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8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增重
共找到
50
筆 文章
-
-
2021-01-27 養生.營養食譜
國健署、漁業署共推9道健康年菜 葷素、長者都合適
春節將至,國民健康署與農委會漁業署合作,今舉辦「牛年有『魚』圍爐食當令 愛地球護健康」記者會,選用在地、當令食材和國產漁品「黃金鯧」等,推出兼顧營養、少油,平均每人850大卡低熱量的9道特色年菜。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根據105年年春節體重控制電話訪問調查,春節以後,約有4成民眾年後體重上升,平均增重公斤數1.7公斤,傳統年菜有少蔬果、少纖維問題,這次年菜採「多蔬果」、「選海鮮」,富含膳食纖維及健康蛋白質。此次推出一桌8人份年菜,共9道料理,含魚肉水餃、毛豆水餃、紅燒金鯧、檸香酒燒蛤蜊、鮮蔬豆皮捲、清炒長年菜、白菜滷、山藥排骨湯、芋香珍穀飯,每人平均攝取850大卡。農委會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表示,象徵年年有餘的魚料理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吉祥年菜,國產水產食材具有價格平實及料理應用多元優勢,這次年菜料理包含蛤蜊、午仔魚、福壽魚(台灣鯛、吳郭魚)等,午仔魚是北部、南部民眾都喜歡;福壽魚若料理方式好,也能當生魚片,價格實惠,十分適合國民日常烹調用。羅素英說明,福氣年菜中,魚類可提供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維持身體健康必要的營養素;文蛤富含鐵質,可預防及改善缺鐵導致的貧血,而魚類普遍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低;芋香珍穀飯中使用多種未精製全穀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維生素B群,另芋頭富含鋅,更是素食者補充鋅的絕佳來源。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補充,福氣年菜採用大量植物性食材提供豐富的營養素,他舉例,毛豆為優質蛋白質來源,且富含維生素E,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十分推薦民眾、長者享用毛豆水餃料理。張致盛表示,台灣是漁業大國,漁獲來源包括遠洋、近洋、養殖,但民眾恐對魚相對陌生,台灣養殖漁業有很好的金鯧魚,過年用「全魚」拜拜好。張致盛表示,台灣養殖漁業生產最多福壽魚,一年約7萬頓,也是國人購買最多的魚類,虱目魚、石斑魚則是次要;年節首選國產魚如石斑魚、鱸魚、虱目魚、臺灣鯛,或有昌盛寓意的「黃金鯧」等,漁業署推出「鱻魚購」訂購平臺,上架商品都有定期送檢並提供合格證明,歡迎民眾上網購買國產魚。
-
2020-12-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傳台商欲組團赴陸港澳打疫苗? 李秉穎曝重大風險
近日傳台商欲組團到中港澳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疫情指揮中心專家李秉穎說,疫苗若未經特殊設計,打了不但可能沒用,反增重症風險,除非是國際認證的疫苗,否則都不建議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上午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身為專家,當然希望民眾接種「可靠的疫苗」來預防感染,但中國研發的疫苗百百種,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多數和台灣的研發進度差不多,都只進入臨床試驗第一、二期,最快明年第2季才可能獲得專案授權,近期卻傳出有台商想組團到港澳或中國接種疫苗,令他感到擔憂。李秉穎說,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致病機制和登革熱很像,感染後可能產生不太好的抗體,下次感染時症狀非但不會減輕,反而可能增加重症風險;正因如此,輝瑞、莫德納的疫苗都特別針對不好的抗體做特殊設計,避免類似狀況出現。他指出,如果沒有特殊設計,直接利用整個病毒下去做疫苗,接種後可能出現「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DE),不僅無助於預防感染,感染後還有更高機率演變成重症,過去登革熱疫苗就曾出現過類似狀況,風險不容小覷。除此之外,李秉穎也認為,專程飛到中港澳打疫苗不符成本效益,除了去程、回程分別要隔離14天以外,2劑疫苗接種須間隔1個月,為了打個疫苗至少就要花掉2個月時間。未來民眾若真要到國外接種疫苗,希望回台能免居家檢疫。李秉穎呼籲,至少要確認是有論文發表確認有效性,且國際核准、公認的疫苗,例如美國、歐洲都已授權的疫苗,疫苗的效力才可能被台灣採納,但若沒有權威單位認證的疫苗、沒有三期臨床試驗就大規模接種,就要特別提高警覺。至於疫苗帶來的保護力究竟能維持多久,李秉穎認為,只要病毒持續在社區裡流行,免疫系統就可能不斷被加強,有機會終身免疫。
-
2020-12-06 科別.婦科
懷有身孕能否做重量訓練?醫師:多動致流產觀念已過時
新竹一名29歲詹姓孕婦平時有重訓習慣,有身孕後擔心繼續重訓恐流產,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產檢,並詢問醫師是否可持續運動,經醫師問診與檢查,詹女無孕期運動禁忌症,若沒有身體不適,懷孕期間仍可規律運動,維持重量訓練與骨盆底肌訓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黃冠穎指出,一般認為孕婦要多休息、少動,以免流產的觀念已過時,懷孕期間若減少運動量且增重過度,即為孕期肥胖,容易導致併發症,如妊娠糖尿病。過去認為懷孕期間運動與流產、胎兒過小、孕婦骨骼肌肉損傷、早產有關,但目前並無相關文獻證實此說法。近期有文獻指出,孕期運動的好處,包含有較高機會可以成功陰道生產、較不容易孕期體重過度增重、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早產等。黃冠穎說,孕期的重心改變,導致腰椎前凸、骨盆前傾、膝蓋內夾及荷爾蒙改變造成韌帶彈性改變,都可能造成孕期骨盆帶疼痛,包含下背疼痛、恥骨聯合疼痛。根據文獻指出,孕期骨盆帶疼痛可透過孕期運動改善疼痛情形。黃冠穎指出,2018年美國首次發表全民運動指南,建議孕期及產褥期應維持每周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且建議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孕婦,可持續維持。2019年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與2020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針對孕期及產褥期運動彙整最新文獻與專家意見,建議婦產科醫師應該鼓勵沒有禁忌症的孕婦於孕期及產褥期持續運動。黃冠穎提醒,設計孕期及產褥期運動課程時,必須針對個別孕婦調整內容,考慮核心肌群是否會出力、骨盆是否有前傾或歪斜及脊椎是否有腰椎前凸情況。運動強度也必須考慮到孕婦原本是否有運動習慣、工作型態、工作時所耗費的體力。最重要的是,婦產科醫師應告知孕婦本身是否有相關禁忌症,並熟知相關孕期運動指引所建議與不建議的運動類型,及提醒孕婦哪些情況是警訊,必須停止運動;若有運動傷害或相關不適症狀發生時,必須回診讓婦產科醫師判斷狀況,以利提供相關檢查與建議。
-
