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冠狀病毒
共找到
2395
筆 文章
-
-
2022-04-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竹市新增1女童確診 與確診男童為相同保母照顧
新竹市今天新增1名確診者案26955,為8日公布確診個案的匡列接觸者,目前共匡列4名同住家人進行採檢及居家隔離。新竹市政府衛生局長吳欣席透過新聞稿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者案26955為未滿5歲女童,與昨天公布的案26389(未滿5歲男童)受同一個保母照顧,匡列居家隔離PCR(核酸檢測)採檢陽性確診,因此無公共場所足跡。此外,新竹市政府衛生局說明,新竹市光復高中已有2例外縣市確診個案,市府教育處已請光復高中依校園防疫措施,一校2人確診全校停課10日辦理,從4月9日起停課至4月18日,4月19日復課。
-
2022-04-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個案384例、境外123例 陳時中:本土病例仍在高點
國內新增50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84例本土個案及123例境外移入,有6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個案仍在高點,新北市增146例最多,高雄市有58例居次,其中有50例都來自娛樂圈新增病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84例本土病例,為187例男性、19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27日至4月8日,其中包含185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46例),高雄市(58例),台北市(54例),基隆市(31例),桃園市(25例),花蓮縣(24例),新竹縣(9例),新竹市(8例),屏東縣(7例),宜蘭縣及台南市(各5例),台中市(4例),雲林縣(3例),苗栗縣(2例),嘉義市、彰化縣及台東縣(各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67例男性、5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印尼(12例)、越南(11例)、新加坡(3例)、英國、韓國、法國(各2例)、柬埔寨、加拿大、菲律賓、美國、香港、泰國、帛琉(各1例)移入,另84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27日至4月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269,75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243,042例排除),其中26,263例確診,分別為8,498例境外移入,17,71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9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4-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研究:感染Omicron症狀出現時間較Delta短
一項英國對施打疫苗者的研究顯示,感染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人平均來說出現症狀時間比Delta少約2天。那些研究個案是出現突破性感染後,以智慧型手機記載他們的COVID-19症狀。研究的作者寫道:「雖然有待病毒載量的研究確定,但出現症狀的時間較短意味著傳染期可能也較短,這將對工作場所的健康政策及公共衛生指南造成影響。」這份研究是依據Zoe COVID應用程式所獲取的數據做成,此應用程式蒐集自行回報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感染症狀;研究也發現,相較感染Delta的人,染上Omicron出現症狀者,最後必須住院的可能性低了25%。儘管目前已知Omicron的症狀都較輕微,但這份研究特別的地方在於其詳細的分析,以及只分析已接種疫苗並志願提供資訊者的數據,這修正了先前因為分析不同接種狀態者資料造成的誤差。在這次的研究中,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兩組數據,在2021年6月1日到11月27日的病例中,當時感染Delta者占比超過70%,而從2021年12月20日到2022年1月17日,則有逾70%病例源自Omicron。兩組各約5000個病例,在病患的年齡、性別、接種幾劑疫苗等變數上幾乎相同。與Delta相比,Omicron患者症狀的持續時間較短,若是曾接種3劑疫苗的人,這樣的情況更是明顯。在染疫病毒株主要是Delta的時期,出現症狀的平均時間是7.7天,但在Omicron主導期間,症狀持續的時間僅4.4天,或少了3.3天。在接種2劑疫苗的病例中,在染疫病毒株主要是Delta時期,出現症狀的平均時間是9.6天,但Omicron主導期間,症狀持續時間為8.3天,相較之下只差1.3天。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82例新高、境外149例 陳時中:個案數還會往上
國內新增5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82例本土個案及149例境外移入,有7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確定病例是這波疫情以來這幾天最多,觀察到很多傳播鏈,目前觀察本土個案數還會往上增加。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82例本土病例,為188例男性、19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29日至4月7日,其中包含165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11例)、台北市(87例)、高雄市(59例)、基隆市(41例)、桃園市(28例)、花蓮縣(16例)、嘉義縣(8例)、新竹縣(7例)、台南市及屏東縣(各5例)、台中市(4例)、新竹市(3例)、金門縣、宜蘭縣及雲林縣(各2例)、苗栗縣及彰化縣(各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82例男性、6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17例)、美國(6例)、印尼(5例)、德國(3例)、新加坡、法國、瑞士、英國及澳大利亞(各2例)、義大利、西班牙、韓國、中國及泰國(各1例)移入,另103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7日至4月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223,93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197,836例排除),其中25,756例確診,分別為8,375例境外移入,17,32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9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已大規模採購藥物 輝瑞口服藥規劃10萬人份以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已準備大規模採購COVID-19口服藥物,輝瑞口服藥規劃採購10萬人份以上;另下週將討論輕症在宅照護指引,會由部分縣市先試辦。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進行「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專案報告,會前他接受媒體聯訪提及,已準備準備大規模採購口服藥物。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質詢時詢問,何時會準備大量採購口服藥物、採買數量與何時引進等。陳時中答詢表示,目前數量尚在洽談,雖較難估計確切數量,但目標規劃以不低於國際水平的數量來購買。陳時中也提及,輝瑞口服藥Paxlovid目前仍需要搶貨,台灣訂購的數量約有1.5萬人份尚未到貨,但後續還會新採購,將以10萬人份以上的數量來規劃。民進黨立法委員吳玉琴也提及藥物採購議題,陳時中表示,輝瑞口服藥Paxlovid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目前採購總量為2.5萬人份,將分3季抵台。