人生差點轉彎了。女生在此不久後就發現懷孕了,原本打算修改自己人生規畫的她,卻意外發現原來前男友被父母教「戳破保險套」這招,才讓她在此巧合之際懷孕。女網友表示最後孩子仍不保,也沒有真的改變規畫,不過這個意外事件仍讓她身心受傷。保險套破了…常見意外懷孕原因不算這個故事是真是假,重點是此案例是刻意讓保險套破掉,才讓女生懷孕。不過事實上,就算性愛時就算使用保險套,也不保證一定不會懷孕。還有更多情況是錯誤使用,讓保險套無法發揮更高的避孕效果。例如有些人會覺得太乾不好使用,因此會以嬰兒油、護膚乳、按摩精油增加滑潤度。食藥署曾公開說明,市售保險套大多是乳膠材質,只能使用水性的潤滑劑,而嬰兒油、護膚乳、按摩精油等油性潤滑劑可能破壞乳膠保險套的完整性甚至造成破裂,也要注意高溫也可能使其變質損壞。此外,還有人怕一層防護不夠而使用兩個保險套,這也是NG行為,因保險套的乳膠會因內外層相互摩擦導致破損。正確使用保險套5步驟第一步:由保險套鋁箔密封邊線拆封,一定要避免從中間撕開,或是用剪刀等物拆除,之後用手輕輕擠出保險套。第二步:將保險套前端的貯精囊空氣排出,若需要用潤滑液一定要用水性,不要用油性如凡士林、嬰兒油等。第三步:擠出空氣,套上陰莖,順勢往下套至陰莖根部,此時要避免指甲畫破保險套。第四步:射精後,要在陰莖尚未鬆弛時,握住陰莖根部保險套邊緣,連同保險套一起,小心取下,避免精液流出。第五步:把保險套打結後,連同衛生紙包裹好,直接丟進垃圾桶,要注意不可有滲出物,以防他人接觸感染。NG使用行為1.以嬰兒油、護膚乳、按摩精油增加滑潤度。2.存放於高溫處。3.使用兩個保險套。(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哪種避孕方式成功率最高?如果還不想懷孕,除了保險套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種其他避孕方式可選擇。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曾受訪指出,男性較常使用的是保險套、性交中斷的體外射精;女性 則是子宮內避孕器、口服避孕藥、避孕環。有些人是除了過程中使用保險套之外,女生也會在之後服用事後避孕藥。而子宮內避孕器、避孕環、結紮的避孕成功率都有99%以上。9種避孕方法比較1.性交中斷體外射精法-男失敗率:15%~25%2.安全期避孕-女失敗率:20%3.保險套-男.全程使用失敗率3%~5%.射精前才使用,失敗率15%~20%。4.口服避孕藥-女失敗率:0.3%5.事後避孕藥-女.性交後24小時內服用成功率95%.24到48小時內服用降為85%.48到72小時內服用則降低至50%6.子宮內避孕器-女成功率:99.2~99.4%7.子宮內投藥系統(避孕器)-女成功率:99.2~99.4%8.避孕環-女成功率:99.7%9.永久性結紮-男成功率:99.7%在白色情人節後,如果不想有「意外」發生,性愛過程務必全程使用保險套,更重要的是,確認不要犯了以上的錯誤。有正確安全的防護,才不會有令人「驚嚇」的結果。【資料來源】. 《Dcard》懷孕了,卻發現一切都是陰謀.保險套潤滑別亂抹 碰上乳液嬰兒油恐破.9種避孕法比一比!不成功 便成「人」
-
2022-10-19 醫療.耳鼻喉
別再用棉花棒掏耳朵,恐影響聽力!專家教你4步驟正確清除耳垢
