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蒲瓜(圓形)
蔬果類
食品狀態或料理方式
生鮮,去皮,混合均勻打碎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食品狀態或料理方式
生鮮,去皮,混合均勻打碎
*數值單位均為每 100g可食部分之含量
熱量(kcal)
15
水分(g)
95.9
蛋白質(g)
0.3
脂肪(g)
0
碳水化合物(g)
3.5
鈉(mg)
0
膳食纖維(g)
1.2
膽固醇(mg)
0
2025-10-11 06:49:52 失智.像極了失智
日本昭和歌謠代表歌手橋幸夫於今年9月辭世,享壽82歲,他在公開自己罹患失智症僅三個多月後便猝然離世。他生前曾因照護母親的經驗,而對「如何不失智」特別謹慎,甚至奉行多項預防守則。然而最終仍未能逃過病魔的侵襲。日媒Daily新潮報導,橋幸夫於今年5月公開罹患失智症,同月底因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緊急送醫。雖然出院後一度重返舞台,但6月再度入院。當醫師告知罹患失智症時,橋幸夫仍堅定地對小18歲的妻子說:「我還要養你,不可以倒下。」甚至不願去醫院。他2023年曾一度宣布引退,但不久又改口還是想唱到聲音沙啞為止,並於去年重啟活動。歌詞記不住 確診為失智症橋幸夫約在5年前開始出現記憶衰退,2022年被診斷為輕度阿茲海默型失智症。隔年11月又併發右頂葉腦梗塞。他常在演唱中忘詞,2024年再次就診時已進入中度失智,之後病情惡化。失智專科醫師朝田隆指出,右頂葉腦梗塞屬於血管性中風的一種,常伴隨失智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亦同,是失智進展過程中的典型症狀之一。許多患者最終因吸入性或其他肺炎離世,這是常見的死因。「我絕不會失智」的信念 飲食運動雙管齊下與橋幸夫熟識的資深記者透露,他的母親也罹患失智,原本他和前妻在家自行照護,後來症狀加劇,為防走失,才忍痛將母親送入專門機構。也正因這段經歷,橋幸夫曾信誓旦旦地說:「我絕不會失智」,他非常注重飲食,長年奉行素食主義,每天吃豆腐、魚、納豆與大量蔬菜。此外,他60歲後仍堅持拉筋、跑步機訓練,運動從不間斷。好習慣仍躲不過失智?醫:努力預防並非徒勞朝田隆醫師表示:「即使像橋先生這樣努力預防,失智仍無法完全避免。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上升,60歲約每100人有1人,90歲以上則高達3人中有2人。整體而言,平均發病年齡約70歲,橋先生屬於相對晚發型。」新潟大學名譽教授、預防醫學專家岡田正彥分析:「橋先生長年實踐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雖不能百分百防失智,但絕非無用。美國一項數千人追蹤研究顯示,經常攝取蔬菜、豆類、魚類與水果者,罹患失智的比例明顯較低;若以植物性脂肪取代動物性脂肪、每天適度飲酒者,失智風險更可降低約40%。」據統計,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中僅約5%屬遺傳因素,其餘多與生活環境與飲食有關。
2025-10-11 05:53:38 養生.家庭婚姻
