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科別.心臟血管
搜尋
保養
共找到
1658
筆 文章
-
-
2020-04-21 橘世代.時尚橘
41歲李蒨蓉極簡保養術 聰明選保養品:便宜又大碗!
41歲李蒨蓉駐顏有術,她也大方分享保養撇步,她說一天最多洗臉2次,晚上一定會卸妝,將彩妝或是卡在毛孔中的空汙除乾淨,「我自己很懶,有時候懶到會拿洗澡的肥皂洗臉,當然這不當然這不是個正確的示範,不過,我覺得極簡的保養,也是一種招數啦」。她認為保養的瓶瓶罐罐不用很多,熟女的保養一定要有油,建議使用輕油質的精華液,介於油與水之間,滋潤度就很夠了。她也表示保養程序沒有一定的SOP,「有時候搽身體的拿來搽臉、搽臉的拿來塗身體,只要這個商品是對的,拿來搽臉或身體應該都是有效的,聰明選擇正確的保養品才是王道。」另外,不見得貴的才是好的,很多大賣場賣的美系產品,強調抗過敏、全身都可以塗抹的乳液,就便宜又大碗。她也強調日常作息很重要,「我自己就早睡早起。我很喜歡喝咖啡,但咖啡對女性非常的傷,會讓皮膚乾燥,所以我若喝下1杯咖啡就會補喝2杯水,我很愛喝水,多喝水多排尿,排出身體的雜質,對皮膚很有幫助。」至於運動方面,她說有氧類的運動很好,「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我每個月上10堂拳擊課,這屬於高度有氧燃脂的運動,可以加速心肺功能,大量的流汗,可以加速代謝,上完覺得皮膚毛孔完全打開,再去沖個冷水澡,讓皮膚收縮鎮定,就感覺皮膚很緊實,非常的好。」【時尚女星凍齡指南大公開↘↘↘】。這樣做年輕10歲!賴雅妍獨門保養,把握喝水黃金時間。黃嘉千健康法則:飲食、運動,加上「打電動」!。蘇慧倫澄清:沒有「不老神話」 每早喝1杯當保養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21 科別.呼吸胸腔
新冠肺炎跟一般肺炎有什麼不一樣?為何肺阻塞病患要特別防範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在全球蔓延,對於肺阻塞患者來說,更要特別留意。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晟瑜表示,肺阻塞是一種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患者肺功能較差,所以較容易受到感染,氣溫較低時,稍不注意,也容易出現惡化狀況。大部分肺阻塞病患本來肺部功能就已受損,這些病患在急性感染之後,可能得住院,造成呼吸衰竭的風險亦比較高。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張,建議病患盡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記得戴口罩、多洗手,而且要遵從醫囑,正確使用藥物。常聽到的肺炎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差異為何?肺阻塞患者因肺臟較不健康,罹患肺炎的比例較常人高4倍〔1〕 ;更有數據指出,每十個人中最少有一位三年內會再罹患肺炎〔2〕,需要特別留意。張晟瑜醫師解釋道,一般來講肺炎包括感染性肺炎和非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或黴菌等病原侵入肺臟所造成。目前廣受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會造成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不同的地方是,病毒性肺炎會在肺臟裡或肺臟外出現一些非典型變化。肺阻塞併發症嚴重的病毒性肺炎的病程進展比較快,在胸腔X光上的表現跟常見的細菌性肺炎不太一樣,即使痊癒後,部分病患肺臟會出現纖維化的變化。病毒性肺炎所造成的發燒可能比較高,且合併有肌肉痠痛、關節痠痛、頭痛等症狀。少數病毒性肺炎可能引起人體比較強烈的自體免疫反應,有點像免疫風暴,導致肺部細胞死亡,這也是許多病患在痊癒後出現肺部纖維化變化的主要原因。肺阻塞急性惡化,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樣,都會出現咳、痰、胸悶等症狀,患者應如何辨別?如何應對?張晟瑜醫師指出,無論是肺阻塞急性惡化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會出現咳、喘、痰、胸悶等症狀,不容易辨別。但是病毒性的肺炎,除了有呼吸道症狀,還可能有發高燒、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肺阻塞急性惡化時可能沒有發燒,或是輕微發燒。 出現相關症狀時,建議要盡快就醫,醫師可以透過X光或其他檢查來判斷。無論是病毒或細菌性肺炎,肺阻塞患者遭到感染後,病情容易因此惡化。所以醫師提醒肺阻塞患者須接種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避免類似情況發生。肺阻塞患者使用藥物時要留意什麼?目前治療肺阻塞比較常見的藥物有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性類固醇,根據研究,吸入性類固醇有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罹患肺炎的風險會增加20-30%〔3〕 ,所以肺阻塞治療指引建議優先選擇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張晟瑜醫師提到,除非慢性肺阻塞病患有合併明顯氣喘,或是血液裡的過敏指數比較高,或已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仍無法控制症狀,才會考慮加上吸入性類固醇。此外,張晟瑜醫師也補充,除了肺部感染,吸入性類固醇的副作用還可能出現口腔潰瘍、口腔黴菌感染,至於全身性的影響較少,不過由於成人使用的吸入性類固醇劑量較高,在一些研究分析裡,可能使得產生白內障、骨折的機率增加。循序漸進的階梯式治療針對肺阻塞會採取「階梯式治療」,張晟瑜醫師道,「階梯式治療」就是根據症狀將患者區分成A、B、C、D等四類。A類患者的症狀不明顯且不常急性發作,通常會給予單方支氣管擴張劑,在不舒服的時候使用。B類患者持續有症狀,走路、運動會喘,但是不常急性發作,我們會建議規律使用單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治療。C類患者的症狀不明顯,但經常急性發作而跑急診,我們會建議規律使用單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保養。D類患者平常就有症狀,且經常急性發作,我們會建議使用單方或複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並視狀況加入吸入性類固醇。治療肺阻塞時,吸入型藥物的效果都比口服藥物的效果好很多,我們都建議盡量使用吸入型藥物,可以避免藥物造成全身性副作用。醫師都會依照病情,循序漸進使用不同的藥物。肺阻塞不可逆,保養重點記起來張晟瑜醫師提醒道,氣溫劇烈變化、細菌或病毒感染、空氣污染、壓力都會增加慢性肺阻塞急性惡化的風險。這四個原因可能讓原本控制穩定的病患提早回門診甚至跑急診的比例增加。曾經有位70幾歲老榮民,是個老菸槍,每次問他有沒有戒菸,他都會說「有抽比較少」,但其實一直都有在抽菸。夏天的時候,病情較穩定,他會自己把藥物減量,冬天一到他幾乎都會跑急診。後來有一年冬天,老先生又來急診,由於狀況較嚴重就被插管進入加護病房,對他產生很大的衝擊。通常插管會是病患生命中很大的轉捩點,這位老先生從那次經驗後,再也不敢抽菸。臨床上很常見這樣的患者,他沒辦法理解肺阻塞必須規律用藥,讓呼吸道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況。肺阻塞基本上不可逆,只會慢慢變差,惡化的速度就取決於是否好好用藥、有沒有戒菸、有沒有經常急性惡化,肺部的復健運動也非常重要,有助改善生活品質。戒菸與否,治療效果差很大張晟瑜醫師強調,年輕時抽菸可能感覺不明顯,但進展到慢性肺阻塞後,有戒菸跟沒戒菸,肺部感染的頻率就不一樣,沒有戒菸的病患常常會反覆發作,然後反覆感染,而且藥物治療的效果都不太好。除了可能造成肺炎、急性發作比例增加之外,抽菸也使罹患肺癌的風險增加。肺阻塞還可能影響肺癌的治療,因為肺功能比較不好,就算早期發現,外科醫師可能也會擔心肺功能不佳,而不敢動手術切除。危險因子要避免,早期症狀多留意抽菸是導致肺阻塞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可能與粉塵暴露的職業有關,例如做牙材、磨石、洗地板、噴砂、油漆等。慢性肺阻塞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有痰、容易喘,喘通常是比較後後期的症狀。我們會問患者,究竟是走路會喘、爬樓梯會喘、還是坐著就喘,這是不一樣的嚴重度。建議有抽菸、長期咳嗽、或痰很多的民眾,只要上述症狀持續超過三周,要到胸腔內科就診,看看是否有肺阻塞、感染、甚至肺部腫瘤的狀況。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治療,至於戒菸的部分,目前已有戒菸輔助藥物可以使用,愈早把菸戒掉,對健康愈好!1. Identifying the associated risks of pneumonia in COPD patients: ARCTI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Respiratory Research volume 19, Article number: 172 (2018)2.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rch Bronconeumol. 2005 Nov;41(11):607-11.3. Identifying the associated risks of pneumonia in COPD patients: ARCTI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Respiratory Research volume 19, Article number: 172 (2018)原文:新冠病毒蔓延中,肺阻塞患者請提高警覺搜尋附近的診所:耳鼻喉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4-21 橘世代.時尚橘
