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醫療.一般外科
搜尋
凡士林
共找到
71
筆 文章
-
-
2020-09-04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年紀漸長皮膚保水能力下降 醫師教這樣保養
許多民眾都有腳後跟龜裂的經驗,裂得太深到真皮層,可能會出血、疼痛。皮膚龜裂就像「農田缺水」,因缺水、缺油導致裂開,腳底沒有皮脂腺,水分易流失,便容易龜裂。加上走路時腳底不停摩擦,刺激皮膚角質層為自我保護而不斷增厚,當厚厚的角質層承受不住活動的拉扯力時,就容易在腳底形成裂傷。年紀漸長,走路量大、皮膚保水能力下降,確實比年輕時容易發生腳底龜裂。然而年紀並非唯一因素,有些人可能因為鞋子選擇不當,或「拖著腳」走路造成腳底頻繁摩擦,進而龜裂。另外,若是有免疫失調疾病,如汗皰疹、乾癬等,也容易皮膚乾燥、脫屑,造成龜裂。腳底龜裂時,通常可先擦凡士林或滋潤的乳液,「而且最好一輩子都要保養」。建議睡前擦抹並穿上襪子,讓水分鎖在皮膚上;若龜裂出現傷口,最好先請醫師開立抗生素藥膏,塗抹後再擦保濕產品。選擇合腳、有厚墊的鞋子也非常重要,尤其應改掉不良的走路習慣,避免腳底摩擦,角質不斷增生;也可使用磨腳棒或磨石,將增厚的腳皮磨掉,但必須小心地且頻率不可過高,避免受傷。如果時常保養還是一直發生腳底龜裂的狀況,建議先到皮膚科求診,請醫師評估是否有其他病理性原因,如黴菌感染、乾癬、汗皰疹等,治好疾病才能真正改善龜裂的腳跟。(諮詢╱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
-
2020-09-0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5NG行為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刮痧前中後,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刮痧對於台灣人而言相當熟悉,不論是因為夏天所引起的不適、中暑、感冒、頭痛、頭暈、肌肉痠痛等,不少人都會以刮痧的方式來進行改善,特別是在炎熱的天氣下以刮痧改善的方式更為常見。不過究竟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作法?刮的越用力、瘀血越大塊真的越好嗎?來看中醫師怎麼說!刮痧真的有用嗎?是運用什麼原理?澄明中醫診所洪碩宏中醫師表示,所謂的「痧」是一種厲氣,進入到人體會造成體表疼痛腫脹、經絡阻滯不通進而致病。刮痧是藉由「刮」的外力,對局部組織施壓,造成微血管擴張、皮下充血發紅、或是在體表產生少量出血、瘀血,用適度破壞再重啟新生的手法,調整局部的血液灌流、疏通經絡之氣血,而這些出血點也俗稱為「痧」。中醫理論大多認為氣血不通則產生病痛,若能讓我們的經絡氣血暢行通透,則所需的營養就能疏布道到全身,達到祛除穢氣、病痛趨緩的功效。哪些情況刮痧有助於改善症狀?洪碩宏中醫師指出,刮痧可以廣泛運用在疲勞所造成的頭痛、肩頸僵硬、腰背痠痛等軟組織痛症、或是感冒、中暑所導致的發燒、頭暈、噁心嘔吐、胸悶等功能失常性症候,有預防疾病、改善症狀的功效。但若是器質性問題,像是心臟病、腎臟病、肝病等深層臟腑疾病則效果有限。刮痧非人人適用,這些族群要留意洪碩宏中醫師也表示,刮痧並非人人都適合,有些群體就不宜刮痧,例如肝腎功能不良的患者、嚴重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失常、血液疾病患者、癌症病患、糖尿病併傷口癒合不良、孕婦、一歲以下幼童、以及年老體弱的長者等族群就不適合。