現代社會普遍晚婚晚生,不少人超過40歲才邁入婚姻,但對於懷孕生子無疑是一大挑戰。日本一名40多歲的女子和年長18歲丈夫結婚,面對是否要有小孩有嚴重落差,揭示熟年婚姻中微妙的現實與心理糾葛。Forza Style報導,大道茉莉奈(化名)是一名上班族。她在41歲時參加聯誼結識現任丈夫,交往1年後結婚。茉莉奈的丈夫一直享受單身生活,但也伺機尋找年輕太太結婚。茉莉奈和丈夫年紀有落差,當時59歲的丈夫,已邁入60歲,但他非常養生,一直努力讓自己維持年輕身體,幾乎不吃碳水化合物,說果糖會讓身體生鏽,水果也只吃一點。甜點更是完全不碰。他相信只要維持血管與血液的健康,就能保持年輕。追求健康的丈夫會主動下廚。只是健康餐過於清淡,讓茉莉奈一度有些不滿,抱怨他煮的菜真的很淡,也幾乎不炸東西。茉莉奈原本很愛吃重口味,但後來也因此學會平衡,血壓降了、體重也少了4公斤。六旬丈夫保持旺盛精力 努力想要「造人」丈夫已到了爺爺的年紀,卻似乎一直把擁有孩子放在夢想清單裡,也對「造人」異常積極。他十分講究改善血流的食材與吃法,但不吃壯陽補品,認為要從「硬體」本身做起。他沒去健身房,但每天在家運動,一周跑步兩次,體力可能比年輕人還好。丈夫早上喝的果昔,一定加磨碎的腰果,說裡面富含對精力有益的鋅,也能防止老人味。此外他也研究許多抗氧化食材,並每天融入餐點中。這份體力,反而成了茉莉奈的壓力。她直言已經不需要那些情慾場面,到了中年只想兩人一起平靜過日子,還要半夜被叫起來性愛真的受不了。而且茉莉奈根本不想要孩子,也認為自己懷不上,如果不幸懷孕了,育兒這種事真的辦不到。但丈夫越來越積極,從「懷上了就生」變成「不要太早放棄,我們試試看」。茉莉奈嘆丈夫過了60歲還一周高達三次主動,讓她壓力很大,雖然佩服他體力驚人,但自己一點都不想生,又覺得拒絕他會很可憐,但更怕被他纏到懷孕為止。另外,丈夫的父母已80多歲,沒有其他孫兒,加上兒子娶了年輕妻子,更讓他們期待「抱孫」,也是一大壓力來源。茉莉奈嘆:「在他眼中我可能還算年輕,但我已42歲,理論上要懷孕已不容易。婚前我說過自己可能懷不上,也沒特別想生,他當時似乎接受了,但現在變了。」覺得有必要再找丈夫好好談談。中年結婚的難題 婚前需多觀察與溝通現代人有晚婚的趨勢,近年針對40歲以上的熟年層的交友聯誼活動和服務也十分旺盛。日本危機管理顧問平塚俊樹指出,熟年結婚的組合非常多樣,包括初婚、再婚、是否有子女或父母同住等。由於價值觀與生活習慣差異大,婚後容易發生摩擦。建議在登記前多拉長試婚期,以降低風險。即使婚前有共識,婚後生活仍可能改變想法。尤其對家庭規劃,唯有充分溝通、達成共識,才能真正維持穩定幸福的婚姻。
2025-10-10 08:09:00 養生.生活智慧王
在超市購物時,購買容易不耐碰撞的水果,放在購物袋帶回家時已經撞壞了。曾任職於超市農產品部門的食品教育講師ぱるとよ在部落格分享,這時可利用超市提供裝蔬果的塑膠袋,花一點小小的工夫,就能避免水果在回家途中受損。ぱるとよ舉水蜜桃為例,水蜜桃比多數水果更難處理,果肉柔軟細緻,只要受到一點點撞擊或壓力,就容易產生瘀傷或凹陷。即使在超市仔細挑選,回家後打開袋子,卻發現被壓傷的情況並不少見。關鍵在於「怎麼裝袋」最容易讓水蜜桃受損的時刻,就是結帳後在收銀區裝袋的時候。若與罐頭、牛奶等重物混放,同一個袋子裡的壓力會在移動途中慢慢擠壓,等到回到家時,壓到的部分往往已經變色或軟爛。讓塑膠袋變成「空氣防震墊」這時候,超市袋裝區隨手可取的塑膠袋就能派上用場。只要一個簡單步驟,就能讓它搖身一變成為保護水果的「空氣氣墊」。作法如下:1.將水蜜桃的包裝盒放入一個乾淨的塑膠袋中2.對著袋子吹氣,讓袋子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3.接著把袋口打結,或用膠帶封緊,避免空氣漏出這樣一來,袋內就形成一層「空氣層」,能有效緩衝碰撞與震動,防止水蜜桃被擠壓或擦傷。不只水蜜桃 其他嬌貴水果也適用這個方法不僅適合水蜜桃,也能運用在像是無花果、麝香葡萄等果肉柔軟、容易破皮或壓爛的水果上。而且塑膠袋在各大超市都能免費取得,不需要額外準備任何道具。只要在裝袋時多花幾秒鐘,就能讓水果安全回家、保持完美狀態。
2025-10-09 09:39:00 焦點.健康知識+
