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搜尋
制酸劑
共找到
79
筆 文章
-
-
2020-10-22 養生.聰明飲食
吃益生菌有「眉角」 醫:避免同時吃胃藥
想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但你有吃對嗎?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指出,如果平常有吃胃藥,那益生菌對腸胃健康的效果就不會明顯。想藉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除了不可和胃藥並食,也建議民眾可考慮先吃一天瀉藥,把腸道原有的壞菌殺光光再補充好菌,效果更佳。滄洲教育基金會17日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邀請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副理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吸引逾150名中部民眾報名參與。在講座最後的提問時間,有聽眾詢問醫師蔣鋒帆,吃益生菌對腸道健康到底有沒有好處?蔣鋒帆回答:「有,是正向的。」不過益生菌的食用效果好不好,與「怎麼吃」具關連性。蔣鋒帆解釋,如果習慣服用胃藥,也就是制酸劑,那麼吃進肚的食物就不會被完全殺菌,想再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效果可能不是你想像中這麼好。」加上不良的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也都有可能影響益生菌的效果。蔣鋒帆說,部分研究證實,吃益生菌具群體免疫效果。換句話說,想要讓益生菌對健康有好一點的效果,除了要持續吃之外,也要鼓勵身邊親友一起吃。蔣鋒帆建議,民眾可與醫師討論看看,考慮是否要吃一天的瀉藥,把腸道原有的壞菌殺光,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
2020-10-18 科別.骨科.復健
喝咖啡會影響鈣吸收嗎?骨科醫:一個條件影響就不大
多數人會利用高鈣飲食預防骨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劉俊良提醒,維生素D會影響鈣的吸收利用,如果只補鈣不補維生素D,效果通常不好,所以務必要兩者都補充。鈣質+維生素D,才能提高吸收率。常見高鈣食物如牛奶、乳酪、小魚干、黑芝麻、深綠色蔬菜、豆干等。劉俊良指出,國人缺乏維生素D的狀況其實比缺鈣更常見,維生素D一天建議量是800IU、也就是20微克,補充維生素D的方式包括:曬太陽,從魚類、牛奶、蛋等食物中攝取。不少民眾除了利用食物補鈣,也會吃鈣片,市售的鈣片種類非常多,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好壞。劉俊良建議把握兩大原則,先排除「不適合」自己的,例如有吃胃藥者,服用碳酸鈣吸收較差;再來是能夠吃得習慣最重要,無法持續定期服用,再好再貴也沒用。鈣片加維生素D,注意看含量夠不夠。雖然坊間有很多鈣片都有加維生素D,但常見維生素D的含量不夠多,所以要注意成分標示,如果複方無法補足一天800IU的維生素D,建議另外再加上單方的維生素D來補充。劉俊良說市面上的鈣片依據成分種類約有四種,分別是碳酸鈣、磷酸鈣、檸檬酸鈣及胺基酸螯合鈣,鈣含量依序為40%、38%、21%及15%,而吸收率則是胺基酸螯合鈣最好、達80%,檸檬酸鈣吸收率為35%,碳酸鈣、磷酸鈣皆為20%。其中,碳酸鈣為市面最常見、劑型選擇多,但缺點為易造成脹氣,服用胃藥(制酸劑)者吸收差;磷酸鈣、檸檬酸鈣較無腸胃副作用,但磷酸鈣腎衰竭患者禁用,檸檬酸鈣的鈣含量低;而胺基酸螯合鈣雖吸收率高,但同樣鈣含量低,且價位較高。看標示,注意元素鈣含量而非鈣片重量。劉俊良也指出,由於劑型不同,鈣含量也會不一樣,要注意鈣片包裝上寫的成分標示,看上面寫的是整個鈣片的重量,還是單純鈣的含量,如1000毫克的碳酸鈣,裡面其實只含有400毫克左右的元素鈣。至於吃鈣片要一次吃,還是分次吃?或是跟食物一起吃?劉俊良說,一次食用的元素量建議在500毫克以下,過量也難以吸收,所以一天的量建議分為二到三次吃。一天建議元素鈣的攝取量是1000至1200毫克,過量可能導致結石、便祕、甚至心血管問題,所以並不是愈多愈好。而一般來說,鈣片是在飯後服用吸收較佳,但有些特殊的劑型會建議在空腹或睡前服用,所以還是要參考其說明。另外,天然或合成鈣,在作用上並沒有差別,純粹依個人喜好而決定即可。酗酒、吃重鹹,都會加速鈣質流失。劉俊良也提醒,酗酒以及攝取過多的鹽分,會造成鈣由尿排出體外而流失。至於喝咖啡是否會影響鈣的吸收率?劉俊良則說,咖啡雖然會降低鈣質的吸收和運用,但是只要能夠補充足夠的鈣質,其影響並不會很大,所以不必為此戒咖啡。正常成人每天攝取咖啡因在300毫克以內,相當於4杯150毫升咖啡,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
2020-08-21 新聞.用藥停看聽
藥多吃一點、多擦一些,病就會好得快?藥師分析箇中風險
常有人問藥師:感冒藥有分加強錠跟一般劑量?請問是不是要買加強錠比較有效啊?人們總以為東西多就是好!錢多一點、料多一點…偏偏藥品劑量高,多吃幾顆或是藥膏擦厚一些不一定就是好,以下將就幾個部分跟大家說明。1.首先常見的感冒藥加強錠是針對感冒常見症狀如頭痛、發燒、咳嗽…等,加強其止痛、退燒、止咳等效果,因此加強錠的設計就是將該作用之主成分的劑量提高。然而止痛劑的成分大多為普拿疼或是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雖說劑量加高效果會變好,但是相對地副作用也會增加;再者如止咳的主成分多有嗜睡的副作用,增加主成分劑量後的加強錠,為改善嗜睡的副作用,便會增加具提神效果的咖啡因成分,反而額外增加少數不適合使用此成分的病人用藥風險。2.另一類常見的用藥問題是止癢藥膏或防蚊液。止癢藥膏的主成分多含有類固醇,藥膏的正確使用應該是輕薄均勻地塗擦於患部,避免使用紗布覆蓋或是擦得太厚,否則可能造成反效果,不但不會增加藥效,反而可能因為增加藥品吸收而造成類固醇的全身性副作用。至於防蚊液的成分主要是驅蟲藥,也應採用類似的給藥方法。前述皮膚用藥當症狀嚴重時,以增加頻次來因應比較恰當,但也不宜異常頻繁。3.腸胃道不適,諸如胃痛或胃酸過多等,也是民眾常見的居家疾病症狀,於是坊間另一類常見的居家用藥便是俗稱「胃藥」的成藥或指示藥,常見的類別是胃散及治療胃酸過多或逆流 (俗稱火燒心的「心口灼熱」)的抑制胃酸或保護胃壁的胃藥。胃散的主成分是除了具快速中和胃酸作用的碳酸氫鈉之外,還有緩解腸胃道痙攣的莨宕鹼或其類似成分及消除脹氣的成分等,通常是「需要時才使用」,切忌常規服用做為抑制胃酸或腹脹的藥物,以免反而引起反激性的胃酸分泌、胃排空異常、便秘、口乾舌燥等副作用。4.至於抑制胃酸分泌的胃酸逆流治療藥物,雖然沒有胃散的副作用且與此類藥物相關的副作用較罕見,但當併服其他藥品時,會與部分此類藥物間發生交互作用,更重要的是因為其效果不錯,故即使是某些惡性腫瘤所引起類似潰瘍的症狀,仍可能因服用此類藥物獲得某種程度的改善(非痊癒),而導致延誤就醫,所以服用一段時間後若症狀未根除,還是要儘速就醫。最後就坊間的制酸劑簡要說明,顧名思義,此類藥物是在腸胃道直接中和胃酸,通常是含鎂及鋁鹽複方,與某些抗生素或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併服可能影響後者藥效,部分標榜可保護腸胃壁的膠體劑型,實際上對於嚴重個案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建議當症狀未改善時要儘早就醫,多吃不但可能增加副作用,也可能影響重要就醫時機,即使都沒有前述問題,這些藥物通常也不便宜,也都有健保藥物取代,建議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而為。針對以上總結,藥不是多吃一些或多擦一些才有效,對症下藥,適量治療才是正確的治療觀念,為求速效而提高用量,反而可能導致反效果。藥物治療的目標是解除疾病的症狀,除了嚴重或可能致命的急性症狀之外,溫和漸進才是良策。文章提供/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2020-07-17 科別.耳鼻喉
胸口灼熱、喉嚨卡卡,胃食道逆流惹禍?