2020-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喝牛奶對你有好處?教授:取得牛奶的好處有2項前提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作者羅伯・唐恩】目前全世界總計約十億人口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滿街可見皮帶繃到極限、身體超過負荷的人。這情況尤其在美國特別嚴重,而其他國家也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迎頭趕上。然而即使在美國,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胖子。根據統計,美國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人過重,其餘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則沒有這類困擾。一般人往往將體重過重歸咎到飲食或運動習慣上,但這並不是過重問題的全部原因。某些人發胖的理由更為深層、更為神祕,並且與現代西方飲食內容有關。現代人攝取的食物絕大部分來自於馴化動植物,且種類相對較少。當然,如果你恰好奉行吃葡萄柚跟飲用有機駱駝奶的原則,又或者你對飲食內容節制且深思熟慮,那麼你是例外。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常見食物中,四分之三的熱量由乳製品、加工穀類、單醣、植物油與酒精所貢獻。在農業社會以前,這些成分從未出現在我們祖先的「菜單」選項。距今一萬年前左右,人類食用的植物琳瑯滿目,品種數量可以以萬為單位計算。自從農業社會稍有雛型開始,包圍人類的物種數目及食物多樣性均大幅下降。雖然在經年累月的耕作之後,可食的品種再度稍有復甦,但與採集年代的祖先相較,我們培育的食用物種已侷限許多,並且因為人擇,只有便於栽種、符合口味的品種脫穎而出。於此期間,人類同時失去了採集知識和作物種類的選擇性(目前近千種的作物瀕臨絕種,某些作物則已經完全絕種。),放眼望去,野生莓果無人採收,而全球人類的熱量來源僅仰賴為數極少的作物品種。當然,你還是可以在當地有機超商買到藜麥,但在成堆玉米、小麥、稻米的圍繞之下,要找到這類珍貴的穀類愈來愈像大海撈針。在人人飲食習慣近乎雷同的大環境中,釐清不同體質攝取相同食物後所產生的反應,有助於解釋為何某些個體天生容易發胖,同時另一些個體卻完全不受過重問題影響。現代人代謝新飲食的方式有或多或少的分歧,這必須回溯至各個族群祖先不同的生活型態。想像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大規模的人體實驗,其中每位受試者攝取的飲食內容和分量皆相同,然後我們回頭檢視他們的狀態(這實驗的假設與文明人的現實生活相去不遠),結果將會如何?你的預測又是什麼?或許部分的人會認為大家的體型和健康狀況會趨於一致。這樣的觀點,恰好是絕大多數的體重控制計畫、運動健身書籍、減重節目,甚至是嬰兒成長量表與醫藥學的最高前提。在這假設之下,只要將飲食調整成葡萄柚水果餐、全肉餐、低脂餐,所有受試者都能瘦得下來。然而真相是即便都吃一樣的東西,我們仍會有胖瘦之分。而造成此差異的分水嶺在過去亙長的歷史中早已畫分清楚,難以動搖地猶如潛伏在人類深層幻想裡的海怪,我們永遠看得見它。祖先的生活決定我們的代謝基因姑且先回到牛奶的故事。如同我在前一章節提過的,並非每一個個體都能在成年後繼續消化乳汁中的養分,而這取決於體內的基因序列。從地理人口學的角度而言,成年後還能消化乳糖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相當小。在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之前,包括印加人、馬雅人在內的所有美洲原住民,他們的成年個體完全無法飲用牛乳,基因也不允許。就算到了今日,全世界仍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人口,成年後無法分解乳糖;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左右的人口,成年後只有部分消化乳糖的能力。這些總計約十億的人,一旦飲用牛乳,將會出現腹瀉症狀,並且在攝取一般的美國飲食內容後,增重幅度比其餘成年人少了百分之五。在疾病叢生的環境條件中,這些無法完全消化吸收乳糖的個體,因腹瀉而導致身體脫水的風險相對較高,並且從食物中少攝取百分之五的熱量,意味著傳宗接代的機率被削弱。因此,站在演化的觀點,擁有乳糖消化基因的個體是贏家,尤其當這些個體生活在飼養牛隻的族群之中。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吸收百分之五多餘的熱量,反而變成人體的負擔。廣告標語告訴你「牛奶的好處」時,卻沒有同時警告你,「如果你的身體可以完全消化乳糖」,或是「如果你需要多餘的熱量」,牛奶才對你有好處。由上述例子可知,不同身體面對同一食物的代謝方式大相逕庭,而這是祖先留給我們最根深柢固的遺產,但長年以來,我們卻忽略這項事實。至今在美國農業部(USDA)頒布的食物金字塔中,仍無視於全球多數人口無法順利消化乳糖的統計數據,將牛乳與蔬菜、水果、肉品、豆類並列。而事實上,對科學家來說,哪些種類的動、植物或其加工品,得以定義為「有利於全部人類」的營養來源,依舊是個懸而未決的謎。近年來,現代飲食的轉變在在凸顯出代謝基因的重要性。繼牛乳之後的另一個例子是動物唾液中常見的澱粉酶(amylase)。澱粉酶可以幫助我們分解和消化玉米、馬鈴薯、稻米、番薯等日常作物中所含的澱粉。某些個體能夠高效率地利用澱粉,是因為澱粉酶基因較多,使得唾液中製造出的澱粉酶含量可達到一般人的十六倍。回溯演化史,個體間澱粉酶基因的差異其來有自。農業社會以前的人類,澱粉酶基因數量較少,唾液消化農作物的效率也較低。農業社會成形後,澱粉酶基因多的個體顯然具有演化競爭優勢,因此這項優勢自然而然會遺傳給後代子孫。今日,某些長久以來為饑荒所苦的人民,多餘的澱粉酶基因仍是利基,因為它能夠使擁有相等分量穀類的個體,獲取更多的能量及熱量。但是與乳糖酶基因一樣,相同的基因到了豐衣足食的社會,即成了發胖的元凶和身體的負擔。簡單地說,我們的身體和食物的代謝關係因人而異,一切端看祖先過去的生活模式與我們自己現在的生活模式。讓某些個體存活下來的基因,可能搖身一變成為另一些個體腹部游泳圈的肇因。
-
2020-11-08 科別.婦科
怎麼知道自己是停經了?營養師教你該如何判斷及保養
【文、圖/摘自高寶《生理週期循環調理飲食法》,作者崔西‧洛克伍德‧貝克曼】我怎麼知道我停經了?可惜在這方面並沒有專門的檢測,朋友們。這裡所使用的是「排除診斷法」,意思是醫生會排除其他可能干擾生理週期的病症。進行體檢,並且和妳的醫生討論妳的醫療、月經、體重以及家族史是非常重要的。妳也可能會接受賀爾蒙檢測、骨盆檢查以及超音波。藉由緩解並治療可能的潛在原因,或許就能揭露影響妳生理週期的真正異常因素。請注意:在釐清停經原因時,請記得,身體質量指數(BMI)和停經並非互相排斥的。擁有健康的身體質量指數依然有可能出現停經,而身體質量指數過低或體重過輕並不一定會引起停經,身體質量指數過低或過高的人士依然有可能會月經來潮。減去4.5 公斤體重可能會讓月經停止,所以不要太糾結於身體質量指數的數字,因為它並不是顯示健康狀態的最佳指標。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有些人需要較多能量,有些人的需求則較低),所以我要善意提醒一下,請不要拿自己和他人比較,把焦點重新放在妳個人體重的歷史和增減變化上。我現在該怎麼辦?雖然沒有神奇的萬能療方,但養成新習慣例如降低壓力、減少運動量以及增加食量來平衡飲食中的營養(或者如果妳最近體重減輕的話,請增重),都能有助於讓妳的生理週期恢復。這不是精確的科學,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的身體是百分之百相同的,但我們知道這些行為上的調整能夠帶來巨大的轉變!小提醒:我是個健康醫療服務提供者,但我不是妳專屬的健康醫療服務提供者。妳不應該因為我的建議而不去找妳自己的健康醫療服務提供者,獲得適切的診斷,並且遵循他們所推薦的治療方案。停經的管理提高過低的瘦體素脂肪在策畫妳的生理週期中是不可或缺的。瘦體素,一種來自脂肪組織的賀爾蒙,基本上能夠刺激生殖賀爾蒙(促濾泡激素和黃體激素)為妳的生理週期提供動力,使其發揮作用。