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0:39:14 抗癌新知
6月新制!5癌症標靶藥健保擴大給付 約775名癌友受惠
依衛福部統計,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及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前十名,攝護腺癌則為男性發生率排行前三名。為提升癌症病人的治療權益,健保署近期積極朝優先給付接軌國際指引的藥品,以提供病人更完善的治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5-20 10:39:14 抗癌新知
依衛福部統計,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及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前十名,攝護腺癌則為男性發生率排行前三名。為提升癌症病人的治療權益,健保署近期積極朝優先給付接軌國際指引的藥品,以提供病人更完善的治
2025-05-15 11:18:41 抗癌新知
相信不少人都有咬到舌頭的經驗,舌頭上的小傷口往往過幾天就會癒合,一般人也不會因此特別去看醫生。英國一名57歲的女性就在Tiktok上分享,自己如何從舌頭上的小潰瘍發現自己罹患癌症,以及六週的抗癌歷程。
2025-05-06 12:37:00 抗癌新知
57歲林先生有多年吸菸史,前年因為慢性咳嗽就醫,確診罹患肺癌,並持續在腫瘤科治療。但近月來他發現右側鼠蹊部及髖部隱隱作痛,尤其在站立、行走和夜間睡眠時疼痛狀況尤為明顯,就醫檢查發現有癌症骨轉移情形,經
2025-04-16 14:31:51 抗癌新知
癌症治療是一場漫長的戰役,期間伴隨的癌症疼痛,更是對身心的雙重折磨。根據調查,台灣約有六至七成的癌症病人面臨疼痛問題,甚至有人因為疼痛吃不下、睡不著,最終放棄治療。馬偕醫院名譽顧問醫師賴允亮指出,如今
2025-04-10 10:49:32 抗癌新知
讀者Arthur在2025-4-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平安,在FB短片上看到年紀稍大的醫生當場施打九價子宮頸癌疫苗,說可以預防六癌一病,大幅降低頭頸癌和其他癌症,CP值相當高。但CDC的建議
2025-04-08 11:05:23 抗癌新知
免疫療法為不少癌症病人帶來一線生機,但臨床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卻可能出現嚴重皮膚過敏反應,患者必須中斷治療,每百萬人約1至7人,發生率不高,但林口長庚每年約有10至20例個案。 林口長庚研究團
2025-04-01 17:28:15 抗癌新知
罹癌對每個人,甚至對每個家庭而言,都是一項重大事件,該怎麼做才能避免?事實上,有一些方法確實可以幫助降低罹癌風險。 你能百分之百預防癌症嗎? 專家指出,世上所有健康生活方式,都無法保證你永
2025-03-24 11:26:51 抗癌新知
70多歲的楊女士被診斷罹患肺癌,接受各種治療後,對於化療造成手腳麻木相當困擾。求診中醫搭配治療後,手麻逐漸改善,又能自在...
2025-03-07 17:13:22 抗癌新知
很多人在罹癌後總會問「為什麼我會得癌症」?醫師指出,基因問題其實仍是少數,大概九成的人得癌症可能是「是自找的」,不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加上環境污染,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得了癌症。 生活習慣完全
2024-12-25 09:53:00 抗癌新知
癌症連續42年居國人死因首位,國健署所公布的最新「111年癌症登記資料」,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比前一年快...
2024-12-23 01:57:10 抗癌新知
「這些病患多是藍領、一家之主,罹癌後常被迫提早退休、收入銳減!」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觀察到,不少膀胱癌...
2024-12-23 01:55:14 抗癌新知
癌症新藥推陳出新,不過弱勢病患多數無法自費負擔,為了改善上述困境,衛福部健保署推行癌症新藥暫行性支付、癌症新藥基金等政策...
2024-12-19 11:42:20 抗癌新知
衛福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了8531人。肺癌連續2年居首位...
