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利尿
共找到
393
筆 文章
-
-
2020-10-29 養生.聰明飲食
罹癌還能喝咖啡嗎?纖維囊腫會不會癌變?張金堅解密咖啡與乳癌
在10月粉紅乳癌防治月的尾聲,元氣網粉絲團邀請台大外科名譽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喝咖啡聊乳癌防治。喜愛喝咖啡、進而鑽研咖啡的張金堅指出,很多患者在門診問他,罹癌了還能喝咖啡嗎?張金堅指出,在癌症的預防上來講都是正向的,而若已是癌患,一般而言也都是可以喝的,喝咖啡還可防止乳癌、大腸癌、肝癌的再發及降死亡率。以下整理昨天直播網友熱烈的提問及張教授的回答。Q:空腹可以喝咖啡嗎?黑咖啡還是拿鐵比較好?A:咖啡還是喝黑咖啡較好,若要加東西請加鮮奶。奶精有反式脂肪不宜,糖會增加熱量也不宜加。而早上一起床其實精神還算旺盛,也先不用急著喝,早上10點左右,或下午3點喝較佳。Q:咖啡需要加牛奶預防骨質疏鬆嗎?A:咖啡確實對鈣質的再吸收較差,因此有骨質疏鬆就建議不要喝。或者喝了咖啡一段時間後,再單獨喝鮮奶,也有助補鈣。另骨質疏鬆也需靠多曬太陽、多運動來補足。Q:請問膽結石可以喝嗎?A:有報告指出,已有膽結石,喝了就不會再變大;但是已有的膽結石是不會消失的。Q:我有胃食道逆流可以喝咖啡嗎?A:建議少喝,若要喝請飯後喝。咖啡有助腸胃蠕動、胃酸分泌,所以當你有拉肚子的情況,請不要喝;但如果便秘,喝了倒是可促進排便。Q:老人家飯後都要吃很多藥但又想喝咖啡,可以嗎?A:有些藥確實會與咖啡產生交互作用,所以建議吃藥後至少間隔半小時後再喝。但吃止痛藥又喝咖啡,反而藥效更好。Q:睡前大概幾個小時最好不要喝咖啡?喝咖啡會睡不著,怎麼喝才好?A:這因人而異,若喝了會睡不著,中午後就不要喝了。Q:淺焙的咖啡因比較少嗎?A:咖啡因約佔1.4%,不會隨烘焙減少,脂肪也不會。但蛋白質及少許糖份會隨高烘焙減少。有益處的抗氧化物及綠原酸,淺烘焙含量較高,約9.6%。重烘焙隨之減少,剩4.8%。Q:咖啡一天最多能喝多少?義式濃縮咖啡 有沒有量的限制?A:美國標準一天上限約400毫克,歐盟及台灣是300毫克。換算到杯數來看,依萃取濃度不一,取平均值,一天大約3杯為上限。而咖啡利尿,應同時多補充開水。Q:什麼人不適合喝咖啡?A:不建議喝咖啡的族群包括停經有骨質疏鬆症狀者、懷孕前半期、小孩、胃酸過多者。還有人說咖啡會心悸,其實是選到不好的咖啡豆,好的咖啡豆其實不會。對心臟不好?其實也是迷思,其實喝咖啡對心臟有好處,但有的人剛喝血壓會升高,這部份需注意。此外,還能抗癌、對糖尿病、痛風、牙周病,延緩失智都有幫助。Q:我得了乳癌還可以喝咖啡嗎?A:大原則是無害,在預防上來講都是正向的,而若已是癌患,一般而言也都是可以的,還可防止乳癌、大腸癌、肝癌的再發及降死亡率,更有報導指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化療患者,喝咖啡反而有助化療療效。而喝咖啡究竟是不是較不易罹癌?依台灣的統計數據看,大腸直腸癌及鼻咽癌的發生率較有幫助。Q:不愛吃甜食,但常吃速食,罹乳癌風險高嗎?A:速食、pizza、薯條等都是高熱量食物,以及甜食,最好都要少吃。Q:如何降低乳癌罹患風險?A:飲食要均衡,不要吃剩食、隔夜菜,不要用塑膠袋裝熱食。多運動,多消耗體內脂肪就不易肥胖。光這二點就可減少40%罹癌率。另外,還要特別注意環境荷爾蒙,塑化劑、PM2.5等也都要避免,這些都可能導致乳癌發生。Q:本身有乳癌,自己的女兒需要何時開始定期追蹤?如果家裡沒有人得過乳癌,自己也有罹癌的機率嗎?A:媽媽有乳癌,當然家族罹患機率會比較高,但也不必過度緊張,例如擔心15歲就得癌,這樣反而還沒得乳癌就先焦慮得憂鬱症。較適當的規畫是20歲開始,每2至3年就醫超音波檢查,畢竟還年輕時還有月經,乳腺還很緻密,這時X光的偵測敏感度不高,常擠壓也有幅射劑量,太年輕實在沒必要硬做太多檢查,頂多35-45歲做一次,40歲以後做乳房攝影。Q:有纖維囊腫會不會變惡性?A:多數人分不清纖維腺瘤、纖維囊腫、乳癌的關係。基本上纖維腺瘤都是良性,不用擔心。停經前的纖維囊腫,也多是良性,少數有異狀可抽取組織檢查,若為非典型增生,就會有致癌可能,要特別小心。Q:如果照超音波發現陰影、照出硬塊,我該做什麼?有需要開刀嗎?A:超音波發現陰影、硬塊,需根據實際的狀況及診斷做處置,如為常見的纖維囊腫或腺瘤等良性腫瘤,通常只要定期追蹤即可;如果有乳癌懷疑時,則會安排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粗針切片檢查,如果病理確認乳癌,則要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治療及處理,如果確認良性,則定期追蹤即可。Q:有人說胸部摸到腫塊,不要揉,可能會讓腫瘤變大?A:胸部摸到腫塊應至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檢查,醫師會根據實際狀況進一步檢查,確認腫塊是否為良性或惡性。Q:更年期後補充健康食品,是否需要,應注意哪些事項?A:改善更年期症狀,可以先從飲食中補充天然雌激素,可多選用黃豆類及其製品、全穀根莖、牛蒡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有助於改善更年期不適。另外,多吃蔬果、規律運動,每天補充適量的水及並適度日曬20分鐘,有效預防骨質疏鬆也能有所幫助。如果無法改善可以依症狀請教婦產科或相關科別醫師,荷爾蒙補充療法,一定要在醫師指示下服用。Q:「丙烯醯胺」比較常出現在淺中深焙哪種咖啡豆?會否有危害?A:丙烯醯胺在烘陪過的咖啡豆中含量極少,雖然其為2A類致癌物,但對人之危害極微,應可放心,每天飲用5杯內無害。Q:不喝咖啡會頭痛,請問該怎麼辦?義式咖啡壺會對身體有害嗎?需不需要選特別的材質?A:不喝咖啡會頭痛,應可飲用咖啡,不過頭痛亦有其他原因,還是要請教醫師為宜,義式咖啡壼對身體應該無害。