他提及還會另外採購,「現在增購的量比以前的量與規模還要大很多」。此外,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質詢提及輕症在宅照護指引,以及預計何時啟動。陳時中答詢說,預計在下週指揮中心會議定案,但可能面臨可行性、社區溝通等問題,故將徵求地方政府的意願,先採縣市試辦形式。陳時中說,可能的問題方向包含住宅條件與社區情況為何,關懷中心如何提供更好的關懷服務以免確診者生活遭遇困難,更重要的是架構遠距醫療平台,若有醫療需求時可供諮詢,病況加重時可立即轉介住院。蔣萬安以韓國為例,輕症在宅照護可透過APP在家看診拿處方箋,陳時中表示,台灣已有智慧醫療平台,但過去使用範圍沒這麼大,未來上路需要壓力測試,是現在正在努力的方向。陳時中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及檢疫與隔離天數是否進一步縮短至7天,他表示,目前先將邊境檢疫措施執行完善,並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指揮中心會持續評估縮短檢疫或隔離天數至7天事宜,但沒這麼快決定,因3月7日才將檢疫隔離天數縮短至10天,若從3月17日起算,1個月觀察期至4月17日。陳時中說,現在台灣走向減災的階段,會朝向讓重症醫療更完善,隔離措施也漸漸放寬;居家檢疫或隔離都是以在宅為主,居家隔離部分過去是1人1室,現在放寬同住家人同為隔離者可在適當清消下共用衛浴。媒體提問,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及與病毒共存議題,質疑邊境檢疫天數縮短,是疫情爆發原因。陳時中回應,若真的走向與病毒共存階段,就不須檢疫,現在採取有效管理方式,並沒有一下子就進入完全與病毒共存。至於邊境管制是否會再調整,他表示,等目前穩定再說。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連6日破百…醫估Omicron恐燒3個月 陳時中:台灣才剛開始
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推論疫情尚未達高峰期,有醫師預估Omicron恐燒3個月,指揮官陳時中提醒,台灣疫情才剛開始,走向值得觀察。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延燒,國內有醫師分析歐洲疫情,法國、德國、英國約半個月至1個月境內疫情可達到高峰,各國幾乎花2到3個月才能平穩,外界關注此疫情趨勢可否適用台灣。陳時中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表示,醫師分析的是以往已產生的疫情,大約是這樣進程,但他認為,以現在台灣的傳播情形分析,到高峰會更快,台灣才剛開始而已,值得持續觀察。指揮中心今天也公布新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是新增2例的桃園電商工作室群聚,序列出爐確診為Omicron亞型BA.2變異株,這組序列是至今台灣本土疫情個案中未見過的序列。本土個案連續6天單日新增個案超過百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現階段較難計算不明傳播鏈,許多縣市個案屬於社區感染,疫調重心轉移到匡列接觸者採檢,由過去零星個案的上游溯源政策,改為往下游圍堵疫情。羅一鈞說,現階段以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占據大部分本土群聚傳播鏈,如基隆小吃店、大潭電廠工程、樹林科技廠、台中婚宴等群聚;只剩下新北中和某社區群聚,是唯一桃機BA.1株序列延伸至今。根據指揮中心統計COVID-19醫療資源,全國專責及負壓病床總床數為3881床,空床數2556床,空床率65.9%;47家中央集中檢疫所總床數為6372床,其中2874個空床,空床率為45.1%,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僅2家共402床,其中還有6個空床,空床率僅1.5%。陳時中強調,現階段中央集中檢疫所並非皆安排輕症患者入住,還有隔離檢疫者,預計逐漸清空,不再收檢疫隔離對象,會將集檢所6372床保留90%以上量能,作為確診者的收治處所。至於中央要求各縣市均應籌設加強版防疫旅館至少50間,陳時中說,預估還需要2週才會開始有成績,現在各縣市一般防疫旅館都是住著一般隔離者或入境檢疫者,清空後需要時間消毒,才會轉型為加強版防疫旅館。
-
2022-04-06 該看哪科.感染科
高雄長庚研究發現 SARS康復者注射新冠疫苗抗體高
COVID-19疫苗已打到第3劑,高雄長庚研究團隊發現,曾感染SARS的康復者接受COVID-19疫苗後,可誘發出高濃度抗體,顯示具免疫記憶,或許可作為未來開發長效型疫苗的研究方向。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發表上述發現。感染醫學科主任李允吉說,從香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病例可看出,沒打疫苗者占近7成,且年齡逾60歲以上占約9成,顯示施打疫苗仍是相當重要的防疫措施。不過現在疫苗已打到第3劑,甚至還可能打第4劑,代表疫苗抗體效價不高,會隨時間消減,盼研究發現有助未來開發更長效型的疫苗。李允吉說,研究發現,18年前曾感染SARS的康復者,即使只施打1劑AZ疫苗,就能比施打2劑AZ疫苗者誘發更強的抗體效價。這些康復者的血清也送林口長庚研究分析,尚未發表進一步結果,但初步看,面對COVID-19病毒成效不錯。李允吉指出,SARS康復者免疫細胞對冠狀病毒有記憶,對新冠病毒也有免疫記憶性反應,即使康復者已感染18年之久。感染醫學科副主任陳怡君說,冠狀病毒有許多「棘蛋白」結構,會進一步侵入宿主細胞造成感染。疫苗接種者的血清可偵測到「棘蛋白」抗體,但不會有核衣殼蛋白(Nucleocapsid)抗體反應。但若感染過SARS,這2種抗體反應均可被檢出。陳怡君說,去年疫苗陸續輸台,醫護是優先施打對象,無意間發現有只打1劑AZ的員工,抗體濃度竟比接受2劑AZ疫苗但未曾感染SARS者高出許多。因此聯繫多名過去感染SARS者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SARS康復者的「棘蛋白」抗體增加幅度,比較接種1劑和2劑疫苗且未曾感染SARS的健康受試者分別提升68倍及8.5倍。SARS康復者也呈現核衣殼蛋白抗體反應。新冠疫情進入第3年,長庚研究團隊指出,新一代疫苗否能誘導出持久性免疫反應,將成終結疫情的關鍵。而未來疫苗研發方向,可朝結合SARS-CoV-1和SARS-CoV-2「棘蛋白」的新型疫苗方向開發,以誘導具持久性免疫力。
-
2022-04-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281例再創新高 新北市增加115例最多
國內新增35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1例本土個案及78例境外移入,有2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個案數持續增加,新增281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1例本土病例,為148例男性、13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3月3日至4月5日,其中包含125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15例)、台北市(45例)、高雄市(37例)、基隆市(26例)、桃園市(17例)、新竹縣(12例)、花蓮縣(8例)、新竹市(6例)、宜蘭縣(4例)、台中市、彰化縣及嘉義縣(各2例)、苗栗縣、雲林縣、台南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51例男性、25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別自越南及印尼(各10例)、菲律賓(7例)、泰國(3例)、韓國及瑞士(各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香港及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36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9日至4月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175,00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149,504例排除),其中25,225例確診,分別為8,226例境外移入,16,94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9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4-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60多歲婦打滿3劑疫苗 染COVID-19釀中症幸無肺炎
