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9 23:58:34 血癌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突破性新藥 血癌、骨轉移有解
新藥物為病患帶來新的希望,近年來,標靶藥物的發展突飛猛進,凶猛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可以嘗試精準醫療,而晚期骨轉移...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0-03-29 23:58:34 血癌
新藥物為病患帶來新的希望,近年來,標靶藥物的發展突飛猛進,凶猛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可以嘗試精準醫療,而晚期骨轉移...
2020-03-29 23:55:06 其他癌症
晚期胰臟癌因死亡率高,被稱為「癌王」;膽道癌雖然少見,也因早期難發現且惡化迅速,殺傷力強。這兩種惡癌可被擊敗嗎?國家衛生...
2020-03-29 23:55:04 其他癌症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中,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葉金川、北醫公共衛生及營養學院教授韓柏檉及年輕病友謝采倪四位名人分享...
2020-03-28 17:26:24 肺癌
我國每年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但隨精準醫療發展,透過基因檢測找出病人突變的基因,就能篩選出適合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提供...
2020-03-28 14:21:24 癌友故事
眾所皆知,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與葉金川是超級好朋友,不只兩人都是公衛學者,也當過同樣的官職,還是癌症病友,今天兩人在聯合報...
2020-03-28 12:16:19 其他癌症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令人聞之色變,主因是不少人確診時已是晚期,死亡率近九成。但「癌王」真的無法被擊敗嗎?國家衛生研究院...
2020-03-28 00:03:00 頭頸癌
年輕也會得口腔癌!29歲的小張有6年抽菸及嚼檳榔史。家人看他吞雲吐霧、血盆大口、牙齒發黑歪斜,總勸他戒菸戒檳,並轉貼許多抽菸嚼檳得到口腔癌的文章給他,希望嚇阻他抽菸、吃檳榔,也鼓勵他去醫院做口腔檢查,
2020-03-25 14:17:01 癌友故事
「喵~喵~喵」剛進葉容君家門,一個黑影快速地從眼前逃走,牠探了探頭打量著這群不速之客,等攝影記者開始架設相機,貓仔一溜煙不見了。 葉容君談起家這兩隻神祕的貓寶貝,微笑著說,「當我癌症化療造成視力
2020-03-24 09:37:07 食道癌
食道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不痛也不癢,高達7成以上的患者在發現時,已經屬於中晚期的階段,主要原因是食道沒有感覺神經,當腫瘤阻塞食道一半以上,才會發生吞嚥困難而就醫檢查。 然而,預防食道癌
2020-03-23 09:25:29 胃癌
62歲的林先生認為,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喝酒的時候配上香腸,平均1個星期就會吃上3天,每次2到3條,再搭配啤酒或高梁,好友們都戲稱他是香腸伯。 一直以來,林先生的腸胃功能都正常,並無明顯異樣,但
2020-03-22 12:17:40 乳癌
中西醫整合計畫乳癌收治人數5大醫院 (108年)
2020-03-22 12:13:53 乳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結合中西醫共同照護乳癌手術、放化療患者,患者因副作用降低、生活品質提高,進而願意接受完整療程。
2020-03-22 12:08:51 乳癌
義大癌治療醫院
2020-03-22 12:00:22 乳癌
台大醫院
2020-03-22 11:59:12 乳癌
乳癌治療 4大特色醫療院所 乳癌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約八到九成的患者會接受手術治療。依照各醫院層級區分,林口長庚醫院治療乳癌的手術量,在醫學中心排名第一。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玟
2020-03-22 11:55:24 乳癌
乳癌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死因第四位,每年新增逾萬人確診。
2020-03-22 11:46:09 乳癌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乳癌權威黃俊升表示,乳癌好發年齡在五十幾歲,比其他常見癌症年輕許多。而因為基因和生活環境等因素差異,台灣乳癌盛行率還是低於歐美,不過因為近年篩檢普及、整體壽命延長,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和人數增加,趨勢已與歐美無異。
2020-03-22 11:33:31 乳癌
乳癌長年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慶幸的是,當代醫療技術持續演進,目前第O期到第三期多能治癒,第四期也有機會當作慢性病控制。同時,有越來越多醫院的西醫部門與中醫部門合作,幫助患者減緩治療過程中的不適,使生活品質提升。
2020-03-22 11:18:27 乳癌
乳癌手術是治療局部腫瘤最重要的方式,手術過程能確定腫瘤型態與病理診斷,據此考慮後續的輔助治療選擇,不過女性往往憂心接受手術的同時,也失去了美麗性徵。專家表示,局部乳癌治療後的存活率高,且保留與全切手術後分別有機會透過整形與重建維持外形,因此患者應積極與主治醫師釐清病況,並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0-03-22 10:16:10 乳癌
乳癌嚴重威脅國內女性建康,每年新增一萬五千多名乳癌患者,且年輕族群罹癌比率愈來愈高。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提醒,抽菸、喝酒、肥胖、不運動、家族史、不良生活形態為致癌因子,如果這些危險因子都集合在一身,幾乎可說是乳癌候選人。
2020-03-22 06:24:17 血癌
年長民眾注意,如果常出現貧血、小便量減少、骨頭疼痛、容易骨折等情形,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的徵兆。一名七旬婦人長期感到骨頭疼...
2020-03-20 14:27:17 飲食與癌症
癌友在治療期間常會因食慾不振造成體重下降,影響後續治療,因此營養補充就成了患者最煩惱的事,實際上癌友只要詳記五字訣「E早...
2020-03-19 13:08:17 飲食與癌症
據調查,每3位癌友就有一位營養不良,其中以胰臟癌及食道癌癌、胃癌最高,營養不良的盛行率最高可達6成以上,而聯合報也曾調查...
2020-03-18 14:21:22 胃癌
62歲林姓男子是名工程人員,平時最愛吃香腸,一周吃3天,每次吃2至3條,與親友相聚也總是無酒不歡,經常半瓶高梁下肚,再接...
2020-03-13 00:09:00 攝護腺癌
男性年長者注意!如果長期持續腰痠背痛,且背部異常疼痛,千萬不可輕忽,恐是罹患攝護腺癌的警訊,必須及早就醫檢查診斷及治療。
2020-03-13 00:08:00 其他癌症
如果老是感覺胃悶不適、食欲降低,經腸胃檢查並無異常,但胃部不適感仍然存在,小心可能胰臟癌找上你。
2020-03-12 10:53:49 肺癌
66歲婦人5年前確診肺腺癌第四期,因癌細胞轉移至兩側大腿骨,一走路就痛得哀哀叫,每天得靠打嗎啡才能勉強止痛。在醫師協助下,她五年來使用標靶藥物並搭配每月一次的單株抗體藥物(俗稱保骨針),有效降低骨頭的疼痛,癌細胞的骨轉移範圍也縮小且維持穩定,終於解開總是痛到深鎖的眉頭。
2020-03-10 11:53:18 肝癌
68歲黃姓婦人是洗腎病患,早年曾是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月前她進行超音波追蹤時,發現有顆貼近肺部的肝腫瘤,經電腦斷層掃描後...
2020-03-09 14:54:55 肺癌
肺癌多年為我國癌症死亡排行之首,衛福部民國108年4月將肺癌等八種癌別,納入健保免疫療法,累積近一年臨床實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超過三成,讓晚期肺癌患者視免疫療法為最後一線生機。
2020-03-09 09:09:31 大腸直腸癌
一般民眾最好50歲後定期糞潛血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