然而,患有下視丘性停經的女性體內的瘦體素值通常過低,特別是如果她們刻意在飲食中戒除脂肪的話。瘦體素不足可能會讓妳失去月經,因為妳的身體不再能夠分泌必需的生殖賀爾蒙。事實上,生食飲食(定義為只食用水果和蔬菜)造成70% 的女性出現月經失調的狀況。這顯示了人體需要的不只是水果和蔬菜,才能夠讓月經來潮。在研究中,當女性逆轉過低的瘦體素值時,就能讓她們恢復生理週期,並且增加排卵超過50% 以上。在六個月後,每天多攝取360 卡導致體重增加1.6 公斤,能恢復因運動造成停經女性的月經和排卵。這證實了脂肪對於組成賀爾蒙、促進排卵,以及為生理週期充電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請增加妳的食物和熱量攝取來促進瘦體素分泌。在每一餐多吃一些健康脂肪,並且將妳一般的食量增加兩倍或三倍,以便在體內建構更多瘦體素。多吃整顆的酪梨、在餐點上淋更多橄欖油、添加草飼澄清奶油(ghee)或奶油在妳的炒蛋中、吃健康的堅果和種籽當零嘴,並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增加體重多吃和增加體重(尤其如果妳最近曾經體重減輕)是治療下視丘性停經強而有效的策略。從下視丘性停經康復的女性在體重方面出現增加的趨勢,而未康復的女性體重則出現下降或維持不變。請記住,雖然下視丘性停經在身體質量指數20 或更低的女性身上很常見,但大幅度的減重(4.5 公斤或以上)也可能會誘發下視丘性停經,即使最終的體重依然被認為是「正常」或「過重」的身體質量指數。我必須重申,每個人都不同,所以在下視丘性停經方面,請務必將妳個人的體重歷史作為參考因素。少吃高纖下視丘性停經的女性患者有一個常見的特徵,就是食用低熱量和高纖的飲食。研究發現,遵守高纖飲食的女性較容易罹患下視丘性停經,雌激素值也較低。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下視丘性停經患者的身體非常努力地想要提高雌激素。身體想要找到一個雌激素的折衷數值,不太高也不太低。纖維就像掃把,會將雌激素掃出體外,因此可能會讓雌激素值變得過低。所以,如果妳攝取過多纖維,雌激素就會無法恢復到適當的數值。這是很不好的!除了雌激素外,纖維也經證實能夠降低黃體激素(LH)和促濾泡激素(FSH),而這可能會阻礙月經來潮。研究顯示,每增加五公克的纖維攝取,就和經期無排卵(也就是女性不會釋放卵子)之間有強烈的關係,進而可能導致下一次週期大量出血,並妨礙生育能力。低賀爾蒙濃度也和纖維攝取量較多有關,會導致更多無排卵的週期,而這也是不孕的一大風險因素。纖維(可溶性和非可溶性)會讓妳產生飽足感,一般來說是好事,但對於下視丘性停經的患者而言,它可能會壓抑妳的食慾太久,進而對妳的生理週期造成負面影響。直到妳的月經恢復之前,請多選擇非可溶性纖維而不是可溶性纖維,並且讓妳的纖維攝取維持在每天20 公克以下。避免食用大豆在一項系統性回顧和整合分析中,異黃酮和大豆蛋白質(例如豆腐、天貝、毛豆)都沒有影響雌激素值,但卻降低了停經前期女性的促濾泡激素(FSH)和黃體激素(LH),這表示食用異黃酮和大豆可能會讓這些重要賀爾蒙變得更少。為了避免讓促濾泡激素(FSH)和黃體激素(LH)降得更低,最好不要食用過多富含異黃酮的大豆類食品,像是黃豆、豆腐以及毛豆。存骨本維生素D 能讓生殖賀爾蒙維持在良好狀態,對於骨骼健康也是不可或缺的。維持良好的骨骼健康,對於停經和女性運動員常見運動關聯性三症候群是關鍵。女性運動員當中骨骼礦物質密度過低佔了22% 至50%,相較之下平均人口才佔2% 至12%。如果運動員又不吃某些食物類(例如乳製品或脂肪)或是一般而言食量過少,她們的飲食中就可能會出現龐大的營養缺口,例如維生素D 和鈣質過低。骨量減少和骨質疏鬆症兩種病症都和骨質變少有關,也是停經和女性運動員常見運動關聯性三症候群的長期併發症。此外,患有下視丘性停經的人士也更容易出現骨骼脆弱的問題,而骨骼健康受到損害可能會提高壓力性骨折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保護妳的心臟研究證實冠心病(CAD)和次發性停經之間有顯著的關聯。運動性停經的女性患者比健康女性更容易出現壞膽固醇(LDL)、三酸甘油酯、糖尿病以及膽固醇過高。想要透過食物來保護妳的心臟,請攝取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像是全穀類、酪梨、扁豆、地瓜、蘑菇、橄欖油,以及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像是核桃和葵花籽。在每一餐中攝取蛋白質、健康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均衡飲食,來預防血糖飆高以及驟降的問題。緩和妳的健身計畫女士們,暫時別上健身房了。劇烈運動可能會造成月經期更長、停經以及無排卵的月經,而適度運動則會為健康帶來更有效益的成果。積極鍛鍊在心理上可能帶來更大的焦慮和壓力。妳的目標是減少目前所從事的任何體能活動,無論是完全停止或是稍減,進而恢復妳的生理週期。運動員們,請和妳們的教練一同找出切實際的行動方案,來幫助妳減少體能活動但又不至於危及妳的職業生涯。壓力不再壓力是下視丘性停經發展的一大主因。在研究中,壓力賀爾蒙皮質醇在瘦體素過低的女性身上較高,這是下視丘性停經和女性運動員常見運動關聯性三症候群患者身上常見的特徵。事實上,停經運動者比正常月經來潮運動者的皮質醇更高。降低壓力是關鍵,因為在評量下視丘性停經患者的康復時發現,那些不再患有下視丘性停經的人士身上出現的一個普遍因素就是皮質醇值較低。除了學習降低壓力技巧像是靜思冥想和深呼吸,富含Omega-3 的食物例如魚類、堅果,以及亞麻籽也經證實能減輕憂鬱、焦慮和壓力。研究顯示,運動員或許最能從這類食物中獲益。
-
2020-10-25 養生.聰明飲食
愛爾蘭法院宣判Subway的潛艇堡不是麵包 背後原因跟黑心無關
日前新聞報導Subway在愛爾蘭因為爭取適用麵包作為主食可以免營業稅的規定,但是因為添加了10%的糖,因而超過當地法律規定麵包裡添加油脂、糖、改良劑等其他成分上限只能2%的規定,所以法院判定不符合麵包的定義。自古以來歐洲對麵包定義是很認真的所以嚴格來說這是一個食品標準、身分的問題,而不是說Subway有什麼造假、黑心的品質問題。但是看在台灣人眼裡,實在難以體會他們在計較什麼啊?台式麵包添加劑、油脂、調味自由多樣,很多人實在不懂歐洲為何要對麵包定義這麼嚴謹?其實這是有歷史背景的,從歷史上來看,歐洲人長期以來就是以麵包為主食,甚至還是很多平民唯一的食物,根據麵包歷史學家研究中世紀歐洲平民,可能有80%的花費是花在食物上,而食物裡又有80%是花在麵包上。而麵包的生產絕大部分是出自已經形成公會的麵包師手中,所以如果麵包出現質(摻假、等級不對)、量(重量不足)或價格的問題,那是會引起全民大動亂的。所以歐洲許多地方或時代特地會訂定麵包的專法,違反法律的麵包師可是會受到嚴刑處罰的。古代麵包與麥酒標準入法有關麵包的專法,最著名的就是英國在1266年頒布的「麵包和麥酒法令」(Assize of Bread and Ale),可見當時麵包與麥酒(啤酒)的多重要,這才值得入法,其他食物都沒有。以當時紀錄看出來不管貴族或平民,一天吃的份量也差不多,大概都是2磅的麵包加上1加侖的啤酒。在這個法律中,明確訂定七種不同的麵包等級,從標準規範最高、有錢人吃的白麵包,到參有不同穀物如燕麥、黑麥的中等麵包,一直到幾乎是麥麩做成的粗糙麵包,甚至有最窮人吃的馬麵包 (Horse Bread),這種麵包其實是用磨剩的小麥渣做的,非常考驗吃的人的牙齒與胃。而每個麵包的重量必須符合標準,偷斤減兩的麵包師會受到嚴厲處罰,所以很多麵包師寧可買12個麵包給客人13個,以免在重量上有所爭議,那時就做麵包師的打(13)跟其他人不一樣。而麵包的售價,由國家依照小麥等穀物的時價公定,這樣也可以確保麵包師有足夠的利潤。黑心麵包師遊街示眾所以在這樣明確的法律管制下,違反法律的麵包師會受到嚴格的刑罰。比如說會被綁在籬笆或木橇上,被馬拉著遊街然後送回他的麵包坊去,脖子上還要掛著他做的劣質或偷斤減兩的麵包,(實在替胖達人擔心啊,換成現代是不是要把綁在鋼管吉普車上忠孝東路走九遍呢?參見前文 )胖達人法院認證有加香精 判賠消費者538萬))。而再犯的人就會被逐出麵包師公會,再也不得做麵包。不過殺頭生意有人做,摻假的麵包仍然是層出不窮。在 1756 年倫敦的麵包事件中,經過科學家與政府調查發現,市面上充斥許多劣質麵包,這些黑心麵包裡加入明礬、骨粉、白堊等等,一方面可以增重,另一方面可以讓褐色的麵包搖身一變成為白麵包。因為古代對白麵包充滿了心理上的崇拜,認為是上流的象徵,因為白麵包的麵粉要經過精磨、層層過篩、篩掉很多麥麩,而且當時的人還認為白麵包比較營養(從現代營養學來看,當然不是這回事)。所以本來吃不起白麵包的窮人,還是會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努力買他們原本吃不起的黑心明礬白麵包。白麵包沒有比較好的迷思然而後世才知道,白麵包並沒有比較營養,反倒是麥麩裡有很多維生素B群、纖維素與礦物質,白麵粉只是精緻澱粉而已。所以現在反倒是有錢人吃褐色的全麥麵包了。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8-08 養生.生活智慧王