-
2020-10-25 養生.聰明飲食
這4種被扔掉的果蔬皮 不僅可食用還富含營養!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每個人都學過,然而在糧食的生產過程中辛苦的可不僅僅是農民伯伯,還有我們的地球媽媽。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包括土壤、水、空氣等一系列的自然資源。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年報告顯示,全球的食物浪費相當於排放了7%的溫室氣體,還浪費了6%的水資源和30%的耕地資源,因此浪費食物就等於浪費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所以說,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環保。提起食物浪費,人們往往只關註消費環節的浪費。其實,農產品從採收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被浪費了,食物的損失和浪費貫穿了整個食物供應鏈。所以珍惜糧食,立刻行動吧!這4種果蔬皮能吃!我們每天都在攝取食物,然而我們真的了解它們嗎?生活裡,很多食物的可食部分被扔掉,也是一種“隱形”浪費。比如人們經常有這些疑問:水果、蔬菜的外皮能吃嗎?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健康知識,以下這些原本可以食用的果蔬皮就可能被白白“錯過”了。1.柚子皮中醫認為柚子皮性溫,味道苦甘,有止咳、化痰功效,在民間有“柚子皮鮎魚盅,不咳管一冬”的說法。為了避免味道的苦澀,可以削去表面青黃的那一層薄薄的皮,取裡面的食用。可以做成柚子皮燉雞、蜂蜜柚子茶等,秋冬季食用最好。2.梨皮中醫認為梨皮具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之功效。梨皮可以洗乾淨直接食用,或者帶皮煮梨湯。做冰糖蒸梨的時候記得不要去皮哦。3.蘋果皮很多人習慣吃蘋果時先削皮,然而蘋果皮中含有多酚、黃酮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吃蘋果皮對健康有益。國外研究表明,蘋果皮較果肉具有更強的抗氧化性,普通大小蘋果的果皮抗氧化能力相當於800毫克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因此,在吃蘋果時,可以洗淨帶皮吃。4.冬瓜皮冬瓜皮看起來比較厚而粗糙,我們在食用冬瓜時都會削掉冬瓜皮。其實,冬瓜皮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有很好的解暑、健脾、利尿的作用。食用冬瓜時,可以將冬瓜洗淨後帶皮做湯。有4種果蔬皮,最好不要吃1.馬鈴薯皮(土豆皮)馬鈴薯裡含有龍葵素,這種有毒物質主要集中在馬鈴薯皮和芽裡,人食用後可引發嘔吐、頭暈、腹痛等中毒症狀。成熟的馬鈴薯中龍葵素的含量較低,可以安全食用。但未成熟的或因貯存時接觸陽光引起表皮變綠和發芽的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龍葵素,食用後可能引起急性中毒。有些人喜歡用帶皮馬鈴薯燒牛肉吃,或者是炒馬鈴薯絲時也帶皮,此時一定要挑選未發芽變綠的馬鈴薯,否則會有食物中毒的風險。2.柿子皮成熟的柿子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吃起來會感到“澀澀的”。鞣酸在胃內經胃酸的作用,就會沉澱凝結成塊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結石”。因此,不要吃未剝皮的柿子,也不要空腹吃柿子。3.紅薯皮紅薯皮含大量生物鹼,食用過多會導致胃腸不適。呈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紅薯皮更不能食用,因這种红薯受了黑斑病的感染,食用後會引起中毒。4.荸薺皮荸薺常生於肥沃的水澤,它的皮上聚集了多種有害、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和化學物質,還可能含有寄生蟲。如生吃荸薺皮,易引發腹瀉、嘔吐等不適症狀。此外,需注意的是,荸薺中含澱粉較多,糖尿病患者也應慎食。(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共
1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