2024-11-07 10:44:02 抗癌新知
細胞治療或免疫治療費用昂貴,部分病患或病家貸款、賣房,但治療成效不明。消基會、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和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呼籲衛福部,醫療院所應該定期公布相關治療資料,讓病患及家屬在資訊充分透明下,有所決
2024-11-07 10:26:15 抗癌新知
一般人聞癌色變,然而罹癌某方面來說也算是幸福的?日本癌症協會前主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黑木登志夫從自己兩位罹癌親人身上看到,癌症不等於宣告死刑,還有餘裕能夠安排餘生。
2024-10-13 11:16:14 抗癌新知
病友Claire罹患乳癌第二期,治療11年仍在與癌症奮鬥。罹癌初期因為年輕,治療副作用較大,容易盜汗、煩躁,與先生發生性關係時遇到阻礙。Claire說,自己猶豫再三,才向主治醫師開口求助,在醫師建議下
2024-10-11 17:16:51 抗癌新知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歷經八年抗癌,仍不敵病魔去世。對很多人來說,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很陌生的疾病,其實台灣一年有1,400人罹患此病,發生率持續上升中。神經內分泌腫瘤過去是以手術、標靶
2024-10-01 17:47:12 抗癌新知
2024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數位轉型「鼎革獎」,第四屆獲獎企業名單於10/1(一)公佈,今年的創新商模轉型獎,中小型企業首獎是采照策略顧問,同時也獲得ESG特別獎肯定。該項得獎專案自201
2024-09-28 13:11:02 抗癌新知
為精準使用癌症標靶藥物,健保署自五月起,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納入健保,適用十九種癌別,但有些標靶藥物不需要採檢...
2024-09-09 17:29:47 抗癌新知
手機大概是每個人一天中最常接觸的電子產品,因為其在使用時長時間靠近頭部,並且它們會發射一種非電離輻射的無線電波,這兩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手機可能導致腦癌這個想法最初出現的原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The
2024-08-26 00:00:00 抗癌新知
台灣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口三一一點三人,二○二二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十二點一萬多人,隨著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癌症罹病...
2024-08-25 14:57:42 抗癌新知
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免疫治療、精準醫療讓癌症變成「可控制的慢性病」,全方位的照護更顯重要。癌症已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五年存活率雖有逐漸提升,不過彰化縣癌症標準化死亡率略高於全國平均值,秀傳醫療體
2024-08-18 09:49:28 抗癌新知
一項重大研究指出,千禧世代和X世代出生的人,比二戰後的嬰兒潮世代,更有可能罹患17種癌症,包括結直腸癌、胰臟癌和肝癌等。該研究近日由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
2024-08-06 09:40:22 抗癌新知
癌症連續42年居十大死因首位,研究發現,肺癌、肝癌、乳癌等常見癌症近3成帶有MYC基因擴增或表現變異,會讓癌細胞快速生長...
2024-08-02 09:56:00 抗癌新知
過去,許多經由癌症篩檢發現的乳癌病人,一旦得知罹癌後,即便是零期,第一反應就是把工作辭了、開始茹素、放棄人生。然而,近年...
2024-07-19 11:31:12 抗癌新知
為什麼細胞會大量死亡?中研院揭密其中的原因 生命發育過程中,細胞迅速增生,分化出各種組織與器官,但增生的同時也伴隨大規模細胞死亡,這現象過去在雞胚胎中被發現,2012年正式被命名為「鐵死亡」。中研院
2024-07-19 08:00:00 抗癌新知
近年來,癌症在國人死因中佔據首位,而醫學研究已明確指出,多數癌症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少數遺傳因素外,生活環境、飲食與其他不良習慣可能導致潛在的癌症風險逐漸升高。有位六旬婦人因吞嚥困難,連稀飯也難
2024-06-09 09:38:51 抗癌新知
42歲的英國凱特王妃公開自己正在接受癌症治療。過去,癌症的發生率與年齡增長相關,近年來年輕人罹癌卻大幅增加,儘管早發性癌症(定義為18-49歲)僅占總病例一小部分,但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在全球顯著增加。
2024-05-29 11:08:44 抗癌新知
在台灣各鄉村、小鎮角落,不少肺癌及頭頸部癌症的病友,不只飽受癌症所苦,還得忍受就醫方便性不如都會型城市、無力負擔新藥藥費...
2024-05-16 14:49:17 抗癌新知
癌症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據統計,有一半的病人都有疼痛的困擾,需要使用鴉片類止痛藥來改善。鴉片類止痛藥帶來的頭暈、嗜睡等副作用,過一段時間後身體可以逐漸適應,唯有「便秘」會愈來愈嚴重,甚至一周都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