國內本土COVID-19疫情未歇,指揮中心公布,確診病例中今天新增1名中症患者,為60多歲女性,已完整施打3劑疫苗,無肺炎症狀,沒住加護病房,有使用瑞德西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記者會中說明,新增1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中重度以上個案,為60多歲本國籍女性,屬於中度感染,有糖尿病史,曾接種3劑疫苗。陳時中說,個案因匡列為接觸者,4月2日採檢陽性確診,CT值14.7,目前住院隔離,血氧濃度會降至90-92%,但胸部X光無明顯肺炎,也無呼吸喘或其他呼吸道症狀,已使用瑞德西韋治療中,目前無發燒、生命徵象穩定,續於隔離病房觀察治療中,未住加護病房。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1月1日至4月3日本土病例共1846例,其中1841人為輕症或無症狀者、占比為99.73%,中重症及死亡個案共5人、占比為0.27%。中重症個案4人,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死亡人數維持1人,為80多歲長者。本土疫情延燒,有99%以上個案為輕症或無症狀,染疫孩童也沒有出現中重症個案。指揮中心提醒,民眾維持正常生活的同時,應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Omicron變異株雖有輕症化傾向,但高齡者仍有重症死亡風險,還是要呼籲盡早打疫苗。
-
2022-04-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個案增216例再創新高、境外65例
國內新增28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16例本土個案及65例境外移入(2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個案較多,有216例。境外移入個案因昨日航班較少,落地採檢也較少,有608人中有28例為陽性,陽性率4.61%,人數確診比例都相對低,上午有3個航班入境,共篩檢265人有2例確診,陽性率0.7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16例本土病例,為100例男性、1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14日至4月4日,其中包含114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佈為新北市(91例)、基隆市(33例)、台北市(28例)、新竹縣(13例)、桃園市(11例)、高雄市及花蓮縣(各10例)、新竹市(8例)、台中市 (5例)、宜蘭縣及彰化縣(各3例)、台南市(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32例男性、32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印尼(6例)、美國(5例)、越南及泰國(各4例)、日本、法國、韓國及香港(各2例)、丹麥、新加坡、墨西哥、德國、英國及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32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2日至4月4日。指揮中心指出,今年4月4日公布之案24632境外移入病例,經疫調後改判為本土病例。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144,95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119,959例排除),其中24,866例確診,分別為8,148例境外移入,16,66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9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4-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兒童染Omicron 羅一鈞:侵襲器官風險比流感高
外媒報導,兒童感染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的致死率較流感高。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表示,對兒童來說,Omicron侵襲不同器官風險也比流感更高,須特別注意。國內媒體引用外電報導,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1日表示,兒童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的死亡率,約為流感的7倍。羅一鈞今天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出,Omicron與過去的COVID-19變異株相比,如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株或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等,雖然整體破壞力及侵略性都較低,但對兒童而言,與其他感冒病毒,甚至與流感病毒相比,Omicron卻有著較高風險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包含神經系統。羅一鈞進一步說明,事實上,Omicron變異株本來就會侵襲不同器官,對兒童來說,Omicron侵襲不同器官的風險比流感更高,甚至致死率亦然。就死亡率而言,特別容易發生在1歲以下幼童,兒童防範感染需要特別注意、觀察。據指揮中心統計,自今年1月1日截至4月2日本土病例共1530例,1至4月中重度3名,其中1名死亡,輕症/無症狀佔比為99.8%、中重症0.2%。外界關注此數據是否意味COVID-19病毒已流感化,陳時中說,國內確診數目少,難以此數據推論流感化,Omicron對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威脅仍很大。對於確診者而言,COVID-19抗病毒藥也是防止病情惡化為重症重要一環,針對抗病毒藥購買,陳時中表示,藥物進口審查程序冗長,光進口就耗掉很多時間,加上藥品還在進行安定性試驗,若效期不夠長,所以無法準備太多,若藥廠,如輝瑞,提出申請效期延長就會大規模購買。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燒進立法院 廖國棟辦公室2助理確診
本土疫情升溫,立法院今也傳出確診個案。國民黨立委廖國棟今證實,國會辦公室助理在醫院檢測呈現新型冠狀病毒為陽性,目前正在隔離中,並依照指揮中心規定處理。立法院聯絡群組今日傳出緊急通知「如近期有至807廖國棟辦公室人員,請儘速進行快篩事宜,因辦公室有兩位同仁目前在醫院檢測呈陽性。」廖國棟表示,他們也是回到台東才知道,目前接觸者該隔離的都隔離,該自主健康管理的都自主健康管理,都依照相關規定辦理,其他接觸者篩檢目前皆為陰性。立法院秘書處表示,尚未接到台北市政府疫調通知,以及匡列相關人員,若確診足跡確定有進入立法院研究大樓,會立即展開清消。
-
2022-04-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增404例確診飆近期新高! 本土+160 境外+24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4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0例本土個案及244例境外移入(18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基隆某場所暴增42例,目前該群聚已累計157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六都裡面、五都都有病例,除了台南以外都有案例。針對境外移入,陳時中說,增加多主要因為昨天進來人數多,昨日入境2525人,採檢28個班機,陽性率7.73%,因為進來人多陽性率高,確診也多。