胃食道逆流到底有多盛行?根據健保署就醫人數預估,平均每4人就曾有1人主訴有此症狀,而且近幾年來,人數還有上升的趨勢。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表示,從臨床上來看,胃食道逆流也的確已經超越過去與胃酸相關的消化性潰瘍,成為現今腸胃科門診中很常見的疾病。胃食道逆流發生的原因為什麼會有胃食道逆流?顧名思義,是指原本應該在胃裡的胃酸消化液逆流跑到食道。吳明賢進一步解釋,簡單來說,在胃與食道中間有個賁門(下食道括約肌),應該呈現關閉狀態,但卻可能因為多重因素,導致它在不該開的時候打開,因而造成胃的內容物或胃酸跑到食道。不過,要產生胃食道逆流的現象,也必須符合幾項因素。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指出,首先胃酸要高,由於胃的酸鹼值為pH1左右,食道的酸鹼值則為pH3~4,兩者酸度差距將近1000倍,當1000倍的胃酸跑到食道,可想而知必定會造成損傷。食物則是導致胃酸過多的主要原因,如油脂類、巧克力、菸、酒、咖啡、酸性水果等。其次,賁門有沒有關好也是一大原因。至於造成關不好的原因,包括生理構造問題如老化導致括約肌鬆弛、食道裂孔疝氣、腹腔內壓力增加(如剛吃飽就趴睡、穿了緊身衣等)。吳登強說,當胃酸逆流時,人體是有機制能讓它緩和下來,如口水會將胃酸往下帶,食道也有蠕動波能將其往下帶,但當口水量不足、食道蠕動不好時,就會造成影響。胃食道逆流症狀與嚴重性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五花八門,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典型的症狀(食道症狀)如胸口灼熱感,也就是俗稱的「火燒心」。吳明賢指出,這是最常見,也是病患求診的主要原因,不過,臨床上通常會先排除是否有心臟問題。但仍有少部分人屬於非典型症狀(食道外症狀)如喉嚨不舒服、咳嗽、氣喘發作,更嚴重時甚至會有吞嚥困難、蛀牙、牙周病、聲帶水腫或聲帶沙啞等表現。「一般來說,有些族群如男性、肥胖者、有代謝症候群、飲食不正常、壓力大、愛抽菸、酗酒的人等,都是胃食道逆流的高風險族群。」吳明賢指出,若從職業別來看,服務業從業人員或業務性質、司機等,會因工作需要而延誤正常三餐時間,或因為趕時間囫圇吞棗,情緒緊張壓力大等,都有可能加重症狀的產生。胃酸刺激食道,會發生癌變嗎?由於食道並不耐酸,若黏膜經年累月受到胃酸逆流的刺激,除了容易產生發炎、潰瘍等現象,有時食道上皮細胞受到胃酸破壞,久了之後便可能變性,造成「巴瑞特氏食道」,而這或許就是病變的開始,日後會增加罹患食道腺癌的機率。吳明賢認為,民眾也無須過度擔心,雖然西方報告顯示巴瑞特氏食道演變成食道癌的機率不低,但從臺灣本土個案來看,機率卻很低,會不會轉變成食道腺癌,還須視巴瑞特氏食道的長度、切片觀察有沒有細胞變性,通常若有細胞變性且長度超過3公分,危險性較大。胃食道逆流的診斷很多人會因為胃食道逆流症狀並不典型而不自知,甚至只有一點點不舒服就忍著,但當胃食道逆流造成生活上的影響,如打擾睡眠、喉嚨沙啞等,醫師建議要考慮就醫,進一步檢查以避免巴瑞特氏食道的產生。要診斷胃食道逆流,除了可以從症狀做初步診斷外,最立竿見影的工具則要靠胃鏡與X光,但胃鏡也只能排除有無惡性、潰瘍等器質性疾病的可能;X光的好處則可觀察胃酸逆流對食道是否造成影響,若進一步懷疑有食道癌變化,則需做病理切片來確診。如果照胃鏡後仍無法確定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時,臨床上也會進一步透過食道功能檢查,包括食道壓力測試、24小時胃酸測試等,但通常9成以上的患者都可以靠著胃鏡檢查正確診斷。避免發作,生活飲食調整這樣做!◆三餐定時吃,餐餐7、8分飽。◆睡前2~3小時不進食。◆吃完東西不立刻躺下。◆不穿緊身衣服或束緊皮帶。◆床頭墊高15~20公分。◆戒菸、戒酒、減肥。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一旦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時,必須調整生活飲食習慣,不過光靠這樣做,成功機率通常不大;吳明賢說,這些習慣畢竟都是經年累月的,比較簡單的方式可靠就醫治療,藥物治療的目標在於快速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胃食道逆流主因是胃酸過高所引起的,所以,必須藉助可調整胃酸的藥物如制酸劑、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胃乳片等,讓胃酸沒有機會逆流,或者即使逆流了,酸度也會大減。目前最新的方式,是採用來自海藻萃取的藻膠酸,好處是會保護整個食道,效果類似胃乳。吳明賢提及,藻膠酸進入體內與胃酸混和後,會形成低密度的泡沫乳膠層,能漂浮於胃的上方靠近食道口的位置形成阻隔,阻擋胃的內容物與胃酸上流到食道,可保護黏膜不受胃酸刺激,這類藥物也經常合併上述三類藥物使用。特別的是,藻膠酸是在飯後食用,胃食道逆流通常都在飯後發生,服用後可形成保護膜,避免剛吃飽後逆流又發作,且能持續3、4個小時,作用快,只要短短3至5分鐘就能發揮效果。吳登強進一步補充,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療程為2至4個月,一般建議療程結束後還是將藥物備在身邊,並視情況服用,因為胃食道逆流症狀雖然會好,卻不會斷根,只有極少數人須靠手術治療,但也不一定能根除疾病,可能仍需長期服藥。吃胃乳或咀嚼錠較好?吳登強和吳明賢兩位專家一致建議,胃乳的效果作用快,牙口不好者也可使用,缺點則是無法隨身攜帶,適合放在家中當成常備藥;而咀嚼片的好處是能夠隨身攜帶方便,應酬過後若不舒服可立即服用、緩解症狀,特別適合經常外食的上班族。★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摘自常春月刊448期,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6-21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50到59歲最多!飯水分離外還有哪些方法可改善?