耳垢就是俗稱的耳屎,耳道內有耳垢是正常現象,耳垢係為蠟狀物質,具有保護、潤滑和抗菌特性的作用,相反的,如果耳朵中沒有耳垢可能會導致耳朵乾燥、發癢!耳垢和死皮細胞會慢慢移動到耳道開口處,大部分情況下,耳垢變乾後會自然脫落。很多人出現耳膜有耳垢堵塞,絕大多數是因為使用錯誤方式,像是用棉花棒、耳扒子來取出耳垢,由於使用方式不恰當,只會將耳垢推到耳道更深處。耳垢堵塞會出現的症狀,包括:耳朵痛、感覺耳朵悶悶的、聽力受影響、耳鳴、搔癢、異味或有分泌物、咳嗽、感染如何清除耳垢?1.可以用材質較為柔軟的毛巾來清潔耳廓與耳道開口就好。2.使用清潔滴劑:可試著在耳朵中滴幾滴礦物油、嬰兒油、甘油或商業滴劑、洗滌劑滴劑(像是過氧化氫或過氧化脲),有助於去耳垢。3.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可以由醫生或在家中使用市售的沖洗套件進行。使用水、生理食鹽水沖洗,記得沖洗液加熱到體溫的溫度可以防止頭暈。如果本身患有糖尿病、耳膜穿孔、耳膜、皮膚問題(如耳道濕疹或免疫力較低),這時候不建議沖洗耳朵。4.手動清除:手動清除耳垢也很有效,耳鼻喉科醫師常用吸引器做為耳道清潔器具,透過機器負壓的吸力,連結使用細長的吸管深入耳道內將耳垢鬆脫吸出。如果耳道狹窄、鼓膜穿孔、耳道的皮膚問題、糖尿病或免疫系統低下,建議首選手動清除方式。使用棉花棒去除耳垢很危險?耳垢堵塞是聽力損失的最常見原因之一。通常是由因為試著用棉花棒去清潔耳朵所造成。使用棉花棒只是將耳垢推入更深處,導致耳道狹窄部分堵塞。另外,如果棉花棒推太深觸,也可能會對耳鼓或耳骨造成傷害。耳朵是一個精密而複雜的部位,包括耳道的皮膚和鼓膜。所以改掉使用棉花棒或其他物品插入耳道的習慣。如何正確用藥一次報你知!https://bit.ly/3SC0laL
-
2022-02-17 該看哪科.耳鼻喉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為什麼會有耳屎,真的需要挖嗎? 耳屎或耳垢其實是正常每個人的耳朵內都會產生的東西,主要發生於耳道較外段,由代謝的皮屑、毛髮、加上腺體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這些或多或少、或乾或濕的耳屎有著濕潤與抗菌、吸附皮屑與灰塵等功能,其實是保護我們耳道的重要因子。 正常來說,透過咀嚼活動與先天耳朵表皮的作用,耳屎、耳垢是會自然慢慢排出體外的,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不需特別挖耳清潔。但少部份的人因為特殊狀況,或是自己使用工具不當清潔將耳屎耳垢更深的推入,則可能會有耳屎耳垢堆積甚至阻塞的情形,造成耳朵的進一步傷害。 耳屎乾溼、顏色有何不同?2種情況盡早就醫! 台灣一般人常說的濕耳、油耳的耳屎比較容易是淡黃色、蜂蜜蠟黃色或橘褐色,通常會比較黏稠聚集成團;而乾耳的耳屎比較淡,有點灰白色,通常比較是片狀的。通常顏色較深的耳屎是比較陳舊的耳垢,接觸較久的空氣也含有較多灰塵。 多數的亞洲人基因還是偏向乾耳為主,不過門診仍有不少人有濕耳的困擾。若是耳屎耳垢的顏色呈現黃綠色,或是有濃稠液體的流出,乾涸在枕頭上,這可能有感染的現象需要就醫;而若呈現黑色、深紅色,代表耳朵可能有受傷,也應該要尋求醫療協助檢查。 耳屎太多易阻塞,當心暈眩、耳痛、聽力下降! 多數人的耳屎耳垢可以正常排除,當耳屎堆積阻塞時,可能會有疼痛感、悶脹感、聽力下降損失、耳鳴聽到嗡鳴聲、耳內有分泌物或臭味,也有可能合併暈眩。包括使用助聽器、戴耳塞或耳機、耳朵毛髮旺盛、皮膚容易脫屑、不當使用掏耳棒、老人家或是先天耳道狹窄的病人,都有更高的機會因為耳垢、耳屎堆積栓塞堵塞造成耳朵的症狀。當感覺有以上耳朵相關症狀時,或是無法表達症狀的幼童、老人或身體障礙的病人,應該請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診視,透過一般耳鏡或是配有專業耳朵內視鏡的設備,即可確診耳屎耳垢堆積的狀況,更能透過專業的介入,清除堆積堵塞的耳垢與耳屎。 耳屎堆積阻塞易暈眩、耳鳴,安全有效清耳屎這樣做! 1.清潔耳朵耳廓而非伸進耳朵耳道:當耳屎已經堆積時,不當的清潔可能會將耳屎、耳垢更往耳朵深處推,因此用柔軟的毛巾輕柔清潔耳廓與耳道開口即可。 2.使用耳屎清潔溶解液:除了專業醫師開立的處方以外,使用乾淨的礦物油、嬰兒油、甘油、生理食鹽水甚至過氧化氫溶液3-5天,都可以有效地分解或軟化耳屎耳垢,以利後續的治療。