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唇腭裂
共找到
3
筆 文章
-
-
2022-11-17 焦點.元氣新聞
怕唇額裂兒入學遭嘲笑! 媽媽「超前部署」入校說故事
顱顏患童因為先天缺陷嘴唇上方會留下淡淡的疤痕或是小小耳朵,面臨就學不僅要適應校園環境,還會面臨同學對外觀異樣的眼光,甚至可能慘遭霸凌。淑娟媽媽為了兒子上小一「超前部署」,到學校「講故事」給班上同學聽,沒想到一講21年,也感動其他家長加入成為說故事志工,進入校園讓小朋友對顱顏病症有更多認識。淑娟媽媽的兒子患有唇腭裂。21年前,兒子要唸小一的前夕,她想到自己的哥哥在幾十年前也因為唇額裂受盡嘲笑,想到不能讓兒子入學被歧視後再來解決,因此她主動漏夜寫了長信給班導師,詳述兒子唇腭裂的狀況。隔天班導師和淑娟媽媽說自己深受感動,希望淑娟媽媽有空能到班上,教小朋友認識顱顏缺陷,因此開啟了淑娟媽媽到班說故事的契機。不僅去兒子班上,還受邀到其他班級帶小朋友們認識顱顏缺陷這個病症。淑娟媽媽說,「我都告訴孩子們,顱顏缺陷的孩子是天下最勇敢的小孩」。因為要到不同班級,需要準備更多故事,她也利用顱顏門診訪視時,將不同病童的故事收集起來。「我還講過『不能吃麥當勞的小孩』、『機器戰警小孩』這些故事,小朋友們一聽到麥當勞、機器戰警,眼睛都亮了」。而淑娟媽媽口中的機器戰警,就是顱顏缺陷患童動上顎牽引手術時,需要戴在頭上的頭架。除了讓小朋友們認識唇額裂外,淑娟媽媽到班說故事時,也遇過臉上有胎記、總是用長髮將臉遮住的女孩,聽完故事後把頭髮撥開;也遇過當大家七嘴八舌討論「什麼是開刀」時,有曾做過開心手術的小朋友拉開自己的衣服,展現自己的疤痕。淑娟媽媽說,不只是唇額裂患童,因為說故事,小朋友潛移默化中也學習到每個人都不一樣和「尊重差異」的觀念。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表示,因為淑娟媽媽說故事的契機,基金會後來也每年舉辦繪本徵件活動,並將得獎作品印製成實體繪本,希望透過孩子的眼光來說故事。2001年也推動「故事小苗行動」,攜手志工走入校園說故事,讓一般孩子能從小學習「尊重差異」。近年因為疫情,更延伸推出Podcast親子廣播節目,期望打造更友善的社會環境。愛心大使趙自強則表示,不僅是唇額裂患童,就連自己小時候也因為身材被取過「肥趙(肥皂)」這類的綽號,即時人前依舊是開心果,但自己獨處時仍會有些受傷。他說,不只是「某些族群」這些故事,所有人都需要這些故事來鼓勵自己,知道「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為了持續推廣「故事小苗行動」,邀請民眾募款支持,即日起至基金會官網(https://reurl.cc/mZ9n57),捐款300元即贈插畫倡議大使HOOHOOLAB設計L夾,也可選擇2023年「喜歡自己!」親子野餐派對門票。
-
2022-02-04 新聞.杏林.診間
繼承恩師羅慧夫精神,用愛填補人間殘缺!羅綸洲,染上國際義診的癮
持續23年有餘,從不間斷,走過8個國家、至少15家醫院,治療過1800多個病例,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持著羅綸洲醫師如此熱中從事國際義診?甚至到了「樂此不疲」的地步?這要從羅綸洲恩師羅慧夫醫師的「用愛填補人間殘缺」說起……。1998年,羅慧夫醫師首次帶隊到越南義診,接著應台商邀請,前往柬埔寨了解當地治療唇腭裂的情形,於是從1999年起,羅綸洲醫師就跟著羅慧夫醫師帶著一個唇腭裂的外科醫療團,總共12個人,到柬埔寨首都金邊做義診。此後每年出團,差不多三到五次,義診的國家不斷增加、治療的病例數持續上升,直到2020、2021年因新冠疫情而改採線上義診……。這23年來,羅綸洲用專業、時間和愛心寫下了一段段「用愛填補人間殘缺」的故事。「我們覺得國際義診這個方式不錯、很有意義,而且做得很順利,所以從1999年開始,總共到過越南、柬埔寨、緬甸、菲律賓、中國、印尼、泰國、外蒙古等8個國家,以及更多的城市,比如越南就有胡志明市、河內,還有其他的省分……。」羅綸洲醫師認真回想、扳指盤算:「每次出團大多待一個禮拜,短的話,3至5天不等,比如到泰國義診,常常只是去教學、做個別的手術示範。」義診不是幫忙開刀 而是教他們開刀柬埔寨和外蒙古,義診團幾乎每年都去,越南間斷過兩年,原因是胡志明市的醫院吸收了太多外來的唇腭裂醫療團隊。羅綸洲強調,他們應該培養獨立自己做的能力,而不是完全仰賴外來的團隊。