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守信/令人懷念的迴診
【元氣周報/簡守信(臺中慈濟醫院院長)】
如果現在醫院裡的內、外科主任還存有底下的幻想,那就應該請精神科的同事看看是不是罹患了妄想症。
大主任迴診,後面跟著一大群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和實習醫生(現已改稱「實習醫學生」)。如果要看跨樓層的病人,當然只有尊貴偉大的主任能坐電梯,其他人則在目送主任進電梯後,就得三步併兩步的跑到下個病房區,在電梯門打開前的一瞬間氣喘喘地就定位,再畢恭畢敬地站在電梯兩旁,等著英明的主任繼續引領大家。整個迴診下來,真可以說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回到目前狀況則是:科主任腳步沉重、踽踽獨行出現在病房;若要看別樓層的病人,則是主任三步併兩步的爬著樓梯,把擠不進擁擠電梯的原因昇華成「節能減碳愛大地」。
也許有些人會懷疑那種威權式的大迴診與現代醫療強調的證據醫學格格不入,本來就該走入歷史。但在記憶的長廊中卻浮現一個三十多年前,只參加過兩次,至今仍歷歷在目,且收穫豐碩的大迴診。
那是一個固定在每星期六早上的全病房大迴診,雖不會有大陣仗的病房騷動,但特別是護理站的肅殺之氣,竟然提前到星期五晚上就已經開始。
實習醫師忙著將X光片描繪在病歷上。住院醫師除了要修改實習醫師的病歷外,還得把抗生素使用的起訖日,標示在病歷首頁,這樣藥物的使用效果就會和心跳、呼吸和體溫的曲線有了呼應;如果已經用了好幾天的抗生素,高燒依舊在時,這種不和諧的對撞線條自然會提醒醫師:「有沒有根據最新的細菌培養報告來更改抗生素?」
忙完抗生素後,再趕緊看看手術紀錄,有沒有不慎把工筆寫實描繪成抽象寫意,把大腸畫成「我是一片雲」?
另外一個整理重點是:「病人吃幾顆藥?」如果大教授發現病人一次得吞下超過六顆藥時,病房刮起一陣風暴的可能性就會大增!
「消腫的『味素藥』為什麼要開給病人吃?開完下肢骨折的刀,病患腳會有點腫是自然現象,但只要腳抬高或者用彈性繃帶壓迫,腫脹情形會漸漸消除。再加上吃這麼多顆藥,病人胃口怎麼可能好?營養不好,病人的傷口又怎麼會很快癒合?」
大夥被電幾次之後,開立藥物自然也走簡樸風格,那種病人吃飯配藥的情形不復得見;奇怪的是,病人真的恢復得比較好!
這樣的大師,這樣的迴診,雖也不復得見,但著實令人懷念。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日隨報附贈,12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簡守信/豬公的毒口水
簡守信/蘇東坡可嚼檳榔,為什麼我不可以?
簡守信/人面桃花與哈姆立克
簡守信/史上最慘的瞌睡——宰予晝寢
簡守信/烏紗帽與高血壓
簡守信/君子怎可遠庖廚
簡守信/男嬰 為何穿藍衣誕生?為何蓋腳印?
簡守信/是誰規定一天要吃三餐?
簡守信/H7N9的另類受害者
簡守信/切乳防癌乳房依舊在 只是乳腺無
簡守信/戒指緊箍咒
簡守信/開刀選農曆七月 安啦!
簡守信/診間裡的風水
簡守信/替馬桶講句公道話
簡守信/打開外科滄桑史
簡守信/腦袋開天窗
簡守信/頭骨拼圖
簡守信/不擠兌、不收費的骨骼銀行
簡守信/我的疼痛會轉彎
簡守信/醫院與菜市場
簡守信/神的掛號單
大愛醫生館 捧紅簡守信
簡守信/養「病」千日 用在一「生」
簡守信/在屠宰場 遇見心臟外科醫師
簡守信/杜德偉在開刀房
簡守信/漫談「口水」戰
簡守信/病房大閱兵——床邊教學
簡守信/人面桃花與哈姆立克
簡守信/開刀房裡的絞肉機
簡守信/修補心臟 修補心傷
猜你喜歡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