咖啡渣的7大妙用!除臭、增香、驅蟲還能當堆肥
煮過的咖啡渣還有什麼功用?瑞士頂級咖啡品牌Nespresso與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攜手合作,自2019年起開啟「咖啡全物利用研究─咖啡渣在有機農業上之應用」產學研究計畫,發現咖啡渣當堆肥超營養,蔬菜增重22%,輕鬆「化渣成金」。歷經一年的研究,臺大園藝系教授陳右人表示,咖啡是植物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精華。有效運用咖啡渣種植作物,不僅能避免蟲害還能讓作物更加營養漂亮,是有機農民的好幫手!像是使用咖啡渣作為園藝介質,蔬菜更加漂亮肥美,例如以2%的咖啡渣介質直播小白菜,葉片長度增加13%,重量增加22%。研究也發現,咖啡渣能成功化解蟲害危機,混合咖啡渣、堆肥茶和水的製劑噴灑在蔬菜表面,就能有效減少蟲咬範圍,蔬菜更完整美觀。此外,研究以咖啡渣40%+穀殼60%做成的堆肥施用,紅寶石萵苣的抗氧化能力也大幅提升。咖啡渣的運用也不僅限於農業園藝,也能有效落實於居家生活。家事達人陳映如分享,從廚房到餐桌都有咖啡渣的妙用之處,像是將咖啡渣放進鍋子用小火乾炒,短短幾分鐘就可以去除鍋子油味;也可以把肥皂加點水變軟後加入咖啡渣混合、乾燥,就成了具磨砂及除臭的咖啡皂。家裡容易潮濕的角落,例如冰箱、鞋櫃、廁所等,也可以放上咖啡渣,有效吸水防潮。咖啡渣也是打造香氛的好材料,把曬乾的咖啡渣放在薰香燈上、點小蠟燭加熱,空氣中就會有淡淡的咖啡香!Nespresso從咖啡渣到鋁製膠囊100%全回收利用,建立永續的正面循環回饋在地,為便利消費者的回收旅程,不斷擴增實體回收據點,並貼心提供i郵箱24小時免郵資回收服務,至今全台已有逾2,000個回收點。為鼓勵會員一同實踐回收永續,Nespresso會員凡參加電子護照集點活動,透過完成回收、購買等任務集滿指定點數還能兌換再生鋁製用品。
-
2020-06-25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吃粽不增重 營養師推薦健康吃粽法
今天是端午節,連假到來,粽香早已飄滿大街小巷。不過一顆肉粽熱量高達5、600卡,且種類又多,吃1顆等同吃一餐,民眾連假期間大吃特吃恐超標。營養師表示,無論南北粽、甜粽、鹼粽、冰粽各類粽子皆可吃,只要把握適量攝取、均衡搭配、聰明替換食材等三大原則,粽子也能吃得均衡健康無負擔。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葉嘉豐表示,常見的南北粽因為作法不同,熱量有些差異。南部粽是將生糯米以水煮方式煮熟,口味較清淡,1顆約400到500卡;而北部粽則會將糯米與五花肉、蝦米等配料一起以豬油爆香、拌炒,增添風味,因此熱量相對較高,接近600卡;且吃粽若再沾醬,熱量可能會再增加40到50卡。對於減重者、有腸胃疾病者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患者,都是一大負擔。而粽子除熱量外也有分大小,葉嘉豐說,坊間1個大顆粽子約250公克、小顆則接近200公克,在攝取數量上,他建議成人一天最好不要超過2顆(大小皆是),小孩的話則是小的1顆即可。葉嘉豐提醒,想吃粽又想無負擔的人,應注意適量攝取、均衡搭配、聰明替換食材等三大原則。適量攝取,因粽子主成分是糯米,屬於高GI值食物,會影響飯後血糖;再加上糯米不易消化,食用後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等問題,即便作為正餐,也建議一天吃不超過2顆。 均衡搭配上,吃粽時應搭配至少1.5碗高纖多色的當季蔬菜,能有效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也能補足吃粽纖維不足問題;吃粽後也可搭配奇異果、鳳梨等水果,有助於腸道蠕動、降低脹氣發生。而在聰明替換食材上,他說民眾若想自製粽子,餡料上可使用低脂海鮮、雞肉、瘦肉或是豆製品取代五花肉,並加入香菇、筍子、紅蘿蔔等蔬來提高纖維量;糯米則能部分以紅藜麥、糙米等全穀類替代。另外,民眾吃粽後記得做些運動,如出去散步30分鐘、跑步等來消耗熱量,來開心享瘦端午佳節。
-
2020-06-25 橘世代.愛吃橘
吃粽子有禁忌!營養師:尿酸高的人不宜吃「北部粽」
每年到端午就會上演南北部粽哪個好吃的爭議戰,喜歡北部粽的人會批評南部粽太爛糊沒口感,而喜歡南部粽的人則認為北部粽根本就是「立體油飯」,不算粽子,南北粽各有擁護者,到底哪個好吃各說各話。南部粽、北部粽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做法不同,北部是先炒再蒸、南部則是不炒用水煮,口感上北部粒粒分明,比較有嚼勁,口味也較重,南部粽雖然不像湖州粽那麼軟爛,但比起北部粽,明顯是走軟Q路線,而且因為水煮,口味也比較淡。雖然是這麼說,但其實北部粽也是有口感比較軟及比較Q的分別,比較軟的做法是從生米開始拌炒,先爆香鍋底與豬肉,再加入醬汁等,大約要拌炒40分鐘,米已經很爛了,再加上餡料包好蒸熟,另一種則是糯米先浸泡,隔天瀝乾水先蒸20分鐘,再與醬料簡單翻炒,加上餡料再蒸,口感則近似油飯,比較Q。而南部粽就省去炒米的那一部分,生米與醬汁拌好,再加上炒好、滷好的餡料,包起來以大火水煮,約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餡料方面也各有千秋,除了大致上都有的豬肉、香菇、蛋黃等,北部粽會加上蝦米、魷魚乾等海鮮,有的還會包蘿蔔乾等增加口感,而南部會加上栗子、花生,不過也有人不管什麼南北部的差異,只要喜歡吃的料都包進去,甚至出現干貝、蝦仁等豪華內餡。而南北部粽使用的糯米也是不同的,北部粽會使用比較Q的長糯米,南部粽則用比較黏的圓糯米;粽葉也有不同,如果要光從外觀上分辨南北部粽,看粽葉的不同就知道。北部粽多數使用桂竹葉,顏色較黃而且有斑點,雖然說是桂竹葉,但其實是桂竹竹筍的外殼,而不是葉子,經過煙燻後使用,纖維較粗而且硬挺,適合拿來蒸,不易變形。而南部粽則使用麻竹葉,不管是新鮮的還是曬乾的都可以,曬乾的只要泡水就會恢復鮮綠的顏色,特點是葉子軟,可以把生米緊緊包好,下鍋煮之後,葉子的香味會與米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煮好後葉子則會黏黏滑滑。北部粽一般口味較重,不必另外再沾醬汁,但很多人喜歡搭配甜辣醬,而南部粽則有人會搭醬油膏,甚至肉粽也有人加花生粉(一般南部粽是素粽才搭花生粉與香菜末),像是台南的老店再發號會自煮醬汁,淋在肉粽上。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營養科主任蔡佩芬表示,有人認為北部粽用炒的,熱量可能比南部粽高,不過還是要看餡料,南部粽常會放入肥肉來增添風味,北部粽則因為米已經有油了,不會再包太油的肉,熱量不見得比南部高。她表示,至於圓糯米與長糯米相比,都是不容易消化的糯米,而北部粽裡會放蝦米、魷魚乾與蘿蔔乾等,海鮮類尿酸高的人比較不適合,而且鹽份比南部粽高,但南部粽會放肥肉與蛋黃等,飽合脂肪多,也是不利健康的。【端午精選特輯↘↘↘】。端午不只吃「粽」還要懂「粽」,達人:最大差異是在這!。別過個連假就胖了!營養師菜單-端午吃粽不增重!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5 橘世代.愛吃橘
端午不只吃「粽」還要懂「粽」,達人:最大差異是在這!