編按:台灣每4~5人就有1人胃食道逆流,其中4成以上是50後,甚至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心情,也使得求診病人增加。除了生活與飲食習慣外,50後會胃食道逆流還與老化有關。幸好,胃食道逆流不難治療,更與食道癌關聯不高,生活中做好飯水分離、控制體重等,就有機會大幅改善。根據健保大數據,近幾年患有胃食道逆流的人愈來愈多,就醫人數從2016年的61.5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76.5萬人。患者當中,以50歲到59歲最多,約有22%,60歲到69歲者約19%。顧名思義,胃食道逆流是腸胃功能發生問題。觀察台灣的盛行率,每4到5人就有1人有此症狀,相當常見。甚至有醫師發現,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情緒焦慮,憂心害怕,求診病人跟著增加。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很多,除了生活壓力大、暴飲暴食,對50、60歲以上的人來說,肌肉老化也是一項因素。特別是過了50歲,才出現胃食道逆流的人,「變老」是影響腸胃健康的殺手。50後胃食道逆流原因,可能是老化引發肌肉鬆弛國泰醫院腸胃內科醫師陳信佑分析,食道與胃部交接的賁門,肌肉不能正常收縮,賁門鬆弛,無法關閉,會導致胃酸從胃部順著食道向上逆流;50、60歲以後才有胃食道逆流的人,生活、飲食之外,不排除是老化造成賁門肌肉鬆弛所致。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認為,50歲以上的人,服用慢性病藥物的機率較高,某些藥會影響胃酸,也是誘發胃食道逆流的原因。胃食道逆流除了飯後經常打嗝,還有哪些現象?病人有什麼感覺?其實,許多人看過一個「火燒心」的電視廣告,這正是最典型的症狀。陳信佑解釋,由於胃酸pH值介於1~3,酸性偏高,逆流向上,會導致胸部有灼熱感,好像心臟著火,而胃酸到達咽喉,有人會喉嚨發炎、氣喘,即使夜晚睡覺,一旦胃酸湧上,還會咳嗽,誤以為是胸腔、喉嚨有問題。胃食道逆流會引發癌症嗎?引發食道癌機率不到0.5%坊間甚至傳說,胃食道逆流的人,因為食道長期受到胃酸侵襲,沒有治療,可能會得到食道癌,其真實性如何?陳信佑表示,機率很低,不到0.5%,不須擔心。此傳言可能源自有些食道癌病人的症狀,看來像胃食道逆流,其實,他們的食道黏膜已經發炎,細胞腫瘤化,必須要以內視鏡檢查,進一步治療。幸好現在的醫術發達,胃食道逆流不難治療。陳信佑說,輕微者服用制酸劑中和胃酸,藥效只有1~2小時。目前最常見的療法是服用阻擋胃酸分泌的氫離子阻斷劑,藥效可持續一天。若是藥物療效不好,50、60歲以上的人也可以用微創手術縫緊賁門,改善肌肉鬆弛。胃食道逆流如何改善?飲食飯水分離外,該注意的7原則北投健康醫院營養師潘富子建議胃食道逆流患者,嘗試以下幾項方法來改善症狀:1. 飯水分離法:吃飯時,不要同時喝湯、水或果汁,應該改在飯前、飯後1個小時飲用,免得胃裡食物太多,引發胃酸逆流。也有人以「乾濕分離」來趣稱之,乾食(米飯、菜、肉)與濕食(湯、水、果汁)不要同時吃,盡量間隔1個小時以上。2. 多吃富含黏液食物:如秋葵、山藥、南瓜等,緩和胃部不適。3. 避免刺激:不抽菸,避免咖啡、茶、酒、碳酸飲料、辛辣、油炸物、烘焙甜食。比較特別的是,胃食道逆流應避免番茄及其製品、柑橘類水果、檸檬、大蒜、洋蔥和含薄荷的食品。4. 少量多餐:每餐吃七分飽,細嚼慢嚥,放鬆心情。5. 飯後姿勢:不要馬上坐下,應該散步15分鐘,每週最少3次。也不要做激烈運動,更不能馬上躺下休息,至少須等30分鐘到1小時,並且把枕頭墊高15~20公分。6. 睡前不吃:睡前3小時不要吃宵夜,以免在睡眠當中,胃內食物刺激胃酸分泌。7. 保持適當體重,不要穿塑身衣:肥胖和塑身衣會增加胃部壓力,如果胃裡食物多,胃酸容易逆流。50後攝取足量蛋白質,延緩肌肉鬆弛隨著年齡增長,肌肉不免鬆弛。潘富子建議,50歲以後,不論是否患有胃食道逆流,應該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預防肌少症,延緩肌肉鬆弛。尤其在65歲以後,步入老年,應該設法調整飲食,降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機率。每天吃適量蛋白質,如果以手掌為衡量單位,每一餐要吃一掌心大小、厚度約1公分的肉片,魚、雞胸、里肌肉皆可,不宜過量。肉片也可改成2個雞蛋,或是換成4片正方形的黃色小豆乾。傳統板豆腐也相當理想,蛋白質含量比豆漿高。蛋白質之外,鈣質也不可或缺。除了牛奶,小白菜、莧菜等蔬菜也有豐富鈣質。原文:胃食道逆流,50歲到59歲最多!飯水分離外,還有哪些方法可改善?
-
2020-06-06 科別.消化系統
殉職鐵路警父病逝 醫:2大致命胃病別輕忽
已故鐵路警察李承翰父親疑因胃出血過世。醫師表示,胃出血、胃穿孔都是可能致死的胃部疾病,大多和長期胃潰瘍有關,呼籲一旦出現血便、吐血、腹部劇痛,務必盡快就醫。因公殉職的鐵路警察李承翰去年為保護乘客,遭鄭姓男子刺殺身亡,鄭嫌一審獲判無罪,李承翰父親李增文昨天上午疑因胃出血到醫院掛急診、兩度吐血,昨天下午病情急轉直下,急救後仍宣告不治。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部主任葉大森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除了胃癌以外,有致死性的胃部疾病只有兩種,一種是胃出血,另一種則是胃穿孔,兩者都和胃潰瘍有關。葉大森說,胃潰瘍是胃壁因胃酸腐蝕導致黏膜受損,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愛吃熱的或辣的食物、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都是造成胃潰瘍的可能原因,早年制酸劑不發達的年代,因胃潰瘍釀成的胃出血、胃穿孔狀況尤其嚴重。他指出,一旦胃潰瘍演變成胃出血,可能出現黑便、吐血症狀,不見得會肚子痛,輕微出血可以打制酸劑讓胃部慢慢癒合,若出血量大到止不住就有致命風險,但臨床上單純因胃出血死亡的案例並不常見。若因腐蝕狀況太嚴重導致胃壁破洞,就是所謂的胃穿孔。葉大森說,胃穿孔明顯症狀就是劇痛難耐,「感覺一輩子沒這麼痛過」,肚子摸起來會像木板一樣硬梆梆,另因胃部的胃酸、食物通通跑到腹腔,會造成嚴重腹膜炎,萬一拖了12小時沒開刀,死亡率恐超過50%。葉大森強調,胃潰瘍在臨床上算是相當常見的疾病,除了呼籲民眾儘早治療外,只要出現血便、吐血或劇烈腹痛,務必立即就醫,降低死亡率。
-
2020-06-03 癌症.胃癌
8成胃食道逆流照不出病症! 長時間發炎恐變成食道癌
六十二歲的魏先生,二十多年來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及口苦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平時藉著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因胸悶、胸口灼熱而就醫。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翁銘彣醫師經胃鏡檢查後發現,魏先生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竟然有長達十公分的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此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 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而最終可能產生食道腺癌。翁銘彣醫師表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在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在胃酸反覆刺激食道下端黏膜,使黏膜細胞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而容易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而增加了食道腺癌的風險。翁銘彣醫師表示,在胃鏡檢查下約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像魏先生的巴瑞特食道長達十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則相當罕見。 針對巴瑞特食道腺癌前病變治療,翁銘彣醫師表示,一般在分化良好的病灶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至於像魏先生的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目前可以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此術式的優點為不須切除食道且併發症較少。「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將食道表皮燒灼深度控制於0.1公分內,除可根除食道黏膜病變細胞外,也較不易出現因傷口過深而產生「食道穿孔」或「術後食道狹窄」的併發症。此外,對於台灣常見的食道鱗狀上皮癌的癌前病變,「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也有良好的效果。 胃食道逆流症不像高血壓、糖尿病有客觀工具可評估病患嚴重度,其中更有80%的胃食道逆流病人,在胃鏡或咽喉鏡卻看不出病症。花蓮慈院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表示,目前難治性胃食道逆流病人的診斷,須經二十四小時酸鹼阻抗測定儀檢測,但患者常因害怕而難以配合檢查。目前,花蓮慈濟胃食道逆流團隊所引進的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可在病人做胃鏡的同時,快速精準的診斷其是否為真正胃食道逆流患者,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治療。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吃胃藥無效? 「這問題」恐讓你都白吃了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