此外,一般民眾在下列情況下,也不適合刮痧,例如空腹或剛吃飽(飯前飯後半小時)、酒醉、女性月經期間、或是正在服用阿斯匹靈等抗凝血藥的人;還有下肢水腫、靜脈曲張過於嚴重時,以及局部皮膚發炎、潰爛、傷口未癒合、或有三個月內的外傷骨折、手術疤痕等部位皆不宜刮痧。因此在刮痧之前,也要先確認自己適合與否,以免還沒改善當前的問題,反倒衍生出其它問題。不是刮得越用力越好,刮痧常見錯誤別再犯!坊間常見許多民眾認為刮痧刮得越就越好、刮越用力越好、刮到整深都是痧甚至瘀血越多越好、或者「都刮了就全身上下都刮一刮吧」等迷思。對此洪碩宏中醫師表示,刮痧力道的輕或重,需要依照被刮痧者的體質、疾病的虛實與輕重,調整力氣的大小;若是用力刮拭仍只有少許發紅,也可能代表病位較深,或是患者氣血較虛弱,此時只需輕柔地刮一刮,少許透出痧點來即可,切勿再加重力道。此外,刮痧部位或力道掌握不恰當,也會可能造成微血管破裂情形嚴重、組織過度損傷,導致恢復時間會相對漫長,非但原先病痛無法緩解,又產生新的傷害。刮痧前、中、後,中醫師教你這樣做!刮痧前,洪碩宏中醫師建議,刮痧前準備除了需先以濃度75%酒精及棉球,在局部做清潔殺菌,還要在患部塗上適量的精油、乳液、凡士林等具有緩衝效果的介質做潤滑,以免皮膚過度摩擦而受損;刮痧的器具選擇邊緣光滑、形狀方便手持的專用刮痧板或刮痧棒。常見有彎月狀、半圓形的瓷性材料或牛角板所製成。刮痧時,一般的情況下每次刮拭的總長度大約在10-15公分即可,每處約15-20下左右,如果需要刮拭的經脈較長,可以採用分段刮拭的方式,由上至下、頭頸往軀幹、再延經脈到四肢遠端。刮痧的部位,最常見於後頸部、肩膀、腰背部,包含手腳內外側都有適宜的經絡及穴道;若是一般民眾想嘗試,建議避開脊椎正中線(督脈),選擇肌肉相對豐厚的膀胱經沿線(脊椎正中線旁開約1.5、3寸)及膽經(風池到肩井穴),即從頭枕下往兩側肩膀、上背部到腰臀部,以及四肢的外側及後側面,可使邪氣從人體的表層透發而出,亦可放鬆肌肉筋膜,達到舒緩筋肉痠痛的作用。刮痧後,由於體表血液灌流增加,溫度散失較快,所以特別要注意保暖、勿著涼,並適量補充溫開水、淡鹽水、黑糖水等飲品,隔日之後,可以在患處以溫熱毛巾熱敷。一般的情況下,輕症者退痧的時間快則2-3天,病情較重者可能需要兩週的時間,而大多數人會在5-7天內消退。而這段期間,應避免生冷、油膩、辛辣厚味的飲食,並且保有充足的睡眠,適度休養生息,才能達到促進疾病改善的效果。最後洪碩宏中醫師也提醒,如果使用正確的方式刮痧過後,病情仍然沒有減輕,甚至是加重,就應當積極就診,尋求醫師的協助。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8-25 科別.一般外科
偏方毋湯!陽光辦講座 助血管瘤病友瞭解自己
小雅一出生,因左臉上碩大的葡萄酒色斑,從小遭受異樣眼光,媽媽曾經很自責,到處祈求治療方法,以「凡士林+痱子粉」、「水煮蛋+藥粉」等偏方敷在小雅臉上,結果都令人失望;直到小學三年級始求助專業醫師,至醫院進行雷射治療,每次治療讓她苦不堪言,費用也是一大負擔。大學期間小雅在陽光基金會社工建議下,參加陽光基金會血管瘤義診活動,現場有專業的醫師介紹新的治療方式,也有許多血管瘤朋友一起交流,使她感到溫馨與安心,此後也在陽光提供醫療諮詢、經濟等資源協助下穩定治療。