端午節將至,民俗以吃粽子過節,許多家庭開始忙碌動手包粽,台灣的粽子主要分成幾種,包括北部粽、南部粽的「鹹粽」,以及「鹼粽」、「客家粽」,各有口感及特色,滿足不同客群的胃,粽子是國人端午節必討論話題,也是永恆的粽子戰爭,您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粽子嗎?快來認識吧!新竹市是歷史300年的古城,閩南、客家、眷村等移民都匯聚於此,間接使粽子多元化。關於各式粽子,市府特別找來傳統市場資深達人幫忙解答。產發處市場管理人陳彩雪說,大家常討論的北部粽、南部粽,其實都被歸類在「鹹粽」,而蝦米、蛋黃、香菇、紅蔥頭、花生與肉則是鹹粽的基本餡料。北部、南部粽兩者最大的差異是「烹煮方式」,也就是米與原料是否有先炒至半熟或六分熟,若難以分辨,更簡單的,就是外層糯米混有花生者就是南部粽。北部粽「先炒再蒸」,普遍習慣先將生糯米與餡料一起炒香,再包入粽葉送進蒸籠蒸熟,或者也可先把糯米煮熟,將醬料倒入米飯中攪拌均勻,再裝到粽葉中並包入餡料。北部粽外層不摻料,但內餡較豐富,除了基本配備的香菇、肉塊、菜舖外,還有加上栗子、蛋黃等。北部粽的優點在於糯米經醬汁一起拌炒後,已經確實將醬汁、油脂與餡料香吸入,再經過蒸熟,可完整提振香氣,吃下口米粒分明Q彈,口味較重,因粽子本身就有鹹味,常見吃法是不沾任何醬料使用,也曾被網友戲稱「立體油飯」。南部粽「生米水煮」,傳統使用生糯米,放入粽葉後加上炒好餡料,最後將米飯覆蓋以「水煮」煮熟,之後米飯會成為濕黏狀,而南部粽外皮混有花生,內餡通常是基本配備外,如今也會加入蛋黃等增加香氣,吃起來的口感軟綿,口味清淡,熱量較北部粽低,因此常見吃法會林上一些醬料,再搭配些許花生粉。陳彩雪說,「鹹粽」又名甜粽,是眷村口味民眾的最愛,通常被當作甜點,做法是將糯米加入鹼水或鹼粉,讓糯米的澱粉產生糊化作用,之後米粒會變得具黏性和彈性,再與油脂拌均勻,填入粽葉中綁好製成無餡料粽子,經蒸煮完成,民眾能吃到完整的糯米香味,網路上也有人推薦可淋上砂糖或蜂蜜,也有人搭配果糖、花生粉、煉乳。客家粽又被稱為粿粽,與其他粽子不同的是,客家粽看不到米粒的顆粒樣,因為同家粽以糯米粉加水揉成的米團所製,主要餡料有香菇、肉、蘿蔔乾與蝦米,並加入胡椒、醬油經拌炒,將其包入米團,蓋上粽葉開始蒸煮,是客家族群的最愛之一。但端午佳節粽飄香,但粽子熱量高,患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的民眾要如何因應?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指出,只要謹記適量攝取,且把握三低一高(低糖、低鹽、低油;高纖)與均衡飲食的五大原則,仍可開心吃粽。營養師吳婉瑜提出健康吃粽五大原則,包括減少熱量、 慎選食材、 替代正餐、 搭配蔬果、少用沾醬。若是購買連鎖通路販售的粽子,可先檢視包裝上營養標示,挑選熱量較低或體積較小的粽子。食材上,建議挑選添加全穀雜糧的粽子,如薏仁、燕麥、糙米等,可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餡料可選擇菇類、竹筍等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材。而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的病友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鹹蛋黃、五花肉,可用雞鴨肉或瘦肉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吳婉瑜建議,一天最多以一個粽子作為正餐,不當點心食用。糯米是主食類,餡料中的油脂和沾料用糖也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來源,避免食用過量引起肥胖,購買時也應適量,避免浪費。【端午精選延伸閱讀↘↘↘】。端午餐桌!吃粽配杯酒,冷酒釀盛夏。別過個連假就胖了!營養師菜單-端午吃粽不增重!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5 橘世代.愛吃橘
別過個連假就胖了!營養師菜單-端午吃粽不增重!
端午節做什麼?立蛋、戴香包、打午時水、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沒錯,這些都是體驗節日氣氛的一環,但對現代人來說,端午節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吃粽子!若以粽子作為主食,無論是南部粽、北部粽、客家粄粽或鹼粽,以成年人而言,起碼要吃兩顆才不會餓。粽子看起來份量不大,熱量卻十分可觀。以一顆包有五花肉的傳統肉粽來說,熱量約是628大卡,相當於1份滷雞腿便當,所以只要吃幾顆就會超過每日建議攝取熱量。且市面上的粽子多為糯米做成,除吃多易脹氣、不好消化以外,因糯米烹調時間越久,澱粉糊化程度越高,更易使血糖飆高,原本就有高血糖的人更須注意。對一般人而言,傳統肉粽不僅熱量高、易升糖、易脹氣,膳食纖維和蛋白質亦不足,對長者更是,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兼顧健康?可參考今年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為年長者設計的「健康養生五穀粽」食譜,無論是照著動手做,或是作為採買的參考依據,都非常實用。這款「健康養生五穀粽」是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委由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以新版國民健康飲食指南出發、專門為長者設計的一款養生粽,不僅少油、少鹽、好吞嚥,同時兼顧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攝取,一顆 (120克)熱量僅290大卡!做一顆「健康養生五穀粽」需準備的食材如下:黑米、16穀米、長糯米(各20克)豆乾丁(少許)香菇(1朵)猴頭菇(15克)熟栗子(1顆)腰果(10克)臺中慈濟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楊忠偉說明,有別於傳統粽常採用的食材,這款養生粽減少易脹氣、易升糖的糯米量,改用健康、易消化的黑米和16穀米,也用堅果、豆乾丁、熟栗子、香菇和猴頭菇取代油脂較高的五花肉、滷肉和花生,提供長者優質油脂和蛋白質。在料理方式上,米類無須事先拌炒,蒸熟即可,以降低整體熱量,建議可先將香菇和猴頭菇滷過,增加整體風味。楊忠偉也補充,吃粽子時宜避免沾甜辣醬或番茄醬等加工調味料,鹼粽應避免沾砂糖或糖漿等,以免攝取過多的鈉和糖。此外,吃粽子時可搭配水果和青菜,每日宜食用三份蔬菜和兩份水果(一份約為一個拳頭大小),加上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就能活得更健康長壽。※本文摘自《安可人生》官方網站【端午精選特輯↘↘↘】。端午餐桌!吃粽配杯酒,冷酒釀盛夏。連假出遊攻略/想帶長輩出去玩,這「9件事」要先準備好!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防疫期間少出門 女大生勻稱體態增重10公斤求助中醫
一名20歲女大學生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很少出門的她,幾乎餐餐點外送,最近疫情結束餐敘邀約又陸續上門,讓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令她相當苦惱而求助中醫師。醫師評估後建議她調整飲食與運動,並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善脂肪囤積,將有助於還她窈窕身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書怡表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除了上述的例子外,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她表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除了少吃多動,還得要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使其穩定平衡,而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這些體質,常是肥胖最重要的原因;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是中醫健康減重的關鍵。陳書怡說,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所謂的「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除了運動伸展是良方外,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她說,針刺穴位可增加氣血流通,加速脂肪細胞代謝循環,另再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作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陳書怡提醒,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則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除了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
2020-04-24 橘世代.健康橘
睡前忌洗澡? 醫師推9招找回一夜好眠
