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11:02:21 胃癌
亞洲比歐美有更多胃癌患者 專家:可能跟這個原因有關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傳染病的世界史》,作者石 弘之】 幽門螺旋桿菌的巧妙生存法 幽門螺旋桿菌的長度,大概是一公厘的兩百五十分之一,當胃中酸性較弱的時候,它住在胃黏膜細胞表層,以胺基酸與縮胺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0-11-03 11:02:21 胃癌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傳染病的世界史》,作者石 弘之】 幽門螺旋桿菌的巧妙生存法 幽門螺旋桿菌的長度,大概是一公厘的兩百五十分之一,當胃中酸性較弱的時候,它住在胃黏膜細胞表層,以胺基酸與縮胺
2020-11-03 10:29:08 胃癌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王雯靜領導的研究團隊應用大數據找到兩個造成胃癌惡化及轉移的關鍵生物標記,並採用目...
2020-11-03 10:18:29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從民國95年逐年攀升,大腸癌的發生人數統計至今已連續12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衛福部更指出50歲以上的人,如果終生都不做大腸癌篩檢罹患機率為7%,簡單來說,每15個人有一個人可能會罹患大
2020-11-02 11:06:10 乳癌
花蓮一名25歲的王小姐今年迎來新生命的喜悅,哺乳時卻摸到左邊乳房有硬塊,奶水還減少,沒想到一檢查竟是罹患乳癌第二期,還要...
2020-11-01 19:04:09 癌友故事
癌症希望基金會今舉行一年一度的《百人捐髮》活動,藝人劉畊宏、王婉霏的兒子劉宇恩擔任代言人,捐出留了三年的長髮。
2020-11-01 13:14:12 飲食與癌症
癌症病人常會覺得疲憊、沒胃口,還有人因此消瘦,其實這都是身體因癌細胞「搶食」營養而慢性發炎的警訊,若不及早改善,恐影響原...
2020-11-01 13:09:48 飲食與癌症
疲倦無力胃口差時
2020-11-01 12:54:59 飲食與癌症
「吃」是生活樂趣的重要來源,吃所帶來的營養也是精神和體力的來源。然而,最需要抗病體力的癌症病人,卻常因治療副作用而食不下...
2020-11-01 11:38:00 飲食與癌症
Q:癌友從哪裡攝取蛋白質較好?要不要少吃肉類?吃素會比較好嗎?
2020-11-01 11:03:26 攝護腺癌
讀者李先生在2020-10-2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 Ken-d.- Berry,Md醫師,肯恩.貝里醫師在(診療間裡的伪醫學,)一書中第110頁,男性服用,,睪固酮會導致攝護腺癌,是
2020-11-01 10:24:53 飲食與癌症
癌症病人的飲食是一大問題,怎麼吃、吃什麼?是病人及家屬最在意的事。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癌症營養已成一門顯學,低醣、優脂...
2020-10-30 02:53:16 癌友故事
「我們不是沒有核准新藥,而是納入健保時間從一年延長到三、五年,這段空窗期民眾幾乎用不起新藥。」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
2020-10-30 02:53:09 癌友故事
健保如何改革,民眾才有機會使用到最新醫療?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建議,政府應回歸全民健保...
2020-10-30 02:52:10 癌友故事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科技進步,新藥上市,但因健保給付條件嚴格,許多患者無法及時使用新藥。衛福部目前正討論健保財務改善政策...
2020-10-27 12:32:23 卵巢.子宮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傳染病的世界史》,作者石 弘之】 性愛跟香菸一樣危險 最近各界強調香菸的可怕,但性愛其實也會引發癌症。引發肝癌的「B型肝炎病毒」與引發白血病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
2020-10-26 14:15:39 淋巴癌
英國6歲小女孩伊莉莎白(Elizabeth)曾因屁股、腿劇痛被送到急診室8次,血液跟X光檢查卻一直沒發現問題,有名醫生甚至認為伊莉莎白是裝病,「以獲取看診獎品」。但最後伊莉莎白被確診為淋巴癌。
2020-10-26 11:43:27 乳癌
發現罹癌才30歲,那時在家照顧一歲多的幼兒,腹中還有四個多月的孩子,沒想到乳房硬塊不是因為餵母乳使乳腺阻塞,而是癌細胞。...
2020-10-25 12:39:56 飲食與癌症
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第一位,為陪伴民眾防癌抗癌,滄洲教育基金會今年再度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邀請台中榮總大腸...
2020-10-23 17:14:00 大腸直腸癌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屁放得越多不一定健康,有些情況會導致放屁頻率增加,若排便狀況有改變,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網路流傳「連環屁恐怕是大腸癌前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
2020-10-19 00:52:09 大腸直腸癌
放屁雖是正常生理反應,但若一整天放屁連連,或臭屁頻頻,除困擾,網路更流傳著「連環屁恐是大腸癌前兆」。胃腸科醫師表示,阻塞...
2020-10-18 00:00:00 癌友故事
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紀君霖的丈夫卡斯柏,是七年前台灣赴日進行免疫細胞療法的第一人。一路陪伴抗癌的紀君霖,最後催生台...
2020-10-17 13:13:09 乳癌
30歲的小嫻一直渴望有孩子,卻在今年6月確診乳癌,醫師告訴她,治療恐傷及卵巢功能,若想生孩子須冒著刺激腫瘤風險凍卵,挽救...
2020-10-17 09:15:41 乳癌
「以為生過孩子、餵母奶不易得乳癌。」40歲的柯小姐第一胎哺乳時發現胸部有小硬塊,退奶後硬塊完全消退,但第二胎後也出現同樣...
2020-10-17 08:58:48 肺癌
「醫師,最近空氣這麼差,我常感到胸悶,該不該去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我去做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肺部有個小結...
2020-10-15 16:33:00 大腸直腸癌
衛福部國健署發布10大癌症統計,大腸癌持續12年排名第1位,國人無不聞大腸癌色變。72歲楊老先生因跌倒而右手脫臼送醫,在骨科醫師協助骨頭復位後,傷勢已無大礙。隔周楊老先生回門診追蹤時,醫師提醒他可以免
2020-10-14 17:38:00 乳癌
乳癌是婦女殺手,台灣每37分鐘就有一名乳癌患者,嘉義基督教醫院影像醫學科醫師林姿岑說,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發現的乳癌,有...
2020-10-13 18:00:00 乳癌
今年41歲的波麗露露個性開朗,外形俏麗,看不出她過去四年經歷生死關頭。2016年她第二個寶寶剛滿一歲,重返職場才未滿一年...
2020-10-13 17:45:00 乳癌
全台每年新增1.3萬名乳癌患者,其中10%是不到40歲的年輕女性。醫師表示,年輕乳癌普遍腫瘤較大、惡性度高且易轉移,但年...
2020-10-13 15:58:00 其他癌症
邱姓船長開船往返台灣與離島,如同許多駕駛朋友,習慣嚼檳榔保持清醒,一天4、50顆家常便飯,某天發現嘴裡出現潰瘍硬塊,他買...
2020-10-12 15:39:00 其他癌症
膽管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且無論是傳統的切除或是化學治療都有其局限,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呂學儒說,隨著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