小雅以過來人身分分享,希望大家勇於面對臉上印記,及時接受專業、正確的治療,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陽光基金會桃竹中心林瑞嬌主任表示,當孩子患有血管瘤時,家長須承擔較一般家庭更多的壓力,血管瘤醫療講座讓家長更清楚能為孩子做什麼,降低徬徨的感受,因治療被視為美容,健保不予給付,經過早期確診,抓住黃金治療時機,降低可能的醫療費用支出,並減少血管瘤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及人際互動困擾。陽光基金會長期提供先天顏面損傷、血管瘤朋友醫療諮詢、經濟、心理、就業及社會適應等服務,桃竹中心於2014開始辦理血管瘤醫療講座,今年於8月29日下午2點在陽光桃竹中心有一場免費講座,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李建智醫師主講,報名請洽(03) 427-6512分機109何社工。
-
2020-08-19 橘世代.時尚橘
極簡生活其實還不錯!原來這10樣東西你都只需要「1個」
研究與分享「極簡生活、整理思維、住宅設計」是我們最高興奮之事物,若我們熱愛的事物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是我們無上榮幸與幸福!—精準生活設計 布蘭達&維尼想要清爽的生活空間,但又不想要犧牲減少購物的樂趣,其實我們可以將某些物品的數量減少至「1個就好」,等到需要更新的時候,再好好地去選購當下最適合自己、自己也喜歡的款式!如果你想要邁向「極簡生活」,我們也分享我們自己學習極簡生活以來,發現了某些物品其實只需要1個的數量就可以精準生活囉!1.牙膏基本上每次刷牙我們都只會用到一條牙膏,而且牙膏又是各大通路都很容易就買到的物品,因此只要不多囤牙膏,我們就能省下半個抽屜的收納空間了!另外,我們可以在每次刷牙的時候觀察這一條牙膏的效果,有些牙膏標榜除垢、有些是清新口氣、有些是美白等等,我們可以根據每次刷牙的成果來決定下次要換的牙膏類型,例如這次的牙膏除垢效果不錯,但牙齒美白還能再加強,那麼下次就能改買主打美白成效的款式,如此一來我們就能隨時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並選擇當下最適合我們的產品!其實洗髮精和沐浴乳也是一樣的道理喔!如果你現在擁有許多牙膏備品也沒有關係,可以嘗試的是在消耗完所有的備品之前,先不要購買更多的牙膏,等到備品消耗完之後,就可以開始享受「1個」的樂趣囉!2.雨傘不論摺疊傘或是一般長傘,為避免難以攜帶或重量負荷太大,我們往往只會帶一把傘出門,所以雨傘也是屬於數量只需要「1個」的物品。有些人可能會區分陽傘與雨傘兩者的功能,但是如果遇到降雨機率為50%的日子,那到底要帶哪一把傘呢?不如就選擇晴雨兩用的那一把傘吧!3.隨身保溫水瓶由於我們需要隨時補充水分,所以可能都會隨身攜帶一個水瓶,加了水的水瓶其實也蠻有份量的,從家裡裝水帶出門、到公司、到健身房,其實也只需要「1個」就夠了!選擇攜帶最方便、輕巧、又有型的水瓶吧!將多餘的櫥櫃和收納櫃的空間省出來吧!4.指甲剪好用的指甲剪1把就夠了!有些人家裡好幾把指甲剪,詢問為何其他把指甲剪都不使用,多數人的回答是「我都是用最好用的這一把,但是其他把也沒壞,所以就放著!」但往往都是等到它們生鏽之後才處理掉。不如就留下最好用的那一把,剩下的就拿去二手市集或是捐贈出去吧!(在生鏽以前)5.錢包有些人會將錢包分為鈔票包、零錢包、集點卡包等等,但是在分類太多的情況之下,可能會發生在結帳時突然找不到錢的窘境,如果可以將所有支付相關的物品集中在同一個錢包當中,不但可以方便管理,也不會找不到東西!如果你有不同的外出包包來因應不同的場合搭配,那麼只有一個錢包也會比較方便進行切換和收納!6.