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沉迷網路的媽媽們
【聯合報/陳豐偉】
學生網路成癮的新聞常常出現,也會吸引社會大眾注意。學生代表未來的希望,網路成癮可能會影響前途,讓父母無助、擔憂。但其實,逃避在網路世界的媽媽們也不在少數。
我會注意到這一群病人,因為她們說不出自己的生活有什麼不對勁。通常她們在分類上屬於「慢性輕鬱」,遇到重大壓力時會出現重度憂鬱症狀,看診服藥後覺得吃藥有好處,症狀減輕後還是一直回診。
但這些病人回診時,常覺得不需要多談,她們只是怕憂鬱症復發、怕情緒滑落,所以繼續服藥。問起最近生活上有沒有甚麼狀況,她們覺得還好,沒有變化,日子還是一樣的過。
有時候診室沒甚麼人,就嘗試多談一些,然後就會發現,她們每天至少花一兩小時在玩臉書或網路遊戲。會去運動或練瑜珈嗎?沒有這習慣,懶懶的。深入追蹤下去,有些人已經不太喜歡面對太多人,有點怕,或不希望別人問太多。
慢性輕鬱症的特徵,是長達一兩年或更久,很難有快樂的感覺。有什麼事情會讓妳心情好起來嗎?說不太出來。病人常覺得悶悶的,沒有很強的動力,但該做的事情還是會做好。
她們上網,沒有很強的目的性。需要高度技術、專注與社交技巧的網路「公會」,不太見得到她們。會參加網友聚會嗎?很少。也許會在網路上聊聊天,但真要碰面、約會,還有一些關卡堵著。
偶爾有機會多談,或正好病人想講,她們會輕描淡寫地提到,沉迷在網路,可以逃避痛苦。痛苦的來源,通常是已經不太願意溝通的先生,還有煩人的小孩、公婆與經濟狀況。曾經激烈爭吵過,但結果只是表面平和,冷淡依舊。
她們早早發現自己的無助。要回職場,已經沒有好的工作。考慮過離婚,但要靠什麼維生?獨力撫養小孩,絕無可能。自己的人生,好像就是這樣而已。活著說不出意義,但感覺死亡也會痛苦。去玩婚外情嗎?對自己漸漸沒自信,而且也會擔心如果被發現了怎麼辦?
於是只有網路,不需要花太多錢,又可以讓自己麻痺一整個下午,讓那些會讓自己痛苦的念頭盡量不要飄過。網路還可以化名,把自己隱藏起來。玩累了,眼睛痠了,去看看電視,或睡個午覺。過一會,小孩跟先生就回來了。
有時眼淚會奪眶而出,讓我們見證到病人的真心。不過,下次回診,病人可能就不多談了。因為,繼續談,大腦的記憶就會響起。而她們也很清楚,眼前的精神科醫師,除了傾聽以外,其實也幫不了什麼忙。

陳豐偉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豐偉/抗憂鬱藥物的貢獻
陳豐偉/神經多樣性的悲與喜
陳豐偉/新手爸爸的壓力
陳豐偉/表觀遺傳大革命
陳豐偉/普拿疼也有抗憂鬱作用?
陳豐偉/讓人感到無力的PM2.5空氣汙染
陳豐偉/肥胖跟許多癌症高度相關
陳豐偉/想活久一點的期待
陳豐偉/對抗安眠藥的大作戰
陳豐偉/吃藥越多活越久——「搖搖哥」留下的難題
陳豐偉/有一種憂鬱症不容易好
陳豐偉/抗精神病藥物的哀愁
陳豐偉/巴拉刈的恩怨情仇
陳豐偉/小孩生病,你也跟著生病
陳豐偉/改善伴侶互動 從好好吃一餐開始
陳豐偉/網路、愛、成癮
陳豐偉/成為人類的第一步
陳豐偉/被莫名症狀左右的人生
陳豐偉/對食物成癮的人
陳豐偉/動不動就暴怒 你有「間歇暴躁症」?
陳豐偉/腸躁症 該先看精神科嗎?
陳豐偉/吃了這顆藥 反推你是什麼病
陳豐偉/工作複雜度高 老來腦袋較好
陳豐偉/鎮靜安眠藥導致失智症? 且慢下定論
陳豐偉/一顆憂鬱症藥物 改變大腦
陳豐偉/常被忽視的精神病患家屬負擔
陳豐偉/停經婦女與憂鬱症
陳豐偉/忘不了的舊情人
陳豐偉/你陷入「關係惰性」嗎?
陳豐偉/對愛成癮的男、女人
猜你喜歡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五十肩與肩旋轉肌病變怎麼分?名醫林頌凱揭2疾病能否治癒的關鍵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傅志遠/醫療上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