但對於中耳外耳炎、耳膜穿孔、感染耳痛或是流膿,則不適合使用這些耳屎清潔溶解的液體。 3.生理食鹽水或稀釋過氧化氫灌洗:在耳屎耳垢軟化分解後,利用乾淨的水或生理食鹽水,以及20ml沖洗針筒輕輕放置在耳道外上方,用等體溫的液體溫柔灌洗,可以將軟化的耳屎耳垢輕柔地洗出,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4.專業人員配上專業器械的取出:上述的方法雖然可以在家操作,然而若是擔心耳內可能的感染,或是對於比較困難取出的耳屎耳垢,可以在訓練有素的專業醫療人員的診視下,透過特別耳用的器械可以將耳屎耳垢夾出、吸出,並且觀察耳膜是否有感染或破損的跡象。 注意保養、小心清潔,才能用健康乾淨的耳朵 耳垢耳屎其實是能抗菌保溼的耳朵守門員,一般狀況下並不需要特別清潔,若非有特殊症狀發生,過度的清潔反而會將耳垢推入更易造成阻塞,甚至會造成耳道壁與耳膜的傷害,得不償失。自行清潔盡量在外耳即可,在安全環境下輕柔緩慢為原則,避免過度用力或深入。 至於如坊間很多吸耳屎的小工具,在很多人身上都沒有效果,頂多只能吸些皮屑;傳統耳燭雖能去濕,但無法吸出耳屎耳垢。若真的時常有耳屎耳垢堆積的問題,建議每3-6個月或甚至12個月,尋找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或是有認證的治療師,做審慎的檢視與治療,才是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15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炎夏消暑排毒 中醫4步驟自救
●夏天高溫濕熱,流汗多易中暑●常見疲累、想吐、頭暈、心悸症狀●刮痧、多喝水、吃瓜類,可清暑解熱台灣的夏天高溫濕熱,一不小心就會中暑,目前很多人防疫在家,即便出門必戴口罩,甚至護目鏡、面罩等防護裝備也上身,一般人在戶外走路都可能覺得悶熱,倘若是運動或爬山,更容易中暑。「夏主心」,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夏天五臟對應的是「心」,夏天常流汗多,會導致心液流失,中醫四時五行理論「夏屬火」,夏天天熱而易心火旺,會流汗多而心液流失,心血不足,人會很疲累、氣虛,容易發生倦怠、口渴、無食欲、惡心、想吐、頭暈頭痛、心悸、胸悶等熱中暑症狀。體溫達40℃ 趕快送醫救治吳明珠指出,中暑是人體正氣不足、排汗系統出了問題,人遇天熱應該會排汗,但如果汗排不出來,會造成體內溫度失調,一旦體溫高達40℃以上,身體機能易失調而昏倒或痙攣,也就是因乾熱而重度熱中暑,應趕快送醫救治。如果中暑症狀出現時,吳明珠強調,除了要多補充水分,還可採取「自救」四步驟降暑氣,紓解不適。其中,刮痧是中醫治療中暑的一大特色,「痧」是身體內部有疾病在身體外部皮膚表現,刮痧以物理方式將它刮出來。刮痧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筋通絡、調整臟腑功能。從脖子順著肩膀側刮 才正確中暑最常刮痧的部位是肩井穴、大椎穴、風池穴、風府穴,可以圓滑湯瓢、刮痧板或有平滑面的梳子、硬幣等器具進行刮痧,為避免傷害皮膚,應使用嬰兒油、乳液、萬金油等塗抹在皮膚上潤滑再刮,正確刮法是從脖子順著肩膀側刮。刮痧出現暗紅色即可停止,不必刮太久。午睡30分鐘 養心氣補體力「夏補心」,吳明珠認為,夏天流汗多,要消暑解熱,「清熱、補水」最重要,尤其要多喝水補充水分,吃綠豆湯、薏仁水、瓜類等清熱食物;建議應睡午覺30分鐘,養心氣,可改善疲勞、補養體力,像睡不好的人,易心血不足、免疫力下降,容易中暑。天熱食欲差 瓜類可清心火夏天是各類瓜成熟的季節,也是個涼補的好時機。吳明珠說,絲瓜、苦瓜、西瓜、冬瓜、小黃瓜等瓜類,可以清熱涼血、解暑祛濕,像苦瓜可以清心火,西瓜是「天然白虎湯」可清涼消暑,正好解決了夏天溫度高、濕度高,食欲差、容易煩躁等困擾。