國內新增個案分布縣市,包括新北市21例、台北市15例、高雄市5例、宜蘭縣5例、桃園市3例、花蓮縣3例、屏東縣1例,指揮中心公布,基隆某場所新增42例、新北三峽親友/校園群聚新增17例、新北中和某社區新增10例、桃園某工作室新增10例、新竹縣/桃園市某職場(大潭電廠)相關新增7例、台中婚宴相關增7例、某旅行團/花蓮某醫院相關增6例、高雄某化工廠增4例、桃園/宜蘭某教學(舞蹈老師)場所增3例、桃園某大學增2例,新通報疫調中增52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60例本土病例,為83例男性、7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3月15日至4月1日,其中包含83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布為新北市52例,基隆市37例,桃園市22例,台北市18例,高雄市9例,宜蘭縣6例,花蓮縣5例,彰化縣3例,新竹縣及新竹市各2例,金門縣、台東縣、台中市及屏東縣各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05例男性、74例女性、6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別自菲律賓(23例)、越南(15例)、印尼(10例)、韓國(6例)、美國及日本(各5例)、泰國(4例)、馬來西亞(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葡萄牙、中國、香港、德國、匈牙利、模里西斯、加拿大、挪威、英國、印度、瑞士及波蘭(各1例)移入,另161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27日至4月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070,11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045,581例排除),其中24,033例確診,分別為7,846例境外移入,16,13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104例確診近期新高 境外增加132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4例本土個案及132例境外移入(7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案例跟昨天一樣,維持在一個比較多的情況,本土是近來新高104例,境外移入132例,落地採檢75居家57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45例男性、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04例本土確定病例,包括基隆、新北、桃園、台中、花蓮等縣市都有病例,其中有2縣市新增傳播鏈,包括桃園某電商公司,一口氣暴增22例確定病例,以及花蓮慈濟醫院也新增6名確定病例,其中3名醫護包括2名急診醫師、1名急診護理師及3名確診病童及家人。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71例男性、59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印尼23例、越南13例、泰國9例、美國7例、香港及新加坡各4例、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及法國各3例、義大利、印度及瑞士各2例、捷克、芬蘭、中國、日本及英國各1例移入,另49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22日至3月31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033,81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009,862例排除),其中23,629例確診,分別為7,602例境外移入,15,97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增87例、境外152例 皆創9個月來新高
國內本土確診新增87例,距三天前單日83例,再創九個月來新高!且個案多在不同縣市群聚,境外移入個案增152例,距上次境外單日124例一樣創新高,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境外移入與本土個案都創下新高,目前境外陽性率偏高,需要格外注意。國內新增2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例本土個案及152例境外移入,有9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46例男性、4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72例男性、79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62例)、印尼(23例)、香港及泰國(各5例)、日本、新加坡、德國、荷蘭、韓國、以色列、菲律賓及美國(各2例)、南非、英國、巴基斯坦、中國、波蘭及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35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3月18日至3月3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997,66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973,938例排除),其中23,393例確診,分別為7,470例境外移入,15,86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案23190)空號病例,累計13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緩解病痛:杯子半滿
【編者按】本週邀請三位文學藝術非常有造詣的醫師與音樂家分享他們如何在老、病、死的考驗下撥雲見日。一位精神科教授深信寫出不愉快的經驗有助於症狀的減低,而以自己因為「慢性腦膜下血腫」住院、開刀的經驗,娓娓道出身為病人的各種感受與反思,「化為較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一位神經科教授在罹患新冠病毒感染之後,在絕對的社交隔離期間心煩氣躁,卻在機緣巧合的網路搜尋,瀏覽各種文藝訊息,緩解心中的不如意,「發現藝術創作欣賞,讓我知道半空,但我選擇熱愛半滿的一面」;一位音樂大師在同為音樂人的終生伴侶過世後,更忙於各種音樂活動,而領悟「內人會希望在她走後,我不因此而沮喪,能夠照樣工作,她尤其會希望,我的餘生能過得有意義,能把所學所知,傳諸後起之秀,用我們累積的生活知識與經驗,進一步造福社會人群。或許這就是失去老伴之後,我們所應省思與實踐的生命旅程」。【醫病平台/寫作有益健康!精神科教授把自身醫病過程化為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醫病平台/醫病平台/當您失去老伴之後】生活就像扭曲的榛枝,彎上彎下,難以預料。病人求治,往往以為醫生能醫好我的病,自己不會有問題。然而,都是人,誰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我曾想站在醫生的立場,寫出他們會如何面對病痛生死。但因為答案很簡單,所以就暫擱一邊:「醫生是人,解決方法也是因人而異。」我很幸運,這些年來,每天常離不開醫院,但從來沒住過院。幾十年來,體驗不少病人經歷的悲歡苦樂。自己的一些長期疾患也不算什麼,每天服些藥,和一些病人一樣,不太樂意,但也不掛在心上。冠狀病毒爆發初期,我參與CAIPA籌集個人防護裝備給醫療工作人員,知道他們和在前線作戰的士兵一樣,職責所在,會盡力而為。沒想到自己卻很早就感染到病毒。那時人心惶惶,每天都有那麼多人因冠狀病毒而死。那我也會那樣嗎? (詳見 2020/4/13 醫病平台:我也感染冠狀病毒了!小心,誰都會感染冠狀病毒)好在常和病人討論,瞭解「杯子都是半滿,不是半空」。那麼自己有97%的存活率,又何必執著於3%的死亡可能呢?和大家一樣,絕對的社交隔離期間一久,心很煩!不過也因此有很多時間上互聯網,瀏覽許多現在與過去的記錄。不必親自到圖書館去查,就馬上可以從網絡上得到要找的信息。就像要在機緣巧合(Serendipidy)博客中,我想表達一些意外的機緣。網絡往往帶來許多的驚喜,從古人留下的記錄,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經歷的病痛不如意, 他們的解讀和應對。例如網絡上我一再看到蘇軾的影子,從蔣勳、意公子、百家講壇等等的視野,體驗出蘇軾種種的不如意、他的超脫、他如何應對。當然他處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跟我們一樣,他不是全部都做得對、處理得好。我也意外的在澳洲網絡上結識蕭耀漢。他用隸書寫宋邵雍詩【人生一世吟】,讓我得知這一千多年前邵雍寫下的規勸:「如何不喜歡, 強自生憔悴。」讓我們開解。從這個角度來看,冠狀病毒的社交隔離也是個變相的祝福,所以心就能不煩而高興。