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2025失智論壇/徐文俊:阿茲海默新藥上市 「兩階段」是用藥黃金時機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今天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提醒阿茲海默症病患若要使用新藥,須先通過四關,首先,「須要有症狀」,接下來要經過正子攝影.磁振造影與基因檢測等。圖/取自聯合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今天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提醒阿茲海默症病患若要使用新藥,須先通過四關,首先,「須要有症狀」,接下來要經過正子攝影.磁振造影與基因檢測等。圖/取自聯合報

聽健康

00:00/00:00

今年兩款治療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引起醫界與許多病患家庭關注。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徐文俊指出,治療阿茲海默症新藥的黃金用藥時機為「輕度認知障礙」(MCI)與「輕度失智症」(Mide AD)階段,且須搭配健康生活習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三高等慢性病也要控制,改善效果才會顯著。

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隨著病程惡化,很容易影響人際關係、職業能力與獨立生活的能力,其中,分為阿茲海默症等退化型與血管性失智症等靜止型,也有混合型,而阿茲海默症約佔六成,血管性失智症約佔兩到三成。另外,有些病患為腦瘤等腦部疾病造成,也有病患為缺乏維生素B12、葉酸、甲狀腺功能不足等全身性疾病造成,皆屬於可逆型病因。

抗類澱粉標靶治療,助清除腦部垃圾

徐文俊解釋,過去,針對阿茲海默症以症狀治療為主,近來,阿茲海默症新藥採用「抗類澱粉標靶治療(ATT)」,可延緩惡化,這是與傳統治療很不一樣的地方,而藥物作用在於清除大腦中異常堆積的「腦部垃圾」-類澱粉蛋白,以減緩病程惡化,但目前還無法讓疾病停滯、逆轉,必須透過精準診斷,才能精準用藥。

阿茲海默症病患若要使用新藥,須先通過四關,首先,「須要有症狀」,除了症狀要輕微,也須符合年齡限制,再者,須經過「正子攝影」、「磁振造影」,正子攝影是為了確定大腦中已出現阿茲海默症類澱粉沉積病變,而使用磁振造影是為了排除過多出血、嚴重腦血腫、嚴重白質病變等情況,之後,也須「基因檢測」,排除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的基因型態,目前預估五萬人符合資格,療程約十八個月,費用達一百五十萬元。

無論有無用藥,都須搭配健康生活習慣

抗類澱粉標靶治療有多大幫助?徐文俊分析,根據研究統計,經過大約一點五年的治療,近80%病患出現顯著效果,其大腦中的類澱粉蛋白明顯獲得清除,部分病患甚至可提前停藥,而認知能力下降速度也減緩22-36%,失智嚴重度加重至下一階段機率,也減少約四成,病程進展至須他人照護風險,也減少約近五成。

「無論有無使用新藥,都需要健康生活型態等非藥物策略的介入!」徐文俊強調,失智症病患、民眾可依循「三動四高五不做,腦袋健康不會錯」方向,多維持大腦健康,三動是指運動、腦動與互動,四高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與肥胖等問題,都要積極控制,五不則是不跌倒、不抽菸、不熬夜、不鬱悶與不過度飲酒。

失智症,是「關係」的疾病  是重建關係的轉捩點

此外,家屬可以做的事包括學習、組團隊與依條件分工,徐文俊提醒,失智症是「關係」的疾病,往往病患、病患家庭面臨的,不僅是失智問題,更常面對關係的挑戰,但家人得到失智症,也可以是轉變的機會,更是重建關係、情感再連結的重要時刻,其中靈性關懷為重要解方,期待失智症病患、家人擁有更多盼望,重要的是,「盼望不在於治癒,而在於彼此靠近,盼望也不在於長命百歲,而是在於愛、創意與智慧」。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今天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建議,民眾可依循「三動四高五不做,腦袋健康不會錯」維持大腦健康。圖/徐文俊提供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今天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建議,民眾可依循「三動四高五不做,腦袋健康不會錯」維持大腦健康。圖/徐文俊提供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今天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提醒,失智症病患無論有無用藥,都須搭配健康生活型態、好好控制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與肥胖等問題,才能真正維持大腦、整體健康。記者胡經周/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今天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提醒,失智症病患無論有無用藥,都須搭配健康生活型態、好好控制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與肥胖等問題,才能真正維持大腦、整體健康。記者胡經周/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今天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說明正常老化與失智症的不同。圖/徐文俊提供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富邦人壽所贊助的「不怕失智,共向未來」2025失智照護永續論壇今天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說明正常老化與失智症的不同。圖/徐文俊提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