2020-05-21 癌症.頭頸癌
火燒心檢查 發現食道癌前病變
62歲魏先生「火燒心」就醫,檢查後竟是食道癌前病變!20多年來,他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及口苦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平時藉著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因胸悶、胸口灼熱才看診。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翁銘彣表示,經胃鏡檢查發現,魏先生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竟然有長達10公分的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此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最終可能產生食道腺癌。翁銘彣指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在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在胃酸反覆刺激食道下端黏膜,使黏膜細胞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而增加了食道腺癌的風險。針對巴瑞特食道腺癌前病變治療,一般分化良好的病灶,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造成傷害;若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可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不須切除食道且併發症較少。翁銘彣表示,在胃鏡檢查下,約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像魏先生的巴瑞特食道長達10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則相當罕見。他在接受最新的食道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至今一年半的追蹤巴瑞特食道病變無復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在藥物控制下獲得改善。花蓮慈濟院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表示,目前難治性胃食道逆流病人的診斷,須經24小時酸鹼阻抗測定儀檢測,但患者常因害怕而難以配合檢查。現今可以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在病人做胃鏡的同時,快速精準的診斷其是否為真正胃食道逆流患者,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治療。食道腺癌的患者通常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嚼檳榔,但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翁銘彣提醒民眾,除了藥物及手術外,生活習慣的調整是胃食道逆流症治療的第一步,包含睡前兩小時避免進食、減重以及減少菸、酒、咖啡、蘇打飲料等刺激性物質。
-
2020-05-15 新聞.用藥停看聽
排便不順暢? 可能是這6類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
現代人生活忙碌,便秘是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除了運動的時間減少、常常外食、飲食不均衡,「嗯不出來」,也可能是藥物所引起的。為什麼會造成便祕?食物殘渣進入大腸後,大腸持續蠕動並吸收殘餘的水份,剩下無法再吸收和消化的殘渣,就是糞便了。糞便累積後,腸壁神經傳達至大腦,讓人體產生便意而排便。只要會影響上述生理過程如水份的吸收、蠕動能力……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排便困難。造成排便不順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膳食纖維和水份攝取不足、缺少活動的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像是旅行、懷孕,或飲食改變也會有排便不順的狀況產生。生活、學習或工作壓力大,或者睡眠不足也可能影響到排便。除此之外,很容易被民眾忽略的是藥物所引起的排便障礙。事實上,許多常見的藥物可能會造成排便不順的不良反應。以下藥害救濟基金會為民眾整理了可能會引起排便困難的常用藥物:哪些常用藥物可能會讓你「嗯」不出來1.降血壓藥: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血壓藥的期間,可能有排便不順暢的困擾。其中利尿劑(diuretics)具有排出體內水分的作用,腸腔內水分不足就會使大便變硬;而降低中樞神經的交感神經作用之降血壓藥如clonidine通過對腸道神經的作用,會促進液體和電解質吸收,限制消化液分泌,並降低腸道平滑肌蠕動能力而導致排便不順暢;另外鈣離子拮抗劑如nifedipine,便祕亦是常見的不良反應,其藥理機轉可能為減少腸道蠕動動力(特別是結腸),導致了食物殘渣在結腸滯留時間的延長,增加水分的吸收。2.胃藥:胃藥中的制酸劑,用來中和人體分泌的胃酸,以緩解因胃酸過多導致的不適。常見的制酸劑成分以含有鎂、鈣或鋁化合物為主,若長時間服用容易與腸道內的食物殘渣結合,成為難溶解又無法吸收的鋁鹽和鈣鹽,使大便變得乾硬,使排出更為困難。3.鴉片類鎮痛劑:服用鴉片類鎮痛劑如嗎啡morphine,其主要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使腸道蠕動減緩,延長食物殘渣在腸腔的滯留時間,增加水分吸收;同時也會干擾排便反射,減弱排便的慾望。4.抗組織胺: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除了用於治療過敏外,也是感冒常使用的藥品成分,其中第一代抗組織胺透過干擾組織胺的接受器而緩解症狀,同時也會作用在副交感神接受器上而延緩腸道平滑肌蠕動,因此容易有排便困難的不良反應發生。5.抗憂鬱藥:抗憂鬱藥包括三環抗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 如amitriptyline、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如paroxetine、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如duloxetine及其他各種作用機轉不同的抗憂鬱劑,上述不同類別的藥品,導致便秘不良反應之機轉也有差異,例如TCA、SNRIs可能導致腸道分泌腸液不足,及減緩腸道平滑肌蠕動,造成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延長,而導致便秘。6.刺激性瀉劑:番瀉葉(番瀉苷;sennosides)、蘆薈(蘆薈素;aloin)、大黃(大黃素;emodin)等屬於刺激性瀉劑,因刺激大腸壁而用來治療便秘。但民眾若一有排便不順的症狀就自行服用,久而久之不僅容易造成依賴,更可能因結腸張力減弱,使排便更不順暢。因此,使用含這類成分的藥物前,建議要先諮詢醫師或藥師。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在服藥期間,如有排便困難的情形,可和醫師或藥師討論可能的原因,降低因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多重用藥的情形;另外,也可視身體情況,藉由逐漸增加適量的膳食纖維攝取,如燕麥麩、薏仁、黑豆、木耳、蘋果…等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適當的運動,及調整生活型態,以改善排便不順暢的困擾。本文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 原文請點此
