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風災後不敢吃搶收的綠葉蔬菜?龍鬚菜少農殘安心吃!2料理祕訣吃到鮮脆龍鬚菜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外籍男意識混亂情緒躁動四肢上束帶 部桃醫:鼠肺蟲寄生腦作祟

部桃醫師診斷外籍男子感染俗稱「鼠肺蟲」的廣東住血線蟲。圖/衛福部桃園醫院提供
部桃醫師診斷外籍男子感染俗稱「鼠肺蟲」的廣東住血線蟲。圖/衛福部桃園醫院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35歲外籍男子日前因意識混亂、噁心嘔吐被送至衛福部桃園醫院急診,入院時無法言語溝通,情緒躁動,甚至需以四肢保護性約束照護。醫師原先不排除腦部風或感染導致神經症狀,經多次檢查確認,竟是感染了俗稱「鼠肺蟲」的廣東住血線蟲。所幸在藥物與支持性治療下病情好轉,並在社工及移民署協助下順利出院返國。

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李淑媛指出,廣東住血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一種寄生性線蟲,主要寄生於老鼠肺動脈,會隨著老鼠糞便排出未成熟幼蟲。當蝸牛、蛞蝓等中間宿主誤食後也會被寄生,而人類若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蝸牛、螺類、蝦蟹等,或是誤食遭其黏液汙染染的水源、蔬果,就可能將蟲體帶入體內。

李淑媛補充,感染潛伏期約一至三周,多數人在不慎食入少量幼蟲時可能無症狀或輕微不適,但是若感染量多,寄生蟲會進入腦部或神經系統,造成腦膜炎,出現劇烈頭痛、發燒、頸部僵硬、噁心嘔吐等症狀,甚至可能引發癲癇、意識障礙、昏迷,嚴重時恐致命。

部桃說明,這名外籍男子住院期間接受多次腰椎穿刺檢查,發現腦脊髓液中嗜酸性白血球比率升高,再經聚合酶鏈鎖反應(PCR)檢測確認感染。治療以降腦壓及症狀控制為主,包含重複腰椎穿刺及使用類固醇緩解神經壓迫,病況穩定後,醫療團隊與社工單位聯繫移民署,協助其順利返國。

護理師陳俞瑄提醒,廣東住血線蟲感染非人傳人疾病,民眾日常應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蝸牛、螺類、淡水蝦蟹等食材,處理相關食物或清潔園藝時應配戴手套,並於事後徹底洗手。蔬果應以流動水反覆清洗,尤其是自家種植者更需留意,夏季為蝸牛與蛞蝓活動高峰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落實飲食衛生與食材處理,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安全。

腦部病變 二次感染 老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