開車族注意!車內防疫一定要注意4大「防疫破口」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許多人為了防接觸傳染除出門配戴口罩外,也會避免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改開車或騎機車通勤或出遊。但像是車門把手、方向盤、座椅以及調控按鍵等,可能會因為下車接觸其他物品後,直接或間接地將病毒帶上車並存留在這些地方,專家提供車上防疫的建議。專家建議這些經常接觸點,可以使用中性清潔劑、肥皂水等稀釋後,再搭配乾淨的布輕輕擦拭清潔。若是經常開車出門,應該準備隨身瓶與一次性乾淨布料,上車後立即清潔各部位以避免持續性接觸。千萬不可以使用高濃度酒精直接噴灑,因為車內有塑料以及皮革等,雖然殺菌力強但也有可能導致永久性傷害。順著全民防疫意識抬頭,許多車廠也在近期推出許多殺菌方案,提供回廠車主進行清潔,包括車內煙霧殺菌服務:可消滅99.9%的細菌、黴菌與真菌。空調潔淨滅菌:進行除臭、除菌,以維持車內好空氣等。而最重要的當然還是空氣濾網,除定期檢查更換外,由於現在正逢疫情期間,若已經太髒還是建議換新。倘若車主對車內清潔不熟悉,或者因為現在新車電子設備(數位螢幕/觸控按鍵等)太多不敢冒險,也非得要等車輛保養時再處理,可以先回廠說明來由直接處理,或者交給汽車美容店的專業人士進行車內清潔消毒。在所有程序都執行完畢之後,也能再添購車用空氣清淨器,以常保車內空氣乾淨。【一定要知道的「防疫大作戰」↘↘↘】。居家戰疫!濕度多少最能抑菌?5家電有效抗菌。防疫有口訣!6大類食物落實吃 熟齡增強免疫力!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20 科別.皮膚
青春期戰痘 做好預防用對藥
邁入青春期的莘莘學子們,除了學校課業壓力,也開始注意外表,希望給人賞心悅目的印象。此時期外表上可能讓人煩惱的是「痘痘」,痘痘造成疼痛、紅腫,由於青春痘是多種因素導致的疾病,若需要以藥物治療,醫師會依發炎紅腫、分布面積、膿皰多寡等,以及病灶種類來選擇藥物。青春痘又稱痤瘡,是青少年及成人常見的皮膚疾病,通常在臉部,也可能在胸部、背部或上臂部,屬多成因疾病,最常見的是荷爾蒙、飲食、外界刺激造成皮脂分泌過多,皮膚角質代謝異常,使毛囊及皮脂腺阻塞,進而產生發炎反應。封閉的毛孔內變成厭氧的痤瘡桿菌很好的生長環境,一旦感染,就有可能進一步形成膿皰型青春痘。非發炎性病灶通常是密閉性粉刺,也就是常見的白頭粉刺,或稱為黑頭粉刺的開放性粉刺;發炎性病灶則以紅色丘疹、膿皰、結節等表現。平時保養清潔和良好生活習慣是預防青春痘的第一步。由於青春痘是多因素導致的疾病,若需要以藥物治療,醫師會依嚴重程度選擇外用及口服藥物。在外用藥物上,若為輕度、中度的痤瘡,常見過氧化苯醯(Benzoyl Peroxide)類型藥物,以氧化細菌蛋白質,達到抗菌效果,減少痤瘡桿菌增生。若為中度、嚴重痤瘡,常以抗生素克林黴素(Clindamycin)、A酸(Retinoic acid)、杜鵑花酸(Azelaic acid),減少痤瘡桿菌增生,並改善皮脂分泌為主。口服藥物以治療中度、嚴重痤瘡為主,如口服四環黴素類,多用於治療難治型青春痘;口服A酸(Isotretinoin)適用於傳統療法無效的嚴重痤瘡。不過,這些藥物除治療青春痘,也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若有懷孕、哺乳需求或是兒童,應特別注意藥品仿單並告知醫師,以保障自身用藥安全。做好清潔保養與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預防青春痘。若覺得痘痘發炎紅腫、膿皰嚴重,則需要就醫治療。醫師會詢問病史,並透過視診、觸診,判斷青春痘種類及嚴重程度,選擇適當藥物;病人需與醫師及藥師溝通合作,正確使用藥物,完成療程,按時回診,才能緩解病情,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
2020-04-1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B肝有疫苗 護肝有法寶
腦筋急轉彎。老師:「封城之後只剩什麼?」學生:「女子!」老師:「為什麼?」學生:「因為『風塵』女子!」武漢肺炎病毒危害全世界,死傷不計其數,也影響整個世界人們的社交工作習慣,影響不可謂不深遠。中世紀歐洲鼠疫橫行,當時無藥可治,也是採取隔離政策,罹病者被關在一起,死後也埋在一起,幾百年後陸續有成堆的屍骨被挖出來,才見證當時疫病的可怕。美國富強,但面對武漢肺炎病毒也束手無策,尤其紐約州死人無地可埋,紐約州內的無人島-哈特島成為這些武漢肺炎患者屍骨葬身之處。也許不久的將來,武漢肺炎不再無解,也許有藥可治,有疫苗可施打,但許多無辜的生命老早就安息了。以B肝病毒為例,全世界有二、三億人得到B肝,但在幾十年前無疫苗可注射、無藥可治,演化為肝癌之後只有少數病人能開刀倖存,其他人有一些人因猛爆性肝炎往生,有不少人因肝硬化肝機能衰竭而過世。民國70年代左右才有B肝疫苗發明,台灣在民國73年對B肝帶原的母親之新生兒注射B肝疫苗,民國75年全面施打B肝疫苗,也因此挽救了成千上萬年輕人日後免於演變為肝炎、肝硬化的悲劇。人類科技越來越進步,但面對瘟疫,尤其是善變的病毒,在預防及治療上還有許多路要走,人人恐慌的時代,只能減少接觸,明哲保身,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其他器官,要趁此時好好體檢保養一番,才不會顧此失彼,防了瘟疫卻防不了肝病纏身而造成遺憾。●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9期已出,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4-19 科別.皮膚
健康醫點靈/拒皮膚癢 飲食清淡洗澡別太熱
一名42歲婦人近期因腹部及背部大量出疹,奇癢難耐又紅腫微熱,洗完澡後情況更嚴重,搔抓後滲出液體,嚴重時還會有血痕,日前至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就診,主治醫師賴博政判斷問題出在飲食習慣跟盥洗水溫過熱。賴博政表示,皮膚癢症狀好發於3、4月季節交替時,平均10人就診就有1人出現症狀,但並非特定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誘發,最常見的是刺激性食物引發的過敏反應,如酒類、海鮮、堅果、牛奶、竹筍等。他表示,嗜食重口味、加工食品及特定藥物都可能導致過敏;接觸動物毛髮、植物花粉或處在過濕的環境也都可能導致皮膚癢;甚至情緒改變都有影響,起伏過大也容易誘發。發作初期雖僅有皮膚搔癢的症狀,但許多人反覆搔抓,反而造成續發性的皮膚損傷如抓痕、鱗屑、疤痕或糜爛等情況,最後甚至出現苔癬化及皮膚增生肥厚的病變。皮損樣貌及形態多元,醫師須針對外觀、發作及持續時間,依不同體質診斷及治療。賴博政說,要避免皮膚搔癢難耐,平時預防及保養最重要。建議飲食清淡忌口,少吃容易誘發皮膚過敏的「發物」如帶殼類海鮮、花生、芒果、香菜、芋頭等;盡量用「拍」代替搔抓,防止加重或繼發性的皮膚炎。另外,居住環境盡量保持乾燥舒適,盥洗時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乳及洗髮精,也不要高溫熱水;衣物保持寬鬆通風;適當運動,保持心情愉快。
-
2020-04-18 科別.耳鼻喉
鼻涕倒流令人訝異的真相!三大原因讓您一次掌握
「陳醫師,我之前一次感冒後,就感覺鼻涕倒流一直到現在,讓我很困擾...」「常常覺得自己一直在吞鼻涕,這些鼻涕倒流究竟是從哪來的啊?」若要說耳鼻喉科門診最常見的症狀,我想「鼻涕倒流」絕對穩坐排行榜前幾名。身為鼻過敏兒的我,以前也常深受鼻涕倒流的困擾。因此,面對有鼻涕倒流症狀的朋友,我盡可能地從問診和檢查中抽絲剝繭,希望幫忙找出最可能的原因,以求對症下藥。許多原因都可能導致鼻涕倒流,但您知道鼻涕倒流也可能是正常現象嗎?還有這些鼻涕此時此刻正悄悄地被您吞入肚子裡嗎?今天就藉由這篇文章,我將與您分享關於鼻涕倒流的真相,並為您整理造成鼻涕倒流的三大原因,希望讓您快速了解,且讓我們一起看下去...關於鼻涕倒流,先告訴您真相 鼻涕倒流其實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已經造成明顯不舒服,請尋求醫師協助找出原因。居然有「正常」的鼻涕倒流?這些鼻涕是從哪來的啊?我們的上呼吸道一路從鼻子到喉嚨,都被一層「黏膜」所覆蓋。顧名思義,這層黏膜就是會分泌「黏液」的膜,這些黏液由黏膜的腺體所製造,每天大約會製造 1 到 2 公升的黏液,默默地往後往下流到喉嚨,這些是「正常」的鼻涕倒流,平時我們並不會注意到它。所謂流水不腐,這些不停流動的黏液,就像灑水系統一樣,除了讓鼻子和喉嚨保持濕潤,更能沖掉吸入鼻子或喉嚨的髒污或病菌,是保護我們上呼吸道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線。這些鼻腔分泌的黏液當中,有三分之一會從鼻子流出,其他則是往喉嚨方向流下,被我們吞入胃中。那「不正常」的鼻涕倒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上面提到這些平常就不斷倒流的黏液不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不過,有許多問題會導致不正常、令人困擾的鼻涕倒流,我試著把這些原因歸納成三大類,希望能幫助您理解。這三大類原因分別是:「鼻涕製造過多」、「鼻涕排不出去」、「鼻涕變得太黏」。鼻涕倒流第一類:水龍頭沒關緊-鼻涕製造過多鼻涕產生得比平時還多,就像水龍頭沒關緊一樣,下游處因此淹水。常見的原因如下:• 感染性鼻炎:舉凡病毒、細菌、黴菌...等病原,都會造成鼻腔的感染,進而產生過多的鼻涕倒流。 • 過敏性鼻炎:環境中充滿各式各樣的過敏原,如塵蟎、黴菌、貓狗毛、蟑螂...等等,這些過敏原可能誘發鼻黏膜的過敏反應,造成大量的鼻水。 • 非過敏性鼻炎:若沒有明顯的感染源或過敏原,鼻涕倒流可能是非過敏性鼻炎引起。這些包括懷孕性鼻炎、職業性鼻炎、藥物性鼻炎、血管運動型鼻炎...等等。(想知道更多鼻炎資訊,請您參考之前這篇文章:別再說鼻子過敏了!