-
2020-05-12 科別.消化系統
胃痛就買胃藥吃? 5NG行為千萬別做
連假剛過,大家陸續回到工作岡位,面對放假後堆積如山的工作,往往熬夜加班,三餐不正常,咖啡當開水喝,此時總覺得會有火燒心、噁酸水、胃悶痛的感覺,這時許多民眾可能選擇就醫或自行到藥局購買制酸劑,也就是俗稱的胃藥,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使用制酸劑(胃藥)應遵循「5要」及「5不」原則。 食用制酸劑遵循「5要」 (一) 要了解藥物風險: 長期使用制酸劑(胃藥)可能會造成胃酸不足、影響營養吸收,導致腸胃細菌過度生長而增加感染等風險,另外其他常見的制酸劑,像是含鋁成分可能會造成便秘;含鎂成分可能會造成腹瀉等情形。(二) 要告知醫師或藥師病況:提供自己的身體狀況,供醫師或藥師評估,包括是否對特定藥物過敏、慢性病或正在服用的藥品;女性則需告知是否(或可能)懷孕、準備懷孕或正在哺乳母乳等。(三) 要遵循醫囑用藥:應確實依照醫師、藥師的指示用藥,切勿擅自過量或減量使用,亦不可自行停藥。(四) 要看清楚藥物標示:詳細閱讀外盒或仿單(說明書)的相關注意事項,關心用藥後身體變化,服用數日後,症狀如不見好轉,或更加惡化,則應儘速就醫。(五) 要諮詢醫藥人員才用藥:生病找醫師,用藥找藥師,任何用藥問題都可以直接請教醫師或藥師,或至社區藥局請藥師提供用藥諮詢服務。 食用制酸劑遵循「5不」 (一) 不要求:生病時不應主動要求醫師開立制酸劑(胃藥),大部分藥品並不會引起腸胃不適,是否要開立制酸劑應由醫師判斷。(二) 不併用:不擅自併用制酸劑,以免改變胃部酸性環境,影響其他藥品之藥效。(三) 不長期:長期胃痛有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症狀,切勿自行長期服用胃藥,而造成延誤就醫。(四) 不刺激:倘有腸胃不適,服用制酸劑(胃藥)只能暫時緩解不舒服的症狀,維持良好飲食習慣跟正常生活作息,不食用咖啡、菸、酒、檳榔及辛辣食物等刺激性物質,才是「保胃」之道。(五) 不亂買:對於來路不明藥品,應遵守「不聽、不信、不買、不吃及不推薦」原則。如有腸胃不適,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若如需購買非處方藥則應到有藥師執業之合法藥局購買。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吃藥後喝咖啡會影響藥效? 藥師解答疑惑 胃食道逆流吃胃藥無效? 「這問題」恐讓你都白吃了
-
2020-05-08 科別.骨科.復健
鈣片怎麼吃?骨科醫師教選購鈣片前要知道的6件事
案例年紀這麼大了,補充鈣質還有效嗎?「戴醫師,我年紀這麼大了,補充鈣質還有效嗎?而且我們家很少開伙,你講的那些高鈣食物,我都很少吃得到啊!」何太太在診間這麼問我。「鈣質是製造骨頭的主要原料,有足夠的原料,才能蓋出穩固的房子呀!如果飲食攝取真的不足,那就只好考慮吃營養補充品囉!」我答。「市面上的鈣片超多種的,哪一種最好?戴醫師你有沒有推薦的?」何太太接著問。這個問題是在骨質疏鬆門診詢問度最高的問題。的確,無論是藥局、網路商城、大賣場,鈣質補充劑選擇實在太多了,常常讓消費者無所適從。這篇文章整理選擇鈣片前需要知道的6件事。先看完再去挑吧!Dr.戴的骨科保健室無論多大年紀,都需要鈣質一般人會有一個印象,認為年輕時骨質會增長,年紀大了骨質就會流失。這個觀念只對一半。事實上,無論在什麼年齡,我們的骨頭都一直在增長,也一直在流失。就像我們每個月有賺錢領薪水,也有消費開支一樣,這樣的動態平衡我們稱作「骨骼代謝」(boneturnover)。所以無論在任何年齡或狀況,補充鈣質,提供骨質生成的原料,都會有幫助。1.食物補充不足就考慮吃鈣片50歲以上的民眾或已經有骨質疏鬆的患者都建議每日能補充鈣質1000至1200mg(毫克),鈣質的食物來源主要包含奶製品(牛奶、優格、優酪乳、起司等)、豆類製品(豆腐、豆漿等)、堅果、小魚乾、芝麻、綠色蔬菜等。(請參考第162頁的文章:高鈣食物)不過根據統計,每人每天平均從食物攝取的鈣質大概只有400至600毫克。大部分的人都有鈣質攝取不足的問題,尤其是以外食為主的民眾,可以自己根據食物的含鈣量大致計算一下,如果離1000毫克的目標太遠,可以考慮使用鈣片補充。2.不同種類的鈣片,鈣質含量大不同在選購鈣片時,首先要注意鈣質含量。鈣鹽總重量和鈣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例如碳酸鈣其實是碳酸根和鈣元素組成,其中鈣元素的含量約占40%。一顆500毫克的碳酸鈣,真正的鈣元素含量約為500x40%=200毫克。另外,各種不同的鈣片吸收率也不同,例如碳酸鈣、磷酸鈣的吸收率約為25至30%,而檸檬酸鈣的吸收較好,吸收率約可達35%,但是檸檬酸鈣含鈣元素較少,約僅有碳酸鈣的一半(21%)。比來比去其實各種鈣片都差不多,在選擇上無須太過執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面的表格。3.選擇適合自己的鈣片劑型鈣質補充劑除了常見的鈣片錠劑外,還有膠囊、咀嚼錠、鈣粉、鈣乳等等。可以依個人需求選購。鈣粉適合添加在食品中,而年長者或不會吞藥的人,可以選擇速溶劑型或者喝液體鈣乳。許多產品都會標榜快速吸收、溶解度高、鈣質含量高等訴求。事實上,只要腸胃道吸收功能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沒有長期服用胃藥、胃潰瘍治療藥(制酸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等),吃哪種鈣質都差不多。4.選擇含維生素D的鈣質補充劑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鈣質補充劑都有添加維生素D,但仍有少部分產品僅含鈣質。維生素D是鈣質的搬運工,可以幫助腸胃道將鈣質吸收到血液中,並且幫助鈣質跑到骨頭。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下,鈣質吸收率會大幅下降,因此選用含有維生素D的鈣質補充劑可以事半功倍。5.鈣片適量攝取分次吃、隨餐吃由於鈣質吸收需要胃酸幫助,隨餐或飯後兩小時內服用最好。檸檬酸鈣的吸收較不需要胃酸,可以不受此限制。腸胃道的鈣質的吸收速度緩慢,所以一次補充太多也沒有用,反而會造成脹氣、便秘、增加結石風險。6.建議一次不要服用超過500毫克鈣元素如果早晚各服用250毫克,效果也較一次就吃500毫克來得好吸收。服用鈣片記得也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以預防便秘發生。此外,鈣片在酸性環境較易吸收,可以搭配柳橙汁、維生素C服用。記住這6件事,鈣片補充才能發揮效用喔!(本文摘自原水出版《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
-
2020-05-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藥會傷胃? 3個常見Q&A告訴你正確觀念
多數台灣民眾普遍仍存有「吃藥會傷胃,服用時一定要搭配吃胃藥」的想法,你也是嗎?其實不是服用所有藥品都會傷胃,而且胃藥種類很多,必須針對用藥原因或症狀選擇適當的藥品,藥害救濟基金強調,如果不當使用胃藥,不只無法達到保護胃的效果,還有可能和其他藥品發生交互作用,造成療效降低。Q1 是不是所有藥品都會傷胃呢?藥品不一定會傷胃,僅有少數藥品如阿斯匹靈等非固醇類消炎止痛劑(NSAIDs)藥品可能會引發腸胃不適的症狀,但絕大多數都是輕微的,或是在停藥之後就能改善,若是在醫師處方下使用,出現不適症狀時也立即向醫療人員反應,其實不需要太過擔心藥品傷胃的問題。 Q2吃西藥一定要配胃藥嗎?服藥時不建議特別搭配胃藥服用。胃藥通常指的是「制酸劑」,作用是中和胃酸,雖然少部分藥品可能有腸胃刺激或潰瘍的副作用,但這樣的症狀並非單純胃酸過多所導致,搭配胃藥的預防效果有限,反而可能引起藥品交互作用,甚至影響藥效,長期使用還可能影響胃內的酸鹼值,對健康反而有害。 不過因為每位病人身體情況不同,例如:胃潰瘍、嚴重傷病之類的加護病房病人,因為病情的需要,醫師仍會於處方中開立胃藥。如果依照醫囑必須併服胃藥時,建議先服用主要藥物,等藥物進入到體內二小時後再服用胃藥,避免藥物與胃藥產生交互作用,既能確保藥效又不傷胃。 Q3不當服用胃藥會怎麼樣嗎?有些人會認為,多服用胃藥(制酸劑)對身體不會有壞處,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身體的胃酸是幫我們抵禦細菌的第一道防線,在長期服用胃藥的情況下,胃內酸鹼值持續升高,抑制細菌的效果會下降,細菌容易在腸內滋生,可能因此增加感染風險。胃藥中的鹽類可能產生腹瀉或便祕的副作用;另外,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應該謹慎使用含鋁、含鎂胃藥。最後,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當發現不明原因的腹痛,或是服用胃藥一段時間疼痛沒改善,請儘速就醫檢查,及時正確診斷與治療!延伸閱讀: 吃藥後喝咖啡會影響藥效? 藥師解答疑惑 吃完藥馬上躺平? 2習慣恐造成食道潰瘍、損傷 