「初老」指的是身體與心理開始出現輕微老化跡象的階段,它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透過生活中的種種細節逐漸浮現。無論是笑容間多了幾道細紋、熬夜後精神恢復速度不如從前,甚至愈來愈喜歡回味過往,這些看似微小的變化,都可能讓人驚覺自己似乎真的不再年輕了。《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初老症狀」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初老徵兆有哪些。「細紋」、「身材走樣」難忽視 觀察近一年網友針對「初老症狀」的討論,發現許多網友認為「出現細紋」是最明顯的老化徵兆。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28歲,「眼角開始有一些細紋、魚尾紋」,站在剛畢業的同事弟弟身邊忍不住感嘆「自己身上姐味真的很重」,顯示外貌細節的變化往往最容易被察覺。同樣與外型相關的「身材走樣」也是很多人在意的問題,有網友苦惱說道「少喝手搖了,晚餐也在正常時間吃,結果反而長肚子」,點出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逐漸變慢,如果沒有透過運動與飲食控制,很容易就導致體態變形。「記憶力衰退」讓網友更重視養生除了外型,「記憶力衰退」也讓不少網友直呼有感。有民眾便分享「每次去超市要買衛生紙,回家才發現又忘了」,認為這種小健忘雖不至影響生活,卻讓人感受到自己不如年輕時敏銳;對此,也有營養師提醒「常忘東忘西,要小心失智症年輕化」,建議可多攝取綠色蔬菜、堅果、莓果,並避免油炸、甜食與加工肉類,有助維持大腦健康。另一方面,不少網友也提到,自己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不知不覺開始「注重養生」,並舉例「以前逛超市直奔零食區,現在去超市愛逛水果、蔬菜區」、「看到健檢報告上的紅字後開始熱衷吃保健品、飲控」、「喝飲料都點無糖」,從日常飲食選擇到保健品補充,都展現出希望保持健康的心態。「常回憶過往」也是初老徵兆此外,「常回憶過往」也是不少網友熱議的初老徵兆,論壇上常見有人以「想當年」開頭,回憶從前的經歷,點出隨著年紀增長,對歲月流逝特別有感。也有網友發文提出疑問「覺得老歌比較好聽,是不是老了?」引起許多人共鳴,紛紛表示「學生時期聽的歌無法被超越」、「真的聽不習慣現在的新歌」。這種「愛懷舊」的傾向,讓不少人驚覺,自己和年輕世代之間似乎拉開了一段距離。其實,「初老」不必然是負面的代名詞,它提醒著我們該更重視健康,也該學會接受時間留下的痕跡。與其焦慮,不如把這些徵兆當作契機,調整生活步調,讓自己更自在地迎接每個人生階段的變化。
2025-10-09 08:45:00 養生.聰明飲食
你是否也時常嘴饞,看到標榜植物性來源的零食,外表清爽、成分也看起來單純,就會以為「這應該比別的健康吧?」結果有時候仔細一看成分表,才發現裡頭其實藏著不少營養陷阱。對此,邱筱宸醫師拆解五樣常見的素食零食選項,分析它們的優缺點,讓我們都能吃得開心,也吃得安心。 1、消化餅乾名字健康,但不一定都幫助消化很多人以為「消化餅乾」比較健康,甚至適合長輩或小孩吃,但它們多半由精製麵粉、糖和油製成,有些還加了氫化植物油。幾片餅乾就可能接近一碗白飯的熱量,糖和油的比例也不低。優點:方便取得、好保存、快速消除飢餓感注意:熱量不低、脂肪種類需留意,建議適量吃就好 2、花生仁湯溫暖甜湯,糖分大魔王花生本身是優質脂肪與蛋白質的來源,但當它變成甜湯,常伴隨多餘熱量。一碗下肚,熱量可達400~500大卡,糖含量甚至超過25克。.優點:提供飽足感、富含蛋白質.注意:血糖控制或有三高的人要特別斟酌頻率與份量 3、即食海苔片輕盈的外表,小心高鈉很多人愛吃海苔片,因為它薄薄一片、吃起來感覺沒負擔。但市售海苔有時為了提味,會加入大量鹽、油和調味粉,一小包的鈉含量就可能超過300毫克。.優點:富含碘與部分礦物質.注意:調味料多,尤其是給小孩吃時,務必控制份量與頻率 4、寒天果凍低熱量不代表高營養寒天是很好的膳食纖維來源,但市售寒天果凍有的會填加額外成分:人工甜味劑、香料、色素等,有些甚至不含真正果汁。