牙刷牙刷也有分軟毛、硬毛、小頭、大頭等,每個人適合的款式也都不同,因此我們需要花一點時間嘗試才能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牙刷,同理牙膏,我們也建議大家在刷牙的時候觀察自己的刷牙情形,看看這款牙刷會不會刷起來太硬、容易出血、刷頭太大、握把太小等等,一次一人只買一把牙刷可以幫助我們「觀察自己」,下次買更好的!牙刷大約3個月需要替換一次,因此3個月再採買一次日用品應該也不會太過頻繁,可以跟牙膏一起替換!7.乳液乳液等保養品類的物品由於有「保存期限」,因此我們也建議大家持有一瓶就好,尤其每個階段我們對於保養品的需求也會跟著改變,當下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乳液會比較理想。以我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們以前曾經單純僅使用一瓶化妝水來進行保養,而不喜歡太過於黏膩的凡士林,但一兩年之後卻改用凡士林,也幸好我們每次都只購買一瓶化妝水,因此當化妝水使用完畢之後,就能夠接著使用凡士林,而不會造成保養品浪費的現象!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確定未來的我們會需要什麼,因此我們只需要先照顧現在的自己、滿足現在的需求即可,等到未來需求變化,就能因應新的變化配置適合的產品,這樣不是最精準又最環保的嗎?8.筆記本筆記本是用來記錄我們可能會忘記的事物,例如待辦清單、學習筆記等等,如果我們沒有時常翻閱,筆記本的資料一定會在極短的時間被我們遺忘,如果持有過多的筆記本,並分散在各處,那麼筆記本「本身」也會被我們遺忘!為了方便管理並隨時翻閱,其實一本筆記本就足夠了,好好地將你的寶貴知識記錄在你的專屬筆記本當中,然後隨時翻翻它、摸摸它,將筆記裡面的文字轉為實際行動,最後用身體記住所有的內容,最後抱著感謝的心情笑著送它離開,這就是我們與筆記本的相處之道!9.耳機不論我們是要工作時一邊聽音樂,或是運動時一邊聽音樂,我們都會選擇用目前手邊用起來「最順耳」的那一個吧!電子3C類的產品不像服裝有不同場合可以換穿不同的款式,我們都會使用功能最佳的那一個,而且我們一次也只能帶一副耳機,所以不如就只持有一個耳機就好!同理手機、行動電源、硬碟等3C用品喔!10.吹風機吹風機同電子3C用品也是屬於功能取向的物品,因此也只需要一支就足夠,雖然有些人會認為吹風機是消耗品,短則2~3年可能就需要更新一台,因此多幾台放在家裡也沒有關係,但是電器相關物品長時間若不使用也容易故障,所以如果家裡有好幾台的話,記得要輪流使用確保電器的良好狀況,否則還是留一台比較簡明囉!以上物品都留一個的時候,我們可以省下好多錢、省下好多時間,還有好多收納空間,而且還會獲得更多的快樂!趕快去實驗吧!本文摘自《精準生活設計-布蘭達&維尼》極減生活精選延伸↘↘↘。衣服何時整理?收納專家:每天、3階段快篩出精英衣物。擁有愈多,才發現需要的很少!「多些空間給生活、給人,而不是給物品。」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2 科別.耳鼻喉
忍不住挖鼻孔卻是防疫NG行為 醫師教你最佳處理方式