-
2020-04-10 科別.消化系統
膽出問題可能是4種疾病,其中這2種惡性高!
65歲的陳先生近日右上腹經常悶痛,尤其飯後更明顯,擔心是不是長了「壞東西」,到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原來是膽結石作崇,醫師建議他開刀切除膽囊。他跟朋友老王一談起,沒想到老王說他前陣子也因為檢查出膽息肉去動了切膽手術。陳先生才知道,原來這麼多人都有膽疾的困擾啊!要了解膽囊相關疾病,得先了解這個器官。膽囊是像氣球一樣的袋狀器官,屬於膽道的一部分,位於人體的右上腹部、肝臟的旁邊。廣義來說,膽道包含肝內膽管、肝外膽管以及膽囊。成人肝臟一天可製造、分泌出500至750c.c.的膽汁,透過膽管流通儲存於膽囊,當食物進入腸胃後,膽囊收縮、分泌出膽汁注入腸道幫助消化。膽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膽結石、膽息肉,最嚴重的就屬膽囊癌、膽管癌了。整體來說這4種疾病互有關聯、症狀類似,多以發燒、黃疸、腹痛表現,不容易分辨,若有不適症狀應就醫檢查,以對症治療。若是高危險群應該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病情。【膽結石】與膽汁鬱積有關膽結石是最常見的膽囊疾病,成因是膽囊沒能將膽汁排除乾淨,而使膽汁鬱積在膽囊中,時間過久,膽汁濃縮,在膽囊內形成結石。一般來說,膽結石好發於女性,尤其是懷孕次數較多的女性。另外,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有膽結石的家族史、60歲以上長者、肝硬化病人、飲食太過油膩或含太高的膽固醇、快速減肥、食物中的纖維含量太少,以及糖尿病、肥胖患者,都屬於高危險群。一旦發炎疼痛或結石太大建議切除膽結石多半沒有明顯症狀,8成以上的患者有膽結石卻不自覺,通常是定期健檢或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無意中發現。一旦症狀發作,通常是右上腹或上腹部鈍痛,特別是在飽食之後、膽囊收縮時更易發生。疼痛可能放射到右背或右肩胛骨,疼痛持續的時間約1~5小時,不會因為排便、姿勢改變、服用制酸劑或嘔吐而減輕疼痛。有時會合併打嗝、嘔吐、腹脹等症狀,嚴重時因為結石塞住膽囊出口使膽汁無法排出,因而有膽囊腫大、發燒、黃疸、灰白便、甚至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等急重症。有症狀的膽結石應該考慮手術切除膽囊。沒有症狀的膽結石,只要觀察即可,每年發作產生不適的機率僅1%,以下情況建議切除膽囊:◎結石大於2公分。◎膽囊沒有功能或膽囊出現鈣化,有這些現象的病人,是膽囊癌的高危險族群。◎脊椎損傷,腹部沒有知覺的病人。◎鐮狀細胞性貧血病人,無法分辨疾病造成的疼痛或膽囊發炎。◎容易有手術併發症的病人,提早切除為宜:如肝硬化病人、兒童和糖尿病患者。【膽息肉】良性居多若超過1公分建議切除膽囊「膽息肉」就是膽囊內長息肉,好發於肥胖、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60歲以上、血清膽固醇濃度高、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大多沒有症狀,除非部分脫落的組織阻塞膽管,才會造成發炎疼痛、急性膽囊炎、阻塞性黃疸和胰臟發炎等症狀。膽息肉大多數為良性,最常見的是「膽固醇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大多為有細柄的息肉(sessile polyp),常見為多發性,非單一顆,通常不會轉變成惡性腫瘤。另外有一種屬於「發炎性息肉」,與膽結石有關,膽結石不斷刺激膽囊壁,造成黏膜增生,這種類型的息肉多小於1公分,轉變成惡性腫瘤機率低。不過若當膽囊壁發炎反覆、上皮細胞不斷增生,也有可能變惡性,要加以留意。一般觀察,如果息肉的底部寬、沒有柄,直接吸附在膽囊壁上,多數是膽囊壁細胞病變增生,較有惡性可能,且多數是單一顆。如果是很多小小顆(小於1公分),有柄、類似女王頭那種形狀,良性的機率高。膽息肉大多沒有症狀,通常是透過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電腦斷層和內視鏡超音波等,或膽囊切除後的病理檢查發現。如果膽息肉小於1公分,看起來不像惡性,也沒有症狀,可以追蹤就好,建議6至12個月追蹤一次超音波。至於已有症狀、或息肉超過1公分、或合併有膽結石或原發性膽道硬化症的病人,以及合併其他惡性膽息肉的危險因子如膽囊鈣化、單一息肉、息肉底部沒有細柄、有糖尿病者,或是追蹤起來息肉有愈來愈大趨勢者,則會建議切除膽囊,避免癌化。【膽囊癌】無聲無息 發現多已晚期膽囊癌的原因並不那麼明確,有可能是膽結石或膽囊炎,長時間形成膽囊黏膜上皮增生癌變。早期的膽囊癌大多沒有症狀,很多早期發現膽囊癌的患者是開膽結石、膽囊切除時意外發現,這類「幸運」的患者因為能夠開刀、預後較好。目前醫學上治療膽囊癌以手術切除膽囊為主,不過由於大多數膽囊癌都是晚期才發現、癌細胞已經由淋巴擴散轉移至肝臟或其它器官,難以手術清除乾淨,許多患者更因為腫瘤過大阻礙膽汁排放,併發嚴重黃疸,處理上以緊急置放支架引流,減輕黃疸後,再採取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但預後多半不佳。醫學歸納膽囊癌的危險因子如下:1.膽結石過大:70~90 %膽囊癌病人都合併有大於3公分、有症狀、時間長的膽結石。2.膽囊腺瘤和膽囊腺肌增生症:近年來很多資料已公認膽囊腺瘤是膽囊癌的癌前病變,約有10%~30%的膽囊腺瘤可以演變成癌,特別多見於直徑大於1.2公分的腺瘤。3.膽囊鈣化:易伴發膽囊癌。4.原發性膽道硬化症。5.膽囊慢性發炎。6.慢性感染沙門氏菌或幽門螺旋桿菌。7.先天性膽道囊腫。8.不正常的膽管胰管接合:這會使胰液長年倒流到膽囊,造成慢性發炎。9.經常曝露於致癌物之中:例如多氯聯苯、戴奧辛等致癌物,也有研究顯示吸菸與膽囊癌有關。10.肥胖。11.高血糖臨床上會建議,若檢查出過大的膽結石或有惡化傾向的膽息肉,或膽道先天結構異常者,建議「防患未然」切除膽囊,如果又合併上述危險因子,更該積極處理。【膽管癌】輸送膽汁的通道長腫瘤膽管癌雖少見但卻十分惡性。膽管是膽汁運送的通道,依據所在位置,又分為肝外膽管、肝門膽管與肝內膽管,因此發生於這些部位的癌症統稱膽管癌,癌變的原因與膽管的反覆發炎有關。肝內膽管癌因位置在肝臟內,初期症狀不明顯,多半腫瘤很大才有症狀,預後較差;肝外膽管、肝門膽管癌則因為位置的關係,腫瘤長到1、2公分就可能出現黃疸,相對之下較易早期發現。膽管癌的症狀包括黃疸、皮膚癢、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發燒和腹痛。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將遭受癌細胞侵犯的膽管及周遭器官組織切除乾淨。對於有復發疑慮的病人,再輔以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但因難以早期發現,能開刀的病患不多,不能開刀的患者5年存活率約只有20%。若有以下情況者,可能是膽管癌的好發族群,建議定期接受健康檢查:1.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潰瘍性大腸炎、膽道結石等。其他容易造成膽管炎的疾病還有:原發性膽道硬化症、膽道囊腫、肝硬化、肝臟寄生蟲等。2.膽道與胰臟接合處異常。3.接觸戴奧辛、亞硝胺、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在橡膠工廠、汽車廠等工作的員工特別要注意。4.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5.酒精濫用。6.糖尿病。7.肥胖。8. 60歲以上的長者。9.有膽管癌家族史。膽管癌的檢查以影像學檢查為主,包括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逆行性膽管攝影、經皮穿肝膽道攝影。也可以抽血檢驗腫瘤指數CEA和CA19-9,不過僅能供參考,準確率只有2至4成。膽囊切除後 建議少油、少量多餐若基於上述疾病必須切除膽囊,很多人都會擔心,膽囊沒了會怎樣?其實膽囊切除後的症狀因人而異,膽囊最大的功能就是儲存膽汁,一般來說,切膽後因膽汁缺乏膽囊的調節,初期會容易腹瀉,所以飲食上要注意低油、低膽固醇、高纖維、避免含高濃度咖啡因及糖分的飲食,盡可能少量多餐。一段時間後身體適應了,大多數就會恢復正常,即便「沒膽」也能夠健康生活。〔Q&A/疑惑解除補給站〕Q:聽說膽囊癌是很惡性的疾病,那麼預先切除膽囊是否就不會罹患膽囊癌?有人這麼做嗎?A:膽囊對消化有幫助,如果沒有危險因子,不建議預先切除,畢竟手術本身也有風險,且拿掉膽囊的患者有部分會腹瀉、消化不良,影響生活品質,所以臨床上不會隨便拿掉膽囊。Q:膽管癌是肝癌的一種嗎?A:膽管癌是肝臟原發性癌症的一種。但是膽管癌與肝細胞癌(一般俗稱的肝癌)不同,癌細胞型態不同,藥物反應也不同,肝癌細胞多數經由血液循環擴散、膽管癌主要是經由淋巴系統擴散。【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78期(2017-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3-13 科別.消化系統
腸胃不適多因飲食習慣差 中醫師養胃法全公開