看到的不如意事,經年累積越來越多。例如「今天如果在烏克蘭,我會怎樣?」我參寫過幾篇親身體驗及解除了的動物逆境,如「 一隻小土撥鼠緊依在泳池的浮標上,命在旦夕。」 「紅千層花樹的葉叢裡有隻被線困綁著的小鳥在哀叫。」有時,真的身不由己,不能預料何時會處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但是,「每個人,不同時候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網把我們從不同的困境救出來。這些網,可大可小。有時是父母,朋友,或者是老師的教導、鼓勵。有時很巧,像我這片網,適時的給土撥鼠一臂之力。網有時只是一句話、一個手勢。施(安全)網的人也許無心,受益的,也不一定知道……」這幾篇被歐銀釧在「天人菊寫作班」引用,想不到竟得到學員們的共鳴。常常在自己不如意的時候,想到上面那些,心情就能開解。「那麼大的事,都能解決。我這點算得怎麼?讓我好好去面對吧!」我越來越喜歡讀紐約時報上的訃告,知道某人如何過他、她的一生,如何渡過許許多多的考驗。他們能,那麼,我們也能。友人要我寫下如何以藝術創作與欣賞來緩解心中的不如意。這是個艱難但也簡單的題目。網絡上都是緩解我心的例子:用正向的解讀,杯子都是半滿,榛枝扭曲都是向上的。不如意,是給我們解決困難的考驗。不是嗎?「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事情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當代醫學的傳奇」不就是運範所謂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嗎?我們身邊都有大大小小的美好,又何必因為執著於瑕疵,就視而不見呢?藝術創作欣賞,讓我知道半空,但我選擇熱愛半滿的一面。
-
2022-03-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現多點疫情 17傳染鏈待釐清近半為多人群聚
國內本土疫情多點爆發,不明感染源事件不斷增加,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7條待釐清傳染鏈,其中8條是3人以上的多人群聚,指揮官陳時中籲提高警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未歇,今天新增33例本土病例,雖未創下今年新高,但個案卻遍布全台北中南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記者會中表示,多縣市多點出現不明感染源,如民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出現疑似症狀使用家用快篩或至採檢站。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據統計,國內累計仍在監測期、感染源待釐清傳染鏈共17條,其中8條為3人以上群聚,其他9條分別為7條單一個案及2條2人2家庭群聚,傳染鏈具浮動性質,零星個案可能因後續疫調整併。本土疫情不斷升溫,外界關注是否重啟大型社區篩檢站,甚至進一步緊縮防疫規定,陳時中坦言,疫情多點爆發,社區風險確實升高,但國內疫情與國際相比規模小,疫情走向仍待密切觀察,已在風險社區內設立篩檢站,提醒民眾應該提高警覺,「多一點自主應變,對自己跟社會都好。」陳時中說,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強,確診人數本來就會比過去更多,若以原本升降級標準,進行境內活動管制,恐怕不符實際經濟需要,國內防疫規定維持現有強度,包含口罩措施、不可逐桌敬酒等,全民共同按部就班圍堵疫情即可。陳時中提醒,民眾應持續落實外出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符合疫苗接種資格者盡快完成施打,獲得保護力;民眾若出現疑似症狀,可到社區篩檢站檢驗,確診後儘速通知曾有接觸史親友,以利防堵疫情擴散;企業也應該提前設計內部自主應變措施,才不會再出現疫情時措手不及。
-
2022-03-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多點爆發 指揮中心增公費快篩定點診所
本土疫情多點爆發,且數起不同場域的群聚事件感染源待釐清。強化社區監測,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協助發放公費快篩試劑的基層定點診所或衛生所由272家,增加至540家。民眾如有出現呼吸道症狀,可前往定點診所,由醫師評估發放試劑後自行居家檢驗及回報快篩結果;如快篩陽性,儘速至鄰近指定社區採檢院所進一步PCR檢驗。陳時中表示,家用快篩試劑適合於可能感染病毒比例高的地區如確診數較多的區域、確診者足跡熱區,或使用者與確診者有接觸史,或是曾去人潮眾多的地方、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等。民眾如自覺有風險且出現呼吸道症狀,請佩戴醫用口罩,前往該等診所掛號就醫,由醫師評估發放試劑後自行檢驗。指揮中心已將公費家用快篩試劑發放診所及核酸檢驗指定機構資訊公告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臺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發放公費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社區定點診所地圖(網址:https://reurl.cc/k765gr )或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網址:https://reurl.cc/QjM9bM ),以利民眾查詢。另外,家用快篩試劑可於醫療器材販賣業者,如藥粧店、醫療器材行、便利商店)或藥局購買,民眾購買時,請確認產品名稱是否有「家用」、包裝是否刊載「防疫專案核准製造第XXXXXXXXXX號」或「防疫專案核准輸入第XXXXXXXXXX號」等字樣、產品效期是否在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內,並依使用說明書或操作影片進行採檢及操作。對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有任何疑問,請洽原購買該產品之醫療器材商或藥局,或逕洽試劑廠商。家用快篩試劑產品核准名單、產品說明書與操作影片及相關資料,均可至食藥署網站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檢驗試劑專區(https://reurl.cc/3jza38)查詢。
-
2022-03-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疲倦與呼吸急促最常見 3大肺部復健改善新冠後遺症
新型冠狀病毒在2020年初開始全球大流行,確診病例超過四億例,其中約80%為輕症,20%為重症患者,根據國外臨床觀察發現,患者痊癒後約10%出現新冠長期症狀,包括疲倦、呼吸急促、關節疼痛、注意力不集中、焦慮與抑鬱等情況。最常見的新冠長期症狀為疲倦與呼吸急促,針對這些患者,可以透過以下三種肺部復健運動,改善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進而提升心肺功能,減緩時常疲倦的情形。一.呼吸運動+圓唇吐氣1.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腹部上,用鼻子吸氣感受肺部擴張(兩手臂往前推),默數兩秒後,嘴巴嘟起,用圓唇的方式慢慢吐氣,默數四秒。2.接著把手放在下肋骨的兩側,用一樣的呼吸方式,感受肋骨擴張(兩手臂往側邊推),做5-10次,一天做3-5回合,練習時頸部肌群放鬆不要聳肩。二.深呼吸運動1.準備一條長毛巾,交叉繞在胸部下方,兩手各抓住毛巾兩端,先用圓唇吐氣的方式把氣吐到底,同時雙手拉緊毛巾,使得胸廓有被束緊的感覺。2.接著鼻子吸氣,感受毛巾被往外推開,讓毛巾自然往回縮,注意不要聳肩,做5-10次休息。三.胸廓運動1.依照第一種呼吸運動,吸氣時,軀幹挺直,兩手往斜前方抬起至平行眼睛的高度,吐氣時,軀幹微彎,兩手往下放至身體前方。2.可以從坐著開始練習,循序漸進至站立、踏步時練習,目的是增加胸腔擴張的程度。運動叮嚀:一周三至五次適當的做有氧運動及阻力訓練,搭配三種肺部復健運動,可以增加運動能力,提高生活品質,幫助患者早日回復日常生活與工作能力。
-
2022-03-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曾數度後悔選擇了這條路」 AZ疫苗牛津負責人親揭科學工作的骨感現實