-
2021-04-15 該看哪科.耳鼻喉
耳屎能抑菌、過度清潔反傷害!醫提醒:挖耳屎留意6安全重點
用棉花棒、掏耳棒清潔耳朵是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少人也會在洗完澡、洗完頭之後,拿棉花棒挖挖耳朵,不過這看似稀鬆平常的事情,醫師其實相當不建議,一來沒有必要,二來可能造成反效果,三來可能造成耳朵傷害,甚至失聰。 為何不建議自行挖耳屎?醫:沒必要、反效果、危險高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耳屎主要是由耳道分泌物、油脂、酵素、皮屑等物所組成,具有清潔、抑制細菌增長、保護耳道的作用,能夠避免灰塵、細菌、蚊蟲等有害物質長驅直入直接傷害耳道,如同守門員般的存在,並非像名子一般只是毫無作用的「屎」。過度清潔,如同把這守門員開除了一般。 知道耳屎其實是耳部的守門員,那麼什麼時候挖耳屎最適當呢?對此醫師則表示任何時候都完全不建議,也沒必要。洪暐傑醫師指出,因人體構造的關係,耳屎本來就會隨著咀嚼的動作逐漸自然地向外排出,因此平時根本不必刻意清潔。平常挖耳朵,運氣好的話可以撈出一些部分的耳屎,但絕大多數的情況容易把耳屎往內推,越卡越深。 耳屎越卡越深這還不打緊,較棘手的是,若是因為施力不當或受到旁人擦撞,造成外耳道破皮、刺破耳膜,就很有可能導致耳道感染、聽力受損甚至失聰。因此醫師建議如非必要,盡量避免自行挖耳屎為佳。 除此之外,洪暐傑醫師也指出,不少人認為較粗的棉花棒相對柔軟較不易受傷,接觸面積較大,壓力相對較小,這若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確實有理,但對耳膜而言其實差異並不大,力道拿捏不對,和細的棉花棒一樣,都容易傷害道耳部,一樣會有造成聽力受損的風險,更不用說是掏耳棒,不論何者都不建議。 耳屎太深別硬挖,交給醫師處理最安全! 那麼耳朵的清潔到底該怎麼處理才好?洪暐傑醫師表示,最好的方式自然還是請家醫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處理為佳。一般而言,可在耳朵感覺到聽力受阻,或是感覺置身山中,耳朵受壓力影響感到悶悶、脹脹的時候,再請醫師協助,通常約一年一次即可。較軟的會使用專業完整的儀器進行清除,較硬的也會先開立耳垢軟化劑,約4~8週後再進行清除。 若要自行挖耳屎,應留意6大安全重點! 除了看醫生之外,若真要自行處理,可以使用嬰兒油、清水、生理食鹽水等協助軟化,特別要注意溫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應與體溫相當,否則可能出現嚴重頭暈甚至噁心想吐的情況。另外,若有耳道破皮的情況使用上述這些方式,則可能有造成嚴重中耳感染的風險。而有時較硬、沾黏較緊的耳屎,其如同傷口結痂一樣不好去除,若是硬著處理,反而容易造成耳道破皮受傷。上些這些處理方式,自然還是由專業醫師處理為佳,以避免後續的危險的發生。 自行清除耳屎重點在軟化,因此洗完澡的時候相較安全一些,此時耳屎多少不會像洗澡前較硬,清潔主要著重在外耳道的清潔,避免太深傷害道耳膜,也應避免過度用力造成耳道破皮。並且留意四周,以避免發生碰撞刺傷耳膜。並避免請親友協助清除耳屎,以免出力不當造成耳部受傷。 《延伸閱讀》 .刮痧助改善頭痛、胸悶、痠痛等 中醫:方法要正確,不是越用力、痧越多越好 .避免頭痛,少吃3C食物 腦科醫師:易誘發疼痛,應多吃原型食物為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03 科別.皮膚
肚臍藏污納垢需特別清洗嗎? 醫:用錯方法恐造成可怕下場!