現代人多忙碌,以致三餐多不定時,進而使得腸胃深受其害,且容易出現胃酸逆流的問題,胃酸逆流是腸胃問題反映出的一種病理現象,千萬不能忽視潛藏的腸胃問題。中醫師重申,胃需要胃酸,如果靠抑制胃酸只是一時緩解假象,中醫調理腸胃紊亂是從整體,從氣調理順暢,藥廠製藥要先求不傷身,成分不致癌、不傷肝腸胃,不能有制酸劑,才不會解決片面的問題,而製造出其他問題。要養好胃 和五行中的戊己土有關中醫治療疾病,調養身體健康講究五行,而要養好胃,則是和五行中的戊己土有關;李深浦中醫師解釋,甲乙是屬木,木生火是丙丁,火生土是戊己,土生金是庚辛,金生水是壬癸,這就是所謂的十天干,而五行中的中間就是土。常說「自己」,其中的己就是胃;所以,要懂胃,最要緊的就是要懂己,胃是身體中的最中心點。而丙丁是火,心與小腸是火,當心常放在胃時,胃就會健康,運轉好時,有「自己」,心常在胃,懂得方法,就不必吃藥,在不得已時才吃藥。心神放在胃 胃自然會健康李深浦中醫師小時候也有胃酸逆流,甚至會噴到鼻子,且有胸悶、呼吸困難,在二十二歲以前仍有胃酸逆流。李醫師說,雖然小時候已經開始學靜坐,但無法悟到最上層,領悟力還沒有那麼好;其實,心能放在胃,就是健胃,注意力放在胃,睡覺前心神放在胃,胃自然會健康。病從口入 從飲食開始不要暴飲暴食其次,就是不要暴飲暴食,李深浦醫師指出,暴飲暴食怎麼會健康,一子下太熱太冰太辣或太酸,身體是鋼鐵做的都不行;因此,調整自己的生活要從飲食開始,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要管制吃進去的東西,不管制當然不健康。要有常識來吃東西 營養和溫度都要注意吃太快也會出問題,李深浦中醫師進一步指出,有的人只在乎口感,好吃就拼命吃,身體機能要有常識的吃東西,吃的營養和溫度都要注意,即使是喝湯,過量的湯,胃中有太多水,排水的功能也要顧好。中醫講土可以剋水,但是太多水,身體的機制也會被沖亂,所以喝水要節制,水溫也要控制。將「自」和「己」放在一起 胃才會健康李深浦醫師強調,胃腸的運作並不是只有胃,心臟的血液循環是否良好也很重要,有人一吃飽就會胸悶,想打嗑睡,這就是身體無法正常運作,有可能是吃的過量,血液都跑到胃腸,頭腦沒有精神,這時一定要閉目養神十分鐘,而胃腸不好一定是沒有顧到自己;因此,「自己」就是要閉目觀心休息,將心注意到胃,常常將「自」和「己」放在一起,胃才會健康。食慾好消化好 血液循環與體氣循環好年近八十的李醫師說,自從將心放在胃的方法後,五、六十年胃沒有生過病,也沒有發生胃酸逆流的情況,偶爾胸悶時,吃一點順氣的藥就好了。李深浦醫師認為,腸胃是否健康,氣順很重要,會胸悶與胃酸逆流,就是血液循環不好,體氣不順,代表吃太多或太快,換句話說,本身的功能多好才能吃多少,功能不好就要少吃;他說,時常要勞動做粗活的人,吃起飯來很香,而有錢人一餐吃幾千元不見得好吃,因為食慾好消化好,不用很貴的食物都會吃得很享受,味覺好不好關係到健康。胃腸健康一定隨和 五行運轉好得人和中醫所謂十天干與五行運轉的奧妙,就是「自己」在生命中最為關鍵,李深浦醫師這樣解釋;而五行運轉得好,胃也會比較健康,生活也會幸福得人和。生命中最關鍵是得人和;胃會好,是隨和不會嫌東嫌西很隨緣,不隨緣胃腸也會不太好。所以胃腸健康的人,會比較隨和,而屬土的人相較就比較圓融。胃經互動 腸胃氣順治療一套消化系統李深浦醫師分析,脾胃不是只有胃,營養到小腸、心肺與組織,到大腸後產生氣就是胃經,都是互動的,因此治療胃酸,若只控制胃酸是不夠的,腸胃氣順是治療整套消化系統,不只是治胃酸而是胃腸的氣流與營養是否順暢,整個身體互動良好,才能均衡全身的健康。中醫的偉大是整體性 不只講病而是講健康胃酸逆流只是制酸並不能治本,就像打麻醉針,而中醫治療胃酸逆流不只是胃,而是整體治病的角度。李深浦說明,中醫不僅只看胃酸逆流,而是講究整體的需要,因為全身都需要配合一起調養。中醫的偉大是整體性,不可只單看胃腸,只講病只看潰瘍,而是顧及全身的氣血循環。
-
2020-02-16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怎麼治療?醫師解析藥物和手術的適用對象
雖然大多數的胃食道流患者都在門診求醫,但「火燒心」讓人不適難耐,部分患者期待透過手術根治。目前臨床多使用無線射頻燒灼術及腹腔鏡胃底折疊手術,但醫師表示,兩種手術會做的專家不多,且都可能產生併發症,因此優先建議藥物治療,需手術者應找有經驗的醫師執行。藥物種類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表示,在藥物治療方面,胃食道逆流藥物的治療機轉包括減少胃酸分泌、增加腸胃蠕動、中和胃酸酸性以及保護胃部黏膜等。其中,「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能將胃黏膜上分泌胃酸的「壁細胞」的幫浦(也就是所謂的氫離子幫浦)關閉,避免胃酸分泌,是目前臨床上效果最好的藥物,但因健保僅給付胃鏡檢出有食道潰瘍的患者,因此統計用量居第二名。H2受體拮抗劑「H2受體拮抗劑」是透過阻斷胃「壁細胞」上的組織胺受器,減少胃酸分泌,胃黏膜上負責分泌胃酸的「壁細胞」表面有組織胺受器、胃泌素受器與乙醯膽鹼受器三種,在受到刺激後,都會命令氫離子幫浦分泌胃酸。因為「H2受體拮抗劑」只能阻斷組織胺受器,所以只能減少約三分之一的胃酸分泌,用藥效果沒有「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來得好。增進腸胃蠕動的藥劑增進腸胃蠕動的藥劑能幫助患者較快往下排掉胃酸、減少其逆流而上的機會,由於健保給付不限食道糜爛的患者,因此這類藥物的用量最高。制酸劑胃乳片等「制酸劑」,利用鹼性成分中和胃酸,不過吞下肚後一小時就排掉,因此一天需要多次服用,效果並不好。胃黏膜保護劑「胃黏膜保護劑」外觀為粉狀,加水後會呈黏稠液體,吞下肚就能附著胃壁、形成保護膜,但胃壁面積大、保護膜難以全面覆蓋,且一吃下其他食物就沖掉了,因此臨床上很少處方。手術方式許秉毅表示,胃食道逆流可能源於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或是橫膈膜裂孔過大。主要有以下兩種手術,但兩者均不容易抓到最適當的鬆緊度,如果太鬆就等於治療沒什麼效果,如果太緊則可能造成吞嚥困難等問題,因此非必要不需要開刀。無線射頻燒灼術適用:較不嚴重的病人「無線射頻燒灼術」是利用類似鼻胃管的熱頻管線從患者的口腔伸進,再往下走到賁門。管線前頭會釋放熱能來破壞賁門的黏膜及肌肉層,遭破壞處將會潰瘍、結疤,利用結疤使該處變緊,達到治療目的。一般而言,「無線射頻燒灼術」只能使用於胃食道逆流還不算太嚴重的病人,如果很嚴重,則須使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腹腔鏡胃底折疊手術適用:有典型胃酸逆流症狀、食道破皮糜爛、有橫膈膜裂孔疝氣問題「腹腔鏡胃底折疊手術」猶如打領帶,醫師會利用胃部頂端的組織把賁門繞一圈再縫緊,使胃上端變得較緊實。可開刀的三條件,包括要有典型胃酸逆流症狀、食道有破皮糜爛、有橫膈膜裂孔疝氣問題,且須作24小時食道酸鹼度與電阻測定,先證實不適感真的源於胃酸逆流,建議患者務必找到有經驗的醫師執刀。中醫治療三種體質 可用中藥調整治本不少胃食道逆流患者尋求中醫治療,健保數據顯示,中醫科門診量高居各科第三。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健康資訊暨流行病學研究室副教授楊曜旭表示,中醫治療可概分治標與治本,當胃酸不止,可透過烏賊骨跟浙貝母製成的烏貝散來抑制胃酸、緩解不適,有時會視病患的情況加上白芨來修復胃酸逆流造成的食道跟胃黏膜損傷。根本性地治療則要回歸調整體質。胃食道逆流常見於三種體質的患者:1.肝氣鬱結者:這群人性格較急躁、容易煩惱,導致氣滯橫逆犯胃與濁氣上逆,治療上常用柴胡疏肝湯或加味逍遙散等方劑,也可佐加佛手、枳殼、川楝子等藥物,同時建議適度按摩內關穴與太衝穴。2.脾胃濕熱者:這群人喜吃高熱量、辛辣或甜膩食物,體型通常較福態、面色紅潤、易口乾舌燥,臨床上常用神麴、山楂、麥芽、雞內金等藥物來消食導滯,並配合保和丸跟三黃瀉心湯等驅除體內濕熱的藥物,同時建議適度按摩內庭穴與豐隆穴。3.脾胃虛弱者:這群人可能是天生脾胃功能差,或是生大病、開過刀而影響脾胃功能。他們往往形體消瘦、看來疲倦,治療上常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補脾益氣藥物,另建議適度按摩足三里、太白等穴位。
-
2020-02-16 科別.消化系統
檢查有無胃食道逆流「統統抓去做胃鏡」?醫師這麼說