▌籌錢也是一種科學工作其實最近這些年來,籌錢已經成為我的主要工作。我猜大家想到科學家時,會想像我們待在實驗室裡,與複雜的器具設備為伍,或是眼睛緊盯著試管裡的東西看。那是我以前的模樣,我也經常希望,現在的我依然如此。我喜歡待在實驗室裡,每週都得到許多小小的勝利,好比為我剛剛造出並截取的DNA製作一幅完美的圖像,或是在病毒滴定時發現和我的預期完全相同的病毒數量。經過多年的訓練,我已經非常善於「從事科學工作」,我也善於訓練別人成為優秀的科學工作者。但直至2020年初,我已經超過十年沒有在實驗室工作了。我這段時間真正在做的事情,主要是找錢。牛津大學雇用我不是為了教學,而是要我進行研究。那意味我必須為自己的研究弄到資金。我必須設法找錢購買實驗室使用的設備和材料,像是組織培養容器或是培養細胞的培養基。我也必須負擔管理費,來支付我們在大學裡所用建物的經常費用,諸如此類。我還必須負責支付我自己和團隊成員(主要是臨床醫生和實驗室研究員)的薪水;為了幫助我們取得資金、記錄花費,並向資助者提交報告,我更另外請了三位全職專案經理和一位約聘專員。在本質上,每個研究團隊都像個小型企業或是慈善機構。它由一群人組成,執行一連串相關聯的專案,研究團隊的頭兒(也叫作計畫主持人)必須負責找錢,讓團隊裡的人保有這份工作。這項責任會為研究者帶來極大的壓力和挫折,也可能與科學研究的宗旨背道而馳。舉例來說,有些補助金贊助的是特定領域的研究,所以對於資金的用途給予一定的彈性。不過,有愈來愈多的補助金是為了特定目的而設立。另外還有些時候,我們申請並取得的不是補助金,而是合約。合約的規定比最嚴格的補助金還要多:我們要用這筆特定的錢進行特定的計畫,並且要在特定的時間範圍內完成。假如我們能預先徹底的規劃我們需要做的每件事,就可以順利完成這種合約,例如,製造第一期臨床試驗的疫苗,然後執行臨床試驗。然而,若合約缺乏彈性,就可能造成問題。有些原因是基於政府的補助時程週期,所以我們必須同意在某個日期前展開計畫,每三個月提交報告,然後在某個日期之前完成計畫。這代表研究者往往要試著在規定的時間和預算範圍內,硬塞入所有想做的事,專案經理要花很多時間追蹤研究者的活動內容,填寫更多表格來爭取更多時間、更多錢,或是變更合約的其他要求。團隊裡若有人請產假或是調到另一個職務,就可能讓整個專案偏離正軌。更重要的是,缺乏彈性的合約會扼殺創造力或新發現的空間。我們透過合約的嚴謹結構可以瞭解該做什麼事,以及有多少時間可以完成。對於能事先定義的研究來說,這是行得通的,但是對於探索、創新性質的研究就行不通了。即使在平時,取得資金也是場漫長且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鍛鍊。申請書填寫起來非常複雜,流程從開始到結束通常要花一年時間,而且成功率總是遠低於三分之一,這可以從第2章我們向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申請失敗的例子得到印證。研究委員會和其他贊助者(在我的領域,主要包括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威康基金會、英國研究與創新機構,最近還多了歐盟)會發布「計畫徵求」公告,徵求某個特定領域的研究申請,申請書要在某個截止日之前提交。當然,每個贊助單位有自己的申請流程和癖好,會用不同的方法陳述應該要完成的事、所需花費和時間。每個贊助單位對於支付項目也有不同的規定。例如,威康基金會不支付個人防護裝備的費用。在研究實驗室裡,研究者需要使用拋棄式手套,一方面保護研究者的安全,另一方面保護研究工作不被人汙染,因為我們皮膚上的細菌和酶可能會汙染我們接觸的東西。護目鏡和實驗衣也是大多數實驗室的標準配備。又例如,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會支付個人防護裝備的錢,但不支付文具費用。大家可能以為科學研究工作很穩定。但事實上,學術研究是一種充滿不確定因素的職業。補助金支持的計畫期間從一年到五年不等,但大學只允許我們在取得補助金之後才能刊登求才廣告,所以又拉長等待的時間。這也代表計畫展開幾個月之後,才會有人真正開始工作,而這些人的聘雇合約不能超出補助金涵蓋的時間範圍。換句話說,若某個人受雇參與一個為期三年的計畫,但他在計畫開始六個月之後才報到上班,那麼他的合約長度就是兩年六個月。當這些研究者的合約快到期時,他們通常不知道計畫主持人能否取得更多資金,好讓他們的研究工作和聘雇狀態能夠延續下去。此時他們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並面臨抉擇,看是要投入所有的精力完成研究並發表論文,藉此提高獲得更多補助金的機率,還是開始找其他的工作。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基於缺乏穩定性和持續存在的壓力,而離開學術研究的領域,塞巴斯蒂安就是一個例子。找錢、寫論文、到世界各地參加會議以便跟上最新科學進展(並提高個人知名度)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像我這樣的計畫主持人通常很難繼續進行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的那十年,我曾數度後悔選擇了這條路。但在2020年初,後悔的情緒完全消失,我反而把那些年無止境申請計畫補助金的工作視為重要的訓練,因為從摸索的過程中,我學會面對複雜性和挫折感。若沒有累積那些經驗,我一定無法走出2020年上半年尋找資金的迷宮,讓我們的疫苗計畫能夠跑得這麼遠、這麼快。▌檢驗需要時間,也需要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全世界還沒有意識到情況有多麼急迫,但當時我們覺得有必要開始啟動疫苗計畫,幸好那時我能夠運用疫苗中樞的資金來啟動計畫。我當時得到的其他資金都屬於目標明確的計畫,但疫苗中樞的資金支持的是一般疫苗開發工作,因此我們得以展開疫苗開發計畫。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疫苗中樞是一個為期三年的計畫,其宗旨是改善疫苗製造的方法,並邀請英國和海外(尤其是中低收入國家)的製藥公司參與。這件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新疫苗從研發到讓民眾接種的過程中,製造環節有可能成為關鍵的瓶頸;在實驗室裡做出看起來很厲害的疫苗,卻無法大量生產以展開臨床試驗,就等於派不上用場。如果為了大量生產而必須回頭重新設計疫苗,那可能要多花好幾年的時間。疫苗中樞的資金來自英國政府的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預算,代表這筆錢可以用於其他國家的開發計畫。2015年,英國政府承諾把0.7%的國民所得毛額編列為政府開發援助預算。2014年伊波拉疫情爆發之後,英國政府決定善用這筆預算,把一部分的錢拿來開發疫苗,對抗導致全球型災難的疾病。疫苗中樞的資金讓我們撐過了1月。我們用這筆錢買了所需的合成DNA,在實驗室做出第一批疫苗,注射入老鼠體內並分析結果。雖然蘭貝和我從1月11日就開始設計疫苗,但我知道,假如我們想繼續進行下去,就需要更多資金。疫苗開發的資金需求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一、設計和臨床前試驗;二、製作並測試起始原料;三、製造臨床試驗用的疫苗並進行臨床試驗;四、大規模製造和大規模施打疫苗。愈後面的階段愈花錢,每個階段的費用比前一個階段至少再多加一個零。我們主要寄望於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和英國研究與創新機構,於是我開始在他們的網站上搜尋機會,並寫電子郵件給我在這兩個機構的聯絡人。1月13日,我主動去找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討論。他們說,他們目前打算「聚焦於速度最快的平台──也就是DNA和mRNA」。我聽了非常驚訝。DNA和mRNA 疫苗能夠很快就展開臨床試驗,但不一定比腺病毒載體疫苗快很多。(我們的第三期試驗展開時間遠比他們早很多。)此時絕對是初次大規模使用mRNA疫苗的時機,但在我看來,只考慮DNA和mRNA疫苗的決定一點也不合理。這樣的開始令人感到沮喪。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30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最高等級的警戒聲明,因此,即使他們沒有使用「大流行」這個詞,全世界也應該要注意到事情有多麼嚴重。就在隔天,英國出現第一個確診病例。儘管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在1月表示要聚焦於mRNA和DNA疫苗,他們還是廣泛徵求「證明可行的疫苗技術,適用於大規模量產,以便快速對新型冠狀病毒做出回應」。※ 本文摘自《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作者:莎拉.吉爾伯特, 凱薩琳.格林譯者:廖建容, 郭貞伶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2/25
-
2022-03-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疫情擴大…今晚傳再增2警確診 指揮中心證實