肚臍總是藏污納垢、還飄出異味嗎?該如何清潔才好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肚臍的髒污是皮膚老化角質、汗水、皮脂分泌的混合物,容易卡在充滿皺褶的肚臍。一般來說,每日洗澡時沖洗即可,無需特別清潔,但若髒汙嚴重時,可於洗澡前15分鐘滴入數滴嬰兒油或橄欖油幫助污垢軟化,之後以棉花棒或紗布輕輕擦去髒污,再用肥皂水清洗即可。若髒污難除時應避免大力摳抓,不妨諮詢醫師的專業建議。 肚臍難免藏污納垢,需要特別清洗嗎?若看起來黑黑髒髒,又該如何清潔才好呢?柳朋馳醫師表示,肚臍的髒污是皮膚老化角質、汗水、皮脂分泌的混合物,容易卡在充滿皺褶的肚臍。一般情況下無需特別清洗,只要在每天洗澡時用肥皂水稍微清潔即可。 然而,若髒污較多時,有明顯污漬、甚至出現異味時,又該如何處理呢?柳朋馳醫師表示,可嘗試在洗澡前15分鐘滴入嬰兒油、橄欖油,幫助污垢軟化後以棉花棒或紗布輕輕擦拭,並於洗澡時再次使用肥皂水清潔即可。 若上述做法仍未能清除肚臍明顯污垢或異味問題時,千萬不要大力摳抓肚臍,以免肚子痛或導致皮膚紅腫受傷!柳朋馳醫師提醒,因肚臍皮膚較薄且位置與腸子接近,不建議用力搓洗,以免刺激腸道蠕動而出現肚子痛的問題,且可能因為抓破皮而導致肚臍周圍皮膚感染,甚至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的狀況;若肚臍污垢無法自行清除時,不妨諮詢專科醫師的診斷與建議。 肚臍護理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家醫科、皮膚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15 科別.心臟血管
靜脈曲張惡化! 常見3大迷思...彈性襪愈緊愈好、刮痧出血都錯
錯誤的迷思會惡化靜脈曲張!中醫師沈瑞斌提出,為治療久站靜脈曲張,不少女性會穿著彈性襪或綁束腹,以為越緊效果越好;或認為刮痧要瘀青才有效果,卻沒有顧慮會惡化皮膚;甚至認為放血能一勞永逸,這些錯誤觀念都可能會加重靜脈曲張風險。沈瑞斌提醒,除了吃藥外,調整正確觀念,養成運動、抬腳、泡腳習慣,才能讓血液得以順利回流。 2招減緩靜脈曲張 有效恢復血管彈性 為了避免血液停留在下肢,沈瑞斌說,久坐、久站、翹二郎腿都是造成惡化的日常習慣,因部分血管被壓住增加血管負擔。而低油低鹽的飲食,可以維持適當的體重,降低高油、高鹽所帶來血管硬化的風險。另也遠離菸酒危險因子,以免增加血壓,加速病情惡化。 針對減緩靜脈曲張,沈瑞斌提供兩項日常建議: 1.維持適度運動:適度運動對改善靜脈曲張有幫助,因為走路時肌肉收縮可以把血液往回壓,特別是平日習慣久坐的人,定時每一小時起身走動一下。2.睡前先泡腳再抬腿:睡前把腳抬高有助於血液的回流,因爲靜脈的瓣膜高掛時會鬆開,能讓血液順利回流。 抬腳之前稍微泡腳熱敷,按摩百會穴、足三里、陰陵泉,增加血管彈性,把血液往回拉。尤其泡完腳後一定要抬腿,否則血液無法順利回流,至於抬腿的方式,不建議躺著抬腿放鬆,腰部可能會變得酸痛,比較好的方式是屁股依靠牆壁把腳抬高,腳放在椅子上九十度維持15分鐘,抬完再睡效果較好。 