您應該要知道的「非過敏性鼻炎」)• 異物:小朋友若不小心將異物塞到鼻孔內,會導致鼻腔持續發炎和感染,分泌物和鼻涕因此變多。鼻涕倒流第二類:下水道不通-鼻涕排不出去正常情況下,鼻腔分泌的黏液流往喉嚨後,會被我們不經意地吞入胃中。如果這個過程出問題,就像下水道不通,黏液往上累積在喉嚨,因而產生鼻涕倒流的症狀。可能的原因有:• 胃食道逆流:胃酸是胃液的成分之一,這是一個很強的酸(pH 值只有 1.5 到 3.5,比常用的浴廁清潔劑還酸!)。當胃液逆流而上,最遠可到達鼻腔附近,造成所到之處的黏膜發炎,產生類似鼻涕倒流的感覺。 • 食道病變:食道結構問題或運動障礙,也會影響鼻黏液被吞入胃部。鼻涕倒流第三類:鼻涕變得太黏•脫水:水分攝取不夠會讓鼻子分泌的黏液變得更黏。•藥物:某些藥物(例如常用來治療鼻水的抗組織胺),可能讓鼻涕變得黏稠。•乾冷的氣候:在冬天或是乾冷的地方,會讓鼻涕變得黏稠。•年紀:隨著年紀增長,上呼吸道黏膜的腺體萎縮,加上吞嚥和協調能力下降,都容易產生濃稠的鼻涕倒流。既然鼻涕倒流也可能是正常現象,那我什麼時候應該要看醫生呢?現在您應該已了解鼻涕倒流分正常和不正常的,那究竟出現哪些症狀時,需要儘早尋求醫師協助呢?以下這些是您需要特別注意的:• 發燒:可能是感冒後出現併發症,例如急性鼻竇炎• 濃黃甚至有異味的鼻涕出現:要懷疑急性鼻竇炎• 鼻涕或痰液出現血絲:要排除像是鼻咽癌、肺部疾病...等疾病的可能性• 呼吸會喘或是聽到喘鳴聲:可能是過敏症狀發作(例如氣喘...)• 經治療後仍沒改善的鼻涕倒流鼻涕倒流讓我很困擾,該怎麼治療呢?由於造成鼻涕倒流的原因太多了,抓出背後潛藏的來源,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對於有症狀的鼻涕倒流,治療大致可以分成「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大類。若不喜歡吃藥,或是暫時無法就醫時,可先自行嘗試這些溫和的物理治療:• 補充水分:當感覺鼻涕變得濃稠時,水分一定要比平時喝得更多,避免黏膜缺水。• 洗鼻子:使用洗鼻器或洗鼻機,將溫暖的生理食鹽水沖入鼻腔,能改善許多鼻炎造成的症狀。市面上有許多種類的洗鼻器具,挑選您使用習慣的即可。(洗鼻子是平時保養鼻腔很好且有效的方法,建議可以詢問您的耳鼻喉科醫師有關洗鼻子的方法喔!)• 吸蒸氣:若家裡沒有吸蒸氣的機器,可以用泡過熱水的毛巾熱敷在鼻子附近,或是洗澡時在浴室待久一點,都能使鼻腔處於濕潤的狀態,藉此減少鼻涕的黏稠度。• 過敏控制:對於過敏造成的鼻涕倒流,除了藥物控制,最重要還是平時就要做好減少過敏原的功課(例如加強室內除濕、使用防蟎寢具、減少二手或三手菸...等等),效果才會好。若經以上的物理治療仍沒明顯改善,或是鼻涕倒流的症狀太困擾,醫師會考慮使用藥物治療,包括:• 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抗組織胺是治療鼻炎症狀很常用的一類藥物,然而使用時機建議請您的醫師評估,因為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急性鼻竇炎...)不適合使用這類藥物,會讓鼻涕變得更黏而不易排出。• 口服抗充血劑:造成鼻黏膜消腫,使鼻腔變得通暢,以利鼻水排出,但同樣建議遵照醫師建議使用,避免副作用產生。• 鼻噴劑:鼻噴劑有許多種類,其中一類為類固醇鼻噴劑,可以治療不同種類鼻炎造成的鼻涕倒流;另一類則是抗充血的鼻噴劑,一般藥局即可買到,但過度使用可能導致藥物性鼻炎,鼻子越噴藥反而越塞,千萬要注意。• 抗生素:當鼻涕倒流的來源是細菌性鼻竇炎時,使用適當的抗生素可以縮短不舒服的時間,以及避免演變成慢性鼻竇炎。• 其他:當鼻涕倒流的症狀來自於胃酸逆流,某些胃藥(例如氫離子阻斷劑...)就能派上用場了。關於鼻涕倒流,還有什麼我需要注意的呢?鼻涕倒流可能導致許多症狀,例如持續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等等。可能造成鼻涕倒流的原因當中,有些可能需要幾週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能會消失,聽到這消息許多人可能會感到洩氣,甚至在過程中就放棄治療,實在可惜。這可不是要您因此灰心喪志,其實大部分造成鼻涕倒流的問題都不嚴重,只要越早找出原因,經過耳鼻喉科醫師為您「客製化」的治療,多數人都可以感受到進步的。現在,讓我們一起為您鼻子的健康而努力吧!原文:鼻涕倒流令人訝異的真相!三大原因讓您一次掌握 搜尋附近的診所:耳鼻喉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4-17 橘世代.時尚橘
眼周肌膚最容易提早「衰老」!靠4招養出完美眼周
隨著年紀增長,許多重視臉部肌膚的人,總會發現臉上開始出現皺紋,其中又以眼周附近的皺紋是最早出現,如眼尾的魚尾紋、較深的眼袋等,眼周皺紋變多,也讓整張臉看起來青春不在。眼周,是最會洩漏女人年齡的秘密,也是最該注意保養的部位。為什麼眼周肌膚會特別容易出現皺紋?根據美國大學研究指出,眼周皮膚的薄度,是臉部肌膚的1/3~1/5,也因此眼周會比其他部位的皮膚提早衰老8年。另一方面,許多人因為愛笑、眯眼,還有生活作息不正常,以及臉上膠原蛋白流失,也是眼周衰老的主要原因。該怎麼樣拯救眼周肌膚呢?有下面4招要跟著做起來。一、眼周也要防曬許多人會記得擦防曬,但可能會略過眼周,其實一般臉部適用的防曬乳,擦眼周也是沒問題,特別是眼瞼、眼角、下眼皮的部分,都記得要擦防曬。遇到太陽真的很大時,建議需要配戴太陽眼睛,避免眼睛一直瞇瞇眼,長期產生皺紋。不過擦完防曬後,記得要卸妝與清潔,也是很重要的步驟。二、養成良好的習慣生活作息要正常,是基本功,但其實多數人都做不到,那麼飲食要均衡,可以多吃抗氧化的食物。另外眼睛儘量避免瞇瞇眼,也不要常皺眉,都會導致皺紋持續產生。三、保濕與滋潤眼周肌膚許多品牌都會推出眼霜,號稱眼睛就要用專屬的保養品。這是因為眼周肌膚比臉部肌膚薄,眼霜的質地得要更滋潤,如果預算有餘,可以購買眼霜,或是一般的臉部乳霜也可以代替。40歲以上後,可以塗抹滋潤型的眼霜,選擇有延緩肌膚老化的成分,譬如維他命A⋯等,另外如果眼霜中有添加玻尿酸等保濕成分,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沒有,眼周肌膚也要特別注意保濕。四、眼周按摩的手法塗抹眼周保養品時,手法也要特別注意,基本上就是「由內向外」,塗抹眼霜時,要使用無名指沾取,點在上下眼皮、眼尾,然後輕柔按摩,不要過度拉磣,重點是按壓,增加血液循環,才能讓眼周保養做到確實。【熟齡保養精選QA大問答↘↘↘】。健康膚質從正確保養開始 4個QA搞懂保養!。追求美麗無年齡限制!熟齡肌保養一定要知道4大重點。熟齡保養沒效? 醫:3大常見迷思別再犯!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16 橘世代.健康橘
要活就要動!「金曲歌王」翁立友練拳擊強身
44歲的「金曲歌王」翁立友總是西裝筆挺露面,出道以來外型沒有太大變化,一樣地Man味十足。沒想到他平常並不會特別保養肌膚,除了基本地清潔工作以外,他說:「不喜歡睡覺前臉油油、溼溼的,因為會沾到枕頭。」對他而言,嗓子、腳的維護、保養更加重要,平常仰賴翁媽媽的獨家潤喉秘方,使用枸杞、紅棗、羅漢果、黃耆、膨大海、當歸煮成護嗓湯,成為每回錄音前的必備物品,連謝金晶都愛不釋手,翁立友特別提醒:「想護嗓一定要睡飽!」至於腳的保養?他受訪時說過一定要去角質,且每天都要仔細地清洗腳底板,否則會不自在。由於工作關係會出現熬夜情況,他說會吃苦茶提煉的藥丸補身,更會補充益生菌,平常特別注重顧肝;補充營養品外,他也說過會練拳擊強身,提醒大家「要活就要動」。【不老男神保養秘笈大公開↘↘↘】。霍正奇自豪體力「有凍頭」 20多年腰圍不變。金曲歌王蕭煌奇護嗓秘訣 只要每天做到一件事。「30年沒吃飽過」昔港劇小生露面,竟魅力依舊。49歲光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養身秘訣凍齡也凍腦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6 橘世代.時尚橘
潘協慶54歲只比出道胖5公斤 保養撇步大公開
潘協慶1992年憑首張專輯「你有沒有一個叫做寂寞的朋友」出道,發行4張專輯後,退居幕後擔任詞曲創作人與音樂製作人,退居幕後23年,現在75公斤的他,居然只比剛出道時重5公斤,且皮膚光滑、鮮少皺紋,可說根本凍齡!談到保鮮撇步,他說:「身體年齡跟心智有關係,我滿幼稚的。」他自認愛吃、不忌口,但從小就不喜歡吃米飯與麵包類的主食,「看到有在減肥的人,可能都會提這兩樣要忌口」,每天早起2顆水煮蛋,並泡杏仁粉與薏仁粉飲用,「剛開始不懂,爸媽以前就說要喝這兩樣,所以養成習慣,後來查網路,才知道它對皮膚、三高有一些調節」,多年來體重始終維持在75公斤,當年的打歌服現在都還穿的下去。潘協慶雖不會去健身房運動,但他有空就會去戶外爬山、踏青或游泳,在家則是拉筋或冥想,「人一定要在一天以後,回到家一定要給自己的時段,透過冥想讓腦子淨空,好的情緒對身體健康有幫助」,而睡前他會在外面走路1小時,邊走路邊哼歌,藉以放鬆心情,也讓睡眠品質更好。54歲的他臉部幾乎沒有什麼皺紋,他透露從來沒接觸過醫美,但聽到朋友間介紹美顏小家電,偶爾還是會嘗試看看。他透露皮膚緊實的撇步,是有空就會泡湯,促進血液循環;沒空時只要天氣許可都是洗冷水澡。他的臉部屬油性肌膚,習慣使用肥皂洗臉,洗完臉再潑冷水收縮毛細孔,若皮膚太過乾燥只擦凡士林。他謙虛表示皮膚緊實是遺傳爸爸的好膚質,認為保持年輕的撇步也與心智有關係,他自認幼稚、個性像小孩子、也很愛漂亮,平常不太看新聞,喜歡追求流行,包括時尚穿搭、珠寶設計、室內設計等資訊,讓他話題總能跟上潮流,和年輕人打成一片。【精選延伸/男星凍齡不私藏↘↘↘】。霍正奇自豪體力「有凍頭」 20多年腰圍不變。49歲光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養身秘訣凍齡也凍腦。阿KEN「練愛iNG」 40+靠運動保持聯絡,別有壓力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16 科別.指甲.足部
手指邊緣頻冒「肉刺」超煩! 你常做的5件事情都是幫兇