基隆警疫情擴大!日前基隆市警局一、二分局共2警確診,導致35名密切接觸的員警被匡列,然而今晚在傳出三、四分局再增2名小隊長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晚證實,基隆新增2名男性陽性確診個案,與案22638職場相關,且具共同活動史。日前基隆市警局1名小隊長,曾在頒獎典禮中接受市長林右昌頒獎,昨天確診,林右昌因此從昨天下午起居家隔離三天。沒想到今晚再傳出2名偵查隊小隊長PCR篩檢陽性,分別任職於三、四分局,目前基隆第一至四分局全數「淪陷」,基隆市衛生局也緊急匡列65人。指揮中心晚間指出,檢出基隆2例陽性個案(暫未編號),為2例男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50多歲, 與案22638職場相關,且具共同活動史,CT值分別為21、27.2,均無症狀,且均接種2劑疫苗及追加劑。相關疫調、接觸者匡列及防治工作刻正進行中,詳細情形將於明天(27日)統一說明。【中央社台北26日電】基隆警察COVID-19群聚擴大,外傳今晚又有2名小隊長確診。指揮中心深夜11時發布新聞稿證實此事,表示新增個案均與染疫警(案22638)有職場群聚,本起群聚累計10人染疫。基隆警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群聚疫情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宣布再增5人確診,染疫個案都曾到「銀河小吃店」用餐,截至下午累計8人染疫。今天晚間又有媒體報導指出,基隆又有2名小隊長確診,衛生局緊急匡列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深夜11時許發布新聞稿證實,基隆再增2名男性確診,年齡介於40多歲至50多歲,與基隆染疫員警(案22638)職場相關且具共同活動史,目前暫未編列案號,本起群聚增至10人染疫。指揮中心表示,2名個案Ct值分別為21、27.2,均無症狀,過去都曾接種2劑疫苗及追加劑,相關疫調、接觸者匡列及防治工作刻正進行中,詳細情形將於明天統一說明。
-
2022-03-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本土+21 境外+82 新北12例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0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1例本土個案及82例境外移入(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3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其中新北新增12例、基隆5例、高雄4例。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48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0例)、印尼(6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各5例)、義大利、英國及泰國(各3例)、韓國、澳大利亞、法國、瑞典及美國(各2例)、德國、西班牙、吉爾吉斯、香港、瑞士、日本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移入,另30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25日至3月2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862,77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839,724例排除),其中22,566例確診,分別為6,941例境外移入,15,57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5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14例、境外122例 越南1航班137人有53確診
國內新增1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例本土個案及122例境外移入,有8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天境外遇到較為特殊情況,有一架自越南來的班機共篩檢137人,有53人確診,同班籍其他人也具有相當風險會陸續驗出。陳時中說,昨日落地篩檢總驗出23個航班,共篩檢1148人,有89人陽性,陽性率 7.75%是近來算高的,已有85送加強版,4人送醫院。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61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66例)、印尼(5例)、香港(3例)、德國、美國及馬來西亞(各2例)、日本、紐西蘭、緬甸、菲律賓、柬埔寨、瑞士、韓國、泰國、英國、澳大利亞及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31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13日至3月24日。指揮中心指出,今年3月19日公布之案21797境外移入病例,經疫調及病毒基因定序後改判為本土病例。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836,40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813,729例排除),其中22,463例確診,分別為6,859例境外移入,15,55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5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年底前邊境有望完全解封? 陳時中:很難預測
COVID-19疫情延燒超過2年,台灣邊境今年可否完全鬆綁受關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還很難預測,只盼解封時,民眾生理、心理都不要受到太大傷害。全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於穩定,各國紛紛鬆綁邊境,有媒體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詢問,今年台灣是否有完全解封可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表示,目前很難預測今年是否解封,但解封是各界一定要走的路,也要將各方競爭力考慮進去,希望在解封的同時不要受到太大傷害。他進一步解釋,所謂解封帶來的傷害可分為2種,一是實際對於重症、死亡的傷害,必須透過醫療量能分流極力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另一種是心理層面的傷害,像是這幾天專案泡泡出現確診個案,就讓民眾感到壓力非常大。陳時中指出,指揮中心雖然不希望有破口,但開放過程中出現零星病例無可避免,希望大家極力守住生理及心理層面,避免傷害。因應全球邊境鬆綁趨勢,台灣最快可能4月底將入境檢疫天數從10天再縮短至7天,遭專家質疑「太快」。媒體也詢問,新加坡COVID-19疫苗第3劑涵蓋率高達7成,才開始逐漸鬆綁邊境,但台灣至今不到5成,是否可能影響邊境解封時程。陳時中說,入境檢疫7天就公衛角度而言是可行的,不過若要再進一步開放到5天,風險就會更高,屆時才可能將疫苗因素納入風險模型計算考量,儘管新加坡第3劑涵蓋率高,昨天單日仍有8900例確診病例,顯示各國之間的經驗無法完全類比。近日登場的2022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邀請多名外賓參與,並採專案泡泡形式,但有媒體報導指出,外賓在機場時並未採檢,恐成防疫破口;指揮中心也坦言因公文來得晚,導致漏篩。陳時中解釋,此案共有2封公文,第1封提出希望讓貴賓下機後,直接以專車送到防疫旅館再採檢,指揮中心允准了;第2封又希望能在機場採檢,因此指揮中心也允准了,在他看來這2種方式都可以,只要在落地當天採檢都符合指揮中心規定。陳時中強調,這起事件對整體邊境開放影響不大,目前邊境並不是全部開放免隔離,未來即便邊境鬆綁,還是有一定居家檢疫天數。
-
2022-03-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15例確診 境外124例再創新高
