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懷孕不正常重要訊息--產前出血
【聯合報/仇思源/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所謂產前出血,指的就是妊娠期出現陰道出血,這是懷孕不正常的一個重要訊息,不論出血量之多寡都必須作詳細的檢查。
懷孕有三個時期,分別是第一孕期(懷孕前三個月)、第二孕期(懷孕四個月到六個月)、第三孕期(懷孕七個月到十個月)。每一個時期都有可能出血的疾病,本文將分別說明懷孕三個孕期出血的原因。
第一孕期出血
原因:出血的原因通常是受精卵著床後比較不穩定的出血,稱之為先兆性流產。如發生胚胎發育不良、流產或子宮外孕、葡萄胎及妊娠滋養層絨毛細胞疾病也會有出血的情形。
症狀:就像月經要來的時候,如:腹脹、痙攣。
治療:需經專科醫師診斷,確立診斷。此時期可作適當的休息、避免提重物及暫停性生活。如果,出血情況未改善,則醫生會使用口服藥「黃體素」來「安胎」。如發生胚胎發育不良、流產或子宮外孕、葡萄胎及妊娠滋養層絨毛細胞疾病,則需經專科醫師確立診斷。此時期必須作適當的處理。
其他原因:生殖道的發炎、感染、瘜肉、腫瘤等。以上的出血狀況都需就醫讓醫生做詳細的檢查及觀察,才能給予適當且正確的治療。
第二孕期出血
原因:流產、早產、子宮頸閉鎖不全等。
症狀:出血、腹痛或腰酸。
治療:需立即就醫,經醫師檢查及超音波檢查來決定處理方式。有流產、早產的徵兆時應臥床休息、醫師可能給予口服或針劑安胎藥,必要時需住院觀察。
何為先兆性流產及子宮頸閉鎖不全?說明如下:
先兆性流產(切迫性流產):發生在懷孕20週以下,有出血、腹部疼痛的流產跡象,通常先兆性流產經治療後可順利安胎。
子宮頸閉鎖不全:指的是子宮內口有擴張的情形或子宮頸長度低於2-2.5公分以下。
原因:可能是子宮頸曾經受傷,癒合狀況卻不好,因而導致子宮頸有「無痛性擴張現象」,直到懷孕中期,胎兒長得更大,地心引力又使胎兒往下墜,而產生流產或早產現象。
症狀:下墜感、分泌物增加、出血等。所以,懷孕12-14週如有以上不適,應立即就醫。
治療:可施予子宮頸環紮術及安胎處置(臥床休息、口服或針劑安胎藥,必要時住院觀察)以避免流產或早產的發生。
第三孕期出血
原因:早產、胎盤早期剝離及前置胎盤等。
症狀:出血、腹痛或腰酸。
治療:需立即就醫,經醫師檢查來決定處理方式。有早產的徵兆時應臥床休息、醫師可能給予口服或針劑安胎藥,必要時需住院觀察。
第三孕期出血跟胎盤的關聯性較大,而胎盤早期剝離及前置胎盤都有可能引起大量出血。
前置胎盤:
指的是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的位置,並且蓋住子宮頸的內口。懷孕早期如有此現象不必太擔心,因為懷孕中、後期子宮日趨變大,可能會使胎盤向上移。依照胎盤蓋住子宮頸的程度可分低位胎盤、邊緣性前置胎盤、部份性前置胎盤、完全性前置胎盤等四種。其出血點是胎盤的血管;量少時,對胎兒不會有緊急性的影響;不過量大時,就須近早就醫才不會影響母體及胎兒。
症狀:是無痛性陰道出血;如睡覺時突然發現出血,就須近早就醫。
治療:孕婦需臥床休息,甚至是「絕對臥床休息」,也就是吃飯上廁所洗澡得通通在床上進行。
部份性前置胎盤及完全性前置胎盤會在子宮收縮時引起大量出血,所以生產時需選擇剖腹生產。產後也容易引起產後大出血,需密切觀察產後出血量,出血嚴重者需立即施行子宮切除!
胎盤早期剝離:
原因:胎盤在胎兒未出生時提早剝離,發生原因至今不明,但如母親患有子癇前症,其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機率則會增加,另少數與外力傷害有關。
治療:胎盤早期剝離的處理原則是儘快將胎兒娩出,有時還需緊急剖腹產。胎盤早期剝離的出血量很多,必要時應給予立即的輸血。由於出血量多,發生胎兒窘迫的機率也會增加,那麼,胎兒的死亡率也會提高。
其他原因:子宮頸癌、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等也可能引起懷孕中後期的出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保養達人柳燕與兒子的異位性皮膚炎奮戰記:為了讓他舒服度過這階段,自創品牌研發適合解方
我的子宮不是我的子宮!媳婦拒絕再生第二胎,婆婆回:做人不要那麼自私
婚後才知帶有罕病基因 她淚崩「還能生小孩嗎?」
28歲妙齡女求子2年頻卡關 試管嬰兒補助第1次即成功
媽祖託夢選總統? 婦產科醫師:佛有三不能
高齡產婦 別為愛美犧牲健康
問卷調查:新手媽媽被諷過重 易患產後抑鬱影響嬰兒
跨國研究:父親生育年齡越高 孩子罹思覺失調風險增
保養品太香 恐增 胎兒過敏風險
孕婦保養品擦太多 體內塑化劑增恐影響胎兒
孕婦勤抹妊娠乳液 體內塑化劑高恐影響胎兒
坐月子 教妳吃得營養又不胖
坐月子媽媽必看 營養師傳授7道進補不發胖佳餚
影/胎中就能聽話 母嬰因早產分離「親子共讀」過難關
1人設籍北市 夫妻都享孕前健檢補助
北市只聯醫推廣 婚後孕前健檢僅2成
首胎高齡產婦已破二成 醫師公會:「適齡生育」很重要
焦慮﹑擔心、絕望 孕婦最怕這個無形殺手
打減痛分娩為何無效? 問題出在這裡
10萬分之1的機率!嬰兒出生羊水未破 「如花照」網熱議
孕婦不宜泡湯、不能用電毯?蘇怡寧:沒有醫學根據
「蘋果病」傷胎兒 孕婦小心
孕婦小心蘋果病⋯ 23周孕婦分享抗病過程大哭!
懷孕期間「增胖不足」 醫師:可能影響孩子健康
接生用力扯寶寶害「身首異處」 醫師崩潰:母湯拉胎兒
陳意涵懷胎8月僅胖3公斤 醫:為了孩子要多吃點啊
6成試管嬰兒失敗 醫師:先養好子宮
巴掌仙子出生僅815克 東元醫院醫護細心照料終出院
謠言勿信!排卵針不會催來更年期
排卵針會讓更年期提早?國健署:謠言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高齡社會居家透析 生活品質不NG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小孩可愛老公體貼,就不會憂鬱了嗎?高敏兒媽媽的產後憂鬱旅程:新手媽媽,你為何不快樂?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