很多人指甲邊緣常出現小脫皮,有時指甲縫還會長出小肉刺,既不美觀、拔起時又會痛,究竟要怎麼處理呢?指甲邊緣脫皮、出現小肉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主任黃瑞雲說,可能是因為疏於保養,導致指甲邊緣的皮膚過度乾燥而形成,與體內營養缺乏或內臟反映的健康警訊關係不大 。針對指甲的肉刺問題,黃瑞雲指出,指甲邊的肉刺發生,就是「沒有好好對待雙手」所導致;當皮膚過度乾燥,角質層就會乾裂,使得指甲邊緣脫皮、產生肉刺。常見造成指甲小肉刺發生的5種狀況如下: 1、經常不自覺咬指甲:手部保養最忌諱經常碰水,更別提「口水」,口水相當傷皮膚,因為其中富含酵素和細菌,會分解皮膚,如果口水中的細菌碰到皮膚傷口也容易感染、脫皮長肉刺。2、雙手太常碰水:經常做家事碰水,例如洗菜、洗碗、洗衣服等,導致手太乾,指緣週圍過度乾燥,脫皮翹起。3、天氣太乾:時序進入秋冬,天氣乾燥,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如果平常疏於保養,小肉刺在秋冬更是好發季節。4、接觸有機溶劑:時常碰到有機溶劑,易導致手部和指甲邊緣的皮膚受損,也容易發生小肉刺。5、手部進行長時間工作者:例如常打電腦、文書處理等,手部經常會磨擦,容易形成肉刺。當小肉刺發生時 該怎麼處理肉刺雖是小問題,但處理不當,一旦細菌感染有可能造成甲溝炎,紅腫熱痛不適,輕忽不得。黃瑞雲指出,當小肉刺發生時,應採行正確的處理方式,首先可將雙手浸泡到水中,等肉刺變軟;再用指甲刀,將肉刺從底部剪除;剪好後,擦一點保濕護手霜或凡士林,滋潤受損的肉刺底部傷口。如果傷口不適或有紅腫,則可以擦一點抗生素藥膏消炎。另外,小肉刺處理最忌諱咬指甲或用牙齒把肉刺咬掉,口水細菌多,接觸到傷口很容易造成感染發炎;也不要用手硬扯脫皮的肉刺,會導致大破口的撕裂傷,增加感染機率。延伸閱讀: 肝不好易疲勞? 指緣長肉刺可能也是警訊 喜歡把腳趾甲剪很短? 用錯方式很容易就會凍甲
-
2020-04-15 科別.消化系統
一吃就吐 竟是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19歲女學生一年多前開始無法正常吃東西,吃一點東西就覺得飽,甚至馬上有惡心想吐,體重下降17公斤,就醫檢查發現,竟是罕見的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女學生經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隔天已能下床,並重新擁抱愛吃的美食。因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女學生體重從59公斤降到42公斤,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古君平表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很罕見,發生率約0.013至0.3%,好發10到39歲女性,輕者吃得少就有飽脹感,嚴重時,會吐出膽汁胃液、體重下降等。通常先採保守療法,若惡心、嘔吐明顯者,則以靜脈補充液體及電解質,或鼻腸管灌食及全靜脈營養支持,若治療無法改善,需考慮手術治療。一般人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的夾角,大約為45度到60度,古君平表示,這名女學生的夾角只有約11度,距離縮短而壓迫到由兩動脈間通過的十二指腸,造成十二指腸阻塞及急性胃擴張的症狀。大部分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與後腹腔脂肪或結締組織流失有關,常見原因如癌症、嚴重外傷、營養吸收不良症、或是神經性厭食症等,因病而變得太瘦,脂肪消失,使得腸子被血管夾住;另外,也有可能位置異常,使得十二指腸懸吊太高或上腸繫膜動脈起源處過低,都增加十二指腸被夾住的機會。古君平指出,保養健康的腸胃是有方法的,建議吃飯時細嚼慢嚥,一口飯至少咬20至30下;均衡飲食,多吃蔬菜與減少攝取太鹹太辣的食物;可吃一些腸道益生菌幫助消化。
-
2020-04-12 科別.呼吸胸腔
呼吸都會生病!新冠病毒+冬季空汙 肺正受雙重打擊
過去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現在大家得重新認知「呼吸致病」的嚴重。從全球化的空氣汙染,到現今新冠病毒的肆虐,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及治療,已是口罩族最關切的求生術。目前要保養肺部除了積極抗疫外,留在室內躲疫情的民眾,更要留意室內空氣品質,減少家人間群聚感染。冬季空汙嚴重 心血管疾病飆升今年冬季,我們的肺部被雙重夾擊,秋冬本來就是空氣品質最差的時節,加上新冠病毒來攪局,吸一口新鮮空氣成了奢求。大家都知道,PM2.5對身體的危害最先傷及呼吸道,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陳裕政副研究員團隊,於2014至2015年間,在彰化及雲林地區調查每日PM2.5濃度對65歲以上長者呼吸道疾病就診的影響,發現冬天較為嚴重,PM2.5濃度每增加10,呼吸道疾病就診增加2%。但PM2.5不只傷害呼吸道器官,有愈來愈多證據證實,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尤其愈細小的懸浮微粒,愈可能深入肺泡,透過氣體交換進入血液循環中,影響到身體組織,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台大醫院更發現,每當冬天空汙指數升高,急診室病人就明顯增加,除了氣喘、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外,在嚴重空汙後的一到三天後,心肌梗塞、中風的病患也跟著增加。除了病人本身的血管狹窄問題外,發現有可能是汙染物進入血液循環後,引起發炎反應,促使血管收縮發病。細菌小於PM2.5 病毒更細微可怕空汙造成的危害是長期可見的,但今年冬天給肺部致命一擊的,是比PM2.5更微小的病菌。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莊凱任指出,新冠病毒大概在0.1微米以下,細菌約1微米、黴菌則是真菌的一種,直徑最大約3-10微米。這些病菌能對身體造成立即的傷害。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主任王振泰指出,黴菌為真核細胞,存在於環境中,常是病人免疫力不佳時被感染;至於細菌屬於原核細胞,變異性不大,但因細菌性疾病具有致命性,因此,醫藥界研究最多,藥物也最多,而因為感染者多、治療也多,就容易產生抗藥性。至於目前正困擾著人類的病毒,則必需附著於活的細胞中才能存活,但因病毒非常容易變異,很容易讓藥物產生抗藥性,加上很多病毒感染會自己痊癒,因此抗病毒藥的研究相對比較少。這也就是為何每當一種新的病毒大規模傳染時,醫界會束手無策的原因,最終得靠疫苗來終結病毒的作亂。成日待在家 更要注意空氣品質目前新冠病毒全球已破百萬人感染,逾7萬人死亡,有不少人更是無症狀傳染,國內甚至驗出無症狀陽性患者有肺浸潤的現象,新冠病毒被認為是長驅直入傷害下呼吸道,目前統計的死亡率約在2%。目前防止疫情擴散最好的式就是隔離,生病的人在負壓隔離病房內治療,接觸者居家隔離,一般人則戴口罩把病毒阻絕在外。但人們待在家中愈來愈久,防疫神器現在又多了空氣清淨機,但它能還我們乾淨的空氣嗎?莊凱任說,好的空氣清淨機通常會有三層濾網,第一層是前置濾網,可攔阻大微粒灰塵,第二層為HEPA是對0.3微米微粒有99.97%的過濾能力,第三層是活性碳,是吸附氣體的臭味。理論上空氣清淨機可以阻擋最微小的病毒,莊凱任指出,很多病毒的傳染途徑都相同,就是靠飛沫傳染,不是一隻一隻的病毒,因此病毒從口中噴出後,病毒是靠著飛沫飛出傳播,一顆飛沫微粒直徑平均是6微米,裡頭藏有大量的病毒,有效的濾網是可以攔阻漂浮中的飛沫。值得注意的是,噴出的病毒除了在空中漂浮外,很多時候是會落在地上、物體表面,人們摸來摸去就吃下肚而感染。因此,防疫原則還得多洗手及不要共食。當外科口罩不夠用3D布口罩 包覆密封度更好為了讓口罩延壽,疫情指揮中心教大家「乾蒸」口罩,引發熱議。莊凱任認為,要延長口罩壽命應該用更簡單方法,除了利用口罩套,還可以使用3D密封型的布口罩,其密閉性比長型無法完全密封的外科口罩來得好。另外,家中若有居家隔離者,家屬若不想浪費口罩或是剛好沒口罩,莊凱任說,可以將三塊布疊在一起遮住口鼻,可以利用不要的衣物,用完就丟,也能將毛巾折成三層,或是疊三條毛巾都行,而一層布可有六成阻隔率,三層加在一起就能達到阻絕九成飛沫的機會。
-
2020-04-12 養生.抗老養生
「皺紋只是告訴你,這裡曾經有過的笑容」洪蘭:心態一轉變,人生就轉變了
有限人生裡,如何發揮最大的價值?如何活過,人生才算「值得」?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洪蘭,研究腦神經科學多年,她認為,有意義的生活一定伴隨著壓力,要是沒有做到自己認為「值得」的事,這一生也就白過了!72歲的洪蘭臉上沒有太多皺紋,許多人向她討教保養方法,她說只有一個秘訣:「心情快樂」。即使有皺紋,倒也不是壞事,她以作家馬克吐溫的名言來說明:「皺紋只是告訴你,這裡曾經有過的笑容。」許多事情換個角度想,就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洪蘭說:「心態一轉變,人生就轉變了!」一個月10篇專欄,路邊花草都是學習一般人言及快樂,往往連結的是「放鬆」。洪蘭卻認為,真正持久的快樂,其實是持續學習與對自己的紀律。採訪這天,拍照時公園裡有許多不同顏色的扶桑花。這正是她最愛的花,馬上逛整個公園探個究竟,想知道這與自己種的差異為何。常有人問她,中年後腦力該怎麼保養?她說:「保養?不用保養,用就好啦!」其實只要有點好奇心,路邊的一花一草木,都是學習。很難想像,洪蘭目前的專欄每個月達10篇之多,平均每3天就得交出一篇,她卻來從不遲交。「凡事若不在控制權內,就不要去想它;但自己的事情,就可以把它做好。」她不看電視,聊八卦的聚會也絕少參與,把心力全部都投注在閱讀與寫作中。即使前陣子生了一場病,期間仍未停歇。因她認為專欄可以傳播觀念影響社會與教育,是最值得做的事。當規律運動,身體自然就會回報,規律動腦,其實也同理。「透過寫專欄,可以訓練自己,平常一定要多閱讀、多準備,自己也能時常更新新知。」50歲後當一個敢言的人,用經驗回饋社會洪蘭的演講,幾乎場場爆滿,有將知識以通俗語言表達的好能耐,眾人還以為她天生能言善道。然而,她透露其實自小是個不太敢說話的「徹底乖巧好學生」。「台灣人較拘謹,從小不敢犯錯,不敢冒險,很多意見不敢發表。」