吃太多還可能讓腸胃脹氣,尤其對敏感體質的人不太友善。.優點:低熱量、有飽足感.注意:營養價值有限,建議偶爾吃,真的常吃果凍考慮自己DIY用100%果汁製作 5、加糖果乾原本是水果,糖卻加更多果乾原本是水果的濃縮型式,但市售有些品項會再額外加糖、加油,每100克糖分可能超過30克,造成血糖波動。.優點:富含膳食纖維、微量元素.注意:選購時認明「無加糖」更安心,小心別吃過量 邱筱宸強調,食物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關鍵在於「吃的方式」與「吃的頻率」。這些零食不是不能吃,而是要看清它們真正的成分與營養價值。如果你是因為「覺得健康」才常吃某些點心,那更值得再多仔細閱讀分析成分標示。 【延伸閱讀】 ·「這些日常食物」一吃就停不了口!他慘患糖尿病 醫教3招戒掉超加工食品 ·戒糖好難? 超有效「7個無痛戒糖方法」曝...吃2物能減少對糖渴望
2025-10-09 06:30:09 焦點.健康你我他
身為「聯合報」忠實訂戶,每天都能透過報紙,看到最新的新聞及評論。然而,看完的報紙是否就成了廢紙?報紙具有材料吸水性強(防潮)、可塑性高(容易揉捏)、面積大的特性,而且便宜、隨手可得。在我家看完的報紙,除了回收,還能夠再利用,是回老家時的固定伴手禮。在賢慧的老媽手上,舊報紙有了第二生命。除了切水果用(切完順便將果皮一併包起來丟掉),或下雨天鋪在門口避免滑倒用,或雨天鞋子濕了吸水除臭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拿來打蟑螂。我則是留著報紙剪指甲用,或垃圾包材用(如碎玻璃),或吃飯時的餐墊紙用,或包裹的緩衝防撞用,以及行李箱、電風扇等少用物品的防塵用。廢報紙亦是便宜的玩具來源,例如:輕巧安全的紙球及球棒,或可以摺比一般色紙更大的飛機或船;或可DIY為再生紙,例如:將報紙打漿、曬乾,做為手作紙;或將報紙的照片、圖片剪下做為拼貼畫。在新聞逐漸電子化的今天,除了改變新聞接收的方式時,亦一併喪失了報紙本身的便利性。實在難以想像,若哪一天沒有了報紙,鞋子濕了如何快速吸水除臭?玻璃碎了如何安全包裹避免割傷?剪指甲時如何方便快速的集中處理?下次丟報紙時,別忘了報紙先賦予其第二生命。
2025-10-09 05:44:00 養生.聰明飲食
過去十多年,「吃飯前先吃蔬菜」的飲食法因可延緩血糖上升、預防糖尿病而廣受推崇。但最新的《2025年版 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中,這項指引卻被悄悄刪除,引發關注。營養師野口知惠解釋,這不是因為「吃菜優先」無效,而是因為過去過度被簡化、誤解為「對減肥有效」,與原本的血糖控制目的出現落差,才被官方移除。「正確順序」根據年齡而變!專家建議這樣吃更有效如果你是一般成人,可以先吃蔬菜,間隔10分鐘後再吃主食與肉類。蔬菜中的水溶性纖維可在腸道形成保護膜,減緩糖與脂肪的吸收速度。切忌注意「10分鐘間隔」是關鍵,不能一口蔬菜一口飯。如果你是60歲以上長者,改採「蛋白質優先」或「肉品優先」,由於高齡者肌肉量減少,應優先攝取肉類、魚類等蛋白質來維持體力與預防衰弱。肉類富含色胺酸,可幫助製造荷爾蒙血清素,有助提振精神。另外,澱粉類也不可忽略,避免腦部能量不足。蔬菜雖然重要,但在高齡者的營養排序中可稍後再吃。所有高齡者都該注意的飲食習慣第一,不要總是吃同樣的東西,攝取多樣化食材可降低失智風險。第二,早餐攝取蛋白質效果最好,例如納豆、蛋、魚肉香腸都是不錯的選擇。第三,維生素D對骨骼強健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曬過太陽的香菇更能補充。第四,下午3~4點吃甜食最不易升血糖。第五,胃口差時,可寫飲食日記觀察身體反應。第六,不必過度怕油脂,脂肪攝取不足反而容易加速老化。總之,飲食順序不是萬靈丹,但根據年齡、健康狀況調整,的確能讓營養吸收更有效率、提升整體健康。你也可以從今天起,根據自己的身體需求,重新排列餐桌上的一口順序。資料來源 / 女性セブンプラス