3項錯誤迷思 當心惡化疾病 沈瑞斌更提出3大惡化靜脈曲張的錯誤迷思: 1.穿著彈性襪越緊效果越好:許多女性久站不適,穿著彈性襪或綁束腹,以為越緊效果越好。沈瑞斌指出,彈性襪並非丹數越高越高效果愈好,因為緊繃會增加腹壓,造成周邊循環更加困難,適當尋找適合的彈性比較好。2.放血一定能治好靜脈曲張:不少人認為放血就能將靜脈曲張完全治療好,沈瑞斌指出,放血治標不治本,偶爾不舒服可以運用放血使局部達到舒緩的效果,但根本治療仍需要配合中藥、泡腳、刮痧、針灸、藥物效果較佳。3.刮痧要出血瘀青才有效:刮痧要出血瘀青才有效,這是錯誤觀念,這樣容易造成血管炎,沈瑞斌提醒,刮痧的原則是把筋絡、筋膜、皮膚表面的凹凸稍微刮開,不一定要大面積的瘀青才代表有效果。他強調,通常靜脈曲張患者,皮膚狀況通常較乾燥,刮痧時選用潤滑油、嬰兒油替代萬金油,而網路盛傳以生薑、辣椒水來泡腳,這些對皮膚刺激性太強,可能還未達到血管彈性的作用,皮膚已經過敏了。 沈瑞斌呼籲,除了吃藥外,調整正確觀念,養成運動、抬腳、泡腳習慣,才能讓血液得以順利回流。(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靜脈曲張不只在腿部 身體4部位也會出現 每到下午腳就痠、脹? 5種人靜脈血栓嚴重恐截肢 
-
2020-08-0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刮錯可能受傷!中醫師教你正確刮痧解中暑
炎炎夏日,大家若是中暑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刮痧。但到底該如何正確刮痧呢?今天就讓王緯迪中醫師為大家詳細解說。正確刮痧知識◆適應症:陽暑 (戶外太炎熱、曬到太陽、水份補充太少)◆滋潤刮痧部位:乳液、按摩油、精油、沙拉油、嬰兒油◆刮痧器具選擇:光滑而質地硬的器具,如:刮痧板、牛角、瓷質湯匙◆刮痧方向角度:由上往下、由內而外,沿著督脈→膀胱經→膽經→脖子→肩膀→背部,與皮膚呈45度角輕刮,每個部位約20下,當皮膚出現紫紅色斑點或斑塊即可。王緯迪醫師表示,其實刮痧就是透過刺激體表經脈,調整身體氣血,將汗逼出,讓體內的邪氣一併向外排出。但身體出汗後,要記得多補充溫水,切忌不能喝冰水。此外,醫師也整理了常見的刮痧疑問,提供給大家參考:1. 刮痧後,多久可以再次刮呢?約1-2周,須等痧色完全退去。記得不要天天刮痧,恐導致肌肉受傷而纖維化。2. 刮痧刮出的顏色越深越有效?這是錯誤的!刮到有出痧即可。切勿追求顏色深而過度用力,會讓身體受傷。3. 誰不適合刮痧呢?孕婦、有心血管腦血管疾病者、皮膚有傷口時不宜刮痧4. 刮痧要痛才有效?刮痧力道要輕,並非越用力越有效,過度用力會使肌肉血管受傷。5. 刮痧後的身體照顧刮痧後不宜立即洗澡,也要避免吹風。建議刮痧3-6小時候再以溫水洗澡。※來源出處:圓扶原中醫診所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