她舉例,兒時曾問老師一個問題,不僅沒得到解答,還因老師面子掛不住而被打,以後哪敢再發問?說話的能力,是當老師後訓練出來的。她回憶最早在中正大學上課時,學校為了回饋鄉里,每週都安排老師到嘉義文化中心演講,底下聽眾百百種,還包含高齡的阿公阿嬤,她得將艱深的學術內容,化為易懂有共鳴的語言。例如講解失智的研究,告訴在場的人:「阿伯,你把綠豆湯燒成綠豆乾(忘了關火),不代表就得阿茲海默症。」每週一次的演講,無形中累積了她往後面對群眾的各種能力,也呼應她的體悟:值得的事,必然伴隨著壓力而來。問她覺得50後的族群,在生活、職場、社會各面向上,應該更沉靜淡出、還是更積極表達?她馬上說:「應該更要表達!50後更應該動起來,已沒什麼好怕的,應該更要用自己的經驗,回饋社會。」熟年夫妻的相處基礎,年輕時就要建立如何建立快樂的基礎,她認為,來自適時「看開」的智慧。洪蘭與曾志朗是著名的學術夫妻檔,結褵超過50年,不過在日常生活方面,她笑說退休後才發現,丈夫醉心於學術,日常生活幾乎完全不上心。有回她在院子澆花時,聽到屋內電話響個不停,進去看怎麼回事,才發現先生不僅不知道電話放在哪,手上還誤拿吸塵器的控制器,渾不知兩者區別。洪蘭哭笑不得,自嘲:「住這麼多年,他什麼都不知道,我應該寫一本20年目睹之怪現象。」如此生活上的差異,如何維繫感情?洪蘭認為,熟年夫妻吵架一點都不值得,既浪費力氣,皮膚又會增加煩惱的紋路,既然改變不了對方,那就學著「看開」。例如,她注重健康,平日總要吃魚油、維他命、亞麻仁油等營養素,要丈夫也跟著吃,對方卻說:「不要」。她就不要求了,幽默打趣地說,「反正不吃,死的是你,又不是我。」熟年夫妻能如此自在相處,她強調基礎需在年輕時就要培養感情,到老了才不會來不及,「有人說婚姻像織毛線,一針一針織,但一拉就拆掉了,年輕如果沒用心織,老了一定什麼都沒有。」50後的快與慢,都是一種修煉洪蘭說話的語速和走路的步速,都比一般人來得快,一秒都不想浪費。在她50歲後,似乎還帶著一種迫切,「怕來不及,感覺來日無多,年輕時的時間感叫做kill time(打發時間),現在則是珍惜每1分鐘。」然而,去年中旬經歷過一場大病後,她強調50後的重點建議:「絕對是健康」,對身體好的食物,再難吃她也不會抗拒;每天至少步行1萬步,她當場拿出手機看APP的當日紀錄,下午3點半,她已走了6,700多步。她也改掉了熬夜寫作的習慣。以前的她,睡覺到一半,會爬起來把稿子寫完,現在則先睡飽,明天早上再繼續,「因為我曉得,如果生病,可能就根本不能做了,以前覺得無敵鐵金剛,到65歲後就要slow down(慢下來)。」慢活對她來說,是當前的修煉。晚年三寶:老本、老伴、老友,快樂最重要關於老,洪蘭幽默以待。她在書中引述日本銀髮族打油詩比賽的句子,其中一段形容老夫妻:「以前反覆確認是還有沒有感情,現在反覆確認是還有沒有脈搏……」老了就是老了,但有健康的心態最重要。她提醒,「老本、老伴、老友是晚年的必要。前兩者往者已矣,只有老友來者猶可追。如果明天走了,誰會懷念我?只要有一個人,這一生就沒白活。」洪蘭認為,除了對別人付出,對自己有時也別太苛刻、失了生活的樂趣。「吃飯是吃8分飽,另外2分是我留下來吃甜點的,一點甜的讓自己心情好,心情好最重要,粗茶淡飯吃起來也似山珍海味!」明白自律後的收穫,並給予自己小小的快樂,洪蘭引述馬克吐溫的這句話,就更有深意了:「皺紋只是告訴你,這裡曾經有過的笑容。」原文:壓力可以是快樂的!洪蘭:皺紋是提醒你,這裡曾經有過的笑容
-
2020-04-11 橘世代.健康橘
想睡得更好 上床前做對3件事
睡眠不僅能讓身體休息,也是大腦構成新神經連結的時候,對於學習與記憶力非常重要,對身體健康和情緒狀態亦有重大影響。然而隨著年齡增加,睡眠模式會改變。最重要的變化包括連續睡眠減少(醒來的次數增加)、最深層睡眠階段減短或喪失、打盹次數多了,往往在被窩的時間也更多了。健康老年人的睡眠研究也看出一些性別差異:老年男性的睡眠維持能力比老年女性差,不過年齡較大的女性比起男性,更可能有睡眠問題與服用安眠藥習慣,這可能是因為她們比較願意說出自己的擔憂,也可能因為她們對睡眠品質和睡眠不足問題比男性更敏感。規律運動 避開睡前3小時既然睡眠、記憶、身體健康和情緒穩定之間有重要關係,如何才能影響睡眠讓身體更健康呢?歸根究柢就是配合自然晝夜節律,善用自然睏倦期。需要睡覺時,最好避開讓你保持清醒的因素,如光線或是咖啡因,同時採取減壓措施,創造適眠環境。規律運動對睡眠影響很深,能幫助人更快入睡,睡得更安穩。不過運動時間很重要,睡前3小時以內別運動,因為運動會提高體溫、意識和警覺。運動也有助於調整睡眠周期,例如,早晨在陽光下運動,有助於晚間睡得更香甜。睡前喝酒 反而更容易醒酒精和咖啡因都會干擾睡眠,睡前至少3小時限制酒精,酒精會減短深度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的時間,增加醒來次數,進一步破壞睡眠。此外,酒精會使睡眠呼吸中止狀況加劇。親密關係 千萬別太激情睡前和愛侶做愛是令人愉快的助眠方式,不過太激情的情境顯然反而會干擾到睡眠。如果上床睡覺30分鐘後,還是輾轉反側,無法入睡,就下床做些沒有刺激性的活動,等到覺得睏了,再回床上睡覺。午餐後有點睏倦,是生理睡眠周期的正常特徵,白飯、白麵包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或是含糖含酒精的飲料會讓人更容易覺得累。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種警覺性短暫降低的感覺,尤其是在咖啡因過量或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如果你午餐後想睡覺,20~30分鐘的午睡會使你精神煥發,不會打亂夜間睡眠周期。不過長時間的午睡或傍晚小睡可能會破壞睡眠覺醒周期,讓失眠更嚴重,起床時,也會有一種迷茫和迷失方向的感覺。(本文摘自《老的藝術:高齡醫學權威的身心抗老祕方》,天下文化出版)看更多報導:《橘世代》【更多關於「睡覺」大小事↘↘↘】。陶晶瑩步入半百「保養之道」 寧不賺錢也要早睡。如何讓肌肉休息?睡眠品質是關鍵!。睡眠不足小心每天多吃2碗飯!。女性如捍衛自己的睡眠主權?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疫情影響生活壓力大 中醫緩解壓力性頭痛
你最近壓力大嗎?在這非常時期,大家不只情緒上較緊繃、工作壓力也變大,就容易出現壓力性頭痛。張瑋麟醫師分享,壓力性頭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疼痛的位置主要在頭部兩側。有時會牽連至後頸部、前額及眼眶周圍。疼痛的感覺為鈍痛、頭脹脹的有緊壓感。而像是生活步調過快、壓力過大及情緒緊張,都會使得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容易急躁易怒、抑鬱不樂,並伴隨出現頭痛的症狀。中醫在治療壓力性頭痛上,主要以調暢氣機、疏肝解鬱為主。另外長時間的肩頸肌肉緊繃也是導致頭痛原因之一,治療上則會透過活血通絡來緩筋止痛。舒緩緊張性頭痛的四大穴位1.太陽穴:眼角外上方約1吋的凹陷處。能幫助疏風散滯,清熱明目2.攢竹穴: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能改善頭痛、舒緩眼窩疼痛3.天柱穴:位於後頭骨正下方凹處,能減緩頭暈頭痛、改善肩頸痠痛4.風池穴:位於後頸中央凹陷,旁開2寸處。能改善失眠、促進頭頸部血液循環日常保養1.保持良好姿勢,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頸肩、背部、腰部的挺直。2.使用3C產品時,建議每小時要休息五至十分鐘。若眼睛過度疲勞,把疼痛擴散至眼周肌肉,就可能引發頭痛。3.透過伸展運動、瑜珈等,可以幫助鬆弛肌肉,達到身心放鬆的狀態。來源出處: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
-
2020-04-09 橘世代.時尚橘
霍正奇自豪體力「有凍頭」 20多年腰圍不變
演員霍正奇小時候入選過榮工少棒隊,當兵時又是特種部隊,自認運動健將,維持頭好壯壯、身強體健向來不是難事,但能從年輕至今從不間斷地運動,他稱靠的是身體很耐操。早期拍8點檔經常熬夜、日也操暝也操,霍正奇坦言,當年拍攝8點檔「情義」時,曾最高紀錄12天沒回家,攝影棚、外景緊鑼密鼓地拍攝,每天睡覺的時間只能在躺椅上短暫補眠,拍到後來是被執行製作架著胳膊到車上睡,他說:「當年是這樣,要不是我平常有在運動,還有點體力撐著,一般人早就被抬出去了。」霍正奇行事低調、生活崇尚簡單,沒事不太愛出門,唯一會讓他趴趴走的是和運動有關,在家踩飛輪,外出就騎單車,和車友們一騎可以騎4 、5 小時,偶爾也會爬山增強體力。他長年茹素、不菸不酒,176公分身高,體重始終保持在74公斤左右,笑說這次為「多情城市」飾演總裁,還特別跑去訂製西服,連老闆都驚訝10多年沒光顧,他的腰圍身材尺寸竟一如當年,保養實在有方。【時尚男星養生凍齡大公開↘↘↘】。49歲光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養身秘訣凍齡也凍腦。阿KEN「練愛iNG」 40+靠運動保持聯絡,別有壓力。凍齡13年!賀軍翔「不是天然瘦」維持體態有方法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08 橘世代.時尚橘
蔣黎麗年過半百真腰瘦 窈窕體重永保49公斤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蔓延,一場大病讓全世界都陷入恐慌,資深女星蔣黎麗自認平常就很注重身體保養、增強免疫力,一直在做防疫準備。57歲女星蔣黎麗曾是中視當家花旦,拍過知名「花系列」戲劇,25歲當紅之際,嫁給富豪地主林大德,10年前離婚,她獲得上億身家,2個兒子也大了,她的經濟無虞、生活過得更悠哉,表示當年生完小兒子後,產後身材未恢復,又因照顧兒子,因不想浪費食物,兒子吃不下的,全進到她肚子裡,導致身材一度胖到近60公斤。這些年來,她養成每晚9點就寢、清晨6點半就起床,每天花1個半小時到公園跑步、偶爾也會騎腳踏車,並在自家健身房運動,連到美國看兒子,也帶著影片跟著健身,從未間斷,讓她長期持續保持49公斤窈窕身材,防疫非常時期,她也認為:「宅在家就是一種貢獻。」呼籲沒事別亂跑。【女星凍齡秘訣大公開↘↘↘】。這樣做年輕10歲!賴雅妍獨門保養,把握喝水黃金時間。身材數十年沒變 白嘉莉笑稱「沒秘訣」,就靠兩個字。52歲萬芳完全凍齡 保養最在乎「心」訣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07 科別.骨科.復健