2025-10-08 11:55:08 養生.聰明飲食
吃完午餐,眼皮沉得快睜不開,你以為只是「午休時間到了」?其實,飯後想睡不僅僅是自然反應,還可能是血糖失控的警訊。UCSF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醫學碩士、健康與生命科學專家劉政良在《元氣最愛問》中提醒,飯後短暫感到睏意是正常現象,但若伴隨頭暈、心悸,甚至渾身無力,就必須警覺是否是血糖波動過大,背後潛藏心血管與慢性病風險。血糖數字不是小事一般來說,空腹血糖維持在70到99mg/dL是理想狀態;餐後兩小時若低於140 mg/dL也屬正常。劉政良提醒,血糖異常在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若等到口渴、頻尿、視力模糊才警覺,通常病程已拖了一段時間。因此,定期健診格外重要,提前發現、及早處理。若長期放任高血糖,血液就會變得「像糖漿一樣」稠黏,堵塞血管。這不只是數字升高的問題,而是全身性的傷害,像是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導致手腳麻木、腎臟損傷、甚至中風與心肌梗塞,都可能是血糖失控的後果。控糖地雷不只甜食不少人以為「不吃糖」就能避免血糖飆升,但其實,不只是含糖飲料、甜點,像是白飯、白麵包,甚至台灣盛產的高甜度水果如芒果、荔枝,都會讓血糖快速上升。劉政良指出,血糖控制不能只靠少吃甜食,而是整體飲食結構要調整,掌握餐盤比例:蔬菜多、蛋白質適中、澱粉少。用餐順序也很重要,先吃蔬菜與蛋白質,最後才吃澱粉,能有效延緩醣類吸收。劉政良分享三大控糖飲食:第一是高纖維食物,例如紅心芭樂、秋葵、全穀類,能延緩醣類吸收,減緩血糖波動。第二是優質蛋白質,如非基改豆皮、豆腐、魚肉或白肉,既能增加飽足感,又能維持肌肉量,也幫助延緩醣類消化的時間。第三是補充控糖營養成分,他提到近年受矚目的「苦瓜胜肽」。劉政良說,苦瓜胜肽是一種自苦瓜中提煉的活性成分,經研究證實能幫助調節飲食波動,對外食族或飲食難以完全掌握的人來說,是實用的輔助選項。他提醒,挑選保健品時應認明衛福部核發的健食字號,盒子上會有「小綠人標誌」且註明可調節血糖,才能確保安全性以及對穩定血糖有幫助。無糖飲料仍影響血糖除了飲食控制,運動更是最天然的控糖方法。「肌肉在活動時就像海綿一樣,會使用血糖作為能量來源,效果立竿見影。」專家建議,每週至少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車),也可以拆解成每天30分鐘、每週5次。若時間有限,飯後抽空散步10至20分鐘,也能幫助血糖平穩。至於市面上常見的無糖飲料,劉政良直言「無法控制血糖」,雖然不會直接造成血糖飆升,但甜味劑仍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最安全的選擇永遠是白開水,「多運動、多喝水,必要時輔以像苦瓜胜肽這樣有科學證據的營養品,就能讓血糖維持在穩定範圍,遠離慢性病威脅。」小綠人標誌苦瓜胜肽哪裡找?1. 達摩本草官網: https://tsa1.cc/b4LqA2. momo購物: https://tsa1.cc/BcFg6
2025-10-08 12:03:43 焦點.元氣新聞