義診團的目的,不是幫忙開刀,而是教他們開刀。如果自己沒有打算獨立發展的話,是無法紮根的,外界的幫助是短暫不長久的,所以就放棄那兩年,後來他們回過頭來扎根做,也變成了相當不錯的團隊。人生的第一次,印象總是最深刻的;羅綸洲醫師的義診生涯,也是如此。1999年,已經退休、回美國的羅慧夫醫師,對醫療義診還是牽腸掛肚,他督促並親自帶領子弟兵到金邊義診。當時的柬埔寨很落後,羅綸洲記得很清楚,當地沒有紅綠燈,醫生月薪約150美金,為了生活,要額外兼差。此外,政治不穩定,有時甚至會聽到游擊隊與政府軍對戰的槍聲,還好有台商幫忙,確保了人身安全。當地衛生條件不好,全團拉肚子,此後學會了怎樣避免去那些食物不乾淨的餐廳,或不吃生冷食物以免腸胃不適。總之,異國水土不服,大腸菌也不一樣,不得不鼓勵團員在出團前兩個月吃路邊攤「練一練」,免得到時拉肚子。有回,一位平常在家吃得太衛生的麻醉科女醫師跟團,結果她一直拉肚子,幾乎整個禮拜都不能工作,義診團還得幫她打點滴;回國後,女醫師的媽媽就不准她再跟團了。更麻煩的是,金邊常常停電,刀開到一半,有時全黑了,初來乍到的義診團不免會緊張驚慌,但當地醫生早已習以為常,打開手電筒,繼續未完的手術。義診的金邊國家兒童醫院,是早年由俄羅斯所建立的。醫院的手術紀錄都是很簡單的清瘡或急性闌尾炎,完全沒有治療唇腭裂的經驗,義診團第一次去,就幾乎把他們手術紀錄書都寫滿了。醫院有兩間簡易開刀房,是日本慈善團體幫忙建的,義診團也和這個慈善團體合作唇腭裂治療,並得到當地病人和醫師的讚賞與支持。要幫助人家 不能只有愛心而沒有技術有位到此義診的美國骨科醫師,慕名前來看羅慧夫醫師做唇裂手術,他看出興趣來,於是問道:「能不能教我做唇裂手術?」羅慧夫醫師問他:「你學唇裂手術做什麼?」那位骨科醫師說:「希望可以幫他們做唇裂手術。」羅慧夫醫師嚴肅地拒絕。你不能夠為了這短暫的學習,就做唇裂手術,如果做不好,傷口裂開了,就害了當地的病人。你這樣做,對他們沒有幫助。「要幫助人家,不能只有愛心而沒有技術,這是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事!」羅綸洲有感而發地強調,後來每次出團,都會挑選有經驗的醫生、護理師、麻醉科醫師。這些年到柬埔寨義診,都是透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連繫與安排,因為國際義診不只有醫療,還有跟當地跟政府之間溝通的文書工作跟行政流程,尤其是,柬埔寨老百姓沒錢開刀,除了醫護人員、手術材料、還得幫病患找資源,甚且醫院也沒錢。為了訓練當地醫生能幫唇腭裂的同胞患者開刀,還找了美國「微笑列車」幫忙,當地醫每做一個唇腭裂手術,相對補助250塊美金,當作醫院的行政費用,這涵蓋了開刀房外科、麻醉科、護理師以及手術材料等必要支出。從1999年到今天,一路走來,柬埔寨一步步進步,現在他們可以自己開刀了,除了一樣得到「微笑列車」的補助,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再相對補助津貼。當初柬埔寨也有英國籍的NGO組織協助尋找跟蒐集紀錄病人,長庚團隊去的時候,他們就把病人帶來,英國籍NGO的一位女士每年配合到鄉間找病人,到了合作的第五、六年,她得到英國皇后的獎賞,回英國領獎,這說明了:一個唇腭裂的治療,真的不能光靠一個醫療團隊或是基金會,還需要當地台商支援、醫院配合、政府許可及協助,甚至和不同的國際NGO組織合作,真可謂「眾志以成城」。很多對唇腭裂義診有興趣或經驗的國際NGO組織,聽到或知道要和國際有名的長庚唇腭裂治療團隊合作,都備感榮幸,不少當地醫院院長更主動接洽或歡迎長庚團隊前往。長庚顱顏義診團隊之所以能做出口碑,主要是20多年來兢兢業業的累積,既有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長期合作,更有團員的愛心付出。其中,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前執行長王金英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她對國際義診、國際事務很有概念,做好許多聯絡、協調和安排工作,還動員了很多人脈,從外交部、衛生福利部得到一些資源,以及從國際NGO找到合作夥伴等等。(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