「挖鼻孔」、「揉眼睛」等小動作常在無意間把病菌帶進身體,尤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內面對境外威脅第二波疫情蠢動時,這兩種動作皆被視為「NG防疫行為」。每人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但面對看不見終點的疫情,民眾即使能忍住一時,也沒辦法終生不動鼻孔的歪腦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榮哲表示,清理鼻垢不是不行,而是應該在乾淨的狀態下清理。「十人中就有九人,每天會挖一次鼻孔或無意識去摸鼻子。」陳榮哲指出,人體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毒、細菌、灰塵等結合後,從鼻腔往食道流動,進而保持鼻腔清潔與健康,換言之,每人每天至少會吃下一公升的鼻屎。不過,當鼻前庭太乾或鼻毛太短,都可能讓鼻水無法有效地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菌結合,進而往食道流動,反而因太乾而卡在鼻孔內,成為鼻屎,讓人忍不住想清理。坊間常見的挖鼻孔方法,不脫3種類型,用手指、用衛生紙、用特別留的指甲挖鼻孔,但陳榮哲說,這3種方式都有各自的風險。鼻腔若有傷口 易增發炎機會陳榮哲表示,人類雙手每天接觸幾十萬種病菌,若用一指神功直搗鼻腔,等於是把數十萬種病菌直接放入鼻腔內,包含流感病毒、細菌、新冠病毒、感冒病毒等,體內免疫系統雖會在第一時間抵禦外敵,但當免疫系統沒這麼強壯時,就是病菌開始作祟的時刻。用手指頭挖鼻孔時,若鼻腔恰好有傷口,此舉就會增加鼻腔發炎的機會,傷口結疤後,一陣癢感襲來又誘發挖鼻孔的動機,反覆挖了結疤又挖,最終可能導致萎縮性鼻炎、鼻粘膜萎縮、鼻水分泌減少,降低鼻腔防禦功能,容易出現慢性氣管炎、鼻竇炎等疾病。愛用手挖 鼻內長痘痘機率高臨床也發現,愛用手挖鼻孔的民眾,鼻孔內長痘痘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陳榮哲說,幾乎所有鼻腔毛囊炎的患者都是愛挖鼻孔所致,且鼻腔內毛囊炎相對難處理,有些患者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而危及生命。陳榮哲表示,使用衛生紙或面紙揉成圓柱狀挖鼻孔,看似安全,其實造成鼻腔傷害的風險恐怕比手指更嚴重,衛生紙或面紙質地柔軟,但跟鼻腔內組織相比,仍是相對粗糙,且許多人常用旋轉方式把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入鼻腔,非常容易造成鼻腔破皮、受傷。流鼻血 建議用手捏兩側鼻翼同理,當流鼻血時,也不要用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進鼻孔中止血,反而會更傷傷口,建議用手捏住兩側鼻翼,頭往前傾,約10分鐘內就能止血,也不會增加鼻孔內傷口的負擔。至於留指甲專挖鼻孔的民眾,這是最不建議的做法。陳榮哲指出,通常留指甲挖鼻孔的民眾,雖然自稱「專用」,實際上常兼具挖耳朵的功能,東挖西摳,殘留病菌恐更多,加上指甲尖銳,更容易讓鼻腔受傷。陳榮哲建議,若要用手指頭挖鼻孔,最好先徹底洗手,並在乾淨的環境中進行,例如在家裡;或者用「擤」的方式,將鼻屎擤出來,擤鼻屎時,不要兩個鼻孔一起出氣,而是壓住一側的鼻孔,單側擤鼻屎,才不會造成耳朵的壓力。最好方式 拿棉花棒塗凡士林最好處理鼻屎的方式,則是拿棉花棒塗抹凡士林,去除癢感後,透過人體自我機制排除,不需要特別刻意去清理。平時則建議讓鼻孔「暖一點」,戴口罩或是塗凡士林保濕,能避免鼻屎帶來的癢感,降低想挖鼻孔的欲望。
-
2020-08-12 科別.耳鼻喉
實在忍不住不挖鼻孔怎麼辦? 醫師教你這一招