美國時人雜誌報導,巴西人瑞內托(João Marinho Neto)10月5日歡慶113歲生日,他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全球最年長在世男性」,同時也是1912年出生、現今唯一仍健在的男性。這位百歲人瑞不僅分享自己長壽的兩大祕訣,照護他日常起居的護理師也透露其日常飲食習慣與最愛的水果。內托出生於巴西塞阿拉州馬朗瓜皮(Maranguape),他在2024年11月英國老翁提尼斯伍德(John Tinniswood)以112歲辭世後,由金氏世界紀錄認定正式接棒「世界最年長在世男性」的頭銜,當時內托實際年齡為112歲又52天。如今再添1歲,穩坐全球第一寶座,也是有史以來第26位最年長男性。被問到長壽祕訣,內托笑著說其實很單純,「身邊有愛的人相伴、一生都與善良的人為伍」。根據南美媒體報導,內托日前接受巴西電視台 TV Globo 專訪時透露,他長年奉行自然、健康的飲食原則。雖然從未刻意遵循嚴格食譜,但由於長期生活在農村,他早習慣以水果、肉類與未經加工的糖分作為主要食物來源。他的日常從一杯咖啡開啟,這是巴西人普遍的習慣。照護他的護理師納西門托(Diulia Dara Nascimento)表示,內托對咖啡情有獨鍾。之後,他通常會吃幾顆新鮮葡萄,這不僅是他最喜愛的食物之一,也被視為長壽祕訣,因為葡萄富含抗氧化物與多種營養素。內托4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務農、照顧牛隻、採收水果,靠雙手打拼出一生。他育有8名子女,其中有6名仍健在,還有22名孫子女、15名曾孫和3名玄孫,家族規模堪比小型村莊。金氏世界紀錄也特別在Instagram發布慶生貼文,附上多張內托戴著帽子與笑容滿滿的照片,寫道「祝巴西人瑞內托113歲生日快樂!」雖然內托是當今最長壽的男性,「世界最長壽在世者」的頭銜仍由116歲英國女性坎特罕(Ethel Caterham)保持。有意思的是,內托曾在坎特罕生日時隔空送上祝福,手拿藍色告示牌,上頭以葡萄牙文寫著「祝你生日快樂!」
2025-10-07 07:24:15 醫療.心臟血管
衛福部公布113年10大死因統計結果,2萬3276人死於心臟疾病,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控制三高、戒菸是遠離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即使裝上支架,仍應重視日常保健、術後保養,戒除菸酒,曾有個案於術後持續抽菸,半年後血管又阻塞。林謂文指出,心絞痛、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更是猝死的主因,症狀為胸痛、悶喘。一旦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可能導致血液停止供應,如果時間太久,心臟缺氧,就無法輸出正常血量,進而引起心衰竭或心律不整,誘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冠狀動脈狹窄,一定得放支架?林謂文表示,打通血管,即可改善症狀,提高存活率,一般來說,血管狹窄程度達70%,即建議置入血管支架。若患者有其他慢性共病,合併血管阻塞,也可在醫師評估下,置放血管支架。食藥署表示,血管支架是植入式醫療器材,為治療動脈狹窄或阻塞的重要醫療器材。當血管因動脈粥樣硬化而狹窄,經醫師評估適用,可透過心導管手術放置支架,撐開病灶血管,維持血流暢通。「裝了血管支架後,不代表就沒事。」林謂文提醒,術後應該按時服用藥物,防止支架內形成血栓,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情緒波動,並減少攝取高油鹽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此外,養成有氧運動習慣,可以多散步、游泳,藉此強化心肺功能,或是諮詢心肺復健門診,尋求個人化的運動處方。林謂文提醒,裝了支架後,應該更重視日常保健、術後保養,戒菸為首要任務,臨床就有不少患者因為術後繼續抽菸,使血管失去彈性,逐漸狹窄,半年後又因胸悶、急喘而就醫,檢查結果仍為心血管阻塞,重新再做一次心血管支架置換手術。