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根據統計,80%的人在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其中1/4的人疼痛會持續超過1個月。因為下背痛的比例很高,所以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不難發現身邊經常有人喊:「腰痠背痛」。追根究柢下來,許多人的下背痛與脊椎疾病脫不了關係,所以下背痠麻痛就是受傷的脊椎在發出求救的警訊。除了造成年輕人和老年人下背痛的椎間盤突出和脊椎退化引起的疾病之外,新竹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江東懋則指出,引爆下背痠麻痛的其他脊椎疾病也不少:1、脊椎側彎:不論是坐整天的上班族或辛勤做家事的媽媽,甚至每天運動的阿公、阿嬤,如果常感覺下背疼痛,甚至無法走太遠的路,或是走久了大腿會痠麻痛,有可能都是脊椎退化性側彎或滑脫,造成神經壓迫惹的禍。2、脊椎狹窄症:神經管徑受到硬組織或軟組織占據空間,脊髓遭受包圍壓迫而產生的神經症狀。硬組織像是骨刺或先天性脊椎狹窄;軟組織則有椎間盤、黃韌帶或增生纖維組織等,會造成下背疼痛、兩臀或大腿、小腿的轉移痛。嚴重時,還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典型的症狀是「神經性跛行」,所以許多脊椎狹窄症病人,走一走會腳沒力或是腳抽筋。3、壓迫性骨折:跟老人家的骨質疏鬆症有關,人體的骨質35歲以後,破壞的速度逐漸大於重建的速度,每年以0.25~1%的速度流失。尤其女性更年期之後,骨質加速流失的速度可達每年2~5%,就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骨質疏鬆的病人以前臂骨、股骨及脊椎骨最容易骨折,脊椎若發生骨折就稱為壓迫性骨折。4、脊椎關節間退化性關節炎:包括脊椎關節間的關節發炎或是在關節處骨骼邊緣多長出來不該長的小骨頭(俗稱骨刺),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前面,只會感覺到腰痠背痛,但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後面,就會使脊椎孔狹窄,加上老化的韌帶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老人家常見的坐骨神經痛。5、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屬於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發炎的一群疾病中的一種,因為骨盆腔內的薦腸關節、脊椎關節以及關節週邊組織發炎而導致。症狀通常是在早上起床時,下背感到疼痛僵硬,連走動都有困難,往往在持續一段時間,大約是超過1個小時後疼痛才會緩解;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脊椎僵直變形,所以稱為僵直性脊椎炎。6、脊椎惡性腫瘤: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腰酸背痛,甚至痛到睡不著、坐立都難安時,要檢查是不是有脊椎惡性腫瘤,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可能性。7、攝護腺癌的骨轉移:年長男性若下背痛,排除脊椎問題之外,還有可能是攝護腺癌的骨轉移,雖然病例不多,但也不可忽視。江東懋指出,下背痛的原因複雜且相當多元,因此如果長期有腰酸背痛問題,應接受醫師檢查,診斷出真正原因,藉由藥物、物理治療減輕疼痛,進行肌肉骨骼柔軟度、肌力以及脊椎穩定訓練動作,同時矯正錯誤姿勢,養成良好習慣、保持正確的姿勢,就能夠避免再度復發。延伸閱讀: 下背痛到難彎腰? 防椎間盤突出平時有3妙招 連假後下背痛到站不直? 日常保養2秘訣趕緊學 從下背痛到腳麻 醫師告訴你為何會坐骨神經痛
-
2020-04-06 橘世代.時尚橘
這樣做年輕10歲!賴雅妍獨門保養,把握喝水黃金時間
40歲的賴雅妍演過不少戲劇、電影,4月將上映的電影「逃出立法院」,一改以往氣質的形象,在片中演出脾氣火爆的國會女神,雖然要呈現暴怒、臉部扭曲的表情,但本人卻一絲細紋都沒有,她也透露自己的獨門保養重點,多喝水且喝對時間。賴雅妍認為喝水喝對時間非常重要,「下午從3點到7點是排泄系統在排毒的時候,可以大量喝水就不會水腫」,水可以代謝身體毒素,代謝好就不用太刻意用擦保養品或吃什麼藥品」,喝對水還可改善不少事,像是減肥、對皮膚好。她分享每個人水的攝取量是「每公斤體重×30毫升」,而她自己1天至少喝2500到3000毫升,但她說:「如果工作忙,就盡量喝。」除了水份的攝取,食物的選擇她也以天然為主。賴雅妍近期愛上瑜伽,以自身經驗分享,「筋如果軟,人會看起來年輕10歲」,「對的方式呼吸、拉筋很重要,要自己 觀察身體所有的經絡,盡量讓筋絡不要那麼硬,其實每個人就會看起來非常年輕」。體態也是影響整個身體的重點,她觀察到女生容易前傾、男生容易後傾,她說:「坐骨、肩膀到頭頂,(身體)一直線狀態呼吸,才是1次正確的呼吸」,她認為現在的椅子太過舒適,只能時時提醒自己,盡量讓肩膀和坐骨在同一直線,「讓自己用鼻子吸、鼻子吐氣,才是正確的呼吸」。【時尚女星特輯】。黃嘉千健康法則:飲食、運動,加上「打電動」!。蘇慧倫澄清:沒有「不老神話」 每早喝1杯當保養。跟月老戀愛 安心亞點精油為「甜蜜時光」加芬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06 橘世代.健康橘
爬山健身、3低飲食 「鋼鐵大叔」黃仲崑曝自然養生法
62歲的黃仲崑身體硬朗、戲約不斷,外號是「鋼鐵大叔」,但他從不去健身房運動練肌肉,最愛往大自然跑,只要有空幾乎每天都會爬山1、2個鐘頭,還笑說想隱居山中,「山上空氣好,視野寬廣,站在山頭會有『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感覺。」心胸也跟著開闊。飲食上黃仲崑也遵照「3低」吃法,低鹽、低油、低熱量,常吃沙拉、鮪魚這樣養生、清淡的食物。他也提到,過去喜歡吃麻辣火鍋,但現在支氣管敏感,一點辣都不能吃了,一吃就會劇烈咳嗽。黃仲崑覺得自己的年紀也該是好好保養身體的時候,但也是自然調養,飲食、運動、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最重要。不過他每隔1、2年就會照腸鏡、胃鏡檢查,因家族有相關罹癌病史,因此特別注意。黃仲崑的妻子Lulu是瑜珈老師,夫妻倆也一起出過瑜珈書,「我和我太太都喜歡這樣簡單的生活。」此外,黃仲崑覺得,跟年輕人打成一片,也是自己保持年輕的方法,生活中和2個兒子相處如朋友,拍戲時也和年輕演員相處融洽,「他們可以直接叫我名字都沒關係,我覺得不需要倚老賣老。」【「養生凍齡」精選特輯↘↘↘】。50+登山客要注意! 登山前、中、後都有「保健守則」。凍齡13年!賀軍翔「不是天然瘦」維持體態有方法。阿KEN「練愛iNG」 40+靠運動保持聯絡,別有壓力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0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增強免疫力 B、C肝病友別亂吃
老夫少妻二對。「結婚前,老公一直叫我吃藥(避孕)!」「結婚後,我一直叫老公吃藥(壯陽)!」「結婚前,老公載我去賓館!」「結婚後,老公常載我去殯儀館!」車子開久了,會磨損,需要保養;人老了,各器官用久了,也需要保養。車子保養,可能碰到不專門的,亂保養一番,有一天可能就在高速公路拋錨。人的保養,如果保養方法不當,不僅無益,有可能貽害健康。因此,有正確的保養知識很重要。例如想要保肝,吃一些有的沒有的保肝丸,不僅可能無效,也可能延誤了治療的契機。肝有兩種,一種是傳統中醫的肝,一種是現代醫學的肝。傳統醫學的肝例如「肝火旺」、口臭、長痘痘、睡不著等,用現代醫學眼光來看,是指自律神經失調,肝火旺不會死,但現代醫學中的猛爆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造成國人每年一萬多人死亡。因此,正確的保肝知識很重要,肝要好,第一不要傷肝,不要亂吃有的沒的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或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尤其有B、C肝的病友更不能隨便吃增強免疫的食品、藥品。此外,定期抽血做B、C肝檢查,並找專科醫師定期做超音波檢查,才是正確的保肝之道。●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9期已出,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4-05 橘世代.時尚橘
身材數十年沒變 白嘉莉笑稱「沒秘訣」,就靠兩個字
有「最美麗的主持人」之稱的白嘉莉,多年來維持曼妙身材,每次出席公開場合總是會被問到保養秘方。但每次新聞都沒有提到她的保養方式,因為白嘉莉完全沒有特殊養生守則,僅按照興趣運動,飲食完全不忌口。白嘉莉在印尼時,作息配合夫婿黃雙安,平時早睡早起。回來台灣後,早上一定會到下榻飯店的餐廳吃早餐,除了少吃冰,不管是刈包還是牛肉麵、小籠包、鍋貼,她都來者不拒。有時她分享自己吃過的美食,看別人一臉不相信,還會打趣要對方去問飯店大廚,證實她真的吃遍所有美食。但白嘉莉並非只吃不動,她熱愛打高爾夫球、游泳,在印尼時就長期保持運動習慣。白嘉莉坦言,自己身材確實數十年未變,她不記得自己衣服的尺碼,因為各個品牌的規格不同,但多數是4號或是36號,至今都能穿下以前的衣服。如果真的要找出一個原因,白嘉莉認為「遺傳」是她凍齡的關鍵,因為妹妹的身材也屬於高瘦型,所以她認為家族基因影響很大。此外,她會靠繪畫陶冶心靈,只要專注投入作畫,就能忘卻一切煩惱。【時尚橘/凍齡女星特輯↘↘↘】。蘇慧倫澄清:沒有「不老神話」 每早喝1杯當保養。52歲萬芳完全凍齡 保養最在乎「心」訣。黃嘉千健康法則:飲食、運動,加上「打電動」!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05 橘世代.時尚橘
如何畫出逆齡妝容? 學會4技巧畫完立刻「年輕5歲」!
