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
乳腺炎常見於產後哺乳時的女性身上,指的是發生於乳腺周圍因乳腺阻塞導致細菌感染,而引發的蜂窩性組織炎,通常發生於生產後2-3週;乳腺炎可再分為急性、慢性乳腺炎,其中以急性乳腺炎較為常見。非哺乳期的女性也可能出現乳腺炎,然而比例較少,多是乳頭皮膚外傷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炎的症狀與其他哺乳期的不適不同,多出現於單側乳房,而非雙側皆有症狀。
- 症狀: 乳房硬塊 乳房局部紅腫/熱痛 結節 腋下淋巴腫大 發燒 畏寒 肌肉酸痛 肌肉無力
- 併發症: 乳腺膿瘍 乳汁淤積 敗血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乳腺炎常見於產後哺乳時的女性身上,指的是發生於乳腺周圍因乳腺阻塞導致細菌感染,而引發的蜂窩性組織炎,通常發生於生產後2-3週;乳腺炎可再分為急性、慢性乳腺炎,其中以急性乳腺炎較為常見。非哺乳期的女性也可能出現乳腺炎,然而比例較少,多是乳頭皮膚外傷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炎的症狀與其他哺乳期的不適不同,多出現於單側乳房,而非雙側皆有症狀。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同時屬於國健署公告的罕見疾病,發生率約為1-2/10,000,且為嬰兒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主要病症為肌肉無力、萎縮,依照發病年齡、症狀輕重,分為五類型: 第0型患者在妊娠時期就有症狀表現,嚴重肌張力低下,通常在幾周至6個月前就會病逝。 第一型患者發病於出生半年內(出生兩周內又細分為1A型,兩周至三個月為1B型,三至六個月為1C型),嚴重程度高,無法靠自己站立或坐下,且會出現無法吞嚥、呼吸困難等症狀,多在兩歲前因呼吸衰竭病逝,平均壽命為8-10個月。 第二型患者的發病時間約在出生後半年到一歲半之間,嚴重程度為中度,患者可以靠自己獨立坐,但因為下肢肌肉無力,無法站立或走路,約7成患者可超過25歲,僅少部分患者孩童時期就因感染而死亡。 第三型患者在一歲半後才發病,症狀較輕微,像是僅在跑步或上下樓梯等特定活動時會造成不便(近端肌肉無力),患者通常壽命與一般人無異。 第四型患者在成年後才會發病,通常運動能力跟壽命與一般人無異,不過較容易疲勞跟近端肌肉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