2025-10-07 06:37:12 焦點.健康你我他
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會製造出或多或少的垃圾,所以守護地球的首要任務,是確實做好垃圾分類。有的垃圾可以重複使用、有的可以再生利用,徹底分類後,剩餘的才送進焚化爐,如此可降低燃燒產生的空氣汙染危害。老伴喜歡拈花惹草,我們會將果皮、菜葉收集,埋在花木根部附近,是最佳的免費肥料,拿洗米水澆灌,不但節約用水,還能防蟲害,花草更欣欣向榮。院子裡的一株抹草,初始長得不理想,葉片微捲偏黃,老伴用肥皂水及洗米水澆灌,幾周後枝椏勁挺,綠葉蒼翠,可謂節約用水的附加價值,一舉兩得。當今的器皿、食材、禮盒等常過度包裝,常見紙盒、紙箱層層包裹。我會將厚的、看起來喜歡的紙盒,拿來收納物品,例如將梳妝台上的瓶瓶罐罐放進去,看起來舒爽不凌亂;有的紙盒收納襪子、手帕、絲巾,分門別類、方便至極。坊間常見容易受損的食物及怕碰撞的水果都用塑膠製品包裝,外包裝物常是透明的,形狀不錯,除了回收外,我會將適用的留下當果盤、杯盤、菜盤(做菜時切好待用),有蓋子的還可充作冰箱冷藏盒,恰當又好用。「隨手做環保,節能減碳,守護地球,人人有責」,是減緩「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不二法門,這樣才能還給後代子孫一個宜居的生活環境。
2025-10-07 05:37:15 養生.抗老養生
美國致力於健康老化研究的生物學家Steven N. Austad表示,許多人為了延緩衰老,會對各種當下的健康流行趨勢躍躍欲試,像是高壓艙、注射某種「抗老激素」,又或是拼命補充某樣超級食物,但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以來只實踐兩項長壽習慣。在文章中,高齡79歲的Austad透露自己從來不吃健康保健品。因為他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些產品真的能幫助長壽。Austad提倡簡單的且有科學根據的長壽習慣,而不是依賴保健補充品或是極端的飲食療法,他不是那種為了健康而滴酒不沾的人,偶爾會來一杯葡萄酒,享受生活的樂趣。Austad在日常中遵循的兩個健康習慣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大量運動和限時飲食。每天都要上健身房運動從年輕時Austad就是運動熱愛者,從小就很喜歡運動結束後筋疲力竭的感覺。他以肌力訓練為優先,輪流鍛鍊身體各個部位,尤其是核心力量。以有氧運動來說,他會騎自行車,每次大約是40分鐘到一個半小時。Austad每天大概要花一到兩個小時在健身房,就算這會佔用到他學術工作的時間,對他而言運動是一個必須要嚴格執行的健康投資。研究已經表明運動對身心有很多好處,除了維持心肺功能、增強肌肉骨骼、提升免疫力,對於大腦認知與情緒方面也有好處。Austad提到最重要的一點是,運動能幫助他獲得高品質的睡眠,如果他沒有堅守自己設下的運動時間,沒有達到體力透支的狀態,晚上很常就會睡不好。每天只吃兩餐有在關注健康資訊的朋友一定聽過「間歇性斷食」,這是一種限制進食時間的飲食方式,透過較長的禁食時間,提升脂肪消耗率、改善代謝,並啟動細胞自噬機制,達到身體修復的作用。Austad發現他其實一直以來都在實踐這種飲食法,因為他一天總是只吃兩餐,上午11點左右吃一頓早午餐,並在傍晚6點或7點時吃晚餐,他沒有刻意這麼做,後來才意識到自己的用餐時間符合生理晝夜節律,飲食作息不失調,自然而然身體機能就能正常運作。除了限制飲食時間,他平日也採取地中海飲食模式,以魚類作為蛋白質來源,並減少紅肉攝取,均衡補充各種水果和蔬菜,他表示,如果為了健康只能吃生菜、堅果和零卡食品,這樣的生活令他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