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1 09:54:40 抗癌新知
別再說「癌症是家族基因病」真正遺傳癌症不到10% 只有兩種癌例外
過去一提到「癌症家族」,許多人總覺得這是無法改變的命運。然而,隨著醫學研究不斷進步,專家指出,多數癌症並非因遺傳,而是生活習慣與環境共同造成。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11-01 09:54:40 抗癌新知
過去一提到「癌症家族」,許多人總覺得這是無法改變的命運。然而,隨著醫學研究不斷進步,專家指出,多數癌症並非因遺傳,而是生活習慣與環境共同造成。
2025-10-31 09:19:29 乳癌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死亡率第二的癌症,嚴重威脅女性健康。乳癌手術後,患者常擔心復發、傷口癒...
2025-10-30 10:45:00 大腸直腸癌
近來網路盛傳「吃冷飯、隔夜飯能預防大腸癌」的說法,引起不少民眾討論。不過,醫學界目前並無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這項論點,醫師呼籲,預防大腸癌仍應以醫界認可、具實證效果的方法為主。 醫師指出,「冷飯」
2025-10-30 09:38:55 其他癌症
藝人坣娜病逝引發關注「癌王」胰臟癌。胰臟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常等到出現黃疸、腹痛、體重驟降等跡象時已較晚期,死亡率高。醫師提醒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檢查,掌握早期發現機會。
2025-10-23 15:54:56 癌友故事
「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謠,走不盡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在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主辦的「傾聽心聲 共鳴生命」感恩餐會暨第六屆「愛.述說」頒獎典禮上,民歌天后鄭怡......
2025-10-23 10:06:14 卵巢.子宮
知名作家、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病逝,享壽60歲。她曾罹患子宮頸癌奇蹟康復,提倡以養身與心靈平衡抗癌。醫師提醒,子宮頸癌早期症狀易被忽略,定期抹片檢查是預防關鍵。
2025-10-16 16:57:43 抗癌新知
過去醫師常鼓勵癌症患者多運動,幫助提升體力和生活品質,但運動並不被視為正式的癌症治療。如今,最新研究改變了這種看法。 科學證據顯示,運動不僅能讓患者感覺更好,還能延長他們的生命,並降低癌症復發的
2025-10-16 13:39:48 乳癌
新竹60歲婦人右側乳頭濕疹時好時壞、發紅滲液,並伴隨乳頭形狀改變,原以為是皮膚病但反覆就醫超過3個月仍未改善。未料至中國...
2025-10-16 09:47:22 飲食與癌症
乳癌是女性常見的健康威脅之一,雖然遺傳與環境因素難以控制,但醫師指出,透過飲食可有效降低風險。美國癌症協會指出,乳癌確診的中位年齡為62歲,45歲以下病例較少。加州乳腫瘤科醫師巴哈娜‧帕塔克(Bhav
2025-10-15 16:12:44 淋巴癌
創作歌手黃小玫因罕見「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令人惋惜。此癌症早期症狀常與感冒相似,易被忽略,若長期鼻塞或流鼻血未癒,應盡早就醫檢查。
2025-10-14 09:35:08 其他癌症
53歲潘女士健檢發現「惡性平滑肌肉瘤」,腫瘤盤根錯節,緊緊攀住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盤踞於肝臟與心臟。由於位置險惡,許多醫學中心紛紛搖頭。台北榮總團隊以14個小時拆彈,順利完成全球罕見「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
2025-10-11 12:26:25 癌友故事
年輕、看起來健康的人,往往以為自己不會生病,但病魔卻悄悄找上門。日本一名30歲、積極健身運動的男子,無意間做個健檢就被診斷出胃癌、最後胃全被摘除。他分享抗癌的過程,並提醒外在的健康與內在的健康並不相同。
2025-10-09 13:00:00 頭頸癌
擔心鼻腔出現的異常症狀可能與鼻咽癌有關嗎?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詳細說明鼻咽癌的4大早期前兆,讓你對這個疾病的警示信號有完整的認識! 鼻咽癌4大前兆 1.單側鼻塞伴隨血絲分泌物 這是鼻咽癌常見的早期症
2025-10-08 12:00:10 肺癌
近年肺腺癌奪走多位名人生命,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被稱為「無聲殺手」。專家提醒,若出現長期咳嗽、咳血或體重驟減等肺部警訊,應儘早就醫檢查,並了解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的重要性與限制。
2025-10-07 20:35:05 肺癌
「好小子」顏正國今天驚傳離世,殯葬業網紅鋼鐵爸在臉書曝光顏正國死訊,指他在7日下午16點57分撒手告別人間,享年50歲。