化妝對許多女性來就像是某種特殊儀式,可以增添自信、讓心情更好。什麼樣的妝容最適合橘世代呢?針對這個年齡層的幾大肌膚問題重點來挑選化妝品絕對錯不了!這個階段的肌膚最注重「保濕修飾」和「色彩平衡」,如何遮蓋臉部細紋、如何找到可以點綴好氣色又不顯老的彩妝品,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底妝是所有修飾肌膚問題的基準,橘世代較為缺水的肌膚,不適合過度強調控油、遮瑕的乾爽型底妝產品,推薦選擇含有精華液的液態粉底、氣墊粉底等類型。特別是針對眼角細紋、法令紋等,保水力足夠的粉底可避免卡粉、妝感厚重等問題,如果擔心遮瑕度不夠,再以遮瑕膏局部修飾即可。同樣讓橘世代相當重視的,則是唇部彩妝。許多人會陷入迷思認為要有好氣色就應該要用艷麗、彩度高的唇膏商品,但其實這樣會更凸顯臉部的瑕疵,特別是唇部周圍的細紋。像偏裸色、玫瑰色,以及最近很紅的奶茶色類型,都是很適合橘世代使用的唇膏色調,也讓整體妝容看來更和諧柔美。化妝小tips:1.相較固態粉底產品,更推薦含有精華液的粉底液、氣墊粉底2.上粉底液時建議先以指腹點上臉部,再使用粉撲按壓式慢慢均勻堆開,氣墊粉底也是建議輕拍按壓。3.局部細紋建議選擇滋潤型遮瑕膏處理,同樣以點按式推勻,太過乾燥的遮瑕品遮瑕力雖強,但會讓細紋更明顯。4.建議以裸色、玫瑰色、奶茶色唇膏取代明豔、彩度高的色系。【逆齡術大公開↘↘↘】。健康膚質從正確保養開始 4個QA搞懂保養!。追求美麗無年齡限制!熟齡肌保養一定要知道4大重點。避開熟齡4大NG妝容 化出年輕3歲的減齡妝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04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症術後怎麼保養 營養師教你吃出元氣精神好
文/郭岳潭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5期 癌症原來稱作是「絕症」、「不治之症」,拜現代醫療科技不斷精進,罹癌存活時間不斷拉長,病患的生活品質也逐步提升;2006年起,世界衛生組織重新定義為「癌症是一種慢性病」,是可以治療、控制,甚至能夠治癒的。4成癌患死於營養不良,發炎是原因根據研究發現,高達4成的癌症病患,最終因為營養不良而過世,而非死於癌症本身。文獻統計就發現,大約有52~79%的癌症病患有「惡病質」,也是癌症病患營養失衡及體重下降的常見原因。現今的研究證據證明,癌症與發炎反應之間彼此影響,發炎會造成癌友出現厭食、發燒、失眠、惡病質、增加化療藥物中毒機率等症狀,同時也會導致營養不良的發生。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惡病質會造成細胞激素活性增加、胃腸功能降低、代謝率增加、肌肉蛋白分解上升、肌肉蛋白合成降低,以及放化療等治療反應下降,最終增加癌症死亡率及其他併發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專責營養師洪若樸指出,惡病質是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症狀包括厭食、體重減輕、貧血、消瘦憔悴等。 體重減少5%,降低癌症存活率根據研究顯示,高達50%的癌症病患在診斷出癌症時,已經出現體重下降的情形。洪若樸表示,當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的癌症病患,營養不良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只要體重減少5%,治療耐受力就會變差,同時會增加術後併發症,造成存活率下降。程涵宇觀察發現,癌症病患可能因為放化療而產生治療副作用,例如口腔潰瘍、牙列不良、腸蠕動速度降低、腸阻塞、便秘、腹瀉、噁心、嘔吐、疼痛、味覺及嗅覺改變等,容易造成進食量不足而營養不良。抑或是容易聽信偏方,又缺乏正確的食物營養、份量,以及營養品選擇觀念。洪若樸也觀察到,不少癌症病患會迷信「飢餓療法」,認為可以「餓死癌細胞」,不能吃得太營養,以免癌細胞容易長大;事實上,營養攝取不足,反而會造成營養不良,更容易導致體重減輕、體力變差,甚至死亡。 癌症病患建議高蛋白飲食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癌症病患吃什麼都可以,最好是營養均衡的多樣化飲食。洪若樸表示,癌症病患的蛋白質攝取量要比罹癌前增加50%,熱量也要多增加20%,在治療期間攝取的營養充足,不但可以維持體重,也較能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同時具有減少感染風險、加速傷口癒合、促進復原等好處。程涵宇說明,高蛋白飲食有助於促進癌症患者的肌肉合成,可以維持體重及肌肉量,一般建議癌症病患的熱量需求,每天每公斤體重至少25~30大卡,蛋白質攝取量則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1.5克,可以幫助維持體力及肌肉量,也是合成體內白血球、紅血球重要的營養素。6種食物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程涵宇建議,癌症病患除了攝取高蛋白質飲食外,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發現,飲食攝取富含各種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以及其他植物性食物,更有助於降低罹患多種癌症及復發的風險。◎花椰菜效果:花椰菜含有能抑制癌症的胺基酸及蛋白質,泛稱為「異硫氰酸鹽類化合物」,特別能對抗乳癌、肺癌,還能減少化療毒性,加強免疫反應;富含的蘿蔔硫素外,也含有強效的抗癌物質。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菜、芥蘭菜、羽衣甘藍、大頭菜、高麗菜、蘿蔔等。降低癌別風險:口咽癌、喉癌、肺癌、乳癌。◎胡蘿蔔效果:胡蘿蔔富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酚酸。根據研究發現,血液中的總類胡蘿蔔素及β-胡蘿蔔素較低,與整體癌症風險有關;經常食用富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可能會降低癌症風險。降低癌別風險:口腔癌、咽癌、鼻咽癌、喉癌、食道癌、肺癌、胃癌和結直腸癌(厭氧消化道)等癌症。◎藍莓效果:藍莓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花青素、黃酮醇、酚酸及維生素K。根據多項研究發現,食用藍莓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抗氧化活性,且具預防DNA損傷的潛力。降低癌別風險:口咽癌、喉癌、肺癌。◎蘋果效果:蘋果具有與腸道微生物結合的膳食纖維及多酚化合物,富含黃烷醇、黃酮醇,果皮中有特別的三萜類化合物,有助於形成降低癌症風險的環境。研究發現,蘋果對於降低乳癌風險的效果特別好。降低癌別風險:大腸直腸癌、口腔癌、喉癌、肺癌、乳癌。◎櫻桃效果:櫻桃是褪黑激素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且富含花青素、膳食纖維、酚酸、維生素C、β-胡蘿蔔素、黃烷醇、紫蘇醇,研究發現具有預防癌症的潛力。降低癌別風險:口咽癌、鼻咽癌、喉癌、食癌、胃癌、大腸直腸癌等消化道癌症。◎黃豆效果:黃豆富含大豆異黃酮、皂苷、酚酸、植酸、酶調節蛋白、鞘脂。異黃酮為植物性雌激素,具有抗癌的效果;皂苷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及預防癌症;酚酸能阻止癌細胞擴散;植酸為抗氧化物;鞘脂則可調節細胞生長,讓異常細胞自我破壞。根據研究證實,全豆食品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每天吃一份全豆食品,例如:黃豆20公克、毛豆50公克、豆腐80公克、無糖豆漿240毫升,平均可攝取到7公克蛋白質及25毫克異黃酮,可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癌別風險:乳癌、大腸直腸癌。癌症營養補充3觀念我們從飲食攝取到3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經過重重化學反應,最後產生能量及熱量,提供我們的身體使用。根據研究顯示,癌症病患早期的營養支持非常重要,不但可提高化放療法的完成率,還可以減少住院天數,平均從13.5天減至3.2天。洪若樸建議,根據《2017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營養指南》,癌友們除了熱量與蛋白質要補足之外,應該加強補充能幫助抗發炎的營養素,例如N-3脂肪酸、魚油EPA。另外,針對手術的上消化道癌症患者,則建議在手術前7天均衡營養外,應加強補充魚油、核苷酸、精胺酸等免疫營養素,可顯著抑制癌細胞發炎因子產生。◎抗發炎營養素: 魚油、N - 3 脂肪酸(EPA)效果:對於正在接受化療且有體重減輕,或營養不良風險的晚期癌症患者,建議補充魚油或長鏈N-3脂肪酸,魚油或長鏈N-3脂肪酸的主要成分為EPA與DHA,研究顯示,EPA才可合成抗發炎因子,且同時抑制促發炎物質的生成,透過雙重機制來幫助降低發炎反應、改善食慾及穩定體重脂肪占比。