「挖鼻孔」、「揉眼睛」等小動作常在無意間把病菌帶進身體,特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內面對境外威脅,第二波疫情蠢動,這兩種動作皆被視為「NG防疫行為」。面對看不見終點的疫情,民眾即使能忍住一時,也沒辦法終生不動鼻孔歪腦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榮哲表示,清理鼻垢不是不行,而是應該在乾淨的狀態下清理。「十人中就有九人,每天會挖一次鼻孔或無意識去摸鼻子。」陳榮哲表示,人體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毒、細菌、灰塵等結合後,從鼻腔往食道流動,進而保持鼻腔清潔與健康,換言之,每人每天至少會吃下一公升的鼻屎。不過,當鼻前庭太乾或鼻毛太短,都可能讓鼻水無法有效地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菌結合,往食道流動,反而太乾而卡在鼻孔內,成為鼻屎,讓人忍不住想清理。坊間常見的挖鼻孔方法,不脫三種類型,用手指、用衛生紙、用專門挖鼻孔的指甲清理,但陳榮哲說,這三種方式都有各自的風險。陳榮哲表示,人類雙手每天接觸幾十萬種病菌,若用一指神功直搗鼻腔,等於是把數十萬種病菌直接放入鼻腔內,包含流感病毒、細菌、新冠病毒、感冒病毒等,體內免疫系統雖會在第一時間抵禦外敵,但當免疫系統沒這麼強壯時,就是病菌開始作祟的時刻。用手指頭挖鼻孔時,若鼻腔恰好有傷口,此舉就會增加鼻腔發炎的機會,傷口結疤後,一陣癢感襲來又誘發挖鼻孔的動機,反覆挖了結疤又挖,最終可能導致萎縮性鼻炎、鼻粘膜萎縮、鼻水分泌減少,降低鼻腔防禦功能,容易出現慢性氣管炎、鼻竇炎等疾病。臨床也發現,愛用手挖鼻孔的民眾,鼻孔內長痘痘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陳榮哲說,幾乎所有鼻腔毛囊炎的患者都是愛挖鼻孔所致,且鼻腔內毛囊炎相對難處理,有些患者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而危及生命。陳榮哲表示,使用衛生紙或面紙揉成圓柱狀挖鼻孔,看以安全,但造成鼻腔傷害的風險恐怕更比手指更嚴重,衛生紙或面紙質地柔軟,但跟鼻腔內組織相比,仍是相對粗糙,且許多人常用旋轉方式把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入鼻腔,非常容易造成鼻腔破皮、受傷。同理,當流鼻血時,也不要用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進鼻孔中止血,反而會更傷傷口,建議用手捏住兩側鼻翼,頭往前傾,約10分鐘內就能止血,也不會增加鼻孔內傷口的負擔。至於養指甲專挖鼻孔的民眾,這是最不建議的做法。陳榮哲表示,通常留指甲挖鼻孔的民眾,雖然自稱「專用」,實際上常兼具挖耳朵的功能,東挖西摳,殘留病菌恐更多,加上指甲尖銳,更容易讓鼻腔受傷。陳榮哲建議,若要用手指頭挖鼻孔,最好先徹底洗手,並乾淨的環境中進行,如在家裡;或者用「擤」的方式,將鼻屎擤出來。擤鼻屎時,不要兩個鼻孔一起出氣,而是壓住一側的鼻孔,單側擤鼻屎才不會造成耳朵的壓力。最好處理鼻屎的方式,則是拿棉花棒塗抹凡士林,去除癢感後,透過人體自我機制排除,不需要特別刻意去清理。平時則建議讓鼻孔「暖一點」,戴口罩或是塗凡士林保濕,能避免鼻屎帶來的癢感,降低想挖鼻孔的欲望。•鼻孔保濕防挖技巧1. 戴口罩讓鼻腔保持溫暖2. 別過度修剪鼻毛3. 減少接觸忽冷忽熱環境4. 鼻腔乾燥時可塗凡士林資料來源/陳榮哲醫師製表/記者陳雨鑫
-
2020-08-12 科別.皮膚
凡士林內的石蠟,會破壞皮膚調節機制,是真的嗎?
