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梅毒

  • 審稿:鄭惠文/幫痘氏診所院長

更新時間:2023-10-10

  • 疾病名稱: 梅毒
  • 英文名稱:Syphilis
  • 別名:楊梅瘡、花柳病

梅毒是什麼?

梅毒是一種慢性傳染的皮膚病,又可視為性病的一種,因為它通常是經由性交而傳染。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蒼白螺旋體,簡稱TP),潛伏期約三星期。第一至第二期的梅毒最具傳染力,不分種族、性別和年齡均可能得病。初期症狀是先在局部皮膚或黏膜發生潰瘍,第二期則好發全身性紅疹,第三期會造成循環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病變。由於病程漫長,且會因個體的抵抗力與自體反應機制的不同有所變化,整體的臨床表現帶有非典型特徵,某些個案在感染後甚至可以潛伏多年,終身都無明顯發病,因此,梅毒又有「偉大的模仿家」之別稱。

目前梅毒仍是流行於全球,普遍存在的性傳染疾病,與肺結核、痲瘋並列為世界三大慢性傳染病,而在台灣,梅毒被衛生署列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應於診斷後一週內通報。

 

梅毒有哪些症狀?

  • 皮膚性潰瘍
  • 硬下疳
  • 生殖器官冒發斑疹
  • 生殖器官冒發丘疹
  • 生殖器官糜爛
  • 生殖器官潰瘍
  • 皮疹
  • 發燒
  • 喉嚨痛
  • 全身乏力
  • 體重減輕
  • 脫髮
  • 頭痛
  • 關節炎
  • 骨骼好發炎性軟瘤
  • 慢性肉芽腫
  • 梅毒腫
  • 神經系統麻痺
  • 噁心
  • 嘔吐

梅毒該如何預防?

  • 固定性伴侶。
  • 避免嫖妓、性濫交、性雜交;性伴侶愈多的人,感染的機會愈大。
  • 正確使用保險套,安全性行為。
  • 孕婦懷孕前三個月,最好到醫院做抽血檢查,以預防感染梅毒或傳染胎兒。
  • 如發現疑似梅毒病症,如生殖器官有局部潰瘍或紅斑時,應即刻停止性行為,並至醫院接受相關檢驗及後續治療。
  • 如經確認發現梅毒病患,必須強迫隔離採取治療,對於病人的衣物用品,也要進行嚴格消毒,以事先杜絕傳染病原。
  • 追蹤梅毒病患的所有親密關係接觸者,進行預防檢查。

(本文作者同時為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

梅毒有哪些併發症?

  • 胎兒梅毒性骨軟骨炎
  • 黏膜病變
  • 慢性間質性舌炎
  • 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 脊髓膜炎
  • 痙攣
  • 癱瘓
  • 心血管病變
  • 單純性主動脈炎
  •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 心肌梗塞
  • 主動脈瘤
  • 猝死
  • 骨骼系統病變
  • 組織破壞
  • 器官功能喪失
  • 殘疾
  • 死亡

哪些人容易得到梅毒?

  • 性行為活躍的族群,包含性喜濫交、雜交、以及性工作者,感染風險算是最高的。
  • 性伴侶為感染梅毒者。
  • 未有固定性伴侶的人。
  • 透過血液輸入接觸到梅毒螺旋體的人,如受污染的針筒、輸血、共用針頭等。

梅毒的成因是什麼?

梅毒的病因是感染梅毒螺旋體,梅毒螺旋體屬螺旋體門,特徵是透明、不易著色,所以又有蒼白螺旋體之稱。它是一種結構相當複雜特殊的微生細菌,帶有許多的抗原物質,人類是唯一會被寄宿的主體。梅毒螺旋體性喜溫暖潮溼,因此,人類的生殖器、肛門就成為它最佳的生長環境。透過完整的人體黏膜或帶有傷口的皮膚,梅毒螺旋體可以輕易進入到人體,之後經過數小時浸潤附近淋巴結,兩到三天內再經由血液循環播散全身,展開早期梅毒、二期梅毒、晚期梅毒等病程。

梅毒的感染途徑主要是透過性交過程或是在懷孕期間,由患病主體傳染給第二人。由於梅毒螺旋體能夠穿越正常的黏膜侵入任何人體。因此,透過親吻病灶周遭、性交、口交或肛交等,都可能受到感染。第一期的梅毒螺旋體,在侵入人體後還會經過約兩到三周的潛伏期,這段期間就是它大量繁殖的時間,之後才開始逐步浸潤人體的單核細胞、巨噬?胞、T細胞,進而刺激人體起免疫作用,所以這個過程中,梅毒的感染力最強。約有30%~60%的人,多是在接觸到第一期梅毒帶原者後,感染到此疾病的。

梅毒也可能透過血液而傳染,例如不安全的輸血、共用針頭、針筒等,不過只要一離開人類宿主,梅毒菌體就可望衰弱而自行死亡。因此,只要避免上述傳染途徑的相關活動,避免輸入染病的血液、體液,避免黏膜的親密接觸,該病是不會經由其他日常活動、單純共享食器或衣物來傳染,除非接觸者皮膚上本有傷口。而普通的消毒劑或者肥皂熱水,也都可以成功消滅梅毒螺旋體,煮沸也能將其殺死。所以,不需太過擔心搭乘大眾交通、碰觸拉環或電梯扶手等公共設施,是否會被無端感染梅毒。

 

梅毒要看哪一科?

  • 皮膚科
  • 泌尿科
  • 感染科
  • 婦產科
找附近醫師

梅毒主要的發生部位?

  • 皮膚
  • 生殖器官
  • 全身

課程推薦

more

延伸閱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