女性年過50歲進入更年期後,時常有失眠問題。花蓮門諾醫院表示,隨年齡增長,深層睡眠時間變短,且更年期易有熱潮紅問題,常睡到一半體溫升高、冒汗,從睡夢中驚醒,若熱潮紅很厲害的話,可找醫師看診,短期使用藥物改善熱潮紅現象。身心科醫師更提供9招做法,找回一夜好眠。門諾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志弘表示,女性更年期容易有熱潮紅現象,主要症狀為上半身出現突然的火熱感,並伴隨有心悸和盜汗,時間持續約3至5分鐘,原因可能是與血液中雌激素低、黃體素突然大量釋放有關。更年期還有可能影響心情,產生焦慮、緊張和壓力,產生慢性失眠的現象;有些人體重增重,或是舌頭肌力下降,睡覺時往後倒,產生睡眠呼吸中止情形,同樣影響睡眠。一天應該要睡幾小時才夠?身心科醫師鍾德表示,睡眠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縮短,因人而異。好的睡眠品質,可保養大腦功能,讓學習、記憶更好,但睡眠品質差時,健康與生活品質下降,還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失調等問題。醫師鍾德建議,只要遵守以下9項做法,可幫助找回一夜好眠:1.白天盡可能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咖啡因對人體來說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如果有失眠的人,不建議飲用咖啡、茶、可樂等這些飲料,因為停留在體內的咖啡因有時比想像中還長,會影響晚上睡意。2.忌白天躺床及過度晚睡熬夜,盡可能在晚上11點前固定時間就寢,白天不躺床或閉眼休息太久,午睡最好不超過30分鐘。3.睡前1小時減少玩手機、看電視、用電腦,螢幕含有藍光光線,這些光線進入眼睛刺激大腦後,會降低褪黑激素,反而讓人保持清醒。4.睡前2小時內忌洗熱水澡及激烈運動,否則會喚起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及人體中樞體溫升高,會影響睡意而延後入眠的時間。如果睡前要洗澡,建議以淋浴方式,水溫不要太冷或太熱。5.睡前1至2小時避免吃宵夜或晚餐吃太飽,睡前進食會增加胃酸分泌,易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也會導致胃排空及消化時間增加,進而影響睡眠。如果肚子餓,以清淡及少量的食物為主。6.不過度依賴喝酒助眠,酒對中樞神經來說具有抑制效果,的確可以幫助入睡,但酒精退了後,反而更清醒,就算入睡容易淺眠及中斷。另長期飲酒助眠,反而增加失眠嚴重性及增加酒精依賴風險。7.忌躺床思考及計畫事情,床不應該是用來反省今日或計畫明日的地方,在床上思考及計畫事情,容易導致焦慮而影響睡眠。8.未經醫囑自行服用助眠成藥或安眠藥,未經專業精神科或睡眠專科醫師評估,自行服用助眠藥物,對於失眠改善的效果不一,且易造成對於安眠藥依賴,拖延失眠病情。9.若躺床超過30分鐘仍沒有睡意,建議起身離開床,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溫柔光線下看書、聽音樂、或散步等,等到有睡意再回到床上睡。【關於更多「睡眠」精選特輯↘↘↘】。如何讓肌肉休息?睡眠品質是關鍵!。想睡得更好 上床前做對3件事。圖解運動/1分鐘!舒緩睡醒痠痛,躺床就能做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3-10 該看哪科.婦產科
5守則控制體重 當個好孕媽媽
國健署公布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國內約有2至3成的孕媽咪體重過重或肥胖,必須適當控制孕期的體重,並應遵守產前檢查、適度運動、避免攝取過多的糖與脂肪等5守則,以免發生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流產、畸胎等問題。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文獻指出,若孕婦於懷孕期間低於建議體重,其胎兒成長發育不良之風險將增加53%,且其早產風險將增加70%;而孕婦於懷孕期間若高於建議體重,其胎兒大於一般大小之風險將增加85%。另外,英國醫學期刊《BMJ》文獻亦指出,肥胖女性於妊娠後期易出現葡萄糖不耐及生出巨嬰。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依國健署2018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結果,國內25至34歲婦女中,近2成有過重或肥胖情形,35至39歲婦女則近3成,因此準媽媽要在懷孕期間,應依孕前體重做適度調整。懷孕婦女想「養胎不養肉」有祕訣,可依據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參考增重值。陳麗娟指出,孕婦於懷孕期間,應以BMI為基礎,視當次懷孕胎數及懷孕週期逐漸增加體重。正常的BMI值,應介於18.5到24.9之間,並建議增重11.5至16公斤;若BMI大於30、體重較重者,建議增重約5至9公斤;但小於18.5、體重較輕者,則增重幅度較大,建議增重約12.5至18公斤。不過,懷孕時須注意體重增加速度,勿短期內暴飲暴食外,也不適合減重。為維持適當的孕期體重,孕婦應把握5守則,包含定時產前檢查並測量體重、均衡攝取飲食、避免過多糖與脂肪攝取、瞭解懷孕期間熱量攝取需求及每日宜適當運動。陳麗娟說,目前國健署補助每位準媽媽10次產前檢查,可將每次檢查結果記錄於「孕婦健康手冊」上,以利隨時檢視;飲食攝取應以天然食物為主,少吃油炸、汽水等熱量高、無營養素的食物;產前透過快走、瑜伽等適度運動,可增加產道肌肉的強韌性,以利順利生產。
-
2020-03-10 該看哪科.婦產科
控制孕期體重 5守則與BMI值是關鍵
懷孕對父母親來說是喜悅的事,懷胎十月過程中進補難免,但懷孕期間體重若過重時,恐出現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流產、畸胎等症狀外,若體重過輕,胎兒成長時恐有發育不良風險。國民健康署呼籲,準媽媽要在懷孕期間依孕前體重做適度調整,並應遵守產前檢查、適度運動、避免過多糖與脂肪攝取等5守則,以確保母嬰健康。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依國健署2018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結果,國內25至34歲婦女中,近2成有過重或肥胖情形,35至39歲婦女則近3成,因此準媽媽要在懷孕期間,依孕前體重做適度調整。她說,孕婦懷孕期間想養胎但不養過多肉有祕訣,就是依據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參考增重值。據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 文獻指出,若孕婦於懷孕期間低於建議體重,其胎兒成長發育不良之風險將增加53%,且其早產風險將增加70%;而孕婦於懷孕期間若高於建議體重,其胎兒大於一般大小之風險將增加85%。另外,英國醫學期刊 (BMJ) 文獻亦指出,肥胖女性於妊娠後期易出現葡萄糖不耐及生出巨嬰。因此,陳麗娟建議孕婦於懷孕期間,應以BMI為基礎,視當次懷孕胎數及懷孕週期逐漸增加體重。正常的BMI值,應介於18.5到24.9之間,並建議增重11.5-16公斤;若BMI大於30、體重較重者,建議增重約5至9公斤;但小於18.5、體重較輕者,則增重幅度較大,建議增重約12.5至18公斤。不過懷孕時須注意體重增加速度,勿短期內暴飲暴食外,也不適合減重。而為維持適當的孕期體重,陳麗娟說孕婦應把握下列5守則,包含定時產前檢查並測量體重、均衡攝取飲食、避免過多糖與脂肪攝取、瞭解懷孕期間熱量攝取需求、及每日宜適當運動。陳麗娟說,目前國健署補助每位準媽媽10次產前檢查,可將每次檢查結果記錄於「孕婦健康手冊」上,以利隨時檢視;飲食攝取應以天然食物為主,少吃油炸食物、汽水等熱量高、無營養素的食物;產前透過快走、瑜伽等適度運動,可增加產道肌肉的強韌性,以便順利生產。民眾如有任何問題,可上「孕產婦關懷網站」或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將由專人進行解答。
-
2020-02-15 養生.健康瘦身
三個月減重17公斤 美女教練分享「米飯三日循環法」
年假結束,許多人因為吃了許多大魚大肉,而發福了不少、憂愁於如何減肥,卻不知該從何著手。日本一名女性健身教練Jun曾經在三個月內減重十七公斤、體脂肪降低16%,也參加過Best Body Japan橫濱大賽等健美比賽。現今則以自己的健美經驗,作為教練幫助有減重困擾的人們提供指導,著有「讓節食失敗的我也能夠瘦下來的『三日減糖瘦身』(ダイエットに失敗してきた私がやせた3Days糖質オフダイエット,暫譯)」。日前她在女性雜誌《美的》上針對飲食和生活習慣,建議幾項瘦身須知的必要原則。飲食:無論增重或瘦身,關鍵都在飲食對於想要瘦身的人而言,運動其實只佔了兩成的重要性;其他八成都在飲食控制上,Jun建議想要瘦身的人要嚴格控制飲食,盡量少吃澱粉類等含有高碳水的食物,飲食應該以低碳水、高蛋白為主要原則。以下是Jun所建議的五大飲食須知:白飯的量以三天為一個循環:Jun建議以三天一個循環來調整白飯的量:第一天晚餐不吃白飯、第二天只有午餐吃白飯、第三天則三餐都禁食白飯,而每一餐最多也只吃一百公克的白飯。這樣的飯量對於瘦身來講效果最好。大量攝取蛋白質:蛋白質的重量應該為目標體重的0.15%,也就是體重每多1公斤就應攝取該體重乘以1.5公克的蛋白質。至於魚、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和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質的比例,則應維持在五比一的比例是最適當的。避免高糖份食物:麵粉類的料理,或是薯類、南瓜、玉米等根莖類,或是含有大量糖份的點心,都應該避免在瘦身期間攝取,至於含糖飲料則需嚴格禁止。少油少炸物:使用大量油品所製的料理會妨礙脂肪燃燒,因此要避免攝取。美乃滋和沾醬等也是「看不見的油」,應盡量避免。至於魚、肉類所富含的脂肪,常常會隨著大量蛋白質下肚,食用時也應多家注意。相反的,青背魚類所富含的Omega-3脂肪酸或是亞麻仁油裡的中鏈脂肪酸,則可以安心攝取。晚餐一定要在八點以前:睡前兩小時之內絕對不能進食,可以說是瘦身法則基本中的基本。不過倘若遇到加班等狀況,Jun也建議可以將晚餐原本的份量分為兩次,以晚餐時段為主,睡前為輔的原則,避免睡前空腹引起的暴飲暴食。運動:增加日常生活的運動量Jun建議讀者,可以在早上做一些伸展或是快走運動,並且以走樓梯取代電扶梯,或是用提早一站下捷運、繞路散步等方式,來增加一天的運動量,如此一來,即使不去健身房也可以達到瘦身的效果。水分補給:一天要將1.5公升的水帶上身水分如果補充不足,會影響體內循環功能,進而降低代謝。