雖然健保統計顯示,胃食道逆流就醫人數逐年成長,到107年已有76萬5303人,但實際上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應該更多。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黃信閎表示,臨床估計胃食道逆流盛行率應有25%至30%,相當於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深受其擾。但以健保統計就醫人數計算,就診人數不及80萬人,盛行率僅約3%,就醫人數遠不及實際的患者人數。有人不就醫 有人自購成藥台北榮總內科部部主任侯明志認為,推估實際人數與就醫人數出現如此大的落差,主要因為胃食道逆流是很常見的疾病,且靠症狀作為診斷。只要符合典型症狀,患者經常感覺自己胃酸逆流、口酸、口苦、上腹痛、惡心以及胸口灼熱,就自我診斷有胃食道逆流。若症狀輕微,未對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困擾與痛苦,侯明志臨床觀察,許多人不一定會去就醫,有人自我調整飲食習慣,有人自行到藥局買成藥,有些人乾脆不管它。所以,並非所有胃食道流患者都會就醫治療,而就醫治療的患者也可能因症狀比較嚴重,因而比較積極尋求協助。症狀作診斷依據 未必要做胃鏡也因為胃食道逆流以症狀作為診斷依據,並非所有患者都必須接受檢查。根據健保署統計,因食胃道逆流就醫的患者中,若接受檢查,以胃鏡最多,以民國107年為例,有20萬7206件,其次為上消化道攝影1101件,其餘還有食道機能檢查、胃腸道運動性檢查,但件數較少,皆不及500件,24小時食道酸鹼度測定僅13件。民國107年因胃食道逆流就醫患者近77萬人,胃鏡檢查20萬7206件,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他相信臨床醫師不會病人一來就「統統抓去做胃鏡」,上述統計也顯示,胃鏡檢查可能用於針對疾病做進一步鑑別診斷。頑固型病人 須進一步檢查黃信閎說明,胃食道逆流主要以症狀來診斷,通常臨床上用藥後狀況改善程度不佳的「頑固型病人」,有時才會安排進一步檢查。胃鏡主要用來評估胃食道逆流的嚴重度,確認是否有食道上皮破損或是異常增生、腫瘤,加上台灣幽門螺旋桿菌盛行高,胃鏡檢查也可協助進一步確認。另外,有些病患真的有「逆流」,也有典型症狀,但胃鏡檢查正常,此時可能需要進一步做食道機能檢查、24小時食道酸鹼度測定和胃腸道運動性檢查,利用阻力測試確認是否有氣體或液體逆流,以及因可能混有十二指腸液,雖有液體逆流但非酸性。但黃信閎也表示,並非所有醫院都有食道機能檢查和24小時食道酸鹼度測定等檢查設備。前面提到有些胃道逆患者未求醫,自行買藥。其實就醫治療胃食道逆流,通常投以藥物便有很好的效果,侯明志表示,臨床常用制酸劑,尤其給予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之後,約七成以上病人症狀改善。但健保目前規定,患者必須經由胃鏡檢查,符合標準才能開立。侯明志表示,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多,有症狀但內視鏡檢測無異常的患者近50%,歐美只要病患就醫就立即投以PPI,治療效果佳,也可節省胃鏡檢查花費。西藥治療 滿意度僅六成胃食道逆流常見用藥為不同程度的制酸劑、增加腸胃蠕動藥劑以及胃粘膜保護劑。侯明志表示,胃食道逆流雖然是給予藥物就能見效的「簡單」疾病,但用西醫治療病人的滿意度也只有六成,因此很多民眾還是會尋求中醫或是其他另類治療。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則表示,西醫主要治療胃、治療胃酸,中醫觀點認為,胃食道逆流是「肝胃不合、肝木剋脾土」,最大的關鍵是處理情緒、壓力。此外肥胖、穿著等可能造成腹部壓力高,也會影響下食道括約肌收縮,中醫從根本來治療,而不只有制酸。但柯富揚也認為,過去中醫以「望聞問切」作為診療方式,現在則要加上「查」,藉由現代科學儀器,更能驗證,因此中西醫若能緊密結合,對患者會更有保障。
-
2020-01-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有便祕困擾 問題可能在藥
「醫師,我不用力,就很難排便。」便祕是國人常見的困擾,通常和纖維素、水分攝取不足,還有運動量不夠有關,但便祕也可能是因為服藥引起。一旦出現便祕,除了多喝水和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就診時主動與醫師提及自己就醫和用藥史,也有助改善便祕。便祕原因很多,大部分因為腸胃蠕動不佳,糞便在腸道裡積存太久,水分被吸收太多,變得太乾太硬難以排出。也可能是纖維素攝取太少導致糞便量不足,讓腸壁壓力受器受到張力性刺激,而無法解便。社區藥師鄭文柏表示,進行藥事照護服務時,接觸過不少因服藥而便祕的個案,而這些患者就因此自行買強效浣腸劑、軟便劑等,沒有排除造成便祕的根本原因,反而陷入惡性循環。藥害救濟基金會藥師唐如意表示,臨床常見可能影響排便藥物包括降血壓藥、胃藥、鴉片類鎮痛劑、抗憂鬱劑及刺激性瀉劑等。一、降血壓藥:含利尿劑(diuretics)成分的降血壓藥,可讓體內水分排出,腸腔內水分不足就會使大便變硬,進而影響排便。另外,有些降血壓藥中具降低交感神經的clonidine,會限制消化液分泌、降低腸道平滑肌蠕動能力;鈣離子拮抗劑如nifedipine,也會減少腸道蠕動能力。二、胃藥:胃藥中的制酸劑主要用來中和人體分泌的胃酸。制酸劑常見的成分為鎂、鈣或鋁化合物,容易與腸道內的食物殘渣結合,成為難溶解又無法吸收的鋁鹽和鈣鹽,使大便乾硬,排出困難。三、鴉片類鎮痛劑:鴉片類鎮痛劑如嗎啡morphine,主要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使腸道蠕動減緩,延長食物殘渣在腸腔滯留時間,增加水分吸收,同時也干擾排便反射,減弱排便的欲望。雖然鴉片類鎮痛劑民眾平時不容易自行購買,但有一些止咳藥水含有類似成分,也需要注意。四、抗組織胺:抗組織胺是過敏和感冒常使用的成分,第一代抗組織胺透過干擾組織胺接受器而緩解症狀,同時作用在副交感神接受器上,可能延緩腸道平滑肌蠕動,因此容易造成排便困難。五、抗憂鬱藥:包括三環抗鬱劑(TCA)、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SNRIs)等,可能導致腸液不足和減緩腸道平滑肌蠕動,使糞便在腸道內滯留時間延長,而造成便祕。六、刺激性瀉劑:如番瀉葉(番瀉苷;sennosides)、蘆薈(蘆薈素;aloin)、大黃(大黃素;emodin)等,可刺激大腸壁治療便祕,但若排便不順就自行服用,長期容易造成依賴,使結腸張力減弱,反而讓排便更不順。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任嫻表示,民眾通常不會知道自己吃了什麼樣的藥物,最好的方式是就醫時,盡可能告知自己的生活型態,包括解便頻率及平時飲食與運動習慣,醫師據此再追問手術史,術後腸沾黏也可能引起便祕,另外,醫師可透過雲端藥歷查詢用藥史。黃任嫻表示,若因為用藥導致便祕,除了開立軟便藥物,也會請患者和原科別醫師討論是否可更換藥物。鄭文柏則表示,若發現便祕,最好諮詢醫師或藥師討論是否使用替代性藥品,切勿自行停藥。唐如意表示,用藥後發現大便變得乾硬,可多喝水,或是食用纖維質較高的葉菜類、木耳、燕麥和蘋果等,有助於排便。另外,運動時腸胃也會跟著動,唐如意建議,因此也可健走、慢跑,或快走時按摩肚子,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改善便祕方法多喝水多攝取纖維素多運動諮詢醫師或藥師討論是否使用替代性藥品(資料來源╱黃任嫻、藥害救濟基金會 製表╱楊雅棠)
-
2019-11-27 科別.精神.身心
疼痛難解…恐是憂鬱症訊號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憂鬱症是本世紀三大黑死病之一,近年來社會逐漸接受憂鬱症的患者及治療,大家不再將憂鬱症視為洪水猛獸,也不會輕視憂鬱症患者了。然而,憂鬱症並不只是單純心情不好,已被公認為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因為憂鬱症患者全身都會出現不舒服症狀。曾有位75歲老先生坐輪椅來門診,他主訴因為雙腳疼痛已八年,很多醫師都覺得腳沒問題。老先生情緒不好,也沒辦法確認是情緒不好還是疼痛多年影響心情。不過,給了抗憂鬱劑及安眠藥治療後,睡眠及情緒明顯改善。老先生下次回診時,自己走進診間,他感謝我們在一周內解決了他多年的問題。一般人了解的憂鬱症是情緒低落,然而,憂鬱症合併很多身體症狀,最重要的是,這些症狀往往被稱為「醫療上無法解釋的身體症狀」,如果有這些在醫療上無法被解釋的症狀,可能要懷疑是憂鬱症。下面七個在憂鬱症最常合併出現的身體症狀,往往被忽略,必須提高警覺:1.總覺得容易疲勞,沒力氣跟能量:情緒不好的時候,常常提不起精神,而很多人並不會注意到情緒變化,反而是關注到身體不適。2.疼痛的耐受度降低:可能變得不耐煩,對於一些瑣碎小事,覺得特別不舒服,除了覺得身體疲勞外,也有輕微的疼痛感,如果本來有疼痛,這時疼痛可能加劇。3.肩頸及背部疼痛:這很常見,情緒焦慮、睡眠品質不佳時,就會覺得這些部位疼痛,很多人去看神經內科、骨科,甚至不斷地做復健或按摩,但效果都很短暫。4.頭痛:頭痛是很常見的症狀,但很多人的疼痛並不一定是真的痛,只是覺得頭發脹,這些症狀都沒辦法查出原因或是被合理解釋。5.覺得眼睛乾澀或是視力下降:覺得視力模糊,這往往是因為情緒變化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所導致。6.胃痛、腹部不適、腹瀉及便祕:腸胃道主要是受迷走神經控制,而迷走神經是自律神經的一部分,情緒變化往往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因此腸胃道症狀是常見症狀,患者不斷地吃制酸劑或是腸胃藥,但是效果都不好。7.胸悶心悸: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時常覺得胸悶,有時候心跳很快,這是自律神經失調後,交感神經被活化出現的症狀,而在臨床上,卻無法用特定疾病去解釋這些情況。英國研究顯示,疼痛如果無法被醫療原因解釋,往往就與憂鬱或焦慮有關。進一步研究,如果一個人同時有三種或三種以上症狀合併發生,憂鬱或焦慮症機率高達70%。如果長年被疼痛困擾,但醫師束手無策,或許可考慮求助身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