凡士林的主成分是石蠟(petrolatum),為化學上相當安定的物質,因與水不互溶,在保養及化粧品中,被當成是油性鎖水保濕劑,惰性很高,幾乎不會和其他物質產生化學變化,也幾乎不會氧化和變質,塗於皮膚表面可有效阻擋水分蒸發,是最常見的保濕成分。我國與歐美各國均允許石蠟添加於化粧品中,據國內的化粧品原料基準規範,化粧品所使用的石蠟原料來源應由精製而得,並定有雜質的限量及檢測。石蠟本身為安全性高的物質,目前尚未有研究指出,作為皮膚外用時會破壞皮膚調節機制,民眾不需過度擔憂。食藥署提醒,「正確選擇」及「適當適量」的使用,購買產品時,應選擇標示完整,避免選購來源不明或過期的產品。原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
-
2020-08-02 新聞.健康知識+
天然手工皂對肌膚好? 揭開你必須知道的4真相
近幾年來,標榜「天然」、「手作」的產品很夯,坊間也推出不少宣稱「溫和、不乾燥、不刺激」肌膚的各式各樣手工皂,不過,所有的手工皂真的都適合每個人使用?手工皂並非無風險 可能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在他的門診中,每個月都有2、3例因使用手工皂出問題的人就醫,尤其不少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在使用了標榜天然的手工皂沒多久之後,異位性皮膚炎就可能變得更為嚴重,常會出現嚴重脫皮、紅腫等症狀,必須給予口服抗組織胺、塗抹凡士林、保濕劑等治療,紅腫才告逐漸消退。手工皂都是偏鹼性的,但只要不過鹼且接觸皮膚時間不要太久,手工皂對於皮膚的傷害並不大;然而,手工皂原料標榜使用天然油脂、鹼劑或香料色素等成分,其實這些都屬於化學成分,所以並非宣稱「手工皂」,就表示完全無風險。手工皂 常見4種挑選問題1. 不同膚質挑選不同油脂的「皂」手工皂的溫和度與選用的油脂有關,若是使用含脂肪酸鏈長較短的油脂做出來的「皂」,清潔力較強,刺激性也較大,長期使用的話,恐造成皮膚乾燥、脫皮、緊繃,甚至還可能引起皮膚炎;而鏈長較長的油脂做出來的「皂」,則清潔力較弱,但也較為溫和。所以,選擇手工皂時,根據不同的膚質耐受性,也需要挑選不同的產品。2. 品管參差不齊易變質孳生細菌製造手工皂時會需要加入多種油脂,甚至有些製作過程中還會添加蔬菜、水果及萃取液,這時候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防腐,成分很容易變質、孳生細菌或黴菌。當皮膚有傷口時,如果遭受病菌入侵,就容易引發感染。3. 成分愈複雜傷害皮膚風險愈大為了強調自家手工皂的特殊性,不少人會在手工皂中加入各種精油與植萃,但添加的成分越多種,對於皮膚來說,反而風險越高。如果有過敏體質的人,使用這些產品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根本就很難搞得清楚是對哪一種成分過敏。4. 添加香精太香恐會致過敏有些手工皂聞起來特別香,很有可能加了香精,因此,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尤其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或容易過敏的人,建議購買任何手工皂、清潔用品時應注意,在使用前不妨先做皮膚過敏測試,以免誘發過敏反應。盡量挑選弱鹼性手工皂 成分簡單為宜趙昭明建議,最好挑選有信譽的品牌,並且盡量選擇弱鹼性的手工皂。他解釋,因為人的皮膚屬於弱酸性,最好不要再用過鹼的產品,一般來說,選擇pH值9以內的產品較適當;此外,購買時看清楚成分,盡量不要挑選成分太複雜的產品,以免增加過敏的機會。
-
2020-07-28 該看哪科.皮膚
天然手工皂溫和、不刺激對肌膚較好?4個你必須知道的真相