也可能進而導致排汗減少或便秘,因此建議一天至少要帶1.5公升的水在身上。一旦喉嚨感覺乾燥就要立刻補充水分,上廁所的次數也以一天八到十次為佳。沐浴:溫度40~42度,每天20分鐘! 利用浴缸提高體溫增進代謝Jun也提醒讀者,若想要瘦身,那麼「泡澡」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其中又以能夠出汗的40~42為標準,泡20分鐘左右為佳。體溫升高以後不僅能夠增進睡眠品質,也可以達到瘦身效果。建議在泡澡時,也可以按摩一下大腿周圍的關節、伸展筋骨,瘦身效果會更好。睡眠:一天穩定睡七小時,養成易瘦體質睡眠不足會導致體內分解脂肪的荷爾蒙、抑制食慾的瘦蛋白等物質失衡,導致身體變成易胖體質。對於想瘦身的人而言,一天最起碼也得要睡上七個小時,才能穩定體內的分泌組成。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有酸素】 おはよー❤️ 脂肪を落とそう!とする時、食事ももちろん大事だけど、 やはり有酸素もめちゃ大事だと思います🔥 ・ ジムに行ければ、 #クロストレーナー #ステアマスター #エアロバイク 昔は大嫌いだったけど、 昨今の #Netflix のおかげで、 海外ドラマ1本(30分〜1時間)見てたら あっという間に苦なく出来ます💕 ・ ジムに行けなくても、 近所をウォーキングするのでも🙆♀️ スーパーに食材買いにいく!! という目的を持って、 坂のあるルートなど選んで、 早歩きで30分〜1時間程度かけてウォーキング🚶♀️ ・ ・ キツい事、嫌いな事は続かないので、 どうにかして苦なく出来るよう、 私なりの工夫🙄✨ ・ ・ #diet#fitness#exercise#healthy#cardio#fatburn#goldgym#Venice#la #ダイエット#ダイエッター#筋トレ#フィットネス女子#タンパク質#糖質オフ#ボディメイク#健康#有酸素#脂肪燃焼#海外ドラマ#ロサンゼルス#ベニス#ゴールドジム #3D糖質オフ jun fitness(@jjfitness44)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9 年 11月 月 10 日 下午 4:24 張貼
-
2020-01-13 養生.聰明飲食
將脂肪燃燒率最大化 營養專家推薦9大類「腰瘦」食物
【文/選自橡實文化《腰瘦早餐》,作者大衛・辛振可】本書並未涵蓋完整的腰瘦飲食法,但每道食譜都有至少一種關鍵腰瘦食物。從以下摘自《腰瘦食譜大全》(Zero Belly Cookbook)的段落中,你會學到每一種食物如何將脂肪燃燒率最大化,並讓你更健康、更快樂。腰瘦蔬果蛋白飲將養分攝取量放到最大為了完全發揮腰瘦計畫的效用,每天早上,你都要在主餐之外搭配一杯綜合蔬果飲。這些飲品既好喝又好做,你可以早餐喝,也可以把它當成零食、代餐或甜點。研究顯示,高蛋白、低脂肪的蔬果飲能有效促進人體吸收養分,尤其能促進肌肉對養分的吸收。我的腰瘦蔬果蛋白飲食譜,把市售蔬果昔常見的牛奶、添加糖和人工添加物都拿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水果、堅果、植物性蛋白質,以及杏仁奶和椰子奶之類的植物奶。為什麼要用植物奶取代?首先,牛奶對某些人來講不易消化,而消化不良會導致發炎,發炎又會導致體重增加,但原因不只如此。2014年,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一天喝三杯以上牛奶的女性,死亡率是一天喝不到一杯者的兩倍。骨折也更常發生在女性重度牛奶飲用者身上。儘管這只是初步的研究結果,卻更加說明了用植物奶來做每日蔬果飲為什麼是明智之舉。雞蛋關掉內臟脂肪基因雞蛋是攝取膽鹼最佳的單一食物來源。膽鹼是維生素B的一種,對建造人體所有的細胞膜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養分。膽鹼不足和導致內臟脂肪堆積的基因有直接關係,尤其是肝臟的部分。美國國家醫藥學院(U. S. Institute of Medicine)定出的每日適當攝取量為女性425毫克、男性550毫克。然而,根據2015年的全國健康與營養普查報告(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在美國全體國民當中,達到適當攝取量者所占比例很小。紅色水果關掉肥胖基因如同職業籃球員,每一種水果對自己做的事都很拿手。但紅色代表你吃的水果略勝一籌──西瓜之於香瓜,就像詹皇(LeBron James)之於紐約尼克隊的候補球員。打從《腰瘦飲食》一書上市以來,持續有越來越多證據證明了這一點。舉例而言,《演化與人類行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期刊的一項研究就發現,紅色和橘色蔬果食用量較多的人,擁有較為健美的膚色,此即為類胡蘿蔔素這種抗病成分的功勞。【腰瘦水果榮譽榜】紅寶石葡萄柚、酸櫻桃、覆盆莓、草莓、藍莓、黑莓、紅蘋果(尤其是紅粉佳人蘋果)、西瓜、李子、水蜜桃、油桃。橄欖油及其他健康油品飢餓感退散食用油的作用不僅在於讓食物更美味,事實上,吃對種類還可調節飢餓荷爾蒙,抵擋嘴饞的衝動。像特級初榨橄欖油、堅果和酪梨所含的油脂,都是好的食用油。發表在《營養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午餐搭配半顆新鮮酪梨的受試者,接下來幾小時的食慾減低了四成。在印度則有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針對有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的六十位中年男性,他們給兩組受試者類似的飲食,只不過其中一組的每日熱量有兩成是來自開心果。到整個研究期結束時,開心果組的成員腰圍較小。【腰瘦油脂來源榮譽榜】特級初榨橄欖油、初榨椰子油、酪梨、胡桃、腰果、杏仁、杏仁醬、野生鮭魚、沙丁魚、研磨亞麻籽(即亞麻籽粉)、奇亞籽。豆類、米飯、燕麥及其他健康纖維關掉糖尿病基因不妨將豆類視為減重小藥丸,隨時想吃就盡情享用吧!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每天多攝取199大卡的熱量,每天吃四分之三杯豆類的人,卻比不吃豆類者體重少了3公斤。部分原因在於來自豆類和全穀類的纖維,纖維的成分幫助人體分泌一種叫作丁酸(butyrate)的物質,這種物質關閉了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的基因。不過,有一種常見的纖維來源,你在腰瘦食譜中不會看到,那就是小麥。腰瘦法不是嚴格的無麩質飲食法,但本書所有食譜用的都是本來就不含麩質的食材,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有麩質不耐症,那麼這種蛋白質成分就會導致你的腸胃發炎。我的目標是要發明一套人人適用的方案。所以,如果你想吃小麥類的食物,那就吃吧。但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堅守腰瘦法的纖維來源可能比較明智。根據《營養與新陳代謝年刊》(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的一項研究,科學家發現,比起吃即食含糖玉米片,早餐吃燕麥粥可帶來較大的飽足感和較低的飢餓度,下一餐吃進去的熱量也較少,即使兩種早餐的卡路里攝取量是一樣的。【腰瘦豆榖類榮譽榜】罐頭黑豆、罐頭鷹嘴豆、法國綠扁豆、燕麥片、藜麥、糙米。額外補充植物性蛋白質促進新陳代謝腰瘦法其中一個獨樹一格的特點,就在於它仰賴植物性蛋白質。雖然我不是素食者(差遠了!),我也知道對追求腸胃健康的人而言,仰賴動物奶補充蛋白質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對乳糖不耐症患者來講。【腰瘦蛋白質來源榮譽榜】Vega One多合一營養奶昔、Vega運動表現蛋白粉、Sunwarrior有機植物蛋白粉、PlantFusion有機植物蛋白粉。綠葉蔬菜、綠茶和鮮豔的蔬菜終結發炎並關閉囤脂基因像瑞士甜菜這樣的綠葉蔬菜,真可謂是鏟肉專用的瑞士刀。若能多多食用綠葉蔬菜,你的身體就會受到大量葉酸的保護。葉酸是維生素B的一種,從振奮情緒到對抗癌症都和它有關。它也是一把基因之鑰,既能鎖上導致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的基因,也能關閉形成脂肪細胞的基因。但綠葉蔬菜也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幫助你打造一個健康、平衡的腸道環境。光是把益菌吃下肚還不夠,為了確保這些小傢伙頭好壯壯,你得餵牠們吃東西。牠們最愛吃一種叫作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簡稱FOS)的東西了,那是一種存在於蔬菜、水果和穀物當中的膳食纖維。但在這三者當中,蔬菜可能是把這種關鍵養分吃下肚最健康的方式,因為蔬菜的熱量低。研究顯示,果寡糖可促進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提升飽足感,不然也能改善便祕,保持腸道環境清潔溜溜。【腰瘦蔬菜榮譽榜】羽衣甘藍、菠菜、西洋菜、蘿蔓萵苣、紅蘿蔔、瑞士甜菜、櫛瓜、紅甜椒、番茄、小黃瓜、西洋芹、蘆筍。瘦肉和魚肉建造肌肉並關掉囤脂基因保持和建造肌肉很重要,尤其當我們越來越年長。肌肉質量增加,意味著更健康的體重、更健美的身形,以及更良好的生活品質。但為了得到這些好處,我們可能需要吃進比目前更多的蛋白質。腰瘦飲品就提供了很多植物性蛋白質,但額外來一份瘦肉也無妨。美國目前的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8公克,或以77公斤的人來說,每日大約62公克。一副雞胸肉約有20公克蛋白質,一份牛絞肉、鮭魚或一塊撲克牌大小的豆腐也是。但在《美國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生理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吃建議攝取量兩倍蛋白質者,蛋白質淨利用率和肌肉蛋白合成作用較佳;換言之,他們較容易保持和建造肌肉。【腰瘦肉類榮譽榜】雞肉、火雞瘦絞肉、瘦牛肉、野生鮭魚、蝦子、干貝、鱈魚、鮪魚、大比目魚。