另外,坊間常見的藻油與魚油EPA並不相同,藻油主要提供的為DHA,對於降發炎的幫助並沒那麼大。洪若樸補充,若是「純素」癌症患者,可選擇藻油來取代魚油,以補充EPA、DHA及Omega-3。根據大型研究顯示,晚期肺癌患者每天補充2.2公克的魚油EPA,較能維持體重、肌肉量,以及較少發生厭食、疲倦、神經毒性;每天補充1.5克的長鏈N-3脂肪酸EPA,可改善食慾、降低減輕體重及術後發病率,並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量。怎麼吃:每天補充4~6公克的魚油或1~2公克的EPA。◎醣類占比:精製糖少吃,但醣類攝取要足量效果:醣類食物富含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延續生命不可或缺的碳水化合物,也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部分癌友誤信網路謠言,認為癌細胞愛吃醣,只要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就能降低癌細胞活力。然而當能量來源不夠,會轉從蛋白質與脂肪分解能量並搶走營養,因此,不吃醣根本餓不死癌細胞。根據著名期刊《TheLancet》最新一篇針對15428人,持續追蹤25年的研究顯示,低醣飲食(占總熱量
-
2020-04-0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換季加上戴口罩長痘痘?中醫師教你抗痘穴位
最近因為疫情關係大家常戴口罩,加上春天天氣變化大,忽冷忽熱讓皮膚油脂分泌失衡,門診多了許多來看痘痘的患者。甄至翔醫師分享,痘痘分佈的區域是辨證上很重要的依據,例如:嘴唇周圍和脾有關、額頭和胃有關、雙頰兩邊和肝有關。而從臟腑機能上來看,痘痘則多和胃腸功能、婦女生殖生理 相關,患者的體質也大多是濕熱、燥熱體質為主。在治療上,除了調整各臟腑功能外,也會酌加一些皮膚的用藥,像是金銀花、蒲公英、荊芥、地膚子、白鮮皮等。抗痘穴位1.曲池穴:位在手肘彎曲成直角,肘彎橫紋的尾端處。屬大腸經,按壓此穴可以促進代謝、清熱解毒,幫助抗痘抑油。2.神門穴:位在從小拇指根部向下延伸到手腕橫紋,按壓凹陷處。屬心經,容易睡不好、過度思慮的人可以多按壓此穴,幫助鎮靜安神、改善失眠問題。3.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的會合處,屬大腸經,中醫有句話說面口合谷收,也就是按壓合谷穴能幫助改善顏面問題。日常保養1.選擇適合自已膚質的洗面乳並用溫水洗淨,做適度的保濕即可,抹太多瓶瓶罐罐有時反而容易使肌膚過敏。2.飲食上少吃烤、炸、辣的食物及乳製品。也要避免熬夜,維持充足的睡眠。3.可以多吃綠豆、冬瓜、薏仁等幫助清熱消痘的食物。最後也特別提醒大家,有痘痘問題建議要到診所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不要自行購買成藥擦,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問題。來源出處:扶原中醫診所
-
2020-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增溫慢性病患怕回診?醫:該回診還是要回診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很多慢性病患者因抵抗力弱,擔心到醫院回診反而增加感染風險,不如如何是好。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認為,慢性病患者回診主要是讓醫師檢查身體狀況、評估病情、調整藥物,建議該回診還 是要回診比較妥適,不想進醫院,可轉介到基層診所追蹤,也提醒民眾防疫期進入醫療院所,請配合防疫措施戴口罩、量體溫,攜帶健保卡並配合調查旅遊史等。50歲林姓高血脂患者因新冠肺炎疫情增溫,超過回診日仍不敢到醫院回診抽血檢查,後拖了十多天,才轉介到診所抽血追蹤;另一名90多歲糖尿病阿嬤的家屬更是擔憂,因為阿嬤身體不好,走路都要人攙扶,抵抗力特別弱,不知如何是好。童綜合醫院急診部緊急救護科主任黃泰霖說,慢性疾病處方箋3個月開立藥物一次,是為了可以回診讓醫師檢查身體狀況、評估病情、調整藥物,患者無論是長者還是壯年,都應三個月回診一次,由主治醫師檢視,若疫情期間有所擔憂,也應由主治醫師診視後再調整回診時間,對民眾健康有保障。回診進入醫院也無須過度恐慌,戴好口罩、不隨意觸摸口鼻、做好洗手或消毒動作等,避免因害怕到醫院就醫導致病情更嚴重。黃泰霖建議,慢性病患者平時除了按時服藥,也要保養身體,飲食控制與正常作息,定時量測血壓、血糖,才能避免三個月回診日前因為身體不適或變化而需要提前就醫。另外,民眾領取慢箋,可到醫院設置慢箋得來速,不用進醫院,也可以選擇鄰近藥局領。
-
2020-03-29 科別.精神.身心
健康醫點靈/為「疫」失眠?要培養睡眠衛生習慣
現代人壓力大,失眠問題愈來愈普遍,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有民眾天天緊盯新聞關心疫情,更難入睡,醫師建議培養「睡眠衛生習慣」,透過良好運動習慣、均衡營養,改善睡眠品質。世界睡眠協會(World Sleep Society)從2008年起,發起「世界睡眠日」年度活動,今年主題為「更好的睡眠,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星球」,強調睡眠是重要的健康支柱,健康的睡眠可以改善生品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易隆指出,優質的睡眠,可以保養大腦功能,例如學習、記憶和情緒,相反地當睡眠不佳時,健康與生活品質會下降,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失調、損害大腦結構。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陳易隆表示,現代生活步調快速,身邊的刺激訊息太多,例如民眾喜歡追劇,導致作息不正常,診間裡也遇到患者,因每天關注疫情發展,漸漸影響心情,但仍忍不住打開電視,結果就是睡不著。陳易隆建議,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睡前不從事影響睡眠的行為,像不要看3C產品,讓情緒平穩,減少過度高亢,也可透過運動習慣、均衡營養,協助改善睡眠。如何判斷自己有睡眠障礙?陳易隆指出,睡眠周期會隨年齡改變,一般成年人睡眠時間約7至9小時,若民眾躺床30分鐘無法入睡,類似情況1周3次,且又連續3周,就可能有潛在睡眠障礙,民眾可先自我評估,或進一步尋求醫療協助,討論睡眠情況。
-
2020-03-28 橘世代.健康橘
下巴會洩齡 快改掉4個壞習慣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外貌也會隨之改變,大家都想要延緩青春的流逝,把心思都放在臉部保養,希望延緩老化,卻忽略了有個部位更會顯露年齡,就是「下巴」。要如何好好保養下巴,專業的保養品專櫃小姐提醒,要先從「生活習慣」的改善開始,避免以下4種生活習慣,可讓下巴不再下垂、出現雙下巴,自然就顯得年輕了。1.手托下巴生活習慣是影響下巴的最大主因,許多人只要靠近桌邊、床邊,就會不自覺地用手去承托著自己的下巴,雖然能讓脖子暫時得到舒緩,但長期下來,就是造就醜下巴的原因之一。出門在外,「手」常接觸到任何物品,許多無形的細菌可能沾染在手上,用手去承托下巴,可能會讓肌膚容易出現敏感,也會讓下巴容易出現皺摺,對於美貌來說,大大扣分。2.低頭滑手機現代文明病從低頭產生,對於下巴也有影響,低頭看手機、看書、用電腦看螢幕的姿勢不正確,長時間下來,不僅傷害了我們的頸椎,還會造成駝背問題,年齡愈大,駝背的弧度就愈大,不自覺影響了美觀,當然雙下巴也不會放過妳。女性最怕是拍照時驚見雙下巴,無論用什麼角度,都難以避免肉肉臉蛋加上雙下巴。所以要有美麗的姿態與下巴,最好避免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看書,以正確方式閱讀,給自己適當的休息時間。3.用嘴巴呼吸用嘴巴呼吸,最常發生在鼻塞時,海島型氣候的台灣,許多人都有鼻子過敏。用嘴巴呼吸,不僅影響到美觀,這樣的習慣會讓下巴變得更醜,可能會導致香腸嘴、下巴後縮、暴牙、嘴凸的問題。常用嘴巴呼吸的人,還可能會讓下巴的長度愈來愈短、臉部的曲線也變得僵硬不好看,甚至可能會有咬合肌上的問題,使得臉部的輪廓愈來愈明顯,相對也降低了顏值。4.忽略保養的重要性皮膚會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失去彈性而鬆弛。下巴是鬆弛最為明顯的一個部位,它位於臉部的最末端,如果不注重保養,可能會使肌膚的鬆弛度不減反增。保持年輕的不二法則,護膚保養就是最重要的核心,才能使皮膚看起來緊致、澎潤、有光澤感。缺水的皮膚,臉部就容易顯得鬆弛,年齡愈長,除了補充身體的水分之外,肌膚的保濕度可是一分都不可以少。看更多報導:《橘世代》【逆齡保養精選專輯↘↘↘】。黃嘉千健康法則:飲食、運動,加上「打電動」!。陶晶瑩步入半百「保養之道」 寧不賺錢也要早睡。52歲萬芳完全凍齡 保養最在乎「心」訣。健康膚質從正確保養開始 4個QA搞懂保養!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