近幾年來,標榜「天然」、「手作」的產品很夯,坊間也推出不少宣稱「溫和、不乾燥、不刺激」肌膚的各式各樣手工皂,不過,所有的手工皂真的都適合每個人使用?手工皂並非無風險 可能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在他的門診中,每個月都有2、3例因使用手工皂出問題的人就醫,尤其不少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在使用了標榜天然的手工皂沒多久之後,異位性皮膚炎就可能變得更為嚴重,常會出現嚴重脫皮、紅腫等症狀,必須給予口服抗組織胺、塗抹凡士林、保濕劑等治療,紅腫才告逐漸消退。手工皂都是偏鹼性的,但只要不過鹼且接觸皮膚時間不要太久,手工皂對於皮膚的傷害並不大;然而,手工皂原料標榜使用天然油脂、鹼劑或香料色素等成分,其實這些都屬於化學成分,所以並非宣稱「手工皂」,就表示完全無風險。手工皂 常見4種挑選問題 ❶不同膚質挑選不同油脂的「皂」手工皂的溫和度與選用的油脂有關,若是使用含脂肪酸鏈長較短的油脂做出來的「皂」,清潔力較強,刺激性也較大,長期使用的話,恐造成皮膚乾燥、脫皮、緊繃,甚至還可能引起皮膚炎;而鏈長較長的油脂做出來的「皂」,則清潔力較弱,但也較為溫和。所以,選擇手工皂時,根據不同的膚質耐受性,也需要挑選不同的產品。❷品管參差不齊易變質孳生細菌製造手工皂時會需要加入多種油脂,甚至有些製作過程中還會添加蔬菜、水果及萃取液,這時候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防腐,成分很容易變質、孳生細菌或黴菌。當皮膚有傷口時,如果遭受病菌入侵,就容易引發感染。❸成分愈複雜傷害皮膚風險愈大為了強調自家手工皂的特殊性,不少人會在手工皂中加入各種精油與植萃,但添加的成分越多種,對於皮膚來說,反而風險越高。如果有過敏體質的人,使用這些產品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根本就很難搞得清楚是對哪一種成分過敏。❹添加香精太香恐會致過敏有些手工皂聞起來特別香,很有可能加了香精,因此,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尤其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或容易過敏的人,建議購買任何手工皂、清潔用品時應注意,在使用前不妨先做皮膚過敏測試,以免誘發過敏反應。盡量挑選弱鹼性手工皂 成分簡單為宜趙昭明建議,最好挑選有信譽的品牌,並且盡量選擇弱鹼性的手工皂。他解釋,因為人的皮膚屬於弱酸性,最好不要再用過鹼的產品,一般來說,選擇pH值9以內的產品較適當;此外,購買時看清楚成分,盡量不要挑選成分太複雜的產品,以免增加過敏的機會。延伸閱讀: 洗澡用香皂or沐浴乳好? 專家分析各別特性及風險 洗髮精含矽靈害禿頭? 其實是你洗髮時犯了4個錯誤 
-
2020-05-15 橘世代.時尚橘
「自助染髮」該怎麼做才不傷身,4步驟要注意!
不分年齡,大家都希望透過外觀上的變化,讓自己展現更多自信,除了化妝保養外,染髮也是直接展現自我個性的一種表現。染髮,不管是為了遮掩白頭髮,又或者是為頭髮增添色彩,許多人的染髮頻率越來越高,然而劣質的染髮劑和不正確的染髮方式,卻可能造成身體、頭髮的健康傷害,應該如何正確又安全的染髮呢?訪問專業髮型師後,有4件事情在染髮前一定要特別注意。一、選用標示明確的染髮劑慎選染髮劑,是安全染髮的首要條件。市面上琳瑯滿目的染髮劑,許多人會直接看到想要的顏色、明亮的包裝,就被吸引購買,反而忽略產品標示。市面上也有標榜植物性的染髮劑,選用時一定要看清楚成分,尤其是染髮周期性比較高的人,常常使用染髮劑,對於標示是否明確得更加注意。二、染髮前的敏感性測試建議在染髮之前,可以先透過肌膚的敏感測試,來確認商品對於肌膚與頭皮是否會出現敏感症狀。可以塗抹少許的染髮劑在耳後皮膚,每隔10分鐘觀察一次,是否有發熱、紅腫、疼痛的現象,再決定是否全頭染髮。三、頭皮有傷口不要染髮除了過敏反應會出現紅腫問題之外,頭皮如果有傷口,也千萬要停止染髮。染髮劑畢竟是一種化學物質,頭皮上如果有青春痘、抓傷、泛紅的狀況,對於頭皮來說,是嚴重的傷害,還可能導致頭皮潰瘍。四、染髮劑別接觸肌膚、頭皮通常染髮劑包裝內會附上塑料手套,千萬要戴上再使用,以保護手部肌膚。染髮前可在耳朵、髮際、脖子先塗抹凡士林,保護肌膚不被染髮劑的化學成分過度刺激。【關於你不知道的白髮大小事↘↘↘】。長出白髮的6大原因 注意!有可能是健康出問題。如何染髮不傷身? 醫師教你染髮小撇步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