你最愛的辛香料關掉發炎基因和增重基因在我開的老餐廳「白街」(White Street),客人最常讚美的不是異國風情的雞尾酒、巨無霸牛排、或濃郁綿密的甜點,而是當成配菜的蔬菜、湯品、以及烤雞腿之類的簡單肉食。這都是因為主廚精通辛香料搭配的藝術,將辛香料的效果發揮到極致的緣故。辛香料能讓你吃過成千上萬次的東西變得像是前所未嚐。不過,香草、辛香料和調味料為食物所做的可不只是增添風味而已。從抗癌、調節胰島素反應到抗發炎,許多廣受使用的辛香料都是明星營養素。越是擅長將這些辛香料融入到每日三餐之中,你的健康狀況就會越好,你的味蕾也會越滿足。然而,儘管多數香草和辛香料都具有強大的抗發炎特性,辛香料本身所含成分和你實際上吃進身體裡的卻不一樣,這即是所謂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為了測驗辛香料經消化後的確切效力,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Gainesville, Florida)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用不同的辛香料做實驗,讓受試者連續一週每天吃大量辛香料。接著,他們將受試者的血漿滴到發炎的白血球上。吃丁香、薑、迷迭香和薑黃的受試者,血漿是最強勁的;換言之,這些辛香料經消化後的抗發炎成分含量最高。【腰瘦辛香料榮譽榜】黑胡椒、薑黃、肉桂、無糖可可粉(非鹼化可可粉)、辣椒粉、乾燥百里香、乾燥迷迭香、乾燥奧勒岡。祕密武器:薑黃幾世紀以來,印度菜和中藥都愛用這種超級香料是有理由的。薑黃含有薑黃素,薑黃素可以瘦腰、對抗慢性發炎、抗癌,還可提高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含量—這是一種促進神經元生長的腦部荷爾蒙。薑黃甚至可以治療憂鬱症,一早給你好心情。
-
2019-12-25 科別.感染科
單周10萬人次就診 流感流行期提前報到
上周類流感就診突破十萬人次,新增五十五例重症病例,創今年新高;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宣布,本周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比預估提前兩周,但推測流感高峰期仍出現於明年春節。今年截至上周,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有兩千一百五十八例,為近五年最高,疾管署提醒民眾注意防範。另外,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共六○四萬劑,跟過去兩年一樣,占全人口百分之廿五,但遇到史上第一次提供四價疫苗,且最晚開打,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坦言,今年「打氣」旺,以目前接種速度推估,公費疫苗可能於春節前用罄,呼籲合乎公費接種條件者盡快接種,若未在春節前出來打,恐無法打到疫苗。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十萬四百四十二人次,較前一周增加百分之七點六,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為百分之十一點八,超過流行閾值百分之十一點五,顯示正式進入流行期。上周類流感群聚有廿七起,為三周以來最高,校園群聚廿三起,包括國中九起,國小七起,高中及幼兒園各三起,大專院校也有一起。流感併重症病例增加,羅一鈞分析有兩個原因,一是夏季流感持續,直到十月仍未到谷底而直接銜接冬季;二是今年目前流行種類為H1N1,相對於以往H3N2、B型流感,對中壯年引起重症、嬰幼兒引發腦炎的比率較高,導致個案數增加。H1N1是二○○九年之後才出現的新型流感病毒株,許多民眾幾乎沒有得過,感染後可能因免疫反應旺盛,對抗病毒時也破壞自體細胞,導致重症,威脅較高。羅一鈞說明,新增重症患者中,最小為北部三個月大男嬰,於十二月十二日發病,隔天送入加護病房,確診為A型H1N1併發腦炎,目前仍住院治療。除了老幼族群,中壯年也不可掉以輕心,上周重症患者中,有廿名是五十至六十四歲中壯年,屬於預計元旦才接種疫苗的第三階段對象,占上周五十五名新增重症病例三成;若以十月一日統計至昨天,流感個案五十至六十四歲有一百一十四例,占總數三百五十八例的百分之卅二。羅一鈞說,適逢暖冬,若氣溫偏暖、今年接種率比去年同期好,加上醫療院所發現B型流感個案有增加趨勢,未來一個月流行病毒型別可能轉變,研判流感疫情不會大幅上升,預估冬季流感高峰期仍會出現於農曆年期間。
-
2019-12-09 養生.抗老養生
日本人為何長壽?專家分析飲食三大特色讓他們更健康
日本健康期望壽命長期位居全球前列。今年早些時候,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報告,2018年日本人均預期壽命,女性為87.32歲,男性為81.25歲,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個中原因,除了優良的自然環境外,合理的飲食在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日本由此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崇為飲食最合理型國家。日本長壽飲食的特點和優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中庸打天下如果說日本上下對儒家中庸談得最多的話,那麼在飲食中就更多,並由其衍生平衡二字。一日三餐的主食,日本大力主張米麥各半搭配,互補為用,不可偏廢。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青少年體質增長迅速,與其該時期宣導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同等攝取不無關係。儘管有些水果的營養甚至超過蔬菜,但他們強調絕不能以此代之。為按人體需要攝取各種營養素,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餐館飲食必須用圖表標明熱量、蛋白質、脂肪、食糖、含鹽量,以防過量。日本人三餐守時,很少饑飽失度,尤其少見暴飲暴食;飲食中注意保持一定溫度,不過冷也不太熱。對於與現代快節奏生活相伴行的狼吞虎嚥飲食方式,日本反復強調細嚼慢嚥的好處,並大力宣傳……相類似防止太過、不及,均衡、合理攝取營養素的思想,在日本飲食生活中不一而足,貫穿始終。事實證明,“不偏不倚”的飲食之道于健康大有裨益。飯吃八成飽飯吃八成飽一直是日本的古訓,現在甚至被印在藥袋上,作為醫囑,以免遺忘。日本人的飯量很小,相對於西方人而言,後者對於前者完全可以一個頂仨。日本雖然是相撲的故土,卻是現在世界上胖子最少的國家,普遍身材苗條,而前者僅僅是一種文化。無論動物實驗,還是大量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均告訴人們,飯吃得少或吃飯少一口是長壽的重要因素,因而稱肥胖為萬病之源。日本人的飲食較為清淡,他們有食“鮮”的習慣,食品很少煎炸。現在日本正在國內試點推廣一項名為“蔬菜優先”(吃飯先吃菜)的減肥計畫,讓孩子吃飯首先想到嫩綠的鮮菜,從而保持適中的體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日本也受到了來自歐美高脂高糖飲食文化的大舉侵入,尤其在年輕人中盛行,對此他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眼下,日本各界從上到下到處都是復古和式飲食的呼聲,他們通過各種管道,不遺餘力地宣傳日本古食的優越性,勸導和告誡年輕一代絕不能盲目跟風,要把老祖宗的寶貴飲食經驗堅持下去,代代相傳,否則將難以確保壽命的繼續延長。他們始終在強烈抵制年輕一代將“飯吃八分飽”改成“飯吃十分飽”。食物多樣化日本名古屋學芸大學健康營養研究所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攝取的食物種類越多,健康期望壽命越長。對此,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還進行了專門論證,確認食物多樣化可使死亡風險降低2成以上。該項研究以日本約8萬居民為物件,採用飲食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了為期約14.9年的追蹤調查,其中包括除酒以外的133種食品和飲料,對食物多樣化與死亡風險(全死亡、癌症死亡、循環系統疾病死亡、其他死亡)的關聯性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根據1日攝取的食品數量將研究物件分為5組,結果表明:與每天攝取食品種類最少的組相比,女性攝取最多的組,全死亡風險下降19%,循環系統疾病死亡風險下降34%,其他死亡風險下降24%。研究人員強調,攝取多種不同的食品,即使沒有與食品及營養有關的特殊知識,平時人人也能做到,從而減少早亡,延長壽命。就在去年美國對其所宣導的食品多樣化提出質疑,對諸多具有營養的食品不知如何取捨的時候,許多人都把眼睛瞄向了日本。與歐美國家不同,首先日本飲食種類有所不同,如海產品、豆類及其製品、薯芋類食物、發酵食品以及種類繁多的蔬菜、水果和綠茶等等,具有濃郁的東方特色。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日本的飲食是在飯吃八成飽總量控制下的多樣化,如典型的日本盒飯,營養豐富,種類多,但每種食物的數量卻很少,這樣就可以確保不超量、不增重。最後需要補充一點,“歐美型”飲食進入日本後,日本除了呼籲要堅守本民族的“健康型”飲食之外,還對“歐美型”進行了改良。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和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小組的一項調查表明,不僅吃“健康型”飲食的人死亡風險有相當的降低,即使吃“歐美型”飲食的人死亡風險也有一定的下降。主要在於,日本人減少了歐美人的肉類食用量,而且選擇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和咖啡;對食鹽的攝入量也相對減少,從而降低了死亡風險,也可稱為一種東西方飲食文化有機融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