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隱翅蟲活躍期,宜蘭縣衛生局昨天提醒民眾自我保護,從事戶外活動,盡量穿著遮蔽性衣物或用驅蟲液,關燈或關窗防蟲入侵,蟲停身上,吹走就好,千萬別打死,避免蟲體噴出毒液。
衛生局昨天指出,6月到9月是隱翅蟲出沒的高峰期,住家周圍如有不常整理的公園或空地,要特別注意,尤其在陰雨濕熱的天氣,如整地、伐木或除草,隱翅蟲活動性更強,甚至會傾巢而出,目前一期稻作收割,又是出遊旺季,戶外活動多,更要小心。
衛生局表示,隱翅蟲不會咬人,但體內有「隱翅蟲素」毒液,如果民眾打死牠,讓蟲體破裂,毒液噴溢在皮膚上,會造成皮膚炎,因此又被稱為「報復蟲」。
【2014/07/25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