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主要表現,它常與其他動脈粥狀硬化疾病,如冠狀動脈疾病及腦血管疾病有關。一般而言,周邊動脈疾病引起的組織缺血多好發於下肢,當有斑塊堆積在周邊動脈血管,形成血栓,或血管硬化造成狹窄、阻塞,而導致下肢組織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氧氣與養分,引起組織缺血與壞疽等,即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台灣盛行率高達15.6~32%。
- 疾病名稱: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 英文名稱: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更新時間:2023-09-23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主要表現,它常與其他動脈粥狀硬化疾病,如冠狀動脈疾病及腦血管疾病有關。一般而言,周邊動脈疾病引起的組織缺血多好發於下肢,當有斑塊堆積在周邊動脈血管,形成血栓,或血管硬化造成狹窄、阻塞,而導致下肢組織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氧氣與養分,引起組織缺血與壞疽等,即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台灣盛行率高達15.6~32%。
控制慢性疾病及規律服用藥物、戒菸、維持每天運動,每週至少 3 次,每次 30-45 分鐘、走動時穿著鞋襪、使用乳液避免皮膚乾裂、保持清潔、且須特別注意足部護理。
正常血管內壁是光滑的,但是一旦受到非特異性的傷害,如高血壓、香菸的碳氫化合物、膽固醇、高血糖、發炎、受創等,各項因素傷害,會使脂肪斑塊堆積在受傷處。之後,因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脂質會滲透到中層,使中層脂平滑肌不當增生,同時使脂肪斑塊持續增厚,久而久之,血管中層會潰瘍、出血或鈣化,最後變成纖維斑塊,使血管表面變得不平滑,促使血小板破壞而形成血栓。阻塞部位以下的組織會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養分與氧氣,出現缺血或壞疽等病理變化,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動脈分段血流及壓力測定、脈搏容積記錄、連續波多普勒超音波、多普勒超音波、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核磁共振血管攝影、血管攝影術等。
目前,被認為最有效的篩檢、診斷工具是ABI上下肢血壓比,可作為缺血指數的評估,ABI≦0.9即可診斷,所有檢查的主要用途,多為病灶位置及嚴重度的評估,最後仍須藉由血管攝影才能了解正確的阻塞部位及程度。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根本原因為動脈粥狀硬化,治療及照護方式包含改善危險因子、運動訓練、藥物治療、侵入性治療的血管腔內重建術及血管繞道手術。
若無臨床症狀或經治療可以改善的患者,僅須接受保守性治療,加強危險因子控制,安排運動訓練及適當藥物治療;一旦出現休息痛、傷口癒合不佳或肢體缺血時,即應考慮接受侵入性治療的血管腔內重建術及血管繞道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