國內新增1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例本土個案及124例境外移入,有8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境外移入有124例為近年最高,有88例落地篩檢陽性。昨天落地航班有29個航班,共篩檢1289人,有88人陽性,陽性率6.83%是近來較高的數目,今天上共5個航班,篩檢214人,1人陽性,陽性率0.47%。陳時中說,目前已修改落地採陽的年齡分流,近來的入境者約9人住院,醫院壓力並未增大。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6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59例男性、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越南(49例)、印尼(9例)、韓國(6例)、香港(5例)、泰國(4例)、緬甸(3例)、馬來西亞、法國、菲律賓及美國(各2例)、德國、柬埔寨、英國、日本、澳大利亞、馬爾他及義大利(各1例)移入,另33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20日至3月2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812,42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789,715例排除),其中22,327例確診,分別為6,738例境外移入,15,53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5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護理師另一小孩確診 安排南門國中與鄰近國小採檢
台北市聯醫和平院區一名護理師及她的先生、小孩昨天確診,另一名就讀南門國中的小孩今天也確診,市府已安排篩檢車進駐,將協助此國中及鄰近國小2校師生採檢。台北市立聯和醫院和平院區急診室的護理師(案22178)及她的先生(案22222)與兒子(案22223)昨天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據指出,她就讀南門國中的另一名小孩今天確診。南門國中表示,正與衛生局、教育局密切聯繫中,已在進行相關防疫作為,聯合醫院已派篩檢車進駐校園協助採檢。南門國中指出,這名學生昨天採檢是陰性,後來再度採檢轉為陽性,由於學校緊鄰另一所國小,北市府下午將協助2校師生採檢。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案22178的另一名小孩今天確診,正在協助校園師生造冊篩檢。
-
2022-03-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例分布雙北 境外95例
國內新增9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及95例境外移入,有6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2例女性,年齡分別為10多歲及40多歲,位於雙北地區。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46例男性、47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34例)、菲律賓(5例)、荷蘭、澳大利亞、泰國及韓國(各3例)、香港、馬來西亞、印度、美國、新加坡(各2例)、羅馬尼亞、英國、義大利、加拿大、印尼、巴拉圭及波蘭(各1例)移入,另27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22日至3月2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794,22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771,704例排除),其中22,188例確診,分別為6,614例境外移入,15,52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5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922預約平台4/1停止 COVID-19防治一網通可查詢
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1922疫苗預約平台4月1日停止運作後,新北市民可在「COVID-19防治一網通」查詢疫苗地圖、疫苗廠牌或各劑次,就近選擇合約醫院或診所預約接種。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陳潤秋今天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會議表示,全球疫情近 1週略回升,西太平洋續創新高,英國、法國、德國與義大利等國的感染病例上升。她說,全球疫情都採取寬鬆策略,亞洲國家的防疫管制型態不同;疫情嚴重的韓國,已逐漸放寬防疫朝與病毒共存方式防疫。中國吉林省吉林市則因為疫情封城,部分城市採取高密度管制。陳潤秋說,新北疫苗接種覆蓋率下滑,依照全人口接種地統計,第1劑達到84.13%,第2劑80.43%,第3劑52.06%。她表示,中央1922預約平台將於4月1日起停止運作,屆時將不再提供民眾預約、查詢,後續有接種需求民眾,可利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的「COVID-19防治一網通」,查詢疫苗地圖等相關資訊,就近選擇新北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市長侯友宜會中聽完報告後表示,台灣入境確診病例個案數不會在短時間下降,仍要觀察全球疫情變化,隨時做好調整防疫政策,讓人民逐漸適應各種活動。他說,希望加速催打疫苗,並注重疫苗覆蓋率與時效性,也要盤點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醫療院所量能,要小心應對居家隔離政策的放寬,觀察疫情是否有緩降趨勢。
-
2022-03-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護批染疫補償不透明 陳時中不反對列核定依據
醫護在防疫最前線染疫風險高,近期傳出多名確診醫護補償金遠低於預期,北市聯醫企業工會今天要求公開審核標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反對在公文列審查具體核定依據。近期染疫醫療人員補償金額爭議不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今天上午與因公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醫療人員赴衛福部疾管署前抗議,認為醫療人員染疫補償制度不明,要求公開補償金額的審核標準及審議小組成員名單,且申請補償個案公文應詳記金額具體核定依據。陳時中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強調,為確保確診醫護補償金審查具一致性,當然有參考準則,不反對在公文上列出審查金額具體核定依據,讓獲補償者了解金額是如何算出,但為了不增加公務之餘提供幫忙的專家負擔,是否公布審查委員名單,持保留態度。因公染疫醫療人員梁先生現身分享經歷,他任職於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急診區,去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進入3級警戒時,堅守崗位穿著3級防護,進入高風險區協助更換病人尿布污衣床單、清洗便盆尿壺、替換氧氣鋼瓶等,卻不幸在7月時驗出陽性確診。經過治療後,即使梁先生已康復,但至今經常性喘及胸悶等症狀仍未緩解,他忍著身體不適及同事排擠眼光重返醫院崗位,希望繼續在第一線守護社區,今年2月收到的衛福部一紙公文卻讓他無比難受。梁先生說,那是一份因公確診醫療人員補償金公文,但內文僅說明政府對此補償金額是新台幣6.8萬元,對於金額訂定依據、衡量項目及參考標準隻字未提,「當下的心情只有錯愕,補償金額與心中所想差距太大 」。衛福部去年3月提高染疫醫護補償金上限至新台幣100萬元,體恤在第一線力拚防疫的醫療人員。「我們不害怕染疫,但我們需要後續照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郭蕢瑩表示,雖衛福部對補償金設有上限「天花板」,卻未訂定金額「樓地板」下限及或任何評估金額的依據。郭蕢瑩進一步指出,即使中央將設立專家審議小組審議發放金額,卻仍不願公開小組名單、徵選方式、審議標準,恐無從監督。回顧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期間,染疫醫護至今仍需持續治療副作用,除了醫療費用開銷甚鉅,更影響生活,COVID-19後遺症未明,政府對醫療人員補償照護應更加完善。北市聯醫工會常務理事傅奕寧也提到,染疫醫療人員補償金額與所受損害不成比例並非單一事件,目前所知醫療人員因公染疫的補償金額均低於10萬元,比疫情期間500元防疫保單的理賠金額還低,工會拒絕毫無明確性的發給方式,將繼續偕同因公染疫當事人向衛福部提起訴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