2025-10-07 15:07:01 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常見的癌症之一,發生率高居第二。早期發現的病人,可以透過手術直接切除腫瘤;但如果癌細胞已經擴散,就不再是局部作戰,而是進入全身性抗戰。晚期的轉移性大腸癌,在前兩線治療階段就要把能用的藥
2025-10-07 14:54:26 乳癌
「媽媽罹患乳癌,這樣我是不是也一定會得?」這是許多女性在聽聞家人罹癌後常有的疑問。事實上,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胰臟癌等癌症都可能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當家族中出現相關癌症病例時,其他成員確實可能面臨
2025-10-07 11:13:12 乳癌
很多婦女有乳房纖維囊腫問題,必須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及攝影檢查追蹤,尤其要注意乳腺是否產生變化。若是發現乳房有惡性腫瘤,就可能須接受切除手術,以及化療、放療,而術後的保養照護相當重要。 乳癌的保養
2025-10-07 00:00:00 乳癌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其中以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早期乳癌佔多數。隨著手術與藥物治療的進步,患者存活率已大幅提升,不少人術後恢復良好,重返職場或日常生活。然而,醫師提醒,這並不代表威脅就此消失
2025-10-03 09:57:05 乳癌
日前看到報導「我跟你一樣的病,但活得好好的!Peer Navigator同儕領航員,接住癌友幽微心情。」對於身為「新病友...
2025-10-02 11:45:00 飲食與癌症
好多日常美食其實是腸道毒藥,對此,謝依蒨醫師的大腸經 痔瘡乳房外科女醫強調,定期大腸鏡檢查對現代的我們超重要! WHO警告:這些食物和吸菸一樣致癌 你常吃的「套餐」可能正在餵養癌細胞
2025-09-28 11:41:22 抗癌新知
華盛頓郵報報導,運動不僅能增進健康,甚至可能直接透過細胞機制打擊癌症。最新研究指出,單次運動後,血液中的肌肉因子濃度升高,這些物質與抑制乳癌細胞生長密切相關,其中以高強度間歇運動效果最為顯著。
2025-09-25 11:12:00 其他癌症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口腔裡有害的細菌和真菌太多,可能會讓人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增加三倍。紐約大學醫學院(NYU School of Medicine)的團隊分析近900名美國人的健康數據,發現口腔中的細
2025-09-25 09:35:04 飲食與癌症
衛福部公布,台灣每4分2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的發生除了遺傳基因之外,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統計,一半以上的癌症發生是吃出來的。不可不知7大飲食習慣特別容易招來罹癌風險,該如何改善呢? 1.不在意食物是
2025-09-19 17:04:20 其他癌症
「超人醫師」徐超斌,傳出已於昨晚(18日)於家中癌逝,享年57歲,令許多人感到不捨。鼻咽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如鼻塞、頭痛、耳鳴等又與一般耳鼻喉科疾病相似,因此常被誤為是感冒、鼻炎等,被稱為「無聲的癌症」
2025-09-09 11:45:21 飲食與癌症
大家都聽過許多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特別想吃某一種食物,反映著飲食習慣和身體變化相關連的奇妙機制,近日一段在Instagram上的影片就引起百萬網友的關注和分享,內容指出:對特定食物產生渴望可能是癌症警訊。
2025-09-05 12:28:29 血癌
出現貧血、泡泡尿或骨頭疼痛,不一定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正在悄悄發生。這是血癌的一種,大多發生在60至70歲長者,因症狀與老化相似,常被忽略,延誤診斷,臺灣每年約新增700至800位病
2025-09-05 09:19:17 飲食與癌症
癌症的生成有八成與環境、飲食因素有關,因此透過環境的改善及飲食的調整,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尤其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國內...
2025-09-02 10:11:23 乳癌
三歲的小女孩用稚嫩的筆觸畫下媽媽躺在醫院病床上打點滴的模樣,她的媽媽正因早期乳癌接受治療,孩子擔心的模樣就在畫裡,而這樣的情境,並非少數。 乳癌連年居於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
2025-08-29 09:10:17 大腸直腸癌
52歲邱先生是一名資訊工程師,長期日夜顛倒、飲食不正常且有抽菸習慣,多年前騎機車時感覺屁股腫痛但不以為意,後因副睪丸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